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在热带植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余乃通 王健华 +3 位作者 张雨良 林湛松 杨文君 刘志昕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2期359-363,共5页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承载着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各个过程,研究热带植物病毒中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不仅可以从分子水平揭示病毒蛋白质的功能,还可以揭示病毒在寄主细胞中的侵染机理,从而制定相关策略...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承载着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各个过程,研究热带植物病毒中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不仅可以从分子水平揭示病毒蛋白质的功能,还可以揭示病毒在寄主细胞中的侵染机理,从而制定相关策略预防病毒的突然爆发或进行疾病治疗。而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已有50多年的历史,如早期的化学交联法;并且该方法的技术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产生了一序列新的技术,包括酵母双杂交、GST pull-down,免疫共沉淀和串联亲和纯化等多种技术。由于本实验室在热带植物病毒研究中涉及了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为此,本文总结热带植物病毒研究中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蛋白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药用植物根际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小龙 陈吉良 +4 位作者 李建平 林海鹏 庄令 李佳 洪葵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7,共7页
从海南热带植物园采集12种药用植物的根际土样,采用选择性分离方法,分离得到400株根际放线菌。使用5种活性筛选模型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活性评价,154株放线菌在一个或多个活性筛选模型中显示为阳性,菌株初筛阳性率达38.5%;根据菌株形态... 从海南热带植物园采集12种药用植物的根际土样,采用选择性分离方法,分离得到400株根际放线菌。使用5种活性筛选模型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活性评价,154株放线菌在一个或多个活性筛选模型中显示为阳性,菌株初筛阳性率达38.5%;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并结合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从中挑选出28株菌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其分属于链霉菌属、诺卡氏菌属、小单孢菌属和野野村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根际 放线菌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带特有野生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 被引量:11
3
作者 代正福 罗冠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5,共3页
对中国热带特有的野生苦苣苔科植物14属34种的观赏种类、观花类型,观赏资源的分布特点、引种栽培条件及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热带地区特有野生苦苣苔科观赏植物分为多年生草本类、灌木类、附生... 对中国热带特有的野生苦苣苔科植物14属34种的观赏种类、观花类型,观赏资源的分布特点、引种栽培条件及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热带地区特有野生苦苣苔科观赏植物分为多年生草本类、灌木类、附生灌木类3大类别;观花类型分为白花类、紫花类、红花类、黄花类和蓝花类;热带特有苦苣苔科观赏植物多数种处于濒危状态,分布区域狭窄,而成为单种植物群体。海南是我国热带地区特有苦苣苔科植物分布较宽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地区 野生苦苣苔科 观赏植物 种质资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科学技术在中国香蕉产业中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金钊 刘菊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100-104,共5页
针对香蕉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了新品种培育、健康种苗、水肥一体化及采后贮藏保鲜等科学技术在中国香蕉产业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香蕉产业 科学技术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种热带药用植物抗烟草青枯菌的体外活性筛选 被引量:15
5
作者 姜雯婷 戴好富 +1 位作者 刘寿柏 梅文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5-18,共4页
为寻找具有抗烟草青枯菌活性的热带药用植物,通过制备乙醇提取物,测定荔枝草、蜂巢草、光叶巴豆等52种热带药用植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13种热带药用植物对烟草青枯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酒饼簕、许树和... 为寻找具有抗烟草青枯菌活性的热带药用植物,通过制备乙醇提取物,测定荔枝草、蜂巢草、光叶巴豆等52种热带药用植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13种热带药用植物对烟草青枯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酒饼簕、许树和光叶巴豆抑菌活性较强,样品浓度为100 mg/mL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0、8.7、12.0 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56、3.31和3.31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药用植物 乙醇提取物 烟草青枯菌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4CL基因转化桉树调控木质素生物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孔华 郭安平 +2 位作者 郭运玲 刘恩平 贺立卡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1期1959-1963,共5页
以桉树主栽品种尾叶桉U6(Eucalyptus uroplrylla)为试材,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4-eoumarate:CoA ligase)导入尾叶桉U6叶盘,经卡那抗性筛选共获得了6株转化植株,其中3株转化植株的RT-PCR和Northern blo... 以桉树主栽品种尾叶桉U6(Eucalyptus uroplrylla)为试材,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4-eoumarate:CoA ligase)导入尾叶桉U6叶盘,经卡那抗性筛选共获得了6株转化植株,其中3株转化植株的RT-PCR和Northern blot结果显示内源4CL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木质素 反义4CL基因 转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H.11648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河龙 高建明 +3 位作者 郑金龙 刘巧莲 张世清 易克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8期1457-1459,共3页
通过对剑麻H.11648的开花过程、花器形态发育规律及花粉粒形态的观测来研究其开花的生物学特性,并为龙舌兰科植物的植物学和系统繁育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开花 发育规律 花粉粒形态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花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单国燕 易克贤 赵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41-45,共5页
