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耐高温聚乙醇酸缓速酸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葛一卓
赵文娜
张丛
孙增增
徐辰雨
陈明贵
-
机构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天津中石油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项目管理分公司
-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4-400,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低黏吸附型酸化缓速剂分子设计及缓速机理研究”(项目编号51604229)
海洋石油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基于时温等效原理的驱油用聚合物流变性研究”(项目编号CCL2021RCPS0514KQN)
油气田应用化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耐高温星型树枝状两亲聚合物RAFT聚合及就地乳化驱油体系构筑”(项目编号YQKF202222)。
-
文摘
针对现有常规酸液增产体系高温稳定性较差、酸岩反应速率过快且破乳困难的问题,以聚乙醇酸流体为酸液内相、柴油为外相,并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和其他添加剂制备了一种新型PGA缓速酸体系,评价了该缓速酸体系的稳定性、抗剪切性、产酸能力、溶蚀性。结果表明,优化的PGA缓速酸在90℃时可保持76 h不破乳,130℃时3 h可产生7.91 mol/L的H^(+),持续反应时至多可生成9 mol/L以上的H^(+);130℃时剪切120 min后表观黏度为31.22 mPa·s,150℃时为28.4 m Pa·s,均符合行业标准。130℃时体系对岩心的静态缓速率分别为同浓度土酸缓速酸和多氢酸缓速酸的2.7倍和2.1倍。PGA缓速酸与岩心的动态反应速率与同浓度的多氢酸缓速酸相比可降低一个数量级,与土酸缓速酸相比可降低两个数量级。PGA缓速酸对N80钢片的静态腐蚀率仅为3.453 g/(m^(2)·h)。PGA缓速酸的缓速性能良好,对金属的腐蚀性弱,且最终降解生成物对环境无害,符合现场工艺要求,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
关键词
聚乙醇酸
胶凝酸
乳化酸
缓速酸
可降解
-
Keywords
PGA
gelling acid
emulsified acid
retarded acid
degradable
-
分类号
TE357.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页岩气井下油管和地面集输管道腐蚀原因及防护措施
被引量:46
- 2
-
-
作者
岳明
汪运储
-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四川科宏公司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5-127,共3页
-
文摘
四川页岩气某区块自2017年起采气管线发生4处穿孔,平台地面集输工艺管道出现17处刺漏穿孔,且有多口井油管刺漏穿孔现象,严重影响了页岩气开发和生产的正常进行。为此,通过对管道输送介质、环境分析,腐蚀产物等研究,分析了造成该区块页岩气生产管线腐蚀的主要原因:硫酸盐还原菌(SRB)是导致刺漏穿孔和腐蚀的主要原因; CO_2的影响促进了点蚀的发展,Cl^-影响也促进了腐蚀,同时冲刷作用导致局部区域腐蚀过程加速。最后形成对井筒及地面加注缓蚀杀菌剂工艺,结合对油管加工内防腐涂层、定期清管以及对回用采出水杀菌等措施,实现了对油套管和地面集输管道腐蚀的有效控制。
-
关键词
页岩气
油管
集输管道
刺漏穿孔
腐蚀
SRB
措施
-
分类号
TE988.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高含水含油污泥水热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 3
-
-
作者
谢加才
仝坤
王淳
钟邦秀
王晓鹏
刘玉龙
-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5-571,共7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项目(2021DJ6605)。
-
文摘
高含水含油污泥含有大量的自由水、结合水和乳化水,其脱水干化是后续处理处置的瓶颈。近年来水热处理技术被引入石油石化工业用于高含水含油污泥的脱水干化和回收油。本文介绍了高含水含油污泥的来源、成分、分类、特点和处理难点,概述了高含水含油污泥调质脱稳技术现状,总结了高含水含油污泥水热处理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水热处理技术的处理机理、技术特点、优点和缺点,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高含水含油污泥
脱水
水热处理技术
-
Keywords
high water content oil sludge
dewatering
hydrothermal treatment technology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紧凑拉剪试验应力强度因子公式分析
- 4
-
-
作者
袁玮骏
谢禹钧
程志飞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项目管理分公司
-
出处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6-730,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1052,50971068,11272141)资助。
-
文摘
Richard提出的紧凑拉剪试验(CTS)是较常用的I、II复合型加载试验类型,相关文献已经给出CTS试验对应的应力强度因子公式。由于该公式在之后的研究中出现多种不同形式,因此确定正确的CTS试验应力强度因子公式是十分必要的。针对目前文献中出现的多种CTS试验应力强度因子公式,通过与原文曲线进行比较并确定公式。为进一步验证应力强度因子公式的正确性,将聚苯乙烯(GPPS)板加工成CTS试件并进行试验,取得断裂载荷峰值。将多个公式计算的应力强度因子与利用扩展有限元法(XFEM)计算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比较,最终确定适用于CTS试验的应力强度因子公式。
-
关键词
应力强度因子
XFEM
有限元
CTS试验
-
Keywords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
CTS test
-
分类号
TG115.56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