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橡胶林落叶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薛欣欣 任常琦 +4 位作者 徐正伟 王文斌 张永发 罗雪华 赵春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7-384,共8页
以海南幼龄和成龄橡胶林为对象,采用野外凋落框收集和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海南儋州区域橡胶林落叶特征和影响橡胶落叶的主要气候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橡胶林落叶产量呈"双峰"型动态变化,当年7月出... 以海南幼龄和成龄橡胶林为对象,采用野外凋落框收集和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海南儋州区域橡胶林落叶特征和影响橡胶落叶的主要气候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橡胶林落叶产量呈"双峰"型动态变化,当年7月出现小峰,翌年3月出现最高峰;翌年2—4月为集中落叶期,该时期幼龄和成龄林分别占全年落叶总产量的73.04%和70.61%;成龄林落叶产量显著高于幼龄,增幅为14.77%。冗余分析表明,月均温度与月落叶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解释度为49.9%,贡献率为58.6%;(2)幼龄和成龄林间落叶C、N、P、K、Ca、Mg含量月动态变化趋势相似,各元素含量在秋冬季呈下降趋势,而冬春季出现养分富集的现象,年均含量在成龄和幼龄林间差异不显著;(3)落叶养分归还量月动态与落叶产量动态变化相似,受落叶月产量影响较大,而归还量受落叶产量和养分含量共同影响,落叶归还量表现为C>N>K、Ca>Mg>P,成龄显著高于幼龄,各元素增幅分别为16.3%、17.1%、16.7%、27.4%、15.3%和17.7%;(4)幼龄林各元素养分利用效率总体高于成龄林,其中幼龄钾素养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成龄(P<0.05);(5)月均温度是影响2019—2020年海南儋州橡胶林落叶格局的主要气候因子。该研究成果可为海南橡胶割胶制度以及养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落叶 养分归还 气候因子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及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旭 黄艳艳 +3 位作者 刘海林 茶正早 罗微 林清火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09-2618,共10页
为评价海南省各地区农用地环境污染风险程度,分析海南省有机养分替代化肥潜力,基于海南省2017年养殖数据,采用排泄系数法和农作物籽粒比,计算海南省畜禽粪尿和秸秆中氮磷钾养分总量;分析海南省各市县畜禽养殖承载力和环境污染风险系数,... 为评价海南省各地区农用地环境污染风险程度,分析海南省有机养分替代化肥潜力,基于海南省2017年养殖数据,采用排泄系数法和农作物籽粒比,计算海南省畜禽粪尿和秸秆中氮磷钾养分总量;分析海南省各市县畜禽养殖承载力和环境污染风险系数,计算不同还田比例有机养分替代化肥潜力。结果表明:海南省2017年畜禽粪尿总量为1 110.9万t。畜禽粪便全部还田时,海南省养殖承载力为6 751.5万头猪当量。定安县和海口市农用地污染风险较大,分别为0.98和0.81;海南省秸秆和畜禽粪便氮磷钾养分总量为14.5万t,当还田比例分别为1/3、2/3和100%,有机肥替代潜力分别为4.2%、7.1%和14.1%。研究表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暂无污染风险,且具有较大养殖空间和替代化肥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养分 农用地 承载力 替代化肥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皮康复营养剂促使橡胶树死皮恢复过程中胶乳生理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辉 冯成天 +2 位作者 胡义钰 袁坤 王真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84-3292,共9页
为探究橡胶树死皮恢复的生理基础,本研究采用死皮康复营养剂创制死皮不同恢复程度的实验材料,分析了健康、死皮和死皮不同恢复程度植株间胶乳干胶含量、总固形物含量、pH、黄色体破裂指数、硫醇含量、无机磷含量、蔗糖含量和转化酶活性... 为探究橡胶树死皮恢复的生理基础,本研究采用死皮康复营养剂创制死皮不同恢复程度的实验材料,分析了健康、死皮和死皮不同恢复程度植株间胶乳干胶含量、总固形物含量、pH、黄色体破裂指数、硫醇含量、无机磷含量、蔗糖含量和转化酶活性等生理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橡胶树发生死皮后,胶乳产量、无机磷含量、硫醇含量和转化酶活性显著降低,而干胶含量、总固形物含量、pH、黄色体破裂指数和蔗糖含量显著升高。死皮康复营养剂处理能促使死皮橡胶树的恢复,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促使死皮恢复过程中,干胶含量、总固形物含量、黄色体破裂指数和蔗糖含量逐步降低,无机磷含量、硫醇含量和转化酶活性逐渐增加,胶乳产量回升,而pH变化不明显。由此可见,胶乳生理参数的异常与死皮发生密切相关,死皮恢复过程中,干胶含量、总固形物含量、黄色体破裂指数、硫醇含量、无机磷含量、蔗糖含量和转化酶活性等胶乳生理参数趋向于正常水平,调节这些胶乳生理参数向正常水平转变将有助于橡胶树死皮的恢复。研究结果为研发高效死皮防治药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死皮 死皮恢复 胶乳 生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形式橡胶树生长和产量比较研究
