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东油田老区钻井溢流事故处理存在问题浅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高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4,共3页
近年来冀东油田老区钻井过程中溢流事故频频发生,虽然都得到了妥善的处理,没有发生严重事故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在溢流事故处理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文章通过对三年来所有溢流事故处理报告的研究,对事故处理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了处... 近年来冀东油田老区钻井过程中溢流事故频频发生,虽然都得到了妥善的处理,没有发生严重事故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在溢流事故处理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文章通过对三年来所有溢流事故处理报告的研究,对事故处理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了处理过程中的不足并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为今后在溢流事故处理中提供有力参考和借鉴,降低井控风险处理难度,最终提高溢流事故处理的质量,提高一次性压井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 关井立管压力 压井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定量荧光技术在冀东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闫长青 苏亚楠 +3 位作者 丁群 杨金英 张学军 李鹏年 《录井工程》 2020年第2期29-36,共8页
随着冀东油田大斜度、大位移井数量大幅增加,以及钻井新工艺的采用,导致录井过程中油气显示发现难度日益增大;同时因钻井液中添加了大量具有荧光特性的添加剂,导致钻井液出现不同程度荧光污染,严重干扰了地质录井油气显示的发现。为此,... 随着冀东油田大斜度、大位移井数量大幅增加,以及钻井新工艺的采用,导致录井过程中油气显示发现难度日益增大;同时因钻井液中添加了大量具有荧光特性的添加剂,导致钻井液出现不同程度荧光污染,严重干扰了地质录井油气显示的发现。为此,冀东油田开展了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研究首先,对其含油浓度和对比级的对应性、样品分析结果重复性误差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指出了该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其次,根据现场应用流程,明确了不同性质原油的主要谱图类型,厘清了不同区块、层位谱图形态特征,并梳理了该地区常用钻井液添加剂谱图类型,通过辨识不同样品在主峰出峰位置和出峰组合上的差异,达到有效排除钻井液污染影响,发现岩屑中真实油气显示的目的;最后,优选三维定量荧光含油性特征参数CN指数和N指数,建立三维定量荧光解释方法,实现对储集层含油性的有效识别。通过多口井的应用表明,三维定量荧光技术能够满足大斜度、大位移井钻探的需要,具有全面推广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油田 三维定量荧光 指纹谱图 钻井液添加剂 含油岩屑 解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录井岩样荧光面积定量化分析软件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湛建利 丁群 +3 位作者 桂传松 闫长青 孟姝婳 孙合辉 《录井工程》 2022年第2期30-34,共5页
针对石油钻探现场采用传统的人眼识别判断岩样荧光显示存在结果不确定性的问题,基于成熟的光学成像技术,开发了岩样荧光面积定量化分析识别软件。该软件通过一系列运算提取出岩样数字图像的颜色信息,并最终得到定量化的岩样颜色统计数据... 针对石油钻探现场采用传统的人眼识别判断岩样荧光显示存在结果不确定性的问题,基于成熟的光学成像技术,开发了岩样荧光面积定量化分析识别软件。该软件通过一系列运算提取出岩样数字图像的颜色信息,并最终得到定量化的岩样颜色统计数据,利用岩样白光图像和荧光图像的数据对比,经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分析,获得岩样的荧光像素数据,最终实现了岩样荧光面积的定量化分析。该软件有效地克服了随钻勘探油气显示识别中人为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加速了录井技术智能化进程,对录井技术的发展和数据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 荧光面积 岩样颜色 定量化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深层大位移井钻柱安全分析与对策
4
作者 张月 孔华 +1 位作者 李战伟 陈德强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1年第3期50-53,58,共5页
针对冀东大位移井目的层垂深大、造斜点浅、裸眼段长等特点,开展了深层大位移井钻柱安全性评价研究。基于软杆摩阻扭矩分析模型,建立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摩阻扭矩计算方法,分析了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分布情况,评价了钻井轨迹、摩擦系数等对... 针对冀东大位移井目的层垂深大、造斜点浅、裸眼段长等特点,开展了深层大位移井钻柱安全性评价研究。基于软杆摩阻扭矩分析模型,建立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摩阻扭矩计算方法,分析了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分布情况,评价了钻井轨迹、摩擦系数等对钻井摩阻扭矩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降摩减阻技术措施。计算结果和实钻表明,深层大位移井侧向力受力分布集中在上部浅层造斜段,并且容易造成钻具的疲劳和破坏;钻井过程中起钻摩阻和钻进时扭矩较大,摩阻扭矩受井眼轨迹和井下摩擦系数的影响。分析计算结果对大位移井井下摩阻扭矩控制和钻柱的合理选择达到有效指导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软杆模型 摩阻扭矩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地形图缩编技术方法研究
