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力显微镜及在膜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卞晓锴 陆晓峰 施柳青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40,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新型的观测仪器的出现为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探测原理及在膜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由于原子力显微镜具有空前的高分辨率 ,为其在膜的表面形态与结构等的观测方面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膜科学 应用 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质子微探针研究上海吴淞空气含铅颗粒物来源 被引量:6
2
作者 岳伟生 李晓林 +2 位作者 李燕 王永其 张桂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4-617,共4页
为了解空气中铅的来源,用质子微探针测量了上海市吴淞地区空气PM10环境监测样品,用微束质子激发单颗粒X射线能谱“指纹结合模式识别技术研究了该地区铅污染的来源.结果表明,该地区含铅颗粒物主要来源于钢铁工业(48%)、汽车尾气(25%)和... 为了解空气中铅的来源,用质子微探针测量了上海市吴淞地区空气PM10环境监测样品,用微束质子激发单颗粒X射线能谱“指纹结合模式识别技术研究了该地区铅污染的来源.结果表明,该地区含铅颗粒物主要来源于钢铁工业(48%)、汽车尾气(25%)和土壤尘(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微探针 大气颗粒物铅 单颗粒来源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操纵病毒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钧 张志鸿 +2 位作者 欧阳振乾 陈圣福 李民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5-177,共3页
人工操纵生物大分子是目前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我们利用改进的“分子梳”方法,首次实现了复杂的体系———一种线性噬菌体病毒的人工拉直与定向.这种操纵是在大面积平整的固体表面实现的,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拉直前后的病毒进... 人工操纵生物大分子是目前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我们利用改进的“分子梳”方法,首次实现了复杂的体系———一种线性噬菌体病毒的人工拉直与定向.这种操纵是在大面积平整的固体表面实现的,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拉直前后的病毒进行了观察与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操纵 病毒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研究Pb^(2+)在黑云母表面吸附的形貌 被引量:3
4
作者 谭文峰 刘永红 +4 位作者 李学垣 吴金明 董元彦 胡钧 汪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76-977,i014,共3页
关键词 土壤学 PB^2+ 离子吸附 形态 表面吸附 吸附动力学 应用 形貌 化学现象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核糖体RNA的二级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晓华 刘望夷 +1 位作者 徐磊 李民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0-435,共6页
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使核糖体在低温下瓦解 ,制备了rRNA ,不经抽提、变性和染色处理就能使rRNA在云母表面上较好地分散 .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 ,发现rRNA分子呈多分支的棒状结构 ,且有很好的规律性 .根据RNAs的大小和形状可将其分... 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使核糖体在低温下瓦解 ,制备了rRNA ,不经抽提、变性和染色处理就能使rRNA在云母表面上较好地分散 .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 ,发现rRNA分子呈多分支的棒状结构 ,且有很好的规律性 .根据RNAs的大小和形状可将其分为三种 ,它们分别与计算机所预测的2 8S 5 8S、 1 8S、 5SrRNA的二级结构相似 .我们得到的 2 8S 5 8S、 1 8S、 5 8S、 5SrRNAs的结构信息 ,支持基于热力学考虑推测的rRNAs的二级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RNA 二级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在α-Synuclein积聚和解聚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唐琳 李洪涛 +5 位作者 杜海宁 吉丽娜 张峰 李民乾 胡红雨 胡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研究α Synuclein蛋白纤维的积聚和解聚过程对于帕金森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α Synuclein的积聚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了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对已经积聚形成的α Synuclein纤维在溶液中的解... 研究α Synuclein蛋白纤维的积聚和解聚过程对于帕金森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α Synuclein的积聚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了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对已经积聚形成的α Synuclein纤维在溶液中的解聚过程进行了原位观察。实验结果表明 :α Synuclein积聚过程包括单体→寡聚体→短纤维→长纤维这几个阶段 ;而α Synuclein纤维在浓度降低的情况下 ,会发生解聚 ,解聚是从纤维的中间发生断裂开始 ,经过一段时间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α—Synuclein 神经退化性疾病 帕金森氏综合症 积聚 解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新型物理水凝胶结构的AFM和SEM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赵艺强 明伟华 +4 位作者 胡建华 府寿宽 李民乾 陈圣福 熊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84-986,共3页
