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8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GC×GC-TOF MS的煤液化产物油分子组成结构表征
1
作者
李奕菲
苏沿霏
+5 位作者
尹甜
姜浩强
许志明
张霖宙
史权
徐春明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3-553,F0001,共12页
煤直接液化产物分子组成复杂,探究产物的详细分子组成对煤制油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煤液化油及其加氢过程产物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GC-TOF MS/FID)分子层次的组成和结构定性定量表征方...
煤直接液化产物分子组成复杂,探究产物的详细分子组成对煤制油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煤液化油及其加氢过程产物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GC-TOF MS/FID)分子层次的组成和结构定性定量表征方法,揭示了煤液化加氢反应规律。GC×GC-TOF MS液化油分子组成表征技术通过分子极性在二维上的差异初步解决了一维色谱中多个化合物因保留时间相近共逸出的问题。煤液化油加氢后环烷烃含量增加,芳烃含量减少。在循环溶剂中主要通过三环、四环芳烃分子不同程度的氢化分子起到溶氢供氢的作用。另外,针对煤直接液化石脑油和柴油也建立了GC×GC-TOF MS/FID烃族组成表征,与直馏加氢汽柴油的族组成含量相比,煤直接液化产物中含有较多的环烷烃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油
加氢
化学分析
GC×GC-TOF
MS
分子工程
定性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直接液化柴油性质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齐振东
李林晟
+2 位作者
王兴宝
冯杰
李文英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7-835,共9页
煤直接液化柴油是对石油基柴油的有力补充燃料,为提升煤直接液化柴油质量,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煤直接液化柴油性质预测模型,研究煤直接液化柴油的各组分化学结构及其柴油性质以及之间的关系。所用油样为2023年鄂尔多斯年产百万吨煤直...
煤直接液化柴油是对石油基柴油的有力补充燃料,为提升煤直接液化柴油质量,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煤直接液化柴油性质预测模型,研究煤直接液化柴油的各组分化学结构及其柴油性质以及之间的关系。所用油样为2023年鄂尔多斯年产百万吨煤直接液化装置成品柴油。对所测油样的烃类组成和柴油性质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发现烃类组成以链烷烃和环烷烃为主,占烃类组成的96.57%,其中,一环烷烃含量最多。对柴油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该柴油满足商业柴油质量指标要求,具有较好的燃烧性能、低温流动性和环保性能。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发现,部分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对模型解释的影响,选择树模型算法建立模型。分别采用随机森林算法(RF)、轻度梯度提升算法(LightGBM)以及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建立能够评价煤直接液化柴油性质的预测模型,如密度、黏度、十六烷值等性质预测模型,并且对比分析了各算法对柴油性质的拟合。结果表明,RF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能和较高的准确性。在训练集中,密度、运动黏度、十六烷值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946、0.916、0.814,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073、0.646、0.4。在测试集中,密度、运动黏度、十六烷值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976、0.865、0.76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48、2.86、0.957。分析烃类组成对柴油性质的影响发现,链烷烃、三环烷烃、烷基苯含量对煤直接液化柴油的密度、运动黏度、十六烷值影响较大,萘和三环芳烃含量对上述性质影响较小。增加链烷烃含量会降低煤直接液化柴油的密度和运动黏度,但有助于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三环烷烃含量和烷基苯含量增加会提高煤直接液化柴油的密度和运动黏度,但是会降低柴油的十六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工艺
柴油
化学结构组成
燃烧性能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煤制油化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7
3
作者
乔元
王建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4-38,共5页
为解决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现代煤化工企业生产运行过程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基于现代煤化工企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高度集中的特点,通过探索与实践典型的煤制油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综合运用风险预控与过程安全管理...
为解决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现代煤化工企业生产运行过程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基于现代煤化工企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高度集中的特点,通过探索与实践典型的煤制油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综合运用风险预控与过程安全管理,全面系统管理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结合企业摸索实践进行管理创新,形成一套适用于现代煤制油化工的安全管理体系。结果表明:该管理体系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可提升现代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油
煤化工
安全管理
过程安全体系
风险预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基直接液化低凝点柴油试验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熊春华
安高军
+3 位作者
鲁长波
贾振斌
陈茂山
张继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1-186,共6页
通过化学组成分析、理化性能分析和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典型煤基直接液化柴油与石油基柴油的差异性及其产生原因,提出油品质量改进措施,分析煤基直接液化低凝点柴油使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煤基直接液化柴油主要由环烷烃组成(质量分数达9...
通过化学组成分析、理化性能分析和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典型煤基直接液化柴油与石油基柴油的差异性及其产生原因,提出油品质量改进措施,分析煤基直接液化低凝点柴油使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煤基直接液化柴油主要由环烷烃组成(质量分数达90%),碳数分布集中,具有凝点(低于-60℃)低、密度大、体积热值高和十六烷值略低等特点以及良好的发动机适应性;现有的煤基直接液化柴油经过适当的提质处理后可以直接作为低凝点柴油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柴油
直接液化
低凝点柴油
台架试验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粉漂移对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影响及预防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喜武
刘东明
+1 位作者
安亮
杨东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6期63-66,71,共5页
为了降低煤粉漂移对煤直接液化生产过程的影响,通过降低热高压分离器、常压塔顶气相流速,提高煤液化生成油过滤器的过滤精度,来减少煤粉漂移;同时,通过对相关部位沉积煤粉量前后计算来验证改造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降低气相流速,热高压...
