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5μm栅长HfO_2栅介质的GaN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克锋 王创国 +1 位作者 朱琳 孔月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76,共5页
为了抑制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栅极漏电,提出了一种0.5μm栅长的GaN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结构。该结构采用势垒层部分挖槽,并用高介电常数绝缘栅介质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栅结构替代传统GaN HEMT中的肖特基... 为了抑制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栅极漏电,提出了一种0.5μm栅长的GaN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结构。该结构采用势垒层部分挖槽,并用高介电常数绝缘栅介质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栅结构替代传统GaN HEMT中的肖特基栅。基于此结构制备出一种GaN MOSHEMT器件,势垒层总厚度为20nm,挖槽深度为15nm,栅介质采用高介电常数的HfO_2,器件栅长为0.5μm。对器件电流电压特性和射频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GaN MOSHEMT器件最大电流线密度达到0.9 A/mm,开态源漏击穿电压达到75 V;与GaN HEMT器件相比,其栅极电流被大大压制,正向栅压摆幅可提高10倍以上,并达到与同栅长GaN HEMT相当的射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氮化镓 栅电流 射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镁复合添加对雷达电子封装用Al/50%Si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梦琴 陈斯文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90,共5页
采用热压烧结制备Al/50%Si复合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研究复合添加0.5%~4%Cu和0.5%Mg对材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组织均匀细小,致密度高,综合性能好,当Cu... 采用热压烧结制备Al/50%Si复合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研究复合添加0.5%~4%Cu和0.5%Mg对材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组织均匀细小,致密度高,综合性能好,当Cu添加量不超过1%,Mg添加量为0.5%时,Si颗粒没有粗化;当Cu添加量达到2%,Mg添加量为0.5%时,Si颗粒逐渐粗化。添加1%Cu和0.5%Mg后Al/50%Si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从98.5%上升到99.9%,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可分别达到293 MPa和412 MPa,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分别为11.0×10-6/K和138 W/(m·K),完全满足高性能雷达用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复合材料 微合金化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热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子器件工业生产中的静电防护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军霞 张新焕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1-93,108,共4页
从ESD过程分析入手,对微电子器件工业生产中的静电来源以及泄放途径进行了剖析,介绍了4种静电放电模型,进而阐述了微电子器件工业生产中的静电防护技术以及静电防护体系,以确保静电防护的有效性。
关键词 静电放电 微电子器件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研究所和大公司的科研组织管理
4
作者 朱明 《科学管理研究》 1988年第3期31-36,共6页
一、组织管理的重要随着经济发展加速,产品寿命缩短,商业竞争加剧,科研日益显得重要了。于是,国外人企业普遍建立了科研开发机构,比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IBM、埃克森、杜邦等等的科研开发中心,都是近五六年建立的。科技大发展是当今... 一、组织管理的重要随着经济发展加速,产品寿命缩短,商业竞争加剧,科研日益显得重要了。于是,国外人企业普遍建立了科研开发机构,比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IBM、埃克森、杜邦等等的科研开发中心,都是近五六年建立的。科技大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当然,发展中也会有收缩。西方国家科研部门缩减规模、人员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组织管理 大公司 国外研究 科研机构 科研部 贝尔 大发展 科研生产 东欧国家 事业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OS的高响应度太赫兹探测器线阵 被引量:2
5