凝胶材料是生物系统的重要组成物质,在生物模拟、仿生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最近凝胶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1,2],高分子凝胶体系的研究也得到深入开展[3,4].在智能水凝胶、凝胶特性基础研究和医用凝胶材料等领域已取得了... 凝胶材料是生物系统的重要组成物质,在生物模拟、仿生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最近凝胶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1,2],高分子凝胶体系的研究也得到深入开展[3,4].在智能水凝胶、凝胶特性基础研究和医用凝胶材料等领域已取得了较大进展.高分子凝胶就是由液体与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物理水凝胶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电镜 聚合物 PMMA PEMA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辐照接枝改性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陆晓峰 汪庚华 +2 位作者 梁国明 刘光全 王彬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4-57,共4页
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经Co60辐照,接枝乙烯基单体,再经磺化,成为磺化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研究了辐照剂量、接枝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和磺化反应的条件等.试验表明,改性后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增强.此外,还讨论了膜改性的机理.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辐照接枝 改性 超滤膜 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界面纳米气泡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雪花 楼柿涛 +3 位作者 张志祥 张晓东 孙洁林 胡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在经典热力学理论中 ,室温下水中纳米气泡被认为是不能稳定存在的。近年来随着对疏水表面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现象暗示固液界面存在纳米气泡 ,并引起疏水长程作用力。目前直接探测固液界面纳米气泡的最有力手段是AFM ,但它只能观察... 在经典热力学理论中 ,室温下水中纳米气泡被认为是不能稳定存在的。近年来随着对疏水表面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现象暗示固液界面存在纳米气泡 ,并引起疏水长程作用力。目前直接探测固液界面纳米气泡的最有力手段是AFM ,但它只能观察纳米气泡的形貌 ,无法对其进行直接定性 ,很有必要提供纳米气泡存在和来源的更直接证据。在云母表面进行乙醇和水替换形成纳米气泡 ,从成像条件和脱气对纳米气泡的影响两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不同成像模式和成像条件下AFM观察到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观察到的就是纳米气泡。脱气实验结果表明 ,经脱气后乙醇和水形成纳米气泡的数量和概率明显降低 ,表明乙醇和水中溶解的气体是纳米气泡的来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界面 纳米气泡 醇水替换 原子立显微镜 成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淀粉糊化过程中形态变化的显微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钟栋 郭云昌 +5 位作者 安红杰 王化斌 卢奎 路飞 李振兴 胡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35,共5页
谷物淀粉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 ,在淀粉变性工艺中许多淀粉都是在淀粉未糊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 ,在水中即使未达到糊化温度 ,淀粉也应有所变化 ,否则有些结果将无法解释。因此 ,本研究首先利用扫描电... 谷物淀粉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 ,在淀粉变性工艺中许多淀粉都是在淀粉未糊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 ,在水中即使未达到糊化温度 ,淀粉也应有所变化 ,否则有些结果将无法解释。因此 ,本研究首先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糊化的淀粉颗粒在水中的形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发现未糊化的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随温度的上升 ,淀粉颗粒膨胀 ,而且糊化的玉米淀粉在随温度上升 ,内部结构变化 ,颗粒内出现网状结构 ,马铃薯淀粉在达到糊化温度以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淀粉 淀粉糊化 扫描电子显微镜 分辨力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膜的吸附污染研究 被引量:49