为了降低煤粉漂移对煤直接液化生产过程的影响,通过降低热高压分离器、常压塔顶气相流速,提高煤液化生成油过滤器的过滤精度,来减少煤粉漂移;同时,通过对相关部位沉积煤粉量前后计算来验证改造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降低气相流速,热高压分离器气相夹带煤粉量由5.07 mg/m3降低到0.304 mg/m3以下,常压塔顶气相夹带煤粉量由26.89 mg/m3降低到5.38 mg/m3以下;通过增设过滤器及提高过滤精度,煤液化生成油夹带煤粉量降低约0.08%。煤粉漂移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热高压分离器、常压塔顶气相以及煤液化生成油过滤精度低夹带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漂移
煤直接液化
流速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直接液化加氢稳定油加氢生产工业白油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陈茂山
韩来喜
+1 位作者
单贤根
齐振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23,共5页
以煤直接液化加氢稳定油为原料,采用两种型号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匹配进行两段加氢精制生产工业白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段加氢精制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体积空速的变化对脱硫、脱氮和芳烃饱和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在反应压...
以煤直接液化加氢稳定油为原料,采用两种型号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匹配进行两段加氢精制生产工业白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段加氢精制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体积空速的变化对脱硫、脱氮和芳烃饱和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在反应压力为15 MPa、反应温度为380℃、体积空速为0.4 h-1的工艺条件下,产品油中的硫、氮质量分数分别为1.6μg/g和1.5μg/g,脱硫率和脱氮率分别达到97.72%和99.81%,此时产品中的芳烃质量分数为31.2%,芳烃饱和率为55.9%;二段深度加氢精制后,产品油中的芳烃质量分数可以降低到5%以下;最终的加氢产品油在实沸点蒸馏装置上切割后,得到的280~300℃、300~320℃馏分油能分别满足5号、7号工业白油(Ⅰ)的行业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加氢稳定油
加氢
工业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硫元素的转化
被引量:
7
7
作者
吴琼
高宇龙
刘柯澜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40-45,51,共7页
为降低煤炭利用过程中硫排放,通过讨论神华煤直接液化过程中硫元素在原料、催化剂助剂、中间产品、成品油产品、三废中的存在形态及含量变化,分析了煤炭中硫元素经煤气化反应、变换气净化和煤液化、加氢稳定、加氢改质三级加氢反应的转...
为降低煤炭利用过程中硫排放,通过讨论神华煤直接液化过程中硫元素在原料、催化剂助剂、中间产品、成品油产品、三废中的存在形态及含量变化,分析了煤炭中硫元素经煤气化反应、变换气净化和煤液化、加氢稳定、加氢改质三级加氢反应的转化和脱除机理及效果,并通过DCS数据采集和现场采样分析化验,对神华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全流程硫平衡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脱硫后生产出的低硫清洁油品完全达到国V标准,可以大幅降低汽车尾气的SO2排放;煤直接液化工艺将注入的硫与煤中的部分硫转化成硫磺,以硫磺形态回收38.43%的硫元素并循环利用,同时将无法回收利用的硫元素转化到煤液化油渣和灰渣中集中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硫元素
加氢反应
煤气化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硫元素的回收利用
被引量:
4
8
作者
吴琼
高宇龙
刘柯澜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5期95-99,52,共6页
神华煤直接液化原料煤中的硫元素和催化剂助剂中的硫元素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大部分转化为H2S气体,并分散于中压气、干气、液化气和酸性水中。为满足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指标要求,并回收循环利用硫元素,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采用气体脱...
神华煤直接液化原料煤中的硫元素和催化剂助剂中的硫元素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大部分转化为H2S气体,并分散于中压气、干气、液化气和酸性水中。为满足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指标要求,并回收循环利用硫元素,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采用气体脱硫工艺回收中压气、干气、液化气中H2S气体,装置运行稳定,回收率分别为97.28%、99.92%和99.99%;采用污水汽提工艺分离收集酸性水中H2S气体,回收率达99.6%;脱硫回收和汽提收集到的含H2S酸性气混合后采用Claus硫磺回收工艺将H2S转化成硫磺,平均每年回收硫磺14 683.5 t,硫磺产品作为催化剂助剂供煤液化反应和加氢稳定反应注硫使用,从而实现硫元素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硫元素
污水汽提
气体脱硫
硫磺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高附加值产品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
11
9
作者
陈茂山
要辉
+1 位作者
王洪学
常鸿雁
《中国煤炭》
2020年第5期74-80,共7页
目前国内外的许多机构对煤液化残渣的热解性能和转化利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燃烧、气化、萃取和加氢转化上。通过对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分析,提出利用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沥青改性剂、中间相沥青、针状焦等产品...
