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动物在猴痘病毒传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业 韩姝伊 +1 位作者 魏凡华 何宏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104,共5页
野生动物能够携带许多病原体,并且还可作为中间宿主通过跨种传播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或家畜。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与此同时,野生动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猴痘病毒(MPXV)是一种从野生动物溢出到... 野生动物能够携带许多病原体,并且还可作为中间宿主通过跨种传播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或家畜。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与此同时,野生动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猴痘病毒(MPXV)是一种从野生动物溢出到人体内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能引起人类和动物的严重疾病。到目前为止,猴痘已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然而,猴痘是如何扩散的,野生动物在其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目前尚不清楚。本文主要对野生动物在MPXV传播链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以期为MPXV的监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防止MPXV输入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 野生动物 人兽共患病 病原体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副黏病毒生物学特性及野鸟在其传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乔乔 韩姝伊 +4 位作者 王业 王继谱 高思潮 何宏轩 李文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90,共5页
禽副黏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es,APMV)在环境中的进化潜力较大,新的血清型和基因型不断从野生动物中被发现。其强毒株禽副黏病毒1型,又称新城疫病毒,因严重危害家禽养殖业而受到广泛研究,但目前缺乏对APMV弱毒株及其在野鸟中传播方... 禽副黏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es,APMV)在环境中的进化潜力较大,新的血清型和基因型不断从野生动物中被发现。其强毒株禽副黏病毒1型,又称新城疫病毒,因严重危害家禽养殖业而受到广泛研究,但目前缺乏对APMV弱毒株及其在野鸟中传播方面的研究。随着病毒监测范围的扩大,在野鸟或其他野生动物群体中不断发现一些新APMV血清型和基因型,且这些低致病性毒株在家禽体内经几次传代后可变成高致病性毒株。因此,关于野鸟在禽副黏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及跨种传播机制研究非常有意义。论文全面回顾了APMV的发现与流行、基因组及编码蛋白特性、毒力与致病机制及野鸟在APMV传播中的作用等方面的进展,为APMV的研究以及科学防控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副黏病毒 流行 基因组 致病机制 野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中草药复方制剂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承民 何宏轩 +4 位作者 秦建华 姚四新 杭柏林 梁美兰 郑素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55-2156,共2页
研究了几种中草药制剂对抗鸡艾美耳球虫的效果,结果表明:白头翁苦参散和五草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抗球虫药物,但这5种药物均有100%的保护率;柔嫩艾美耳球虫对这几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药物预防过程中应采取轮换用药方案。
关键词 中草药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承民 马金友 +4 位作者 秦建华 何宏轩 刘丽艳 陈金山 郑素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317-3318,共2页
用光学显微镜对血液涂片,姬姆萨染液染色涂片中的典型病原进行了观察,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病原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红细胞严重变形,血液涂片中可见大小不一,大部分为黄褐色闪闪发光的圆形小体;染色血... 用光学显微镜对血液涂片,姬姆萨染液染色涂片中的典型病原进行了观察,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病原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红细胞严重变形,血液涂片中可见大小不一,大部分为黄褐色闪闪发光的圆形小体;染色血片可见附红体在红细胞表面及边缘呈各种形式排列,也可见到强折光性发亮的圆形小体;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附红体寄生的红细胞凹陷区,有大、小球体,且有的小球体与大球体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红细胞体 病原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园动物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检测 被引量:4
5
作者 吴艳云 史秋梅 +2 位作者 孙好学 汤生玲 何宏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5-86,共2页
为了查明现用禽流感疫苗对野生动物园珍稀动物的保护效果,探讨合理有效的免疫方案,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河北、北京、上海、河南等动物园中接种禽流感疫苗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禽流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在禽流感疫苗免疫后21 d,隶属于2... 为了查明现用禽流感疫苗对野生动物园珍稀动物的保护效果,探讨合理有效的免疫方案,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河北、北京、上海、河南等动物园中接种禽流感疫苗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禽流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在禽流感疫苗免疫后21 d,隶属于2纲5目9科20属30种(包括亚种)的121份血清样品中,63.6%的样品血凝抑制价低于6log2,显然现有的疫苗不能对野生动物提供有效的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禽流感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鸡球虫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承民 何宏轩 +4 位作者 秦建华 齐永华 陈桂香 杭柏林 郑素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58-1761,共4页
就近几年开发的球虫疫苗和球虫免疫中所涉及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史美耳球虫 球虫病 疫苗 生物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艾美耳球虫阶段性抗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承民 秦建华 +2 位作者 何宏轩 郑素玲 李任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3991-3992,共2页
