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4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联聚醚破乳剂对胜利油田二元驱采出液破乳性能研究
1
作者 孙立梅 何海峰 +4 位作者 安申法 栾智勇 孙鹏 王阳 严峰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5-802,共8页
针对胜利油田二元驱采出液存在的破乳困难问题,将脱水型聚醚破乳剂(BP01,TA01和PA08)与清水型聚醚破乳剂(PEI01)交联,制备出交联聚醚破乳剂D-BP,D-TA和D-PA,研究了交联聚醚破乳剂的界面活性和对油水界面膜强度的影响,以及对二元驱采出... 针对胜利油田二元驱采出液存在的破乳困难问题,将脱水型聚醚破乳剂(BP01,TA01和PA08)与清水型聚醚破乳剂(PEI01)交联,制备出交联聚醚破乳剂D-BP,D-TA和D-PA,研究了交联聚醚破乳剂的界面活性和对油水界面膜强度的影响,以及对二元驱采出液的破乳效果。结果表明,在三种交联聚醚破乳剂中,具有超支化结构的D-PA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作用力最强,界面活性最高;D-PA对稀释原油与采出水油水界面膜的影响最大,其吸附在油水界面后形成的界面膜的扩张模量最低。D-PA破乳剂对W/O乳状液的脱水率达到94.4%,对O/W乳状液的除油率达到98.1%。更为重要的是,其能同步处理含W/O和O/W复杂乳状液。D-PA对含W/O和O/W复杂乳状液的综合脱水率高于98%,处理后污水含油低于30 mg/L,游离态聚合物保留率达到了94.8%,油水界面整齐,无乳化中间层,表现出良好的破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驱采出液 交联聚醚破乳剂 破乳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理二十年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阳 王延光 +2 位作者 刘浩杰 陈雨茂 薛兆杰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综合应用多种地球物理资料与油藏动静态信息进行复杂油藏精细表征和动态监测的跨学科技术,对于提高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地球物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系统回顾了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综合应用多种地球物理资料与油藏动静态信息进行复杂油藏精细表征和动态监测的跨学科技术,对于提高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地球物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系统回顾了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理提出的背景和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系列,总结了在油藏地球物理基础研究、井中地球物理技术、多尺度资料联合反演、地球物理约束确定性建模、时移地震剩余油气预测、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微地震油藏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效果。面对中国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深层、深水、非常规及老油田(“两深一非一老”)形势和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挑战,油藏地球物理在油气产业技术致胜阶段仍然大有可为,要持续创新油藏地球物理技术,井、震、动、模一体化联合和人工智能应用,构建高水平的油藏地球物理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支撑油藏全生命周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地球物理 井中地震 联合反演 油藏建模 油藏动态监测 剩余油预测 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相关时差分析技术及其应用——以胜利油田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继光 耿林 +2 位作者 顾庆雷 陈新荣 徐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9,共7页
针对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不同区块资料拼接中存在的时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的最大能量时差识别算法。通常相邻区块的三维地震资料有一部分是重叠的,重叠部分对应的是地下同一区域的地层,地震反射波的性质基本相同,具有良好的相... 针对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不同区块资料拼接中存在的时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的最大能量时差识别算法。通常相邻区块的三维地震资料有一部分是重叠的,重叠部分对应的是地下同一区域的地层,地震反射波的性质基本相同,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互相关函数是对两个地震信号相似程度的比较,因此,可以利用互相关函数对同一位置的两个地震道进行互相关分析,定量描述两个信号的时间延迟。阐述了互相关时差定量识别技术的方法原理,讨论了影响互相关时差分析的因素,并将该技术应用于胜利油田青东5区块与周边区块的三维地震资料拼接处理,以及东营东部大规模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互相关时差定量识别技术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减少了由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提高了时差分析的客观准确性,使连片处理结果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连片 拼接 互相关 时差校正 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海古潜山裂缝预测的方法研究——以胜利油田桩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鹿洪友 陈小宏 张如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8-763,共6页
