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1 位作者 董世泰 方新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2-471,共10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共有215支以地震作业为主的物探数据采集队伍,并有2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探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的机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如今已拥有复杂山地、沙漠、黄土塬、过渡带、大型城区、富油气区带、油藏地球物理及...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共有215支以地震作业为主的物探数据采集队伍,并有2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探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的机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如今已拥有复杂山地、沙漠、黄土塬、过渡带、大型城区、富油气区带、油藏地球物理及综合物化探等8项特色技术及高密度、多波、全数字、四维地震、各向异性介质校正等5项前沿技术,自行研制成功KLSeis、GeoMountain、GeoEast等软件、大型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大吨位可控震源及地震钻机等硬件装备;仅近5年就申请专利261件,取得授权专利170件;拥有的强大物探技术实力已使其在国际油气勘探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未来物探技术发展的趋势,确立了今后的科技发展方向和实施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 技术创新 物探技术与装备 科技发展 中国石油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外项目防恐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3
2
作者 韩树举 王洪涛 +1 位作者 张军 贺红旭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7,共5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围绕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总体目标,积极发展国际业务,形成了非洲、中亚、南美、中东、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投资业务发展到29个国家,工程技术服务发展到44个国家。考虑到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必须加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围绕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总体目标,积极发展国际业务,形成了非洲、中亚、南美、中东、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投资业务发展到29个国家,工程技术服务发展到44个国家。考虑到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必须加强防恐安全管理,控制风险。按照集团公司领导的要求,几年来,负责海外防恐安全的国际事业部在认真研究分析海外防恐安全事件特征的基础上,从树立正确的海外防恐安全认识观入手,健全机构,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建立风险动态管理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安保投入机制,强化应急反应机制,健全防恐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员工本地化和国际化等,积极探索有效加强海外防恐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成功处置了尼日利亚、乍得、苏丹等防恐安全突发事件,为公司国际业务规模、有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项目 防恐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外防恐安全培训 被引量:7
3
作者 韩树举 王洪涛 +1 位作者 张军 贺红旭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6-128,共3页
自"9.11"以来,国际非传统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宗教冲突和政治动荡相互交错,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严重威胁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外项目员工人身和资产安全。为有效提升海外项目防恐安全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海外员工防恐意... 自"9.11"以来,国际非传统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宗教冲突和政治动荡相互交错,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严重威胁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外项目员工人身和资产安全。为有效提升海外项目防恐安全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海外员工防恐意识和技能,保障海外项目员工人身和资产安全,负责海外防恐安全管理的国际事业部(海外防恐安全和HSE办公室)认真研究了海外员工的防恐安全培训需求,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安保培训机构的基础上,组建了专业化的培训团队,开发了针对性的培训课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培训和考核模式,截止目前共培训31000多名海外员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防恐安全培训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项目 防恐安全 培训 管理类人员 操作类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全面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为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被引量:1
4
《信息网络安全》 2012年第1期83-84,共2页
近年来,为保障企业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确保生产业务安全高效运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高度重视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以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为抓手,全面梳理业务信息系统,开展信息系统定级备案、... 近年来,为保障企业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确保生产业务安全高效运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高度重视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以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为抓手,全面梳理业务信息系统,开展信息系统定级备案、等级测评、安全建设整改和安全检查等一系列工作,制定重要信息系统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演练,完善灾难恢复机制,建立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监控机制,与信息安全专业技术单位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全面推动中国石油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信息化建设 信息系统安全 安全保障工作 护航 业务安全 安全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重点实验室年会在北京昌平召开
