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线无源电容传感的蜂窝夹层结构渗水检测技术研究
1
作者 韩庆 殷晓康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6-764,共9页
蜂窝夹层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表板表面易受外界影响产生微小缺陷,导致内部的蜂窝夹层渗水,影响服役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无源叉指电容传感器的蜂窝夹层结构渗水检测技术,该技术基于电容检测原理,结合无线能量传输,通过电磁耦合的方式... 蜂窝夹层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表板表面易受外界影响产生微小缺陷,导致内部的蜂窝夹层渗水,影响服役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无源叉指电容传感器的蜂窝夹层结构渗水检测技术,该技术基于电容检测原理,结合无线能量传输,通过电磁耦合的方式进行能量与信息传递,可在不与被测对象接触的前提下较好地实现蜂窝夹层结构渗水状态的原位检测。通过等效电路和阻抗特性分析了该传感器的检测机理,提出了利用第一谐振峰的半谐振阻抗点测量渗水的方法。设计了传感器的信号调理模块,并搭建了与该技术相匹配的检测系统。测试系统的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无线无源的叉指电容传感器对蜂窝夹层结构渗水状况的原位检测效果明显,当蜂窝夹层结构渗水率从0%到100%变化时,系统输出信号的幅值随渗水率线性变化,变化总幅值约300 mV,相对拟合误差小于2.5%,证明该检测技术能够较好地实现对于蜂窝夹层结构渗水状态的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无源 叉指电容传感器 蜂窝夹层 渗水 电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典型区块稠油化学降黏前后理化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师忠卿 徐明明 +2 位作者 刘云磊 时宪 管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111,共8页
胜利油田稠油化学降黏冷采技术应用规模逐年递增,但降黏剂对稠油理化特征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收集典型区块稠油样品开展了稠油降黏前后四组分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测试、界面流变性能评价和微观形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含量是影响... 胜利油田稠油化学降黏冷采技术应用规模逐年递增,但降黏剂对稠油理化特征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收集典型区块稠油样品开展了稠油降黏前后四组分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测试、界面流变性能评价和微观形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含量是影响稠油黏度的主要因素;降黏剂分子通过扩散、渗透和吸附作用削弱胶质、沥青质聚集体间的相互作用,使相对分子质量降低;降黏剂分子作用下的油水相双重吸附过程引起界面膜强度下降,增加油滴的可变形性;降黏剂处理后稠油样品中的团簇状聚集体结构被破坏,胶质、沥青质分散相向饱和分、芳香分液相转变,原油流动性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化学降黏 四组分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 界面流变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藏合理能耗的油田企业能耗指标分解配置方法——以胜利油田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振泉 李东玻 +5 位作者 邴绍献 肖武 张海燕 徐永春 郑炜博 杨秀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84,共8页
石油企业作为高能耗单位,面对效益生产、节能降碳的双重要求,迫切需要开展能源优化管控,科学合理地为采油单位下达节能降耗指标。目前常用的能耗指标分解配置方法主要是吨油气单耗法,该方法沿用采油单位吨油气单耗的历史趋势,结合下一... 石油企业作为高能耗单位,面对效益生产、节能降碳的双重要求,迫切需要开展能源优化管控,科学合理地为采油单位下达节能降耗指标。目前常用的能耗指标分解配置方法主要是吨油气单耗法,该方法沿用采油单位吨油气单耗的历史趋势,结合下一年度的开发生产部署,测算各采油单位下一年度的能耗规模,并按比例分解配置能耗目标。这种方法虽然所需参数少、操作简单,但是沿用历史规律,无法体现不同采油单位节能空间的差异,也无法反映油藏条件的不同对能耗的影响。为此,采用油藏数值模拟、矿场数理统计分析、灰色关联理论等手段,提出充分体现不同油藏条件能耗水平差异的简便有效、精度较高的原油生产系统合理能耗及降耗潜力计算,并形成能耗指标分解配置方法,为能耗管理部门将指标科学、合理地配置到各采油单位提供借鉴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生产系统 能源优化管控 企业能耗 合理能耗 指标分解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菌群在油田废弃钻井泥浆处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赵金刚 刘晓 +4 位作者 靳凯 顾真齐 梁家琦 翁俊杰 刘芳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129,共12页