裂缝性油气藏的产量占世界石油天然气总产量比重较大,对裂缝性油气藏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石油界的热点。由于裂缝分布复杂,其识别工作便成为研究中难题。从胜利油田桩海区块的古潜山裂缝的实际资料出发,利用小波分频处理和小波多尺度... 裂缝性油气藏的产量占世界石油天然气总产量比重较大,对裂缝性油气藏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石油界的热点。由于裂缝分布复杂,其识别工作便成为研究中难题。从胜利油田桩海区块的古潜山裂缝的实际资料出发,利用小波分频处理和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等方法,对地震记录进行处理,一方面不仅改善了地震资料的品质,另一方面又压制噪音,突出了有效波,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构造与储层特征,并达到预测裂缝最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小波变换 多尺度边缘检测 小波分频 裂缝预测 桩海古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罗家地区页岩储层可压性实验评价 被引量:26
5
作者 郭海萱 郭天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9-346,共8页
页岩储层的"可压性评价",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评价方法。结合室内岩石力学和物性参数测试结果以及脆性指数计算方法,尝试对目标储层进行可压性评价,探索并形成较为系统的室内实验评价方法。结果显示,页岩抗张强度、单轴抗压... 页岩储层的"可压性评价",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评价方法。结合室内岩石力学和物性参数测试结果以及脆性指数计算方法,尝试对目标储层进行可压性评价,探索并形成较为系统的室内实验评价方法。结果显示,页岩抗张强度、单轴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断裂韧性较砂岩和碳酸盐岩低;垂直层理方向粘聚力大于平行层理方向,沉积层理面胶结脆弱;受诱导应力的作用,平行的沉积层理(天然裂缝系)与主裂缝夹角越大,越容易起裂。断裂韧性实验中,当人字形切槽与沉积层理面的夹角在45°以内时,裂缝容易沿层理面扩展;大于45°时,裂缝将穿过层理面扩展。综合分析表明,该页岩储层可压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可压性 体积压裂 岩石力学实验 脆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特高含水期化学防砂技术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增林 李鹏 +2 位作者 魏芳 王勇 梁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0-563,共4页
随着胜利油田水驱油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含水升高、注采强度增大等对化学防砂效果和有效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结了胜利油田特高含水期化学防砂技术面临的开发矛盾,介绍了胜利油田在防砂控水一体化技术、高渗滤砂管提液技术、低温... 随着胜利油田水驱油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含水升高、注采强度增大等对化学防砂效果和有效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结了胜利油田特高含水期化学防砂技术面临的开发矛盾,介绍了胜利油田在防砂控水一体化技术、高渗滤砂管提液技术、低温固砂技术和分层注入技术方面的进展,为特高含水期油田化学防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 化学防砂 胜利油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钻头随钻地震技术在胜利油田某井区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童思友 石辉 +3 位作者 徐秀刚 王延光 谷玉田 孙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2-161,共10页
本文分析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 bit,PDC)破岩机制以及钻进过程中所产生的波场特征,采集获得了波场信息丰富的三分量随钻地震数据,经精细预处理后,成功分离获得高信噪比横波信息,基于此求取了精度较... 本文分析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 bit,PDC)破岩机制以及钻进过程中所产生的波场特征,采集获得了波场信息丰富的三分量随钻地震数据,经精细预处理后,成功分离获得高信噪比横波信息,基于此求取了精度较高的横波层速度,进而实现了PDC钻头随钻地震资料反射波成像,实现了PDC钻头随钻地震在胜利油田某井区的成功应用。本文技术的成功探索,为我国石油钻井中PDC钻头随钻地震的工程应用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地震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 横波成像 波场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石油磺酸盐在史深100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聂振霞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4,120,共4页
