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7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南油田特高含水开发期化学封堵技术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润芳
赵长喜
+1 位作者
皇海权
王纪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5-187,178,共4页
综述了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的河南油田使用的化学封堵剂和化学封堵技术。所述封堵剂包括:改性脲醛树脂高强度堵水剂HN-DS-05;超细水泥封堵剂;蒸汽吞吐井用苛化泥调堵剂;稠油井堵边水用固体颗粒堵剂。所述封堵技术有:低效油井治理技术...
综述了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的河南油田使用的化学封堵剂和化学封堵技术。所述封堵剂包括:改性脲醛树脂高强度堵水剂HN-DS-05;超细水泥封堵剂;蒸汽吞吐井用苛化泥调堵剂;稠油井堵边水用固体颗粒堵剂。所述封堵技术有:低效油井治理技术(包括堵水);注水井大孔道封堵技术;套管外窜槽封堵技术;套管漏失封堵技术;蒸汽吞吐井井间汽窜孔道封堵技术;稠油井边水封堵技术。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水调剖剂
化学封堵技术
特高含水油藏
河南油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油田注水地层异常压力理论研究
2
作者
张悦
孙冬冬
+3 位作者
王文涛
狄海公
张猛
陈先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7658-7662,共5页
为了解决河南油田经过常年注水开发,使得地层压力发生变化,加上地层非均质性和复杂断层等方面的影响,地层压力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的问题。通过以渗流解析公式和油藏数值模拟两种手段为基础,研究了注水井泄压半径和地层异常压力分布规律,...
为了解决河南油田经过常年注水开发,使得地层压力发生变化,加上地层非均质性和复杂断层等方面的影响,地层压力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的问题。通过以渗流解析公式和油藏数值模拟两种手段为基础,研究了注水井泄压半径和地层异常压力分布规律,分别建立出注水井泄压半径理论图版。两图版相互验证,虽有一些差异,但趋势和结论均一致。结果表明:当地下注采比大于1时,无因次泄压半径均大于0.5,而且随着无因次波及面积的增大,无因次泄压半径逐渐增大。该图版不仅对河南油田高压区块的现场钻关井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解决其他油田的类似问题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地层
异常压力
解析模型
数值模拟
理论图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双河油田90℃以上高温油藏二元复合驱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束华东
陈慧卿
+4 位作者
肖磊
刘艳华
孙林涛
李二晓
孔柏岭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9-154,共6页
针对河南双河油田Ⅵ油组90℃以上高温油藏条件,提出了由表面活性剂SH7与聚合物1630S组成的适合该油藏条件的SP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了该二元驱油体系的界面性能、乳化性能、热稳定性能、抗吸附性能及驱油性能。结果表明,SP二元复合驱...
针对河南双河油田Ⅵ油组90℃以上高温油藏条件,提出了由表面活性剂SH7与聚合物1630S组成的适合该油藏条件的SP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了该二元驱油体系的界面性能、乳化性能、热稳定性能、抗吸附性能及驱油性能。结果表明,SP二元复合驱油体系(1630S浓度1500 mg/L)在SH7浓度高于500 mg/L时油水界面张力可达10^(-3)mN/m超低数量级,SH7浓度高于1000 mg/L后,界面张力可达10^(-4)mN/m数量级,且在30 min内即达到超低。组成为1500 mg/L 1630S+2000 mg/L SH7的SP二元复合体系的乳化性能良好,油水比为7∶3时乳状液黏度是SP二元复合体系的7倍以上。该SP二元复合体系的抗岩心吸附性能良好,在经历五次吸附后,油水界面张力仍可达8.82×10^(-4)mN/m。当体系中氧含量低于0.8 mg/L时,聚合物及SP二元复合体系的长期热稳定良好,95℃下老化180 d后的体系黏度仍高于初始值,油水界面张力可以保持在10^(-4)mN/m数量级。均质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水驱后注入0.606 PV的SP二元复合体系,在水驱(采收率42.26%)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22.16%,较同等条件下的聚合物驱高出6个百分点。三倍渗透率级差层内非均质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SP二元复合体系的最佳段塞尺寸为0.6 PV,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
高温油藏
原油采收率
界面张力
乳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田污水处理伴生含油污泥回收利用技术
被引量:
7
4
作者
孙玉青
陈渊
+2 位作者
高申领
李新丹
田旭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河南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伴生的含油污泥含水35.08%、油29.06%、泥质35.86%、150目筛余率4.21%,外观为黑硬膏状。油田含油污泥固相主要是由不同粒径的砂子和黏土组成的泥质颗粒,占97.45%,粒径小于63μm的颗粒占84.02%,泥质粒径细小且分...
河南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伴生的含油污泥含水35.08%、油29.06%、泥质35.86%、150目筛余率4.21%,外观为黑硬膏状。油田含油污泥固相主要是由不同粒径的砂子和黏土组成的泥质颗粒,占97.45%,粒径小于63μm的颗粒占84.02%,泥质粒径细小且分布集中。以油田含油污泥为主要原料,加入0.20%~0.25%JHW-1悬浮剂、0.3%~0.4%FSJ-1分散剂、2.5%~4.0%NT-1固化剂,得到油水井深部液流转向剂。实验表明,该液流转向剂浆体稳定、注入性好、强度较高(突破压力梯度大于0.28 MPa/cm),封堵率为88.2%~95.6%,且成本低廉适合大剂量深部注入。双管并联岩心实验表明,液流转向剂调剖后,低渗、高渗岩心的水驱采收率分别增加25.73%和17.11%。在河南油田现场应用56口井,措施井启动压力增加、吸水指数降低、注水压力上升、吸水剖面得到改善,共消耗含油污泥105118 m^3,累计增油17369 t,降水90000 m^3,增油、降水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污水
液流转向剂
采收率
回收
河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二门油田注聚后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技术探索
被引量:
10
5
作者
石步乾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5-257,279,共4页
河南下二门H2段Ⅲ组区块注完聚合物后,91.25%的聚合物留在地下,据数模计算,其浓度在100~200mg/L,恢复注水后油井含水率快速上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将地下滞留聚合物絮凝沉降,实现深部调剖,提高采收率的室内实验研究。用化学处理法制...