5
作者 陈红兵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年第10期81-82,共2页
利用1∶2 000比例尺地形图进行缩编制作1∶5 000比例尺地形图,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成本、缩短成图周期的有效方法。由于大比例尺地形图负载量多于小比例尺地形图,为了使缩编后图面清晰易读,反映本地区地理特征和区域特征,须舍弃部... 利用1∶2 000比例尺地形图进行缩编制作1∶5 000比例尺地形图,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成本、缩短成图周期的有效方法。由于大比例尺地形图负载量多于小比例尺地形图,为了使缩编后图面清晰易读,反映本地区地理特征和区域特征,须舍弃部分次要、不必要的要素,同时根据区域特点和用图需求对其中要素进行综合取舍。研究利用基于Auto CAD平台二次开发软件实现部分自动化缩编,在地形图拼接、改变符号大小、删除多余要素、要素综合取舍、高程点抽稀等方面均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50%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地形图 地形图缩编 AUTO CAD 二次开发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井控技术中有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高杰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1-854,共4页
为了提高压井施工的质量,实现"压而不死,活而不喷",对压井施工现场中数据选取模糊和过程控制粗糙的环节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针对目前现场压井施工的现状,文中对2个井控关键问题——压井中安全附加值的选择和气侵压井施工... 为了提高压井施工的质量,实现"压而不死,活而不喷",对压井施工现场中数据选取模糊和过程控制粗糙的环节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针对目前现场压井施工的现状,文中对2个井控关键问题——压井中安全附加值的选择和气侵压井施工中井口套压最大安全控制值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压井现场圈闭压力、压力波动、附加密度和压力的对应关系等因素对附加值选择的影响,以及根据"U"形管模型原理及气体平衡公式推导了压井施工中井口套压和套管鞋处压力的变化关系,提出了压井中安全附加值选取和不同阶段井口套压最大安全控制值的一些建议,以便为现场溢流险情发生后实施高效、高质、科学的压井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侵 套压 最大值 安全附加值 圈闭压力 井控 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明火低热辐射点火筒设计与应用
7
作者 王高杰 王瑜 赵永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32,共4页
冀东油田老平台或人工岛空间受限,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的点火筒位置不能有效安全设置,给钻井施工带来极大的井控风险,文章提出了能够降低安全距离要求的无明火低热辐射点火筒的设计方案。针对当前油田钻井施工中注水井导致井控风险增大... 冀东油田老平台或人工岛空间受限,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的点火筒位置不能有效安全设置,给钻井施工带来极大的井控风险,文章提出了能够降低安全距离要求的无明火低热辐射点火筒的设计方案。针对当前油田钻井施工中注水井导致井控风险增大、溢流排气压井频次高、点火筒的安全距离要求难以实现的现状,提出无明火低热辐射点火筒装置的应用,介绍了无明火低热辐射点火筒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测试情况,分析了其优势及特点。通过在NP1-3人工岛等钻井现场的应用表明,该装置点火时能够实现无明火、低热辐射,同时避免外界风的影响,缩小点火点与周边设施的安全距离要求,在空间受限平台能有效确保应急点火的安全性,增加空间受限平台的布井数量,提高勘探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受限 点火筒 溢流 无明火 热辐射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面降温的井下钻井液冷却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柳鹤 于国伟 +4 位作者 于琛 郑锋 陈文博 王超 郑双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6-764,共9页
