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先蒿属一中国新记录种——陈塘马先蒿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灵灵 杨家鑫 +3 位作者 江慧 廖苗 蔡秀珍 胡光万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于西藏喜马拉雅南坡的陈塘沟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发现一种在《中国植物志》中未记录的马先蒿属(Pedicularis)植物。通过文献查阅和详细的形态学比较,确定其为中国新记录种Pedicularis tamurensis T.Yamaz.,为其新拟中文名称:陈塘... 于西藏喜马拉雅南坡的陈塘沟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发现一种在《中国植物志》中未记录的马先蒿属(Pedicularis)植物。通过文献查阅和详细的形态学比较,确定其为中国新记录种Pedicularis tamurensis T.Yamaz.,为其新拟中文名称:陈塘马先蒿。该种以前仅发现于尼泊尔,现也发现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此新记录种生长于海拔约2900 m的冷杉(Abies fabri(Mast.)Craib)林下,与光唇马先蒿(Pedicularis fletcheri P.C.Tsoong)相似,主要识别特征为:叶对生,两面均密生短毛,羽状全裂至深裂;花序总状,花白色,盔瓣呈镰刀状弯弓,中间渐狭成喙,顶端2裂,下唇完全包围盔瓣。本文对陈塘马先蒿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介绍了其分布信息,并提供彩色图片便于鉴别。该新记录种的发现更新了国产马先蒿属植物的资料,丰富了中国植物多样性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先蒿属 陈塘马先蒿 新记录 中国 藏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买麻藤TM8基因在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2
作者 侯晨 辛海平 +5 位作者 李凌飞 廖一颖 何波祥 方正文 苏应娟 万涛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9-349,共11页
TM8基因属于一个古老的Ⅱ型MADS-box基因亚家族,TM8类基因在被子植物中主要参与雌花的发育,但在裸子植物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本文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和转基因技术分析裸子植物买麻藤(Gnetum monta... TM8基因属于一个古老的Ⅱ型MADS-box基因亚家族,TM8类基因在被子植物中主要参与雌花的发育,但在裸子植物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本文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和转基因技术分析裸子植物买麻藤(Gnetum montanum Markgr.)3个TM8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3个基因均参与了雌性胚珠、不育胚珠和花药柄的发育,但其表达水平和功能在器官间有很大差异。将买麻藤TM8基因转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发现其对短雄蕊的萌发和生长有显著影响,其中1个TM8基因的两个转录本呈不同的表达模式,且转基因拟南芥的花呈现不同表型的变化,表明它们在买麻藤生殖器官发育中可能出现了功能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8基因 买麻藤 生殖器官发育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麻属植物一新记录种——墨脱天麻
3
作者 孔珊珊 彭帅 +6 位作者 江慧 杨家鑫 廖苗 黄文 张彩飞 王晖 胡光万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本文报道了在西藏墨脱发现的兰科天麻属(Gastrodia)中国一新记录种——墨脱天麻(Gastrodia putaoensis X.H.Jin)。该种于2017年正式发表,为缅甸北部发现的新种。其唇瓣分前后两部分,前唇密被黄色短毛,先端密被红色乳突,与天麻属中其他... 本文报道了在西藏墨脱发现的兰科天麻属(Gastrodia)中国一新记录种——墨脱天麻(Gastrodia putaoensis X.H.Jin)。该种于2017年正式发表,为缅甸北部发现的新种。其唇瓣分前后两部分,前唇密被黄色短毛,先端密被红色乳突,与天麻属中其他物种的区别明显。本文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花部解剖照片,可作为该物种的补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脱天麻 天麻属 新记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蜘蛛抱蛋属一新记录种——博格纳蜘蛛抱蛋(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蔡磊 张贵良 +1 位作者 胡光万 刀志灵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2-575,共4页
报道了产自中国云南喀斯特地区的蜘蛛抱蛋属一新记录种——博格纳蜘蛛抱蛋( Aspidistra bogneri H.-J. Tillich)。该种以前报道仅产于越南宁平省菊芳国家公园(Ninh Binh, Cuc Phuong National Park),本次是中国首次记录。对该种的特征... 报道了产自中国云南喀斯特地区的蜘蛛抱蛋属一新记录种——博格纳蜘蛛抱蛋( Aspidistra bogneri H.-J. Tillich)。该种以前报道仅产于越南宁平省菊芳国家公园(Ninh Binh, Cuc Phuong National Park),本次是中国首次记录。对该种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彩色图片,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纳蜘蛛抱蛋 天门冬科 喀斯特地区 新记录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蜘蛛抱蛋属植物一新记录种——垂花蜘蛛抱蛋(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彭帅 丛义艳 +2 位作者 魏能 胡光万 王青锋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0-793,共4页
