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工程技术推广应用黄原胶的新进展及再创新选向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月先 冯培基 +5 位作者 钟水清 徐峰 任山 周文 段明峰 肖俊英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80,128-129,共4页
中国石油工程技术创新在于增加高科技含量,黄原胶是重要的选择对象。黄原胶是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分泌出来的天然胶状物,属于生物工程高科技材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优生物胶之一。文章首先介绍中国是世界上生产和应用黄原胶的主要国家,生产... 中国石油工程技术创新在于增加高科技含量,黄原胶是重要的选择对象。黄原胶是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分泌出来的天然胶状物,属于生物工程高科技材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优生物胶之一。文章首先介绍中国是世界上生产和应用黄原胶的主要国家,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全面集中阐明了黄原胶的特性——拥有主链和侧链构成的三级分子结构,存在着多种官能团,高分子量由五糖组成,其特性拥有多种功能。油气田钻井、完井、调剖和驱油前期应用成效明显,作用原理倍受关注。由此分析提示:技术再创新要进行跨行业战略性结盟,达到优势互补,强化基础研究评价的针对性,提高技术配套能力,扩大技术创新专业领域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特性 功能 工程技术 范例解析 创新提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定向井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刁素 颜晋川 +2 位作者 任山 李思洲 黄忠禹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结合川西实践,总结出定向井压裂表现的特点:破裂压力异常、近井摩阻大、施工压力较直井高、压后效果斜井较直井差,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到近井效应显著、裂缝空间转向、多裂缝的形成是造成定向井压裂施工难度大和压后效果普遍较直井... 结合川西实践,总结出定向井压裂表现的特点:破裂压力异常、近井摩阻大、施工压力较直井高、压后效果斜井较直井差,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到近井效应显著、裂缝空间转向、多裂缝的形成是造成定向井压裂施工难度大和压后效果普遍较直井差的主要原因。围绕分析结果进行了定向井压裂工艺技术研究,提出了优化射孔、前置液段塞、线性加砂、变排量压裂工艺技术、以及变粘压裂液、增加前置液量、增大加砂规模等措施。2006年在川西马井和新都地区共进行了16井次定向井现场应用,施工成功率100%,工业气井建成率达94%;2005年马井区块平均直井、斜井压后无阻流量之比为2.05,2006年仅为1.39,同井组斜井、直井压后产量差距明显缩小。该研究为开发定向井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增产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水力压裂 工艺 研究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须家河组裂缝性储层保护堵漏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兰林 董波 +2 位作者 欧彪 夏海英 潘宝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3期27-28,32,共3页
川西须家河组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裂缝的发育程度对于单井能否建产及产能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形成了堵漏方案设计软件,从井漏裂缝宽度计算和堵漏钻井液配方设计2个方面对现行的高酸溶堵漏技术进行了优化和完善。现场试验表... 川西须家河组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裂缝的发育程度对于单井能否建产及产能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形成了堵漏方案设计软件,从井漏裂缝宽度计算和堵漏钻井液配方设计2个方面对现行的高酸溶堵漏技术进行了优化和完善。现场试验表明,经软件设计的堵漏配方堵漏成功率高、漏失量小,显著降低了裂缝性储层中的漏失性伤害,对于类似的裂缝性储层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止地层损害 裂缝性油气层 堵漏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网络加砂压裂技术研究及其在川西低渗透致密气藏的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任山 向丽 +1 位作者 黄禹忠 刘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89,共4页