作者 白雪 张子宇 +2 位作者 徐雷钧 赵心可 范小龙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MOS 0.18μm工艺的改进型高响应度太赫兹探测器线阵,各探测像素单元由高增益片上天线、高耦合度差分自混频功率探测电路和集成电压放大器组成。其中,差分探测电路利用源极差分驱动场效应管的交叉耦合电容,将太赫兹...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MOS 0.18μm工艺的改进型高响应度太赫兹探测器线阵,各探测像素单元由高增益片上天线、高耦合度差分自混频功率探测电路和集成电压放大器组成。其中,差分探测电路利用源极差分驱动场效应管的交叉耦合电容,将太赫兹差分信号耦合至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极,增强场效应管沟道内自混频太赫兹信号的强度,实现高响应度。其次,该探测器配备高增益片上环形差分天线与集成电压放大器,可有效放大混频后的信号,进而提高系统信噪比,最终达到增强探测器响应度的目的。探测器1×3线阵系统充分利用CMOS工艺多层结构的特点,将电压放大器布置在天线地平面下方,提高了芯片面积的利用率,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整个系统的面积为0.5 mm^(2)。测试结果表明,当场效应管的栅极偏置为0.42 V时,该探测系统对0.3 THz辐射信号的电压响应度(Rv)最大可达到43.8 kV/W,对应的最小噪声等效功率(NEP)为20.5 pW/Hz^(1/2)。动态测试结果显示该探测器可对不同材质的隔挡物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太赫兹 探测器 宽带天线 高响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理用3英寸硅衬底金刚石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志亮 杨鏊 +6 位作者 刘鹏 陈良贤 安康 魏俊俊 刘金龙 吴立枢 李成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90,共8页
金刚石膜材料用作GaN电子器件散热器具有巨大潜力,低应力、大尺寸、高质量、原子级光滑表面的金刚石膜层是GaN器件的整体传热能力提升的关键。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3英寸(1英寸=2.54 cm)硅衬底多晶金刚石薄膜的生长和晶圆级抛光技术,用... 金刚石膜材料用作GaN电子器件散热器具有巨大潜力,低应力、大尺寸、高质量、原子级光滑表面的金刚石膜层是GaN器件的整体传热能力提升的关键。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3英寸(1英寸=2.54 cm)硅衬底多晶金刚石薄膜的生长和晶圆级抛光技术,用以实现大尺寸金刚石膜材料在散热器方向上的应用。首先对微波谐振腔内的等离子体进行多物理场自洽建模,通过仿真模拟技术分析2.45 GHz多模椭球谐振腔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PCVD)装置沉积大尺寸金刚石薄膜的可行性,并优化生长工艺参数。然后对金刚石薄膜进行研磨抛光处理,以满足GaN器件的键合需求。模拟结果表明,输入相同的微波功率,腔室压强增大导致等离子核心电子和原子H数密度增加,但径向分布均匀性变差。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沉积了金刚薄膜。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薄膜厚度不均匀性为17%。较高的甲烷浓度导致金刚石晶粒呈现以(111)晶面为主的金字塔形貌特征,并伴有孪晶的生成。Raman光谱中金刚石一阶特征峰半峰全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为7.4 cm^(−1)。抛光后表面粗糙度达到0.27 nm,硅衬底金刚石薄膜平均弯曲度为13.84μm,平均内应力为−40.7 MPa。采用上述方法,成功制备了大尺寸、较高晶体质量、低内应力、原子级光滑表面的硅衬底金刚石晶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薄膜 MPCVD 晶圆级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界面异质异构晶圆键合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7
作者 王成君 杨晓东 +6 位作者 张辉 周幸叶 戴家赟 李早阳 段晋胜 乔丽 王广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6-49,共14页
半导体产业对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高端半导体装备也是国外对华技术封锁的重点领域。雷达探测、5G通信等领域所用的导体器件对大功率、高频率、高响应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该类器件面临界面热阻高、传输损耗大和集成度低... 半导体产业对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高端半导体装备也是国外对华技术封锁的重点领域。雷达探测、5G通信等领域所用的导体器件对大功率、高频率、高响应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该类器件面临界面热阻高、传输损耗大和集成度低等技术瓶颈。开展超薄界面异质异构晶圆键合装备研发,大幅度降低键合界面热阻、提高互连密度和键合精度,是解决当前技术瓶颈、提高器件性能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核心零部件被国外垄断、设备整机技术攻关难度大,目前尚无成熟的国产异质异构晶圆键合装备,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新一代半导体器件的自主创新发展。本文梳理了超薄界面异质异构晶圆键合技术及典型工艺研究现状,并展望了超薄界面异质异构晶圆键合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圆键合 超薄界面 异质异构 直接键合 金刚石基氮化镓微波功率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TFT液晶显示时序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建军 金强宁 +1 位作者 章鹏 刘凯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7-654,共8页
