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种质资源主要性状描述与数据采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闫庆祥 李开绵 +2 位作者 黄洁 陈松笔 叶剑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600-10601,10639,共3页
从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植物学和农艺学主要性状加以描述,并对其数据采集提供了依据,对实现木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的标准化和信息化,促进木薯种质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木薯 种质资源 性状 描述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栽培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肖鑫辉 李开绵 +5 位作者 许瑞丽 周建国 张洁 王明 万仲卿 叶剑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5,共12页
以国内外不同地理来源的228份木薯资源为材料,通过评价植株15个茎和块根的描述型表型性状及7个与产量相关的数量性状,初步了解其表型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针对性地引种和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国内外不同地理... 以国内外不同地理来源的228份木薯资源为材料,通过评价植株15个茎和块根的描述型表型性状及7个与产量相关的数量性状,初步了解其表型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针对性地引种和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国内外不同地理来源木薯资源描述型性状频率分布较一致,多以张开型、三分叉、30°~45°分枝角度、主茎内皮浅绿色居多,块根性状以表皮粗糙、外皮淡褐色、内皮乳黄色、肉质白色资源居多;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为1.895~2.073,描述型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435~1.889,表明228份木薯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且数量性状存在较大程度变异(8.91%~44.60%),国内资源块根直径极显著高于国外资源,国外资源干物率极显著高于国内资源,说明国内外资源的块根直径和干物率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利用现有资源可能选育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两步聚类分析将参试资源明显划分为两大类群,类群Ⅰ主要特征为株型张开、分枝角度中等偏大,群体不整齐,主茎较粗,薯块产量较高资源;类群Ⅱ为株型紧凑直立型、分枝角度小,群体整齐,主茎较细,薯块干物率较高资源。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可选择同类资源中表型差异互补的种质为亲本,聚合优良性状,以达到育种期望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种质资源 表型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和栽培木薯叶片的营养及饲料价值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龙 张冠冬 +3 位作者 宋雁超 Andrew Westby 李开绵 陈松笔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8-245,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木薯种质叶片的营养成分差异,为木薯叶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测定8个木薯种质(3个野生种和5个栽培种)功能叶片的粗脂肪、粗蛋白、可溶性糖、淀粉、类胡萝卜素和氢氰酸(HCN)含量,并利用Western blottin... 【目的】研究不同木薯种质叶片的营养成分差异,为木薯叶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测定8个木薯种质(3个野生种和5个栽培种)功能叶片的粗脂肪、粗蛋白、可溶性糖、淀粉、类胡萝卜素和氢氰酸(HCN)含量,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功能叶片相关蛋白酶(UGPase、AGPase、GBSSI和Linamarase)的表达水平。【结果】8个木薯种质中,野生种Manihot cecropiaefolia Phhl功能叶片的淀粉、可溶性糖和类胡萝卜含量最高,分别为2.5 g/100 g DW、30.0 g/100 g DW和91.9 mg/100 g FW,蛋白质和HCN含量中等;栽培种SC9功能叶片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中等,HCN含量最低,仅167 mg/kg FW。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M.cecropiaefolia Phhl叶片糖和淀粉代谢通路的关键酶UGPase、AGPase和GBSSI表达水平最高,SC9 HCN代谢通路的关键酶Linamarase表达水平最低,各蛋白质表达水平与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一致。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看出,叶片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的木薯种质,粗脂肪含量较低;可溶性糖、粗蛋白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木薯种质,HCN含量较低。【结论】野生木薯M.cecropiaefolia Phhl完全展开功能叶片的综合营养价值较高,可考虑作为畜禽和蚕用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栽培种木薯SC9新鲜叶片HCN含量较低,也可优先作为蚕用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野生种 栽培种 叶片 营养成分 蛋白质表达 饲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的木薯淀粉积累特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徐海强 魏云霞 +3 位作者 黄洁 李天 魏艳 梁海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7-244,共8页
