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地方品系三江大蕉糖酸组分和含量分析
1
作者 孙长君 郭素霞 +2 位作者 程志号 曾学蔚 吴琼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81-86,共6页
三江大蕉是新筛选和培育的海南地方品种,具有果形独特、口感好、糖酸比高、抗叶斑病等特点,对特色蕉产业发展和品种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三江大蕉的糖酸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三江大蕉总可溶糖含量(157.02&... 三江大蕉是新筛选和培育的海南地方品种,具有果形独特、口感好、糖酸比高、抗叶斑病等特点,对特色蕉产业发展和品种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三江大蕉的糖酸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三江大蕉总可溶糖含量(157.02±0.25)mg/g、甜度值(163.42±0.07)略高于巴西蕉[(152.48±1.87)mg/g和(160.23±2.07)],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金粉1号[(124.62±6.61)mg/g和(129.4±6.12)];总酸含量(4.54±0.08)mg/g,高于巴西蕉的(4.38±0.23)mg/g,但显著低于金粉1号(6.97±0.17)mg/g;糖酸比(34.6±0.66)、甜酸比(36.01±0.67),高于巴西蕉[(33.79±0.24)和(35.51±0.22)],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金粉1号[(17.88±0.75)和(18.56±0.66)]。三江大蕉果实以蔗糖为主,占总糖(52.04±0.87)%;果糖含量(33.64±0.32)mg/g,显著高于巴西蕉的(30.97±0.38)mg/g和金粉1号的(25.03±0.64)mg/g。三江大蕉中,占总酸比例较高的有机酸依次为苹果酸[(29.2±1.17)%]、柠檬酸[(18.96±1.24)%]、草酸[(11.3±0.69)%]、酒石酸[(7.27±0.51)%]、琥珀酸[(6.26±0.59)%]、乳酸[(5.21±0.11)%]、富马酸[(4.67±0.08)%]。综上,三江大蕉糖、酸含量接近巴西蕉,且有机酸组分丰富,糖酸比、甜酸比显著高于金粉1号,是一种高糖、低酸、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特色蕉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大蕉 高效液相色谱 糖酸组分 糖酸含量 糖酸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份海南地方木豆资源的核型分析
2
作者 程志号 孙长君 +3 位作者 郭素霞 曾学蔚 严琳玲 吴琼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5-1649,共5页
木豆(Cajanus cajan)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豆类作物,是一种集粮、饲料、药物为一体的多用途植物,同时,作为先锋植物,在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等方面有重要功能。海南木豆种植时间长、资源多样性高,但细胞遗传学方面的报道目前较少。... 木豆(Cajanus cajan)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豆类作物,是一种集粮、饲料、药物为一体的多用途植物,同时,作为先锋植物,在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等方面有重要功能。海南木豆种植时间长、资源多样性高,但细胞遗传学方面的报道目前较少。本研究以海南两个重要木豆产区‘保亭’和‘白沙’木豆地方资源为材料,通过核型分析发现,‘保亭’木豆核型公式为2n=2x=22=16m+6sm,其中10号染色体有一对随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L+5M2+3M1+2s,为1A型;‘白沙’木豆核型公式为2n=2x=22=20m+2sm,未发现随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L+4M2+5M1+1s,为2A型。本研究结果为木豆资源鉴定提供了新技术,也为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资源 核型分析 随体 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儋州本地黄皮核型分析及同源多倍体诱导
3
作者 程志号 李孟玲 +4 位作者 孙长君 郭素霞 曾学蔚 徐兵强 吴琼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
海南省儋州市本地黄皮是著名的热带水果,但存在核大、可食率低、品质不一等问题,为选育无(少)核黄皮新品种,开展儋州本地黄皮核型分析和多倍体诱导试验,对供试黄皮露白种子分别采用0.25%、0.5%、1%秋水仙素和浸泡24、36、48 h 2个因素3... 海南省儋州市本地黄皮是著名的热带水果,但存在核大、可食率低、品质不一等问题,为选育无(少)核黄皮新品种,开展儋州本地黄皮核型分析和多倍体诱导试验,对供试黄皮露白种子分别采用0.25%、0.5%、1%秋水仙素和浸泡24、36、48 h 2个因素3个水平共9个处理诱导多倍体,取幼苗根尖进行染色体计数,剥取叶片下表面观测气孔大小和密度,取幼嫩叶片采用流氏细胞仪鉴定倍性,筛选较优的秋水仙素和时间处理后,添加0.05%、0.10%、0.20%二甲基亚砜(DMSO)和5、10、15 mg/L萘乙酸(NAA)优化多倍体诱导方式。结果表明,儋州本地黄皮体细胞染色体数量2n=18,核型公式是2n=2x=18=12m+6sm,相对长度组成是2n=1s+4M1+4M2,2B型,核型不对称性高,进化程度高。0.50%秋水仙碱浸泡36 h处理的下胚轴膨大率最高,为35.53%,多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诱导率最高,分别为4.82%和2.07%,表型变异株中多倍体和同源四倍体占比分别为13.62%和5.83%,为多倍体诱导较优处理。该处理优化以0.10%DMSO+10 mg/L NAA处理最优,多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诱导率最高,分别为18.18%和8.74%,除了0.20%DMSO+10 mg/L NAA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核型分析 同源多倍体 诱导 秋水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