针对某些仅绑定栅源驱动芯片而没有时序控制电路的液晶显示面板,设计了一款基于FPGA的SOPC嵌入式系统的时序控制器。它利用FPGA的逻辑电路实现LVDS视频信号的解码、灰阶扩展、RSDS信号编码、显示控制时序转换等功能,并通过FPGA中Nios I... 针对某些仅绑定栅源驱动芯片而没有时序控制电路的液晶显示面板,设计了一款基于FPGA的SOPC嵌入式系统的时序控制器。它利用FPGA的逻辑电路实现LVDS视频信号的解码、灰阶扩展、RSDS信号编码、显示控制时序转换等功能,并通过FPGA中Nios II软核的串行口设置参数,编程GAMMA及VCOM电压,参数具有掉电保护功能。时序控制器中还增加了BIT检测电路,可实时査询电路运行状态。该时序控制器电路集成度高、功耗低,结构简单,适合特殊应用,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T液晶显示 时序控制器 FPGA SOPC B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蜂巢分形微管道网络中的流动与换热 被引量:20
9
作者 董涛 陈运生 +3 位作者 杨朝初 毕勤成 吴会龙 郑国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18-1625,共8页
受自然界中蜂巢结构分形特征的启发,设计和加工了仿蜂巢分形微管道网络,并进行了参数优化.在微管道截面参数、对流传热系数、传热温差均相同的条件下,对流动与换热特性的理论分析表明:加热底面积相同时,仿蜂巢分形微管道网络所能带走的... 受自然界中蜂巢结构分形特征的启发,设计和加工了仿蜂巢分形微管道网络,并进行了参数优化.在微管道截面参数、对流传热系数、传热温差均相同的条件下,对流动与换热特性的理论分析表明:加热底面积相同时,仿蜂巢分形微管道网络所能带走的热量可达平行阵列微管道网络的5倍以上;不计分流、合流效应,总换热量一定时,仿蜂巢分形微管道网络所需的泵送功率约为传统平行阵列微管道网络的1/10.恒定热流条件下的去离子水层流对流换热实验也证明:仿蜂巢分形微管道网络比传统的平行阵列微管道网络具有更高的Nusselt数和更低的流动压降.这种分形微管道网络除用于电子器件冷却,还可用于微燃料电池极板、微混合器、微生化反应器等微化工系统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微通道 分形网络 流动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Nd对Sn-Zn-Ga无铅钎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罗冬雪 薛鹏 +1 位作者 薛松柏 胡玉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60,116,共4页
研究了添加合金元素Ga及稀土元素Nd对Sn-Zn钎料润湿性能、显微组织和焊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钎料中适当添加Nd元素,可以提高钎料的润湿性能,当Nd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1%时,钎料的润湿力最大,润湿时间最短,润湿性能达到最佳.同时... 研究了添加合金元素Ga及稀土元素Nd对Sn-Zn钎料润湿性能、显微组织和焊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钎料中适当添加Nd元素,可以提高钎料的润湿性能,当Nd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1%时,钎料的润湿力最大,润湿时间最短,润湿性能达到最佳.同时适当升高温度时润湿性能得到改善.随着Nd元素的加入,钎料中大块的黑色针状富锌相逐渐变少,钎料基体组织得到细化,在Nd元素的添加量达到0.1%时,钎料的组织最为均匀、细小.同时Nd元素的加入可以改善焊点的力学性能,在Nd元素含量为0.1%时抗剪强度增至最大.因此Nd元素在Sn-9Zn-0.5Ga钎料中的最佳添加量为0.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锌钎料 润湿性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Zn系钎料专用助焊剂 被引量:9
11
作者 韩若男 薛松柏 +2 位作者 胡玉华 王宗阳 贾建漪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104,118,共4页
采用铺展试验法研究了Sn-9Zn钎料配合自制Sn-Zn系钎料专用助焊剂、NH4Cl-ZnCl2助焊剂、树脂型助焊剂以及水溶性助焊剂在铜板上的铺展能力.结果表明,使用自制助焊剂A4匹配Sn-9Zn钎料铺展性能相比其它助焊剂铺展面积明显增大.自制助焊剂... 采用铺展试验法研究了Sn-9Zn钎料配合自制Sn-Zn系钎料专用助焊剂、NH4Cl-ZnCl2助焊剂、树脂型助焊剂以及水溶性助焊剂在铜板上的铺展能力.结果表明,使用自制助焊剂A4匹配Sn-9Zn钎料铺展性能相比其它助焊剂铺展面积明显增大.自制助焊剂不含卤素,钎料的铺展面积最大为65.7 mm2,相比NH4Cl-ZnCl2助焊剂、树脂型助焊剂、水溶性助焊剂分别提高了16.1%,116.1%,85.1%.此外,复配助焊剂能进一步促进钎料在铜板上的铺展,最大铺展面积分别达到76.5,72.5 mm2,控制磺酸亚锡的含量为20%(质量分数),二乙醇胺,丁二酸的最佳添加量依次为8%,10%(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Zn 助焊剂 铺展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钻石模型的产业竞争力评估方法——以我国机械工业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宇 杨志萍 +2 位作者 王春明 杜倩 戈勤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69,共8页