测定华南205和桂热4号2个木薯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产量性状、净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相似;10月初至翌年2月初降温少雨,木薯逐渐落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快速下降,块根可溶性... 测定华南205和桂热4号2个木薯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产量性状、净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相似;10月初至翌年2月初降温少雨,木薯逐渐落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快速下降,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先降后升,块根淀粉含量逐渐提高,鲜薯和淀粉产量大幅提高;翌年2月初至6月初升温多雨,木薯抽生新枝叶,净光合速率快速上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迅速提高,块根淀粉含量缓慢下降,块根可溶性糖含量缓慢上升,其中,3月初的鲜薯和淀粉产量在1个月内分别下降15.8%~25.0%和21.6%~30.6%,与12月份持平,其后,鲜薯和淀粉产量逐月提高,5、6月份恢复至2月初的最高水平;支链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在11月初和翌年2月初达到最高值。上述结果说明,适当的低温干旱有利于木薯积累淀粉和提高产量,建议我国在12月份至翌年2月份期间收获木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净光合速率 可溶性糖 淀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块根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魏艳 黄洁 +1 位作者 林立铭 罗春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61,共9页
【目的】研究木薯块根中营养成分的分布规律,以提高木薯的综合利用价值。【方法】分别取6份木薯种质全薯、薯肉、薯皮的头、中、尾3段,测定其8一胡萝h素含量及干物质、粗淀粉、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粗纤维6种营养成分的质量分数,并分... 【目的】研究木薯块根中营养成分的分布规律,以提高木薯的综合利用价值。【方法】分别取6份木薯种质全薯、薯肉、薯皮的头、中、尾3段,测定其8一胡萝h素含量及干物质、粗淀粉、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粗纤维6种营养成分的质量分数,并分析不同部位营养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薯肉的干物质、粗淀粉质量分数分别是薯皮的1.3-1.8倍和I.2-2.8倍,表现为薯肉〉全薯〉薯皮;薯皮的β一胡萝卜素含量及粗蛋白、可溶性糖、粗纤维质量分数分别是薯肉的1.2-15.3,2.4-6.7,1.2-2.2和3.4-7.5倍,表现为薯皮〉全薯〉薯肉;薯皮干样的粗淀粉质量分数为27.1%-69.0%,是薯肉的32.8%-93.3%;6份木薯种质的全薯、薯肉、薯皮的头、中、尾3段粗蛋白、干物质质量分数均表现为头段〉中段〉尾段,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木薯薯皮营养成分丰富,应重视木薯薯皮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块根 薯肉 薯皮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茎叶还田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柳红娟 刘子凡 +3 位作者 黄洁 魏云霞 阮云泽 杨金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77,82,共4页
选择轮作木薯年限达3年的蕉园,采取木薯茎叶100%粉碎还田措施,测定蕉园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理化性质、香蕉长势和枯萎病发病率等。结果表明,与对照(空白)比较,木薯茎叶还田可显著降低可培养真菌数量、枯萎病病原菌数量及总真菌数量... 选择轮作木薯年限达3年的蕉园,采取木薯茎叶100%粉碎还田措施,测定蕉园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理化性质、香蕉长势和枯萎病发病率等。结果表明,与对照(空白)比较,木薯茎叶还田可显著降低可培养真菌数量、枯萎病病原菌数量及总真菌数量,增加可培养放线菌数量、总细菌数量和碱解氮含量,B/F、A/F(可培养细菌数/真菌数、放线菌数/真菌数)均增大;土壤的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香蕉株高、茎粗、叶面积和SPAD值(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大,香蕉枯萎病发病率降低至33.9%。说明木薯茎叶还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土壤微生物种群改善,且有效促进香蕉生长、降低香蕉枯萎病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茎叶还田 香蕉枯萎病 防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木薯品种酒精加工特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振文 古碧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7-812,共6页
木薯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是非洲和部分南美洲国家居民的主要食物能量来源,也是酒精加工的重要原料,用途广泛。由于不同木薯品种其加工利用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酒精加工过程的酒精产率。对9个木薯品种块根的淀粉和酒精加工特性进行... 木薯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是非洲和部分南美洲国家居民的主要食物能量来源,也是酒精加工的重要原料,用途广泛。由于不同木薯品种其加工利用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酒精加工过程的酒精产率。对9个木薯品种块根的淀粉和酒精加工特性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6个检测指标可以分为5个评价因子,根据F1和F22个因子将9个品种进行分类,且SC6、SC8和SC93个品种自成一类,并获得5个因子的评价得分,其中SC8在F2因子即淀粉加工特性因子中的得分最高,达到2.49,说明SC8的酒精加工特性主要受到块根淀粉加工特性影响,这为选育不同加工类型木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酒精 加工特性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大豆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光合生理特性、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闫庆祥 魏云霞 +2 位作者 黄洁 李天 徐海强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10-15,共6页