报道了产自云南屏边的中国蜘蛛抱蛋属一新记录种——垂花蜘蛛抱蛋(Aspidistra nutans Aver.&Tillich)。该种是2017年发表的新种,采集于越南西北部地区,原文缺少果实描述,现补充描述该种果的形态特征。本种与辐花蜘蛛抱蛋(A. subrota... 报道了产自云南屏边的中国蜘蛛抱蛋属一新记录种——垂花蜘蛛抱蛋(Aspidistra nutans Aver.&Tillich)。该种是2017年发表的新种,采集于越南西北部地区,原文缺少果实描述,现补充描述该种果的形态特征。本种与辐花蜘蛛抱蛋(A. subrotata Y. Wan&C. C. Huang)在形态上相近,但其叶片中脉和侧脉明显突出,花梗近先端向下弯曲,长0. 8~4. 5 cm,花下垂,常贴生于地面,花被紫褐色,常平展,柱头纯白色(后者叶脉凹陷,花梗直立,长约5 mm,花斜向上开,花被暗紫色,内面具有小乳突,柱头白色带紫色斑点)而显著有别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花蜘蛛抱蛋 蜘蛛抱蛋属 新记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白参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甄兆孟 庄小翠 +2 位作者 刘叶 陈桂林 郭明全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3-550,共8页
采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ABTS(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清除法和FRAP(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法对非洲白参(Mondia whiteii(Hook.f.)Skeels)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然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 采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ABTS(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清除法和FRAP(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法对非洲白参(Mondia whiteii(Hook.f.)Skeels)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然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福林酚比色法分别测定非洲白参不同萃取部位的总黄酮、总酚含量,最后采用大孔树脂AB-8、ODS以及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半制备型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其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果显示:非洲白参二氯甲烷萃取部位抗氧化活性最高,且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总酚含量远高于其他部位;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后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1)、秦皮素(2)、7-甲氧基香豆素(3)、α-羟基丁香丙酮(4)、ω-hydroxypropioguaiacone(5)、桂皮酸(6)、水杨酸(7)、4-甲氧基水杨酸(8)、丁香酸(9)、壬二酸(10)。其中,化合物3~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白参 抗氧化 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国家城市扩展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坦桑尼亚基戈马市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家旗 陈爽 +1 位作者 高群 达马斯・W.马邦达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12期72-78,共7页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坦桑尼亚西部重镇基戈马市为例,以遥感解译的2000、2007、2014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非洲国家城市扩展的整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基戈马自2000年以来...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坦桑尼亚西部重镇基戈马市为例,以遥感解译的2000、2007、2014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非洲国家城市扩展的整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基戈马自2000年以来建设用地投入相对人口增长来说比较合理,城市扩展主要占用裸地和植被,城市环境恶化;②城市扩展主要沿从市中心向外辐射形成的道路网进行,表现出一定的轴带扩展特征,后期交通轴带间的填充式扩展逐渐显著,而城市中心密实化过程逐渐减弱;③城市扩展主要受到人口增长与非正式聚落扩张、交通线路引导与规划失灵等因素的影响。中非可以加强在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和城市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影响因素 坦桑尼亚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五大洲稻田生产效率及甲烷排放趋势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汤宏波 余海峰 +2 位作者 赵素婷 李富山 吕新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7-608,共12页
【目的】水稻是全球近一半人口的主粮。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需要生产更多的稻米。然而,即使CO_(2)排放量得以很好地控制,以现在全球甲烷排放量的温室效应,也足以挑战《巴黎协定》目标。【方法】全球五大洲稻米生产效率与联合国2030年... 【目的】水稻是全球近一半人口的主粮。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需要生产更多的稻米。然而,即使CO_(2)排放量得以很好地控制,以现在全球甲烷排放量的温室效应,也足以挑战《巴黎协定》目标。【方法】全球五大洲稻米生产效率与联合国2030年消除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甲烷承诺”的实现与否紧密关联,为此,研究利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联合国人口司相关数据,探析全球稻田生产效率格局及甲烷排放趋势。【结果】(1)2020年全球水稻种植甲烷排放量为24503974 t。为了满足2030年全球稻米需求,达成“全球甲烷承诺”目标,2020—2030年,水稻种植甲烷排放强度需降低19.48%~22.15%;(2)干湿交替浅水灌溉,翻耕+秸秆碳化还田,控释肥料、有机肥,铁(III)肥、种植高产杂交水稻和稻-油或稻-麦轮作等是降低甲烷排放强度的重要举措;(3)非洲地区将是“联合国2030年消除饥饿发展目标”最大挑战。由于较高的粮食生产环境成本(大约为50 kg/t)和人口增长率(23.83%~27.98%),非洲的粮食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升高,国际粮食价格呈上涨趋势;(4)稻米的温室效应至少是小麦、玉米的3倍以上,但是单位质量的小麦和玉米提供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比大米高6.69%~41.54%、7.69%~125.00%和64.00%~277.78%。【结论】水稻生产甲烷减排压力大,持续加强田间管理和耕种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大米消费大国应该大力推行主粮多样化战略。最后,本研究还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满足全球持续增长的人口粮食需求的同时,为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排放强度 水稻 粮食安全 “巴黎协定” “全球甲烷排放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锚齿卷瓣兰