目前国内外的许多机构对煤液化残渣的热解性能和转化利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燃烧、气化、萃取和加氢转化上。通过对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分析,提出利用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沥青改性剂、中间相沥青、针状焦等产品,此法将极为有效地提高煤液化残渣的附加值,进而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利用和低碳环保的目标,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残渣
煤液化沥青
中间相沥青
针状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直接液化催化重整产品油辛烷值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陶玉龙
王少华
+2 位作者
周旭东
曹文峰
余小兵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25-428,432,共5页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煤直接液化催化重整产品油辛烷值的方法。本方法根据催化重整产品油的组成特点和各组分对辛烷值的贡献,对产品油的各组分进行合理的分组以确定辛烷值,并通过数学模型回归分析得到产品辛烷值。方法用于测定煤直接...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煤直接液化催化重整产品油辛烷值的方法。本方法根据催化重整产品油的组成特点和各组分对辛烷值的贡献,对产品油的各组分进行合理的分组以确定辛烷值,并通过数学模型回归分析得到产品辛烷值。方法用于测定煤直接液化催化重整分馏塔顶油、重整生成油和调和汽油的辛烷值,结果令人满意。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进行比较,绝对误差小于0.5个辛烷值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煤直接液化
催化重整
烃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RCHU技术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
1
11
作者
吴昊
韩来喜
+2 位作者
梁家林
康开通
张璠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2,共6页
介绍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RCHU技术在全球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装置的工业应用及标定情况。结果表明:装置石脑油产品硫质量分数低于0.5 μg/g,芳烃潜含量达68%左右;柴油产品密度(20 ℃)为0...
介绍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RCHU技术在全球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装置的工业应用及标定情况。结果表明:装置石脑油产品硫质量分数低于0.5 μg/g,芳烃潜含量达68%左右;柴油产品密度(20 ℃)为0.842~0.855 g/cm^3,硫质量分数低于0.5 μg/g,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催化剂经过两次再生,累计运行近9年后仍保持较好的反应性能,稳定性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油
加氢提质
石脑油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沸腾床加氢技术在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改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12
作者
刘建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36,共4页
为解决煤直接液化油由于胶质、沥青质含量高且含固体杂质而较难进行加氢稳定处理的问题,采用沸腾床加氢技术对煤直接液化工艺得到的生成油进行加氢稳定处理。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在实际原料明显较设计原料偏重的情况下,目的产品的性质...
为解决煤直接液化油由于胶质、沥青质含量高且含固体杂质而较难进行加氢稳定处理的问题,采用沸腾床加氢技术对煤直接液化工艺得到的生成油进行加氢稳定处理。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在实际原料明显较设计原料偏重的情况下,目的产品的性质仍然与设计值相符,装置的加氢效果符合设计要求;经过沸腾床加氢工艺处理后,煤直接液化重油的硫、氮含量大幅降低,胶质脱除效果明显,芳碳率从55.86%降低到38.30%,降低了17.56百分点,装置的芳烃饱和反应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催化剂国产化后,性能优于进口催化剂,且保持较高的长周期运转活性。沸腾床加氢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改质的难题,该技术在煤直接液化工艺中应用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加氢处理
供氢溶剂
沸腾床
加氢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直接液化过程中添加煤焦油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
3
13
作者
高山松
舒歌平
+1 位作者
安亮
王国栋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40,共6页
以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原料煤为原料,在0.18 t/d煤直接液化连续试验装置上考察了外来油添加种类、添加方式及添加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添加煤焦油系外来油,神东煤的转化率和油收率均降低,添加量越高,降...
以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原料煤为原料,在0.18 t/d煤直接液化连续试验装置上考察了外来油添加种类、添加方式及添加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添加煤焦油系外来油,神东煤的转化率和油收率均降低,添加量越高,降幅越大;煤焦油经预加氢处理,可提高目标产品产量。蒽油添加在煤浆制备部分比添加在溶剂加氢原料部分更为有利,添加量为10%装置负荷时,前者油收率高于后者1.7%以上,分别为47.97%和46.22%。在煤浆制备过程中添加外来油替代13%的循环溶剂,对神东煤的油收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煤焦油、50%蒽油+50%煤焦油、蒽油、洗油,其中洗油影响程度最小,蒸馏油收率约降低了1%;蒽油次之,蒸馏油收率约降低了2.5%,煤焦油最大,蒸馏油收率约降低了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煤焦油
油收率
供氢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响神华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因素及分析
被引量:
17
14
作者
杜海胜
安亮
+2 位作者
韩来喜
王喜武
王军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37,54,共6页
对影响神华煤直接液化性能的8个因素进行分析可知,各因素对煤液化反应具有不同的影响;在工业生产中,对影响液化生成油液固分离因素分析可知,液固分离效果对液化油产率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装置操作的调整...
对影响神华煤直接液化性能的8个因素进行分析可知,各因素对煤液化反应具有不同的影响;在工业生产中,对影响液化生成油液固分离因素分析可知,液固分离效果对液化油产率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装置操作的调整措施,为实际生产调整操作、装置稳定运行以及进一步确定合适的工艺条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和煤直接液化技术逐渐走向成熟打下基础.最后提出了煤直接加氢液化产业化的关键不仅仅是工艺技术问题,其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也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性能
液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最新进展
被引量:
25
15
作者
张继明
舒歌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14,19,共5页
介绍了世界首套工业规模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的最新运行情况,截止2010年6月30日,示范工程累计投煤运转5次,累计投煤时间达到4182 h,生产成品油和其他化工产品442653 t。各种数据表明,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示范工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直接液化工业示范装置运行情况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
22
16
作者
韩来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51,共5页
介绍煤直接液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工业示范装置的运行情况,讨论其产业发展前景和产业化需要考虑的问题。结合该装置的4次开工、停工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改造情况,对影响示范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
介绍煤直接液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工业示范装置的运行情况,讨论其产业发展前景和产业化需要考虑的问题。结合该装置的4次开工、停工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改造情况,对影响示范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示范装置经过技术改造后连续、稳定运行1 501 h,表明装置的运行是安全可控的;产品质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直接液化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标志着煤直接液化百万吨级装置工业化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加氢
液化石油气
石脑油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STAR工艺的发展及其在煤液化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
21
17
作者
韩来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7-61,共5页
对T-STAR工艺的产生、工艺特点及其发展应用进行综述,重点介绍该工艺在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煤直接液化项目上的首次应用情况及其工艺过程。通过对反应原料、产品和反应器内温度分布等方面的考察,阐述T-STAR装置...