河南下二门H2段Ⅲ组区块注完聚合物后,91.25%的聚合物留在地下,据数模计算,其浓度在100~200mg/L,恢复注水后油井含水率快速上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将地下滞留聚合物絮凝沉降,实现深部调剖,提高采收率的室内实验研究。用化学处理法制得的稳定化钠土YG340 1,其3%水分散液在20min内基本不沉降,3%和5%水分散液30℃、170s-1下的粘度分别为59.1和189.6mPa·s,可泵性良好。在55℃下HPAM(3630S)溶液与3%YG340 1水分散液按体积比4∶1混合,当HPAM浓度为100~200mg/L时,沉降时间短(<15min)而沉降体积较大;用岩心测得的残余阻力系数随HPAM浓度升高而增大,HPAM浓度为100和200mg/L时分别为15.1和18.7。在岩心驱油实验中,水驱油后注0.3PVHPAM,水驱至含水率分别为60.5%、70.2%、81.8%、98.0%,采收率分别为34.7%、39.8%、43.3%、46.2%,注入0.167PV用油田污水配制的3%YG340 1分散液,继续水驱,最终采收率分别为63.0%、61.6%、60.7%、58.8%。认为该区块注聚后用YG340 1絮凝沉降地下滞留的HPAM,可改善注聚后水驱效果。讨论了注絮凝剂的一些工艺参数。图1表4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聚合物
絮凝剂
稳定化钠膨润土
聚合物驱工艺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田注水井酸化技术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孙永旭
卢忠海
+1 位作者
司玉梅
宋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4-15,33,共3页
对双河油田上倾尖灭区西南部进行分析后认为,储层物性差、注水水质差是造成该区注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鉴于酸敏性矿物是造成常规土酸酸化效果差的主要原因,针对该区储层特点,确定酸化液配方(质量分数)为:CHClR 6%-9%,NHF 4%-6%,HPT+...
对双河油田上倾尖灭区西南部进行分析后认为,储层物性差、注水水质差是造成该区注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鉴于酸敏性矿物是造成常规土酸酸化效果差的主要原因,针对该区储层特点,确定酸化液配方(质量分数)为:CHClR 6%-9%,NHF 4%-6%,HPT+3%-5%,TWJ 2%-3%,NWJ0.5%-1%,ZPJ 0.5%-1%,HSJ 1%-1.5%.该酸化液体系具有较好的缓速性能及溶蚀性能,可有效控制酸岩反应中的pH值,二次伤害小,有利于提高地层渗透性,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油田
注水井
增注
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稠油常采区块酸化增注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孙永旭
卢忠海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为解决稠油区块的增注及解堵问题,提高开发效果,针对河南南阳油田古城南三块注水开发区块进行了酸化技术及酸液体系与地层配伍性研究,建立了一套有针对性的酸化增注工艺技术.
关键词
稠油区块
酸化增注
清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凝原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复配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8
作者
郑延成
李卫晨子
+1 位作者
侯玲玲
毛为成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0-73,89,共5页
根据高凝原油组成以及降凝剂对原油的感受性确定了合成降凝剂的高碳醇的碳数,以丙烯酸和C18~C22混合醇为原料,合成丙烯酸高碳醇酯,得到三种聚合物:丙烯酸酯自聚物(AM),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AMV)和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AVS)。比...
根据高凝原油组成以及降凝剂对原油的感受性确定了合成降凝剂的高碳醇的碳数,以丙烯酸和C18~C22混合醇为原料,合成丙烯酸高碳醇酯,得到三种聚合物:丙烯酸酯自聚物(AM),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AMV)和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AVS)。比较了三种聚合物的降凝效果,选出AVS考察其合成条件并且与常用降凝剂EVA进行复配。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最佳配比为1∶1∶0.5,引发剂用量为1.2%,单体质量浓度30%,反应时间为7h时,三元共聚物AVS与EVA的复配物CPR可以使魏岗原油凝固点降低10℃,防蜡率达到4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蜡原油
原油组成
高碳醇
降凝剂
防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光油田白垩系储层机械防砂筛管性能评价与优选实验
被引量:
11
9
作者
王地举
董长银
+3 位作者
彭元东
罗全民
付金杰
彭建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120-124,共5页
机械筛管是防砂井井下防砂管柱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类型和性能决定了挡砂效果和油井防砂后产能以及总体服务期限。春光油田白垩系储层为疏松砂岩易出砂储层,为了选择合适的机械防砂筛管类型,使用自行研制开发的挡砂介质性能评价径向流驱...
机械筛管是防砂井井下防砂管柱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类型和性能决定了挡砂效果和油井防砂后产能以及总体服务期限。春光油田白垩系储层为疏松砂岩易出砂储层,为了选择合适的机械防砂筛管类型,使用自行研制开发的挡砂介质性能评价径向流驱替实验装置,模拟春光油田地层砂和生产条件,对割缝筛管、复合精密筛管、绕丝筛管、金属棉滤砂管等四种类型的筛管样品进行了性能评价实验。根据动态实验数据,研究提出了筛管的流通性能、挡砂性能及其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系统地评价了四种筛管的流通性能、挡砂性能并得到了具体的量化评价指标。实验综合对比表明,对于春光油田白垩系储层,割缝筛管的挡砂性能和流通性能均较低;金属棉滤砂管的挡砂性能最好但堵塞后的流通性能较差;绕丝筛管的两项指标均衡但总体偏低;复合精密筛管的两项指标相对均衡并均比较高,推荐作为春光白垩系储层首选的机械防砂筛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砂筛管
性能评价
流通性能
挡砂性能
驱替实验
春光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子沉积膜驱油效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杨力生
郭艳
+3 位作者
刘文华
吕帅
李树斌
皇海权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5-298,共4页
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考察了岩心渗透率(67×10-3~1340×10-3μm2)、膜剂浓度(500~1500 mg/L)、注入段塞尺寸(宏观和微观条件下)、和膜剂吸附时间(0~22 h)、温度(50~80℃)、膜剂阳离子度(14.6%~25.9%)等因素对水驱后...