[目的 /意义]构建一套有效的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及模型,为我国各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和结构稳定度的分析、评价和优化提供支撑。[方法 /过程]在总结国内外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熵"和"粗糙集"的理论... [目的 /意义]构建一套有效的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及模型,为我国各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和结构稳定度的分析、评价和优化提供支撑。[方法 /过程]在总结国内外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熵"和"粗糙集"的理论方法,对"钻石模型"进行优化,建立起一套体系化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以我国机械工业2012年的数据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该模型分析评价我国各省级地区机械工业的竞争发展地位和结构稳定度。[结果 /结论]本文构建的一套基于优化钻石模型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具有可适性和有效性,运用于我国机械工业的评价结果与各地区的实际运行情况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钻石模型 粗糙集 机械工业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N型SiC单晶生长及其器件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祥龙 杨昆 +5 位作者 陈秀芳 彭燕 胡小波 徐现刚 李赟 赵志飞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27-1431,共5页
采用物理气相传输法在(0001)面偏向<11-20>方向4°的籽晶上生长了掺氮低电阻率碳化硅(SiC)单晶。结合碳化硅邻位面生长机制,通过优化温场设计,在近平温场下生长出了晶型稳定、微管密度低、高结晶质量的低电阻率4H-SiC单晶。... 采用物理气相传输法在(0001)面偏向<11-20>方向4°的籽晶上生长了掺氮低电阻率碳化硅(SiC)单晶。结合碳化硅邻位面生长机制,通过优化温场设计,在近平温场下生长出了晶型稳定、微管密度低、高结晶质量的低电阻率4H-SiC单晶。在加工的"epi-ready"SiC衬底上进行了同质外延,获得了光滑的外延层表面。利用该外延材料研制了600V/10 A SiC肖特基二极管,器件的直流性能与进口衬底结果相当,反向漏电成品率高达67%。另外研制了600 V/50 A SiC肖特基二极管,器件的直流性能也达到了进口衬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物理气相传输 外延 肖特基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清洗多层陶瓷外壳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娟 程凯 +2 位作者 钟明全 张韧 施德全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100,共3页
选用O2作为清洗气体,采用等离子清洗法替代有机溶剂清洗法清洗多层陶瓷外壳,以去除表面的颗粒及有机污染物,研究了清洗过程中功率和时间对Ag72Cu28焊料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O2作为清洗气体的等离子清洗对Ag72Cu28焊料的影响显著;最佳... 选用O2作为清洗气体,采用等离子清洗法替代有机溶剂清洗法清洗多层陶瓷外壳,以去除表面的颗粒及有机污染物,研究了清洗过程中功率和时间对Ag72Cu28焊料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O2作为清洗气体的等离子清洗对Ag72Cu28焊料的影响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功率110 W、处理时间200s。采用最佳工艺对样品进行等离子清洗后再电镀,镀层与基体的结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清洗 多层陶瓷外壳 Ag72Cu28焊料 镀层质量 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阳极微通道阵列(MAMA)探测器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慧蕊 赵文锦 +1 位作者 申屠军 冯兵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2,共6页
一种全新的可用于二维光子计数的真空成像器件———多阳极微通道阵列 (multi anodemicrochannelarray简称MA MA)探测器 ,能探测单个光子的位置信息。本文详细阐述了该探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并将已研制成功的MAMA探测器的设计考虑及... 一种全新的可用于二维光子计数的真空成像器件———多阳极微通道阵列 (multi anodemicrochannelarray简称MA MA)探测器 ,能探测单个光子的位置信息。本文详细阐述了该探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并将已研制成功的MAMA探测器的设计考虑及其应用进行了扼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阳极微通道阵列探测器 MAMA探测器 光子 光电倍增管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SSUS的空气隙传爆界面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穆慧娜 张利敏 +2 位作者 温玉全 温洋 李志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1-334,共4页
