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儋州高种椰子木纤维形态与化学成分的空间变异研究
1
作者 陆全济 蒋汇川 +2 位作者 李家宁 李民 李冠君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47-2457,共11页
椰子木(Cocos nucifera L.)作为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其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直接影响其加工性能和综合利用潜力。本研究以海南儋州树龄40 a高种椰子木为对象,采用光学显微观察、图像测量及化学成分测定方法,系统研究不同树干高度(底... 椰子木(Cocos nucifera L.)作为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其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直接影响其加工性能和综合利用潜力。本研究以海南儋州树龄40 a高种椰子木为对象,采用光学显微观察、图像测量及化学成分测定方法,系统研究不同树干高度(底部、中部、上部)和径向部位(外部、中部、内部)纤维的形态指标(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及壁腔比)和主要化学成分(综纤维素、纤维素、酸不溶木素)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高度方向上,纤维长度(696.84~969.94μm)、壁厚(9.78~18.36μm)和壁腔比(1.13~5.82)从底部至上部呈显著递减,腔径(3.60~10.15μm)则呈递增;纤维宽度(17.41~20.76μm)和长宽比(40.39~48.79)变化较小,但整体随高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径向方向上,纤维宽度、壁厚及壁腔比由外部向内递减,而纤维长度、长宽比和腔径则呈递增。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综纤维素(59.14%~70.32%)与纤维素含量(41.03%~44.85%)随高度和径向增加而下降;酸不溶木素含量(21.40%~23.60%)则在高度上呈先降后升,在径向上呈递增。总体来看,椰子木底部和外部区域纤维表现为长纤维、厚壁、小腔径,对应较高的综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更有利于制浆利用。与竹材相比,椰子木纤维具有粗而短、高壁厚、高壁腔比和低长宽比的形态特性,表明其适用于中短纤维制浆。本研究揭示椰子木纤维形态与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其在制浆造纸、纤维板及生物能源利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对提升椰子木资源利用率和促进热带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木 海南高种 纤维形态 化学成分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提取与稳定性及其品种间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春太 周珺 +3 位作者 姚行成 陈先红 王军 林位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20,45,共7页
为探讨不同橡胶树品种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特征,首先通过对不同提取材料、提取液和提取时间的研究,以确定巴西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最佳提取条件,然后对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最佳的橡胶树花色素苷提取条件对抗寒性不同的... 为探讨不同橡胶树品种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特征,首先通过对不同提取材料、提取液和提取时间的研究,以确定巴西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最佳提取条件,然后对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最佳的橡胶树花色素苷提取条件对抗寒性不同的橡胶树品种的花色素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1%盐酸乙醇作为橡胶树古铜期叶片花色素苷提取液的效果最好,最佳的提取时间为6 h;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稳定性受p H值影响较大,随着p H升高其稳定性明显下降,其对光强也比较敏感,但对温度较不敏感,可见,黑暗和酸性条件能较好地保持花色素苷的稳定性;不同抗寒性橡胶树品种的花色素苷含量存在差异。综上可见,本研究建立的花色素苷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保持条件为后续橡胶树花色素苷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花色素苷 提取 稳定性 含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人工林土壤腐殖质组成与土壤酸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海东 刘备 +4 位作者 吴炳孙 韦家少 何鹏 高乐 吴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40-44,共5页
对海南省儋州市橡胶园土壤腐殖质组成与土壤酸度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植胶区橡胶林0~40cm土壤腐殖质组成含碳量大小依次为富里酸、胡敏素、胡敏酸;土壤活性酸度范围在4.32~5.56之间,土壤属于酸性和强酸性,且不同母岩和地形对土壤... 对海南省儋州市橡胶园土壤腐殖质组成与土壤酸度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植胶区橡胶林0~40cm土壤腐殖质组成含碳量大小依次为富里酸、胡敏素、胡敏酸;土壤活性酸度范围在4.32~5.56之间,土壤属于酸性和强酸性,且不同母岩和地形对土壤潜性酸度影响不同.在简单相关分析中富里酸与土壤水解酸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58),而土壤胡敏酸与pH显著正相关(r=0.41)、与水解酸度显著负相关(r=-0.39)、与交换性酸度显著负相关(r=-0.48).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腐殖质组成和土壤酸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土壤腐殖酸是水解酸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胡敏酸和胡敏素与土壤交换性酸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园土壤 土壤酸度 腐殖质组成 典型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橡胶树物候研究进展