研究木薯与大豆间作模式对木薯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木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措施。在木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3个不同时期,将木薯与大豆进行不同模式的间作,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光合生理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豆间... 研究木薯与大豆间作模式对木薯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木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措施。在木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3个不同时期,将木薯与大豆进行不同模式的间作,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光合生理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豆间作,能提高木薯叶片光合作用、叶面积指数(LAI)和鲜薯块根产量,其中处理T4的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在生长发育的3个不同时期较对照最大增幅分别为11.4%、20.5%,T2的蒸腾速率(Tr)在块根成熟期比对照低19.2%;胞间CO_2浓度(Ci)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T3的鲜薯产量比对照增加40.3%。综合木薯鲜薯产量、淀粉含量、收获指数等指标,以每2行木薯间作3行大豆为最佳的间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大豆 间作 光合生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标记分析木薯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明 肖鑫辉 +6 位作者 安飞飞 万仲卿 应东山 王琴飞 张如莲 李开绵 叶剑秋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38-44,共7页
应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对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195份国内(外)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4对引物共扩增出186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出2-8个等位基因,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01,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 应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对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195份国内(外)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4对引物共扩增出186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出2-8个等位基因,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01,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49。195个品种(系)的遗传相似系数(GS)分布在0.57-0.9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0.71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7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胁迫下17份木薯种质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指标筛选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云霞 王晓庆 黄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87-1792,共6页
以17份国内外木薯种质为材料,设0%和30%PEG-6000溶液2个处理,考察与抗旱性相关的4项生理指标,采用抗旱系数、主成分分析、抗旱性度量值(D值)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和抗旱评价指标筛选。结果表明:POD活性、Pr含... 以17份国内外木薯种质为材料,设0%和30%PEG-6000溶液2个处理,考察与抗旱性相关的4项生理指标,采用抗旱系数、主成分分析、抗旱性度量值(D值)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和抗旱评价指标筛选。结果表明:POD活性、Pr含量的抗旱系数与D值极显著正相关;根据D值的聚类结果,将供试种质划分为4类,其中A类3份、B类3份、C类10份、D类1份,且4类木薯种质抗旱性强弱表现为D类>B类>C类>A类。本研究初步筛选出GR024-8、F114、ZM99206、B81为苗期抗旱性较强的种质,并推荐POD活性、Pr含量作为木薯苗期抗旱性评价的适宜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种质 抗旱性评价 抗旱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低温条件下木薯种质出苗率和株高的调查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娟 黄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8,共3页
对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的600份木薯种质在自然低温条件下的出苗率和株高进行调查评价。结果发现:马来西亚和泰国木薯种质的出苗率较高,转基因木薯种质的出苗率较低;在我国主栽木薯品种中,华南201、桂热5号、新选04... 对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的600份木薯种质在自然低温条件下的出苗率和株高进行调查评价。结果发现:马来西亚和泰国木薯种质的出苗率较高,转基因木薯种质的出苗率较低;在我国主栽木薯品种中,华南201、桂热5号、新选048、华南205、桂热4号和桂热3号的出苗率和苗期长势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种质 低温 出苗率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GA土壤调理剂在木薯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庆祥 黄洁 +1 位作者 陈松笔 吴传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32-2636,共5页
为了研究施用BGA土壤调理剂(BGA)对木薯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为木薯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研究在我国南方7省区设置9个试验点,选用木薯品种华南205为材料,使用不同剂量的BGA与复合肥混施和单施,以及肥料的不同施用时间。... 为了研究施用BGA土壤调理剂(BGA)对木薯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为木薯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研究在我国南方7省区设置9个试验点,选用木薯品种华南205为材料,使用不同剂量的BGA与复合肥混施和单施,以及肥料的不同施用时间。通过测产,测量植株高度,采用便携式光合仪Li-cro 6400XT测定木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分析并探讨施用BGA对木薯产量、淀粉含量和植株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BGA与复合肥混施或单施,都能提高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植株生长旺盛,作为基肥和追肥两次施用优于一次性施用,建议施用量及施用方法为:BGA 1200 kg/hm2+复合肥150 kg/hm2(分2次施用:1/2作基施,剩余1/2作追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A土壤调理剂 木薯 产量 淀粉含量 运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华南系列木薯品种块根采后贮存能力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简纯平 张振文 +1 位作者 李庚虎 安飞飞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7期74-79,共6页