目前井下钻井液冷却技术中存在是否具有开展降温技术的必要及如何实现井下钻井液温度实时控制这2个核心问题。首先基于井筒传热模型,探究了钻井液冷却施工参数对井下温度影响程度的大小,基于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建立了钻井液... 目前井下钻井液冷却技术中存在是否具有开展降温技术的必要及如何实现井下钻井液温度实时控制这2个核心问题。首先基于井筒传热模型,探究了钻井液冷却施工参数对井下温度影响程度的大小,基于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建立了钻井液冷却施工参数优化模型,形成了井下钻井液冷却极限计算方法,以此评估是否具有开展降温技术的必要。然后基于井筒传热模型,探究了地面降温与井下降温间的定量关系,得到井下温度的变化与地面注入温度的变化呈单调线性关系,依据此关系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形成了钻井液井下温度实时控制方法。最后利用一口实例井对上述模型与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冷却施工参数优化模型得到的井下降温极限比未经优化的正常钻井温度低17℃,同时建立的基于PID控制的井下温度控制方法能实现井下温度的实时定量控制,减少地面钻井液冷却设备能耗,并确保井下温度尽快达到设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传热模型 温度控制 冷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录井技术条件下钻井液数据资料的深度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马青春 刘志军 +3 位作者 曹现军 祝九洲 闫长青 张会民 《录井工程》 2022年第3期34-40,共7页
随着油气勘探不断深入,储层评价难度的不断加大,随钻钻井液和后效中的油气显示特征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决钻井液资料如何应用的问题,基于综合录井、气测录井、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地化录井的技术特征,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钻井液和后效的... 随着油气勘探不断深入,储层评价难度的不断加大,随钻钻井液和后效中的油气显示特征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决钻井液资料如何应用的问题,基于综合录井、气测录井、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地化录井的技术特征,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钻井液和后效的评价方向、分析方法、分析参数,通过实例验证钻井液录井分析在含水特征、含油特征、真假油气显示判断、后效归位等方面的应用成效,充分证明了录井钻井液数据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数据 后效 油花 气泡 显示归位 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录井技术在南堡凹陷页岩储层识别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文睿 《录井工程》 2021年第3期46-50,共5页
南堡凹陷泥页岩油气成藏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油气赋存方式及勘探潜力尚不明确,寻找新的替代层系和领域已经成为共识。由于页岩裂缝性储层横向变化大,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有效储层难以追踪评价,油层钻遇效率低,区块的页岩油气储量及产量接... 南堡凹陷泥页岩油气成藏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油气赋存方式及勘探潜力尚不明确,寻找新的替代层系和领域已经成为共识。由于页岩裂缝性储层横向变化大,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有效储层难以追踪评价,油层钻遇效率低,区块的页岩油气储量及产量接替已成为制约该区块发展的瓶颈。为了更好地评价南堡凹陷页岩油气资源潜力,根据区块构造地质特征,引入元素录井技术,综合分析区块地质特征,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储层参数敏感性分析,选取特征元素和特征参数,追踪页岩裂缝发育带及横向宏观展布,形成页岩参数(有机质丰度指数,脆性指数)裂缝性储层识别评价方法,使有效储层识别符合率提高到88.95%,为压裂试采井段的选取提供了可靠依据,为页岩油储量及产量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裂缝性储层 元素录井 特征参数 相关性 敏感性 储层识别 南堡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东营组录井解释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赵文睿 《录井工程》 2021年第4期73-78,共6页
南堡凹陷是冀东油田主要的油气产区,而东营组是其主要生产层位之一。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勘探难度不断增大,钻井提速导致岩屑破碎严重,岩屑代表性逐渐变差,而钻井液工艺的提升使得岩屑受到污染,导致含油显示识别困难,同时由于东... 南堡凹陷是冀东油田主要的油气产区,而东营组是其主要生产层位之一。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勘探难度不断增大,钻井提速导致岩屑破碎严重,岩屑代表性逐渐变差,而钻井液工艺的提升使得岩屑受到污染,导致含油显示识别困难,同时由于东营组埋深较浅,受地层水、地层压力等地质因素影响较大,存在大量的低阻、低气测异常层和剩余油储层,给录井解释评价工作带来了困难。为解决这些难题,通过统计南堡凹陷东营组的气测、地化、轻烃等录井技术资料和试油资料,分析录井参数特征,形成了地化含油丰度参数Po和轻烃含水参数Qw,建立了适合南堡凹陷东营组的录井解释评价方法。利用新建立的解释评价方法在冀东油田南堡凹陷进行了29口预探井的现场应用,共试油31层,符合25层,解释符合率为80.6%,有效解决了冀东南堡凹陷东营组流体性质识别困难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东营组 录井技术 解释评价 气测 地化 轻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定向井井眼轨迹预测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长栋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1期154-154,共1页
通过理论计算、室内试验及现场应用表明,使用永久封隔器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风险和成本。
关键词 定向井 井眼轨迹 预测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