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磺酸盐-复合碱体系乳化稠油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修太 白英睿 +1 位作者 王增宝 尚校森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93,12-13,共4页
不同类型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和碱与稠油形成的乳状液的稳定性不同。为减轻无机碱引发的结垢等问题,引入有机碱与之组成复合碱体系。优选出胜利石油磺酸盐(SLPS)和Na2CO3-三乙胺(TEA)作为实验用表面活性剂和碱,并将二者组成表面活性剂-... 不同类型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和碱与稠油形成的乳状液的稳定性不同。为减轻无机碱引发的结垢等问题,引入有机碱与之组成复合碱体系。优选出胜利石油磺酸盐(SLPS)和Na2CO3-三乙胺(TEA)作为实验用表面活性剂和碱,并将二者组成表面活性剂-复合碱复配体系。分别考察了SLPS浓度、复合碱总量和复合碱中Na2CO3与TEA的配比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为当SLPS浓度为0.6%、复合碱总量为0.8%、Na2CO3:TEA=1:1时,复配体系与稠油形成的乳状液最稳定,60℃下3h的脱水率为18%。实验评价了复配体系对无机盐、温度和不同黏度稠油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Cl可与复配体系起协同作用,增强乳状液的稳定性,CaCl2和MgCl2存在时可大幅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稠油的黏度越低乳状液越稳定。并认为有机碱是今后油田化学驱油用碱的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复合碱 有机碱 乳状液 稳定性 脱水率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油田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熊生春 王业飞 +4 位作者 何英 任熵 焦翠 戴彩丽 赵福麟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3期38-40,共3页
针对孤岛油田聚合物驱后恢复水驱,含水率上升迅速的实际情况,研究了4种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方法。通过填砂管平行流动试验,分高、低渗透率模拟油藏非均质性条件,分析研究了各渗透层采收率的变化,对聚合物驱后的4种提高采收率方法进... 针对孤岛油田聚合物驱后恢复水驱,含水率上升迅速的实际情况,研究了4种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方法。通过填砂管平行流动试验,分高、低渗透率模拟油藏非均质性条件,分析研究了各渗透层采收率的变化,对聚合物驱后的4种提高采收率方法进行了室内研究。并针对孤岛油田的具体条件,对所使用的4种外加剂的用量进行优化。研究表明:聚合物驱后,继续注入少量外加剂能有效地提高后续水驱的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提高原油采收率。同时外加剂的过量使用会导致采收率的降低,对外加剂用量的优化能最大幅度的提高地层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 采收率 填砂管平行流动 聚合物驱后 高效洗油剂 波及系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C固井液二界面胶结强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黄河福 步玉环 +1 位作者 田辉 王瑞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50,共5页
常规水泥浆体系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MTC固井液二界面胶结强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MTC固化体的体积收缩率远小于水泥石的体积收缩率。与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相比,MTC固化体系与泥饼之间能够实现整体固化胶结,MT... 常规水泥浆体系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MTC固井液二界面胶结强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MTC固化体的体积收缩率远小于水泥石的体积收缩率。与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相比,MTC固化体系与泥饼之间能够实现整体固化胶结,MTC固化体二界面胶结强度受井壁界面性质影响较小,尤其在有一定泥饼存在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由于MTC固化体的抗压强度较低,在地层压力或注入压力较高的井中应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C 二界面 胶结强度 体积收缩率 固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剖措施效果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及其关联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明宸 陈月明 +1 位作者 蒋海岩 袁士宝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2,70,共5页