4
作者 周立军 安锋 +1 位作者 王纪坤 林位夫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7-11,共5页
为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橡胶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开展17年的宽窄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研究。选用具有直立型树形特性橡胶树新品种‘热研72059’,按宽窄行种植模式2 m×(4 m+20 m)和常规种植模式(3 m×7 m)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宽窄... 为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橡胶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开展17年的宽窄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研究。选用具有直立型树形特性橡胶树新品种‘热研72059’,按宽窄行种植模式2 m×(4 m+20 m)和常规种植模式(3 m×7 m)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模式不作树冠修剪,橡胶树至今仍基本保持直立状态,且林相整齐;该模式年平均单株干胶产量4.33 kg,为常规种植模式的102.51%;年平均干胶产量1 583.4 kg/hm^2,为常规种植模式的97.26%;风害累计断倒率1.0%,为常规种植模式的30.77%;死皮率12.31%,为常规种植模式的58.42%。采用宽窄行模式,可获得与常规胶园相当的干胶产量,胶园抗风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宽窄行 种植形式 干胶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量施氮对橡胶树——葛藤间作模式结瘤固氮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桂花 吴敏 +6 位作者 王大鹏 林清火 詹杉 林琛茗 张先 陈传洋 周永计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01-2710,共10页
【目的】研究接种根瘤菌后,减量施氮对橡胶树与葛藤间作模式结瘤固氮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胶园减少氮肥施用量、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幼龄胶园中,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处理:橡胶树单作,配合正常氮肥施用量(对照,CK... 【目的】研究接种根瘤菌后,减量施氮对橡胶树与葛藤间作模式结瘤固氮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胶园减少氮肥施用量、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幼龄胶园中,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处理:橡胶树单作,配合正常氮肥施用量(对照,CK1);橡胶树间作葛藤但不接种根瘤菌,配合正常氮肥施用量(对照,CK2);橡胶树间作葛藤并接种根瘤菌后,配合正常氮肥施用量(T100)、减施25%氮肥(T75)和减施50%氮肥(T50);分析不同处理下根瘤固氮效果、作物生长状况、作物氮含量、葛藤氮累积量及表层(0~30 cm)土壤全氮含量。【结果】与T100处理相比,T75和T50处理的葛藤根瘤数量、根瘤鲜重、固氮酶活性、固氮潜力和豆血红蛋白含量均增加,其中T50处理与T100处理差异显著(P<0.05,下同);T75和T50处理的葛藤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均与CK2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而T50处理的葛藤根系氮含量和地上部氮累积量均较CK2显著增加,分别是其1.10和1.49倍。与CK1和CK2相比,接种根瘤菌配合减施氮肥对橡胶树的树围、树高和叶片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T50处理的胶园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均较CK1显著提高15%以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瘤固氮酶活性与葛藤植株干重、氮含量和氮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橡胶树与葛藤间作模式中,接种根瘤菌配合减施50%氮肥,可增强葛藤根瘤的固氮能力,从而提高表层土壤全氮含量,促进葛藤对氮素的吸收和累积,并维持橡胶树叶片氮素含量,保证了葛藤和橡胶树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葛藤 间作 减量施氮 根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根瘤菌对橡胶树‖葛藤模式下土壤氮含量及氮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王桂花 吴敏 +6 位作者 王大鹏 林清火 林琛茗 詹杉 张先 陈传洋 周永计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39-245,共7页
