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龙果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朱迎迎 李敏 +4 位作者 高兆银 章武 杨冬平 陈亮 胡美姣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6,共8页
【目的】明确火龙果果实炭疽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为火龙果炭疽病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观察及rDNA-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的方法对引起火龙果果实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初步研究... 【目的】明确火龙果果实炭疽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为火龙果炭疽病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观察及rDNA-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的方法对引起火龙果果实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初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供试菌株ITS序列为576bp,与平头炭疽菌(登录号:HQ896482、AF451899)、辣椒炭疽菌(登录号:JX910365、HQ271465)的同源性均达100%;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平头炭疽菌和辣椒炭疽菌具有很近的遗传关系。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产孢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30℃,致死温度为60℃处理10min;菌丝适宜生长pH为4~9,最适pH为8,产孢适宜pH为4-7,最适产孢pH为4;最适碳源为蔗糖和D-果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和蛋白胨,可溶性淀粉和硝酸铵有利于该菌产孢;连续光照和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黑暗则有利于该菌产孢。【结论】引起海南省火龙果果实炭疽病的另一种病原菌是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Schw.)Andrus&Moore],该菌不仅侵染火龙果果实,还能侵染大豆豆荚和番茄果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炭疽病 平头炭疽菌 rDNA—ITS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疫霉根腐病病原初步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被引量:4
2
作者 卢昕 李超萍 +3 位作者 裴月令 郭涵 时涛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8期59-62,85,共5页
2010年11月,在对海南省儋州市的木薯病害调查中发现一种根腐病。经致病性评价,分离获得病原菌。显微观察发现,菌丝无分隔,孢囊梗呈简单合轴分枝,孢子囊多顶生,倒梨形,厚垣孢子大量产生,球形、顶生。形态观察结果初步表明,其为棕榈疫霉(P... 2010年11月,在对海南省儋州市的木薯病害调查中发现一种根腐病。经致病性评价,分离获得病原菌。显微观察发现,菌丝无分隔,孢囊梗呈简单合轴分枝,孢子囊多顶生,倒梨形,厚垣孢子大量产生,球形、顶生。形态观察结果初步表明,其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ITS序列分析表明,其和几株棕榈疫霉(HQ237481,HQ237478和HQ237477)的序列同源性为99%。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OA或CMA培养基、26~30℃、p H 5、D-木糖醇、乙酸铵、光暗交替是病菌生长最适条件,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疫霉根腐病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木薯候选STK类抗病基因的分离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3
作者 陈奕鹏 李超萍 +3 位作者 樊春俊 时涛 李博勋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27-32,共6页
根据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类(STK)结构域Ⅰ和Ⅷ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简并引物,以细菌性萎蔫病抗/感木薯种质E1340和GR911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均获得大小约0.5 kb的扩增片段。两个片段纯化、克隆、测序后获得完全一致的505... 根据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类(STK)结构域Ⅰ和Ⅷ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简并引物,以细菌性萎蔫病抗/感木薯种质E1340和GR911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均获得大小约0.5 kb的扩增片段。两个片段纯化、克隆、测序后获得完全一致的505 nt序列,比对发现,木薯种质AM560带有和该序列高度同源的核苷酸片段。对包括同源片段上下游各约2.0 kb的大片段序列进行基因预测,获得1个有4个外显子、ORF全长1866 nt的预测基因,命名SSK1。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621 aa,有细胞壁受体激酶结合、偶联位点和8个跨膜结构域,具有典型的STK类抗病基因的保守结构,是一个候选的抗病基因,可能在木薯抗病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候选抗病基因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抗香蕉枯萎病生防菌的筛选与生防效应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戴青冬 汪军 +4 位作者 邢益范 陈平亚 毛超 王飞燕 黄俊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3-77,共5页
