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益智复合生态栽培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1
作者 刘家男 杨川 +4 位作者 祁栋灵 吴志祥 陈仁强 张盈盈 符庆茂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橡胶园行间具有丰富的生态、生物及土地资源,其有效利用可提高橡胶园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力和抗风险能力。橡胶农林复合模式有效实现了橡胶园“一地、双收、多效”,并在稳定保障橡胶园面积规模,增加橡胶园种植经营者的经济收入,提高农... 橡胶园行间具有丰富的生态、生物及土地资源,其有效利用可提高橡胶园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力和抗风险能力。橡胶农林复合模式有效实现了橡胶园“一地、双收、多效”,并在稳定保障橡胶园面积规模,增加橡胶园种植经营者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推进乡村振兴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研究系统总结了橡胶—益智复合生态栽培模式的发展现状和益智产品开发前景,深入分析了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梳理并指出了该模式存在益智适宜荫蔽度仍不明确、益智成花成果和落花落果机制有待揭示、物种组成种间关系仍不清楚的问题,提出了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如应围绕倡导橡胶园林下规范化种植益智、加强益智在橡胶园里成花成果及落花落果的机制研究、系统开展该模式的多功能评价和深入开展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研究,尤其是水分养分循环、反馈与调控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益智 间作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寒害减灾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祁栋灵 吴志祥 +4 位作者 兰国玉 孙瑞 陈帮乾 杨川 陶忠良 《热带生物学报》 2022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了规范橡胶树寒害减灾栽培过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及橡胶种植业可持续和稳定发展,笔者基于近70年(1952—2020年)我国橡胶种植业寒害减灾文献资料和植胶生产实践,根据橡胶树寒害减灾特点,明确了橡胶树寒害减灾的相关概念,阐明了寒害程... 为了规范橡胶树寒害减灾栽培过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及橡胶种植业可持续和稳定发展,笔者基于近70年(1952—2020年)我国橡胶种植业寒害减灾文献资料和植胶生产实践,根据橡胶树寒害减灾特点,明确了橡胶树寒害减灾的相关概念,阐明了寒害程度区域划分、植胶环境生态类型区划分、橡胶树寒害分级划分,归纳总结了胶园地点选择、品种选择与搭配、橡胶树定植、抚育管理、寒害调查、寒害树处理原则、寒害树木处理方法、橡胶树寒害后的抚育管理和寒害橡胶树的复割等橡胶树寒害减灾技术,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橡胶树寒害减灾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寒害 减灾技术 寒害分级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述评 被引量:7
3
作者 祁栋灵 兰国玉 +3 位作者 陈帮乾 孙瑞 谢贵水 吴志祥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参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工作组”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方法,并结合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实际,重点综述和分析了橡胶林生态功能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基于现有研究分析得出,橡胶林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参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工作组”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方法,并结合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实际,重点综述和分析了橡胶林生态功能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基于现有研究分析得出,橡胶林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且能长期地为人类和环境带来益处。今后对橡胶林生态系统研究应探索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开展多功能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和建立一门橡胶林生态系统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 生态补偿 多功能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乡土树种混交林土壤有效氮季节动态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祁栋灵 杨川 +3 位作者 李子敏 孙瑞 张先 吴志祥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7,共8页
探讨橡胶树与乡土树种混交林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橡胶树人工林土壤可持续管理提供依据。以橡胶树纯林为对照,采用土壤化学分析技术,分别于春季的3月、夏季的6月、秋季的9月和冬季的12月,挖取0~20 cm、20~40 cm的... 探讨橡胶树与乡土树种混交林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橡胶树人工林土壤可持续管理提供依据。以橡胶树纯林为对照,采用土壤化学分析技术,分别于春季的3月、夏季的6月、秋季的9月和冬季的12月,挖取0~20 cm、20~4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和研究分析火力楠、米老排与橡胶树混交模式下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季节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橡胶树纯林、橡胶树火力楠混交林、橡胶树米老排混交林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存在季节变化特征。橡胶树与乡土树种混交模式下,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呈现出先升高,然后再降低的趋势,且不同混交模式下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0~20 cm、20~40 cm中总有效氮均主要由硝态氮组成(>60%),且不随土层深度改变而改变。雨热同季的6、9月,是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表现最为活跃期。在橡胶树混交模式年内生长季节期间,土壤硝态氮含量与铵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141),可根据土壤中的硝态氮量预测铵态氮量。气温和降水量显著影响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根据橡胶树人工混交林土壤中有效氮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针对性制定优化土壤质量抚育和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措施、改善营林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铵态氮 硝态氮 相关性 乡土树种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寒调节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程琳琳 安锋 +3 位作者 谢贵水 王立丰 张希财 王纪坤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65-75,共11页