纤维网络加砂压裂技术是为川西低渗透致密气藏实现低伤害压裂配套的一项新技术,其作用在于优化支撑剂在裂缝中的铺置形态,提高有效支撑缝长,降低压裂液残渣伤害,配合液体快速返排,降低水锁效应,防止支撑剂回流。在纤维携砂机理的基础上... 纤维网络加砂压裂技术是为川西低渗透致密气藏实现低伤害压裂配套的一项新技术,其作用在于优化支撑剂在裂缝中的铺置形态,提高有效支撑缝长,降低压裂液残渣伤害,配合液体快速返排,降低水锁效应,防止支撑剂回流。在纤维携砂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纤维优选评价实验和纤维网络加砂压裂工艺研究,结合现场试验,形成了以改善支撑剂铺砂剖面、提高有效缝长为目的,强化高效快速返排效果的纤维网络加砂压裂技术,并研制了不可降解和可降解的2类高效纤维。川西地区A气藏的DS101井于2009年4月实施了纤维网络加砂压裂工艺,压裂后测试天然气无阻流量达9.76×104m3/d,是A气藏平均水平的3倍。2009—2010年,纤维网络加砂压裂技术已在B气藏成功应用4井次,平均单井天然气无阻流量为1.99×104m3/d,是B气藏平均水平的2.1倍。现场实践证实,针对川西低渗透致密气藏,纤维网络加砂压裂技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加砂压裂 有效支撑缝长 现场试验 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10-3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曾凡辉 郭建春 +1 位作者 陈红军 赵金洲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6-118,共3页
X10-3水平井具有埋藏深、笼统全相位射开井段长、原油黏度高、水平井筒与油藏最大地应力方向不完全平行的特点。压裂改造时存在吸液孔数多、裂缝扭曲复杂、多裂缝发育、压裂液滤失严重、压裂液返排及生产时原油流动困难的问题。基于裂... X10-3水平井具有埋藏深、笼统全相位射开井段长、原油黏度高、水平井筒与油藏最大地应力方向不完全平行的特点。压裂改造时存在吸液孔数多、裂缝扭曲复杂、多裂缝发育、压裂液滤失严重、压裂液返排及生产时原油流动困难的问题。基于裂缝形态预测、储层地质精细划分、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优选、投球分段压裂和施工压力预测等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水平井长射孔段的低成本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和分段压裂技术;通过采用大排量、高黏度前置液造缝,使用粉陶打磨孔眼和降滤失,优化压裂液性能,采用低密度支撑剂等手段,保证了施工的顺利实施。测试结果表明,压裂改造形成了4批次裂缝,产液量从压前抽汲9.7 m3.d-1变为自喷产液量20 m3.d-1,获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分段压裂 地应力方向 优化设计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低渗致密气藏低伤害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禹忠 任山 +2 位作者 林永茂 刘林 杨永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5,113-114,共3页
川西地区重点勘探开发区块A气田遂宁组和B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由于前期压裂工艺技术的不配套,使得压裂施工成功率低、措施有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气藏的有效开发。压裂伤害机理研究表明,压裂过程中的伤害主要来源于压裂液和支撑剂造成的裂缝伤... 川西地区重点勘探开发区块A气田遂宁组和B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由于前期压裂工艺技术的不配套,使得压裂施工成功率低、措施有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气藏的有效开发。压裂伤害机理研究表明,压裂过程中的伤害主要来源于压裂液和支撑剂造成的裂缝伤害,提出了压裂改造应从低伤害压裂液、压裂优化设计、返排工艺等多个方面降低伤害。研制形成的低稠化剂压裂液稠化剂浓度下降20%、伤害下降11.7%、残渣下降16%。在铺砂浓度实验、前期施工井评价和典型井的模拟和优化的基础上,确定了A气田遂宁组气藏和B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的最优压裂施工方案,形成了以线性加砂工艺技术、变粘压裂工艺技术、低砂比压裂工艺技术、多层压裂工艺、液氮+纤维高效返排等降低施工难度、实现低伤害压裂的配套集成技术。通过低伤害压裂技术的应用,使B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压后平均无阻流量由项目开展前的1.90×104m3/d上升到8.5137×104m3/d,使得A气田遂宁组气藏在2005年底提交天然气含气面积129.07km2,探明储量100.78×108m3,具备持续高速勘探开发的潜力。低伤害压裂技术在川西其它气田得到了推广应用,也为近期目标区块的勘探开发以及类似储层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地区 致密气藏 压裂技术 低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低渗致密气藏难动用储量压裂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孙勇 任山 +1 位作者 王世泽 熊昕冬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70,4,共3页