筛选获得高效生防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BLG01和BDF11,并通过小区试验测定施用BLG01和BDF11与有机液肥对香蕉生长、枯萎病病情指数、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与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影响.室内试验... 筛选获得高效生防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BLG01和BDF11,并通过小区试验测定施用BLG01和BDF11与有机液肥对香蕉生长、枯萎病病情指数、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与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BLG01和BDF11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达70.4%和77.2%.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香蕉移栽100 d时,各试验处理均能能促进香蕉生长和提高控病作用,其中以BLG01和BDF11与有机液肥同时施用[LOF(BL1+BDF1 1)]的防病作用最显著,香蕉株高、茎围、地上部、地下部鲜和防效显著提高,联合处理病情指数下降了45.39%~65.87%,根际FOC的logCFU降低40.5%~50.1%,可培养细菌数量的logCFU增加25.8%~32.8%;FOC与根际可培养细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配施有机液肥可促进香蕉生长,降低枯萎病病原菌数量,提高根际可培养细菌数量,增加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有机液肥 芽胞杆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授粉对海南设施栽培厚皮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兆银 刘俊峰 +5 位作者 胡美姣 赵冬香 王敏 李敏 朱迎迎 高景林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13-19,共7页
比较蜜蜂授粉和氯吡脲处理2种促进厚皮甜瓜座果方式的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蜜蜂授粉与氯吡脲处理相比,在单果重、纵径、横径果肉厚度、种腔直径及果皮颜色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与氯吡脲处理相比,蜜蜂授粉的果实果肉蔗糖含量显著增加,边... 比较蜜蜂授粉和氯吡脲处理2种促进厚皮甜瓜座果方式的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蜜蜂授粉与氯吡脲处理相比,在单果重、纵径、横径果肉厚度、种腔直径及果皮颜色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与氯吡脲处理相比,蜜蜂授粉的果实果肉蔗糖含量显著增加,边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千粒重与固酸比均极显著提高,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极显著降低,果肉中的香味物质含量增加。此结果说明,蜜蜂授粉的厚皮甜瓜食用品质明显优于氯吡脲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授粉 氯吡脲 厚皮甜瓜 品质 设施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孢镰刀菌与寄主互作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裴月令 曾凡云 +2 位作者 彭军 龙海波 郭建荣 《热带生物学报》 2014年第1期92-100,共9页
综述了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机理及植物的抗病机理,内容包括信号传导系统、细胞壁裂解酶、参与克服植物防御响应系统的一些酶、代谢途径的致病相关基因及枯萎病抗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并对病原菌与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机理研究的前景进行了简单... 综述了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机理及植物的抗病机理,内容包括信号传导系统、细胞壁裂解酶、参与克服植物防御响应系统的一些酶、代谢途径的致病相关基因及枯萎病抗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并对病原菌与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机理研究的前景进行了简单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寄主 互作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木虱对45种植物精油的趋性反应 被引量:4
7
作者 邱海燕 付步礼 +2 位作者 李善光 唐良德 刘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53,共4页
为了寻找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无公害防治新方法,采用行为生测法测定了45种植物精油对柑桔木虱成虫行为的影响,筛选出芫荽、欧芹、柠檬马鞭草、山鸡椒、艾纳香、尤加利、柠檬桉、松、花梨木精油等9种对柑桔木虱具有显著驱避作用的... 为了寻找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无公害防治新方法,采用行为生测法测定了45种植物精油对柑桔木虱成虫行为的影响,筛选出芫荽、欧芹、柠檬马鞭草、山鸡椒、艾纳香、尤加利、柠檬桉、松、花梨木精油等9种对柑桔木虱具有显著驱避作用的植物精油进行不同浓度的驱避效果比较。结果表明,除花梨木外的其他8种精油,在浓度为10、1和0.1ml/L时对柑桔木虱均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花梨木精油仅在浓度为10ml/L时对柑桔木虱具有显著驱避效果,在浓度为0.1ml/L时表现出显著的引诱作用。不同浓度间比较,9种精油对柑桔木虱的驱避作用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但芫荽精油在3个浓度下的驱避作用差异不显著。不同植物精油间比较,芫荽与欧芹精油对柑桔木虱具有较好的驱避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木虱 植物精油 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爪金龙、三裂叶薯和七爪龙水浸液对4种作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宋鑫 沈奕德 +2 位作者 黄乔乔 李晓霞 范志伟 《热带生物学报》 2013年第1期50-55,共6页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强入侵植物五爪金龙、弱入侵植物三裂叶薯和海南本地植物七爪龙叶片水浸液对萝卜、白菜、芥菜和莴笋等4种作物的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爪金龙地上叶片水浸液对4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具有...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强入侵植物五爪金龙、弱入侵植物三裂叶薯和海南本地植物七爪龙叶片水浸液对萝卜、白菜、芥菜和莴笋等4种作物的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爪金龙地上叶片水浸液对4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低质量浓度(0.1g·mL-1)的水浸液对白菜、莴笋、芥菜、萝卜幼苗根的抑制率分别为81.3%,80.1%,74.2%和64.8%,高质量浓度(0.5g·mL-1)的水浸液可以使各受体幼苗停止生长。七爪龙和三裂叶薯叶片水浸液为低质量浓度时促进种子生长,高质量浓度时对根具有轻微的抑制作用。高质量浓度的七爪龙叶片水浸液对白菜、莴笋、芥菜和萝卜幼苗根的抑制率分别为47.7%,59.3%,43.6%和22.8%。高质量浓度的三裂叶薯叶片水浸液对白菜、莴笋、芥菜和萝卜幼苗根的抑制率分别为78.7%,75%,49.6%和25.1%。此外,五爪金龙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且其化感作用大于三裂叶薯和七爪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爪金龙 七爪龙 三裂叶薯 植物活性作用 水浸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解淀粉芽胞杆菌BEB33脂肽类化合物分析及对香蕉枯萎病菌拮抗作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宝 杨扬 +2 位作者 蔡吉苗 陈奕鹏 黄贵修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5-792,共8页