废弃钻井泥浆是油田作业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若处理不当可能威胁周围环境。用改性生物炭作为载体,负载复配后的高效降解微生物菌群。改性生物炭材料表现出优良的多孔特性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从而实现了高效的微生物负载。在为期63... 废弃钻井泥浆是油田作业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若处理不当可能威胁周围环境。用改性生物炭作为载体,负载复配后的高效降解微生物菌群。改性生物炭材料表现出优良的多孔特性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从而实现了高效的微生物负载。在为期63天的修复过程中,NaOH-EP@Bacteria对废弃泥浆中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及氨氮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1.09%,65.86%,83.27%。酶活性测定与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其他处理组相比,NaOH-EP@Bacteria在修复土壤中表现出更高的微生物种类丰度和活性,这对增强微生物耐受力及提高有机质降解效率产生了积极影响。本研究遵循以废治废原则,为利用废弃小麦秸秆制备固定化微生物材料用以修复废弃钻井泥浆提供了一种成本低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为解决油田废弃钻井泥浆污染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 固定化微生物 油田废弃泥浆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液态二氧化碳储罐泄漏扩散特性研究
5
作者 齐静静 杨冬平 +3 位作者 郭敏 曹章奥 闫兴清 喻健良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98-3203,共6页
为深入理解大体积液态二氧化碳储罐泄漏扩散特性,采用30 m^(3)模拟罐车、长1.3 m、公称直径50 mm的模拟液相接管,开展泄漏口径分别为5 mm、25 mm的液态二氧化碳泄漏扩散试验。结果表明,大体积储罐泄漏时具有较为稳定的羽流形貌及尺度;... 为深入理解大体积液态二氧化碳储罐泄漏扩散特性,采用30 m^(3)模拟罐车、长1.3 m、公称直径50 mm的模拟液相接管,开展泄漏口径分别为5 mm、25 mm的液态二氧化碳泄漏扩散试验。结果表明,大体积储罐泄漏时具有较为稳定的羽流形貌及尺度;羽流形貌可分为射流膨胀区、动量扩散区、自由扩散区;5 mm和25 mm泄漏口时羽流最大轴向尺度分别约为18 m和50 m。以-20℃为低温区判据,低温区域分别出现在距离泄漏口轴向1 m(5 mm泄漏口)及4 m(25 mm泄漏口)范围内。依据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1.5%的短期接触限值(15 min参考期)估算,泄漏口径为5 mm时地面的高体积分数轴向风险区约为20 m,泄漏口径为25 mm时地面的高体积分数轴向风险区约为50 m。泄漏口处低温和冲击共同作用对人员和设施具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二氧化碳 储罐 泄漏 扩散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用摩擦纳米发电材料的制备及输出特性
6
作者 杨超 王伟斌 +6 位作者 张浩然 宋昊昕 杨文迪 苟春雨 黄珊 刘建国 张冬至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0,56,共8页
针对胜利海域环境特点,以四氟乙烯(TFE)和六氟丙烯(FEP)共聚物作为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核心功能材料,系统优化了TENG装置的关键结构参数,并研究了该装置在海洋环境中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输出稳定性。结果表明:摩擦纳米发电装置的最优结... 针对胜利海域环境特点,以四氟乙烯(TFE)和六氟丙烯(FEP)共聚物作为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核心功能材料,系统优化了TENG装置的关键结构参数,并研究了该装置在海洋环境中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输出稳定性。结果表明:摩擦纳米发电装置的最优结构参数为倾斜角30°,间隙距离10 mm;当环境湿度为40%、驱动频率为8 Hz、驱动压力为5 kPa时,FEPTENG输出信号最强(开路电压为300 V,短路电流为50μA);随着负载电阻的增大,FEPTENG的输出功率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当负载电阻为5 MΩ时,FEP-TENG的输出功率密度最大(12208 m 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海域 摩擦纳米发电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导管架牺牲阳极失效机理
7
作者 杨超 王伟斌 +4 位作者 毛佳琳 杨文迪 苟春雨 黄珊 刘建国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119,共10页