对T-STAR工艺的产生、工艺特点及其发展应用进行综述,重点介绍该工艺在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煤直接液化项目上的首次应用情况及其工艺过程。通过对反应原料、产品和反应器内温度分布等方面的考察,阐述T-STAR装置与煤直接液化装置配套应用的优点,展望T-STAR工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TAR
沸腾床反应器
煤液化
缓和加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直接液化工业装置磨损规律分析及其预防
被引量:
1
18
作者
王喜武
李家顺
《中国煤炭》
2022年第8期109-114,共6页
为了降低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管线及设备磨损对生产过程的影响,通过分析装置内发生的磨损部位及磨损规律,研究了相关易磨损部位通过提升管道壁厚、优化内部结构形式、使用新型耐磨材料、优化操作方法等措施来减缓或者消除磨损带来的隐患;同...
为了降低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管线及设备磨损对生产过程的影响,通过分析装置内发生的磨损部位及磨损规律,研究了相关易磨损部位通过提升管道壁厚、优化内部结构形式、使用新型耐磨材料、优化操作方法等措施来减缓或者消除磨损带来的隐患;同时,通过对相关措施的改造、优化来验证预防磨损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使进料泵返回循环管线由运行不足4个月到运行周期再无泄漏情况发生;高温含固离心泵运行时长由不足1400 h提高到稳定运行7200 h以上;高压差减压阀运行时长由几十个小时到稳定运行2700 h以上;常压塔入口大弯管运行周期内再无泄漏情况发生等,使煤直接液化工艺管道及设备磨损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或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油煤浆管线
油煤浆泵
耐磨材料
磨损规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直接液化工艺最佳转化率及收率
被引量:
2
19
作者
赵鹏程
王喜武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9-73,共5页
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的主要工艺变量是反应器温度、反应器操作压力、空速等,而煤直接液化工艺的主要性能特征为煤转化、渣油转化、气体产率和液体产率。通过分析影响煤直接液化工艺反应变量,根据煤直接液化工艺反应在一定反应温度、反应压...
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的主要工艺变量是反应器温度、反应器操作压力、空速等,而煤直接液化工艺的主要性能特征为煤转化、渣油转化、气体产率和液体产率。通过分析影响煤直接液化工艺反应变量,根据煤直接液化工艺反应在一定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下,探讨煤直接液化工艺不同运行负荷煤粉转化率、液体收率、气体收率、沥青收率的最佳运行条件,同时通过不同试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得出适合煤直接液化工艺工业化装置运行的最佳条件。煤直接液化工艺反应在相同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下,煤粉转化率随着物料地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大,液体收率随物料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大,煤中液体产量随负荷的增大而增大,气体收率随物料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大,沥青收率随物料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大,综合能耗随煤直接液化工艺装置负荷的增大增幅不大。在相同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下,煤直接液化工艺最佳转化率和收率为煤直接液化工艺装置60%负荷(干煤粉空速0.22 t/(h·m^(3)))。煤直接液化工艺装置工业化运行,需保证一定的产能和经济效益,除考虑转化率和各收率尽可能高的情况下,还需考虑综合能耗和煤中生成目标产物的产量。综合分析,在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煤直接液化工艺装置运行负荷(干煤粉空速0.3 t/(h·m^(3))以上)较高时,经济效益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转化率
液体收率
气体收率
沥青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直接液化工艺硫氮元素分布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20
作者
杜强
王喜武
《中国煤炭》
2022年第8期104-108,共5页
根据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硫、氮元素的转化过程,研究探讨了该工艺中硫、氮元素的分布及其对生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煤的热解和加氢裂化反应,脱硫反应生成物H_(2)S的产率为0.68%、脱氮反应生成物NH_(3)的产率为0.34%(基于干基煤...