探究接种根瘤菌条件下减施氮肥对橡胶树‖葛藤间作模式下土壤无机氮含量和氮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橡胶园氮肥减量施用提供技术支撑。在幼龄橡胶园中,以正常施氮水平下不间作葛藤和间作葛藤不接种根瘤菌分别作为对照CK1、CK2;以... 探究接种根瘤菌条件下减施氮肥对橡胶树‖葛藤间作模式下土壤无机氮含量和氮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橡胶园氮肥减量施用提供技术支撑。在幼龄橡胶园中,以正常施氮水平下不间作葛藤和间作葛藤不接种根瘤菌分别作为对照CK1、CK2;以间作接种根瘤菌条件下,施100%、75%、50%氮肥水平分别为试验处理T100、T75、T50。均匀取0~40 cm土壤样品,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胶园土壤不同土层(0~10、10~20、20~30、30~40、0~40 cm)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以及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羟胺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CK1和CK2相比,T100、T75、T50处理在0~10、10~20 cm土层的铵态氮含量提高11%以上,硝态氮含量提高23%以上,其中T50处理提高幅度最大;T50处理在0~10、10~20 cm土层中氮转化相关的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均最高,羟胺还原酶活性最低;与CK1和CK2相比,T50处理下的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9%以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土壤氮含量与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羟胺还原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脲酶活性相关不显著。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T50处理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对土壤氮含量和氮转化相关酶活性促进效果最佳。综上,在橡胶树‖葛藤间作模式下采用接种根瘤菌和减施50%氮肥的措施处理能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氮素供应和周转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间作 葛藤 土壤氮素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胶园间作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周立军 潘剑 +6 位作者 黄坚雄 郑定华 袁淑娜 李娟 陈俊明 桂青 林位夫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1-6,共6页
为探讨胶园长期间作技术,进行了17年的胶园全周期间作模式试验。选用具有直立型树形特性的橡胶树新品种‘热研72059’,按宽窄行种植形式2 m×(4 m+20 m)建立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在大行间连续开展多种作物间作试验。结果表明,在开割... 为探讨胶园长期间作技术,进行了17年的胶园全周期间作模式试验。选用具有直立型树形特性的橡胶树新品种‘热研72059’,按宽窄行种植形式2 m×(4 m+20 m)建立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在大行间连续开展多种作物间作试验。结果表明,在开割当年(2009年),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大行间露地面积占胶园总面积的58.3%,可间作林荫地占8.3%;而常规胶园(3 m×7 m)没有露地,其可间作林荫地占胶园总面积的42.9%。至17龄时,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大行间露地仍达胶园总面积33.3%,可间作面积达胶园总面积的66.7%。每年胶园间作产值增幅达146.8%,纯收入增幅达256.6%。与常规胶园比较,全周期间作模式可间作露地面积大,可间作作物种类多,效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园 种植形式 间作物 长期间作 全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龄胶园间作五指毛桃施肥量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娟 王秀全 《中国热带农业》 2020年第6期73-76,共4页