川西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有相当一部分储量储层改造效果差,气井产能和压力递减快,储量难以得到有效动用。通过对难动用储量压裂难点分析,明确了储量难动用的主要原因是严重水锁、高启动压力梯度、强应力敏感性、复杂渗流形态,压裂过程易伤... 川西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有相当一部分储量储层改造效果差,气井产能和压力递减快,储量难以得到有效动用。通过对难动用储量压裂难点分析,明确了储量难动用的主要原因是严重水锁、高启动压力梯度、强应力敏感性、复杂渗流形态,压裂过程易伤害,提出了相应的压裂对策,并形成了以低伤害为核心,高效返排为手段的大型加砂压裂技术、多层压裂合采技术的川西难动用储量压裂工艺技术,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难动用储量 大型压裂 多层压裂 低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马井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储层改造技术研究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黄禹忠 任山 +4 位作者 林永茂 杨永华 何红梅 钟水清 张明文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7,145,共3页
马井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埋藏深,是典型的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储层条件复杂,以前的储层改造效果不明显,措施成功率为72.8%、有效率仅为49.2%。自2005年来针对该气藏工程地质特征调试出低稠化剂压裂液,研究形成了优化加砂浓度、多层压... 马井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埋藏深,是典型的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储层条件复杂,以前的储层改造效果不明显,措施成功率为72.8%、有效率仅为49.2%。自2005年来针对该气藏工程地质特征调试出低稠化剂压裂液,研究形成了优化加砂浓度、多层压裂工艺、线性斜坡式加砂工艺、低密度支撑剂应用、加大规模加砂压裂等集成技术。项目期间施工21口井,压后累计无阻流量179.1648×104m3/d,平均单井无阻流量8.5317×104m3/d,单井压后增产倍数达到12.60,压后单井平均无阻流量是2005年前的4.5倍,措施成功率90%,有效率提高到86.6%,效果明显。该集成技术为推动川西地区中浅层气藏难动用储量的开发提供了压裂改造技术思路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蓬莱镇组 压裂液 压裂技术 川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猫鼬分段加砂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斌 王兴文 +1 位作者 黄禹忠 慈建发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6-129,共4页
为解决川西套管封隔器水平井分段压裂分段数受限、压后作业困难的难题,文中在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喷砂射孔磨料,优化磨料粒径、磨料体积分数及喷砂排量等参数的基础上,优化配套大通径井口装置、压裂液体系及冲砂工艺,形成了适用于川西中浅... 为解决川西套管封隔器水平井分段压裂分段数受限、压后作业困难的难题,文中在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喷砂射孔磨料,优化磨料粒径、磨料体积分数及喷砂排量等参数的基础上,优化配套大通径井口装置、压裂液体系及冲砂工艺,形成了适用于川西中浅层的水平井猫鼬分段压裂技术。与邻井对比分析表明,采用猫鼬压裂方式的改造效果与采用常规压裂的相差不大,其优点在于提供了全通径水平井井筒,有利于后期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猫鼬分段压裂 改造效果 川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泵技术在川渝油气田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琦 黄艳 +3 位作者 钟晓瑜 赵志宏 黄力 魏朝勇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1,142,共3页
螺杆泵工艺技术的研究属首次在川渝油气田应用该项工艺,通过国内外螺杆泵工艺技术发展现状调研及现场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适应性分析,确定了川渝油气田应用螺杆泵采油、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和适应范围,其研究成果对拓宽川渝油气田的... 螺杆泵工艺技术的研究属首次在川渝油气田应用该项工艺,通过国内外螺杆泵工艺技术发展现状调研及现场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适应性分析,确定了川渝油气田应用螺杆泵采油、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和适应范围,其研究成果对拓宽川渝油气田的举升工艺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泵 川渝油气田 适应性分析 排水采气 油井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动管柱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钟森 林立世 +1 位作者 方行 屈静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6期50-52,共3页