11
作者 陆晓峰 陈仕意 +1 位作者 刘光全 王彬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7-41,共5页
研究了五种不同材料、不同的亲水性、孔径相当的超滤膜及同种材料、四种不同孔径的超滤膜受蛋白污染的情况.研究表明,亲水性好的膜受蛋白的污染小。
关键词 超滤膜 过滤 膜分离 吸附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钍-铀燃料后处理中新萃取剂的研究 Ⅰ.双取代酰胺类的研究及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22
12
作者 沈朝洪 包亚之 +3 位作者 包伯荣 王高栋 钱军 曹正白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4-100,共7页
合成并研究了10种双取代酰胺萃取铀、钍、裂片元素的情况,结果表明,取代己内酰胺的萃取性能优于非环状双取代酰胺。和1mol/1的TBP相比,取代己内酰胺萃取铀的能力比TBP强,萃取钍的能力和TBP接近。除OCLA外,酰胺对于铀钍的分离性能均比TBP... 合成并研究了10种双取代酰胺萃取铀、钍、裂片元素的情况,结果表明,取代己内酰胺的萃取性能优于非环状双取代酰胺。和1mol/1的TBP相比,取代己内酰胺萃取铀的能力比TBP强,萃取钍的能力和TBP接近。除OCLA外,酰胺对于铀钍的分离性能均比TBP好,酰胺对Zr-Nb的去污性能优于TBP。还初步探讨了酰胺类萃取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取代酰胺 铀酰 裂片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单分子的纳米定位切割与拾取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军鸿 吴世英 +7 位作者 王国华 雷晓玲 黄一波 孔祥银 陈润生 朱立煌 李民乾 胡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5-188,共4页
报道了一种对DNA单分子进行精细的纳米定位切割和拾取的技术。首先用分子梳技术将DNA拉直固定在经 3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的云母基底上 ,然后通过精细控制原子力显微镜针尖与DNA样品之间的作用力 ,实现了对DNA链的定位切割和拾取... 报道了一种对DNA单分子进行精细的纳米定位切割和拾取的技术。首先用分子梳技术将DNA拉直固定在经 3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的云母基底上 ,然后通过精细控制原子力显微镜针尖与DNA样品之间的作用力 ,实现了对DNA链的定位切割和拾取。这种方法不仅可制备应用于临床遗传诊断和致病基因的定位等多种的微小DNA探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单分子 纳米定位切割 拾取 分子梳技术 原子力显微镜 AFM 临床遗传诊断 致病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钍-铀燃料后处理中新萃取剂的研究——Ⅲ.N-正辛基己内酰胺萃取铀和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曹正白 沈朝洪 +2 位作者 包伯荣 王高栋 钱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6-81,共6页
报道了N-正辛基己内酰胺(OCLA)-三甲苯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钍的实验结果。OCLA对这两种元素的萃取规律类似于TBP,但分配系数(D)比TBP的高。用斜率法求得铀、钍的溶剂化数均为2,硝酸的溶剂化数为1。还对温度对萃取的影响,铀、钍的反萃... 报道了N-正辛基己内酰胺(OCLA)-三甲苯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钍的实验结果。OCLA对这两种元素的萃取规律类似于TBP,但分配系数(D)比TBP的高。用斜率法求得铀、钍的溶剂化数均为2,硝酸的溶剂化数为1。还对温度对萃取的影响,铀、钍的反萃及三相的形成进行了研究,计算了萃取平衡常数和铀、钍的△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辛基 己内酰胺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超滤过程及超滤膜的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34
15
作者 卞晓锴 陆晓峰 施柳青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51,共6页
讨论了蛋白质溶液在超滤过程中造成蛋白质在膜面吸附的影响因素 .对近 10年来 ,人们在如何降低蛋白质在超滤膜表面的吸附 。
关键词 超滤 蛋白质吸附 膜表面改性 超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缩聚法制备聚芳酯复合纳滤膜的研究 Ⅰ.基膜的制备 被引量:15
16
作者 梁雪梅 陆晓峰 +2 位作者 刘光全 王彬芳 许汝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分别以聚醚砜(PES),磺化聚砜(SPSF)和PES合金膜为基膜,分析了相容性对膜性能以及不同种类基膜对界面缩聚的影响。用电镜分别观察PES单组分膜和合金膜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用小孔径的合金膜为基膜得到的复合膜具有... 分别以聚醚砜(PES),磺化聚砜(SPSF)和PES合金膜为基膜,分析了相容性对膜性能以及不同种类基膜对界面缩聚的影响。用电镜分别观察PES单组分膜和合金膜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用小孔径的合金膜为基膜得到的复合膜具有较好的脱盐能力,对Na2SO4的脱除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膜 复合纳滤膜 聚芳酯 界面缩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超滤膜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陆晓峰 陈仕意 +1 位作者 李存珍 王彬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6-41,共6页
采用三类表面活性剂对聚砜超滤膜进行表面改性.实验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效果最明显,改善了膜表面的亲水性,提高了通量.