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考察了岩心渗透率(67×10-3~1340×10-3μm2)、膜剂浓度(500~1500 mg/L)、注入段塞尺寸(宏观和微观条件下)、和膜剂吸附时间(0~22 h)、温度(50~80℃)、膜剂阳离子度(14.6%~25.9%)等因素对水驱后膜剂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膜剂驱油能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岩心渗透率和温度对膜剂驱油效率影响较小,段塞尺寸和膜剂阳离子度对驱油效率有一定的影响,较高的膜剂浓度有利于提高采收率。当膜剂浓度为1500 mg/L,膜剂阳离子度大于24%、膜剂注入体积约为1 PV、吸附时间12 h以上时,可获得较高的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膜
段塞尺寸
吸附时间
阳离子度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基钻井液封堵技术在页岩水平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
13
11
作者
何振奎
刘霞
+4 位作者
韩志红
王荐
舒福昌
向兴金
蒋卓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4,12,共4页
根据页岩水平井水平段页岩裂缝发育、井壁坍塌问题,对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性进行了优化,使用了多种刚性、柔性以及成膜的油基封堵材料进行了评价实验形成了强封堵的油基钻井液体系。泌页HF1页岩油气水平井现场应用表明,该油基钻井液体系封...
根据页岩水平井水平段页岩裂缝发育、井壁坍塌问题,对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性进行了优化,使用了多种刚性、柔性以及成膜的油基封堵材料进行了评价实验形成了强封堵的油基钻井液体系。泌页HF1页岩油气水平井现场应用表明,该油基钻井液体系封堵防塌能力强、滤失量低、破乳电压高,具有较强的携带能力,避免了水平井段井壁垮塌问题,中石化河南油田泌页HF1井三开水平段长1044m,钻进、电测、下套管顺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技术
页岩
井壁稳定
水平井
油基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稠油氟碳乳化降黏剂室内配方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陈慧卿
李爽
+3 位作者
郑会
李新丹
吕兆雷
张红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4-477,共4页
针对河南油田稠油降黏中存在的问题,考察了氟碳表面活性剂在河南油田稠油降黏中的作用。通过室内筛选评价,制得氟碳-碳氢表面活性剂降黏体系,考察了降黏剂浓度及配比、酸碱度及温度对降黏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方体系为0.2%FC-01氟碳...
针对河南油田稠油降黏中存在的问题,考察了氟碳表面活性剂在河南油田稠油降黏中的作用。通过室内筛选评价,制得氟碳-碳氢表面活性剂降黏体系,考察了降黏剂浓度及配比、酸碱度及温度对降黏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方体系为0.2%FC-01氟碳表面活性剂+1%YN碳氢表面活性剂。该体系对河南油田不同区块的不同黏度的稠油在35 70℃、pH值3 11范围内的降黏率均可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碳氢表面活性剂
复配体系
降黏
稠油
河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泌阳凹陷页岩储层物理化学性质对井壁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13
作者
陶光辉
丁连民
+4 位作者
赵林
仝继昌
颜江霏
冯名正
杨少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6018-6025,共8页
中国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已探明具有较好的页岩油开采前景。为了完成页岩油的开采,钻井是其中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在钻井过程中,页岩的理化性质将会对井壁的稳定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在实验室内较为系统地对泌阳凹陷的陆相页岩进行了物...
中国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已探明具有较好的页岩油开采前景。为了完成页岩油的开采,钻井是其中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在钻井过程中,页岩的理化性质将会对井壁的稳定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在实验室内较为系统地对泌阳凹陷的陆相页岩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钻井液浸泡环境中的结构稳定性测试。实验研究发现,泌阳凹陷页岩储层以纹层状或页理状为主,块状构造在岩心统计中仅占15%以内;粒度上,整体以粉砂级以下(<0.062 mm)为主,极少量粉砂级>50%;成分上,粉砂、黏土及碳酸盐矿物三端元含量相对均匀,多集中在20%~40%,三者均无绝对优势。该页岩储层在钻井液滤失量≤5 mL/30 min时,经钻井液浸泡8~10 d即可发生明显的内部水化膨胀,势必在外力碰撞冲磨作用下易发生体积破碎,对造斜段和水平段钻井的井壁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钻井过程中应适当提高机械钻速和降低钻井液的滤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页岩油
勘探与开发
钻井液
井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页岩水平井斜井段强抑制强封堵水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
26
14
作者
何振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46,93,共4页
泌页HF1井斜井段EH3Ⅱ、EH3Ⅲ地层以泥页岩为主,黏土矿物含量高,页理、裂隙发育,采用的水基聚合物钻井液抑制性不强、封堵页理、裂隙能力差。研究出一种强抑制强封堵水基钻井液,其对泌页2HF井EH3Ⅱ段、EH3Ⅲ段地层有强的抑制水化膨胀效...
泌页HF1井斜井段EH3Ⅱ、EH3Ⅲ地层以泥页岩为主,黏土矿物含量高,页理、裂隙发育,采用的水基聚合物钻井液抑制性不强、封堵页理、裂隙能力差。研究出一种强抑制强封堵水基钻井液,其对泌页2HF井EH3Ⅱ段、EH3Ⅲ段地层有强的抑制水化膨胀效果,在钻井液中16 h膨胀率分别为6%和0.88%;封堵能力强,API滤失量、高温高压滤失量低,井径扩大率为2.17%,没有发生钻头泥包、托压和井壁垮塌现象;润滑性好,摩阻系数低,只有0.078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水平井
抑制
封堵
页岩
斜井段
井壁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泌页HF1井油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
41
15
作者
何振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7,共6页
泌页HF1井设计三开在页岩层中钻进水平段,水平段设计长度1 000.00m。该井定向段应用水基聚合物钻井液,在接近水平段时钻遇泥岩、页岩地层,并发生严重井壁失稳。为防止页岩水化、分散、垮塌及长水平段易粘卡的问题,在该井三开水平井段试...
泌页HF1井设计三开在页岩层中钻进水平段,水平段设计长度1 000.00m。该井定向段应用水基聚合物钻井液,在接近水平段时钻遇泥岩、页岩地层,并发生严重井壁失稳。为防止页岩水化、分散、垮塌及长水平段易粘卡的问题,在该井三开水平井段试验应用了油基钻井液。考虑闪点、毒性和芳香烃含量,选择5号白油为钻井液连续相;根据活度要求,确定质量浓度28.0g/L的CaCl2水溶液为水相;优选了主乳化剂、辅乳化剂,确定了其加量;通过性能试验,确定了润湿剂、有机土、降滤失剂、提切剂和封堵剂的加量,并最终确定了油基钻井液配方。对配制的钻井液进行了各项基本性能及膨胀率、回收率、抗钻屑污染、封堵效果评价,评价结果较好。该油基钻井液在泌页HF1井三开水平段应用,仅用时6.5d就钻完实际长达1 044.00m的水平段而顺利完钻。应用表明,油基钻井液封堵防塌能力强、破乳电压高、性能稳定、滤失量低、流变性好,且具有较强的携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钻井
油基钻井液
井眼稳定
泌页HF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段六拨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及产能挖潜对策
被引量:
8
16
作者
董双波
闫栋栋
+2 位作者
张红静
王富来
张凤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6-89,117,共4页
段六拨油田是大港油田南部油区的主力区块。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逐渐暴露出平面和层间矛盾突出、累积亏空大及产量递减加速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油田的稳油增产。以建立注采平衡与产能调整为重点,建立更为直观与符合实际的产能调整模型指...
