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7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院所必须肩负起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责任——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范武波 符惠珍 +2 位作者 陈炫 何斌威 赵瀛华 《中国热带农业》 2019年第1期70-72,69,共4页
农业科研院所在农业产业精准扶贫中作用重大。本文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阐明农业科研院所在农业产业扶贫中肩负的责任及采用的精准扶贫模式,同时指出,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在农业产业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业产业 农业科研院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热带特色 挖掘生物资源 利用生物技术 创建热带生命科学基地——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2
《热带农业科学》 2009年第11期41-43,共3页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是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建立的国家非营利研究机构,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属14个研究机构之一。建所几年来。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热科院的直接领导下,生物所在科技投入、产出方...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是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建立的国家非营利研究机构,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属14个研究机构之一。建所几年来。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热科院的直接领导下,生物所在科技投入、产出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在热区现代农业和生物产业科技创新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热带作物 生物资源利用 研究所 生命科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国家重点实验室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带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创新利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文泉 王海燕 +2 位作者 杨子贤 李杰 卢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文章通过解析中国热带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育种利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从遗传改良角度,归纳了热带植物的4个共性特征,据此提出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的7点战略构想。包括功能基因发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细胞再生和加倍单倍... 文章通过解析中国热带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育种利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从遗传改良角度,归纳了热带植物的4个共性特征,据此提出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的7点战略构想。包括功能基因发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细胞再生和加倍单倍体培育4项资源利用关键技术,并强调了基于分子指纹的原位保护、建圃保护、资源网络共享以及法规建设公共教育在完善濒危植物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植物 种质资源 保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带特有野生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 被引量:11
4
作者 代正福 罗冠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5,共3页
对中国热带特有的野生苦苣苔科植物14属34种的观赏种类、观花类型,观赏资源的分布特点、引种栽培条件及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热带地区特有野生苦苣苔科观赏植物分为多年生草本类、灌木类、附生... 对中国热带特有的野生苦苣苔科植物14属34种的观赏种类、观花类型,观赏资源的分布特点、引种栽培条件及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热带地区特有野生苦苣苔科观赏植物分为多年生草本类、灌木类、附生灌木类3大类别;观花类型分为白花类、紫花类、红花类、黄花类和蓝花类;热带特有苦苣苔科观赏植物多数种处于濒危状态,分布区域狭窄,而成为单种植物群体。海南是我国热带地区特有苦苣苔科植物分布较宽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地区 野生苦苣苔科 观赏植物 种质资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物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明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5年第11期1-3,共3页
关键词 农业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产业 水稻基因组 技术产业化 棉花品质 体细胞克隆 植物生物反应器 超级杂交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药用植物根际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小龙 陈吉良 +4 位作者 李建平 林海鹏 庄令 李佳 洪葵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7,共7页
从海南热带植物园采集12种药用植物的根际土样,采用选择性分离方法,分离得到400株根际放线菌。使用5种活性筛选模型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活性评价,154株放线菌在一个或多个活性筛选模型中显示为阳性,菌株初筛阳性率达38.5%;根据菌株形态... 从海南热带植物园采集12种药用植物的根际土样,采用选择性分离方法,分离得到400株根际放线菌。使用5种活性筛选模型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活性评价,154株放线菌在一个或多个活性筛选模型中显示为阳性,菌株初筛阳性率达38.5%;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并结合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从中挑选出28株菌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其分属于链霉菌属、诺卡氏菌属、小单孢菌属和野野村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根际 放线菌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家保 贾彩红 +2 位作者 徐碧玉 金志强 李美英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2-836,734,共6页
综述了离体培养、有利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等生物技术的三个方面在荔枝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已有研究者分别建立了花粉培养、叶片培养、幼胚培养等获得植株的再生体系,克隆了部分荔枝基因,建立了基因枪与根癌农杆菌转化体系。这些研究为... 综述了离体培养、有利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等生物技术的三个方面在荔枝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已有研究者分别建立了花粉培养、叶片培养、幼胚培养等获得植株的再生体系,克隆了部分荔枝基因,建立了基因枪与根癌农杆菌转化体系。这些研究为荔枝生物技术育种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生物技术 离体培养 基因克隆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种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雪莲 刘寿柏 +3 位作者 卢芙萍 卢辉 戴好富 陈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0期1951-1956,共6页
