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原位液相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的电化学固液界面研究
1
作者 张燕燕 汪福意 《质谱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I0001,共14页
电化学界面是能源转换与存储、生物化学、传感器和腐蚀等领域的核心,研究电化学界面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一直是电化学和化学测量学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高真空兼容微流控装置的原位液相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技术的... 电化学界面是能源转换与存储、生物化学、传感器和腐蚀等领域的核心,研究电化学界面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一直是电化学和化学测量学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高真空兼容微流控装置的原位液相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技术的原理、特性,及其在电化学固液界面实时、原位探测方面的研究进展。随着微流控装置的进一步创新以及ToF-SIMS仪器的不断发展,原位液相ToF-SIMS将为电催化、电池等领域的复杂电化学固液界面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固液界面 原位液相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 原位分析 实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响应荧光聚合物的液滴微流控合成及其活体分析应用研究
2
作者 李楠 木肖玉 +1 位作者 乔娟 齐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07-208,共2页
新型刺激-响应聚合物荧光基质探针的构建及其活体分析化学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液滴微流控合成装置合成制备了一系列荧光智能聚合物基质探针,结合荧光共聚焦技术,将其应用于生物活体生理活性物质分析及活细胞的温度变化成像研... 新型刺激-响应聚合物荧光基质探针的构建及其活体分析化学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液滴微流控合成装置合成制备了一系列荧光智能聚合物基质探针,结合荧光共聚焦技术,将其应用于生物活体生理活性物质分析及活细胞的温度变化成像研究中。利用聚合物的刺激-响应性可引起键合于聚合物链上荧光强度的变化,高效高灵敏地识别了ATP、糖、蛋白等生理活性物质,并实时监测了细胞内的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响应聚合物 液滴微流控合成 荧光探针 活体分析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神经电化学研究
3
作者 徐聪 江迎 +1 位作者 于萍 毛兰群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6,共16页
大脑是认知、情感等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脑内神经元通过化学信号及电信号相互连接,共同构成动态而复杂的神经信号网络,实现各项神经活动。因此,对于脑神经化学分子的分析与检测有助于揭示神经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进而发展神经... 大脑是认知、情感等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脑内神经元通过化学信号及电信号相互连接,共同构成动态而复杂的神经信号网络,实现各项神经活动。因此,对于脑神经化学分子的分析与检测有助于揭示神经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进而发展神经系统疾病的精准诊断及治疗手段。随着各学科的融合与发展,已有多种分析技术在不同层次实现神经分子的检测。其中,电化学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高时空分辨等优势,有望在活体层次上精准描述特定神经分子在神经生理或病理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本文围绕选择性以及生理兼容性两大关键问题展开,以本课题组最新研究进展为例,系统阐述了电极界面的构筑原则以及电位型检测方法的独特优势,着重介绍了抗坏血酸在神经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脑神经电化学分析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电化学传感 脑神经化学 选择性 生理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分子离子晶体的湿度传感构效关系研究(英文)
4
作者 唐会敏 颜海龙 +3 位作者 张丽 费俊杰 于萍 毛兰群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9-325,共7页
相对湿度是许多领域的关键参数,环境湿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对湿度进行测量和控制是各个领域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前期的研究中,作者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超分子离子材料(SIM),它是由基于咪唑的双阳离子(如1,10-双(3-甲基咪唑-1-... 相对湿度是许多领域的关键参数,环境湿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对湿度进行测量和控制是各个领域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前期的研究中,作者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超分子离子材料(SIM),它是由基于咪唑的双阳离子(如1,10-双(3-甲基咪唑-1-基)癸烷,C10(mim)2)和电活性二阴离子(如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组成的,发现其对湿度具有敏感且快速的响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制备了6种不同碳链(C4,C6,C8,C10,C12,C14)的咪唑基化合物,发现其中3种(C10,C12,C14)可与ABTS形成水稳定的SIM.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以及石英晶体微量天平表征了这些超分子离子材料的湿度传感性能,发现基于C12的SIM具有最佳的湿度传感性能.同时,SEM结果显示随着碳链的增加,离子材料的厚度变薄并且形态变得不规则.因此,作者认为疏水作用和材料比表面积均会影响湿度传感的灵敏度.本研究为发展新的湿度响应的离子传感材料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离子材料 咪唑阳离子 湿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样品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测定手性多巴 被引量:5
