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阳石化高效PE催化剂工业化试验取得成功
1
作者 姜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44,共1页
2009年5月,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简称辽阳石化)研究院研发的高效淤浆工艺聚乙烯催化剂(JM-1催化剂),在辽阳石化35kda高密度聚乙烯(HDPE)连续聚合装置A线上成功地进行了工业化试验.生产出氯化聚乙烯专... 2009年5月,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简称辽阳石化)研究院研发的高效淤浆工艺聚乙烯催化剂(JM-1催化剂),在辽阳石化35kda高密度聚乙烯(HDPE)连续聚合装置A线上成功地进行了工业化试验.生产出氯化聚乙烯专用树脂L0555P共367t.产品指标全部达到优级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阳石化分公司 聚乙烯催化剂 工业化试验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PE 高密度聚乙烯 氯化聚乙烯 淤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二腈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杜磊 曹志涛 +5 位作者 许浪 张英杰 孙宝昌 邹海魁 初广文 陈建峰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83-3696,共14页
己二腈作为生产聚酰胺(尼龙66)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生产工艺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近年来,随着尼龙66需求量的增加,己二腈的供需缺口逐渐增大,其高效的生产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己二腈的制备方法如丁二烯法、丙烯腈电解二聚法... 己二腈作为生产聚酰胺(尼龙66)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生产工艺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近年来,随着尼龙66需求量的增加,己二腈的供需缺口逐渐增大,其高效的生产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己二腈的制备方法如丁二烯法、丙烯腈电解二聚法和己二酸氨化法的基础研究、工艺特点及发展方向等;从机理出发探讨了过程强化技术在丙烯腈电解二聚法和己二酸氨化法中的应用可行性,并对己二酸氨化法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总结。将过程强化技术应用于己二腈生产过程是推动己二腈高效绿色生产的关键,对己二腈生产技术的提升和自主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氨化法 丁二烯法 丙烯腈电解二聚法 己二腈 过程强化 有机化合物 化学过程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聚合法制备生物基呋喃PA及其性能表征
3
作者 侯利珂 赵世坤 +3 位作者 赵彪 郭洪元 邓建平 潘凯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9,共6页
以2,5-呋喃二甲酰氯(FDCl)和脂肪族二胺(C=4、6、8)为原料,通过界面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生物基呋喃PA(PAXFs),包括聚四亚甲基呋喃酰胺(PA4F)、聚六亚甲基呋喃酰胺(PA6F)和聚八亚甲基呋喃酰胺(PA8F)。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 以2,5-呋喃二甲酰氯(FDCl)和脂肪族二胺(C=4、6、8)为原料,通过界面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生物基呋喃PA(PAXFs),包括聚四亚甲基呋喃酰胺(PA4F)、聚六亚甲基呋喃酰胺(PA6F)和聚八亚甲基呋喃酰胺(PA8F)。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光谱仪(NMR)以及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高分子量的PAXFs。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结果表明,PA4F是半结晶PA,而PA6F和PA8F是无定形PA,这可能是由于分子链中呋喃环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呋喃环和丁二胺结构单元的共平面特性,导致PA4F的分子链较规整,结晶程度高。热失重分析仪(TG)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结果表明,PAXFs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透明性,最大热分解温度和紫外可见光760 nm处的透过率分别高达450℃和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呋喃二甲酰氯 生物基呋喃PA 界面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二异丙苯交联对聚乙烯纤维抗蠕变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洋 赵晶 +1 位作者 王文娟 盖景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66,共7页