川西须四致密砂岩气藏前期采用酸化解堵改造不充分,由于储层埋藏深、裂缝延伸压力高,压裂改造难度极大。结合中浅层成熟的不动管柱分段压裂工艺和水力喷射工艺,形成了深层不动管柱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通过优化喷嘴数量、入井管柱和工... 川西须四致密砂岩气藏前期采用酸化解堵改造不充分,由于储层埋藏深、裂缝延伸压力高,压裂改造难度极大。结合中浅层成熟的不动管柱分段压裂工艺和水力喷射工艺,形成了深层不动管柱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通过优化喷嘴数量、入井管柱和工具、油套注入排量,采用"过交联"压裂液控制技术、环空压力控制技术,解决了深层压裂中喷射深度、段间封隔、油套同注控制等关键问题,在深层衬管完井水平井中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管柱 水力喷射 分段压裂 致密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压裂组合支撑剂导流能力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
12
作者 郭建春 马健 +2 位作者 曾凡辉 穆轲帆 赵志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4,I0001,共9页
页岩储层通过水力压裂形成长期高导流能力裂缝是低渗透致密油气藏资源有效开发的核心。基于线弹性力学理论,通过改进Kozeny-Carman方程建立了支撑裂缝动态导流预测能力模型,避免了以往模型没有全面考虑支撑剂粒度组成、弹塑性变形、嵌... 页岩储层通过水力压裂形成长期高导流能力裂缝是低渗透致密油气藏资源有效开发的核心。基于线弹性力学理论,通过改进Kozeny-Carman方程建立了支撑裂缝动态导流预测能力模型,避免了以往模型没有全面考虑支撑剂粒度组成、弹塑性变形、嵌入和蠕变的不足。结果表明,当有效闭合应力为60 MPa时,第1000天的裂缝导流能力较第100天的裂缝导流能力下降大约54%;在低有效闭合应力下,大粒径支撑剂含量越高,支撑裂缝导流能力越大;当有效闭合应力增大时,加入小粒径支撑剂可以减小裂缝导流能力的下降幅度;支撑剂或裂缝壁面弹性模量越大,支撑剂的变形、嵌入量越小,支撑裂缝导流能力越大;支撑裂缝初始缝宽越大,支撑裂缝中支撑剂铺置层数越多,会减少因嵌入带来的不利影响,裂缝导流能力增加;随着时间、有效闭合应力的增加,支撑裂缝缝宽、导流能力会因支撑裂缝蠕变的影响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组成 支撑剂变形 嵌入 蠕变 导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气田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勇军 严焕榕 +2 位作者 刁素 黄禹忠 栗铁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1,64,共3页
SF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水平井分段压后平均测试产量为1.23×104m3/d,投产率仅46%,个别井出砂严重堵塞油管,且平均返排率为58.2%,未达到预期开发效果。针对这种情况,亟待深入分析原因,通过深化储层认识和实验研究,认为储层多为砂泥岩互... SF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水平井分段压后平均测试产量为1.23×104m3/d,投产率仅46%,个别井出砂严重堵塞油管,且平均返排率为58.2%,未达到预期开发效果。针对这种情况,亟待深入分析原因,通过深化储层认识和实验研究,认为储层多为砂泥岩互层,非均质性严重,采用均质模型进行裂缝间距优化不尽合理;储层存在中等水敏、较强的水锁伤害导致常规压裂液储层适应性差;水平井分段压裂施工时间长、分段破胶难度大、返排制度不完善是该气田水平井压后产量低、返排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开展水平井液氮伴注、纤维防砂优化、研究各段压后储层增能情况,制定水平井合理的返排制度,在提高返排速率的同时达到防止支撑剂回流,降低储层伤害和安全风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水锁 水平井 分段压裂 裂缝间距优化 返排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的安全完井投产技术——以四川盆地元坝气田为例 被引量:32
14
作者 苏镖 龙刚 +3 位作者 许小强 伍强 丁咚 王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64,共5页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具有超深、高压、高温、高含酸性腐蚀气体的特点。完井投产过程中,腐蚀条件恶劣,安全风险大,对管柱的材质、结构要求高;井筒条件限制,井筒净化作业的风险大、难度大;施工作业时间长,井控风险大;储层非均质性强,作业井段...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具有超深、高压、高温、高含酸性腐蚀气体的特点。完井投产过程中,腐蚀条件恶劣,安全风险大,对管柱的材质、结构要求高;井筒条件限制,井筒净化作业的风险大、难度大;施工作业时间长,井控风险大;储层非均质性强,作业井段长,针对性改造难度大。为此,通过对管柱结构、腐蚀机理的研究,选择了4C+4D镍基合金材质油管配合永久式完井封隔器的酸化—投产一体化管柱,满足了酸化、测试及安全投产的需要;通过管柱设计、水动力学的计算,结合工艺措施优化,形成的扫塞、超深小井眼通井工艺等井筒处理工艺技术,满足了井筒净化的需要,保证了投产管柱顺利到位;通过对高含硫气体在临界状态的分析计算,结合现场实践,形成了配套井控安全设备,短起下测油气上窜速度小于30m/h的井控安全工艺措施,保证了投产作业的井控安全;通过暂堵剂的研制和暂堵工艺的优化,形成了多级暂堵交替注入酸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元坝气田 高含硫 超深 高温 高压 完井投产 井筒处理 多级酸化 安全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煤层气地面集输工艺技术 被引量:31