5
作者 邱昌桂 王晓瑜 +2 位作者 郭振朋 宋丽娟 陈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0-474,共5页
以L-多巴为测定目标,以天然芳香氨基酸为替代样品,建立了以非样品α-羟基酸为手性配体,以铜和镍等二价金属为中心离子的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新方法.当弱配位的α-羟基酸与中心离子的摩尔比大于6∶1时,所建立的方法即可实现对D,L-氨... 以L-多巴为测定目标,以天然芳香氨基酸为替代样品,建立了以非样品α-羟基酸为手性配体,以铜和镍等二价金属为中心离子的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新方法.当弱配位的α-羟基酸与中心离子的摩尔比大于6∶1时,所建立的方法即可实现对D,L-氨基酸和D,L-多巴的基线分离,可用于口服多巴药片含量的测定,检测出质量分数为0.5%的异构体杂质,其定量的线性范围是0.025~2.5 mmol/L,回收率为96.3%.据此方法测得某商品药片的实际含量(质量分数)为标称值的(97.33±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 羟基酸金属络合物 手性分离 氨基酸 多巴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装技术的纳米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军 王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7-387,共11页
纳米自组装技术的迅速发展拓宽了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利用自组装合成纳米新材料是一种有效且具有发展前景的方法.本综述介绍了纳米自组装技术的研究价值及近年来新兴的制备方法,重点论述了驱动纳米自组装的作用类型,包括范德华力、静电... 纳米自组装技术的迅速发展拓宽了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利用自组装合成纳米新材料是一种有效且具有发展前景的方法.本综述介绍了纳米自组装技术的研究价值及近年来新兴的制备方法,重点论述了驱动纳米自组装的作用类型,包括范德华力、静电作用、磁力作用、氢键、熵效应以及疏溶剂相互作用、DNA碱基互补配对等其它相互作用,同时也对纳米自组装体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利用纳米自组装技术研制新材料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纳米材料 制备方法 相互作用 应用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胺的碱坝聚焦-毛细管电泳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晓瑜 陈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06-1509,共4页
建立了碱坝聚焦-毛细管电泳方法,实现了一些芳香胺的高灵敏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只需在大体积进样前先泵入一段NaOH溶液.当进样5cm长时,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及三聚氰胺的检出限可分别降至0.1,0.05和0.05μmol/L,灵敏度比常规进样提高了10... 建立了碱坝聚焦-毛细管电泳方法,实现了一些芳香胺的高灵敏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只需在大体积进样前先泵入一段NaOH溶液.当进样5cm长时,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及三聚氰胺的检出限可分别降至0.1,0.05和0.05μmol/L,灵敏度比常规进样提高了100倍.在2个量级浓度范围内,各分析物峰面积与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该法可用于分析染发剂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碱坝聚焦 芳香胺 染发剂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荧光温度计的制备及其细胞内温度成像研究
8
作者 乔娟 木肖玉 齐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09-210,共2页
细胞内温度变化的研究与代谢通路息息相关,因此构建细胞内的温度响应探针研究能量代谢与温度之间的内在关系至关重要。最近我们构建了一系列基于荧光聚合物的分子温度计并应用于细胞内的温度变化研究。利用聚合物的温度刺激-响应性能引... 细胞内温度变化的研究与代谢通路息息相关,因此构建细胞内的温度响应探针研究能量代谢与温度之间的内在关系至关重要。最近我们构建了一系列基于荧光聚合物的分子温度计并应用于细胞内的温度变化研究。利用聚合物的温度刺激-响应性能引起键合于聚合物链上荧光分子的变化,可以高效灵敏的识别细胞内温度并实现其变化研究。同时,利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进行外界刺激条件下细胞内温度变化成像,考察与温度相关的神经递质及能量物质的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聚合物 荧光温度计 细胞内温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铜试剂的Cu^2+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常昂 吴尚荣 +5 位作者 柳影 张鑫 魏涌标 李松青 刘祥军 上官棣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基于新铜试剂2,9-二甲基-邻菲罗啉(NCP)对Cu2+的高选择性,本研究以NCP为母体,设计合成了Cu2+荧光探针2,9-二苯并噻唑-邻菲罗啉(PDBT)。该探针对Cu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Job’s plot研究表明PDBT与Cu2+的结合比为1∶1,与NCP相比,其荧光量... 基于新铜试剂2,9-二甲基-邻菲罗啉(NCP)对Cu2+的高选择性,本研究以NCP为母体,设计合成了Cu2+荧光探针2,9-二苯并噻唑-邻菲罗啉(PDBT)。该探针对Cu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Job’s plot研究表明PDBT与Cu2+的结合比为1∶1,与NCP相比,其荧光量子产率提高了7倍,对Cu2+具有高的检测灵敏度,检测限低至0.079μmol/L。进而对市售饮用水进行添加实验,得到了良好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铜试剂 邻菲罗啉 荧光探针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还原酶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万琼琼 李照 马会民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5-760,共6页