为解析内生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BEB33的生防机理,检测了该菌株脂肽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利用基质协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了该菌株脂肽类化合物的种类,评价了脂肽类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菌(FOC4)形态... 为解析内生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BEB33的生防机理,检测了该菌株脂肽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利用基质协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了该菌株脂肽类化合物的种类,评价了脂肽类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菌(FOC4)形态、镰刀菌酸合成的影响,以及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的生防潜力分析。结果显示,BEB33基因组中编码有surfactin、fengycin、iturin和bacillomycin D 4种脂肽类物质合成酶基因。使用M9培养基发酵能产生surfactin、fengycin和bacillomycin D 3种脂肽类物质;脂肽类粗提物可导致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细胞膨大,细胞膜穿孔,镰刀菌酸产量降低70%;并发现脂肽类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在不同处理中,枯萎病发病率分别降低47.67%、23.22%和36.56%,病情指数分别降低38.09、28.56和35.87。本文所获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该菌株进行香蕉枯萎病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解淀粉芽胞杆菌 脂肽类化合物 香蕉枯萎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芽孢杆菌与化学杀菌剂混配对香蕉枯萎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磊 梁昌聪 +4 位作者 杨腊英 薛玉潇 郭立佳 王国芬 黄俊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68,共3页
通过平板抑菌试验,研究了2株香蕉枯萎病生防芽孢杆菌C10-1和A5-6对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的平板抑制效果以及对化学杀菌剂的适应性;并将生防芽孢杆菌与杀菌剂复配,研究其对枯萎病菌的室内抑制效果。结... 通过平板抑菌试验,研究了2株香蕉枯萎病生防芽孢杆菌C10-1和A5-6对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的平板抑制效果以及对化学杀菌剂的适应性;并将生防芽孢杆菌与杀菌剂复配,研究其对枯萎病菌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C10-1菌株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和对杀菌剂的适应性均优于A5-6菌株,与咪鲜胺0.1mg/L复配后,其抑菌效果显著增强,可达94.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芽孢杆菌 杀菌剂 混配 香蕉枯萎病菌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木薯主产区细菌性枯萎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卢昕 李超萍 +2 位作者 时涛 蔡吉苗 黄贵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84-87,F0002,共5页
细菌性枯萎病是当前我国木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开展了不同主产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工作,以期为相关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基础。田间采集典型病叶后采用组织块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所获菌株经致病性评价后,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 细菌性枯萎病是当前我国木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开展了不同主产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工作,以期为相关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基础。田间采集典型病叶后采用组织块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所获菌株经致病性评价后,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和pthB基因序列分析。从广西、海南、广东获得3株病原菌,接种木薯叶片后均形成和田间症状类似的病斑,培养性状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表明3个菌株均为地毯草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其和柑橘溃疡病菌(AE008923,DQ991194)、辣椒斑点病菌(AM039952)等的同源性在99%以上。各菌株均获得和已报道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pthB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的扩增片段。