15
作者 肖燕 孟庆华 +2 位作者 罗刚强 袁先勇 姚麟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113,共3页
随着常规天然气资源不断减少,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趋严格,煤层气作为巨大的潜在资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美国在研究、勘探、开发利用煤层气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圣胡安和黑勇士两个煤田的集输... 随着常规天然气资源不断减少,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趋严格,煤层气作为巨大的潜在资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美国在研究、勘探、开发利用煤层气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圣胡安和黑勇士两个煤田的集输系统已经相当成熟。为此,从井场工艺、集输系统、集中处理站工艺、水处理系统、腐蚀防护以及现场操作经验几个方面介绍了美国圣胡安盆地煤层气的集输工艺技术,可为我国煤层气集输工艺发展的思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井场 集输系统 集中处理站 水处理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以川西地区中江气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为例 被引量:42
16
作者 段永明 曾焱 +3 位作者 刘成川 陈俊 毕有益 刘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5,共8页
四川盆地西部中江气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构造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气藏高效开发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此,研究形成了适用于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的高效开发系列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上述气藏的开发实践。应用结果表明:①针对复杂、窄河道... 四川盆地西部中江气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构造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气藏高效开发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此,研究形成了适用于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的高效开发系列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上述气藏的开发实践。应用结果表明:①针对复杂、窄河道砂体采用多域多属性精细刻画技术,对多期、交叉叠置的河道砂体空间展布特征刻画效果较好,并且各条河道砂体的沉积时间顺序也非常清晰;②采用岩相、物相、流体相"三相"定量预测技术实现了薄层岩相、物相高精度定量预测,可以识别厚度介于5~8 m的河道砂体,岩性预测吻合率接近100%,储层厚度、孔隙度预测值的误差均低于10%;③同时满足形成烃源岩断层与河道砂体有效搭配、与断裂距离介于5~25 km、古今构造均高或者古构造高今构造低、储层物性好等条件的区域,所钻气井有望获得高产、稳产;④采用井组立体部署、井型优选及水平井优化设计等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同时还节约了投资;⑤采用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使该气藏平均钻井周期由101 d降至54 d,采用地质工程一体化分段压裂改造技术,单井测试产气量稳步提升,2013-2019年间平均单井测试产气量较2012年以前的平均单井测试产气量提高10.8倍,增产效果显著。结论认为,所形成的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系列技术为中江气田建设成为川西地区陆相第二大气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河道 致密砂岩气藏 精细刻画 富集高产模式 立体开发 水平井优化设计 优快钻井 四川盆地 中江气田 中侏罗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深井钻井液技术难点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6
17
作者 石秉忠 欧彪 +2 位作者 徐江 李丽 滕春鸣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9-802,共4页