5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3-163,共1页
2011年1月6日-1月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重点实验室在北京昌平阳光会议中心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会议暨年度学术会议和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关键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重点实验室 北京 物探 年会 学术委员会 学术会议 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现状与建议——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崔永平 陈京元 +2 位作者 季丽丹 郭建林 庚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96,共7页
为了掌握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现状、推进油气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为样本开展了相关调查评估工作,梳理了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业务整体发展形势,分析了其下属12家油田公司的天然气“三率... 为了掌握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现状、推进油气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为样本开展了相关调查评估工作,梳理了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业务整体发展形势,分析了其下属12家油田公司的天然气“三率”(采收率、回收率、共伴生资源利用率)指标数据,进而得出评估结果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三率”指标总体较好;②2016—2019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采收率平均为59.02%,五类气藏平均天然气采收率均超过最低标准;③2016—2019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回收率平均为98.16%,各油田天然气回收率全部达标;④2016—2019年中国石油的共伴生资源利用率具有差异性,其中凝析油利用率平均为99.92%(全部达标),硫化氢利用率平均为96.21%,2018—2019年中国石油的硫化氢利用率达标,2016—2019年中国石油的二氧化碳利用率平均为66.97%,氦气利用率介于30%~50%。对“三率”指标体系的建议如下:①调整特低渗透气藏为致密气藏,同时增加页岩气、煤层气两种类型;②将不活跃水驱气藏采收率最低标准降低10%,设置为60%,将低渗透气藏采收率最低标准提高10%,设置为40%,将特低渗透气藏(致密气藏)采收率最低标准提高10%,设置为24%;③将天然气回收率定义为商品量与自用气量之和占天然气工业产气量的百分比,更符合现场实际;④由于共伴生资源含量与利用价值不同,不宜“一刀切”追求所有共伴生资源的高利用率,建议取消共伴生资源利用率考核标准;⑤油田公司应该建立常态化、标准化的天然气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并将“三率”指标评估纳入天然气开发年度常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天然气 采收率 回收率 共伴生资源利用率 开发利用水平 评估指标体系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近期油气勘探进展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04
7
作者 侯启军 何海清 +1 位作者 李建忠 杨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
近两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国内油气勘探在碎屑岩岩性地层、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湖相碳酸盐岩、成熟探区精细勘探以及非常规油气等领域取得了12项重要勘探成果。对中国石油矿权区油气资源状况、剩余... 近两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国内油气勘探在碎屑岩岩性地层、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湖相碳酸盐岩、成熟探区精细勘探以及非常规油气等领域取得了12项重要勘探成果。对中国石油矿权区油气资源状况、剩余油气资源特点、油气勘探程度,以及地质认识深化和勘探技术进步对油气勘探所产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未来国内油气勘探仍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同时也面临地面地下条件复杂、埋深加大、剩余资源品质变差等诸多挑战。未来中国石油将立足长期低油价,坚持资源战略和创新战略,树立高效勘探理念,突出"四个勘探",强化"三个创新",努力实现油气勘探新的发现和突破,进一步夯实中国石油稳健发展的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进展 勘探技术 油气资源 勘探潜力 勘探战略 中国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与壳牌公司长北合作区块天然气地面集输工艺 被引量:10
8
作者 薛岗 姜勇 +3 位作者 赵志刚 王遇冬 刘子兵 李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82,123,共5页
长庆油田长北合作区是中国石油与英国壳牌公司在中国陆上规模最大的合作开发项目,其地面集输工艺的设计充分吸收了国内外的成熟做法,并依照壳牌公司的《设计和工程实施规范》(DEP)标准,形成了独特的开发模式。为此,详细介绍了长北合作... 长庆油田长北合作区是中国石油与英国壳牌公司在中国陆上规模最大的合作开发项目,其地面集输工艺的设计充分吸收了国内外的成熟做法,并依照壳牌公司的《设计和工程实施规范》(DEP)标准,形成了独特的开发模式。为此,详细介绍了长北合作区地面集输系统的构成和工艺流程,并与国内部分典型气田的集输工艺进行了对比,从布站模式、天然气处理工艺、变压运行工艺、气液混输工艺、井口湿气计量工艺、内防腐工艺、分段清管工艺、清管球集中回收工艺和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工艺等方面对长北合作区地面集输工艺进行了分析说明,结合生产运行情况,总结出了长北合作区地面集输工艺的特点———"井丛集气、开工加热、中压集输、气液混输、井口计量、移动分离、定期测试、仪表保护、智能清管、一级布站、枝状管网、低温分离、集中增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北合作区块 地面集输工艺 井丛集气 一级布站 气液混输 井口安全截断 变压运行 集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董国永 刘景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47-51,共5页