概述30多年来国内外柱花草组织培养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明,利用柱花草的胚轴、根、真叶和幼茎为外植体,经愈伤组织、细胞悬浮或原生质体等途径均可成功诱导出完整的植株。并对影响其成败的关键因素与技术改进方向进行讨论。
关键词 柱花草 组织培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bHLH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全琪 朱家红 +1 位作者 倪燕妹 张治礼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90,共7页
bHLH(basic/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它们组成了转录因子中的一个大家族。bHLH转录因子不仅普遍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毛状体的发生、光形态建成和光信号转导,而且在植物响应逆境... bHLH(basic/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它们组成了转录因子中的一个大家族。bHLH转录因子不仅普遍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毛状体的发生、光形态建成和光信号转导,而且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和次生代谢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对植物bHLH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BHLH 结构功能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红沙港环境特征及赤潮生物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春强 刘志昕 +1 位作者 朱白婢 彭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4期467-473,共7页
2006年和2007年对三亚红沙港的自然环境概况、污染物来源和养殖状况及赤潮生物进行调查分析,为热带港湾赤潮可持续防控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三亚红沙港是一个典型的热带半封闭型港湾;沿岸地表径流很少;污染物来源有养殖污染、生活污... 2006年和2007年对三亚红沙港的自然环境概况、污染物来源和养殖状况及赤潮生物进行调查分析,为热带港湾赤潮可持续防控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三亚红沙港是一个典型的热带半封闭型港湾;沿岸地表径流很少;污染物来源有养殖污染、生活污染和船舶污染,网箱养殖污染和沿岸池塘养殖污染是红沙港海域污染的主要来源;该海域赤潮生物种类非常丰富,共38种,主要种类为硅藻和甲藻,硅藻占68%,甲藻占26%;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为骨条藻(Skeletonema sp.)和角毛藻(Chaetoceros sp.)。该海域丰富的赤潮生物种类构成了该海域赤潮发生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赤潮 环境 污染来源 养殖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LcAs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载体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凤英 王家保 +1 位作者 徐碧玉 金志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5期677-682,共6页
根据荔枝果皮cDNA微阵列信号分析结果,对荔枝cDNA文库的BAO5-H4克隆测序。NCBI(http://www.ncbi.nlm.nih.gov/)ORF分析发现其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编码152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为一全长cDNA序列。Blastx比对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 根据荔枝果皮cDNA微阵列信号分析结果,对荔枝cDNA文库的BAO5-H4克隆测序。NCBI(http://www.ncbi.nlm.nih.gov/)ORF分析发现其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编码152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为一全长cDNA序列。Blastx比对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其它植物来源的ASR(abscisic acid,stress and ripening inducible)蛋白高度同源,该基因被命名为LcAsr,通过PCR的方法获得其DNA全长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LcAsr基因的DNA序列全长为1177bp,读码框中间包含1个488bp的内含子。Protparam预测分析结果表明LcAsr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式为C756H1130N228O238S1,相对分子质量为17252.7,等电点pI6.10,富含Glu、His、Lys、Ala。Predictprotein预测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有1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2个酪蛋白激酶II磷酸盐化位点、3个豆蔻酰化位点等,并具有很高的亲水性,预测该蛋白位于细胞核。构建了植物荧光表达载体pCAMBIA-LcAsr,并通过基因枪转化法转化洋葱表皮细胞进行瞬时表达,对LcASR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LcASR蛋白定位于细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LcAsr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载体构建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F类转录因子GhARF3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蔷 彭明 《热带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5-12,共8页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棉花GhARF3基因序列进行BLAST分析、结构域分析、进化树分析、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析、疏水性分析、二硫键分析、磷酸化位点分析、二级结构以及三级结构的预测、亚细胞定位和蛋白质功能分类预测等分析。分析结...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棉花GhARF3基因序列进行BLAST分析、结构域分析、进化树分析、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析、疏水性分析、二硫键分析、磷酸化位点分析、二级结构以及三级结构的预测、亚细胞定位和蛋白质功能分类预测等分析。分析结果表明GhARF3具有ARF类转录因子的特性,可能参与棉花纤维发育的调控。为进一步研究GhARF3基因功能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ARF3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瓶花木内生真菌C22发酵液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13
作者 曾艳波 戴好富 +1 位作者 黄玖利 梅文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分离、鉴定红树林植物瓶花木内生真菌C22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光谱分析进行结构解析。结果内生真菌C22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为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布雷菲尔德菌素A和一倍半萜类抗生素木霉菌... 目的分离、鉴定红树林植物瓶花木内生真菌C22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光谱分析进行结构解析。结果内生真菌C22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为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布雷菲尔德菌素A和一倍半萜类抗生素木霉菌醇。