从裂殖子表面抗原、细胞器抗原、子孢子抗原3个方面,综述了鸡艾美耳球虫阶段性抗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关键词 艾美耳球虫病 抗原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尔德霉素抑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增殖及其所介导炎性反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奕 刘朋朋 +6 位作者 张志明 卢鹤真 罗静 王承民 刘军须 赵宝华 何宏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32-1139,共8页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最为有效的治疗应采用抗病毒和抗炎症的联合治疗.本试验用流感病毒H5N1感染不同细胞株(A549细胞和MDCK细胞),采用不同浓度格尔德霉素对病毒感染细胞培养物作用不同时长,检测流感病毒滴度;ELISA检测格尔德霉素...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最为有效的治疗应采用抗病毒和抗炎症的联合治疗.本试验用流感病毒H5N1感染不同细胞株(A549细胞和MDCK细胞),采用不同浓度格尔德霉素对病毒感染细胞培养物作用不同时长,检测流感病毒滴度;ELISA检测格尔德霉素作用于流感病毒H5N1感染A549细胞12 h、24 h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α、TNF-α和IL-6水平.结果显示,流感病毒H5N1感染A549细胞和MDCK细胞,格尔德霉素极显著地抑制了流感病毒H5N1在细胞培养物的增殖(P<0.01),而在病毒感染36 h和48 h,格尔德霉素并没有显著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增殖(P>0.05).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格尔德霉素在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12 h和24 h均显著降低了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α、TNF-α和IL-6的分泌(P<0.05).上述实验结果显示,格尔德霉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H5N1增殖及其所介导的炎性反应的双重效应,为格尔德霉素成为应对流感病毒流行的备选药物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尔德霉素 流感病毒H5N1 抗病毒 促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蜱类分布及蜱传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业 韩姝伊 何宏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5-119,共5页
蜱除了可以通过刺激性叮咬导致宿主失血、皮肤损伤和生长减慢外,还是人类和动物病原体的重要媒介,可以传播广泛的细菌、原生动物、立克次体和病毒等病原体。蜱传病对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严重威胁。尽管近年来我国对于蜱及蜱传病的... 蜱除了可以通过刺激性叮咬导致宿主失血、皮肤损伤和生长减慢外,还是人类和动物病原体的重要媒介,可以传播广泛的细菌、原生动物、立克次体和病毒等病原体。蜱传病对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严重威胁。尽管近年来我国对于蜱及蜱传病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对于蜱及蜱传病的分布特点缺乏系统的总结。论文对青海省蜱及蜱传病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对青海省的蜱和蜱传病的研究现状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同时,也为青海省的虫媒疾病的研究和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传病 种类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鸟类在全球传播A型流感病毒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艳云 何宏轩 王三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3-166,共4页
关键词 A型流感病毒 鸟类 野生 流感病毒亚型 神经氨酸酶 传播 哺乳动物 禽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堆型艾美耳球虫子孢子单链抗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承民 初冬 +7 位作者 秦建华 刘丽艳 魏刚才 谢红兵 齐永华 王三虎 吴艳云 何宏轩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1,共5页
应用RT-PCR技术,从稳定分泌抗堆型艾美耳球虫子孢子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Easp-3G3中扩增出抗体VH和VL基因,通过在VH和VL可变区基因之间引入连接肽(Gly4Ser)3,体外构建抗堆型艾美耳球虫的单链抗体基因,并将其克隆至表达载... 应用RT-PCR技术,从稳定分泌抗堆型艾美耳球虫子孢子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Easp-3G3中扩增出抗体VH和VL基因,通过在VH和VL可变区基因之间引入连接肽(Gly4Ser)3,体外构建抗堆型艾美耳球虫的单链抗体基因,并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载体中进行表达,用Ni-NTA的金属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和ELISA测定其纯度和生物学活性.电泳结果分析表明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32kDa,纯度为94%;ELISA反应结果证明该单链抗体保持了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并能与堆型艾美耳球虫子孢子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型艾美耳球虫 子孢子 单链抗体 基因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附红细胞体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承民 王建永 +5 位作者 何宏轩 刘丽艳 谢红兵 马金友 陈金山 赵月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81,85,共6页
从猪血中分离附红细胞体,提取其基因组DNA,用EcoRI对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将酶切片段进行琼脂糖电泳,得到一个1.8 kb的DNA片段,根据DNA序列分析与GenBank已知基因比较和PCR方法确定该片段具有特异性,以该片段为模板进行PCR,并将其扩增产... 从猪血中分离附红细胞体,提取其基因组DNA,用EcoRI对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将酶切片段进行琼脂糖电泳,得到一个1.8 kb的DNA片段,根据DNA序列分析与GenBank已知基因比较和PCR方法确定该片段具有特异性,以该片段为模板进行PCR,并将其扩增产物与其它猪的其他细菌DNA扩增产物相比较,建立一种检测猪外周血中附红细胞体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并通过斑点杂交试验检测该产物特异性,通过临床应用检验该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扩增产物大小为782 bp,其序列与已知附红细胞体序列同源性为100%,斑点杂交试验证实该产物为附红细胞体特异性产物,将该方法应用于检测10头临床症状典型的感染猪和10头健康猪的血液,所有感染和隐性带菌猪的PCR检测结果为阳性,健康猪为阴性。猪外周血中附红细胞体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无临床症状的隐性带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红细胞体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