9
作者 程跃红 明杰 +4 位作者 杨攀艳 江慧 黄航 彭帅 胡光万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24-128,共5页
报道了四川省兰科(Orchidaceae)植物新记录种——锚齿卷瓣兰(Bulbophyllum hamatum Q.Yan,X.W.Li&J.Q.Wu)。同时,文中提供了这一新记录种的形态描述、彩色图版以及地理分布信息,其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标本馆(HIB... 报道了四川省兰科(Orchidaceae)植物新记录种——锚齿卷瓣兰(Bulbophyllum hamatum Q.Yan,X.W.Li&J.Q.Wu)。同时,文中提供了这一新记录种的形态描述、彩色图版以及地理分布信息,其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标本馆(HIB)。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四川省兰科植物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齿卷瓣兰 石豆兰属 兰科 新记录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垂叶斑叶兰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跃红 杨攀艳 +3 位作者 刘桂英 金森龙 杨家鑫 胡光万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报道了四川省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一新记录种,即垂叶斑叶兰(Goodyera recurva);同时提供了这一新记录种的形态描述、彩色图版以及地理分布,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标本馆(HIB);该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四川兰科植物多样性。
关键词 垂叶斑叶兰 斑叶兰属 兰科 新记录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卫星的肯尼亚2000—2013年植被覆盖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学山 江涛 +1 位作者 魏显虎 张宗科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24-29,共6页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肯尼亚地区2000—2013年植被覆盖度,结合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时空变化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肯尼亚全国的植被覆盖度由东北部向西南部逐渐增加,其中肯尼亚山周边及西南部维多利亚湖周围植被...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肯尼亚地区2000—2013年植被覆盖度,结合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时空变化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肯尼亚全国的植被覆盖度由东北部向西南部逐渐增加,其中肯尼亚山周边及西南部维多利亚湖周围植被覆盖度较高。2000—2013年植被覆盖度总体变化不大,平均50%,其中2007年植被覆盖度达到最高,为55.8%。雨季对肯尼亚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较大,长短雨季期间植被覆盖度明显高于旱季,特别是2006年5月长雨季比2月旱季植被覆盖度高出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亚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雨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模拟肯尼亚茜草科河骨木属植物的潜在分布及其在植物志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亚东 Mwangi Brian Njoroge +3 位作者 Ndungu John Mbari 王生位 胡光万 王青锋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6-643,共8页
物种分布模型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各个领域。该文以肯尼亚茜草科河骨木属(Afrocanthium)为例,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植物在当前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并将这些分布图利用于正在编写的《肯尼亚植物志》中... 物种分布模型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各个领域。该文以肯尼亚茜草科河骨木属(Afrocanthium)为例,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植物在当前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并将这些分布图利用于正在编写的《肯尼亚植物志》中。结果显示,基于足够的原始标本记录,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出每种植物的潜在分布区域。相比传统和新一代植物志仅提供标本信息点或是粗略分布图,《肯尼亚植物志》预采用的潜在分布图,将为志书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实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分布模型 气候因子 MaxEnt模型 肯尼亚植物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飞龙掌血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慧霞 陈桂林 郭明全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1-838,共8页