聚乙烯(PE)纤维因其结构简单,无较大的侧基和支链,使其抗蠕变性能变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文中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后进行熔融纺丝,制备了不同交联度的改性聚乙烯纤维,研究了DCP含量对改性后聚乙烯纤维性能... 聚乙烯(PE)纤维因其结构简单,无较大的侧基和支链,使其抗蠕变性能变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文中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后进行熔融纺丝,制备了不同交联度的改性聚乙烯纤维,研究了DCP含量对改性后聚乙烯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CP的加入使得聚乙烯分子链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交联,交联后的聚乙烯纤维熔点和结晶度有所下降,晶型结构和晶粒尺寸变化很小。相较于未交联的聚乙烯纤维,2%DCP含量的交联聚乙烯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了9.2%和50.4%,断裂伸长率降低了78.0%。此外,随着DCP含量的增加,改性后LDPE纤维的抗蠕变性也逐渐提升,2%DCP交联改性的LDPE纤维,蠕变伸长率降低了50.0%。采用DCP作交联剂,聚乙烯纤维分子链通过化学交联形成了体型交联结构,减小了分子链之间的滑移,从而达到抗蠕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纤维 熔融纺丝 过氧化二异丙苯 抗蠕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酯化法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己二酸丁二醇)可生物降解共聚酯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晓慧 付志峰 +2 位作者 石艳 史君 陈颖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73-1278,共6页
采用直接酯化法,以对苯二甲酸(PTA)、己二酸(AA)和1,4-丁二醇(BG)为原料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己二酸丁二醇)可生物降解共聚酯(PBAT)。实验结果表明,钛酸四丁酯一催化剂A(醋酸锑)复合催化剂的活性高于钛酸四丁... 采用直接酯化法,以对苯二甲酸(PTA)、己二酸(AA)和1,4-丁二醇(BG)为原料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己二酸丁二醇)可生物降解共聚酯(PBAT)。实验结果表明,钛酸四丁酯一催化剂A(醋酸锑)复合催化剂的活性高于钛酸四丁酯催化剂;在n(PTA+AA)1n(BG)=1.40:1、酯化温度180~190℃,缩聚温度270~275℃的条件下,可通过直接酯化法合成PBAT,且副反应少;所合成的PBAT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且维卡软化点和熔体流动指数较高,有利于后加工;^1H NMR表征结果显示,PBAT中的n(PTA):n(AA)与投料比中的n(PTA):n(AA)接近;通过堆肥实验证实了所合成的PBAT是一种降解性能良好的共聚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 1 4-丁二醇 对苯二甲酸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己二酸丁二醇) 缩聚 共聚酯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炭比及活化温度对稻壳活性炭极微孔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大伟 马腾飞 +2 位作者 田原宇 朱锡锋 乔英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2,共6页
采用N2吸附、CO2吸附和热重红外联用等技术手段,考察了在KOH活化稻壳炭的过程中碱炭比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极微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碱炭比(0.6︰1~3︰1)和活化温度(640~780℃)下制备的稻壳活性炭,极微孔主要分布在0.42~0.70 n... 采用N2吸附、CO2吸附和热重红外联用等技术手段,考察了在KOH活化稻壳炭的过程中碱炭比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极微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碱炭比(0.6︰1~3︰1)和活化温度(640~780℃)下制备的稻壳活性炭,极微孔主要分布在0.42~0.70 nm。当碱炭比增加时,极微孔孔容先增大后减小;而当活化温度升高时,极微孔孔容呈降低趋势。极微孔率随碱炭比或活化温度的升高而单调递减。在活化温度为640℃、碱炭比为1:1时,可得极微孔孔容为0.149 m L/g、极微孔率达36.3%的微孔活性炭。活性炭的极微孔孔容与其在104 Pa时的CO2吸附量高度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极微孔 KOH 稻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环己醇和环己酮甲酸废水中回收甲酸酯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晓娟 陈旭 +2 位作者 唐丽华 贾长英 邱霜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8年第6期716-720,共5页
为了降低环己醇、环己酮生产装置产生的甲酸废水中的COD,使其达到排放标准,降低废水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采用酯化反应-共沸精馏组合法处理该废水,并从中回收甲酸正丁酯或甲酸异戊酯.介绍了酯化-共沸精馏法处理该甲酸废水... 为了降低环己醇、环己酮生产装置产生的甲酸废水中的COD,使其达到排放标准,降低废水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采用酯化反应-共沸精馏组合法处理该废水,并从中回收甲酸正丁酯或甲酸异戊酯.介绍了酯化-共沸精馏法处理该甲酸废水的工艺过程,给出了物料的平衡数据.通过研究得出,回收的甲酸正丁酯或甲酸异戊酯的纯度分别为97%和96%;相应的甲酸正丁酯或甲酸异戊酯的回收率分别为该甲酸废水的18%~20%或20%~22%,甲酸回收率〉90%;经制取及回收甲酸酯处理后,该甲酸废水的COD由1.5×10^5~1.6×10^5mg/L降至5.0×10^2mg/L以下,COD祛除率达到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废水 回收 甲酸酯 酯化 共沸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从有机废水中获取甲酸的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晓娟 唐丽华 +2 位作者 陈恩之 贾长英 邵英贵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2-305,共4页