为解决低渗透油藏生产过程中由于物性条件差导致的注水效果差、驱替能力弱问题,以胜利石油磺酸盐作为表面活性剂,研究油水界面张力和压降因数等,分析胜利石油磺酸盐对储层渗流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有利于减小水驱毛管阻... 为解决低渗透油藏生产过程中由于物性条件差导致的注水效果差、驱替能力弱问题,以胜利石油磺酸盐作为表面活性剂,研究油水界面张力和压降因数等,分析胜利石油磺酸盐对储层渗流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有利于减小水驱毛管阻力,从而降低水驱压差;胜利石油磺酸盐与史深100区块的原油具有良好的相似相容性能,质量浓度为4 g/L的胜利石油磺酸盐能够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10-3mN/m.在史深100区块史3-10-x12水井进行矿场试验,统计启动压力、吸水指数、注水压力和日注水量等参数,表明胜利石油磺酸盐能够有效改善低渗油藏注水效果,补充地层能量,缓解低渗透油藏注采矛盾,对提高采收率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石油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降压增注 低渗透油藏 注采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油田企业数据中心总体框架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剑峰 肖波 段鸿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7,2,共5页
随着数字油田建设的逐步深入,油田数据日益增多,数据集成化管理与应用难度随之增加,建立油田级数据中心成为必然.结合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现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投资、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的建设原则,提出油田数据中心总体框... 随着数字油田建设的逐步深入,油田数据日益增多,数据集成化管理与应用难度随之增加,建立油田级数据中心成为必然.结合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现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投资、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的建设原则,提出油田数据中心总体框架,根据框架需求设计数据中心的数据采集体系、数据存储体系和数据服务平台.中国石化油田企业数据中心在胜利油田完成试点建设,并相继推广至其他油田,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数据采集 数据存储 数据服务 数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稠油泥砂高温燃烧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廷震 张元法 +1 位作者 张虹 顾维森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04-207,共4页
本文对胜利油田草桥稠油泥砂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在稠油泥砂组成及危害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稠油泥砂高温燃烧处理技术。该技术在特种燃烧炉内实现了雾化水煤浆与稠油泥砂掺和燃烧,油泥砂中热量得到回收利用,利用两级烟气处理系统及粉... 本文对胜利油田草桥稠油泥砂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在稠油泥砂组成及危害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稠油泥砂高温燃烧处理技术。该技术在特种燃烧炉内实现了雾化水煤浆与稠油泥砂掺和燃烧,油泥砂中热量得到回收利用,利用两级烟气处理系统及粉尘处理系统,有效地消除了有害气体的二次污染,尾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该技术不仅对含油污泥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同时实现了资源回收利用,具有较强的环保意义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泥砂 雾化水煤浆 高温燃烧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储集层渗透性伤害的微观机理与改造技术——以济阳坳陷胜利油田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守鹏 方正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9-356,398,共9页
针对低渗透砂岩储集层岩石样品'组构要素'(骨架颗粒、填隙物和孔喉结构等)特征,研发了'分步溶解、溶离'酸化、酸压的增产增注改造技术并进行现场应用。影响低渗透砂岩储集层渗透性的主要因素有3种:①砂岩颗粒骨架间的... 针对低渗透砂岩储集层岩石样品'组构要素'(骨架颗粒、填隙物和孔喉结构等)特征,研发了'分步溶解、溶离'酸化、酸压的增产增注改造技术并进行现场应用。影响低渗透砂岩储集层渗透性的主要因素有3种:①砂岩颗粒骨架间的泥质充填物阻塞渗流通道;②同沉积地层水在深埋过程中矿化度-溶解度变化、地层流体不均衡迁变引发矿物结晶沉淀占据孔喉空间;③岩石在上覆压力作用下逐渐深埋,骨架碎屑经压实更致密,渗流通道变窄。'分步溶解、溶离'酸化(酸压)改造技术以缓释酸为主体,以超分子溶剂取代盐酸溶解碳酸盐、利用氟化氢铵+氟硼酸+氟磷酸复合体系溶解硅酸盐,分步溶解、逐级实施,最终达到扩孔增渗的目的。使用该技术能有效溶解对孔隙中流体有明显阻滞作用的主要填隙物成分,并能将被溶解的填隙物反应残渣从岩石架构中分离出来,扩大有效泄流半径,实现单井增产增注。经矿场试验证实该技术可靠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低渗透砂岩 渗透性伤害 组构要素 溶解 溶离 储集层改造 增产增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团的工作价值形态管理——以胜利油田滨南社区团委为例
12
作者 范德刚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3年第9期73-75,共3页
近年来,胜利油田滨南社区团委着眼于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调动基层团员青年参与团的活动的积极性,在基层团支部开展了价值形态管理的试点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推动了团的活动蓬勃开展。
关键词 胜利油田 滨南社区 基层团组织 共青团 工作价值形态管理 青年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油田开发区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13