结论以上两种抗生素对肺癌细胞SMMC-7721、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较强的肿瘤细胞毒活性,并且在内生真菌C22中含量较大,因此,红树林植物瓶花木内生真菌菌株C22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花木 内生真菌 布雷菲尔德菌素A 木霉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产木薯茎和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力飞 梅文莉 +3 位作者 吴娇 王文泉 彭明 戴好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为研究木薯茎和叶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了茎的挥发油中25个成分和叶挥发油中22个成分,分别占总挥发油含量的83.53%和83.46%。其中茎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1.39%)、油酸(8.94%)、... 为研究木薯茎和叶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了茎的挥发油中25个成分和叶挥发油中22个成分,分别占总挥发油含量的83.53%和83.46%。其中茎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1.39%)、油酸(8.94%)、亚油酸(5.57%),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6.85%)、植醇(15.02%)、异植醇(11.21%)。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茎和叶挥发油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和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ASA)活性,结果表明:茎的挥发油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叶的挥发油具有抗MASA活性。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茎的挥发油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有显著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为7.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配电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5
作者 张建平 《热带农业工程》 2013年第3期46-48,共3页
实验室的配电设计是决定整个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分析了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配电设计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实验室 配电设计 特点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国产沉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梅文莉 刘俊 +1 位作者 李小娜 戴好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3-576,共4页
从国产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3,3'-(3-hydroxypropane-1,2-diyl)diphenol(1)、guaiacy lacetone(2)、6-羟基-2-(4'-羟基-2-苯乙基)色酮(3)、6-羟基-2-(2-羟基... 从国产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3,3'-(3-hydroxypropane-1,2-diyl)diphenol(1)、guaiacy lacetone(2)、6-羟基-2-(4'-羟基-2-苯乙基)色酮(3)、6-羟基-2-(2-羟基-2-苯乙基)色酮(4)、6-羟基-2-(2-苯乙基)色酮(5)和5α,6β,7α,8β-四羟基-2-(4'-甲氧基-2-苯乙基)-5,6,7,8-四氢色酮(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为首次从国产沉香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沉香 3 3'-(3-hydroxypropane-1 2-diyl)diphenol 色酮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兼具研究与应用开发价值的盐生植物--海马齿 被引量:15
17
作者 范伟 李文静 +1 位作者 付桂 张治礼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9-695,共7页
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 L.)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滨海地区的多年生兼性草本盐生植物。综述了海马齿在耐干旱、高盐及重金属离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潜在的开发价值及可能的用途。
关键词 盐生植物 海马齿 耐受性 机制 用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苗红霞 孙佩光 +2 位作者 张凯星 金志强 徐碧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23,共6页
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是决定直链淀粉合成的关键酶,单子叶植物GBSS包含两种同工酶,分别是GBSSI和GBSSII,双子叶植物只有GBSSII一种同工酶。GBSSI基因的表达主要控制种子、胚、胚乳等贮藏器官中直链... 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是决定直链淀粉合成的关键酶,单子叶植物GBSS包含两种同工酶,分别是GBSSI和GBSSII,双子叶植物只有GBSSII一种同工酶。GBSSI基因的表达主要控制种子、胚、胚乳等贮藏器官中直链淀粉的合成,而GBSSII主要控制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中直链淀粉的合成。综述了模式植物及农作物中GBSS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其他植物GBSS基因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SS基因 直链淀粉 表达分析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舌兰麻种质资源抗斑马纹病鉴定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河龙 郭朝铭 +4 位作者 刘巧莲 高建明 张世清 郑金龙 易克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6-550,共5页
通过分离培养斑马纹病病原菌,人工接种鉴定不同龙舌兰麻种质的抗斑马纹病的特性。结果表明,番麻、东368、墨引6、墨引12、墨引7、墨引5、假7、马盖麻、东109、金边弧叶龙舌和兰墨引4号11份种质为高抗种质,病斑扩展速度和病情严重度可作... 通过分离培养斑马纹病病原菌,人工接种鉴定不同龙舌兰麻种质的抗斑马纹病的特性。结果表明,番麻、东368、墨引6、墨引12、墨引7、墨引5、假7、马盖麻、东109、金边弧叶龙舌和兰墨引4号11份种质为高抗种质,病斑扩展速度和病情严重度可作为龙舌兰麻抗病性快速鉴定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舌兰麻 种质资源 抗性 斑马纹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遗传转化甘蔗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罗遵喜 杨志才 +6 位作者 吕苏珊 吴转娣 冯翠莲 蔡文伟 喻时周 杨本鹏 张树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1期1646-1650,共5页
构建叶片特异表达启动子rbcs驱动的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PAP-c的植物表达载体PNRPL,冻融法转化农杆菌EHA105后,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侵染甘蔗优良品种ROC22的胚性愈伤组织,经PPT抗性筛选以及PCR鉴定,共获得了24株转化植株,对其中的5株进行... 构建叶片特异表达启动子rbcs驱动的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PAP-c的植物表达载体PNRPL,冻融法转化农杆菌EHA105后,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侵染甘蔗优良品种ROC22的胚性愈伤组织,经PPT抗性筛选以及PCR鉴定,共获得了24株转化植株,对其中的5株进行Southern杂交检测,有2株呈阳性,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甘蔗基因组中;对其接种甘蔗花叶病毒,初步结果表明获得的转化植株对甘蔗花叶病毒具有一定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 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转化 甘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