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靖边气田南部非边底型地层水分布主控因素及预测 被引量:8
1
作者 夏勇 袁继明 +3 位作者 夏勇辉 张芳 王华 崔越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137,共8页
在分析气井产水特征的基础上,研究靖边气田南部马五1+2气藏地层水分布主控因素,提出非边底型地层水分布预测方法,划分气水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地层水主要为气水同层,纵向上主要位于马五31,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区块中—东北部;气田分布受成... 在分析气井产水特征的基础上,研究靖边气田南部马五1+2气藏地层水分布主控因素,提出非边底型地层水分布预测方法,划分气水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地层水主要为气水同层,纵向上主要位于马五31,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区块中—东北部;气田分布受成藏背景、地质结构、小幅度构造及储层含气性等因素控制,成藏构造背景是相对富水的基本条件,不整合面地质结构控制气水聚集形式,中部大面积分布的盖层遮挡气水运移通道,小幅度构造对气水分布进行局部微调整,储层含气性差异体现地层水充注程度.根据产水井点分布、地质结构位置、小幅度构造部位、含气饱和度等指标,将研究区划分为3种类型:相对富水区,主要位于古地貌缓坡区、小幅度构造低部位且含气饱和度低于50%的区域;产水低风险区,位于西部剥蚀区和东侧洼地区、含气饱和度高于50%区域;产水高风险区,介于两者之间.该研究对靖边气田南部勘探开发及生产措施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气田南部 马五1+2气藏 气水分布 控制因素 非边底型地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低对比度油藏饱和度分布模式与测井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浩鹏 石玉江 +3 位作者 王长胜 张少华 李卫兵 钟吉彬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6年第5期-,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安组发育大量低对比度油层,油、水层电阻率对比度低,地层水性质变化大,给测井评价解释带来巨大挑战。对延安组低对比度油藏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选取平均毛细管压力曲线J函数法建立了油藏含油饱和度的定量评价公式;通...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安组发育大量低对比度油层,油、水层电阻率对比度低,地层水性质变化大,给测井评价解释带来巨大挑战。对延安组低对比度油藏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选取平均毛细管压力曲线J函数法建立了油藏含油饱和度的定量评价公式;通过密闭取心井资料对饱和度公式进行刻度,得到了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油藏含油饱和度计算公式的未知参数,并对延安组饱和度分布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综合测井、油藏、录井等多学科的低幅度构造油藏精细解释方法,提高了延安组测井解释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低对比度油藏 毛细管压力曲线 J函数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废弃PET塑料为原料制备离子液体破乳剂
3
作者 汤雨琦 李欢 +4 位作者 李苏曼 胡志杰 颜学敏 余维初 米远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2-530,共9页
传统以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为原料的聚醚类破乳剂需要危险复杂的生产过程,而且破乳性能仍然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利用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用于油包水(W/O)原油乳液脱水的离子液体破乳剂BADT-IL,... 传统以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为原料的聚醚类破乳剂需要危险复杂的生产过程,而且破乳性能仍然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利用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用于油包水(W/O)原油乳液脱水的离子液体破乳剂BADT-IL,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仪(^(1)H-NMR)分析了BADT-IL的化学结构,考察了BADT-IL浓度、沉降时间、破乳温度、盐度和pH值对原油乳液破乳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测试界面张力(IFT)、Zeta电位、三相接触角(CA)、聚结时间和显微观察等多种手段对BADT-IL在原油乳液中的破乳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率为70%的原油乳液中加入250 mg/L的BADT-IL,60℃条件下静置180 min后破乳效率高达95.23%;同样的条件下,对含水率为30%的原油乳液的破乳效率达到99.22%,且分离后水相清澈、油水界面整齐。BADT-IL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而且增大盐度能提升破乳效率,在50 g/L的条件下,含水率为70%的原油乳液的破乳效率为96.33%。随着破乳温度的升高,破乳速率显著加快,且破乳效率也随之提高。此外,与常用的商业破乳剂对比,BADT-IL表现出优异的破乳性能。BADT-IL在破乳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的IFT,并取代界面处的乳化剂,形成不稳定的复合界面膜从而促进水滴的聚结,最终实现有效的油水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塑料 离子液体 W/O型乳液 破乳机理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井眼轨迹整体性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全枝 张晓斌 +1 位作者 于小龙 马振锋 《非常规油气》 2019年第1期101-106,39,共7页
针对目前水平井实钻井眼轨迹整体性评价方法少、缺少定量化评价手段的问题,通过全井段差异化空间扫描技术,优选轨迹评价参数,从空间距离变化方面得到消除井深影响的距离差异向量,从空间方位变化方面得到消除累积误差影响的方向差异向量... 针对目前水平井实钻井眼轨迹整体性评价方法少、缺少定量化评价手段的问题,通过全井段差异化空间扫描技术,优选轨迹评价参数,从空间距离变化方面得到消除井深影响的距离差异向量,从空间方位变化方面得到消除累积误差影响的方向差异向量,最终构成评价实钻井眼轨迹整体性的二维特征向量,从而量化实钻井眼轨迹相对于设计井眼轨道的波动程度。延平1井实例计算表明,通过角度和距离差异的二维特征向量,准确量化得到了延平1井实钻轨迹与设计轨道的整体符合率为84.11%;在延长油气田现有技术条件下,以二倍均值作为实钻轨迹优劣井段的判别标准,准确识别出延平1井在440~690m、860~1 190m井段实钻井眼轨迹质量差。该方法为水平井井眼轨迹整体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设计轨道 井眼轨迹 整体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