4
作者 赖虹燕 陈帮乾 +4 位作者 云挺 尹雄 陈岳 吴志祥 寇卫利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6-896,共11页
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是广布于热带地区的经济林木,是战略物资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其物候学的研究对胶园生产管理和评估热带地区植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早期的物候研究主要服务于苗木繁育、割胶规划和抗逆栽... 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是广布于热带地区的经济林木,是战略物资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其物候学的研究对胶园生产管理和评估热带地区植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早期的物候研究主要服务于苗木繁育、割胶规划和抗逆栽培等生产应用;利用遥感监测植被物候日趋成熟,已广泛应用于橡胶树并成为主流的物候监测方法;橡胶树物候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复杂,其中温度和降水是关键影响因子,同时内因(品系、基因和树龄等)和外因(种植密度、地理位置和农业措施等)也共同影响了其物候。为更好服务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热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未来的橡胶树物候研究应重点关注多源遥感数据的协同重建、物候指标提取算法的普适化和遥感预测模型的精准化。该文系统梳理了橡胶树物候的监测方法、服务价值、时空格局,提出了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物候 时空特征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乌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蓝亿亿 吴炳孙 +4 位作者 孙勇 何鹏 高乐 郑婧怡 陈良秋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3期1-4,21,共5页
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乌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赤霉素(GA_(3))、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各设3个浓度对乌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对其相关萌发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乌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赤霉素(GA_(3))、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各设3个浓度对乌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对其相关萌发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乌榄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影响不同,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乌榄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从大到小的依次为GA_(3)、NAA、6-BA。其中,300 mg/L的GA_(3)对乌榄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能显著提高乌榄种子的发芽率,使其出苗更整齐,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乌榄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芽条不同叶蓬芽片的繁殖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健 姚行成 +1 位作者 王新龙 王军 《热带农业工程》 2018年第4期9-11,共3页
芽接苗是橡胶树的主要种植材料。本研究开展了褐色芽条上不同叶蓬的芽片繁殖试验。将6蓬龄芽条的芽片按叶蓬位置从顶部末梢到基部分为上部(顶1~2蓬)、中部(中3~4蓬)、下部(下5~6蓬)3种类型,通过嫁接在同批次砧木上,统计分析芽接成活... 芽接苗是橡胶树的主要种植材料。本研究开展了褐色芽条上不同叶蓬的芽片繁殖试验。将6蓬龄芽条的芽片按叶蓬位置从顶部末梢到基部分为上部(顶1~2蓬)、中部(中3~4蓬)、下部(下5~6蓬)3种类型,通过嫁接在同批次砧木上,统计分析芽接成活率、芽片回枯率及苗木生长量。结果表明:中部芽片的芽接成活率最高(94.43%),下部芽片芽接成活率次之(81.63%),上部芽片最差(64.93%);上、中、下部芽片回枯率分别为2.58%、0.82%、 0;但3类型芽片的接穗在上部生长量无显著差异。该结论对橡胶树苗木具有一定的生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育苗 芽片 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橡胶木淀粉含量与抗蠹虫性能关系研究
7
作者 李冠君 李彤彤 +3 位作者 李家宁 李民 秦韶山 陆全济 《林产工业》 2024年第8期11-15,共5页
为克服橡胶木易发生蠹虫危害的缺陷,采用不同热处理温度(90、120、150℃和180℃)和不同热处理时间(2、4 h和6 h)对橡胶木进行热处理,利用分光光度计考察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热处理橡胶木中的淀粉含量变化,并分析蠹虫对橡胶木的蛀蚀程... 为克服橡胶木易发生蠹虫危害的缺陷,采用不同热处理温度(90、120、150℃和180℃)和不同热处理时间(2、4 h和6 h)对橡胶木进行热处理,利用分光光度计考察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热处理橡胶木中的淀粉含量变化,并分析蠹虫对橡胶木的蛀蚀程度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橡胶木中的淀粉含量有显著影响,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从12.79%降至1.25%。在橡胶木抗蠹虫试验中,热改性处理后橡胶木的抗蠹虫效果均优于对照材,且橡胶木淀粉含量越低,其抗蠹虫效果越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120℃下处理6 h为生产热处理橡胶木的优化条件,既能刚好维持橡胶木抗蠹虫的最低要求,也能降低热处理过程中木材强度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木 热处理 淀粉含量 抗蠹虫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