段六拨油田是大港油田南部油区的主力区块。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逐渐暴露出平面和层间矛盾突出、累积亏空大及产量递减加速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油田的稳油增产。以建立注采平衡与产能调整为重点,建立更为直观与符合实际的产能调整模型指导挖潜对策,运用油田水驱规律及精细油藏描述方法,突破了以往的地质认识。通过研究使得注采井网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层间注采对应关系增强,在新的地质认识指导下的井网加密成效颇丰,新井累积产油量为1.02×104t,新建产能达4.5×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产量递减井网完善注采平衡产能挖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TA防窜固井技术原理及现场应用分析
被引量:
14
17
作者
顾军
杨亚馨
+3 位作者
张鹏伟
高玉堂
李延伟
于三跃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1,共5页
泥饼仿地成凝饼(MTA)法防窜固井,是针对MTC固井技术的不足、为更好地提高固井二界面胶结质量而提出的新技术。该方法是钻开封固段前50~200m,在钻井液中加入0.5%~3.0%的泥饼改性剂并维持该比例至完井,固井时以凝饼形成剂为基础配置3~...
泥饼仿地成凝饼(MTA)法防窜固井,是针对MTC固井技术的不足、为更好地提高固井二界面胶结质量而提出的新技术。该方法是钻开封固段前50~200m,在钻井液中加入0.5%~3.0%的泥饼改性剂并维持该比例至完井,固井时以凝饼形成剂为基础配置3~4m3前置液,注入该前置液后随之注入水泥浆,不改变油井水泥浆体系,但对钻井液泥饼进行了处理。其整体固化胶结机理是,用凝饼形成剂对泥饼界面进行修饰、处理并使其与泥饼改性剂初步反应生成凝饼胶结物,再逐渐形成致密凝饼。为了验证MTA方法的实际固井效果,在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河南油田的23口老区调整井(常规油井16口,稠油井7口)中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固井一、二界面质量合格率100%,其中大庆油田应用井固井质量优质率和合格率分别提高13.01百分点和1.15百分点,胜利油田应用井固井二界面质量合格率提高约30百分点,河南油田应用井平均总井段优质率达到9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二界面防窜固井MTA方法固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焦油酚醛树脂复合固砂剂的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赵长喜
程红晓
+2 位作者
郑恒
郑延成
王晓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9期49-52,56,共5页
以木焦油和甲醛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制备了木焦油树脂,然后与酚醛树脂复配,并加入硅烷偶联剂配制成复合固砂剂。通过FTIR和热重分析对木焦油树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固砂剂的固砂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优化复合固砂剂配...
以木焦油和甲醛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制备了木焦油树脂,然后与酚醛树脂复配,并加入硅烷偶联剂配制成复合固砂剂。通过FTIR和热重分析对木焦油树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固砂剂的固砂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优化复合固砂剂配方为:木焦油树脂与酚醛树脂质量比4∶1、10%固化剂、1%偶联剂ND-42,制得的固结岩心在300℃水蒸气下恒温12 h后的抗压强度达到3.85 MPa,渗透率为1.22μm^2,且具有较强的抗酸、抗盐及耐高温性能,能满足高温出砂井的防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焦油
酚醛树脂
固砂剂
化学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铝合金表面锆盐转化膜的成分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19
作者
赵林
于强
+1 位作者
杜文朝
于升学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33-135,共3页
在室温条件下向锆盐作为主盐的溶液中加入添加剂,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黄色的锆盐转化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了转化膜的表面形貌与成分;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转化膜的极化曲线、阻抗谱图,研究了转化...
在室温条件下向锆盐作为主盐的溶液中加入添加剂,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黄色的锆盐转化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了转化膜的表面形貌与成分;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转化膜的极化曲线、阻抗谱图,研究了转化膜的耐蚀性能;依据国标对转化膜的附着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铝合金表面的锆盐转化膜由粒度比较均匀的球形小颗粒构成,表面均匀,转化膜的主要组成元素为Al、F、Zr、O、C等;其极化电阻较空白铝合金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铝合金的耐腐蚀性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且转化膜提高了漆膜与铝合金的附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锆盐转化膜
耐腐蚀性
膜层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温固化阻水透油防砂材料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
3
20
作者
郭鸿宇
李丽华
+4 位作者
马诚
杨超
黄金
刘正奎
刘淼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7,共7页
针对浅层低温地层出砂和油井采出液高含水的问题,开展低温固化阻水透油防砂材料室内研究。将石英砂、环氧树脂、相对渗透率调节剂等通过共混工艺制备了一种低温固化阻水透油防砂材料,利用FT-IR、热重、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防砂材料...
