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钢箔镀锡设备及工艺的研究
1
作者 陈殿君 陈金明 李江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100,112,共8页
介绍了薄钢箔带镀锡工艺流程及参数,阐述了薄钢箔带镀锡生产过程及相关设备结构。设计开发了一套薄钢箔带镀锡设备关键技术解决方案,详细介绍了设备的组成、主要配置及技术参数。
关键词 卷对卷薄钢箔带 带式连续镀 镀锡 浸渍 喷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Cu/Al复层材料界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国平 汤春江 王群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5-68,共4页
采用纯铜/纯铝和纯铜/铝合金进行400℃温轧和退火热处理,并对得到的Cu/Al复层材料进行界面结合强度测试、界面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和界面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Cu/Al复层材料界面处Cu/Al中间相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孕育期,其形成过程为:形核... 采用纯铜/纯铝和纯铜/铝合金进行400℃温轧和退火热处理,并对得到的Cu/Al复层材料进行界面结合强度测试、界面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和界面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Cu/Al复层材料界面处Cu/Al中间相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孕育期,其形成过程为:形核→核长大→沿界面横向连片生长→沿界面法线方向纵向生长;纯铜/纯铝复层材料最佳退火工艺为300℃×1 h,最大界面结合强度可达2.4 N/mm;而纯铜/铝合金为300℃×3 h,界面结合强度最大值为3.1 N/mm,保证了材料的成型性能,同时防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经较高温度的长时退火(500℃×5 h),纯铜/铝合金比纯铜/纯铝复层材料界面更容易形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相,导致界面结合强度的降低,造成界面在剥离条件下的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复层材料 温轧 退火 界面 中间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DC/DC变换器的双向磁反馈电路研究
3
作者 高东辉 贺啟峰 +1 位作者 蔡可红 徐成宝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1,共10页
针对隔离式DC/DC变换器空间辐射应用的特殊性,为了提高反馈精度和稳定性,一般采用磁隔离反馈电路。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幅值调节磁反馈电路工作原理,针对其存在的需要额外的次级供电电压问题,引入正-反激式幅值调节双向磁反馈电路,并对该... 针对隔离式DC/DC变换器空间辐射应用的特殊性,为了提高反馈精度和稳定性,一般采用磁隔离反馈电路。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幅值调节磁反馈电路工作原理,针对其存在的需要额外的次级供电电压问题,引入正-反激式幅值调节双向磁反馈电路,并对该电路进行改进,在实现相同功能的前提下,以双绕组变压器替代三绕组变压器,有效减小了磁芯体积,简化了电路结构。详细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脉冲采样电路和磁反馈变压器设计方法,并以该种磁反馈电路为基础,搭建了一台100 W输出DC/DC变换器实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磁隔离反馈电路的有效性,并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反馈 幅值调节 正-反激 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式催化燃烧设备研究设计
4
作者 陈殿君 蒲明东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8期189-193,199,共6页
为规范蓄热式催化燃烧设备(RCO)设计,以某企业有机废气为实例,展开三床RCO研究设计。介绍了三床式蓄热式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工艺及设备设计过程,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处理系统。废气经处理后,非甲烷总烃浓度由672 mg/m^(3)... 为规范蓄热式催化燃烧设备(RCO)设计,以某企业有机废气为实例,展开三床RCO研究设计。介绍了三床式蓄热式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工艺及设备设计过程,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处理系统。废气经处理后,非甲烷总烃浓度由672 mg/m^(3)降至21.6 mg/m^(3),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要求,处理效率96.6%,热回收效率90.1%,年运行费用约9.26万元,单套设备年有害物质排放削减量12.36 t。通过系统联锁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可供从业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蓄热式催化燃烧设备 工业燃烧器 废气处理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合金化对电子封装用高硅铝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志刚 赵飞 +2 位作者 王日初 张纯 蔡志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8年第3期22-28,共7页