从1991年国际石油工程协会把健康安全与环境(简称HSE)作为一个完整概念提出以来, 各国石油公司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并逐步发展成国际石油届开展合作业务的基本运行规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传统管理方法,在HS... 从1991年国际石油工程协会把健康安全与环境(简称HSE)作为一个完整概念提出以来, 各国石油公司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并逐步发展成国际石油届开展合作业务的基本运行规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传统管理方法,在HSE管理体系探索、实践中,发展了一整套既符合中国石油企业管理实际的情况,又满足与国际接轨要求的HSE运行模式,对企业实施HSE管理体系有很好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安全与环境(HSE) 管理体系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燃气与CNG建设项目基准收益率测算及取值——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友波 何润民 王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3-126,共4页
为了解决中国石油现暂无统一的城市燃气和车用CNG建设项目基准收益率参数的问题,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和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法对这两类项目的基准收益率进行了定量测算,同时结合对相关单位的调研,对基准收益率的取值进行了协调。在定量... 为了解决中国石油现暂无统一的城市燃气和车用CNG建设项目基准收益率参数的问题,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和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法对这两类项目的基准收益率进行了定量测算,同时结合对相关单位的调研,对基准收益率的取值进行了协调。在定量计算和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建议城市燃气和车用CNG建设项目税后基准收益率分别取10%和12%,并阐述了取值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燃气 车用CNG 基准收益率 测算 建议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外天然气发展规律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天然气勘探思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景明 陈孟晋 +1 位作者 李东旭 张福东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国外天然气发展遵循储量增长促进了市场的开拓,市场的发育又拉劝了储量的增长和储采比下降到一定程度引起工作量的增加的发展规律。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勘探形势和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外天然气发展规律,结合目前主要含... 国外天然气发展遵循储量增长促进了市场的开拓,市场的发育又拉劝了储量的增长和储采比下降到一定程度引起工作量的增加的发展规律。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勘探形势和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外天然气发展规律,结合目前主要含气盆地的资源现状和开发对储量的需求等,提出了“以满足需求为前提,择优预探,适时探明;以提高效益为宗旨,稀井广探,少井高产;以寻找大气田为目标,突出重点,重在发现”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天然气勘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勘探 勘探效益 外国 勘探思路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油脱水装置注醇工艺的简化与优化——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榆林气田天然气处理厂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继勇 白俊生 +1 位作者 呼延念超 徐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研究如何降低天然气处理厂注醇量、提高甲醇利用率以及降低甲醇回收装置的能耗,对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榆林气田实现节能环保、科学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针对榆林气田天然气处理厂低温脱油脱水及注醇工艺存在的甲醇污水处理... 研究如何降低天然气处理厂注醇量、提高甲醇利用率以及降低甲醇回收装置的能耗,对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榆林气田实现节能环保、科学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针对榆林气田天然气处理厂低温脱油脱水及注醇工艺存在的甲醇污水处理及高能耗问题,提出了对现有注醇工艺技术的改进方案:将直接注醇改进为循环注醇。在增设的接触塔内天然气与含甲醇污水充分接触并携带出甲醇,经三相分离器分离出的甲醇污水回流进入接触塔,形成甲醇的闭路循环。软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接触塔塔底污水含醇量仅为0.004 3%,已达到气田污水回注标准,而不再需要甲醇回收处理。采用HYSYS软件分别对现有、改进后注醇工艺进行流程模拟,对比结果表明:在基础数据相同的情况下,相比现有注醇工艺,改进后工艺能耗降低25%、注醇量减少28%,经济与环境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公司 榆林气田 天然气处理厂 甲醇 接触塔 注醇工艺 改进 能耗 注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企业电子文件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电子文件系统建设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尚真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5,共2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成立于1999年,从成立之初就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办公方式。各地区公司在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主要是基于Domino环境下的系统。由于没有采用统一的技术和标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成立于1999年,从成立之初就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办公方式。各地区公司在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主要是基于Domino环境下的系统。由于没有采用统一的技术和标准,系统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文件处理整体效率很低,重复建设浪费大量人力、财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建设 电子文件 大型企业 实践 DOMINO 信息技术 办公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气大庆”战略下的天然气科技管理模式创新——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 被引量:20
14
