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释掺混肥料一次性基施对热带地区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杨红竹 黄艳艳 +3 位作者 刘海林 林清火 茶正早 罗微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6-774,共9页
【目的】探究控释掺混肥及减氮处理对热带地区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促进控释掺混肥料在热带地区水稻栽培中的科学施用及推广应用。【方法】以控释掺混肥料为试验材料,在海南省屯昌县枫木镇和儋州市东成镇开展大田试验,设... 【目的】探究控释掺混肥及减氮处理对热带地区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促进控释掺混肥料在热带地区水稻栽培中的科学施用及推广应用。【方法】以控释掺混肥料为试验材料,在海南省屯昌县枫木镇和儋州市东成镇开展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分3次施肥)、控释掺混肥料一次性基施及其减氮10%和减氮20%处理,测定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效率。【结果】等氮条件下,控释掺混肥料一次性基施能够促进水稻氮素吸收、干物质累积,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与常规分次施肥相比,水稻产量提高7.43%~22.84%,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提高8.22%~22.39%,氮素累积量提高12.19%~32.06%,氮肥利用率提高31.67%~75.65%,且均差异显著(除东成早稻产量外)。而在减氮10%~20%条件下,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也能提高或不显著降低水稻产量、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素累积量,对氮肥利用率也具有一定提升效果。【结论】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可提高水稻产量及肥料氮肥利用率,减氮10%~20%仍能获得较高产量,是热带地区水稻轻简化施肥和减氮增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掺混肥料 一次性施用 水稻 热带地区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科绿肥对幼龄胶园土壤养分及叶片氮含量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婧旻 李彩兰 +7 位作者 薛欣欣 吴晓霜 罗雪华 王禹 张永发 任常琦 赵春梅 王文斌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4-1362,共9页
为明确不同豆科绿肥在幼龄胶园土壤改良效果及橡胶树氮素吸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柱花草、葛藤和山毛豆3种豆科绿肥进行间作种植,分析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作用;采用15N自然丰度(δ^(15)N)和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PLS-PM),解析绿肥对土壤氮含... 为明确不同豆科绿肥在幼龄胶园土壤改良效果及橡胶树氮素吸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柱花草、葛藤和山毛豆3种豆科绿肥进行间作种植,分析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作用;采用15N自然丰度(δ^(15)N)和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PLS-PM),解析绿肥对土壤氮含量及橡胶树叶片氮素吸收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与自然生草对照相比,葛藤和柱花草处理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幅分别为30.54%和31.25%,但速效钾含量降低8.40%和6.87%;葛藤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增幅分别为12.60%和30.94%。柱花草处理对橡胶树叶片全氮含量的提升效果相对较高(增幅为25.86%)。相关性分析和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进一步表明,豆科绿肥与土壤碱解氮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具有显著正向效应。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条件下,豆科绿肥主要通过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来促进橡胶树叶片对氮素的吸收和积累。因此,在幼龄胶园管理中,合理选择或混种豆科绿肥,可提升土壤和橡胶树氮含量,有利于实现胶园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橡胶树 土壤养分 氮含量 15N自然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型包膜尿素在海南砖红壤中保水缓释效果研究
3
作者 张实玉 杨红竹 +3 位作者 刘海林 林清火 茶正早 罗微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采用核壳包覆式工艺制备出膜材用量为3%、6%、9%的保水型包膜尿素,研究保水型包膜尿素在海南砖红壤中保水缓释效果。结果表明:保水型包膜尿素表面包覆形成了厚度为57.6~191.5μm的保水剂膜层。与普通尿素相比,保水型包膜尿素可减少氮素... 采用核壳包覆式工艺制备出膜材用量为3%、6%、9%的保水型包膜尿素,研究保水型包膜尿素在海南砖红壤中保水缓释效果。结果表明:保水型包膜尿素表面包覆形成了厚度为57.6~191.5μm的保水剂膜层。与普通尿素相比,保水型包膜尿素可减少氮素淋出速率,其首次氮素淋出率显著降低了33.04%~55.48%;随着包膜材料用量增加,保水型包膜尿素的氮素缓释性能逐渐增强。施用保水型包膜尿素可提高砖红壤的保水能力,添加保水型包膜尿素的砖红壤在30 d内土壤水分蒸发率减少7.30%~20.86%,而且增加膜材用量可提高保水型包膜尿素的保水性能。表明保水型包膜尿素在砖红壤中具有较好的保水缓释效果,且可通过调节膜材用量调控其保水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型包膜尿素 缓释性能 保水性能 砖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醛缓释肥料棒氮素缓释特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林清火 刘海林 +3 位作者 杨凯 华元刚 茶正早 罗微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3-158,共6页