根据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硫、氮元素的转化过程,研究探讨了该工艺中硫、氮元素的分布及其对生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煤的热解和加氢裂化反应,脱硫反应生成物H_(2)S的产率为0.68%、脱氮反应生成物NH_(3)的产率为0.34%(基于干基煤)。反应流出物中,48.5%的硫以H_(2)S的形态分布在气相系统中、1.52%的硫残留在液化油品中、50%的硫残留在煤液化沥青中;31.46%的氮以NH_(3)的形态分布在气相系统中、41%的氮留在液化油品中、28.1%的氮残留在煤液化沥青中。对反应生成的H_(2)S和NH_(3)在高压空冷、低压空冷、常压塔顶、减压塔顶存在结盐和腐蚀等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在煤直接液化工艺中注水、注缓蚀剂等手段有效避免了硫、氮元素对煤液化系统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工艺
硫、氮元素分布
主要危害
注水
注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C×GC-TOF MS的煤液化产物油分子组成结构表征
1
作者
李奕菲
苏沿霏
尹甜
姜浩强
许志明
张霖宙
史权
徐春明
机构
中国
石
油
大学(北京)重质
油
全国重点实验室石
油
分子工程中心
中国
神华
煤
制
油
化工
有限公司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3-553,F000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222815)
国家能源集团科技项目(GJNY-23-23)。
文摘
煤直接液化产物分子组成复杂,探究产物的详细分子组成对煤制油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煤液化油及其加氢过程产物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GC-TOF MS/FID)分子层次的组成和结构定性定量表征方法,揭示了煤液化加氢反应规律。GC×GC-TOF MS液化油分子组成表征技术通过分子极性在二维上的差异初步解决了一维色谱中多个化合物因保留时间相近共逸出的问题。煤液化油加氢后环烷烃含量增加,芳烃含量减少。在循环溶剂中主要通过三环、四环芳烃分子不同程度的氢化分子起到溶氢供氢的作用。另外,针对煤直接液化石脑油和柴油也建立了GC×GC-TOF MS/FID烃族组成表征,与直馏加氢汽柴油的族组成含量相比,煤直接液化产物中含有较多的环烷烃化合物。
关键词
煤制油
加氢
化学分析
GC×GC-TOF
MS
分子工程
定性定量
Keywords
coal to oil
hydrogenation
chemical analysis
GC×GC-TOF MS
molecular engineer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分类号
TE6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直接液化柴油性质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齐振东
李林晟
王兴宝
冯杰
李文英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
煤
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7-835,共9页
基金
国家能源集团化(合)[2022](101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38008)资助。
文摘
煤直接液化柴油是对石油基柴油的有力补充燃料,为提升煤直接液化柴油质量,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煤直接液化柴油性质预测模型,研究煤直接液化柴油的各组分化学结构及其柴油性质以及之间的关系。所用油样为2023年鄂尔多斯年产百万吨煤直接液化装置成品柴油。对所测油样的烃类组成和柴油性质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发现烃类组成以链烷烃和环烷烃为主,占烃类组成的96.57%,其中,一环烷烃含量最多。对柴油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该柴油满足商业柴油质量指标要求,具有较好的燃烧性能、低温流动性和环保性能。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发现,部分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对模型解释的影响,选择树模型算法建立模型。分别采用随机森林算法(RF)、轻度梯度提升算法(LightGBM)以及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建立能够评价煤直接液化柴油性质的预测模型,如密度、黏度、十六烷值等性质预测模型,并且对比分析了各算法对柴油性质的拟合。结果表明,RF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能和较高的准确性。在训练集中,密度、运动黏度、十六烷值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946、0.916、0.814,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073、0.646、0.4。在测试集中,密度、运动黏度、十六烷值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976、0.865、0.76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48、2.86、0.957。分析烃类组成对柴油性质的影响发现,链烷烃、三环烷烃、烷基苯含量对煤直接液化柴油的密度、运动黏度、十六烷值影响较大,萘和三环芳烃含量对上述性质影响较小。增加链烷烃含量会降低煤直接液化柴油的密度和运动黏度,但有助于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三环烷烃含量和烷基苯含量增加会提高煤直接液化柴油的密度和运动黏度,但是会降低柴油的十六烷值。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工艺
柴油
化学结构组成
燃烧性能
机器学习
Keywords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diesel
chemical composition
combustion performance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分类号
TQ529.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煤制油化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7
3
作者
乔元
王建立
机构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4-38,共5页
文摘
为解决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现代煤化工企业生产运行过程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基于现代煤化工企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高度集中的特点,通过探索与实践典型的煤制油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综合运用风险预控与过程安全管理,全面系统管理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结合企业摸索实践进行管理创新,形成一套适用于现代煤制油化工的安全管理体系。结果表明:该管理体系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可提升现代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关键词
煤制油
煤化工
安全管理
过程安全体系
风险预控
Keywords
coal-to-liquid
coal chemicals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process safety
risk pre-control
分类号
TQ086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基直接液化低凝点柴油试验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熊春华
安高军
鲁长波
贾振斌
陈茂山
张继明
机构
中国
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油
料研究所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1-186,共6页
基金
全军后勤重点项目(BX210J004)
文摘
通过化学组成分析、理化性能分析和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典型煤基直接液化柴油与石油基柴油的差异性及其产生原因,提出油品质量改进措施,分析煤基直接液化低凝点柴油使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煤基直接液化柴油主要由环烷烃组成(质量分数达90%),碳数分布集中,具有凝点(低于-60℃)低、密度大、体积热值高和十六烷值略低等特点以及良好的发动机适应性;现有的煤基直接液化柴油经过适当的提质处理后可以直接作为低凝点柴油使用。
关键词
煤基柴油
直接液化
低凝点柴油
台架试验
可行性
Keywords
coal based diesel
direct liquefaction
low solidification point diesel
engine test
feasibility
分类号
TQ529.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粉漂移对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影响及预防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喜武