以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L.)Lam.)的根为实验材料,以总生物碱的含量为检测指标,应用响应面法对飞龙掌血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当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4.76%、料液比20∶1和提取时间32.87 min时,飞龙掌血... 以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L.)Lam.)的根为实验材料,以总生物碱的含量为检测指标,应用响应面法对飞龙掌血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当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4.76%、料液比20∶1和提取时间32.87 min时,飞龙掌血提取物中总生物碱的理论含量值可达11.09 mg/g,总生物碱含量达到最高值。按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验证,3次平行实验的均值为(10.74±0.18)mg/g,与理论值差异较小,表明利用响应面法来优化飞龙掌血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模型拟合良好,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龙掌血 总生物碱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Golden2-like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晨 李青云 +5 位作者 万俊男 侯雨君 周慧敏 朱振飞 辛海平 李吉涛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5-215,共11页
本研究对葡萄(Vitis vinifera L.)的Golden2-like(GLK)转录因子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并利用品种‘玫瑰香’(V.vinifera cv.Muscat Hamburg)进一步验证其在低温胁迫下的响应。结果显示,葡萄Golden2-like家族共46个成员... 本研究对葡萄(Vitis vinifera L.)的Golden2-like(GLK)转录因子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并利用品种‘玫瑰香’(V.vinifera cv.Muscat Hamburg)进一步验证其在低温胁迫下的响应。结果显示,葡萄Golden2-like家族共46个成员,分为5个亚族,同一亚族的保守结构域相似。46个VvGLK分别定位于细胞核、叶绿体、细胞质和过氧化物酶体中,其启动子区域含多种逆境应答顺式作用元件。基因芯片分析结果表明,22个Golden2-like基因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变化显著。同时,有15、15和9个基因分别响应盐、干旱和低温胁迫。qRT-PCR分析发现26个基因参与低温应答。VvGLK41在所有胁迫处理中均下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Golden2-like 低温胁迫 果实发育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凤仙花属植物新资料——紫花辐射凤仙花
15
作者 彭帅 胡光万 +1 位作者 丛义艳 王青锋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9-571,共3页
报道了中国凤仙花属一新记录种:紫花辐射凤仙花( Impatiens dalaiensis Gogoi & Borah)。该种分布于云南省腾冲县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长在常绿阔叶林下水沟边。本种主要辨别特征为:花轮生,紫色;唇瓣舟状,口部具芒;翼瓣远侧裂片长... 报道了中国凤仙花属一新记录种:紫花辐射凤仙花( Impatiens dalaiensis Gogoi & Borah)。该种分布于云南省腾冲县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长在常绿阔叶林下水沟边。本种主要辨别特征为:花轮生,紫色;唇瓣舟状,口部具芒;翼瓣远侧裂片长带状且螺旋扭曲。该种2015年发表时记载模式标本采自印度,而我们将原始文献中记录的模式标本采集点GPS经纬度信息标记于地图上时却发现,地点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境内,故对原文记述的模式产地信息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仙花属 紫花辐射凤仙花 新纪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12年达累斯萨拉姆城市蔓延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家旗 陈爽 Damas W.Mapunda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3-673,共11页
以坦桑尼亚首位城市达累斯萨拉姆2002、2007和2012年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运用扇形分析和同心圆分析等方法,以及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扩展强度指数、紧凑度、分形维数等指标,研究达累斯萨拉姆近年来城市蔓延的总体态势和... 以坦桑尼亚首位城市达累斯萨拉姆2002、2007和2012年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运用扇形分析和同心圆分析等方法,以及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扩展强度指数、紧凑度、分形维数等指标,研究达累斯萨拉姆近年来城市蔓延的总体态势和空间格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2—2012年间达累斯萨拉姆城市蔓延特征明显,蔓延程度较高,蔓延速度不断加快,主要表现为非正式聚落不断增长情况下的城乡混合发展,侵占的土地类型主要为裸地,其次为植被;2)2002—2007年城市建成区主要沿交通干道以及在市中心周边进行轴线式蔓延,2007—2012年主要在交通干道间及城市边缘地区进行填充式蔓延,城市空间形态由指状向团块状演变;3)城市蔓延方向性明显,向西北、西、西南和东南扩展较多,东南方向成为新的扩展热点,且表现出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4)城市蔓延主要受到人口与经济增长、交通条件改善、政策变化及土地制度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设施起到重要的空间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蔓延 非正式聚落 扩展强度指数 达累斯萨拉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桑尼亚县域与城乡交通通达水平空间格局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家旗 陈爽 +1 位作者 高群 ISMAEL AKimirei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6-773,共8页