针对浅层低温地层出砂和油井采出液高含水的问题,开展低温固化阻水透油防砂材料室内研究。将石英砂、环氧树脂、相对渗透率调节剂等通过共混工艺制备了一种低温固化阻水透油防砂材料,利用FT-IR、热重、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防砂材料及其人造岩心的固化机理、热稳定性、微观形貌等,通过岩心驱替装置考察了人造岩心的抗压强度和水/油相渗透率。实验结果表明,含有30%相对渗透率调节剂的防砂材料在低温(30~70℃)条件下,固化形成的人造岩心抗压强度达到4.22 MPa以上;同时,相对渗透率调节剂加量为30%的人造岩心的水相渗透率和油相渗透率分别为963×10^(-3)和5513×10^(-3)μm^(2),表现出优异的阻水透油性。所合成的防砂材料在低温(30~70℃)条件下能满足低温浅层井的防砂阻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浅井
防砂材料
相对渗透率调节剂
抗压强度
水/油相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油田特高含水开发期化学封堵技术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润芳
赵长喜
皇海权
王纪云
机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勘探开发
研究院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5-187,178,共4页
文摘
综述了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的河南油田使用的化学封堵剂和化学封堵技术。所述封堵剂包括:改性脲醛树脂高强度堵水剂HN-DS-05;超细水泥封堵剂;蒸汽吞吐井用苛化泥调堵剂;稠油井堵边水用固体颗粒堵剂。所述封堵技术有:低效油井治理技术(包括堵水);注水井大孔道封堵技术;套管外窜槽封堵技术;套管漏失封堵技术;蒸汽吞吐井井间汽窜孔道封堵技术;稠油井边水封堵技术。参2。
关键词
堵水调剖剂
化学封堵技术
特高含水油藏
河南油田
综述
Keywords
plugging/sealing agents
chemical plugging/sealing technologies
ultra high watercut reserwirs
Henan oil field
review
分类号
TE358.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58.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油田注水地层异常压力理论研究
2
作者
张悦
孙冬冬
王文涛
狄海公
张猛
陈先超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7658-766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4053)。
文摘
为了解决河南油田经过常年注水开发,使得地层压力发生变化,加上地层非均质性和复杂断层等方面的影响,地层压力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的问题。通过以渗流解析公式和油藏数值模拟两种手段为基础,研究了注水井泄压半径和地层异常压力分布规律,分别建立出注水井泄压半径理论图版。两图版相互验证,虽有一些差异,但趋势和结论均一致。结果表明:当地下注采比大于1时,无因次泄压半径均大于0.5,而且随着无因次波及面积的增大,无因次泄压半径逐渐增大。该图版不仅对河南油田高压区块的现场钻关井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解决其他油田的类似问题也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注水地层
异常压力
解析模型
数值模拟
理论图版
Keywords
waterflood formation
abnormal pressure
analytical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oretical chart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双河油田90℃以上高温油藏二元复合驱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束华东
陈慧卿
肖磊
刘艳华
孙林涛
李二晓
孔柏岭
机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勘探开发
研究院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9-154,共6页
文摘
针对河南双河油田Ⅵ油组90℃以上高温油藏条件,提出了由表面活性剂SH7与聚合物1630S组成的适合该油藏条件的SP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了该二元驱油体系的界面性能、乳化性能、热稳定性能、抗吸附性能及驱油性能。结果表明,SP二元复合驱油体系(1630S浓度1500 mg/L)在SH7浓度高于500 mg/L时油水界面张力可达10^(-3)mN/m超低数量级,SH7浓度高于1000 mg/L后,界面张力可达10^(-4)mN/m数量级,且在30 min内即达到超低。组成为1500 mg/L 1630S+2000 mg/L SH7的SP二元复合体系的乳化性能良好,油水比为7∶3时乳状液黏度是SP二元复合体系的7倍以上。该SP二元复合体系的抗岩心吸附性能良好,在经历五次吸附后,油水界面张力仍可达8.82×10^(-4)mN/m。当体系中氧含量低于0.8 mg/L时,聚合物及SP二元复合体系的长期热稳定良好,95℃下老化180 d后的体系黏度仍高于初始值,油水界面张力可以保持在10^(-4)mN/m数量级。均质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水驱后注入0.606 PV的SP二元复合体系,在水驱(采收率42.26%)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22.16%,较同等条件下的聚合物驱高出6个百分点。三倍渗透率级差层内非均质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SP二元复合体系的最佳段塞尺寸为0.6 PV,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6.23%。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
高温油藏
原油采收率
界面张力
乳化性能
Keywords
surfactant/polymer binary compound flooding
high temperature reservoir
oil recovery
interfacial tension
emulsifying property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田污水处理伴生含油污泥回收利用技术
被引量:
7
4
作者
孙玉青
陈渊
高申领
李新丹
田旭
机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中国石化
河南
石油勘探局钻井
工程
公司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双河油田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综合应用研究"(项目编号P07067)
文摘
河南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伴生的含油污泥含水35.08%、油29.06%、泥质35.86%、150目筛余率4.21%,外观为黑硬膏状。油田含油污泥固相主要是由不同粒径的砂子和黏土组成的泥质颗粒,占97.45%,粒径小于63μm的颗粒占84.02%,泥质粒径细小且分布集中。以油田含油污泥为主要原料,加入0.20%~0.25%JHW-1悬浮剂、0.3%~0.4%FSJ-1分散剂、2.5%~4.0%NT-1固化剂,得到油水井深部液流转向剂。实验表明,该液流转向剂浆体稳定、注入性好、强度较高(突破压力梯度大于0.28 MPa/cm),封堵率为88.2%~95.6%,且成本低廉适合大剂量深部注入。双管并联岩心实验表明,液流转向剂调剖后,低渗、高渗岩心的水驱采收率分别增加25.73%和17.11%。在河南油田现场应用56口井,措施井启动压力增加、吸水指数降低、注水压力上升、吸水剖面得到改善,共消耗含油污泥105118 m^3,累计增油17369 t,降水90000 m^3,增油、降水效果明显。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污水
液流转向剂
采收率
回收
河南油田
Keywords
oily sludge
sewage
fluid diversion agent
recovery
recycling
Henan oil fields
分类号
TE99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二门油田注聚后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技术探索
被引量:
10
5
作者
石步乾
机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5-257,279,共4页
文摘
河南下二门H2段Ⅲ组区块注完聚合物后,91.25%的聚合物留在地下,据数模计算,其浓度在100~200mg/L,恢复注水后油井含水率快速上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将地下滞留聚合物絮凝沉降,实现深部调剖,提高采收率的室内实验研究。用化学处理法制得的稳定化钠土YG340 1,其3%水分散液在20min内基本不沉降,3%和5%水分散液30℃、170s-1下的粘度分别为59.1和189.6mPa·s,可泵性良好。在55℃下HPAM(3630S)溶液与3%YG340 1水分散液按体积比4∶1混合,当HPAM浓度为100~200mg/L时,沉降时间短(<15min)而沉降体积较大;用岩心测得的残余阻力系数随HPAM浓度升高而增大,HPAM浓度为100和200mg/L时分别为15.1和18.7。在岩心驱油实验中,水驱油后注0.3PVHPAM,水驱至含水率分别为60.5%、70.2%、81.8%、98.0%,采收率分别为34.7%、39.8%、43.3%、46.2%,注入0.167PV用油田污水配制的3%YG340 1分散液,继续水驱,最终采收率分别为63.0%、61.6%、60.7%、58.8%。认为该区块注聚后用YG340 1絮凝沉降地下滞留的HPAM,可改善注聚后水驱效果。讨论了注絮凝剂的一些工艺参数。图1表4参2。
关键词
地层
聚合物
絮凝剂
稳定化钠膨润土
聚合物驱工艺
浓度
Keywords
flocculant
stabilized Na-bentonite
retained polymer
flocculation/precipitation in situ
indepth profiling
polymer flood
Xiaermen oil field in Henan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田注水井酸化技术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孙永旭
卢忠海
司玉梅
宋娟
机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出处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4-15,33,共3页
文摘
对双河油田上倾尖灭区西南部进行分析后认为,储层物性差、注水水质差是造成该区注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鉴于酸敏性矿物是造成常规土酸酸化效果差的主要原因,针对该区储层特点,确定酸化液配方(质量分数)为:CHClR 6%-9%,NHF 4%-6%,HPT+3%-5%,TWJ 2%-3%,NWJ0.5%-1%,ZPJ 0.5%-1%,HSJ 1%-1.5%.该酸化液体系具有较好的缓速性能及溶蚀性能,可有效控制酸岩反应中的pH值,二次伤害小,有利于提高地层渗透性,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双河油田
注水井
增注
酸化
Keywords
Shuanghe oilfield
water injection well
injection enhancement
acidizing
分类号
TE357.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稠油常采区块酸化增注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孙永旭
卢忠海
机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出处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文摘
为解决稠油区块的增注及解堵问题,提高开发效果,针对河南南阳油田古城南三块注水开发区块进行了酸化技术及酸液体系与地层配伍性研究,建立了一套有针对性的酸化增注工艺技术.