致病性评价、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和pthB基因序列分析等结果表明所获菌株均为地毯草黄单胞杆菌木薯萎蔫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maniho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细菌性枯萎病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棕榈疫霉引起的木薯根腐病防控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涵 祝天成 +2 位作者 李超萍 时涛 黄贵修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52-2554,2561,共4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由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引起的木薯(Manihot esculenta)根腐病进行了15种药剂的筛选。结果表明,杀毒矾(56%代森锰锌.8%恶霜灵WP)、氟吗.乙铝(5%氟吗啉.45%三乙膦酸铝WP)和甲霜.霜霉威(15%甲霜灵.10%霜...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由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引起的木薯(Manihot esculenta)根腐病进行了15种药剂的筛选。结果表明,杀毒矾(56%代森锰锌.8%恶霜灵WP)、氟吗.乙铝(5%氟吗啉.45%三乙膦酸铝WP)和甲霜.霜霉威(15%甲霜灵.10%霜霉威盐酸盐)的EC50最小,抑菌效果最好;霜霉威盐酸盐(72.2%霜霉威盐酸盐EC)的EC50最大,抑菌效果最差。建议生产上使用杀毒矾、氟吗.乙铝和甲霜.霜霉威来防治木薯根腐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根腐病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轮纹病病原鉴定及其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爽 孔祥义 +2 位作者 林春花 李博勋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61-65,共5页
从海南三亚豇豆设施棚内采集具典型轮纹病病斑的豇豆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到1株致病菌,根据病害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ITS序列分析,鉴定豇豆轮纹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st.)We... 从海南三亚豇豆设施棚内采集具典型轮纹病病斑的豇豆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到1株致病菌,根据病害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ITS序列分析,鉴定豇豆轮纹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st.)Wei];利用生长速率法,对12种药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P,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WP)对病原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2.709 46和9.093 27mg/L,而75%百菌清(WP)和50%多菌灵(WP)抑制效果较差,EC50分别为792.261和1 329.89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轮纹病 病原 杀菌剂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603份木薯种质对细菌性枯萎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卢昕 李超萍 +2 位作者 时涛 陈江莎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67-70,90,共5页
细菌性枯萎病是当前我国木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比较剪叶、针刺和喷雾等接种方法 ,发现剪叶法适用于大批量的种质抗性评价。采用剪叶法完成了603份木薯种质的抗性评价,结果表明高抗种质仅有6份,绝大多数种质均表现出一定的感病性。在... 细菌性枯萎病是当前我国木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比较剪叶、针刺和喷雾等接种方法 ,发现剪叶法适用于大批量的种质抗性评价。采用剪叶法完成了603份木薯种质的抗性评价,结果表明高抗种质仅有6份,绝大多数种质均表现出一定的感病性。在广东省开平市进行29份木薯种质的田间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华南系列、桂热系列等主栽种质均不抗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细菌性枯萎病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及采食条件对薇甘菊和鸡屎藤叶片形态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乔乔 李晓霞 +2 位作者 程汉亭 范志伟 沈奕德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7期11-16,共6页
为探讨薇甘菊在生物控制的情况下对不同光照环境的入侵能力,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光照强度(相对光强100%,14.72%)和模拟采食(每片叶片剪掉50%的叶面积,不剪叶)条件下薇甘菊叶片形态可塑性的变化,并将其与本地形态相似的藤本植物鸡屎藤进行... 为探讨薇甘菊在生物控制的情况下对不同光照环境的入侵能力,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光照强度(相对光强100%,14.72%)和模拟采食(每片叶片剪掉50%的叶面积,不剪叶)条件下薇甘菊叶片形态可塑性的变化,并将其与本地形态相似的藤本植物鸡屎藤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遮阴显著增加了薇甘菊和鸡屎藤的叶面积,而模拟采食降低了薇甘菊的叶片面积和重量,却没有降低鸡屎藤的叶片面积和重量。遮阴显著增加了薇甘菊和鸡屎藤的比叶面积,增幅达近一倍,说明薇甘菊和鸡屎藤对光照条件的变化都有较强的可塑性反应。模拟采食并没有降低薇甘菊和鸡屎藤的这种表型可塑性的表达。本研究表明,尽管引入天敌可降低薇甘菊的生长,但薇甘菊仍可能通过调节自身的叶片形态特征来维持其对不同光照环境的入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鸡屎藤 光照 采食 叶片 可塑性 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疫霉根腐病在我国的发生调查及59份种质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超萍 时涛 +2 位作者 段春芳 蔡吉苗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29-32,共4页
