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升机特定结构先进陶瓷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1
作者 谌广昌 段小明 +12 位作者 朱金荣 龚情 蔡德龙 李宇航 杨东雷 陈彪 李新民 邓旭东 余瑾 刘博雅 何培刚 贾德昌 周玉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44,共20页
为进一步拓展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结构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直升机结构用先进陶瓷材料进行了审视和回顾,重点关注直升机能量冲击防护部位、能量转换部件及腐蚀防护区域等特定结构部位用各类先进陶瓷材料,对比分析国内外先进陶瓷材... 为进一步拓展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结构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直升机结构用先进陶瓷材料进行了审视和回顾,重点关注直升机能量冲击防护部位、能量转换部件及腐蚀防护区域等特定结构部位用各类先进陶瓷材料,对比分析国内外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上述特定结构部位的应用差距,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高速动态冲击能量防护部位应发展反应烧结曲面一体化成型的非透明装甲陶瓷材料和多晶透明装甲陶瓷材料,低能量冲击防护部位应发展与环氧树脂基基材兼容的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热能冲击防护部位应发展陶瓷基/树脂基混杂复合材料(Hybri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HCMC-PMC),机械能与电能转换部件应发展以高性能微型压电陶瓷薄膜功能器件及柔性混合电子结构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多功能复合材料,电磁能与热能转换部件应发展与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兼容的纤维增强吸波陶瓷基复合材料,腐蚀防护区域应发展高性能耐磨腐蚀防护用溶胶-凝胶涂层。同时,应大力构建直升机装备高速动态能量冲击防护机理及防护材料抗弹击性能优化机制,并发展垂直起降飞行器多功能复合材料数字试验验证技术,以显著缩短先进陶瓷材料的研发及装机应用周期并降低验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特定结构 先进陶瓷 微型压电陶瓷 多功能复合材料 数字化试验验证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SE和VAPS的民用直升机显控系统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晞 刘波 +1 位作者 苏炳志 聂涛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4-717,共14页
针对民用直升机显控系统需求难以追溯、交互设计缺陷难以洞察以及早期系统设计验证难以实现等问题,提出基于MBSE(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和VAPS的民用直升机显控系统设计与验证方法。捕获利益攸关者需求形成系统需求,将系统需... 针对民用直升机显控系统需求难以追溯、交互设计缺陷难以洞察以及早期系统设计验证难以实现等问题,提出基于MBSE(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和VAPS的民用直升机显控系统设计与验证方法。捕获利益攸关者需求形成系统需求,将系统需求分配给系统用例;构建黑盒活动图、顺序图自顶向下开展“需求–功能分析”描述显控系统级功能流,建立可运行的黑盒状态机验证功能逻辑设计的合理性;在黑盒功能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以构建显控系统架构,通过与飞行员交流迭代优化分配方案,将黑盒活动图中的活动分配到各显控子系统中实现功能向下传递,保证系统设计过程的连贯性。基于人机界面设计工具VAPS开发飞行员操作程序,验证了基于MBSE设计的显控系统需求、功能、逻辑的一致性和架构的合理性,实现了需求设计到验证的完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VAPS 民用直升机 显控系统 系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发动机引气限流及温降特性研究
3
作者 罗平根 曾曼成 +1 位作者 陈政 夏文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2,共7页
直升机发动机规定环控系统引气量不应超出其最大允许值,以避免发动机功率损失过大。考虑到飞行姿态变化对引气参数的影响,提出了“超临界喷嘴流量因子”的概念,并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试验数据显示,发动机最大引气量的实测数据与理论... 直升机发动机规定环控系统引气量不应超出其最大允许值,以避免发动机功率损失过大。考虑到飞行姿态变化对引气参数的影响,提出了“超临界喷嘴流量因子”的概念,并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试验数据显示,发动机最大引气量的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值偏差在3%以内,验证了该方法在发动机引气限流上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该方法简化了测试流程,避免了流量传感器对引气流动特性的干扰,提高了测试精度。此外,为减少引气量并消除高温引气管路对周边设备的安全隐患,结合工程实际对引气管路的保温措施进行了改进,并研究了不同引气温度、压力和流量条件下,引气管路出口和保温层外表面的温降特性。本文研究成果为引气管路设计优化,提高热效率及直升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引气限流 超临界喷嘴 流量因子 温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抗坠毁元件构形设计分析研究
4
作者 卢致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5-354,364,共11页