作者 杜佳原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3期97-99,共3页
以西北某油田为调查区域,针对动物布设监测样线,通过对区域的动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了荒漠油气开发对动物的影响,提出了油气田开发中保护动物的措施,包括科学规划,减少非必要的土地占用;强化油气田生产管理,减少污染;加强对油... 以西北某油田为调查区域,针对动物布设监测样线,通过对区域的动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了荒漠油气开发对动物的影响,提出了油气田开发中保护动物的措施,包括科学规划,减少非必要的土地占用;强化油气田生产管理,减少污染;加强对油气田开发区动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多样性 荒漠油田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区新北油田馆上段沉积特征及沉积相模式 被引量:17
14
作者 袁静 鹿洪友 +1 位作者 高喜龙 时丕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5,共8页
主要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粒度分析、参数计算及测井资料解释等手段,以揭示胜利油区垦东凸起北坡新北油田馆上段沉积特征及沉积相模式为目的开展工作,得到以下认识:研究区馆上段为分汊河相沉积。其粒度概率累积曲线普遍具有明显过渡段... 主要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粒度分析、参数计算及测井资料解释等手段,以揭示胜利油区垦东凸起北坡新北油田馆上段沉积特征及沉积相模式为目的开展工作,得到以下认识:研究区馆上段为分汊河相沉积。其粒度概率累积曲线普遍具有明显过渡段而显示与辫状河心滩相似的特征;平均河道弯曲度大于1.7,二元结构发育,具有曲流河的某些特征;以河岸抗冲性中等,决口扇较为发育而有别于网状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馆上段分汊河沉积相模式:包括河床、堤岸、河漫/洪泛平原及废弃河道亚相,组成下粗上细的正旋回。其中河床亚相砂坝微相是分汊河相的沉积主体,其次为堤岸亚相决口扇微相和废弃河道亚相。河床亚相砂坝顶部多直接覆盖洪泛平原泥质沉积。新北油田宏观上油气分布受构造控制,微观上油气富集主要受分汊河道砂体的控制。分汊河相的发现与提出有助于新北油田精细砂体预测和优化整开发方案,也为类似地区的储层预测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和可借鉴的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相模式 分汊河 馆上段 新北油田 胜利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国石化探区油气勘探方向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传春 彭勇民 +3 位作者 乔玉雷 石好果 王树华 庄文山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3-459,共7页
准噶尔盆地面积大,而中石化探区工区小,且埋藏深、区块散,勘探难度较大。油气勘探表明,准噶尔盆地中石化探区目前发现的主要油层与中石油新疆局邻近油田的主要油层不好对比,发现的油层多不是当初设计的主要目的层,总体上所发现的主力油... 准噶尔盆地面积大,而中石化探区工区小,且埋藏深、区块散,勘探难度较大。油气勘探表明,准噶尔盆地中石化探区目前发现的主要油层与中石油新疆局邻近油田的主要油层不好对比,发现的油层多不是当初设计的主要目的层,总体上所发现的主力油层都偏上。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可能存在4横4竖8条油气富集带,不同富集带的特征不同,其分布与深大断裂的发育方向与圈闭位置有关;其富集程度与主要油源区的位置及烃源岩的层位有关,尤其是不整合面与油源断裂的联合输导与油气富集关系更为密切。根据石油地质特征、成藏条件、主要油藏类型分析,中石化探区勘探重点近期应以西缘区块的地层岩性油气藏为主,次为准中区块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北缘及青格里底山区块的地层-构造油气藏是今后应长期关注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特征 富集带 勘探思考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驱动的中国石化企业数据中心模型架构 被引量:5
16
作者 肖波 景帅 +1 位作者 吴建军 马承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2,2+1,共5页
中国石化油田企业数据中心建设面临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新技术变化.提出基于模型驱动的中国石化企业数据中心模型架构,包括业务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建立业务模型与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模型之间的转换方... 中国石化油田企业数据中心建设面临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新技术变化.提出基于模型驱动的中国石化企业数据中心模型架构,包括业务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建立业务模型与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模型之间的转换方法.由于逻辑数据模型具有业务无关性和平台无关性,因此可满足不同的业务专业需求,适应不同的数据库产品.为支持模型驱动模式,建立数据元管理系统和相应的模型驱动工具.该模型架构应用于中国石化勘探开发数据模型标准化、油田企业数据中心及数据服务平台等建设,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业务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 元数据 模型驱动 数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海上油田开发海工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锦昆 刘真 +1 位作者 冯春健 刘化丽 《船海工程》 2012年第2期149-154,共6页