硝基还原酶是一类依赖于黄素单核苷酸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细胞质酶,广泛存在于细菌中。肿瘤细胞缺氧通常也可导致胞内硝基还原酶增加。在电子供体如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存在下,硝基还原酶可以将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有效还原为... 硝基还原酶是一类依赖于黄素单核苷酸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细胞质酶,广泛存在于细菌中。肿瘤细胞缺氧通常也可导致胞内硝基还原酶增加。在电子供体如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存在下,硝基还原酶可以将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有效还原为相应的氨基化合物。这种还原行为不仅用于药物的激活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同时也可用来设计含硝基的荧光探针对实体瘤细胞的缺氧状况进行检测。本文简要评述近年来硝基还原酶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包括基于多米诺分解反应以及荧光体上硝基直接还原为氨的反应而发展的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硝基还原酶 缺氧细胞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分析3种解热镇痛药物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丽丽 乔娟 +1 位作者 张红医 齐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7-1114,共8页
针对生物体液样品开展药物的绿色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研究以3种解热镇痛药(4-氨基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及非那西汀)为研究对象,以嵌段聚合物为涂层,建立了药物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OT-CEC)分析新策略。首先,采用... 针对生物体液样品开展药物的绿色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研究以3种解热镇痛药(4-氨基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及非那西汀)为研究对象,以嵌段聚合物为涂层,建立了药物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OT-CEC)分析新策略。首先,采用活性/可控自由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方法,合成制备得到了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St-GMA)),并将其涂覆到毛细管内壁;其次,通过考察影响OT-CEC分离效率的关键因素,包括嵌段聚合物的聚合时间、涂覆毛细管嵌段聚合物的浓度、电泳运行缓冲液的种类和pH值、有机溶剂添加剂等,优化了3种解热镇痛药物的OT-CEC分离条件;最终发现,不需添加任何有机溶剂及表面活性剂,仅采用50.0 mmol/L乙酸钠-乙酸(pH 5.7)作为OT-CEC的缓冲溶液,就能实现3种解热镇痛药物的基线分离。在8.0~2.5×10^3μmol/L范围内,分析物峰面积与其对应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1.0~2.5μmol/L。结果表明:P(St-GMA)在溶液中自组装所形成的类表面活性剂胶团结构增强了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与解热镇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提升了解热镇痛药物的OT-CEC分离效率。该工作不仅为制备新型聚合物及调控嵌段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提供了研究思路,也展示了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在药物的绿色OT-CEC分析中的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解热镇痛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段聚合物修饰毛细管电色谱柱分离分析解热镇痛药物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文雅 乔娟 +1 位作者 齐莉 李志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40-1646,共7页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合成了具有两亲性质的嵌段聚合物聚苯乙烯马来酸酐,通过共价键合将其涂覆于毛细管内壁,构建了一种新型开管柱毛细管电色谱(OT-CEC)方法,并将其用于解热镇痛药物的分离分析.考察了缓冲溶液p H值、磷酸盐浓...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合成了具有两亲性质的嵌段聚合物聚苯乙烯马来酸酐,通过共价键合将其涂覆于毛细管内壁,构建了一种新型开管柱毛细管电色谱(OT-CEC)方法,并将其用于解热镇痛药物的分离分析.考察了缓冲溶液p H值、磷酸盐浓度、有机溶剂的种类及添加量对3种药物(氨基比林、非那西汀和4-氨基安替比林)OT-CEC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缓冲溶液中添加15%(体积分数)四氢呋喃后,修饰于管壁表面的嵌段聚合物可形成胶束结构,并起到类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与裸管相比,该涂层管可明显提高被分析物的分离效率;连续30次测定电渗流的相对标准偏差<3.0%,表明该涂层管稳定性较好.在最佳OT-CEC分析条件下,对3种药物的分析均获得了良好的定量线性关系(R2>0.988),检出限为3.5~4.8μg/m L.所建立的方法为新型嵌段聚合物涂层的开发及药物的OT-CEC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管柱毛细管电色谱 嵌段聚合物涂层 解热镇痛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毛细管电泳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明一 郭振朋 陈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62-2166,共5页