为探究差异化的构形参数对复合材料波纹梁吸能性能影响,针对多种构形波纹梁,进行动态压溃试验,对试验现象分析及试验数据处理,给出了多种构形波纹梁的载荷-时间曲线和破坏模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波纹梁的瞬态冲击过程,得到吸能... 为探究差异化的构形参数对复合材料波纹梁吸能性能影响,针对多种构形波纹梁,进行动态压溃试验,对试验现象分析及试验数据处理,给出了多种构形波纹梁的载荷-时间曲线和破坏模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波纹梁的瞬态冲击过程,得到吸能特性参数比吸能(SEA)和平均载荷值等,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对比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试验及数值分析结果讨论了波纹构形对波纹梁峰值载荷和吸能能力的影响,对不同构形波纹梁以及增加薄弱环节设计的吸能差异作出评估,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利用等截面剖面杆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的临界应力方程将波纹梁梁高/波幅比、波长/波幅比设定在相应关系式时波纹梁结构表现出较为稳定的压溃过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波纹腹板圆角R值除了对峰值载荷及平均载荷有影响,对波纹梁破坏模式改变也有一定关系,薄弱圆角r值能比较好的改善峰值载荷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坠毁 波纹梁 波纹腹板 数值模拟 Hashin 吸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装直升机火控系统仿真转台的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段海滨 王道波 尧放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567-1570,共4页
针对武装直升机火控系统的特点,设计研制了一种可用于对其仿真实验的三轴电动仿真转台。在介绍该转台主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武装直升机火控系统仿真测试转台的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对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进行了详尽描述,上位机采... 针对武装直升机火控系统的特点,设计研制了一种可用于对其仿真实验的三轴电动仿真转台。在介绍该转台主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武装直升机火控系统仿真测试转台的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对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进行了详尽描述,上位机采用了先进的VxD技术,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讯采用了双缓冲机制。含实物仿真实验表明,该仿真转台的整个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功能完善,可维护性好,已完成了多种型号武装直升机火控系统的重大试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直升机 火控系统 仿真转台 控制系统 Vχ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关键连接结构孔边裂纹导波监测方法
6
作者 王化吉 施利明 +1 位作者 戴玉山 邱雷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5-122,共8页
直升机恶劣的工作环境使得其结构极易萌生孔边裂纹并演化扩展,使其结构完整性及承载能力降低。为监测直升机连接结构的孔边裂纹,常采用压电导波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开展监测研究。但由于裂纹扩展初期的小裂纹不易监测且连接结构具备大尺... 直升机恶劣的工作环境使得其结构极易萌生孔边裂纹并演化扩展,使其结构完整性及承载能力降低。为监测直升机连接结构的孔边裂纹,常采用压电导波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开展监测研究。但由于裂纹扩展初期的小裂纹不易监测且连接结构具备大尺寸通孔构型,导波监测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因此,围绕耳片连接结构裂纹监测的准确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导波阵列的孔边裂纹监测方法。首先,通过获取的压电导波阵列信号,提取了全网络损伤特征信息。其次,基于均值法构建了损伤报警阈值,实现了损伤报警。再次,基于连接结构形式改进了延时累加成像算法,优化了概率分布,进而实现了裂纹的准确定位。最后,通过耳片连接结构裂纹扩展监测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孔边裂纹的准确报警及定位,定位误差仅在2.01 mm以内,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连接结构 孔边裂纹监测 压电导波 损伤报警 损伤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直升机荷载下黄土场地模型箱试验研究
7
作者 陈翔 冯胜全 +2 位作者 郝志宾 刘凯鑫 冯锦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39-3746,共8页