为明确成龄胶园间作的五指毛桃的需肥规律,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胶园间作生态环境、增加五指毛桃的经济收益。采用“3414”肥料试验,研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五指毛桃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成龄胶园高效间作提供推荐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 为明确成龄胶园间作的五指毛桃的需肥规律,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胶园间作生态环境、增加五指毛桃的经济收益。采用“3414”肥料试验,研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五指毛桃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成龄胶园高效间作提供推荐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五指毛桃施用氮磷钾肥增产效应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其增产率分别为78.2%、69.5%、54.6%。土壤基础肥力、氮、磷和钾肥对五指毛桃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7.4%、43.9%、41.0%和35.5%。试验区域五指毛桃最佳施肥量为氮(N)146kg/hm^2、磷(P2O5)83kg/hm^2、钾(K2O)187kg/hm^2,三大元素最佳施肥比为N∶P∶K=1∶0.57∶1.28,以期为成龄胶园高效间作五指毛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龄胶园间作 五指毛桃 经济最佳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棕细胞悬浮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潘登浪 邹积鑫 +2 位作者 曾宪海 林位夫 Khengtuan Chean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59-65,173,共8页
【目的】建立油棕胚性体细胞悬浮培养植株再生技术体系,为油棕优株无性系种植材料高效繁育、细胞生物学研究、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等提供技术平台和参考。【方法】以源于成龄油棕芯叶的瘤状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不同质量浓度2,4-D、麦草畏... 【目的】建立油棕胚性体细胞悬浮培养植株再生技术体系,为油棕优株无性系种植材料高效繁育、细胞生物学研究、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等提供技术平台和参考。【方法】以源于成龄油棕芯叶的瘤状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不同质量浓度2,4-D、麦草畏与德夸霉素组合诱导易碎胚性愈伤组织,分析不同激素质量浓度及其组合对油棕体细胞悬浮系增殖与后续体胚发育的影响。【结果】0.1 mg/L德夸霉素与一定浓度2,4-D或麦草畏组合,促进胚性愈伤组织形成,0.1 mg/L德夸霉素与1 mg/L麦草畏组合诱导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较佳,诱导率为28.67%;用生长旺盛、质地松散的易碎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21 d可建立生长状态较均一、分散性好的悬浮细胞系;0.3 mg/L德夸霉素与1 mg/L麦草畏组合较有利于悬浮细胞系增殖和后续体胚发育;将悬浮细胞系转到MS+谷氨酰胺100 mg/L +蔗糖30g/L培养基上,于28(±2)℃、2 000 lx下进行胚诱导培养,每两周更换新培养基1次,培养60 d可获得直径大于1 mm的胚,最高每瓶295粒;将大于1 mm的胚转到固体培养基培养可获得再生植株。【结论】适当质量浓度德夸霉素与2,4-D或麦草畏组合,促进油棕芯叶瘤状愈伤组织形成易碎胚性愈伤组织;用生长旺盛、质地松散的易碎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21 d可建立生长状态较均一、分散性好的悬浮细胞系;初步发现含适当质量浓度德夸霉素与麦草畏液体培养基利于悬浮细胞系增殖和后续体胚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棕 胚性愈伤组织 悬浮培养 体细胞胚 油料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园林下间作珠芽魔芋的叶面球茎、地下球茎产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娟 蒋晓云 +1 位作者 潘剑 王秀全 《中国热带农业》 2020年第5期66-69,共4页
海南省儋州市与云南省景洪市均属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有丰富的热量和光照,均适宜珠芽魔芋生长。了解两地胶园林下间作的珠芽魔芋叶面球茎、地下球茎的产量的差异,可为珠芽魔芋高产间作提供依据。为此,作者调查了2019年景洪市、儋州市胶园... 海南省儋州市与云南省景洪市均属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有丰富的热量和光照,均适宜珠芽魔芋生长。了解两地胶园林下间作的珠芽魔芋叶面球茎、地下球茎的产量的差异,可为珠芽魔芋高产间作提供依据。为此,作者调查了2019年景洪市、儋州市胶园林下珠芽魔芋的叶面球茎的个数及叶面球茎与地下球茎的产量。结果表明:景洪市平均每株珠芽魔芋叶面球茎个数分布范围较儋州的更宽,主要在2.5~13.3个/株之间,而儋州市主要在1~4个/株之间。景洪市平均每株珠芽魔芋叶面球茎个数比儋州市的高,是儋州市的3.1倍。与儋州相比,景洪市珠芽魔芋地下球茎平均产量增加了124.2%。与5龄胶园中的珠芽魔芋相比,景洪市12龄胶园中平均每株珠芽魔芋叶面球茎个数增加了34.1%,但叶面球茎产量降低了15.2%,地下球茎产量降低了18.0%,这说明光照条件好的5龄胶园较12龄胶园更有利于珠芽魔芋叶面球茎与地下球茎的产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魔芋 胶园间作 叶面球茎 地下球茎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