为了考察油田影响调剖措施效果的各种因素,将调剖措施看成灰色系统,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调剖措施效果的关联度,确定出影响措施效果的主要因素。统计了东辛油田近3 a共29井次的调剖措施效果,选取井组储量、含水率等7... 为了考察油田影响调剖措施效果的各种因素,将调剖措施看成灰色系统,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调剖措施效果的关联度,确定出影响措施效果的主要因素。统计了东辛油田近3 a共29井次的调剖措施效果,选取井组储量、含水率等7种因素作为主要影响因素。经灰色关联分析得出,该油田调剖措施效果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含水率、井组连通率、调剖轮次、调剖剂用量、渗透率变异系数、原油粘度、井组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 不确定性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S交联体系堵水剂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亚 王业飞 +3 位作者 何龙 戴彩丽 焦翠 赵福麟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2期71-73,共3页
利用耐温耐盐聚合物AMPS开展交联体系堵水剂研究,对比常规聚丙烯酰胺进行交联试验,选定AMPS/酚醛树脂交联体系进行配方优选。探讨温度、矿化度、pH值、除氧剂加量等各因素对交联体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油井封堵性能评价。其中温度考察达... 利用耐温耐盐聚合物AMPS开展交联体系堵水剂研究,对比常规聚丙烯酰胺进行交联试验,选定AMPS/酚醛树脂交联体系进行配方优选。探讨温度、矿化度、pH值、除氧剂加量等各因素对交联体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油井封堵性能评价。其中温度考察达到120℃,矿化度考察达到200g/L,结果表明,与聚丙烯酰胺相比AMPS交联体系具有更好的耐温耐盐性,其中AMPS酚醛树脂交联体系pH值适用范围广,封堵率大和稳定性好,90℃累积考察16d封堵率基本不受温度、矿化度影响,可应用于高温高盐条件下油井堵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S 交联体系 堵水剂 高温高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合采油藏启动压力及层间干扰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凯 路然然 +2 位作者 张黎明 姜凯亮 李爱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4,共8页
层间非均质油田多层合采时,由于渗透率差异及流体性质不同会产生层间矛盾,因此有必要研究提液的有效性.为了系统、定量地研究合采的组合方式,开展了渗透率级差及黏度级差对层间干扰程度的实验,测定了低渗层位的启动压力随影响因素的变化... 层间非均质油田多层合采时,由于渗透率差异及流体性质不同会产生层间矛盾,因此有必要研究提液的有效性.为了系统、定量地研究合采的组合方式,开展了渗透率级差及黏度级差对层间干扰程度的实验,测定了低渗层位的启动压力随影响因素的变化.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非均质多油层油藏模型,推导了考虑层间干扰的产能公式.通过实例计算,证明该方法正确且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藏 层间干扰 渗透率级差 黏度级差 启动压力 多层合采 产能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的高效洗油技术在孤岛油田的运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熊伟 王业飞 +3 位作者 焦翠 戴彩丽 任熵 赵福麟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5期49-50,77,共3页
针对聚合物驱后孤岛油田的地层条件和油、水性质等,使用高效洗油技术,通过试验优化了高效洗油剂配方、用量和最佳注入时机。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发现注入0.3倍孔隙体积的高效驱油剂,能提高原油采收率17%,聚合物驱后应尽可能早的注入高效驱... 针对聚合物驱后孤岛油田的地层条件和油、水性质等,使用高效洗油技术,通过试验优化了高效洗油剂配方、用量和最佳注入时机。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发现注入0.3倍孔隙体积的高效驱油剂,能提高原油采收率17%,聚合物驱后应尽可能早的注入高效驱油剂。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和矿场运用结果表明,在聚合物驱三次采油后高效洗油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即三次采油后再进行四次采油是有效果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 聚合物驱 高效洗油技术 界面张力等值图 物理模拟 聚合物驱 孤岛油田 技术 洗油 物理模拟试验 高效驱油剂 三次采油 地层条件 试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3+)/HPAM冻胶深部调剖剂YG102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熊生春 王业飞 +4 位作者 戴彩丽 何英 焦翠 任熵 赵福麟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4期75-77,共3页
聚合物驱后恢复水驱,含水率迅速上升,油井很快水淹。研制了Cr3+/HPAM冻胶YG102,实验表明:YG102冻胶交联时间易于控制,冻胶体系成冻时间可调(1~20d),成冻后强度高。将YG102按照先弱后强的顺序注入地层,能得到更好的驱油效果。YG102的用... 聚合物驱后恢复水驱,含水率迅速上升,油井很快水淹。研制了Cr3+/HPAM冻胶YG102,实验表明:YG102冻胶交联时间易于控制,冻胶体系成冻时间可调(1~20d),成冻后强度高。将YG102按照先弱后强的顺序注入地层,能得到更好的驱油效果。YG102的用量存在最优值,注入相同量YG102,越早注入,所得的最终采收率会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深部调剖 冻胶 等值图 CR^3+ HPAM 深部调剖剂 实验 交联时间 最终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再利用技术在孤岛油田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业飞 由庆 +3 位作者 焦翠 熊伟 何龙 赵福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7-400,共4页