坦桑尼亚是"一带一路"倡议通向非洲、辐射非洲内陆的重要门户,它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面临交通基础设施严重短缺问题。基于坦桑尼亚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人口和城市分布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交通通达指数模型,从... 坦桑尼亚是"一带一路"倡议通向非洲、辐射非洲内陆的重要门户,它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面临交通基础设施严重短缺问题。基于坦桑尼亚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人口和城市分布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交通通达指数模型,从县域与城乡两个层面对坦桑尼亚交通通达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坦桑尼亚县域交通通达水平空间分布极不均衡,高值连片区主要位于东北沿海和维多利亚湖沿岸,低值连片区主要位于中央铁路线中段以北、中央铁路线南部的广大地区;2)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殖民历史、政府政策等影响,城市与乡村地区之间的交通通达水平差异十分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坦桑尼亚制定区域交通发展政策和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对中-坦产业精准对接和产能转移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通达指数 空间格局 坦桑尼亚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尼亚雨水集流利用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建生 董文旭 +2 位作者 李晓欣 陈素英 胡春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87-994,共8页
雨水集流作为一项古老技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由于干旱缺水和缺乏天然的储水介质,雨水集流在肯尼亚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意义。本文从庭院集雨、农田集雨、流域集雨及集雨的区域差异等方面,对肯尼亚的雨水集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区域水... 雨水集流作为一项古老技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由于干旱缺水和缺乏天然的储水介质,雨水集流在肯尼亚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意义。本文从庭院集雨、农田集雨、流域集雨及集雨的区域差异等方面,对肯尼亚的雨水集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区域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角度,探讨了降雨、入渗、径流及蒸发的关系。最后指出,通过不同形式的雨水集流,减少无效蒸发,特别是无效的水面蒸发,是增加水资源总量的关键;而科学利用天然的储水介质与合理开发人工的储水介质,是提高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关键。雨水集流利用在肯尼亚生活用水方面已相当普遍,技术也相对较为成熟,但是在年降雨量不足500 mm的旱区农业生产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旱区降雨集流效率偏低,以及有限降雨资源的合理储蓄与高效利用。鉴于农田土壤对降雨再分配调蓄能力较低的缘故,通过在农田内开挖沟槽,进行降雨资源的短期储蓄与调控,将生育期前段多余的降雨资源留到无降雨的后段使用,是实现作物生育期内水分供需平衡的关键。本研究为充分发挥雨水集流在肯尼亚旱区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亚 季节性干旱 雨水资源化 储水介质 雨水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尼亚凤仙花属一新变种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志祥 Daniel Odhiambo Miyawa +1 位作者 胡光万 王青锋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8-320,共3页
报道了发现于东非肯尼亚塔易塔(Taita)地区亚乐森林(Yale Forest)的凤仙花属(Impatiens L.)一新变种,即:白花拟堇菜凤仙(I.pseudoviola Gilg var.alba G.W.Hu et Q.F.Wang),该新变种与原变种拟堇菜凤仙(I.pseudoviola Gilg var.pseudovi... 报道了发现于东非肯尼亚塔易塔(Taita)地区亚乐森林(Yale Forest)的凤仙花属(Impatiens L.)一新变种,即:白花拟堇菜凤仙(I.pseudoviola Gilg var.alba G.W.Hu et Q.F.Wang),该新变种与原变种拟堇菜凤仙(I.pseudoviola Gilg var.pseudoviola)的区别是:花冠纯白色,茎和叶柄均为浅绿色,植株整体缺乏紫色色素;花柄近无毛;低位侧生萼片与高位的侧生萼片近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拟堇菜凤仙 凤仙花科 凤仙花属 新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豆科植物心皮缝合线朝向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鑫 胡光万 +2 位作者 廖文波 郭学民 崔大方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8-210,共3页
当今植被和地球生态系统中多样性最高的类群是被子植物。豆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的第三大科,因其重要的经济价值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颇受植物学家的重视。百余年前植物学家已基本明确回答了豆科植物的许多形态学问题,但仍然有一个问题... 当今植被和地球生态系统中多样性最高的类群是被子植物。豆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的第三大科,因其重要的经济价值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颇受植物学家的重视。百余年前植物学家已基本明确回答了豆科植物的许多形态学问题,但仍然有一个问题不甚明确。单枚心皮是豆科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植物学家认为该心皮缝合线朝向心皮的腹面。这种解读某种程度上是人们对木兰类心皮理解的合理延伸,也是形态演化理论所期望的。但事实上,豆科植物除了单心皮外还有多心皮的属种,其胚珠着生位置及心皮缝合线朝向各异。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如何?这个问题的答案与我们对被子植物的形态和演化历程的理解关系甚大,这里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 心皮 缝合线 朝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