作者 党录瑞 辜穗 +3 位作者 刘建青 王富平 张勇 彭子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147,共6页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天然气生产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国家布局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建设中国“气大庆”的过程中,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打造天然气产业链“链长”和原创技术策源地,这对天然气科技管理模式的...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天然气生产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国家布局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建设中国“气大庆”的过程中,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打造天然气产业链“链长”和原创技术策源地,这对天然气科技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客观要求。在分析新发展格局下天然气科技管理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气大庆”战略下天然气科技管理创新模式并提出实施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产业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具有多层次性、非线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征,需要天然气产业技术要素、资本要素、劳动要素、管理要素、数据要素等多要素协同和多方参与、共同推进。②天然气科技管理模式创新要紧密结合“气大庆”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部署,在破除制约发展瓶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和依托人才生聚理用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推进技术、管理、人才、试点及生态等“五大工程”来实现。③“气大庆”战略下天然气科技管理创新模式的实施路径应包括:着力技术基础工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管理优化工程,提升科技治理能力;着力人才强企工程,培育高水平创新队伍;着力探索试点工程,打造科技创新示范;着力科技生态工程,营造创新良好环境。结论认为,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模式研究,可以为推动我国天然气产业从追赶型、管理型科技体制向引领型、治理型科技体制转变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大庆 天然气产业 科技管理 模式创新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生产过程受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殊华 杨兴梅 +1 位作者 兰云霞 胡世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16,共3页
针对天然气生产企业原有管理模式存在无法真正控制生产过程安全风险的缺陷,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引入先进的生产过程受控管理理念,对HSE管理体系、"两书一卡"、内控体系和"四有工作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针对天然气生产企业原有管理模式存在无法真正控制生产过程安全风险的缺陷,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引入先进的生产过程受控管理理念,对HSE管理体系、"两书一卡"、内控体系和"四有工作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进行汇总、提炼、归纳,建立了以生产过程受控卡、生产受控日报为核心的生产过程受控管理体系,由受控人员按预先编制的计划、方案和步骤对风险、关键节点进行提示和步步确认,使整个生产作业和管理过程始终处于受管理、受监督、受指导的可控状态,以保障生产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效率、效果,最终实现平稳输供天然气。该体系实现了对生产和管理过程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受控,体现了"用程序控制过程、用过程保障结果"的管理理念,是大型气矿保障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办法、规范得到切实贯彻执行的有效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生产过程 受控 管理体系 建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价格管理措施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言志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178,共9页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和管理取得了重大成效,较好地促进了全国天然气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推动了天然气消费量的快速增长。随着“放开气源和销售价格,由市场形成”的改革方向逐步形成共识,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面临过渡过程...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和管理取得了重大成效,较好地促进了全国天然气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推动了天然气消费量的快速增长。随着“放开气源和销售价格,由市场形成”的改革方向逐步形成共识,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面临过渡过程中采用何种具体措施的抉择难题。为此,系统梳理了1961年至今中国天然气价格政策,总结了天然气价格管理措施的主要做法、适用条件、实施效果与优缺点,进而对未来天然气价格管理措施的使用路径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天然气价格管理的主要采用了调整价格水平、合并价格、综合作价、差别价格、超量价格、“基准+浮动”价格、挂钩替代能源价格等7种管理措施;②不同的管理措施针对不同的主要矛盾,调整价格水平、合并价格、综合作价等措施通常是让气价更稳定,而差别价格、超量价格、“基准+浮动”价格、挂钩替代能源价格等措施是让天然气价格更具波动性。结论认为,中国天然气价格管理措施发展应在后续供气企业销售定价、门站价格改革、天然气交易中心形成关键枢纽的价格指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深入推进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价格理论 管理措施 价格改革 政府行为 天然气交易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开发技术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4
17
作者 李海平 贾爱林 +2 位作者 何东博 冀光 郭建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共3页
天然气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最具成长性的主营核心业务,"十五"以来年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平均在3000×108m3以上,年产量平均增幅超过15%,形成了川渝、长庆、塔里木3大核心供气区。... 天然气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最具成长性的主营核心业务,"十五"以来年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平均在3000×108m3以上,年产量平均增幅超过15%,形成了川渝、长庆、塔里木3大核心供气区。基本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6类气藏开发配套技术:①大面积小气藏叠合型低渗透砂岩气藏低成本开发配套技术;②连续型低渗透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③超深高压气藏开发技术;④复杂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⑤疏松砂岩气藏开发技术;⑥火山岩气藏开发技术。未来10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业务将持续快速发展,但低品位储量进一步增加,需要解决低渗透砂岩气藏提高采收率、超深高压气藏长期高产稳产、碳酸盐岩气藏流体预测、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火山岩气藏整体规模开发、疏松砂岩气藏开发后期防砂治水等技术难题,同时要积极发展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气开发 配套技术 低渗透砂岩气藏 超深高压气藏 碳酸盐岩气藏 疏松砂岩气藏 火山岩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十四五”天然气产业发展回顾与“十五五”展望