室内测定31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和驱避作用。结果表明,大山芝麻、蜂巢草、仔榄树和许树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具有明显的触杀作用,24 h后平均校正死亡率达80%以上,其中大山芝麻的触杀效果最好,高达96.35%;23种植物提取物对... 室内测定31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和驱避作用。结果表明,大山芝麻、蜂巢草、仔榄树和许树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具有明显的触杀作用,24 h后平均校正死亡率达80%以上,其中大山芝麻的触杀效果最好,高达96.35%;23种植物提取物对朱砂叶螨产卵驱避作用显著,平均驱避率达90%以上;牛筋果、云南野桐、多花瓜腹木、黄椿木姜、酒饼簕和毛瓣鸡血藤提取物对成螨驱避作用明显且较为稳定,48 h的平均驱避率达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提取物 朱砂叶螨 触杀作用 驱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热带果树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臧小平 朱嘉雯 +4 位作者 井涛 徐宏家 丁哲利 马蔚红 谢江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42-50,共9页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高效节水灌溉施肥技术,近年来在我国的应用面积逐年增加,为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热带果树上的作物效应、水分效应、养分效应、环境效应、土壤生物学效应等5...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高效节水灌溉施肥技术,近年来在我国的应用面积逐年增加,为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热带果树上的作物效应、水分效应、养分效应、环境效应、土壤生物学效应等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水肥一体化 热带果树 施肥 应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地区拟南芥栽培技术及基因转化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啸浪 胡新文 +1 位作者 刘晓丽 郭建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56-60,共5页
由于气候、温度、湿度等原因,拟南芥在热带地区的应用一直受到限制。笔者结合海南气候特点,在培养介质、播种、湿度、光照条件及转化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摸索出拟南芥栽培、实验室培养和基因转化的条件,为在海南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进... 由于气候、温度、湿度等原因,拟南芥在热带地区的应用一直受到限制。笔者结合海南气候特点,在培养介质、播种、湿度、光照条件及转化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摸索出拟南芥栽培、实验室培养和基因转化的条件,为在海南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进行重大基础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栽培 基因转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热带岛礁农业开发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军 黄圣卓 +3 位作者 王军 段瑞军 梅文莉 戴好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91-2596,共6页
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其战略与经济地位突出。在分析热带岛礁分布、资源特点、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热带岛礁农业的定义、发展模式及策略,提出热带岛礁农业的发展应以维护岛礁生态系统的稳... 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其战略与经济地位突出。在分析热带岛礁分布、资源特点、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热带岛礁农业的定义、发展模式及策略,提出热带岛礁农业的发展应以维护岛礁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构建以农业生产、岛礁人工林带、海岸生态林带、海岸沙滩固沙带、礁盘-浅海防护带不同群落带为基础的热带岛屿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中可重点引进生长迅速、抗逆性好的景观、药食两用型植物或蔬菜品种,如木麻黄、草海桐、厚藤、十万错、假蒟等。优先发展并集成对岛礁生态系统干扰少、资源依赖度低的防虫网配合遮阳网等实用生产技术,同时生产发展中应注重对有害生物、入侵生物的防控,构建景观异质化程度高的生态型热带岛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岛礁 岛礁农业 开发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LP技术的改进及其在热带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瑜华 王文泉 +1 位作者 王海燕 王惠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8-101,107,共5页
AFLP分子标记是一种基于PCR的DNA指纹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品种鉴定及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简要介绍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发展及在热带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关键词 AFLP 热带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在热带植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乃通 王健华 +3 位作者 张雨良 林湛松 杨文君 刘志昕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2期359-363,共5页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承载着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各个过程,研究热带植物病毒中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不仅可以从分子水平揭示病毒蛋白质的功能,还可以揭示病毒在寄主细胞中的侵染机理,从而制定相关策略...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承载着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各个过程,研究热带植物病毒中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不仅可以从分子水平揭示病毒蛋白质的功能,还可以揭示病毒在寄主细胞中的侵染机理,从而制定相关策略预防病毒的突然爆发或进行疾病治疗。而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已有50多年的历史,如早期的化学交联法;并且该方法的技术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产生了一序列新的技术,包括酵母双杂交、GST pull-down,免疫共沉淀和串联亲和纯化等多种技术。由于本实验室在热带植物病毒研究中涉及了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为此,本文总结热带植物病毒研究中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蛋白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科学技术在中国香蕉产业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金钊 刘菊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100-104,共5页
针对香蕉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了新品种培育、健康种苗、水肥一体化及采后贮藏保鲜等科学技术在中国香蕉产业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香蕉产业 科学技术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物技术在园艺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碧玉 金志强 《热带农业科学》 1999年第2期64-68,共5页
根据现代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中应用的实例,综述现代生物技术在园艺学中的应用过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园艺学 应用 选种 育种
全文增补中