针对孤岛油田聚合物驱后转水驱易发生指进现象,油井水淹速度快;地下残留大量聚合物从油井产出造成地面环境污染等问题。采用聚合物再利用技术,通过注入聚合物再利用剂,与地下残留聚合物形成絮凝体和交联体引起堵塞,达到深部调剖的目的... 针对孤岛油田聚合物驱后转水驱易发生指进现象,油井水淹速度快;地下残留大量聚合物从油井产出造成地面环境污染等问题。采用聚合物再利用技术,通过注入聚合物再利用剂,与地下残留聚合物形成絮凝体和交联体引起堵塞,达到深部调剖的目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对两口注水井实施聚合物再利用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注水启动压力平均上升了2.3MPa,吸水指数平均下降了39.5m3/(d.MPa),平均日增油0.5t,平均含水下降2.0%。聚合物再利用技术是油田聚合物驱后可接替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再利用技术 絮凝剂 固定剂 应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态下水泥浆环空顶替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斌斌 王瑞和 步玉环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3期76-78,83,共4页
油气井固井过程中,水泥浆替净钻井液是高质量固井的前提条件。以赫巴模式作为研究水泥浆流变性的模型,并得出其流变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出在不同流态下水泥浆性能和井身条件对环空顶替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油气井固井过程中,水泥浆替净钻井液是高质量固井的前提条件。以赫巴模式作为研究水泥浆流变性的模型,并得出其流变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出在不同流态下水泥浆性能和井身条件对环空顶替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塞流和湍流更有利于提高顶替效率,且不同流态下流变参数对顶替效率的影响规律类似,即水泥浆流性指数和稠度系数数值大于0.5时,顶替效率较高;静切力对顶替效率的影响变化幅度甚微;而井型越复杂,井斜角越大,顶替效率越低。研究结果将为优化固井注水泥设计和提高固井质量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利于指导现场的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 流变性 流变参数 顶替效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应力敏感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欢 廖新维 +1 位作者 赵晓亮 李蒙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3-76,共4页
以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油藏目标研究井区的数值模拟历史拟合为例,针对特低渗透应力敏感油藏在历史拟合过程中出现的特殊不确定因素:油水井流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人工压裂裂缝规模的不确定性,非储集层吸水以及边界油水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 以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油藏目标研究井区的数值模拟历史拟合为例,针对特低渗透应力敏感油藏在历史拟合过程中出现的特殊不确定因素:油水井流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人工压裂裂缝规模的不确定性,非储集层吸水以及边界油水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引入应力敏感模型,模拟人工裂缝,设置吸水隔夹层和虚拟井等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使得研究井区的模型拟合精度明显提高.该拟合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类似油藏的历史拟合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应力敏感 非储集层吸水 数值模拟 历史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切削齿破岩受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马清明 王瑞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47,58,共4页
试验模拟了切削面积、接触弧长、切削面形状、切削齿后倾角和岩石性能对PDC切削齿破岩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接触弧长、切削面积和岩石可钻性表征切削面的几何形状和岩石性能与PDC切削齿破岩的实质相符。PDC切削齿单位切削面积上的... 试验模拟了切削面积、接触弧长、切削面形状、切削齿后倾角和岩石性能对PDC切削齿破岩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接触弧长、切削面积和岩石可钻性表征切削面的几何形状和岩石性能与PDC切削齿破岩的实质相符。PDC切削齿单位切削面积上的切向力和正压力随着接触弧长、切削面积、切削齿后倾角和岩石可钻性级值的增大而增大,并与切削面积与接触弧长的乘积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当后倾角小于10°时,切削齿受力较小。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PDC切削齿破岩的受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切削齿 岩石破碎 受力模型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酸化缓蚀剂DS-1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9
13
作者 孙铭勤 张贵才 +1 位作者 葛际江 刘朝霞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92,共3页