以中国自主选育的华南系列主栽品种华南5号、华南8号、华南9号及华南1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天数其块根失重率、干物率、淀粉含量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4个木薯品种块根的相关品质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干物率... 以中国自主选育的华南系列主栽品种华南5号、华南8号、华南9号及华南1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天数其块根失重率、干物率、淀粉含量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4个木薯品种块根的相关品质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干物率与淀粉含量在前7 d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华南5号常温耐贮存时间最长,耐贮存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块根 品质 耐贮存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剂与尿素对3个木薯品种耐旱性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小静 苏明 +3 位作者 刘子凡 闫庆祥 许瑞丽 黄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1期8936-8940,8945,共6页
[目的]探讨品种、保水剂、尿素对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耐旱性的影响,为优化其节水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对其获得持续的稳产高产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木薯品种、保水剂、尿素和干旱胁迫进行4因子3水平的正交设计,再运... [目的]探讨品种、保水剂、尿素对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耐旱性的影响,为优化其节水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对其获得持续的稳产高产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木薯品种、保水剂、尿素和干旱胁迫进行4因子3水平的正交设计,再运用灰色模糊多维综合评判理论,计算出27个试验处理的模糊综合评判值。[结果]在无干旱胁迫时,华南11号木薯在施用保水剂0.2 g/盆、尿素0.6g/盆时表现最好;在轻度干旱胁迫时,华南11号木薯在施用保水剂0.2 g/盆、尿素0 g/盆时表现较好;在中度干旱胁迫时,华南8号在施用保水剂0.2 g/盆、尿素0.6 g/盆时表现较好。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株高与氮含量之间的关联度最高(为0.730),其次是茎粗、相对电导率、根冠比、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这表明株高与尿素的施用相关性较高。综上所述,在干旱情况下,华南11号与华南205的表现略优于华南8号。[结论]保水剂对华南11号的影响最大,对华南205的影响较大,对华南8号的影响最小;尿素的施用,仅能稍微提高木薯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保水剂 正交试验设计 干旱胁迫 灰色模糊多维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缘两个木薯品种块根蛋白质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振文 罗秀芹 +1 位作者 林立铭 陈松笔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6,共6页
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栽培种华南9号(SC9)及其近缘野生种W14的块根为研究对象,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了这两个品种块根的蛋白质差异情况,并对差异蛋白质的功能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主要有22个蛋白质出现较大的差异表达,... 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栽培种华南9号(SC9)及其近缘野生种W14的块根为研究对象,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了这两个品种块根的蛋白质差异情况,并对差异蛋白质的功能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主要有22个蛋白质出现较大的差异表达,其中16个为已知功能的蛋白质,可分为7类,包括信号传导、核酸代谢和碳与能量代谢等。其中,与碳和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质果胶酶,以及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苹果酸合成酶在SC9块根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W14中的。进一步的RT-PCR定量分析发现PME3基因在SC9块根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W14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块根 野生种 栽培种 蛋白质组学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块根不同部位的矿质元素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艳 黄洁 林立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06-2113,共8页
