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关系
1
作者 周发祥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2期121-128,共8页
本文根据多种实例,阐述近百年来比较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两种学术间所形成的互动、互惠乃至互融的关系,指出后者纳入前者的视野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开放型的研究。本文也分析了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目前所面临的某些挑战,认为从比较文学... 本文根据多种实例,阐述近百年来比较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两种学术间所形成的互动、互惠乃至互融的关系,指出后者纳入前者的视野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开放型的研究。本文也分析了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目前所面临的某些挑战,认为从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借鉴其方法论,可使这一研究日益科学化、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古典文学研究 影响研究 平行研究 跨学科研究 比较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香港文学研究之我见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匡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关键词 香港文学 文学研究 香港作家 研究原则 殖民地 文学事业 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 “和而不同” 文化批评 文化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郎织女研究批评 被引量:10
3
作者 施爱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86,共10页
国内的牛郎织女研究大约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纵观八十余年学术史中的120余篇论文,大多乏善可陈,其种种流弊,折射出整个人文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不尊重前人研究成果、二手三手材料的反复转用、不合逻辑的材料堆砌、牵强附... 国内的牛郎织女研究大约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纵观八十余年学术史中的120余篇论文,大多乏善可陈,其种种流弊,折射出整个人文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不尊重前人研究成果、二手三手材料的反复转用、不合逻辑的材料堆砌、牵强附会,乃至重复操作、以讹传讹,都在牛郎织女研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目前的资源储备与研究范式看,至少在牛郎织女研究领域,传统的历时研究已经陷入困境,资料匮乏,明显不足以支持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因此,实地的田野调查与活形态的共时研究就有了别开生面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体现为新材料的进入,也体现为研究范式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郎织女 学术史 学术批评 天鹅处女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田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理范式的构建,“E媒”文学的反思 被引量:1
4
作者 敏泽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773-774,共2页
<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是学界第一套专题研究网络文学基础学理的丛书,它标志着源于数字技术、起自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走进了学院派.黄鸣奋的文章认为,这套丛书是网络文学首次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存在,而真正建构这一文学的理论体系还... <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是学界第一套专题研究网络文学基础学理的丛书,它标志着源于数字技术、起自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走进了学院派.黄鸣奋的文章认为,这套丛书是网络文学首次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存在,而真正建构这一文学的理论体系还有更多课题摆在学术前沿.王岳川提出,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事关这一文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该丛书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而这种理论总结对于文艺理论走向本土、走向东方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敏泽认为丛书作者选择本体论维度,用现象学方法探索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从价值论上追问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给发展中的网络文学带来了全新的理论定位和学理构建.王德胜则认为,该丛书使喧嚣混沌的网络文学走出了原生态的地平线,得到了学理性地观照、梳理和规范,开启了21世纪网络新文学的理论大系.何志钧的评价是,该丛书堪称学术界网络文学研究的一次阵容严整的集体亮相,体现了网络文学研究的理性自觉,其冷静平和的理性审视和规范缜密的学理考辨,使它卓具学术价值和建设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理范式 文学形式 理论体系 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宗羲与浙派诗学的史学倾向 被引量:7