海南红树林群系及分子生物技术在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谭燕华 《生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海南红树林是中国种类最多,分布和保存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综述了海南红树林在种类、群落组成及红树林资源引种恢复以及分子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重点综...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海南红树林是中国种类最多,分布和保存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综述了海南红树林在种类、群落组成及红树林资源引种恢复以及分子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重点综述了分子生物技术在海南红树林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包括等位酶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PD)的应用和红树林植物耐盐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红树林 分子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剑麻研究上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鸿 郑金龙 易克贤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5期55-57,118,共4页
剑麻作为我国极具特色的热带经济作物,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出口潜力。而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高新技术—细胞工程、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等生物技术在剑麻研究及生产上的应用,给剑麻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飞跃。
关键词 剑麻 生物技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应用进展及对策建议
18
作者 陈燕羽 罗劲梅 +6 位作者 李萍 石旺鹏 王树昌 陈俊谕 迟元铭 陈丽丽 王昊祺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7,共8页
豇豆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广泛种植,因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广受大众喜爱。豇豆病虫害多发重发,广大种植户常常频繁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绿色防控技术是持续控制豇豆病虫害发生和确保农药残留不超标的有效手段。本文概述了豇... 豇豆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广泛种植,因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广受大众喜爱。豇豆病虫害多发重发,广大种植户常常频繁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绿色防控技术是持续控制豇豆病虫害发生和确保农药残留不超标的有效手段。本文概述了豇豆主要病虫害及环境影响因子,并从抗药性监测及筛选高效药剂,应用生防菌剂、筛选优势天敌昆虫(捕食螨)等生物防治技术,昆虫性信息素及能量转换膜等理化诱控技术,“防虫网+”IPM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了部分省市在实践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的效果。最后,本文提出了优化IPM技术体系、重视科学用药管理、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豇豆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病虫害绿色防控 研究应用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热带水果中110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被引量:12
19
作者 潘永波 张妙宜 +2 位作者 万娜 王彬 潘灿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202,共14页
建立基于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amino-functionaliz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NH2-MWCNTs)改进的QuEChERS净化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3种热带水果中110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样品经乙腈提取,采用欧洲标准(E... 建立基于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amino-functionaliz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NH2-MWCNTs)改进的QuEChERS净化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3种热带水果中110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样品经乙腈提取,采用欧洲标准(EN.15662)萃取缓冲体系QuEChERS盐包提取,NH2-MWCNTs改良的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管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分析,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2~0.2 mg/L范围内110种农药及其代谢物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均高于0.9902,定量限(LOQ)为0.005~0.05 mg/kg,添加回收率为61%~1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0%~15%(n=6)。该方法净化效果好,能在短时间内可靠地分析样品。灵敏度、正确度、精密度均满足日常检测定性、定量需求,适用于荔枝、龙眼和香蕉等热带水果中农药多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QUECHERS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热带水果 农药多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log Eco解析不同抗性番木瓜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20
作者 曹扬 周霞 +3 位作者 孔华 霍姗姗 李春强 谭燕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番木瓜是重要的热带经济水果。由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引起的木瓜病害是木瓜属植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番木瓜的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采用对海南PRSV病毒具有田间抗性的番木瓜品种(HN)以及2种易感番木瓜品种(YK和NC)为研究材料,在番木瓜接... 番木瓜是重要的热带经济水果。由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引起的木瓜病害是木瓜属植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番木瓜的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采用对海南PRSV病毒具有田间抗性的番木瓜品种(HN)以及2种易感番木瓜品种(YK和NC)为研究材料,在番木瓜接种PRSV病毒前,采集抗性植株和易感植株的根际土壤,应用Biolog Eco微平板法,研究了不同抗性的番木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HN根际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稍高于YK和NC,但差异不显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NC与HN以及YK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HN与YK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HN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较多的碳源有7种:D-木糖/戊醛糖、L-精氨酸、吐温-40、衣康酸、1-磷酸葡萄糖、2-羟基苯甲酸、D-苹果酸;NC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较多的碳源有5种:D-纤维二糖、N-乙酰基-D-葡萄糖胺、γ-羟丁酸、L-苏氨酸、腐胺;YK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较高的碳源有4种:丙酮酸甲酯、i-赤藓糖醇、α-丁酮酸、L-天门冬酰胺。说明抗性番木瓜和易感番木瓜根际土壤微生物在这些碳源的利用能力上有特异性,长期种植可能导致微生物群落功能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番木瓜在病毒危害时表现出不同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土壤微生物群落 Biolog Eco 碳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