以脲醛缓释肥料棒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密度、压缩比以及抗压强度,并通过室内间歇式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脲醛缓释肥料棒氮素淋出特性及其氮素累积淋出率曲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随着脲甲醛用量增加,缓释肥料棒密度、压缩比及抗压强度逐... 以脲醛缓释肥料棒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密度、压缩比以及抗压强度,并通过室内间歇式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脲醛缓释肥料棒氮素淋出特性及其氮素累积淋出率曲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随着脲甲醛用量增加,缓释肥料棒密度、压缩比及抗压强度逐渐减小;脲醛缓释肥料棒可明显减少氮素淋失,随着脲甲醛用量增加,氮素累积淋出率减小,并且一级动力学方程对脲醛缓释肥料棒的氮素累积淋出率曲线拟合效果最佳(r=0.967**~0.998**,SE=0.94%~3.85%),可用于表征氮素累积淋出率与时间的关系。第42 d淋溶时,脲甲醛氮量占缓释肥料棒总氮0、25%、50%、75%的脲醛缓释肥料棒FR、UFR1、UFR2、UFR3的氮素累积淋出率分别较普通肥料减少了21.93%、49.46%、61.34%、82.90%。表明脲醛缓释肥料对氮素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且随着脲甲醛用量增加,缓释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甲醛 肥料棒 淋出特性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母质发育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春梅 王文斌 +4 位作者 Didier Lesueur 张永发 薛欣欣 罗雪华 李晓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4-971,共8页
【目的】研究海南不同母质发育橡胶林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量分布特征,分析不同母质之间肥力差异,探究影响橡胶林土壤肥力的环境影响因素,旨在为海南不同土壤条件下橡胶林施肥管理和土壤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南四大成土母... 【目的】研究海南不同母质发育橡胶林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量分布特征,分析不同母质之间肥力差异,探究影响橡胶林土壤肥力的环境影响因素,旨在为海南不同土壤条件下橡胶林施肥管理和土壤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南四大成土母质(花岗岩、玄武岩、变质岩和浅海沉积物)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取样和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不同母质条件下橡胶林土壤含水量、有机碳等13项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碳等微生物指标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母质发育橡胶林土壤在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微生物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玄武岩理化指标和微生物量含量最高,其理化性状与微生物特征优于其他3种母质。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母质土壤肥力综合得分分别为1.90(玄武岩)、1.88(浅海沉积物)、1.59(变质岩)、-5.37(花岗岩),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量碳(MBC)、含水量、土壤温度、有效氮等指标。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理化性状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影响微生物量含量的主要理化因子为土壤含水量、pH、全钾、土壤温度、全磷、有效氮等。【结论】说明橡胶林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关系密切,并且不同母质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因此在橡胶林土壤质量评价与管理等研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母质与其他耕作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状的变化特征及其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质 理化性状 微生物生物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尿素在胶园土壤中养分释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清火 雷菲 +3 位作者 刘海林 华元刚 茶正早 罗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13-2117,共5页