温度是植物分布区域与生物产量的重要限制因子,它会影响植物的商品品质与社会经济价值性。植物抗寒调节物质作为外源生物效应剂,可以提高植物对寒冷胁迫的耐受性,部分抗寒调节物质还可以刺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植物本身的生长。以不同... 温度是植物分布区域与生物产量的重要限制因子,它会影响植物的商品品质与社会经济价值性。植物抗寒调节物质作为外源生物效应剂,可以提高植物对寒冷胁迫的耐受性,部分抗寒调节物质还可以刺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植物本身的生长。以不同类型的抗寒调节物质作用机理为基础,总结各类抗寒调节物质的研究现状,由此分析抗寒调节物质研发的重点与难点,并对抗寒调节物质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抗寒剂 寒冷胁迫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园间作地不容技术
6
作者 郑定华 潘登浪 +3 位作者 黄坚雄 潘剑 王军 王秀全 《中国热带农业》 2020年第6期107-111,66,共6页
为评价地不容在热带橡胶林下的间作发展潜力,在不同光照条件的橡胶园中开展了海南地不容、小叶地不容的间作试种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在粗放的间作管理条件下,两者在南北行向的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内生长良好并有较高的块根产量潜力,但在... 为评价地不容在热带橡胶林下的间作发展潜力,在不同光照条件的橡胶园中开展了海南地不容、小叶地不容的间作试种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在粗放的间作管理条件下,两者在南北行向的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内生长良好并有较高的块根产量潜力,但在全自然光照的旷地种植会因光照过强而生长不良甚至植株死亡,而在郁闭度较高的常规橡胶林下则因光照不足生长缓慢且产量低。因此,地不容可作为中低郁闭度橡胶园的备选间作物。同时,本研究对其胶园间作技术进行初步总结,以供研究及生产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药间作 橡胶园 地不容 间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橡胶复合生态系统的应用
7
作者 马振升 吴志祥 祁栋灵 《热带生物学报》 2022年第1期95-99,共5页
植物化感作用在自然界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植物与其周围生物的信息传递之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综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4种类型,即植物化感偏害作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植物化感自促作用、植物互惠作... 植物化感作用在自然界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植物与其周围生物的信息传递之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综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4种类型,即植物化感偏害作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植物化感自促作用、植物互惠作用,介绍了近年来化感作用在橡胶树上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植物化感作用在橡胶复合生态系统的利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橡胶复合生态系统 作用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西部植胶区水质状况及其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孙瑞 吴志祥 +3 位作者 杨川 陈青 祁栋灵 陈帮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植胶区水质监测与评价是开展热带地区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的基础。作者于2019年5月-2020年3月对海南岛西部植胶区无遮挡雨水、穿透雨、树干茎流、地表径流、河水、池塘水、湖水和井水等样品进行采集与测定,对比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水体的化... 植胶区水质监测与评价是开展热带地区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的基础。作者于2019年5月-2020年3月对海南岛西部植胶区无遮挡雨水、穿透雨、树干茎流、地表径流、河水、池塘水、湖水和井水等样品进行采集与测定,对比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水体的化学特征,基于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了研究区水质现状及主要污染物,并初步探讨了橡胶林生态系统不同界面层和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体pH的季节特征整体表现为雨旱交替期<雨季<旱季,电导率和TDS为雨季<旱季<雨旱交替期。橡胶林生态系统不同界面层对水质的影响明显:穿透雨、树干茎流和地表径流化学类型分别为HCO_(3)^(-)-Ca^(2+)、HCO_(3)^(-)-K^(+)和HCO_(3)^(-)-Ca^(2+)-K^(+),河水以HCO_(3)^(-)-Ca^(2+)为主,池塘水和湖水分别为HCO_(3)^(-)-Ca^(2+)-Na^(+)和HCO_(3)^(-)-Ca^(2+),4处井水分别为HCO_(3)^(-)-NO_(3)^(-)-Ca^(2+)、HCO_(3)^(-)-Ca^(2+)-Na^(+)、HCO_(3)^(-)-Cl^(-)-NO_(3)^(-)-Ca^(2+)-Na^(+)和HCO_(3)^(-)-Cl^(-)-SO_(4)^(2-)-Ca^(2+)-Na^(+)。目前,雨水及全部地表水为Ⅰ~Ⅱ级水质,水体清洁;井水为Ⅲ级或Ⅴ级水质,pH、Mn、F^(-)、NO_(3)^(-)和NO_(2)^(-)是主要污染物。究其原因,酸性岩石和土壤是造成研究区地下水酸化以及Mn和F^(-)等超标的直接原因,而施用化肥和农药等人类活动会使NO_(3)^(-)和NO_(2)^(-)等浓度累积进而加剧地下水酸化。因此,必须控制植胶区农业面源污染、完善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水质监测,同时做好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类型 污染物 内梅罗污染指数 橡胶林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