关键词
稠油区块
酸化增注
清洗剂
Keywords
heavy oil block
acidizing injectivity
washing agent
分类号
TE357.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凝原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复配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8
作者
郑延成
李卫晨子
侯玲玲
毛为成
机构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
工程
学院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0-73,89,共5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X0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P05049)
文摘
根据高凝原油组成以及降凝剂对原油的感受性确定了合成降凝剂的高碳醇的碳数,以丙烯酸和C18~C22混合醇为原料,合成丙烯酸高碳醇酯,得到三种聚合物:丙烯酸酯自聚物(AM),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AMV)和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AVS)。比较了三种聚合物的降凝效果,选出AVS考察其合成条件并且与常用降凝剂EVA进行复配。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最佳配比为1∶1∶0.5,引发剂用量为1.2%,单体质量浓度30%,反应时间为7h时,三元共聚物AVS与EVA的复配物CPR可以使魏岗原油凝固点降低10℃,防蜡率达到40.62%。
关键词
高蜡原油
原油组成
高碳醇
降凝剂
防蜡
Keywords
high waxy crude oil,oil composition,higher alcohol,depressant,wax prevention
分类号
TE86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光油田白垩系储层机械防砂筛管性能评价与优选实验
被引量:
11
9
作者
王地举
董长银
彭元东
罗全民
付金杰
彭建文
机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新疆采油厂
中国
石油大学(华东)石油
工程
学院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120-12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4226)资助
文摘
机械筛管是防砂井井下防砂管柱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类型和性能决定了挡砂效果和油井防砂后产能以及总体服务期限。春光油田白垩系储层为疏松砂岩易出砂储层,为了选择合适的机械防砂筛管类型,使用自行研制开发的挡砂介质性能评价径向流驱替实验装置,模拟春光油田地层砂和生产条件,对割缝筛管、复合精密筛管、绕丝筛管、金属棉滤砂管等四种类型的筛管样品进行了性能评价实验。根据动态实验数据,研究提出了筛管的流通性能、挡砂性能及其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系统地评价了四种筛管的流通性能、挡砂性能并得到了具体的量化评价指标。实验综合对比表明,对于春光油田白垩系储层,割缝筛管的挡砂性能和流通性能均较低;金属棉滤砂管的挡砂性能最好但堵塞后的流通性能较差;绕丝筛管的两项指标均衡但总体偏低;复合精密筛管的两项指标相对均衡并均比较高,推荐作为春光白垩系储层首选的机械防砂筛管类型。
关键词
防砂筛管
性能评价
流通性能
挡砂性能
驱替实验
春光油田
Keywords
sand control screens characteristics evaluation fluid conductivity sand retention ability sand retention experiment Chunguang Oilfield
分类号
TE357.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子沉积膜驱油效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杨力生
郭艳
刘文华
吕帅
李树斌
皇海权
机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勘探开发
研究院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5-298,共4页
文摘
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考察了岩心渗透率(67×10-3~1340×10-3μm2)、膜剂浓度(500~1500 mg/L)、注入段塞尺寸(宏观和微观条件下)、和膜剂吸附时间(0~22 h)、温度(50~80℃)、膜剂阳离子度(14.6%~25.9%)等因素对水驱后膜剂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膜剂驱油能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岩心渗透率和温度对膜剂驱油效率影响较小,段塞尺寸和膜剂阳离子度对驱油效率有一定的影响,较高的膜剂浓度有利于提高采收率。当膜剂浓度为1500 mg/L,膜剂阳离子度大于24%、膜剂注入体积约为1 PV、吸附时间12 h以上时,可获得较高的原油采收率。
关键词
分子沉积膜
段塞尺寸
吸附时间
阳离子度
提高采收率
Keywords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plug dimensions
absorption time
cationic degrees
recovery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基钻井液封堵技术在页岩水平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
13
11
作者
何振奎
刘霞
韩志红
王荐
舒福昌
向兴金
蒋卓
机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荆州市汉科新
技术
研究
所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4,12,共4页
基金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泌阳凹陷页岩气水平井油基钻井液技术研究"(编号:2011-008-4)
文摘
根据页岩水平井水平段页岩裂缝发育、井壁坍塌问题,对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性进行了优化,使用了多种刚性、柔性以及成膜的油基封堵材料进行了评价实验形成了强封堵的油基钻井液体系。泌页HF1页岩油气水平井现场应用表明,该油基钻井液体系封堵防塌能力强、滤失量低、破乳电压高,具有较强的携带能力,避免了水平井段井壁垮塌问题,中石化河南油田泌页HF1井三开水平段长1044m,钻进、电测、下套管顺利。
关键词
封堵技术
页岩
井壁稳定
水平井
油基钻井液
Keywords
sealing technology, shale gas, wellbore stability, horizontal well, oil-based drilling fluid
分类号
TE25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稠油氟碳乳化降黏剂室内配方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陈慧卿
李爽
郑会
李新丹
吕兆雷
张红华
机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4-477,共4页
文摘
针对河南油田稠油降黏中存在的问题,考察了氟碳表面活性剂在河南油田稠油降黏中的作用。通过室内筛选评价,制得氟碳-碳氢表面活性剂降黏体系,考察了降黏剂浓度及配比、酸碱度及温度对降黏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方体系为0.2%FC-01氟碳表面活性剂+1%YN碳氢表面活性剂。该体系对河南油田不同区块的不同黏度的稠油在35 70℃、pH值3 11范围内的降黏率均可达到95%以上。
关键词
氟碳-碳氢表面活性剂
复配体系
降黏
稠油
河南油田
Keywords
fluorocarbon/hydrocarbon surfactant
compounded system
viscosity reducing
heavy oil
Henan oil fields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泌阳凹陷页岩储层物理化学性质对井壁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13
作者
陶光辉
丁连民
赵林
仝继昌
颜江霏
冯名正
杨少春
机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勘探局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局机关科技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局机关油气开发管理部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6018-6025,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49)。
文摘