刘东明
安亮
杨东
机构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6期63-66,71,共5页
文摘
为了降低煤粉漂移对煤直接液化生产过程的影响,通过降低热高压分离器、常压塔顶气相流速,提高煤液化生成油过滤器的过滤精度,来减少煤粉漂移;同时,通过对相关部位沉积煤粉量前后计算来验证改造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降低气相流速,热高压分离器气相夹带煤粉量由5.07 mg/m3降低到0.304 mg/m3以下,常压塔顶气相夹带煤粉量由26.89 mg/m3降低到5.38 mg/m3以下;通过增设过滤器及提高过滤精度,煤液化生成油夹带煤粉量降低约0.08%。煤粉漂移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热高压分离器、常压塔顶气相以及煤液化生成油过滤精度低夹带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煤粉
漂移
煤直接液化
流速
过滤
Keywords
coal fines
drift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flow rate
filtration
分类号
TQ529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直接液化加氢稳定油加氢生产工业白油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陈茂山
韩来喜
单贤根
齐振东
机构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中国
神华
煤
制
油
化工
有限公司
上海研究院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23,共5页
文摘
以煤直接液化加氢稳定油为原料,采用两种型号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匹配进行两段加氢精制生产工业白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段加氢精制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体积空速的变化对脱硫、脱氮和芳烃饱和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在反应压力为15 MPa、反应温度为380℃、体积空速为0.4 h-1的工艺条件下,产品油中的硫、氮质量分数分别为1.6μg/g和1.5μg/g,脱硫率和脱氮率分别达到97.72%和99.81%,此时产品中的芳烃质量分数为31.2%,芳烃饱和率为55.9%;二段深度加氢精制后,产品油中的芳烃质量分数可以降低到5%以下;最终的加氢产品油在实沸点蒸馏装置上切割后,得到的280~300℃、300~320℃馏分油能分别满足5号、7号工业白油(Ⅰ)的行业标准要求。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加氢稳定油
加氢
工业白油
Keywords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hydrogenation stabilized oil
hydrogenation
industrial white oil
分类号
TE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硫元素的转化
被引量:
7
7
作者
吴琼
高宇龙
刘柯澜
机构
中国
神华
煤
制
油
化工
有限公司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神华
宁
煤
集团
煤
制
油
分公司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40-45,51,共7页
基金
神华集团科研资助项目(SHJT-13-13)
文摘
为降低煤炭利用过程中硫排放,通过讨论神华煤直接液化过程中硫元素在原料、催化剂助剂、中间产品、成品油产品、三废中的存在形态及含量变化,分析了煤炭中硫元素经煤气化反应、变换气净化和煤液化、加氢稳定、加氢改质三级加氢反应的转化和脱除机理及效果,并通过DCS数据采集和现场采样分析化验,对神华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全流程硫平衡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脱硫后生产出的低硫清洁油品完全达到国V标准,可以大幅降低汽车尾气的SO2排放;煤直接液化工艺将注入的硫与煤中的部分硫转化成硫磺,以硫磺形态回收38.43%的硫元素并循环利用,同时将无法回收利用的硫元素转化到煤液化油渣和灰渣中集中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硫元素
加氢反应
煤气化
脱硫
Keywords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sulfur element
hydrogenation reaetion
coal gasification
desulfurization
分类号
TQ529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硫元素的回收利用
被引量:
4
8
作者
吴琼
高宇龙
刘柯澜
机构
中国
神华
煤
制
油
化工
有限公司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神华
宁
煤
集团
煤
制
油
分公司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5期95-99,52,共6页
基金
神华集团科研资助项目(SHJT-13-30)
文摘
神华煤直接液化原料煤中的硫元素和催化剂助剂中的硫元素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大部分转化为H2S气体,并分散于中压气、干气、液化气和酸性水中。为满足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指标要求,并回收循环利用硫元素,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采用气体脱硫工艺回收中压气、干气、液化气中H2S气体,装置运行稳定,回收率分别为97.28%、99.92%和99.99%;采用污水汽提工艺分离收集酸性水中H2S气体,回收率达99.6%;脱硫回收和汽提收集到的含H2S酸性气混合后采用Claus硫磺回收工艺将H2S转化成硫磺,平均每年回收硫磺14 683.5 t,硫磺产品作为催化剂助剂供煤液化反应和加氢稳定反应注硫使用,从而实现硫元素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硫元素
污水汽提
气体脱硫
硫磺回收
Keywords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sulfur element
stripping process
sulfur removal from gas
sulfur recycle
分类号
TQ529.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高附加值产品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
11
9
作者
陈茂山
要辉
王洪学
常鸿雁
机构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中国
神华
煤
制
油
化工
有限公司
上海研究院
出处
《中国煤炭》
2020年第5期74-80,共7页
文摘
目前国内外的许多机构对煤液化残渣的热解性能和转化利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燃烧、气化、萃取和加氢转化上。通过对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分析,提出利用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沥青改性剂、中间相沥青、针状焦等产品,此法将极为有效地提高煤液化残渣的附加值,进而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利用和低碳环保的目标,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煤液化残渣
煤液化沥青
中间相沥青
针状焦
Keywords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coal liquefaction pitch
mesophase pitch
needle coke
分类号
TQ522.5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直接液化催化重整产品油辛烷值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陶玉龙
王少华
周旭东
曹文峰
余小兵
机构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25-428,432,共5页
文摘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煤直接液化催化重整产品油辛烷值的方法。本方法根据催化重整产品油的组成特点和各组分对辛烷值的贡献,对产品油的各组分进行合理的分组以确定辛烷值,并通过数学模型回归分析得到产品辛烷值。方法用于测定煤直接液化催化重整分馏塔顶油、重整生成油和调和汽油的辛烷值,结果令人满意。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进行比较,绝对误差小于0.5个辛烷值单位。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煤直接液化
催化重整
烃类组成
分类号
TQ529.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RCHU技术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
1
11
作者
吴昊
韩来喜
梁家林
康开通
张璠玢
机构
中国
石化石
油
化工
科学研究院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2,共6页