大型直升机着陆过程中会对着陆场地施加较大的冲击荷载,两者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与着陆场地的类型密切相关。基于大型直升机的设计着陆工况,设计双锤冲击试验装置,对大型直升机双轮式起落架的双轮同时冲击黄土场地的工况进行小比尺的模... 大型直升机着陆过程中会对着陆场地施加较大的冲击荷载,两者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与着陆场地的类型密切相关。基于大型直升机的设计着陆工况,设计双锤冲击试验装置,对大型直升机双轮式起落架的双轮同时冲击黄土场地的工况进行小比尺的模型试验,分析双锤冲击下黄土场地不同深度的沉降特性和动应力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落锤间距对场地变形及动力响应的影响。在双锤冲击荷载作用下,黄土场地浅层区域的沉降曲线呈典型的W型,不同位置处的竖向动应力时程发展曲线相似,呈单峰脉冲特征。沿落锤中心线下的沉降量和动应力幅值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但递减速率与深度有关,浅层区域的递减速率最大。不同落锤间距下黄土场地的沉降特性和动应力时程变化规律类似,落锤间距主要影响场地沉降和动应力量值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荷载 黄土 动力响应 沉降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数字样机区域化上下文设计方法研究
8
作者 陈阳平 高亮 +2 位作者 王琛 谢强 丁秋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815-1819,共5页
为提高直升机协同设计效率,提出数字样机区域化上下文设计方法,设计实现该方法的系统框架。结合直升机研发的特点,建立基于AABB层次树的数字样机区域表达数学模型,用于数字样机区域的生成与搜索;运用链接关系图表达数字样机的关联关系,... 为提高直升机协同设计效率,提出数字样机区域化上下文设计方法,设计实现该方法的系统框架。结合直升机研发的特点,建立基于AABB层次树的数字样机区域表达数学模型,用于数字样机区域的生成与搜索;运用链接关系图表达数字样机的关联关系,通过数字样机模型链接关系的求解实现模型之间的关联影响性分析。在某型直升机研制过程中采用该方法,提高了数字样机区域化模型的加载效率和准确率,缩短了子系统优化和零组件更改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数字样机 区域化 上下文设计 模型链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希明 中国著名直升机设计专家
9
作者 吴希明 晋娆 《航空制造技术》 2005年第1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总设计师 直升机 中国 专家 科研单位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传动系统固有振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邵忍平 沈允文 +1 位作者 刘更 徐敏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23-526,共4页
在不同的转速条件下对旋翼传动系统的扭振响应进行了测量,从而对整个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进行了在线辨识,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带有旋翼的齿轮传动系统具有不同于其它齿轮传动系统的特性,即其动态特性随转速不... 在不同的转速条件下对旋翼传动系统的扭振响应进行了测量,从而对整个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进行了在线辨识,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带有旋翼的齿轮传动系统具有不同于其它齿轮传动系统的特性,即其动态特性随转速不同而发生变化。这为该类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设计及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传动轴承 直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气动噪声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平剑 仲唯贵 段广战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4,共7页
对直升机气动噪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试验技术、理论分析方法和噪声抑制技术。声学风洞试验是直升机气动噪声研究的基本手段,其中非定常载荷测试、流场显示和声源定位等先进测试技术已实现应用;飞行试验在直升机噪声适航标... 对直升机气动噪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试验技术、理论分析方法和噪声抑制技术。声学风洞试验是直升机气动噪声研究的基本手段,其中非定常载荷测试、流场显示和声源定位等先进测试技术已实现应用;飞行试验在直升机噪声适航标准完善和噪声控制技术研究等方面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和验证手段。直升机气动噪声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包括声类比法、Kirchhoff/CFD混合法等旋翼气动噪声分析方法都已形成分析程序,成为直升机研发的有效工具。直升机气动噪声的抑制仍然以旋翼桨尖设计为主,飞行轨迹优化、旋翼噪声主动控制等新技术已实现飞行验证,但尚未进行型号应用。在用户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在新型直升机的研发中,引入气动噪声的抑制技术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噪声 气动噪声 声学试验 噪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挂武器对无人直升机纵向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龙海斌 吴裕平 胡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89,共7页