为了探讨包膜尿素应用于橡胶树施肥管理中的可行性,本文通过田间土壤埋袋法,研究了3种包膜尿素在胶园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特性,并对包膜尿素养分累积释放率与积温进行了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硫包衣尿素、树脂包膜尿素、植物... 为了探讨包膜尿素应用于橡胶树施肥管理中的可行性,本文通过田间土壤埋袋法,研究了3种包膜尿素在胶园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特性,并对包膜尿素养分累积释放率与积温进行了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硫包衣尿素、树脂包膜尿素、植物油包膜尿素的养分累积释放率分别为51.01%、95.32%、82.91%,初期溶出率分别为4.89%、1.71%、2.07%,28 d养分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6.30%、39.94%、43.33%。硫包衣尿素、树脂包膜尿素、植物油包膜尿素的养分累积释放率与土壤积温的关系均可用二项式方程进行拟合,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0、0.998、0.984)。可根据各植胶区的施肥时期土壤积温,利用拟合方程计算出包膜尿素养分累积释放率,确定包膜尿素科学施肥措施,有利于包膜尿素在橡胶树上合理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尿素 养分释放特性 积温 橡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作模式对胶园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春梅 王文斌 +4 位作者 薛欣欣 张永发 任常琦 罗雪华 吴晓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6-293,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为今后橡胶林下间作模式优化和间作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Biolog⁃ECO技术研究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特征,分析不同间作胶园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和多样性的... 【目的】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为今后橡胶林下间作模式优化和间作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Biolog⁃ECO技术研究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特征,分析不同间作胶园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和多样性的差异。【结果】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在培养216 h时达到稳定,不同处理的平均吸光值AWCD依次为橡胶/王草间作>橡胶/咖啡间作>橡胶/益智间作>纯林胶园。间作模式不仅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利用的碳源种类,还增强了碳源代谢活性,橡胶/王草间作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酚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的代谢能力较强,橡胶/咖啡间作土壤微生物对胺类的代谢能力较强。主成分分析表明,间作胶园与纯林胶园之间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差异显著,橡胶/王草与橡胶/咖啡、橡胶/益智间作之间差异显著,橡胶/咖啡与橡胶/益智间作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间作模式提高了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各处理之间的AWCD值和McIntosh指数差异显著,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胶园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与土壤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土壤含水量、pH、有机质是影响胶园土壤碳源代谢差异的主要因子。【结论】橡胶林下间作王草、益智和咖啡作物有利于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土壤碳源利用,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胶园 土壤微生物 碳源代谢 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肥料棒对香蕉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谭宇捷 刘海林 +5 位作者 杨红竹 黄丽娜 程世敏 林清火 茶正早 罗微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为了研究缓释肥料棒对香蕉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常规施肥、缓释肥料棒、缓释肥料棒减施20%(80%缓释肥料棒)和对照(不施肥)等4个处理,比较分析各处理的香蕉株高、茎围、叶片数、养分积累量、产量与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缓释肥料棒... 为了研究缓释肥料棒对香蕉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常规施肥、缓释肥料棒、缓释肥料棒减施20%(80%缓释肥料棒)和对照(不施肥)等4个处理,比较分析各处理的香蕉株高、茎围、叶片数、养分积累量、产量与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缓释肥料棒处理的香蕉叶片数较常规施肥显著增加6.55%,氮素积累量较常规施肥提高2.36%;80%缓释肥料棒处理磷、钾的积累量较常规施肥显著提高14.13%、24.40%。与常规施肥相比,缓释肥料棒处理能显著增加株产16.90%~17.63%,可食率显著提高6.46%~10.06%,但对香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性影响。综合考虑,缓释肥料棒减施20%为供试条件下最优施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缓释肥料棒 养分积累 产量 可溶性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主要农田耕层土壤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9
作者 张善恒 王文斌 +7 位作者 张永发 罗雪华 薛欣欣 赵春梅 任常琦 王禹 吴晓霜 耿建梅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5期520-530,共11页