关键词 超滤膜 聚砜 改性 膜分离 过滤膜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橙7降解的微观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士姮 汪世龙 +5 位作者 孙晓宇 李文哲 倪亚明 王文峰 王敏 姚思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6-779,共4页
采用纳秒级时间分辨脉冲辐解技术,考察了典型的萘酚型偶氮染料酸性橙7(AcidOrange7,简称AO7)在水溶液中与羟基(·OH)和水合电子(e-aq)的微观反应,对反应瞬态吸收图谱作了归属,通过跟踪瞬态吸收的生成动力学求得了反应速率常数,并结... 采用纳秒级时间分辨脉冲辐解技术,考察了典型的萘酚型偶氮染料酸性橙7(AcidOrange7,简称AO7)在水溶液中与羟基(·OH)和水合电子(e-aq)的微观反应,对反应瞬态吸收图谱作了归属,通过跟踪瞬态吸收的生成动力学求得了反应速率常数,并结合AO7水溶液γ辐解前后的UV Vis吸收变化,提出了相应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橙7 脉冲辐解 瞬态图谱 γ-辐解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_3/γ-Al_2O_3混合物中MoO_3表面转化反应的TDPAC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桂大 于廷云 +2 位作者 闰富山 任立国 倪新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1199-1203,共5页
采用时间微分扰动角关联技术通过测定99Mo(β-)99Tc的核电四极矩相互作用研究了MoO3/γ-Al2P3机械混合物热处理过程中载体表面上MoO3的变化情况.在一定的热处理条件下,MoO3在γ-Al2O3表面上可转... 采用时间微分扰动角关联技术通过测定99Mo(β-)99Tc的核电四极矩相互作用研究了MoO3/γ-Al2P3机械混合物热处理过程中载体表面上MoO3的变化情况.在一定的热处理条件下,MoO3在γ-Al2O3表面上可转化为类似的表面聚合物,并进一步转变为加氢脱硫活性中心前身态.适量水蒸汽的存在有利于这一转化,过量水蒸汽则具有抑制作用,无水蒸汽时转化很慢.高温时水与MoO3生成的中间化合物MoO2(OH)2在MoO3转化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延长热处理时间和提高温度均有利于MoO3在载体表面上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钼 机械混合物 TDPAC 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膜的改性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6
20
作者 陆晓峰 卞晓锴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7-102,115,共7页
随着超滤膜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超滤膜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特性要求 ,其中解决膜表面的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 .超滤膜改性 ,尤其是在膜表面引入亲水性基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文从这点出发 ,结合自身的工作 ,总结了近年高分子超滤膜改性... 随着超滤膜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超滤膜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特性要求 ,其中解决膜表面的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 .超滤膜改性 ,尤其是在膜表面引入亲水性基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文从这点出发 ,结合自身的工作 ,总结了近年高分子超滤膜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包括表面活性剂在膜表面的吸附改性、等离子体改性、辐照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表面改性 研究 应用 表面活性剂 吸附改性 等离子体改性 辐照改性 高分子合金 表面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