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具理性下的改革悖论——以中国古代考课制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若凡 柴宝勇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3,215,216,共12页
中国古代考课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历经功绩赏罚、品绩结合、行能为先、岁月序迁、由上而定五个阶段,呈现出“改革悖论”的现象。时间维度上,中国古代考课制度在制度建设与制度运行间呈背向逻辑,制度的结构与程序越是完善,其在运行过程中的... 中国古代考课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历经功绩赏罚、品绩结合、行能为先、岁月序迁、由上而定五个阶段,呈现出“改革悖论”的现象。时间维度上,中国古代考课制度在制度建设与制度运行间呈背向逻辑,制度的结构与程序越是完善,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制度效能越会降低,直至完全趋于僵化。文章立足于中国古代官僚体制下的工具理性视角,分别从考课制度运行过程中君主的行为逻辑、文官的行为逻辑与君臣间关系的逻辑三个角度加以阐释,探索“改革悖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与机制,从而为当代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课制度 改革悖论 工具理性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一流大学本硕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启示——以法国萨克雷高等师范学校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迎爽 杜一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93,共7页
高质量人才培养是落实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战略的基础,需要有共同体思维。法国萨克雷高等师范学校立足萨克雷大学共同体与本校实际,在人才培养中采用超学科理念,营造了政府、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的良好外部生态,实施超越学科、... 高质量人才培养是落实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战略的基础,需要有共同体思维。法国萨克雷高等师范学校立足萨克雷大学共同体与本校实际,在人才培养中采用超学科理念,营造了政府、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的良好外部生态,实施超越学科、年级、学院乃至学校的本硕贯通式的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生教学能力、国际科研能力培养,通过高师生比、多元化招生、预公务员制度与陪伴式教学等措施,打造了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灵活多元的基于每个学生成功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硕贯通 超学科 共同体 多元融合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高校新生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迎爽 李崇华 王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8,共9页
高校新生在入学之初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的现象,包括整体适应性不足,呈现迷茫与犹豫的状态;学习适应性良好,但是定位出现偏差;生活适应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等问题。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结合访谈与实践观察,从主体、客体和介体分析高... 高校新生在入学之初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的现象,包括整体适应性不足,呈现迷茫与犹豫的状态;学习适应性良好,但是定位出现偏差;生活适应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等问题。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结合访谈与实践观察,从主体、客体和介体分析高校新生出现适应不良的原因,并提出以文化人,系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全方位打造新生适应体系;多元协同,共建社会支持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生 适应性 社会支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与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 被引量:8
4
作者 柴宝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现代性是指称"现代"的一种目标性价值理念,而现代化则是向这一价值理念状态变迁的过程。近代中国的现代性总体危机以来,在不同主义指导下的各种力量先后进行了各种现代化尝试,有且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党中心主义取得了... 现代性是指称"现代"的一种目标性价值理念,而现代化则是向这一价值理念状态变迁的过程。近代中国的现代性总体危机以来,在不同主义指导下的各种力量先后进行了各种现代化尝试,有且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党中心主义取得了成功。中国共产党的成功赋予了中国现代性以新内涵,在现代化过程性要素上,中国现代性表现为"公权力主导"与党政体制、社会整合与社会自为的互动;在现代性本体论意义上,中国现代化非排他性地重构了现代性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现代性 现代化 政党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法规制度:概念与范畴的再讨论 被引量:6
5
作者 柴宝勇 陈若凡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47,共10页
党内法规在中国的治党理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理论角度来讲,概念层面的“党内法规”存在语义学上的二元性问题,有“党内法规制度”概念辨识不明、党内规范性文件归属问题界定不清等缺陷。着眼于制度视角,运用源于法... 党内法规在中国的治党理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理论角度来讲,概念层面的“党内法规”存在语义学上的二元性问题,有“党内法规制度”概念辨识不明、党内规范性文件归属问题界定不清等缺陷。着眼于制度视角,运用源于法律制度主义的后实证主义分析方法,引入本体论层面的制度事实概念,梳理其内外部体现出的权力关系,可将“党内法规制度”定义为“体现党的统一意志、以党的纪律为保障的,用以调整作为制定主体的特定党组织和作用客体间关系,并由主客体共同付诸实施的,有关权力赋予和义务设定的规则”。在此基础上,划分五种“党内法规制度”的新研究范畴,并明确进一步讨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制度 后实证主义 概念与范畴 法律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