为进一步研究木薯块根中矿质元素的分布规律,提高木薯的综合利用价值,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6份木薯种质全薯、薯肉、薯皮的头、中、尾3段7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薯肉的K、Ca、Mg、Fe、Mn、Zn、Cu含量(干基)分别为333.1-... 为进一步研究木薯块根中矿质元素的分布规律,提高木薯的综合利用价值,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6份木薯种质全薯、薯肉、薯皮的头、中、尾3段7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薯肉的K、Ca、Mg、Fe、Mn、Zn、Cu含量(干基)分别为333.1-620.8、28.7-150.7、45.0-132.3、1.08-4.10、0.36-1.05、0.47-1.81、0.12-0.32 mg/100g,部分矿质营养价值优于马铃薯、糙米,不亚于甘薯和小麦;薯皮的Ca、Mn、Zn、Fe、K、Cu含量分别为薯肉的2.4-16.2、3.1-7.8、1.8-7.7、1.1-6.5、1.1-2.6、1.1-2.5倍,部分矿质营养价值优于或不亚于红枣、核桃、杏仁,值得重视薯皮的综合利用;不同段的薯肉和薯皮Ca、Mn、Zn元素存在较密切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块根 薯肉 薯皮 矿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采后生理性变质与淀粉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庆群 张振文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12-15,共4页
以华南系列的SC205、SC5、SC6、SC8和SC10五个木薯品种为材料,于采收后不同时间分析其块根生理变质程度、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支链淀粉比例和淀粉透明度等指标,探讨木薯生理变质与块根淀粉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后生理变质对... 以华南系列的SC205、SC5、SC6、SC8和SC10五个木薯品种为材料,于采收后不同时间分析其块根生理变质程度、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支链淀粉比例和淀粉透明度等指标,探讨木薯生理变质与块根淀粉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后生理变质对块根淀粉特性有明显影响,所有品种淀粉特性指标在采后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下降最快的是SC205。对各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支链淀粉分别与淀粉含量和淀粉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可见,生理变质可导致淀粉透明度的下降,影响淀粉的商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采后变质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与大豆和花生间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庆祥 魏云霞 +4 位作者 宋恩亮 徐海强 苏必孟 李天 黄洁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1期22-22,25,共2页
将木薯与大豆和花生以不同模式间作,以单作木薯作对照,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大豆和花生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与大豆或花生间作,均可提高木薯鲜薯产量,其中以2行木薯或3行木薯间作3行大豆或花生,木薯鲜薯产量最高... 将木薯与大豆和花生以不同模式间作,以单作木薯作对照,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大豆和花生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与大豆或花生间作,均可提高木薯鲜薯产量,其中以2行木薯或3行木薯间作3行大豆或花生,木薯鲜薯产量最高,分别比单作木薯增产40.3%和38.8%,建议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大豆 花生 间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主栽木薯品种逆境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19
作者 薛晶晶 陈松笔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15-20,共6页
为选择适宜不同地理环境种植的木薯品种提供依据,以4个主栽木薯品种SC124、SC8、SC6068和SC12水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8g/L NaCl溶液、200mmol/L甘露醇溶液、100mmol/L ABA溶液及10%H_2O_2模拟自然条件下盐胁迫、干旱... 为选择适宜不同地理环境种植的木薯品种提供依据,以4个主栽木薯品种SC124、SC8、SC6068和SC12水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8g/L NaCl溶液、200mmol/L甘露醇溶液、100mmol/L ABA溶液及10%H_2O_2模拟自然条件下盐胁迫、干旱胁迫、外源植物激素脱落酸(ABA)施加及氧化胁迫对不同木薯品种抗氧化酶活性和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C8的耐盐性最好,较适合高盐地区种植,但其干旱胁迫耐受性最差;SC12对外源氧化胁迫具有更好的耐受性;4个木薯品种的叶片对外源ABA均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盐胁迫 干旱胁迫 外源胁迫 氧化胁迫 生理指标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块根有色体分离及其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邓昌哲 姚慧 +2 位作者 安飞飞 李开绵 陈松笔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90-1299,共10页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块根有色体是类胡萝卜素贮藏和调控多种生理生化过程的场所。本研究发现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最适合于木薯块根有色体的提取,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40%~50%Percoll梯度层富含完整有色体,Western blot...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块根有色体是类胡萝卜素贮藏和调控多种生理生化过程的场所。本研究发现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最适合于木薯块根有色体的提取,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40%~50%Percoll梯度层富含完整有色体,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层的线粒体标志酶Vdac1杂交信号较低,而质体标志酶Rbc L杂交信号最高,并以此确定木薯块根有色体的分离方法。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显示SC9块根有色体存在34个差异蛋白质,其中上调表达17个,下调表达17个;涉及碳代谢及能量代谢相关蛋白所占比例最高。STRING蛋白质互作网络显示,Enolase 2与Elongation Factor互作关系最多,是整个互作网络的核心蛋白质。q RT-PCR定量分析显示Enolase 2在高类胡萝卜素的蛋黄木薯SC9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类胡萝卜素品种SC6068。推测其可能是影响SC9与SC6068类胡萝卜素差异的主要蛋白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块根 有色体蛋白质 分离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