开展了针对微量纳米金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毛细管电泳研究,测得二者的结合常数为28.6 L/μmol,每个纳米金颗粒吸附约24个牛血清白蛋白分子.结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可改善并稳定纳米金的峰形,二者作用时温育介质的pH以及电泳所用的... 开展了针对微量纳米金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毛细管电泳研究,测得二者的结合常数为28.6 L/μmol,每个纳米金颗粒吸附约24个牛血清白蛋白分子.结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可改善并稳定纳米金的峰形,二者作用时温育介质的pH以及电泳所用的缓冲溶液浓度对毛细管电泳(CE)效率有重要影响.此法可推广到其它纳米颗粒的吸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纳米金 牛血清白蛋白 作用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体积排阻色谱法在评价色谱介质孔径结构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池伟亚 侯恒磊 +3 位作者 康红艳 齐莉 靳海波 张荣月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20-1326,1428,共8页
介绍了影响层析介质分离纯化效果的结构参数。总结了测定色谱介质孔径结构常用的方法,如压汞法、氮气吸附法、小角X射线散射法、电镜观察法(SEM和TEM)和逆体积排阻色谱法(ISEC)。介绍了ISEC的基本原理及其涉及到的探针类型。对ISEC相关... 介绍了影响层析介质分离纯化效果的结构参数。总结了测定色谱介质孔径结构常用的方法,如压汞法、氮气吸附法、小角X射线散射法、电镜观察法(SEM和TEM)和逆体积排阻色谱法(ISEC)。介绍了ISEC的基本原理及其涉及到的探针类型。对ISEC相关理论,尤其是溶质半径、色谱理论和体积排阻色谱法(SEC)随机理论进行了重点阐述。比较了ISEC的优缺点。介绍了ISEC在评价介质孔径结构中的应用,对ISEC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体积排阻色谱法 层析介质 孔径结构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多分散纳米颗粒直接组装光子晶体来制备结构色墨汁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蕴 张长波 +2 位作者 郑清锋 胡瑞彬 陈义 《数字印刷》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88,共5页
光子晶体结构色在新型颜料、光学传感和绿色印刷领域都有重要应用,但简单、低成本地制备高质量的光子晶体结构色仍是一项挑战性课题。为此本研究利用之前研究中提出的多分散颗粒直接分级组装光子晶体的策略,构建了一种低成本制备光子晶... 光子晶体结构色在新型颜料、光学传感和绿色印刷领域都有重要应用,但简单、低成本地制备高质量的光子晶体结构色仍是一项挑战性课题。为此本研究利用之前研究中提出的多分散颗粒直接分级组装光子晶体的策略,构建了一种低成本制备光子晶体结构色墨汁的新方法。该法利用廉价易得的多分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直接组装出具有不同颜色的光子晶体区带,经分级收集和重新分配,即可获得不同结构色的悬浮性墨汁,可直接用于书写或绘制结构色图案,有望用于低成本制备彩色包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散颗粒 自组装 光子晶体 结构色墨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孔蛋白质测序
16
作者 李梓溢 伊雅琨 +1 位作者 刘蕾 吴海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98-2518,共21页
基因组计划的成功不仅深化了人类对基因组结构的理解,也促使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对蛋白质组学的解析。鉴于蛋白质在调节生物体内众多生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蛋白质测序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DNA测序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激发了研究者... 基因组计划的成功不仅深化了人类对基因组结构的理解,也促使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对蛋白质组学的解析。鉴于蛋白质在调节生物体内众多生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蛋白质测序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DNA测序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激发了研究者对纳米孔技术在蛋白质测序应用中的兴趣,特别是其在快速、便捷及成本效益方面的潜力。本文综述了当前蛋白质测序的主要方法,并特别聚焦于纳米孔蛋白质测序面临的挑战、最新的进展以及重大突破。随着纳米孔技术的持续改进,该技术有望在蛋白质组学领域提供更高效和更精准的测序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测序 纳米孔 电化学传感 单分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检测黄瓜中的19种邻苯二甲酸酯 被引量:27
17
作者 孙欣 齐莉 +1 位作者 秦廷亭 王明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60-1265,共6页