采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法制备电子封装用高硅铝合金(Al-50%Si),研究添加单质Cu粉对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分析Cu含量(0~2%)对微观组织和相组成的影响,并建立与力学... 采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法制备电子封装用高硅铝合金(Al-50%Si),研究添加单质Cu粉对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分析Cu含量(0~2%)对微观组织和相组成的影响,并建立与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Cu含量不高于1%时,高硅铝合金微观组织中Si相尺寸和形貌改变不明显;拉伸强度和抗弯强度均随着Cu含量增加而迅速上升,并在2%Cu时达到极大值268.4 MPa和422.6 MPa,相对于合金化前提高44.9%和46.7%;Cu含量对合金热膨胀系数(CTE)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基体中细小的Al2Cu相不利于导热性能(热导率下降7.5%).综上,电子封装用高硅铝合金中添加1%Cu时,可以在基本保持原有组织和热物理性能的情况下,提高强度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材料 高硅铝合金 合金元素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导缝隙天线研究中的“三匹配”问题 被引量:4
6
作者 鲁加国 汪伟 +1 位作者 卢晓鹏 张洪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23,共9页
低剖面、轻量化、高效率多波段多极化共口径波导缝隙相控阵天线是航天航空领域侦察监视雷达系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提出了异形波导嵌套/叠加实现波导缝隙天线多极化、多波段共口径的研究思路,研究了异形波导嵌套/叠加实现波导缝隙... 低剖面、轻量化、高效率多波段多极化共口径波导缝隙相控阵天线是航天航空领域侦察监视雷达系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提出了异形波导嵌套/叠加实现波导缝隙天线多极化、多波段共口径的研究思路,研究了异形波导嵌套/叠加实现波导缝隙天线共口径、高效率、低剖面和轻量化技术途径和方法,探索研究了波导缝隙天线研究中“三个匹配”问题,提出了异形波导结构模式匹配、辐射天线口径场匹配和多物理场集成匹配等“三匹配”的技术方向和研究路径,为进一步研究多极化、多波段和共口径波导缝隙相控阵天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缝隙天线 多波段 多极化 共口径 相控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5℃反激式高温直流开关电源设计
7
作者 刘建国 杨依忠 丁瀚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7-505,共9页
为满足极限环境下电源系统小型化、耐高温、高可靠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端反激拓扑的隔离型直流稳压电源。针对传统印刷电路板(PCB)高温电源体积大、散热差的局限性,采用厚膜工艺,优选高液相点焊接材料,优化壳体结构设计,以达到充... 为满足极限环境下电源系统小型化、耐高温、高可靠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端反激拓扑的隔离型直流稳压电源。针对传统印刷电路板(PCB)高温电源体积大、散热差的局限性,采用厚膜工艺,优选高液相点焊接材料,优化壳体结构设计,以达到充分散热效果。选用TI公司的UC1843高温型脉宽调制器作为主控芯片,控制输出高频脉冲驱动功率开关管,通过变压器功率变换把能量传递到次级。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源模块的转换效率在满载、25~175℃范围内保持在71%以上,温度漂移率在0.237%以内,在高温环境中可以稳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激拓扑 高温 闭环控制 厚膜工艺 温度漂移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带直接调制型激光器的设计方法
8
作者 杨鹏毅 李韬 姚宗影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针对直接调制型激光器输出光功率低、带宽小等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宽带直接调制型激光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直接调制型激光器的设计原理以及内部结构。通过光学仿真软件,对比分析了准直透镜和聚焦透镜对光路耦合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 针对直接调制型激光器输出光功率低、带宽小等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宽带直接调制型激光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直接调制型激光器的设计原理以及内部结构。通过光学仿真软件,对比分析了准直透镜和聚焦透镜对光路耦合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准直透镜径向微小位移会显著影响耦合效率,进而影响激光器输出光功率的大小,而相比准直透镜,聚焦透镜径向偏移对耦合效率的影响则较小。通过微波仿真软件,对宽频带激光器的阻抗匹配进行了设计仿真,并对其核心指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宽带直接调制型激光器的3 dB带宽、输出光功率、插损、噪声系数分别为18 GHz、10.5 dBm、-25 dB、 45 dB,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直接调制型激光器 宽频带 光学仿真 微波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精准控制输出功率的发射组件