探讨了从环己醇/环己酮生产装置产生的酸性有机废水中获取甲酸的方法。在实验基础上,确定了共沸-分馏组合法回收甲酸的工艺过程、适宜挟带剂及工艺条件。采用共沸分馏组合法处理该有机废水,可获取质量分数为80%以上的甲酸水溶液,... 探讨了从环己醇/环己酮生产装置产生的酸性有机废水中获取甲酸的方法。在实验基础上,确定了共沸-分馏组合法回收甲酸的工艺过程、适宜挟带剂及工艺条件。采用共沸分馏组合法处理该有机废水,可获取质量分数为80%以上的甲酸水溶液,甲酸回收率可达70%以上。同时。经本法处理后,该有机废水的COD由1.0×10^5~1.6×105^mg/L降至5×10^2mg/L以下,COD去除率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水 共沸 分馏COD 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二酸二甲酯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晓娟 唐丽华 +2 位作者 贾长英 邱霜阳 闫成玉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8年第3期350-355,共6页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己二酸二甲酯,研究了其反应规律.通过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多组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处理,建立了反应体系不分水条件下的酯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55-65℃条件下合成己二酸二甲酯的正、逆反应均...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己二酸二甲酯,研究了其反应规律.通过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多组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处理,建立了反应体系不分水条件下的酯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55-65℃条件下合成己二酸二甲酯的正、逆反应均服从二级动力学模型,正、逆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6.2×10^4J·mol^-1、4.44×10^4J·mol^-1、1.382×10^8、1.003×10^5.催化剂的用量对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均有影响,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二甲酯 对甲苯磺酸 催化 合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利仁 姜明才 +2 位作者 刘志军 张春雨 蔡洪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83-986,共4页
利用MgCl2在醇溶剂中可溶解及蒙脱土(MMT)在醇溶剂中发生层间膨胀的特性,制备了负载于MMT层间的MMT-MgCl2-TiCl4催化剂。MgCl2的引入,屏蔽了MMT表面复杂的化学因素对MMT-MgCl2-TiCl4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起到了高效载体的作用;增大了MMT... 利用MgCl2在醇溶剂中可溶解及蒙脱土(MMT)在醇溶剂中发生层间膨胀的特性,制备了负载于MMT层间的MMT-MgCl2-TiCl4催化剂。MgCl2的引入,屏蔽了MMT表面复杂的化学因素对MMT-MgCl2-TiCl4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起到了高效载体的作用;增大了MMT的层间距,为引入活性中心Ti及活化过程提供了空间,确保MMT-MgCl2-TiCl4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同时也为MMT在聚合过程中的层间剥离提供了条件。通过原位插层聚合复合法制备了聚乙烯-MMT纳米复合材料(简称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场效应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考察MMT的层间距、纳米复合材料形态及MMT在聚乙烯基质中的分布时发现,MMT片层呈剥离状态。当纳米复合材料中MMT的质量分数为1.5%-2.0%时,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蒙脱土 原位聚合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共沸-分馏组合法处理醇酮装置酸性废水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丽华 张晓娟 +3 位作者 贾长英 陈红 陈恩之 周亚绵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1-63,共3页
探讨了环己醇和环己酮生产中酸性蒸发废水的处理途径,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反应-共沸-分馏组合法处理醇酮生产中酸性蒸发废水的适宜酯化反应试剂及处理过程的工艺条件。经本法处理后,该酸性蒸发废水的COD值由100000~160000mg/L降至300... 探讨了环己醇和环己酮生产中酸性蒸发废水的处理途径,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反应-共沸-分馏组合法处理醇酮生产中酸性蒸发废水的适宜酯化反应试剂及处理过程的工艺条件。经本法处理后,该酸性蒸发废水的COD值由100000~160000mg/L降至300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99%以上。