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2种聚类方法对中国分布的3组12份野生蕉进行多样性分析,表型聚类以芭蕉属种质资源25核心表型性状为依据.将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其中染色体数为10对的红花蕉组分为一组.染色体数为11对的真蕉组和观赏蕉组...采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2种聚类方法对中国分布的3组12份野生蕉进行多样性分析,表型聚类以芭蕉属种质资源25核心表型性状为依据.将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其中染色体数为10对的红花蕉组分为一组.染色体数为11对的真蕉组和观赏蕉组分为一组。除胍60400分到观赏蕉组外,其他的材料因形态特征的明显差异分为真蕉组和观赏蕉组两个亚类。SSR分子标记采用12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共产生51个多态性条带.供试的12个材料相似系数范围为0.60~0.96,供试材料分为3类,供试的真蕉组材料和M.paracoccinea, M. yunnanensis聚为一组,观赏蕉组的材料聚为一组,红花蕉组的M.coccinea聚为一组。研究结果表明.我同野生蕉种质资源丰富.对其分类需将形态特征与分子标记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展开更多
应用SSR技术,对32个香蕉A基因组类型品种(系)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检测。40对SSR引物在32个品种(系)中分别扩增带数在3~15个,平均每个SSR座位可检测2.99个多态性带;引物的多态信息量(PIC)在0.00~0.88,平均0.62。依据SSR数据计算的品种间...应用SSR技术,对32个香蕉A基因组类型品种(系)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检测。40对SSR引物在32个品种(系)中分别扩增带数在3~15个,平均每个SSR座位可检测2.99个多态性带;引物的多态信息量(PIC)在0.00~0.88,平均0.62。依据SSR数据计算的品种间遗传距离在0.00%~34.27%,平均12.45%,大多数品种间的遗传变异非常有限,但也存在着遗传差异突出的品种:FHIA25、Yangambi KM5、Pisang Jari Buaya、Rose和皇帝蕉。依据26%的遗传距离,除了FHIA25和Pisang Jari Buaya单独化成1组外,其它30个品种可以分为2组:品种间遗传差异相对较高的组I和品种间遗传差异相对较低的组Ⅱ。Williams与引进的洪都拉斯3号、M931之间,洪都拉斯1号和洪都拉斯2号之间,高脚青芽蕉和高脚顿地雷分别没有区分开来,这可能是同物异名,也可能是同一品种未能分辨的突变体。展开更多
文摘采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2种聚类方法对中国分布的3组12份野生蕉进行多样性分析,表型聚类以芭蕉属种质资源25核心表型性状为依据.将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其中染色体数为10对的红花蕉组分为一组.染色体数为11对的真蕉组和观赏蕉组分为一组。除胍60400分到观赏蕉组外,其他的材料因形态特征的明显差异分为真蕉组和观赏蕉组两个亚类。SSR分子标记采用12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共产生51个多态性条带.供试的12个材料相似系数范围为0.60~0.96,供试材料分为3类,供试的真蕉组材料和M.paracoccinea, M. yunnanensis聚为一组,观赏蕉组的材料聚为一组,红花蕉组的M.coccinea聚为一组。研究结果表明.我同野生蕉种质资源丰富.对其分类需将形态特征与分子标记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文摘应用SSR技术,对32个香蕉A基因组类型品种(系)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检测。40对SSR引物在32个品种(系)中分别扩增带数在3~15个,平均每个SSR座位可检测2.99个多态性带;引物的多态信息量(PIC)在0.00~0.88,平均0.62。依据SSR数据计算的品种间遗传距离在0.00%~34.27%,平均12.45%,大多数品种间的遗传变异非常有限,但也存在着遗传差异突出的品种:FHIA25、Yangambi KM5、Pisang Jari Buaya、Rose和皇帝蕉。依据26%的遗传距离,除了FHIA25和Pisang Jari Buaya单独化成1组外,其它30个品种可以分为2组:品种间遗传差异相对较高的组I和品种间遗传差异相对较低的组Ⅱ。Williams与引进的洪都拉斯3号、M931之间,洪都拉斯1号和洪都拉斯2号之间,高脚青芽蕉和高脚顿地雷分别没有区分开来,这可能是同物异名,也可能是同一品种未能分辨的突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