针对外挂武器对无人直升机纵向气动特性影响的问题,采用雷诺时均Navier-Stokes(Reynolds average Navier-Stokes,RANS)方法对加装武器系统前后,不同前飞速度、武器安装角和挂载状态下的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然后将大速度前飞状态时... 针对外挂武器对无人直升机纵向气动特性影响的问题,采用雷诺时均Navier-Stokes(Reynolds average Navier-Stokes,RANS)方法对加装武器系统前后,不同前飞速度、武器安装角和挂载状态下的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然后将大速度前飞状态时的气动特性与加装外挂武器之前的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悬臂梁外挂方式加装武器对阻力有显著影响,前飞速度和武器发射安装角变化对纵向气动特性几乎没有影响。外挂武器安装位置和数量变化对无人直升机的纵向气动特性影响很小。研究结果可为武装无人直升机选择合适的武器外挂和发射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外挂 武器 纵向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结构动特性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凌爱民 韩普祥 李五洲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31-136,共6页
在直升机设计阶段通过建模分析进行全机动特性设计 ,准确地预测全机振动响应是控制和降低直升机振动水平的关键技术 ,本文以某直升机为研究对象 ,对机体结构的动特性建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从部件到全机建模的研究策略 ,把整个... 在直升机设计阶段通过建模分析进行全机动特性设计 ,准确地预测全机振动响应是控制和降低直升机振动水平的关键技术 ,本文以某直升机为研究对象 ,对机体结构的动特性建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从部件到全机建模的研究策略 ,把整个机体分成尾段、舱门、机身段 ,分别进行有限元建模、动特性试验、相关分析、模型修改技术和建模准则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对部件连接界面建模分析 ,组装修改后的各部件模型 ,建立全机动特性分析模型。通过对该机动力学建模、试验相关分析与模型修改 ,大大增强了分析模型的预测能力 ,达到了 4 0Hz以内的频率误差小于 1 1 %的预测精度 ,突破了对直升机复杂结构建模关键技术 ,建立了适用于直升机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建模准则 ,在该机动特性设计中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特性 建模准则 相关分析 模型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中传感器优选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陆洋 顾仲权 凌爱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61,73,共5页
针对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传感器优选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不减少待减振点数目的前提下,减少传感器数目并优化其位置,且保证系统全局减振效果基本不变,从而有效降低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规模。优化过程采用遗传算法进... 针对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传感器优选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不减少待减振点数目的前提下,减少传感器数目并优化其位置,且保证系统全局减振效果基本不变,从而有效降低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规模。优化过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Z11直升机为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分析表明,利用该优选方法,能够得到传感器数目最少,且全局减振效果降低有限的传感器最优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结构响应主动控制 传感器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着水载荷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汪正中 陈立霞 +2 位作者 索谦 马玉杰 廉滋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8-263,共6页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国内直升机缩比模型着水试验能力,为中国民用直升机水上迫降适航取证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对国内直升机缩比模型着水试验及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通过介绍模型着水试验的试验设备、试验件、试验要求和试验步骤,并对着水载...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国内直升机缩比模型着水试验能力,为中国民用直升机水上迫降适航取证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对国内直升机缩比模型着水试验及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通过介绍模型着水试验的试验设备、试验件、试验要求和试验步骤,并对着水载荷结果与俄罗斯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莫斯科学院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中国直升机缩比模型着水试验能力,为中国进行直升机水上迫降方面的模型着水试验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缩比模型 着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后掠桨尖旋翼气弹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卫东 邓景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8-252,共5页