文摘
介绍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RCHU技术在全球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装置的工业应用及标定情况。结果表明:装置石脑油产品硫质量分数低于0.5 μg/g,芳烃潜含量达68%左右;柴油产品密度(20 ℃)为0.842~0.855 g/cm^3,硫质量分数低于0.5 μg/g,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催化剂经过两次再生,累计运行近9年后仍保持较好的反应性能,稳定性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油
加氢提质
石脑油
柴油
Keywords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hydro-upgrading
naphtha
diesel
分类号
TQ529.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沸腾床加氢技术在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改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12
作者
刘建平
机构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36,共4页
文摘
为解决煤直接液化油由于胶质、沥青质含量高且含固体杂质而较难进行加氢稳定处理的问题,采用沸腾床加氢技术对煤直接液化工艺得到的生成油进行加氢稳定处理。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在实际原料明显较设计原料偏重的情况下,目的产品的性质仍然与设计值相符,装置的加氢效果符合设计要求;经过沸腾床加氢工艺处理后,煤直接液化重油的硫、氮含量大幅降低,胶质脱除效果明显,芳碳率从55.86%降低到38.30%,降低了17.56百分点,装置的芳烃饱和反应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催化剂国产化后,性能优于进口催化剂,且保持较高的长周期运转活性。沸腾床加氢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改质的难题,该技术在煤直接液化工艺中应用成功。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加氢处理
供氢溶剂
沸腾床
加氢稳定
Keywords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hydrogenation
hydrogen donor solvent
ebullated bed
hydrogenation stabilization
分类号
TQ529.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直接液化过程中添加煤焦油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
3
13
作者
高山松
舒歌平
安亮
王国栋
机构
煤
炭直接液化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40,共6页
文摘
以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原料煤为原料,在0.18 t/d煤直接液化连续试验装置上考察了外来油添加种类、添加方式及添加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添加煤焦油系外来油,神东煤的转化率和油收率均降低,添加量越高,降幅越大;煤焦油经预加氢处理,可提高目标产品产量。蒽油添加在煤浆制备部分比添加在溶剂加氢原料部分更为有利,添加量为10%装置负荷时,前者油收率高于后者1.7%以上,分别为47.97%和46.22%。在煤浆制备过程中添加外来油替代13%的循环溶剂,对神东煤的油收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煤焦油、50%蒽油+50%煤焦油、蒽油、洗油,其中洗油影响程度最小,蒸馏油收率约降低了1%;蒽油次之,蒸馏油收率约降低了2.5%,煤焦油最大,蒸馏油收率约降低了5%。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煤焦油
油收率
供氢
转化率
Keywords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coal tar
oil yield
hydrogen-donating
conversion
分类号
TQ529.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神华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因素及分析
被引量:
17
14
作者
杜海胜
安亮
韩来喜
王喜武
王军
机构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煤
液化生产中心
出处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37,54,共6页
文摘
对影响神华煤直接液化性能的8个因素进行分析可知,各因素对煤液化反应具有不同的影响;在工业生产中,对影响液化生成油液固分离因素分析可知,液固分离效果对液化油产率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装置操作的调整措施,为实际生产调整操作、装置稳定运行以及进一步确定合适的工艺条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和煤直接液化技术逐渐走向成熟打下基础.最后提出了煤直接加氢液化产业化的关键不仅仅是工艺技术问题,其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也不可忽视.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性能
液化装置
Keywords
coal direct liquefaction, performance, liquefaction equipment
分类号
TQ529.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最新进展
被引量:
25
15
作者
张继明
舒歌平
机构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14,19,共5页
文摘
介绍了世界首套工业规模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的最新运行情况,截止2010年6月30日,示范工程累计投煤运转5次,累计投煤时间达到4182 h,生产成品油和其他化工产品442653 t。各种数据表明,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示范工程
进展
Keywords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demonstration plant
progress
分类号
TQ529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直接液化工业示范装置运行情况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
22
16
作者
韩来喜
机构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51,共5页
文摘
介绍煤直接液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工业示范装置的运行情况,讨论其产业发展前景和产业化需要考虑的问题。结合该装置的4次开工、停工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改造情况,对影响示范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示范装置经过技术改造后连续、稳定运行1 501 h,表明装置的运行是安全可控的;产品质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直接液化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标志着煤直接液化百万吨级装置工业化取得成功。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加氢
液化石油气
石脑油
柴油
Keywords
coal direct liquefaction
hydrogenation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naphtha
diesel fuel
分类号
TQ529.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STAR工艺的发展及其在煤液化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
21
17
作者
韩来喜
机构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7-61,共5页
文摘
对T-STAR工艺的产生、工艺特点及其发展应用进行综述,重点介绍该工艺在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煤直接液化项目上的首次应用情况及其工艺过程。通过对反应原料、产品和反应器内温度分布等方面的考察,阐述T-STAR装置与煤直接液化装置配套应用的优点,展望T-STAR工艺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T—STAR
沸腾床反应器
煤液化
缓和加氢反应
Keywords
T-STAR
ebullated-bed reactor
coal liquefaction
moderate hydrogenating reaction
分类号
TQ529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直接液化工业装置磨损规律分析及其预防
被引量:
1
18
作者
王喜武
李家顺
机构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中国煤炭》