9
作者 倪涛 唐进 +2 位作者 王腾飞 孙伟 王为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67,共5页
文中针对多功能一体化系统中提出的精准控制发射功率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精度功率检波和动态控制算法的高精度输出功率发射组件。在硬件上,将大信号和小信号分别进行处理。采用薄膜耦合器、双路检波器和双路采集电路构成两组高精度... 文中针对多功能一体化系统中提出的精准控制发射功率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精度功率检波和动态控制算法的高精度输出功率发射组件。在硬件上,将大信号和小信号分别进行处理。采用薄膜耦合器、双路检波器和双路采集电路构成两组高精度功率检波电路,解决检波器线性动态不能满足增益控制范围的问题,并详细分析了耦合器电路的参数对检波精度的影响。在软件上,分析了不同均值样本数产生的误差范围,通过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内设置检波电压和衰减值对应的查找表,自适应调整发射组件中的数控衰减器,动态调整链路增益,实现分档高精度输出功率。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高精度输出功率发射组件,可以根据不同码速率进行精确控制,输出功率控制范围大于33 dB,功率精度优于0.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检波 发射组件 功率控制 自适应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磁隔离放大器隔离参数的技术研究
10
作者 李芳 卫青松 庄永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18-121,共4页
隔离放大器具有对微弱小信号进行放大的目的,同时,使输入、输出部分电气完全隔离,可提高电路系统对外界的抗干扰能力。隔离放大器一般采用变压器、光耦合或电容耦合进行隔离,根据隔离放大器的特点,隔离放大器主要用于应用伺服驱动、传... 隔离放大器具有对微弱小信号进行放大的目的,同时,使输入、输出部分电气完全隔离,可提高电路系统对外界的抗干扰能力。隔离放大器一般采用变压器、光耦合或电容耦合进行隔离,根据隔离放大器的特点,隔离放大器主要用于应用伺服驱动、传感器检测、高共模电路系统、远程监控、仪器仪表、医疗设备、工业自控等需要电量隔离测控的行业。隔离抑制比和隔离电压是表征磁隔离放大器输入地和输出地的绝缘性能的关键指标,是磁隔离放大器的重要参数。因此,对隔离放大器隔离参数的技术研究方法至关重要,通过这两项参数指标可判定磁隔离放大器输入地和输出地的隔离能力以及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放大器 隔离抑制比 隔离电压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感压导电橡胶的研究
11
作者 余菊华 岳中仁 +1 位作者 王保秀 王自耕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1期75-79,共5页
本文探讨了在含铜感压导电橡胶的制备过程中,铜粉粒径、铜粉含量橡胶片厚度和它与两电极板的接触方式对感压导电橡胶的感压导电灵敏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混合粒径为75-125μm的铜粉250-450(重量),硅橡胶100份,硫化剂5份,然后硫化... 本文探讨了在含铜感压导电橡胶的制备过程中,铜粉粒径、铜粉含量橡胶片厚度和它与两电极板的接触方式对感压导电橡胶的感压导电灵敏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混合粒径为75-125μm的铜粉250-450(重量),硅橡胶100份,硫化剂5份,然后硫化成0.4的薄片,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灵敏性的感压导电橡胶。此种弹性材料可用作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压开关 感压导电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磨型AlN基板表面腐蚀对AlN-AMB覆铜板剥离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海仙 曾祥勇 +2 位作者 王吕华 朱家旭 汤文明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6-251,共6页
为了解决研磨型氮化铝(AlN)基板制备的氮化铝活性金属钎焊(AlN-AMB)覆铜板剥离强度低的问题,采用浓度为0.25 mol/L的NaOH水溶液,在50℃条件下,对研磨型AlN基板表面进行腐蚀,开展腐蚀前后AlN基板表面微观形貌及AlN-AMB覆铜板界面剥离强... 为了解决研磨型氮化铝(AlN)基板制备的氮化铝活性金属钎焊(AlN-AMB)覆铜板剥离强度低的问题,采用浓度为0.25 mol/L的NaOH水溶液,在50℃条件下,对研磨型AlN基板表面进行腐蚀,开展腐蚀前后AlN基板表面微观形貌及AlN-AMB覆铜板界面剥离强度等的对比探究。结果表明,研磨型AlN基板表面存在大量破碎晶粒和微裂纹,所制备的AlN-AMB覆铜板气孔率较高,界面剥离强度只有5.787 N/mm。腐蚀可有效去除其表面破碎晶粒和微裂纹,提升AlN基板表面致密度和一致性。采用35 min腐蚀AlN基板制备的AlN-AMB覆铜板气孔率大幅降低,剥离强度提升至10.632 N/mm,相比处理前提升了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基板 活性金属钎焊(AMB) 腐蚀 显微组织结构 剥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并行多路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鹏毅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89,共5页