通过建立具有后掠桨尖旋翼气弹稳定性的分析模型 ,研究后掠桨尖旋翼气弹的稳定性。结构模型考虑了旋翼桨叶的偏置、预锥、预掠、预扭以及桨尖的后掠等多种旋翼参数及非线性影响 ,分析了不同桨尖后掠角几何参数对旋翼气弹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建立具有后掠桨尖旋翼气弹稳定性的分析模型 ,研究后掠桨尖旋翼气弹的稳定性。结构模型考虑了旋翼桨叶的偏置、预锥、预掠、预扭以及桨尖的后掠等多种旋翼参数及非线性影响 ,分析了不同桨尖后掠角几何参数对旋翼气弹稳定性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 ,桨尖后掠对旋转旋翼桨叶气弹稳定性影响较大 ,桨尖后掠使一阶扭转频率增加 ,同时使一阶摆振阻尼降低 ,后掠桨尖单元的非线性转换关系对气弹分析结果有影响 ,桨尖后掠角越大这种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后掠桨尖 旋翼 气动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无人直升机发动机控制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严峰 赖水清 李林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30-831,835,共3页
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发动机控制是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某小型无人直升机为基础,对旋翼负载和发动机功率特性进行建模,研究发动机控制设计,进行发动机控制数字仿真和地面半物理仿真,最终通过地面发动机开车试验对发动... 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发动机控制是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某小型无人直升机为基础,对旋翼负载和发动机功率特性进行建模,研究发动机控制设计,进行发动机控制数字仿真和地面半物理仿真,最终通过地面发动机开车试验对发动机控制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发动机控制 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直升机发展现状及设计革新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春雷 吴希明 武庆中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6-29,共4页
先进直升机要突破速度限制、提高综合使用效能,必须大力开展技术革新与构型革新。技术革新是从理念上突破传统设计思想的限制,而构型革新则是从根本上摒弃传统构型的缺陷。但是,无论是技术革新,还是构型革新,都要立足于坚实的理论... 先进直升机要突破速度限制、提高综合使用效能,必须大力开展技术革新与构型革新。技术革新是从理念上突破传统设计思想的限制,而构型革新则是从根本上摒弃传统构型的缺陷。但是,无论是技术革新,还是构型革新,都要立足于坚实的理论基础,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革新 设计思想 直升机 速度限制 科学技术 构型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噪声声散射特性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樊枫 曹亚雄 +1 位作者 江露生 林永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5-1283,共9页
发展了直升机旋翼(尾桨)噪声与机身的声散射特性计算方法。首先,采用基于运动嵌套网格和RANS方程的旋翼CFD方法计算旋翼流场信息,为旋翼噪声计算提供气动数据;然后,采用FW-H方程来计算孤立旋翼的气动噪声特性,并应用G1A公式来计算旋翼... 发展了直升机旋翼(尾桨)噪声与机身的声散射特性计算方法。首先,采用基于运动嵌套网格和RANS方程的旋翼CFD方法计算旋翼流场信息,为旋翼噪声计算提供气动数据;然后,采用FW-H方程来计算孤立旋翼的气动噪声特性,并应用G1A公式来计算旋翼噪声梯度,为噪声声散射分析提供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时域等效源方法计算散射声场,并与孤立旋翼声场进行叠加,最终得到考虑机身散射影响的总声场。最后,应用建立的声散射计算模型,针对旋翼/机身和尾桨/机身声散射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机身对旋翼与尾桨高频噪声的散射影响较大,并且旋翼/机身以及尾桨/机身的间距越小,声散射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散射 旋翼 噪声 机身 直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铝合金结构冲击凹坑缺陷深度统计及对应的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倪阳 周储伟 +1 位作者 喻溅鉴 邹静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1-946,共6页
直升机金属动部件的表面缺陷是其重要的疲劳破坏源。首先收集并统计分析了直升机铝合金关键动部件表面冲击凹坑缺陷的深度数据,结果发现其深度尺寸服从正态分布,并以90%的缺陷尺寸覆盖率为依据确定了冲击凹坑缺陷的标准尺寸。采用有限... 直升机金属动部件的表面缺陷是其重要的疲劳破坏源。首先收集并统计分析了直升机铝合金关键动部件表面冲击凹坑缺陷的深度数据,结果发现其深度尺寸服从正态分布,并以90%的缺陷尺寸覆盖率为依据确定了冲击凹坑缺陷的标准尺寸。采用有限元方法结合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对一种航空常用铝合金材料(2A12)的冲击凹坑形成和疲劳起裂寿命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疲劳试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合理的冲击凹坑缺陷疲劳寿命分析必须考虑缺陷局部的残余应力和塑性应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统计 疲劳寿命 冲击凹坑 有限元方法 连续损伤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