为研究某隔板起爆器空气隙传爆界面的可靠性,采用NESSUS软件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出在设计条件下该界面作用可靠度,并对影响该界面的随机变量进行敏感性和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输出装药的爆速和密度、雷管底的厚度、受主装药的临界起爆... 为研究某隔板起爆器空气隙传爆界面的可靠性,采用NESSUS软件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出在设计条件下该界面作用可靠度,并对影响该界面的随机变量进行敏感性和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输出装药的爆速和密度、雷管底的厚度、受主装药的临界起爆能量、雷管底的密度对可靠度影响较大.在选择材料及加工产品时,应保证这些参数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隙传爆界面 结构可靠性 可靠性评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热壁式CVD SiC外延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哲洋 李赟 +3 位作者 董逊 柏松 陈刚 陈辰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69-272,共4页
研究了水平热壁式CVD(hot-wall CVD)4H-SiC同质外延生长,通过优化载气H2的流量获得低于1%(最好值为0.09%)的外延厚度均匀性(σ/mean),碳硅比(C/Si)的改变对外延材料载流子浓度均匀性的分布有重要影响,通过优化C/Si比,获得低于7%(最好值... 研究了水平热壁式CVD(hot-wall CVD)4H-SiC同质外延生长,通过优化载气H2的流量获得低于1%(最好值为0.09%)的外延厚度均匀性(σ/mean),碳硅比(C/Si)的改变对外延材料载流子浓度均匀性的分布有重要影响,通过优化C/Si比,获得低于7%(最好值为4.37%)的载流子浓度均匀性。但当C/Si比大于1.9时,外延片表面形貌会出现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 水平热壁式CVD 碳硅比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InGaAs/InP PIN光探测器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焦世龙 廖云 +5 位作者 吴云峰 张雪琴 叶玉堂 陈堂胜 冯暐 李拂晓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0-33,共4页
异质结 PIN 光探测器可分为单异质结光探测器(SHPD)和双异质结光探测器(DHPD),二者在量子效率、频率响应和暗电流方面存在差异。当 SHPD 光敏面半径为 10μm 且 P 区厚度与电子扩散长度之比小于 0.2 时,其量子效率减小的幅度小于 0.32%... 异质结 PIN 光探测器可分为单异质结光探测器(SHPD)和双异质结光探测器(DHPD),二者在量子效率、频率响应和暗电流方面存在差异。当 SHPD 光敏面半径为 10μm 且 P 区厚度与电子扩散长度之比小于 0.2 时,其量子效率减小的幅度小于 0.32%,带宽增加约 0~4%;对于由体效应决定的暗电流,SHPD 略优。由此得到当光敏面积较小和 P 区厚度较薄时,SHPD 与 DHPD 性能相当的结论,为高性能宽带光纤网高速光探测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光探测器 量子效率 频率响应 暗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氧铜镀层对激光封焊裂纹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飞飞 高丽茵 +3 位作者 葛培虎 陈以钢 崔洪波 周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5-118,共4页
采用300 W的Nd:YAG激光器系统分析了微波组件无氧铜壳体表面镀层对壳体激光封焊裂纹的影响.首先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法并通过设置多脉冲波形优化焊接工艺参数,从而可获得成形美观、组织均匀的焊缝.分析发现,无氧铜表面镀层工艺的... 采用300 W的Nd:YAG激光器系统分析了微波组件无氧铜壳体表面镀层对壳体激光封焊裂纹的影响.首先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法并通过设置多脉冲波形优化焊接工艺参数,从而可获得成形美观、组织均匀的焊缝.分析发现,无氧铜表面镀层工艺的差异对焊缝质量有重要影响.化学镀镍时以单质形式存在的P元素极易汽化且可形成多种低熔点的化合物,焊接时焊缝会有裂纹产生;电镀镍时不含P元素,焊缝则没有裂纹出现.气密性检测显示,采用此参数激光封焊无氧铜微波组件的气密性小于5×10^(-9)(Pa·m^3/s),产品一次合格率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裂纹 化学镀镍 电镀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N HEMT工艺的X波段发射前端多功能MMIC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波 戈勤 +2 位作者 沈宏昌 陶洪琪 钱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61,共5页
采用0.25μm Ga N HEMT工艺,研制了一款X波段发射前端多功能MMIC,片上集成了一个单刀双掷(SPDT)开关和一个功率放大器电路。其中SPDT开关采用对称的两路双器件并联结构,功率放大器采用三级放大拓扑结构设计,电路采用电抗匹配方式兼顾输... 采用0.25μm Ga N HEMT工艺,研制了一款X波段发射前端多功能MMIC,片上集成了一个单刀双掷(SPDT)开关和一个功率放大器电路。其中SPDT开关采用对称的两路双器件并联结构,功率放大器采用三级放大拓扑结构设计,电路采用电抗匹配方式兼顾输出功率和效率。测试结果表明,在8~12 GHz频带内,芯片发射通道饱和输出功率为38.6~40.2 d Bm,功率附加效率为29%~34.5%,其中开关插入损耗约为0.8 d B,隔离度优于-45d B。该芯片面积为4 mm×2.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功率放大器 单刀双掷开关 发射前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