5
作者 蒋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0-226,共7页
黄宗羲在以精深的学术思想影响清初浙江学术的同时,也以其宋诗倾向及对《宋诗钞》编纂的实际参与,给予清初浙派的诗歌创作和诗学以潜在的影响。诗学虽不是他擅长的专门之学,但他对诗歌的见识往往深刻过人。他的"诗史"理论在... 黄宗羲在以精深的学术思想影响清初浙江学术的同时,也以其宋诗倾向及对《宋诗钞》编纂的实际参与,给予清初浙派的诗歌创作和诗学以潜在的影响。诗学虽不是他擅长的专门之学,但他对诗歌的见识往往深刻过人。他的"诗史"理论在清初诗学中独树一帜,他编纂的大量文学选本开了浙派诗家诗史研究的先河,最终形成具有浓厚史学倾向的浙江诗学传统,以独特的方式推动了清初诗学史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诗史 浙派 史学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牡丹亭》的传播看戏曲改编与演剧通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邓绍基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175,共4页
戏曲作品从文本到演出,必然会有程度不同的变易更动,这是已由戏曲史实昭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演剧通例。至于种种变易更动,自有高下之别、文野之分和粗细之辨,人们自可臧否月旦,朱紫雌黄,却不能由此而否认上述通例。
关键词 《牡丹亭》 版本传播 剧本改编 演剧通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宝马》看经典重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被引量:3
7
作者 秦弓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94,共5页
对现代文学经典的阐释和重释,是一种历史性的活动。其中既包含有因历史的变动而引起的阐释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的变化,也包含有这种阐释和重释活动的历史本身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所隐含的一种阐释的契机或者可能性。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重... 对现代文学经典的阐释和重释,是一种历史性的活动。其中既包含有因历史的变动而引起的阐释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的变化,也包含有这种阐释和重释活动的历史本身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所隐含的一种阐释的契机或者可能性。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重释何以成为可能?重释经典需要注意哪几个原则?支持现代文学经典重释的学理资源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亟需解决。本期文学版特邀请於可训、陈漱渝、秦弓、王宁四位教授对上述问题作了多角度的探索,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 《江格尔》 《格萨尔王传》 汉族文学 重读 中国文学史 《诗经》 宝马 看法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思维”说及其现代批判 被引量:2
8
作者 叶舒宪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7-132,共6页
原始思维或原始智力的研究是20世纪的一大显学.在进化论人类学的模式之中,西方的理性首先把原始思维定位于人类进化的低级阶段;而随着西方现代性危机的加深,后殖民主义思想的普及,对理性独大现象的反思与批判的展开,人们在西方思维传统... 原始思维或原始智力的研究是20世纪的一大显学.在进化论人类学的模式之中,西方的理性首先把原始思维定位于人类进化的低级阶段;而随着西方现代性危机的加深,后殖民主义思想的普及,对理性独大现象的反思与批判的展开,人们在西方思维传统以外寻找能够补救理性思维之偏失,改良人与自然关系之途径,原始思维又重新成为西方人敬重、学习和效法的对象.昔日被蔑视为野蛮人的原始人,如今被陷入物质主义和增长癖困扰的西方人奉为天人合一式生存的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思维 后殖民主义 物质主义 文化人类学 思维方式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四九年前后“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确立与演变 被引量:3
9
作者 程凯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4-97,共14页
本文试图梳理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如何在从乡村转向城市、从占领转向接管、从战争转向建设的过程中找到并确立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这是一种复合性体制,其运行既依托协商式民主的组织形式,又依靠"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其... 本文试图梳理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如何在从乡村转向城市、从占领转向接管、从战争转向建设的过程中找到并确立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这是一种复合性体制,其运行既依托协商式民主的组织形式,又依靠"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其功能既作为一种政府管理形式、诉诸"民主的回应性"来解决社会矛盾和民生需求,又须承担民主革命"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任务;其性质既是一种根本制度,又是一种工作方法。它的生成和演变过程特别能体现这一阶段中共对"民主"的理解、需求和构造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实质民主 城市接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为我用:论《隋史遗文》创作主旨及与时代之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0-148,共9页
