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试论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关系 |
周发祥
|
《学习与实践》
|
2006 |
0 |
|
|
2
|
深化香港文学研究之我见 |
杨匡汉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2
|
|
|
3
|
牛郎织女研究批评 |
施爱东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
4
|
学理范式的构建,“E媒”文学的反思 |
敏泽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
5
|
黄宗羲与浙派诗学的史学倾向 |
蒋寅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
6
|
由《牡丹亭》的传播看戏曲改编与演剧通例 |
邓绍基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7
|
从《宝马》看经典重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秦弓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8
|
“原始思维”说及其现代批判 |
叶舒宪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
9
|
一九四九年前后“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确立与演变 |
程凯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10
|
史为我用:论《隋史遗文》创作主旨及与时代之关系 |
石雷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1
|
《列子》的理想世界 |
谭家健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9 |
2
|
|
|
12
|
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 |
惠嘉
户晓辉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3
|
从生命视角看新时期文论的发展与未来 |
汤学智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
14
|
徐速小说艺术论──香港小说艺术论之二 |
袁良骏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
15
|
先秦诸子的养生论 |
谭家健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