中国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已探明具有较好的页岩油开采前景。为了完成页岩油的开采,钻井是其中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在钻井过程中,页岩的理化性质将会对井壁的稳定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在实验室内较为系统地对泌阳凹陷的陆相页岩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钻井液浸泡环境中的结构稳定性测试。实验研究发现,泌阳凹陷页岩储层以纹层状或页理状为主,块状构造在岩心统计中仅占15%以内;粒度上,整体以粉砂级以下(<0.062 mm)为主,极少量粉砂级>50%;成分上,粉砂、黏土及碳酸盐矿物三端元含量相对均匀,多集中在20%~40%,三者均无绝对优势。该页岩储层在钻井液滤失量≤5 mL/30 min时,经钻井液浸泡8~10 d即可发生明显的内部水化膨胀,势必在外力碰撞冲磨作用下易发生体积破碎,对造斜段和水平段钻井的井壁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钻井过程中应适当提高机械钻速和降低钻井液的滤失量。
关键词
泌阳凹陷
页岩油
勘探与开发
钻井液
井壁稳定性
Keywords
Biyang Depression
shale oi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drilling fluid
wellbore stability
分类号
TE25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水平井斜井段强抑制强封堵水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
26
14
作者
何振奎
机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46,93,共4页
基金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12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河南油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应用研究"(P12067)的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泌页HF1井斜井段EH3Ⅱ、EH3Ⅲ地层以泥页岩为主,黏土矿物含量高,页理、裂隙发育,采用的水基聚合物钻井液抑制性不强、封堵页理、裂隙能力差。研究出一种强抑制强封堵水基钻井液,其对泌页2HF井EH3Ⅱ段、EH3Ⅲ段地层有强的抑制水化膨胀效果,在钻井液中16 h膨胀率分别为6%和0.88%;封堵能力强,API滤失量、高温高压滤失量低,井径扩大率为2.17%,没有发生钻头泥包、托压和井壁垮塌现象;润滑性好,摩阻系数低,只有0.078 7。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水平井
抑制
封堵
页岩
斜井段
井壁失稳
Keywords
Water-based drilling fluid
Horizontal well
Strong inhibition
Strong sealing
Shale rock
Deviated section
Wellbore collapsing
分类号
TE25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泌页HF1井油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
41
15
作者
何振奎
机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7,共6页
基金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泌阳凹陷页岩气水平井油基钻井液技术研究"(编号:2011-008-4)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泌页HF1井设计三开在页岩层中钻进水平段,水平段设计长度1 000.00m。该井定向段应用水基聚合物钻井液,在接近水平段时钻遇泥岩、页岩地层,并发生严重井壁失稳。为防止页岩水化、分散、垮塌及长水平段易粘卡的问题,在该井三开水平井段试验应用了油基钻井液。考虑闪点、毒性和芳香烃含量,选择5号白油为钻井液连续相;根据活度要求,确定质量浓度28.0g/L的CaCl2水溶液为水相;优选了主乳化剂、辅乳化剂,确定了其加量;通过性能试验,确定了润湿剂、有机土、降滤失剂、提切剂和封堵剂的加量,并最终确定了油基钻井液配方。对配制的钻井液进行了各项基本性能及膨胀率、回收率、抗钻屑污染、封堵效果评价,评价结果较好。该油基钻井液在泌页HF1井三开水平段应用,仅用时6.5d就钻完实际长达1 044.00m的水平段而顺利完钻。应用表明,油基钻井液封堵防塌能力强、破乳电压高、性能稳定、滤失量低、流变性好,且具有较强的携岩能力。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钻井
油基钻井液
井眼稳定
泌页HF1井
Keywords
shale oil
horizontal drilling
oil base drilling fluid
hole stability
Well Biye HF 1
分类号
TE25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段六拨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及产能挖潜对策
被引量:
8
16
作者
董双波
闫栋栋
张红静
王富来
张凤彩
机构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油
工程
系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新疆勘探开发中心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6-89,117,共4页
文摘
段六拨油田是大港油田南部油区的主力区块。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逐渐暴露出平面和层间矛盾突出、累积亏空大及产量递减加速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油田的稳油增产。以建立注采平衡与产能调整为重点,建立更为直观与符合实际的产能调整模型指导挖潜对策,运用油田水驱规律及精细油藏描述方法,突破了以往的地质认识。通过研究使得注采井网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层间注采对应关系增强,在新的地质认识指导下的井网加密成效颇丰,新井累积产油量为1.02×104t,新建产能达4.5×104t。
关键词
注水开发产量递减井网完善注采平衡产能挖潜
Keywords
water injection
production-decline
well pattern improvement
injection-production balance
production potential extraction
分类号
TE375.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TA防窜固井技术原理及现场应用分析
被引量:
14
17
作者
顾军
杨亚馨
张鹏伟
高玉堂
李延伟
于三跃
机构
中国
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中国石化
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总
公司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中国
石油大庆
油田
有限责任
公司
采油
工程
研究院
中国石化
河南
石油勘探局钻井
工程
公司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MTC方法提高固井二界面封隔能力的技术基础研究"(编号:5077407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防止薄隔层间窜流新技术研究"(编号:2007AA06Z205)资助
文摘
泥饼仿地成凝饼(MTA)法防窜固井,是针对MTC固井技术的不足、为更好地提高固井二界面胶结质量而提出的新技术。该方法是钻开封固段前50~200m,在钻井液中加入0.5%~3.0%的泥饼改性剂并维持该比例至完井,固井时以凝饼形成剂为基础配置3~4m3前置液,注入该前置液后随之注入水泥浆,不改变油井水泥浆体系,但对钻井液泥饼进行了处理。其整体固化胶结机理是,用凝饼形成剂对泥饼界面进行修饰、处理并使其与泥饼改性剂初步反应生成凝饼胶结物,再逐渐形成致密凝饼。为了验证MTA方法的实际固井效果,在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河南油田的23口老区调整井(常规油井16口,稠油井7口)中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固井一、二界面质量合格率100%,其中大庆油田应用井固井质量优质率和合格率分别提高13.01百分点和1.15百分点,胜利油田应用井固井二界面质量合格率提高约30百分点,河南油田应用井平均总井段优质率达到90.48%。
关键词
固井二界面防窜固井MTA方法固井质量
Keywords
cementformation interface
antichanneling cementing
MTA method
cement quality
分类号
TE256.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焦油酚醛树脂复合固砂剂的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赵长喜
程红晓
郑恒
郑延成
王晓东
机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
工程