介绍胜利海上油田开发油气集输、海洋平台的技术及应用情况,分析其技术特点以及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发应用的可行性。实践证明,该方法能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一次性投入,能提高经济效益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海洋工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老油田开发的实践探索与启示 被引量:10
18
作者 董卫兵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文章通过对中国东部老油田开发历程的回顾及资源现状分析,指出东部油田仍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基础。同时,归纳分析了东部老油田进入开发后期面临的问题,总结了东部老油田增储稳产的实践与探索,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开发东部老油田的几点... 文章通过对中国东部老油田开发历程的回顾及资源现状分析,指出东部油田仍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基础。同时,归纳分析了东部老油田进入开发后期面临的问题,总结了东部老油田增储稳产的实践与探索,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开发东部老油田的几点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油田 开发后期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I介质下五维地震脆性稳定预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李红梅 曲志鹏 +1 位作者 张云银 冯德永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62,共12页
岩石的脆性性质是页岩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工程甜点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横向各向同性介质(HTI)为例,建立了各向异性假设下的脆性指示因子与背景杨氏模量、背景泊松比及各向异性参数的关系,形成了五维地震脆性稳定预测方法。首先,基... 岩石的脆性性质是页岩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工程甜点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横向各向同性介质(HTI)为例,建立了各向异性假设下的脆性指示因子与背景杨氏模量、背景泊松比及各向异性参数的关系,形成了五维地震脆性稳定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各向同性假设预测储层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其次,基于复频域反演获得各向异性参数的低频信息作为初始模型,结合方位振幅差异反演技术稳定预测储层的3个各向异性参数;最后,通过背景杨氏模量和泊松比以及各向异性参数计算各向异性储层的脆性指示因子,实现HTI介质脆性的稳定预测。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宽频地震数据的低频信息,并将六参数直接反演转化为二次三参数反演,理论上提升了反演过程的稳定性。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页岩油的脆性预测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维地震脆性 初始模型 方位振幅差异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20
作者 牛花朋 刘姗 +7 位作者 焦小芹 张关龙 王千军 周健 赵贤 于洪洲 熊峥嵘 何晓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8-597,共10页
本文选取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拉特山(哈山)地区石炭系火山熔岩(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来说明其成因机制及构造背景。研究结果表明,三类岩石的MgO含量中等(3.21%~6.82%),Al_(2)O_(3)含量中等偏高(11.30%~17.78%),全碱K_(2)O+Na_... 本文选取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拉特山(哈山)地区石炭系火山熔岩(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来说明其成因机制及构造背景。研究结果表明,三类岩石的MgO含量中等(3.21%~6.82%),Al_(2)O_(3)含量中等偏高(11.30%~17.78%),全碱K_(2)O+Na_(2)O含量较高(4.24%~7.24%)。其中,玄武岩样品整体K_(2)O含量较低,体现Na相对于K富集的特点,判断其为低钾拉斑系列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的钙碱元素含量高,具有弧火山岩特征。三类火山岩整体呈现^(87)Sr/^(86)Sr值中等偏低(0.702^(87)7~0.706620)、ε_(Nd)(t)同位素值(+4.59~+9.85)高的特征,表明岩浆在深部岩浆房经历了壳-幔混合作用。玄武安山岩、安山岩的稀土元素含量与玄武岩相比,大离子亲石元素Ba富集,高场强元素U、Pb相对富集、Nb亏损,表现出与俯冲消减带相关的岛弧岩浆作用的特点。通过与稀土、微量元素相关的构造环境分析,玄武岩含有源自亏损地幔的组分,低钾拉斑系列产于洋盆俯冲消减的构造背景,中性火山岩则刻度了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消减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亏损地幔楔受俯冲板块脱水释放的沉积物或洋壳熔体交代后,部分熔融形成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准噶尔洋盆的俯冲消减可持续至晚石炭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哈山 石炭系 火山岩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