18
作者 周淑慧 沈鑫 +2 位作者 李广 昝光杰 梁严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39,共16页
“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面对机遇与挑战,“十五五”天然气产业应该怎样高质量发展?为了解答上述疑问,系统总结、评估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产业在国产资源增储上产、境外资源利用、基础... “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面对机遇与挑战,“十五五”天然气产业应该怎样高质量发展?为了解答上述疑问,系统总结、评估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产业在国产资源增储上产、境外资源利用、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国内市场消费、全产业链法规制度体系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就,深入剖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判“十五五”期间中国天然气产业在能源转型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前景,最后,提出天然气产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取得消费规模年均增加245×10^(8)m^(3)、国内产气量年均增加约140×10^(8)m^(3)、资源保障能力和储气调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链韧性持续增强、法规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新突破等系列重要成就;②天然气产业既有“经济平稳发展、产业升级转型、能源碳排放双控政策转变”带来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进口资源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国内资源品位差增储上产难度加大、天然气清洁低碳灵活调节优势没有充分体现、价格市场化纵深改革难”等挑战;③“十五五”期间,天然气产业将保持快发展势头,市场需求继续稳步增长,预计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约5500×10^(8)m^(3),资源供应能力总体充足,具备保障市场发展的良好条件。结论认为,为实现天然气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十五五”应重点从“接续实施增储上产行动、积极布局海外资源筹备、持续完善储气能力建设、开拓市场优化利用方向、推动构建新型油气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6个方面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产业 “十四五” “十五五” 国产气量 进口量 基础设施 展望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开发形势与远景展望
19
作者 贾爱林 王国亭 李易隆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42,共12页
世界能源结构正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天然气是绿色低碳能源的典型代表,将持续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进一步明确中国天然气的开发形式与发展远景,总结了全球天然气发展当前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国内最大的天... 世界能源结构正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天然气是绿色低碳能源的典型代表,将持续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进一步明确中国天然气的开发形式与发展远景,总结了全球天然气发展当前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企业中石油的天然气开发历程、资源现状及勘探开发潜力,最后采用重点解剖、情景分析与整体预测的方法,分析和展望了全国天然气发展远景。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天然气探明率整体偏低,预测2060年常规气、致密气、页岩气及煤层(岩)气4类天然气的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可达到目前天然气探明储量的近2倍,天然气资源探明率的持续提升是天然气长期发展的根基;②2060年新增天然气经济可采储量可达目前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的近2.5倍,采收率的持续提高是天然气长期稳产的关键;③203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可上产至3000×10^(8)m^(3)以上,至2045年产量可达到3750×10^(8)m^(3),并可持续稳产至2060年;④全球天然气目前主要发展特征为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化支撑、储产量非均衡分布、非常规成为供应主力、需求将保持增长等。结论认为,所提出的目标和方向分析较为客观和合理,可以为天然气发展宏观政策制定、天然气发展研究等提供借鉴和参考,也可为中国天然气长期规划发展、中国能源结构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天然气 能源结构转型 绿色低碳 中国天然气 开发形势 发展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大发展——中国石油工业的二次创业 被引量:16
20
作者 邱中建 方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共4页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天然气产量和储量增长迅速。近期在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盆地发现4个规模很大的天然气富集区和一批大型天然气田,是天然气快速发展的基础。按油当量计算,中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并可能超过原油产量,2020年天然气年产...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天然气产量和储量增长迅速。近期在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盆地发现4个规模很大的天然气富集区和一批大型天然气田,是天然气快速发展的基础。按油当量计算,中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并可能超过原油产量,2020年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2030年前后天然气年产量可超过2500亿立方米。同时,中国正在积极从国外进口天然气,预计2020年进口量将达到1100亿立方米,届时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3100亿立方米,约占能源消费结构的10%,将有效改善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产量 储量 预测 能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