【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电光调制器体积大、集成度低和带宽小等技术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并行多路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设计原理并分析了微波光传输链路增益和噪声系数指标。【方法】文章通过Lumeric... 【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电光调制器体积大、集成度低和带宽小等技术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并行多路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设计原理并分析了微波光传输链路增益和噪声系数指标。【方法】文章通过Lumerical Interconnect光学仿真软件,给出了微波光传输链路的仿真模型,分析研究了调制器半波电压对链路增益和噪声系数指标的影响,并对40 GHz 4路集成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核心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文章设计的4路集成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插入损耗、半波电压、3 dB带宽和产品尺寸分别为4.5 dB、3.5 V、40 GHz和30 mm×20 mm×10 mm。使用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微波光传输链路噪声系数约为30 dB。【结论】文章所提4路集成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比传统铌酸锂电光调制器性能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铌酸锂 电光调制器 并行多路 微波光传输 微波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分集入射电磁波的高效轨道角动量复用传输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涛 夏强 李迎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0,共5页
电磁波的轨道角动量(OAM)复用对高速无线通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空间分集入射电磁波的高效OAM复用,文中提出了一种非对称式超表面单元结构,在不同入射角度下具有OAM复用所需的角域色散相位响应和高透射率。基于此单元结构构建了一... 电磁波的轨道角动量(OAM)复用对高速无线通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空间分集入射电磁波的高效OAM复用,文中提出了一种非对称式超表面单元结构,在不同入射角度下具有OAM复用所需的角域色散相位响应和高透射率。基于此单元结构构建了一种工作于X波段的OAM复用超表面,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其对±45°入射电磁波分别可以实现l=±2模式的OAM复用传输。与现有的OAM复用超表面相比,该超表面能够转换更多的能量而不会产生其他透射方向的寄生OAM波束,从而显著提高了空间分集入射电磁波的OAM复用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角动量 超表面 角域色散 复用 空间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氮化铝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浩 郭军 +4 位作者 党军杰 詹俊 耿春磊 崔嵩 汤文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4-58,共5页
研究了烧结温度对Al N陶瓷致密度﹑晶粒尺寸及第二相的组成﹑含量及分布及其力学与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 wt%Y2O3助烧剂的Al N陶瓷的第二相由YAG﹑YAM及YAP构成,且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其Y/Al比值由3/5向2/1变化,即由富铝氧化... 研究了烧结温度对Al N陶瓷致密度﹑晶粒尺寸及第二相的组成﹑含量及分布及其力学与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 wt%Y2O3助烧剂的Al N陶瓷的第二相由YAG﹑YAM及YAP构成,且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其Y/Al比值由3/5向2/1变化,即由富铝氧化物向富钇氧化物转化,第二相在Al N陶瓷的三叉晶界处分布,提高Al N陶瓷的热导率及强度。1770℃烧结的Al N陶瓷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陶瓷 烧结温度 显微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GHz贴片天线用低温共烧陶瓷基板的微机械加工 被引量:4
16
作者 缪旻 张小青 +2 位作者 姚雅婷 沐方清 胡独巍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47-1455,1453-1455,共9页
为有效提升60GHz贴片天线及阵列的辐射带宽,提出利用微机械手段加工天线的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板。通过微切削方法在特定生瓷层上制作贯通结构,充填可挥发牺牲材料,完成基板叠压、烧结,待牺牲层升华排净后最终构成三维微结构。设计、... 为有效提升60GHz贴片天线及阵列的辐射带宽,提出利用微机械手段加工天线的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板。通过微切削方法在特定生瓷层上制作贯通结构,充填可挥发牺牲材料,完成基板叠压、烧结,待牺牲层升华排净后最终构成三维微结构。设计、制备了悬臂梁、围框结构和微管道等工艺样品。对天线设计电性能进行全波分析,并测试了微流道散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成功解决了不同轴系各方向收缩率不一致、空腔塌陷等工艺问题,制作出的悬臂梁与围框尺寸高宽比达4∶1,总长为12mm,总层厚为1.4mm;内嵌微流道横截面为200μm×200μm,长度达25cm以上;内部光滑,基板表面贴装发热功率密度达2W/cm2的功率器件时提供40K以上的冷却能力;基板经过微机械加工后,天线的辐射带宽可从2.7GHz增加到5.3GHz,而增益的损失甚微。这些结果显示,用简单、低成本的微机械加工方法可在不显著增加制造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扩增毫米波贴片天线的辐射带宽,为贴片天线阵中有源发射功率器件的设计和贴片天线的三维高密度集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微机械加工 低温共烧陶瓷基板 毫米波 贴片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的Backstepping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海波 周向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7-230,共4页