建立了 QuEChERS 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同时检测黄瓜中19种邻苯二甲酸酯残留的方法。黄瓜样品采用乙腈超声提取,经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盐析离心后减压蒸馏富集,然后用 C18吸附剂净化,经HP-5ms UI色谱柱分离后在多反应监... 建立了 QuEChERS 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同时检测黄瓜中19种邻苯二甲酸酯残留的方法。黄瓜样品采用乙腈超声提取,经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盐析离心后减压蒸馏富集,然后用 C18吸附剂净化,经HP-5ms UI色谱柱分离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该方法在10-5000μg / k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5),检出限为0.2-3.5μg / kg。按照建立的方法分别进行了10、100和500μg / kg 3个添加水平的19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加标回收率试验,回收率为63.3%-127.8%,相对标准偏差为0.5%-13.3%。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符合多残留检测的技术要求,适用于黄瓜等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邻苯二甲酸酯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不对称菁染料及其与不同结构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尚荣 金冰 +4 位作者 张楠 柳影 刘祥军 李松青 上官棣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85-2092,共8页
为考察小分子配基与不同核酸结构的结合机理,发展新的核酸探针分子,合成了一种新型一次甲基不对称菁染料(MTP).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圆二色光谱研究结果表明,MTP可与平行和混合平行G-四链体DNA(如c-myc和22AGK+)较强地结合,并引起1... 为考察小分子配基与不同核酸结构的结合机理,发展新的核酸探针分子,合成了一种新型一次甲基不对称菁染料(MTP).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圆二色光谱研究结果表明,MTP可与平行和混合平行G-四链体DNA(如c-myc和22AGK+)较强地结合,并引起130-180倍的荧光增强;其与单/双链DNA作用较弱,导致40-60倍荧光增强;而与反平行G-四链体DNA(如TBA和22AGNa+)的作用最弱,只引起15-25倍荧光增强;以上结果表明MTP可作为荧光探针分子用于区别不同结构的核酸分子.结合机理研究表明,平行和混合平行G-四链体DNA优先通过沟槽结合模式结合1分子MTP,再通过末端堆积模式结合另1分子M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菁染料 核酸 G-四链体 荧光分子探针 核酸配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电渗流非水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微量赤霉素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振朋 王晓瑜 陈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69,共5页
赤霉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是结构相似的弱酸性二萜类化合物。针对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赤霉素速度慢、效率不佳等问题,该文发展了一种可快速测定微量活性赤霉素的非水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以聚环氧乙烷动态涂布毛细管,利用正离... 赤霉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是结构相似的弱酸性二萜类化合物。针对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赤霉素速度慢、效率不佳等问题,该文发展了一种可快速测定微量活性赤霉素的非水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以聚环氧乙烷动态涂布毛细管,利用正离子使电渗流反向,将含10 mmol/L醋酸铵的甲醇-水(95∶5,v/v)作为缓冲体系,在0.08%(v/v)醋酸含量下,分离8种内源性赤霉素。结果表明,赤霉素出峰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1%(日内)或≤4.3%(日间),峰面积的RSD≤4.5%(日内)或≤6.9%(日间),检出限(S/N=3)为1.04~2.20 mg/L,相关系数为0.998 2~0.999 3,回收率为87.2%~93.5%。该方法简单、快速、稳定,以含醋酸铵的甲醇水溶液为缓冲体系,预先考虑了质谱测定的需要,可用于实际样品如麦芽中赤霉素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毛细管电泳 电渗流 动态涂层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光路可变焦宽调角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装置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轶鸣 陈畯 +2 位作者 廖滔 许吉英 陈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6,共6页
设计了一种折反式棱镜耦合单元,用于简化表面等离子共振系统的角度调节操作,并基于此单元构建了固定光路可变焦宽调角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装置.该装置通过旋转折反式棱镜耦合单元即可实现角度调节,调节范围可达40°~80°,结合1... 设计了一种折反式棱镜耦合单元,用于简化表面等离子共振系统的角度调节操作,并基于此单元构建了固定光路可变焦宽调角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装置.该装置通过旋转折反式棱镜耦合单元即可实现角度调节,调节范围可达40°~80°,结合1~2倍的变焦成像系统,可对1~4 cm2传感芯片成像,且可分辨至少3600 Point/cm2.以蔗糖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装置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其灵敏度可达7×10-6 RIU(Re-fractive index unit),共振角与折射率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3.将该装置用于研究抗牛血清白蛋白抗体与其它蛋白的实时相互作用,所得结果与理论相符.该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装置将在实时并行分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装置 固定光路 广角 折反式棱镜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