在对我国木薯主栽区的调查中发现,疫霉根腐病在云南、海南、广西、广东等地普遍发生,已经成为木薯产业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问题。采用室内离体接种法进行了59份木薯种质的抗性评价,结果发现仅有6份种质为高抗,占10.20%,11份种质为高感,占... 在对我国木薯主栽区的调查中发现,疫霉根腐病在云南、海南、广西、广东等地普遍发生,已经成为木薯产业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问题。采用室内离体接种法进行了59份木薯种质的抗性评价,结果发现仅有6份种质为高抗,占10.20%,11份种质为高感,占18.64%,大部分种质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感病性。田间活体接种进一步证明SC11为高抗,而GR4为高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疫霉根腐病 分布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钟藤叶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晓霞 范志伟 +3 位作者 沈奕德 黄乔乔 程汉亭 刘丽珍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64-67,71,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金钟藤叶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金钟藤叶石油醚萃取部分中共鉴定出54种化合物,占色谱峰的76.23%。金钟藤叶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主要为醇类、酯类、萜类、烃类、酸类等,其...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金钟藤叶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金钟藤叶石油醚萃取部分中共鉴定出54种化合物,占色谱峰的76.23%。金钟藤叶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主要为醇类、酯类、萜类、烃类、酸类等,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为叶绿醇(11.90%)、穿贝海绵甾醇(5.99%)、十烷烃(4.58%)、棕榈酸乙酯(4.14%)、蒲公英醇(3.75%)、三十烷(3.05%)、异丁基邻苯二甲酸(2.84%)、豆甾醇(2.11%)、十八烷二醇(2.11%)、正癸酸(2.07%)、生育酚(2.00%),说明金钟藤叶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中确实含有具有化感作用的化学物质。此研究为金钟藤的化感成分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钟藤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致病性相关突变体的鉴定及插入位点基因的分子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时涛 蔡吉苗 +3 位作者 李超萍 陈奕鹏 李博勋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88-1693,共6页
由地毯草黄单胞木薯萎蔫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manihotis)侵染引起的细菌性萎蔫病是世界范围内木薯种植中的重要病害,也是为害中国木薯最严重的病害。目前,国内外有关该病病原菌致病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制约了相关... 由地毯草黄单胞木薯萎蔫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manihotis)侵染引起的细菌性萎蔫病是世界范围内木薯种植中的重要病害,也是为害中国木薯最严重的病害。目前,国内外有关该病病原菌致病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制约了相关防控工作的开展。本项目组在前期构建国内菌株Xam GX11的转化子库的基础上,开展了7个致病相关突变体的分子鉴定、表型变异评价、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分离和相关基因的分子分析等研究,发现氨基转移酶、葡萄糖-果糖氧化还原酶等基因可能参与病原菌的致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 突变体 基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预测的木薯衰老相关基因的获得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时涛 李超萍 +2 位作者 蔡吉苗 李博勋 黄贵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6-11,共6页
根据水稻LRR类抗病基因Xa21的保守结构域设计1对简并引物,提取木薯抗/感细菌性萎蔫病种质E1340和GR91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均获得大小约0.5 kb的扩增片段。两个片段克隆、测序后获得完全一致的474 nt序列,比对发现木薯种质AM... 根据水稻LRR类抗病基因Xa21的保守结构域设计1对简并引物,提取木薯抗/感细菌性萎蔫病种质E1340和GR91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均获得大小约0.5 kb的扩增片段。两个片段克隆、测序后获得完全一致的474 nt序列,比对发现木薯种质AM560带有与该序列高度同源的核苷酸片段。提取包括同源片段上下游各约2.2 kb的大片段序列进行基因预测,发现该片段位于1个预测基因内,命名为SLR1。该预测基因ORF全长1 641 nt,编码546 aa,与已报道的衰老相关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可能在木薯衰老相关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衰老相关基因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MeJA)对巴西蕉采后病害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敏 高兆银 +6 位作者 邹冬梅 袁宏球 赵德庆 苏子寒 李春霞 冯信平 胡美姣 《中国热带农业》 2018年第3期40-43,共4页
以巴西蕉为试材,采用茉莉酸甲酯(MeJA)浸泡,经聚乙烯袋抽真空套袋及催熟处理,研究MeJA对香蕉采后腐烂的控制效果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eJA处理对炭疽病和冠腐病的防效达到了16.7%和56.7%(贮藏8 d),较好地抑制了贮藏期病害发生;... 以巴西蕉为试材,采用茉莉酸甲酯(MeJA)浸泡,经聚乙烯袋抽真空套袋及催熟处理,研究MeJA对香蕉采后腐烂的控制效果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eJA处理对炭疽病和冠腐病的防效达到了16.7%和56.7%(贮藏8 d),较好地抑制了贮藏期病害发生;MeJA处理对硬度、果皮转色影响不明显;MeJA处理延缓了贮藏前期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在贮藏后期,MeJA处理果的TSS与对照果没有差异,但明显抑制了可溶性糖的下降趋势。综合分析认为,MeJA处理对巴西蕉的病害控制有较好的作用,且延缓了贮藏后期的果实品质劣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蕉 茉莉酸甲酯(MeJA) 病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