隋唐改朝换代的历史,由民间"说话"到章回小说,历代演绎不绝。袁于令《隋史遗文》在隋唐讲史系列小说中具有独特的面貌,作者自称成书在崇祯朝。如果依据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想之法则,该作品以秦叔宝四易其主最终归附李世民... 隋唐改朝换代的历史,由民间"说话"到章回小说,历代演绎不绝。袁于令《隋史遗文》在隋唐讲史系列小说中具有独特的面貌,作者自称成书在崇祯朝。如果依据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想之法则,该作品以秦叔宝四易其主最终归附李世民的故事所宣扬的乱世变通哲学,便成书不可能在明末,只能在清初。袁于令实际上是借古说今,为清初的贰臣辩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史遗文》 袁于令 名节 贰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子》的理想世界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家健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3期27-33,共7页
《列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自然无为 ,逍遥自在 ,对现实秩序既不满意又不能脱离 ,最后不得不与之适应。其理想的人格是忘掉善恶、是非、利害 ,保全纯和之气 ,达到心物相融、物莫能伤的神奇境界 ,它歌颂高超的技艺和杰出的智慧 ,赞赏普通... 《列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自然无为 ,逍遥自在 ,对现实秩序既不满意又不能脱离 ,最后不得不与之适应。其理想的人格是忘掉善恶、是非、利害 ,保全纯和之气 ,达到心物相融、物莫能伤的神奇境界 ,它歌颂高超的技艺和杰出的智慧 ,赞赏普通劳动者。它的生活态度是承认矛盾 ,在观念中泯灭矛盾 ,在行动中适应或调和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庄派道家 神仙派道家 至诚如神 离形去知 物我同类 生态保护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
12
作者 惠嘉 户晓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70,共6页
既往对兴的理解大致可分为内容关联说、声韵限制说和音义关联说,但在实际文本中,却存在一种既无关内容,亦无关声韵的兴体。现有兴体多样化成因论多停留在事实的层面,着眼于历史语境等外在性因素,而缺乏对兴体自身的考察。因此,借鉴索绪... 既往对兴的理解大致可分为内容关联说、声韵限制说和音义关联说,但在实际文本中,却存在一种既无关内容,亦无关声韵的兴体。现有兴体多样化成因论多停留在事实的层面,着眼于历史语境等外在性因素,而缺乏对兴体自身的考察。因此,借鉴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从自由的维度出发,我们发现作为表现手法的"兴"亦是人自由创造的产物,即是一种基于自由意志的音、义任意关联,它不是一种实体的指涉,而是一种关系的表述,这种关系,存在于兴句与其所对应的正句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天游词文本 自由意志 任意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命视角看新时期文论的发展与未来
13
作者 汤学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2-117,共6页
本文认为,文学理论批评是一个由应用研究、发展研究和基础研究构成的、上下贯通、三向互动、富有内活力的生命系统,其兴衰变化与环境息息相关。并以这样的观点,对新时期文论的演进历程及其未来走向进行梳理、评价和瞻望,指出尽管还有许... 本文认为,文学理论批评是一个由应用研究、发展研究和基础研究构成的、上下贯通、三向互动、富有内活力的生命系统,其兴衰变化与环境息息相关。并以这样的观点,对新时期文论的演进历程及其未来走向进行梳理、评价和瞻望,指出尽管还有许多缺陷与困难,但生命之树已经枝干健全,具备了应变与再发展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视角 新时期文论 发展 文学理论 生命之根 生命之树 生命与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速小说艺术论──香港小说艺术论之二
14
作者 袁良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6-89,共4页
文章论证了徐速创作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小说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特征,分析了徐速小说成功的原因,认为徐速的小说艺术成就应被视为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宝贵收获。
关键词 徐速 小说艺术 创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诸子的养生论
15
作者 谭家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9,共6页
先秦诸子思想活跃,著述内容广博,不仅蕴育、发展了儒、道、墨、法等等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也包含许多人生之道、生命之论,是中华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我国的中医中药理论,追根溯源,还要从先秦诸子中挖掘,方能理解其根本。先... 先秦诸子思想活跃,著述内容广博,不仅蕴育、发展了儒、道、墨、法等等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也包含许多人生之道、生命之论,是中华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我国的中医中药理论,追根溯源,还要从先秦诸子中挖掘,方能理解其根本。先秦诸子(医书除外)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关于诊病、治病、防病和养生的论述,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思想:一是对待疾病尽量早发现、早治疗;二是病因在人事,不在鬼神;三是要相信医生,积极认真治疗;四是注重养生与延年;五是理性地看待生与死。这些思想至今仍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 养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