以胜利海域海洋平台导管架阴极保护为主要研究对象,现场勘察其海生物附着情况,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牺牲阳极的腐蚀形貌、工作电位和活化特性等,并据此分析了海生物附着条件下牺牲阳极失效的关键原因。结果表明:海生物附着在导管架的平均... 以胜利海域海洋平台导管架阴极保护为主要研究对象,现场勘察其海生物附着情况,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牺牲阳极的腐蚀形貌、工作电位和活化特性等,并据此分析了海生物附着条件下牺牲阳极失效的关键原因。结果表明:海生物附着在导管架的平均厚度为16.65 cm,最大厚度为31.7 cm,平均覆盖率高达95.58%,这导致现场牺牲阳极的平均实际电容量仅为1068.57 A·h/kg,电流效率为38.8%,远低于规范中≥85%的要求,其平均消耗率为8.21 kg/(A·a),远高于规范中≤3.50 kg/(A·a)的要求。海生物覆盖抑制了牺牲阳极的活化性能,加剧了点蚀。当试验时间为30 d时,未去除产物层牺牲阳极的平均腐蚀速率仅为0.156 mm/a,最大蚀坑深度为136.829μm,开路电位为-0.89 V,而去除产物层牺牲阳极的平均腐蚀速率为4.329 mm/a,最大蚀坑深度为27.185μm,开路电位为-1.09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导管架 海生物附着 铝基牺牲阳极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支管的振动特性与减振抑振分析
8
作者 王晓岗 田波 +4 位作者 齐静静 张浩 赵宁 吴漫 李美求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09-3216,共8页
为了减小压裂支管在压裂作业过程中的振动,采用流固耦合分析方法,考虑压裂泵自身振动和高压压裂液对压裂支管冲击作用的基础上,对压裂支管开展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研究弯头角度和压裂支管支撑数量对压裂支管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为了减小压裂支管在压裂作业过程中的振动,采用流固耦合分析方法,考虑压裂泵自身振动和高压压裂液对压裂支管冲击作用的基础上,对压裂支管开展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研究弯头角度和压裂支管支撑数量对压裂支管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前布局下,管汇的前六阶模态振型主要振动位置出现在双弯头2、3、4处,表明压裂支管主要振动变形发生在其下端,即远离压裂车的双弯头处,针对双弯头2、3、4处为薄弱部位,以最大位移响应幅值为准则,得出各双弯头在各连接角度下的较小位移响应幅值,表明各连接角度为现场实际压裂作业的最优选择;当采用4个弹性支撑时,最大振幅远小于2、3个弹性支撑,表明在压裂支管下端增加弹性支撑可减弱振动幅值,得出在具体工作范围内下的最优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压裂支管的振动特性及减振抑振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支管 振动特性 减振抑振 谐响应分析 模态分析 弯头角度 支撑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合物污水用于聚合物混配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杨风斌 徐明明 +3 位作者 王玉江 周海刚 李霖 提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123,共3页
针对常规油田污水处理工艺不适应含聚合物污水的实际问题,分析了某污水站处理工艺对水质的影响,研究了曝氧在提高混配聚合物黏度的技术适应性,认为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不满足新的水质要求是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形成了提升污水水质的技术... 针对常规油田污水处理工艺不适应含聚合物污水的实际问题,分析了某污水站处理工艺对水质的影响,研究了曝氧在提高混配聚合物黏度的技术适应性,认为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不满足新的水质要求是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形成了提升污水水质的技术方案。经过工艺改造和曝氧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水质达标的目标,有效控制油田回注聚合物用水中Fe2+含量,井口聚合黏度提高10%以上,满足了油田开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聚合物污水 技术改造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砂砾岩体岩性定量识别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兆徽 徐守余 +3 位作者 刘西雷 吴颖昊 宋泓霖 牛丽娟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8,126,共6页