为研究适用于盐酸介质的高效酸化缓蚀剂,首先利用曼尼希反应合成不同结构的曼尼希碱并对其缓蚀性能进行评价,同时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曼尼希反应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对具有最佳缓蚀效果的曼尼希碱进行复配。结果表明,在其它反... 为研究适用于盐酸介质的高效酸化缓蚀剂,首先利用曼尼希反应合成不同结构的曼尼希碱并对其缓蚀性能进行评价,同时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曼尼希反应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对具有最佳缓蚀效果的曼尼希碱进行复配。结果表明,在其它反应条件一定时,所选芳香酮较环烷酮、脂肪酮生成的曼尼希碱具有更好的缓蚀效果;反应介质中盐酸的加量及反应温度对曼尼希反应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合成的曼尼希碱DS-1及其复配产物适用于120℃以下地层的盐酸酸化缓蚀且具有使用浓度低、缓蚀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尼希碱 合成 缓蚀剂 复配 盐酸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潮流发电机组微观选址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丛佼 王锡淮 +2 位作者 陈国初 陈建民 陈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99-108,共10页
针对潮流能发电机组布局依赖经验法、缺乏自主优化而导致微观选址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并结合流场仿真模型的微观选址优化方法。通过对流场的有限元仿真,获取选址区域在原始状态下的流速分布;在充分考虑地形、潮汐... 针对潮流能发电机组布局依赖经验法、缺乏自主优化而导致微观选址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并结合流场仿真模型的微观选址优化方法。通过对流场的有限元仿真,获取选址区域在原始状态下的流速分布;在充分考虑地形、潮汐和尾流效应等因素的前提下,以仿真结果为依据,以潮流发电机组群输出功率最大为优化目标,以机组间距及水深限制为约束,建立微观选址优化的数学模型;采用差分进化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同时为更利于最优解的搜索,提出了对其变异算子及参数设置的改进策略。以龟山水道为例进行微观选址优化计算,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与算法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发电 微观选址 差分进化算法 自适应 潮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固井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成文 王瑞和 +3 位作者 卜继勇 陈二丁 钟水清 李福德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4,共4页
水深超过500m的深水海域所蕴藏的油气资源是非常诱人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深水油气资源大势所趋。但深水所带来的低温、地层破裂压力低、浅层流体流动和高昂的深水钻井装置费用等问题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通过对深水注水泥温度确定、低密... 水深超过500m的深水海域所蕴藏的油气资源是非常诱人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深水油气资源大势所趋。但深水所带来的低温、地层破裂压力低、浅层流体流动和高昂的深水钻井装置费用等问题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通过对深水注水泥温度确定、低密度水泥浆稳定性、流变性、胶凝强度、候凝时间、水泥石具有的机械力学性能等一系列的特殊要求分析,提出了以准确预测深水注水泥温度为前提,以深水固井材料体系研究为基础,以新型钻井液固井液一体化技术为方向,以深水固井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为指导,有针对性地优化深水固井水泥浆的性能和注水泥工艺,以有效解决深水固井中所面临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低温 浅层流体流动 胶凝强度 候凝时间 钻固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垢剂吸附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左景栾 任韶然 +3 位作者 于洪敏 闫方平 霍洪俊 樊泽霞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48,共4页
通过静态烧杯实验和动态岩心驱替实验对井下挤注用防垢剂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静态实验结果表明,SA1320C、BHF-06和BHF-02三种防垢剂均为平衡吸附型防垢剂;温度对防垢剂吸附性能的影响较小;三种防垢剂的饱和吸附量都随着平衡浓度的升... 通过静态烧杯实验和动态岩心驱替实验对井下挤注用防垢剂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静态实验结果表明,SA1320C、BHF-06和BHF-02三种防垢剂均为平衡吸附型防垢剂;温度对防垢剂吸附性能的影响较小;三种防垢剂的饱和吸附量都随着平衡浓度的升高而近似呈线性关系增大。动态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防垢剂在岩心中的吸附量与注入时间/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在实验初始阶段成线性关系,吸附量达到饱和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场挤注应用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优选药剂,优化施工参数,使防垢效果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注 防垢剂 吸附 饱和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渗透抗压钻井液处理剂KSY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遵见 杜安 +1 位作者 文兴贵 王富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1期56-59,共4页