采用反应-共沸-分馏组合法处理该酸性蒸发废水的同时,可获取相应的甲酸正丁酯(纯度为97%)或甲酸异戊酯(纯度为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废水 共沸 分馏 COD值 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长序列乙丙嵌段结构的聚丙烯釜内合金的制备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小燕 陈旭 +2 位作者 姜明 贾军纪 朱博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制备了Ziegler-Natta/茂金属复合催化剂。采用该复合催化剂制备的聚丙烯釜内合金具有较好的刚性,良好的低温性能,拉伸屈服应力为22.7 MPa,拉伸断裂应变为660%,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为55.8 kJ/m2。该聚丙烯釜内合金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 制备了Ziegler-Natta/茂金属复合催化剂。采用该复合催化剂制备的聚丙烯釜内合金具有较好的刚性,良好的低温性能,拉伸屈服应力为22.7 MPa,拉伸断裂应变为660%,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为55.8 kJ/m2。该聚丙烯釜内合金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观察证实其链结构中具有长序列的乙丙嵌段结构,使制备的聚丙烯合金经过数次加工后仍然具有良好的冲击强度和稳定的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齐格勒-纳塔 茂金属复合催化剂 反应器合金 乙丙嵌段结构 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MⅡ和CCF理论的隐蔽性故障的新评价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倪爱伟 谢里阳 +1 位作者 翁刚 吴克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 Ⅱ)中用以计算隐蔽性故障率的数学模型存在缺陷,特别对于具有安全性和环境性后果的隐蔽性故障可能引起致命的错误.基于共因失效(CCF)理论,充分分析国内外共因失效模型的优劣,修正原模型假设条件的缺陷,首次建...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 Ⅱ)中用以计算隐蔽性故障率的数学模型存在缺陷,特别对于具有安全性和环境性后果的隐蔽性故障可能引起致命的错误.基于共因失效(CCF)理论,充分分析国内外共因失效模型的优劣,修正原模型假设条件的缺陷,首次建立了新的评价隐蔽性故障的数学模型;并有效地应用神经网络技术求解,得到较精确的新模型的4个参数.通过与原模型和随机模型比较,新模型更准确地描述隐蔽性故障过程,可靠性预计的精度更高,较好地指导了生产设计和实际维修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性故障 RCMⅡ CCF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氧化法处理BI有机废水工艺放大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晓娟 唐丽华 +3 位作者 陈恩之 贾长英 陈红 周亚绵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5,共3页
以含己酸过氧化氢(HPOCaP)的酸性废水(BI废水)为原料、醋酸钴作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浓硝酸作氧化剂制取己二酸的小试(间歇操作)技术条件为依据,完成了间歇操作改连续操作及放大试验过程工艺研究,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设计奠定了基础。己二... 以含己酸过氧化氢(HPOCaP)的酸性废水(BI废水)为原料、醋酸钴作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浓硝酸作氧化剂制取己二酸的小试(间歇操作)技术条件为依据,完成了间歇操作改连续操作及放大试验过程工艺研究,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设计奠定了基础。己二酸产率约为8.4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废水 己二酸 放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交联HDPE管材专用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吕洁 王健 张利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1,40,共4页
制备了一种适合生产过氧化物交联管材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的催化剂A。其活性大于700 kg/g,是进口催化剂THB的10倍;用催化剂A在实验室制备的HDPE PEX0803与进口树脂的性能接近;在PEX0803配方和工艺条件的基础上工业化生产了HDPE J02... 制备了一种适合生产过氧化物交联管材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的催化剂A。其活性大于700 kg/g,是进口催化剂THB的10倍;用催化剂A在实验室制备的HDPE PEX0803与进口树脂的性能接近;在PEX0803配方和工艺条件的基础上工业化生产了HDPE J0253P,其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的内外表面光滑、平整、洁净,静液压试验未破裂、渗漏,满足用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交联 高效催化剂 管材专用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酮废水硝酸氧化液分离己二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晓娟 邵英贵 +3 位作者 唐丽华 贾长英 徐铁军 闫成玉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研究了从以醇酮废水为原料生产混合二元酸的硝酸氧化液中分离已二酸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条件,采用结晶-活性炭脱色-重结晶的方法,先由醇酮废水硝酸氧化液中结晶分离出粗己二酸,再对粗己二酸进行脱色、重结晶,干燥得到精己二酸。己二酸... 