针对存在未知齿隙等非线性的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的控制问题,给出了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的模型,应用Backstepping方法,引入虚拟控制量的概念,通过逐步递推选择Lyapunov函数,设计了基于状态反馈的自适应控制器,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 针对存在未知齿隙等非线性的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的控制问题,给出了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的模型,应用Backstepping方法,引入虚拟控制量的概念,通过逐步递推选择Lyapunov函数,设计了基于状态反馈的自适应控制器,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不需要知道系统内部不确定性参数,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位置跟踪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隙非线性 BACKSTEPPING 自适应控制 双电机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的反步控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海波 周向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10期242-245,共4页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中存在齿隙非线性,从而降低系统跟踪响应速度、稳态精度及其抗干扰能力,为了削弱齿隙非线性对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应用反步控制方法,引入虚拟控制量的概念,通过逐步递推选择Lyapunov函数,设计了基于状态反馈的控制器...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中存在齿隙非线性,从而降低系统跟踪响应速度、稳态精度及其抗干扰能力,为了削弱齿隙非线性对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应用反步控制方法,引入虚拟控制量的概念,通过逐步递推选择Lyapunov函数,设计了基于状态反馈的控制器,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不需要知道系统内部不确定性参数,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位置跟踪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隙非线性 反步控制 双电机驱动 虚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集成力敏传感器的研制
19
作者 梅涛 徐新芬 +1 位作者 戈瑜 斯培新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0年第4期17-21,共5页
本文对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的非线性、温度零漂、灵敏度温度系数、蠕变等参数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电子线路综合补偿方法,并采用半导体平面工艺研制成功了小型硅应变片,与混合集成电路技术结合,使敏感元件与补偿、放大电路组合成为一体。
关键词 混合集成 力敏传感器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Ni-Cr@Al/CuO钝感含能元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腾龙 沈云 +4 位作者 代骥 郑国强 王成爱 叶迎华 沈瑞琪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30-836,共7页
为了提高Ni-Cr薄膜发火件的安全性和点火能力,使用磁控溅射技术将Al/CuO含能薄膜与Ni-Cr薄膜发火件复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Ni-Cr@Al/CuO钝感含能元件。该Ni-Cr@Al/CuO钝感含能元件既可以用作换能元,又可以作为最简单的电点火元件,从而简... 为了提高Ni-Cr薄膜发火件的安全性和点火能力,使用磁控溅射技术将Al/CuO含能薄膜与Ni-Cr薄膜发火件复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Ni-Cr@Al/CuO钝感含能元件。该Ni-Cr@Al/CuO钝感含能元件既可以用作换能元,又可以作为最简单的电点火元件,从而简化点传火序列,适应弹药微型化的发展需求。测试其1A1W5min安全性、电发火感度和点火能力。结果表明,Ni-Cr@Al/CuO钝感含能元件满足1A1W5min安全性要求;50ms临界发火电流为3.08A,最小全发火电流为3.18A,最大不发火电流为2.98A,安全裕度较高;在相同条件下,Ni-Cr@Al/CuO钝感含能元件可以点燃硼/硝酸钾,并且可实现1mm的间隙点火,而Ni-Cr薄膜发火件不能成功点燃硼/硝酸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含能点火元件 Ni-Cr薄膜发火件 磁控溅射 恒流激励 间隙点火 硼/硝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