复杂砂砾岩体的岩性多样,缺少效果较好的岩性定量识别方法,为此,通过对大量岩性和测井信息进行比较和定量分析,形成了一套复杂砂砾岩体岩性定量识别的新型实用技术。以CH油田近物源砂砾岩扇体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岩心、粒度分析及铸体... 复杂砂砾岩体的岩性多样,缺少效果较好的岩性定量识别方法,为此,通过对大量岩性和测井信息进行比较和定量分析,形成了一套复杂砂砾岩体岩性定量识别的新型实用技术。以CH油田近物源砂砾岩扇体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岩心、粒度分析及铸体薄片等资料精确落实部分岩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交会图图版来确定关键岩性的测井响应值;其次利用阵列感应曲线区分泥岩、泥质砂砾岩和砂砾岩这3种岩性;再利用密度曲线进一步区分出砂岩、砾岩、泥质砂岩和泥质砾岩;最后利用三孔隙度(密度、声波时差、中子)及波阻抗等曲线区分出灰质砂岩与灰质砾岩,进而定量识别出复杂砂砾岩体的7种主要岩性。从识别结果上看,正确率总体在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砂砾岩体 岩性定量识别 阵列感应 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磁记忆技术的管道缺陷深度的定量化反演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立刚 万勇 +2 位作者 王宇 杨勇 戴永寿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4,40,共7页
金属管道表面往往存在不同深度的腐蚀缺陷。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对铁磁性构件的早期损伤进行诊断的无损检测技术,然而磁记忆原始信号本身并不能直接实现对管道腐蚀缺陷深度特征的定量化识别,进而无法实现对管道腐蚀程度的预... 金属管道表面往往存在不同深度的腐蚀缺陷。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对铁磁性构件的早期损伤进行诊断的无损检测技术,然而磁记忆原始信号本身并不能直接实现对管道腐蚀缺陷深度特征的定量化识别,进而无法实现对管道腐蚀程度的预警。针对该问题,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了管道缺陷深度的定量化反演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管道上深度为1~15mm的腐蚀缺陷进行了多次反演,反演结果的平均误差为2.398mm,平均均方根误差为3.205mm,结果表明,模型对管道腐蚀缺陷深度的定量化反演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且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磁记忆 支持向量机 管道缺陷 腐蚀 定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矩模型的油田配电网电压暂降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东 仉志华 +2 位作者 邹兵 李炜 赵一龙 《电力工程技术》 2019年第4期118-123,共6页
随着油田敏感负荷的大量使用,电压暂降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油田配电网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实现电压暂降源区段定位提供了数据支撑。文中基于干线式配电网结构特点与负荷矩模型,以负荷矩近似相等为出发点,建立电压监测值与线路电气距离之... 随着油田敏感负荷的大量使用,电压暂降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油田配电网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实现电压暂降源区段定位提供了数据支撑。文中基于干线式配电网结构特点与负荷矩模型,以负荷矩近似相等为出发点,建立电压监测值与线路电气距离之间的约束关系,构建了适用于干线式网络负荷分布特征的信息监测点确定方法,并通过距离系数与电压损失之间的线性关系表征线路的稳态电压分布情况,利用电压增量与监测点间电气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电压暂降源区段定位。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负荷矩 电压暂降源 监测点 区段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污油池VOCs源强核算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恩呈 刘雪 +2 位作者 吕明春 韩卓 张彦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2-217,共6页
以油田两处污油池为研究对象开展VOCs浓度监测,结合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PSS)的Pearson相关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面浓度反推法核算污油池的VOCs排放源强,将结果与排放系数法... 以油田两处污油池为研究对象开展VOCs浓度监测,结合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PSS)的Pearson相关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面浓度反推法核算污油池的VOCs排放源强,将结果与排放系数法计算值进行对比;最后对下风向不同距离采样线监测数据反推源强逐渐减小的原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污油池B各采样线监测数据间的相关性好,反推出的源强较为准确,VOCs年排放量为17.6 t/a;而污油池A监测数据间的相关性不佳,可能是由于其他无组织排放源相距较近影响所致,不适合直接应用地面浓度反推法计算其源强,需要结合其他排放源的情况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源强核算 相关性分析 地面浓度反推法 污油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滤膜过滤法检测压裂液残渣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红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5-169,175,共6页