复杂的地质情况一直制约着川西坳陷深层天然气藏的勘探开发进程。通过分析目前川西深井钻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钻井液技术难题,如井壁失稳、井漏、井涌和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提出了优化控制高温... 复杂的地质情况一直制约着川西坳陷深层天然气藏的勘探开发进程。通过分析目前川西深井钻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钻井液技术难题,如井壁失稳、井漏、井涌和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提出了优化控制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稳定井壁等有针对性的钻井液预防和处理技术对策,可用于指导钻井设计与现场施工,有效降低复杂事故发生率,实现优质、安全、高效和低成本钻井,加快油气勘探步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复杂情况 井壁失稳 异常高压 安全密度 钻井液 技术对策 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致密气藏裸眼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被引量:21
18
作者 曹阳 陈琛 +2 位作者 史雪枝 熊昕东 乔智国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17,共5页
川西中浅层气藏致密、低孔、低丰度,裸眼水平井分段压裂是开发该类气藏的有效技术之一,但存在压裂参数难确定、压裂管柱下入难度大、水平段钻井液替出困难、压裂液返排效率低等问题。为此,在分析气藏特点和借鉴多级压裂经验的基础上,提... 川西中浅层气藏致密、低孔、低丰度,裸眼水平井分段压裂是开发该类气藏的有效技术之一,但存在压裂参数难确定、压裂管柱下入难度大、水平段钻井液替出困难、压裂液返排效率低等问题。为此,在分析气藏特点和借鉴多级压裂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将裸眼水平段分成8~10段进行压裂,砂比优化为17%~21%;在注入前置液阶段采用支撑剂段塞处理近井效应,降低初期施工压力及形成多裂缝的概率;设计了可完全替出水平段钻井液的压裂管柱;制定循环钻井液、旋转管柱和给管柱加压的措施,保证压裂管柱下至设计位置;采用液氮伴注和大小油嘴交替更换的助排和返排技术,提高压裂液返排的速度和效率。XP105-1H井的裸眼水平段分成8段,采用以上技术和措施成功分段压裂;压后自然返排,返排率达95%;压后天然气产量6.441 2×104 m3/d,是相同层位水平井的2倍,天然气无阻流量达到23.168×104 m3/d。XP105-1H井裸眼水平段分段压裂的成功,可为类似致密气藏裸眼水平井分段压裂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水平井 分段压裂 川西 XP105-1H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井高效返排技术在川西地区的先导性试验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刁素 任山 +2 位作者 黄禹忠 兰芳 黄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9-91,共3页
川西地区的气藏具有低渗、致密、压力低的特点,常规压裂后返排时间长,返排率通常较低,这势必要求加快排液速度,以降低对储层的伤害。然而,压裂井加快排液速度和控制支撑剂回流返吐是相互矛盾的,排液速度太快就可能超过临界出砂流速,导... 川西地区的气藏具有低渗、致密、压力低的特点,常规压裂后返排时间长,返排率通常较低,这势必要求加快排液速度,以降低对储层的伤害。然而,压裂井加快排液速度和控制支撑剂回流返吐是相互矛盾的,排液速度太快就可能超过临界出砂流速,导致支撑剂回流;排液速度太低又会导致排液时间增加和返排率下降。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发展了一套高效返排新技术——液氮助排+纤维防砂+优化放喷,在川西率先进行了4口井先导性试验,施工成功率100%,24h内返排率均在65%以上,并且返排中未见出砂现象,增产效果显著。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同类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压裂 防砂 排液 试验 四川盆地 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陆相深井钻井完井技术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伟 李丽 +2 位作者 潘登雷 蒋利 周楚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6-78,共3页
川西深部地质情况复杂、陆相碎屑岩储层埋藏深、岩石致密、压力高、产量大,目前钻井完井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钻井周期长、机械钻速慢、固井和储层保护难度大、完井方式单一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对钻井完井现状和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 川西深部地质情况复杂、陆相碎屑岩储层埋藏深、岩石致密、压力高、产量大,目前钻井完井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钻井周期长、机械钻速慢、固井和储层保护难度大、完井方式单一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对钻井完井现状和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优化井身结构,推广应用欠平衡钻井和复合钻井技术,采用非渗透钻井液、屏蔽暂堵技术和旋转(射孔)固井技术,优选套管射孔完井,开展水平井和大位移井钻井工艺等。这些技术措施经现场检验,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大位移井 水平井井身结构 完井 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