研究了从以醇酮废水为原料生产混合二元酸的硝酸氧化液中分离已二酸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条件,采用结晶-活性炭脱色-重结晶的方法,先由醇酮废水硝酸氧化液中结晶分离出粗己二酸,再对粗己二酸进行脱色、重结晶,干燥得到精己二酸。己二酸的结晶条件:结晶时间180min、结晶终温不低于35℃;粗己二酸活性炭脱色条件:脱色温度75℃、活性炭加入量为粗己二酸的8%、脱色时间90min。分离出的己二酸与混合二元酸的质量比为1:2,己二酸产品的纯度为99%以上、熔点151~152℃、Pt—Co色号小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酮废水 硝酸氧化液 分离 己二酸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醇/酮装置酸性废水中回收甲酸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晓娟 唐丽华 +3 位作者 贾长英 陈红 陈恩之 周亚绵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3-476,共4页
采用共沸-分馏组合法从环己醇和环己酮生产装置产生的酸性废水中回收甲酸,确定了适宜挟带剂的种类及加入量.采用共沸-分馏组合法可获得甲酸质量分数达80%以上的甲酸水溶液,甲酸回收率达70%以上.回收甲酸后,酸性废水的COD由1.0×105... 采用共沸-分馏组合法从环己醇和环己酮生产装置产生的酸性废水中回收甲酸,确定了适宜挟带剂的种类及加入量.采用共沸-分馏组合法可获得甲酸质量分数达80%以上的甲酸水溶液,甲酸回收率达70%以上.回收甲酸后,酸性废水的COD由1.0×105~1.6×105 mg/L降至500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醇 环己酮 甲酸 共沸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TT合金的结晶形态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立岩 司春雷 +3 位作者 李学锋 李继新 魏然 邹妍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31,共6页
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合金等温结晶时的结晶形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等温结晶温度的升高,PET/PTT(40/60)合金的结晶诱导期变长;在观察的时间范围内各样品的球晶尺寸随着... 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合金等温结晶时的结晶形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等温结晶温度的升高,PET/PTT(40/60)合金的结晶诱导期变长;在观察的时间范围内各样品的球晶尺寸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着PTT含量的增加,样品球晶的线性生长速率增大,球晶尺寸增大;对比不同温度下等温结晶的球晶形态,PET在190℃结晶时球晶尺寸最大,PET/PTT(40/60)和PTT在180℃结晶时球晶尺寸最大;PTT等温结晶时呈现出了复杂的条带球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合金 结晶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增韧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静江 李贵合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22,共3页
制备了增强增韧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分析了长玻璃纤维(GF)、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和溴/锑复合阻燃剂对PP性能的影响。GF的加入不但提高了材料拉伸强度、弯曲性能,而且提高了其冲击强度;POE对PP有很好的增韧作用;溴/锑复合阻燃剂... 制备了增强增韧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分析了长玻璃纤维(GF)、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和溴/锑复合阻燃剂对PP性能的影响。GF的加入不但提高了材料拉伸强度、弯曲性能,而且提高了其冲击强度;POE对PP有很好的增韧作用;溴/锑复合阻燃剂对PP有良好的阻燃作用。该复合材料已成功应用于阻燃包装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烯-1-辛烯共聚物 玻璃纤维 阻燃剂 包装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焦化加热炉炉管焦组成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军卫 刘丽颖 +3 位作者 王朔 莫娅南 田凌燕 甄新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0-184,共5页
采用机械清焦方法,获取某焦化炉在2个不同清焦周期的炉管焦样品,对炉管焦的元素组成、灰分及其金属质量分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石油焦相比,炉管焦具有更高的缩合深度,所采集的炉管焦氢碳原子比为0.29~0.32,同装置石油焦氢碳比为0.51... 采用机械清焦方法,获取某焦化炉在2个不同清焦周期的炉管焦样品,对炉管焦的元素组成、灰分及其金属质量分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石油焦相比,炉管焦具有更高的缩合深度,所采集的炉管焦氢碳原子比为0.29~0.32,同装置石油焦氢碳比为0.51;炉管焦硫质量分数达12.3%~13.0%,焦化炉减渣原料通过热反应制备的甲苯不溶物硫质量分数为7.2%,约为减渣硫质量分数的2倍,减渣中的含硫组分具有更高的结焦倾向或促进结焦的作用;炉管焦样品灰分质量分数高达20%,缩合焦炭占炉管焦总重的80%~90%,剩余10%~20%主要为硫化铁及其他金属化合物,灰分中的主要金属元素为铁和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炉 结焦机制 延迟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