针对离心法检测压裂液残渣含量出现残渣颗粒分离界面不清、清液无法完全傾出的问题,提出用微滤膜过滤法检测压裂液破胶后的残渣含量。通过用激光粒度仪对瓜尔胶和聚合物类压裂液破胶液残渣颗粒粒径的分析,确定了微滤膜孔径,研究了滤样... 针对离心法检测压裂液残渣含量出现残渣颗粒分离界面不清、清液无法完全傾出的问题,提出用微滤膜过滤法检测压裂液破胶后的残渣含量。通过用激光粒度仪对瓜尔胶和聚合物类压裂液破胶液残渣颗粒粒径的分析,确定了微滤膜孔径,研究了滤样量、温度和压力对微滤膜通量的影响,比较了微滤膜过滤法和离心法检测破胶液残渣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微滤膜过滤法检测适合在常温(30℃)下进行。瓜尔胶系列压裂液破胶液残渣过滤的微滤膜孔径为3μm,操作压力在0.2~0.3 MPa为宜,瓜尔胶和瓜尔胶改性产品压裂液破胶液适宜的滤样量分别为25和50 mL;聚合物类压裂液破胶液残渣过滤的微滤膜孔径为0.22μm,操作压力为0.1 MPa,滤样量为150 mL。微滤膜过滤法实现了残渣颗粒从破胶液中的完全分离,重现性和精密度好于离心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滤膜过滤法 压裂液 破胶液 残渣 孔径 离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磁记忆效应的管道泄漏定位技术研究
15
作者 杨勇 王观军 +2 位作者 孙东 柳言国 姬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5-171,共7页
管道泄漏通常会造成管体的变形和破坏,利用金属磁记忆技术可有效检测由于泄漏而造成的管道应力集中。针对含有干扰噪声的非稳态磁记忆信号泄漏点特征信息提取,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信号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 管道泄漏通常会造成管体的变形和破坏,利用金属磁记忆技术可有效检测由于泄漏而造成的管道应力集中。针对含有干扰噪声的非稳态磁记忆信号泄漏点特征信息提取,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信号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将磁记忆信号分解成本征模式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Mi(t))),分离和提取Mi(t)分量并对信号进行重构,然后通过对重构信号的Hilbert包络谱进行分析,可以达到提取管道泄漏点特征信息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管道压力、泄漏量等参数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取管道泄漏点的特征信息,具有很好的泄漏点识别准确率。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油气管道泄漏点的定位误差小于±1.0 m,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磁记忆 希尔伯特-黄变换 埋地金属管道 泄漏点检测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超高频感应复合沉积Inconel 625合金涂层凝固过程与微观组织研究
16
作者 乔宇航 孙瑞 +3 位作者 刘淑琨 王晓岗 刘国梁 杨勇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4-158,共15页
目的研究激光-超高频(UHF)感应复合沉积过程中超高频感应热源对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方法建立微观相场(PF)模型,对凝固过程中枝晶的生长进行数值模拟。采用熔池演化的宏观模型为微观相场模型提供凝固参数和流动条件,模拟沉积过程中枝晶... 目的研究激光-超高频(UHF)感应复合沉积过程中超高频感应热源对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方法建立微观相场(PF)模型,对凝固过程中枝晶的生长进行数值模拟。采用熔池演化的宏观模型为微观相场模型提供凝固参数和流动条件,模拟沉积过程中枝晶的生长过程,评价激光-超高频(UHF)感应沉积工艺对枝晶生长的影响。结果在沉积过程中,随着超高频感应热源电流密度的增加,熔池固液界面的温度梯度和冷却速率逐渐增加。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熔池中部产生了强烈的对流,其最大流速达到0.106 m/s。在枝晶生长模型中观察到,枝晶的生长速度出现周期性振荡现象,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可知,在加入超高频感应热源后,枝晶的生长速度和振荡幅度均有所增加。此外,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激光-超高频感应复合沉积层的一次枝晶臂间距逐渐减小。溶质分布结果表明,在激光-超高频感应复合沉积过程中,枝晶间Nb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从10.26%降至9.71%,且溶质分布更加均匀,这有助于提高枝晶间的过冷度,降低一次枝晶臂间距。最后,通过沉积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论随着电流密度的提高,激光-超高频感应复合沉积层具有更精细的微观组织和更弱的元素偏析。该工作为激光-超高频感应复合沉积过程中枝晶生长的模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模型,为确定最佳沉积工艺参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频感应热源 电流密度 激光沉积 熔池模拟 相场模拟 枝晶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磁聚焦瞬变电磁技术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杨勇 王观军 柳言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54-57,共4页