学院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9期49-52,56,共5页
文摘
以木焦油和甲醛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制备了木焦油树脂,然后与酚醛树脂复配,并加入硅烷偶联剂配制成复合固砂剂。通过FTIR和热重分析对木焦油树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固砂剂的固砂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优化复合固砂剂配方为:木焦油树脂与酚醛树脂质量比4∶1、10%固化剂、1%偶联剂ND-42,制得的固结岩心在300℃水蒸气下恒温12 h后的抗压强度达到3.85 MPa,渗透率为1.22μm^2,且具有较强的抗酸、抗盐及耐高温性能,能满足高温出砂井的防砂要求。
关键词
木焦油
酚醛树脂
固砂剂
化学防砂
Keywords
wood tar
phenolic resin
sand consolidation agent
chemical sand control
分类号
TQ433.43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铝合金表面锆盐转化膜的成分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19
作者
赵林
于强
杜文朝
于升学
机构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
工程
学院
出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33-135,共3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2015203406)
文摘
在室温条件下向锆盐作为主盐的溶液中加入添加剂,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黄色的锆盐转化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了转化膜的表面形貌与成分;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转化膜的极化曲线、阻抗谱图,研究了转化膜的耐蚀性能;依据国标对转化膜的附着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铝合金表面的锆盐转化膜由粒度比较均匀的球形小颗粒构成,表面均匀,转化膜的主要组成元素为Al、F、Zr、O、C等;其极化电阻较空白铝合金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铝合金的耐腐蚀性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且转化膜提高了漆膜与铝合金的附着力。
关键词
铝合金
锆盐转化膜
耐腐蚀性
膜层组成
Keywords
aluminum alloy
zirconium salt conversion coat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coating composition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TG17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温固化阻水透油防砂材料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
3
20
作者
郭鸿宇
李丽华
马诚
杨超
黄金
刘正奎
刘淼
机构
中国
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
公司
大庆化工
研究
中心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中国石化
大连石油化工
研究院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
研究院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7,共7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环保淀粉基钻井液处理剂开发及应用研究子课题——环保型微孔喉油层保护材料开发”(项目编号219032-3)。
文摘
针对浅层低温地层出砂和油井采出液高含水的问题,开展低温固化阻水透油防砂材料室内研究。将石英砂、环氧树脂、相对渗透率调节剂等通过共混工艺制备了一种低温固化阻水透油防砂材料,利用FT-IR、热重、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防砂材料及其人造岩心的固化机理、热稳定性、微观形貌等,通过岩心驱替装置考察了人造岩心的抗压强度和水/油相渗透率。实验结果表明,含有30%相对渗透率调节剂的防砂材料在低温(30~70℃)条件下,固化形成的人造岩心抗压强度达到4.22 MPa以上;同时,相对渗透率调节剂加量为30%的人造岩心的水相渗透率和油相渗透率分别为963×10^(-3)和5513×10^(-3)μm^(2),表现出优异的阻水透油性。所合成的防砂材料在低温(30~70℃)条件下能满足低温浅层井的防砂阻水的要求。
关键词
低温浅井
防砂材料
相对渗透率调节剂
抗压强度
水/油相渗透率
Keywords
low temperature shallow well
sand control agent
relative permeability modifier
compressive strength
water/oil permeability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南油田特高含水开发期化学封堵技术
张润芳
赵长喜
皇海权
王纪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南油田注水地层异常压力理论研究
张悦
孙冬冬
王文涛
狄海公
张猛
陈先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南双河油田90℃以上高温油藏二元复合驱实验研究
束华东
陈慧卿
肖磊
刘艳华
孙林涛
李二晓
孔柏岭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油田污水处理伴生含油污泥回收利用技术
孙玉青
陈渊
高申领
李新丹
田旭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下二门油田注聚后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技术探索
石步乾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油田注水井酸化技术的改进及应用
孙永旭
卢忠海
司玉梅
宋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稠油常采区块酸化增注工艺技术研究
孙永旭
卢忠海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凝原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复配性能研究
郑延成
李卫晨子
侯玲玲
毛为成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春光油田白垩系储层机械防砂筛管性能评价与优选实验
王地举
董长银
彭元东
罗全民
付金杰
彭建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分子沉积膜驱油效率实验研究
杨力生
郭艳
刘文华
吕帅
李树斌
皇海权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油基钻井液封堵技术在页岩水平井中的应用
何振奎
刘霞
韩志红
王荐
舒福昌
向兴金
蒋卓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稠油氟碳乳化降黏剂室内配方研究
陈慧卿
李爽
郑会
李新丹
吕兆雷
张红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泌阳凹陷页岩储层物理化学性质对井壁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陶光辉
丁连民
赵林
仝继昌
颜江霏
冯名正
杨少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页岩水平井斜井段强抑制强封堵水基钻井液技术
何振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泌页HF1井油基钻井液技术
何振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段六拨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及产能挖潜对策
董双波
闫栋栋
张红静
王富来
张凤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MTA防窜固井技术原理及现场应用分析
顾军
杨亚馨
张鹏伟
高玉堂
李延伟
于三跃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木焦油酚醛树脂复合固砂剂的研究
赵长喜
程红晓
郑恒
郑延成
王晓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铝合金表面锆盐转化膜的成分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赵林
于强
杜文朝
于升学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低温固化阻水透油防砂材料的室内研究
郭鸿宇
李丽华
马诚
杨超
黄金
刘正奎
刘淼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