2022年第8期109-114,共6页
文摘
为了降低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管线及设备磨损对生产过程的影响,通过分析装置内发生的磨损部位及磨损规律,研究了相关易磨损部位通过提升管道壁厚、优化内部结构形式、使用新型耐磨材料、优化操作方法等措施来减缓或者消除磨损带来的隐患;同时,通过对相关措施的改造、优化来验证预防磨损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使进料泵返回循环管线由运行不足4个月到运行周期再无泄漏情况发生;高温含固离心泵运行时长由不足1400 h提高到稳定运行7200 h以上;高压差减压阀运行时长由几十个小时到稳定运行2700 h以上;常压塔入口大弯管运行周期内再无泄漏情况发生等,使煤直接液化工艺管道及设备磨损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或消除。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油煤浆管线
油煤浆泵
耐磨材料
磨损规律分析
Keywords
coal direct liquefaction
coal-oil slurry pipeline
coal-oil slurry pump
wear-resistant materials
wear law analysis
分类号
TQ529.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直接液化工艺最佳转化率及收率
被引量:
2
19
作者
赵鹏程
王喜武
机构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9-73,共5页
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ZD2021083)
文摘
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的主要工艺变量是反应器温度、反应器操作压力、空速等,而煤直接液化工艺的主要性能特征为煤转化、渣油转化、气体产率和液体产率。通过分析影响煤直接液化工艺反应变量,根据煤直接液化工艺反应在一定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下,探讨煤直接液化工艺不同运行负荷煤粉转化率、液体收率、气体收率、沥青收率的最佳运行条件,同时通过不同试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得出适合煤直接液化工艺工业化装置运行的最佳条件。煤直接液化工艺反应在相同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下,煤粉转化率随着物料地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大,液体收率随物料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大,煤中液体产量随负荷的增大而增大,气体收率随物料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大,沥青收率随物料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大,综合能耗随煤直接液化工艺装置负荷的增大增幅不大。在相同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下,煤直接液化工艺最佳转化率和收率为煤直接液化工艺装置60%负荷(干煤粉空速0.22 t/(h·m^(3)))。煤直接液化工艺装置工业化运行,需保证一定的产能和经济效益,除考虑转化率和各收率尽可能高的情况下,还需考虑综合能耗和煤中生成目标产物的产量。综合分析,在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煤直接液化工艺装置运行负荷(干煤粉空速0.3 t/(h·m^(3))以上)较高时,经济效益较高。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转化率
液体收率
气体收率
沥青收率
Keywords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conversion rate
liquid yield
gas yield
asphalt yield
分类号
TK22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直接液化工艺硫氮元素分布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20
作者
杜强
王喜武
机构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出处
《中国煤炭》
2022年第8期104-108,共5页
文摘
根据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硫、氮元素的转化过程,研究探讨了该工艺中硫、氮元素的分布及其对生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煤的热解和加氢裂化反应,脱硫反应生成物H_(2)S的产率为0.68%、脱氮反应生成物NH_(3)的产率为0.34%(基于干基煤)。反应流出物中,48.5%的硫以H_(2)S的形态分布在气相系统中、1.52%的硫残留在液化油品中、50%的硫残留在煤液化沥青中;31.46%的氮以NH_(3)的形态分布在气相系统中、41%的氮留在液化油品中、28.1%的氮残留在煤液化沥青中。对反应生成的H_(2)S和NH_(3)在高压空冷、低压空冷、常压塔顶、减压塔顶存在结盐和腐蚀等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在煤直接液化工艺中注水、注缓蚀剂等手段有效避免了硫、氮元素对煤液化系统的危害。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工艺
硫、氮元素分布
主要危害
注水
注缓蚀剂
Keywords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process
distribution of sulfur and nitrogen elements
main impact
water injection
corrosion inhibitor injection
分类号
TQ529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GC×GC-TOF MS的煤液化产物油分子组成结构表征
李奕菲
苏沿霏
尹甜
姜浩强
许志明
张霖宙
史权
徐春明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直接液化柴油性质影响因素分析
齐振东
李林晟
王兴宝
冯杰
李文英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现代煤制油化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乔元
王建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煤基直接液化低凝点柴油试验研究
熊春华
安高军
鲁长波
贾振斌
陈茂山
张继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煤粉漂移对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影响及预防
王喜武
刘东明
安亮
杨东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煤直接液化加氢稳定油加氢生产工业白油研究
陈茂山
韩来喜
单贤根
齐振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硫元素的转化
吴琼
高宇龙
刘柯澜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硫元素的回收利用
吴琼
高宇龙
刘柯澜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煤直接液化残渣制备高附加值产品的探索研究
陈茂山
要辉
王洪学
常鸿雁
《中国煤炭》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煤直接液化催化重整产品油辛烷值测定方法研究
陶玉龙
王少华
周旭东
曹文峰
余小兵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RCHU技术的工业应用
吴昊
韩来喜
梁家林
康开通
张璠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沸腾床加氢技术在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改质中的应用
刘建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煤直接液化过程中添加煤焦油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高山松
舒歌平
安亮
王国栋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影响神华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因素及分析
杜海胜
安亮
韩来喜
王喜武
王军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最新进展
张继明
舒歌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煤直接液化工业示范装置运行情况及前景分析
韩来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T-STAR工艺的发展及其在煤液化工艺中的应用
韩来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煤直接液化工业装置磨损规律分析及其预防
王喜武
李家顺
《中国煤炭》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煤直接液化工艺最佳转化率及收率
赵鹏程
王喜武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煤直接液化工艺硫氮元素分布及其影响研究
杜强
王喜武
《中国煤炭》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