为克服瞬变电磁法检测埋地管道时局部腐蚀分辨率低、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利用磁信号聚焦技术对其进行改进。首先,给出矩形载流线圈磁场空间分布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线圈阵列进行了设计。根据实际检测需求,设计了一种由三... 为克服瞬变电磁法检测埋地管道时局部腐蚀分辨率低、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利用磁信号聚焦技术对其进行改进。首先,给出矩形载流线圈磁场空间分布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线圈阵列进行了设计。根据实际检测需求,设计了一种由三线圈组成的阵列。仿真结果表明阵列60%以上能量聚集于半径0.5 m的圆形区域内。阵列激励磁场测量结果表明,其聚集斑半径小于0.7 m,与传统瞬变电磁检测仪相比极大提高了管道局部腐蚀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聚焦 瞬变电磁 设计 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山地丘陵区典型油气田对植被群落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韩琨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3期22-24,共3页
以西南山地丘陵区典型油气田为研究对象,依托钻井平台的数量和密度,设置对应的调查监测点,融合实地调查、遥感反演技术,分析油气田开发对区域植被生态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区气田建设对植被群落组成、盖度、密度和多样性影响很小,... 以西南山地丘陵区典型油气田为研究对象,依托钻井平台的数量和密度,设置对应的调查监测点,融合实地调查、遥感反演技术,分析油气田开发对区域植被生态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区气田建设对植被群落组成、盖度、密度和多样性影响很小,并提出了植被保护对策与生态恢复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 植被群落 生态监测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典型油气田开发区域植被多样性调查研究
19
作者 杜斐然 杜佳原 +1 位作者 韩琨 朱玥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2期16-18,共3页
油气资源开发在给社会创造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油气资源开发具有工艺复杂、占地面积大、施工期长等特点,从油气资源勘测、工程建设到运营的各阶段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显著影响,从而改变天然植被类型或... 油气资源开发在给社会创造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油气资源开发具有工艺复杂、占地面积大、施工期长等特点,从油气资源勘测、工程建设到运营的各阶段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显著影响,从而改变天然植被类型或破坏植被,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演替。通过开展实地勘察工作,调查了西北典型油气田周边植被多样性情况。综合不同监测对象周边植物群落和生长特征的监测结果显示,植物多样性指数、覆盖度、植株平均高度、植株密度均对油气田开发较为敏感,并受其影响明显,但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油气开发工程临近区域。根据具体情况探讨了科学有效的保护路径,旨在为西北典型油气田开发区域植被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开发 荒漠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丘陵区域气田开发对周边地下水质量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朱玥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2期245-247,共3页
选取西南山地丘陵区域开发油气田——某气田周边区为监测区,进行周边地下水质量监测调查与影响分析。采用水体采样测定方法,对监测区域周围的地下水理化特性、重金属离子含量进行监测采样。根据监测结果分析,明确西南山地丘陵油气田周... 选取西南山地丘陵区域开发油气田——某气田周边区为监测区,进行周边地下水质量监测调查与影响分析。采用水体采样测定方法,对监测区域周围的地下水理化特性、重金属离子含量进行监测采样。根据监测结果分析,明确西南山地丘陵油气田周围区域地下水的理化特性及各种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综合分析了油气田开发对周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质量 西南区域 气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