非渗透抗压钻井液技术是解决钻进压力衰竭地层、裂缝发育地层、破碎或弱胶结性地层、低渗储层及深井长裸眼大段复杂泥页岩和多套压力层系等地层的压差卡钻、钻井液漏失和井壁垮塌等复杂问题以及油气层损害问题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是非渗... 非渗透抗压钻井液技术是解决钻进压力衰竭地层、裂缝发育地层、破碎或弱胶结性地层、低渗储层及深井长裸眼大段复杂泥页岩和多套压力层系等地层的压差卡钻、钻井液漏失和井壁垮塌等复杂问题以及油气层损害问题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是非渗透抗压处理剂。研制开发了非渗透抗压处理剂KSY,并进行了钻井液性能评价和泥饼结构分析,结果表明,KSY加入钻井液后,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小,滤失量明显降低,形成的封堵膜薄,易于返排,封堵强度高,能够有效提高地层的承压能力和破裂压力,保护油气层效果好。现场应用表明,KSY能够显著提高地层承压能力,防止井壁坍塌,保持井径规则,有利于固井和完井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渗透钻井液 处理剂 井漏 井塌 油气层保护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矿渣改善固井水泥界面胶结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荣超 步玉环 王瑞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66,共4页
基于对双界面封固系统的认识和对高炉矿渣物化特性的分析,研制了用于模拟圃井界面胶结的试验装置,利用胶结强度模拟试验等方法评价了高炉矿渣水泥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矿渣和激活剂加量范围分别为25%~35%和3.5%~4.5%时能明... 基于对双界面封固系统的认识和对高炉矿渣物化特性的分析,研制了用于模拟圃井界面胶结的试验装置,利用胶结强度模拟试验等方法评价了高炉矿渣水泥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矿渣和激活剂加量范围分别为25%~35%和3.5%~4.5%时能明显提高水泥第一界面的胶结强度,且受养护温度的影响较大;矿渣水泥在于心、水湿和有滤饼3种界面条件下的第二界面胶结性能都优于基浆,第二界面胶结强度远小于第一界面,体系性能满足现场固井要求。试验证实了模拟装置的可行性,高炉矿渣独特的水化特点、良好的界面亲和性及与水泥间的颗粒级配为解决固井工程中的界面胶结问题提供了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固井 注水泥 高炉矿渣 油井水泥 水泥界面 胶结强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蒸汽热解模拟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传进 郑洋 +3 位作者 李蕾 杜殿发 雷光伦 陈德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107,共4页
结合油页岩注蒸汽原位开采技术,设计了一套高温高压蒸汽热解模拟实验系统,建立了高温高压蒸汽热解模拟实验装置与方法,实现了高温高压蒸汽条件下的油页岩热解特性研究,也可作为其他物质热解特性研究的重要辅助手段。该套系统有利于开拓... 结合油页岩注蒸汽原位开采技术,设计了一套高温高压蒸汽热解模拟实验系统,建立了高温高压蒸汽热解模拟实验装置与方法,实现了高温高压蒸汽条件下的油页岩热解特性研究,也可作为其他物质热解特性研究的重要辅助手段。该套系统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学科交叉研究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蒸汽 热解特性 油页岩 热重分析 创新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法合成高温酸化胶凝剂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修太 元当杰 +1 位作者 邱光敏 耿娜娜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61,65,共5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和油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选择非离子单体AM、复合阳离子单体H-DM-DAAC、含磺酸基的阴离子单体S-AMPS进行了三元共聚,合成了一种高温酸化用胶凝剂。通过实验对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出了最佳的单体配比和反应...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和油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选择非离子单体AM、复合阳离子单体H-DM-DAAC、含磺酸基的阴离子单体S-AMPS进行了三元共聚,合成了一种高温酸化用胶凝剂。通过实验对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出了最佳的单体配比和反应条件。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胶凝剂有效浓度高,可达40%,分散溶解速度快,在20%的盐酸中胶凝剂加量为2.0%时,酸液黏度在常温下达到46.2 mPa.s,在130℃老化2 h后,黏度下降率为22.1%,表明该胶凝剂具有较好的抗温性能;并且稠化能力强,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和抗剪切性能,与酸液和酸化用剂的配伍性好,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酸 胶凝剂 酸化 高温 反相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