为了探究农田耕层土壤磷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了解土壤磷素积累状况,为农田磷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以海南岛主要农田为研究对象,采集耕层土壤混合样品2386个,分析检测土壤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等指标,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全磷... 为了探究农田耕层土壤磷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了解土壤磷素积累状况,为农田磷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以海南岛主要农田为研究对象,采集耕层土壤混合样品2386个,分析检测土壤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等指标,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的空间自相关性,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预测了海南岛主要农田耕层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海南岛主要农田耕层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较高且变异性较强,土壤全磷含量为0.06~4.61 g·kg^(-1),均值达1.02 g·kg^(-1),变异系数为64%;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16~478.88 mg·kg^(-1),均值为106.51 mg·kg^(-1),变异系数高达91%。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的块金系数分别为0.918和0.928,都属于较弱的空间自相关性,主要受随机因素影响。克里格插值预测图显示,海南岛北部和南部地区的土壤全磷含量较高,主要集中在0.8~4.61 g·kg^(-1)之间;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土壤全磷含量相对偏低,主要分布范围为0.4~0.8 g·kg^(-1);土壤的有效磷含量整体偏高,北部地区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16~478.88 mg·kg^(-1),土壤有效磷分布不均衡;南部地区土壤的有效磷集中分布在90~240 mg·kg^(-1)之间,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土壤有效磷含量相对较低,集中分布在20~90 mg·kg^(-1)之间。海南岛农田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的含量多处于较高水平,受人为施肥影响较大,农田周边水体面临较大的污染风险,在农业生产中应控制磷肥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有效磷 地统计分析 空间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林氮肥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累积和迁移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大鹏 罗雪华 +6 位作者 郭澎涛 陈传洋 张永发 薛欣欣 赵春梅 吴小平 茶正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61-1368,共8页
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是土壤氮库的重要补充,对于维持土壤氮水平和保证作物高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对热带季风气候下橡胶林氮肥施用后的残留特征了解还很少。利用微区试验结合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橡胶林酸性砖红壤中不同施氮水平下(0、... 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是土壤氮库的重要补充,对于维持土壤氮水平和保证作物高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对热带季风气候下橡胶林氮肥施用后的残留特征了解还很少。利用微区试验结合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橡胶林酸性砖红壤中不同施氮水平下(0、100、200和400 kg·hm^-2)氮肥的残留、累积和迁移。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肥料氮当年根层土壤(0-100cm)残留量为23.36-109.36 kg·hm^-2,残留率为23.36%-31.85%,施氮量的升高显著增加了肥料氮的残留量;2年后,不同施氮水平下肥料氮根层土壤残留量仅20.45-41.78 kg·hm^-2,残留率10.45%-20.45%,施氮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肥料氮残留率;试验第1年(枯水年),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硝态氮主要在根层土壤累积(24.61-172.47 kg·hm^-2),而淋洗迁移到深层土壤(100-200 cm)的硝态氮不多(13.89-51.66 kg·hm^-2)。根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试验第2年(丰水年),不同处理的根层土壤硝态氮累积很少(仅5.39-22.95 kg·hm^-2)。3个氮肥处理的硝态氮均不同程度地迁移、淋洗到深层土壤,达53.36-201.42 kg·hm^-2。深层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橡胶林氮肥施用后的土壤残留率较低,施氮量是影响橡胶林土壤硝态氮累积、迁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酸性砖红壤 15N标记尿素 硝态氮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缓释肥料保水性能及养分释放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海林 王龙宇 +2 位作者 林清火 华元刚 林钊沐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7,共5页
为了明确添加水溶性保水剂(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肥料的保水缓释效果,利用圆盘造粒工艺制备了保水缓释肥料,通过土壤培养和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保水缓释肥料在土壤中的保水性能和养分缓释效果。结果表明:3种保水缓... 为了明确添加水溶性保水剂(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肥料的保水缓释效果,利用圆盘造粒工艺制备了保水缓释肥料,通过土壤培养和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保水缓释肥料在土壤中的保水性能和养分缓释效果。结果表明:3种保水缓释肥料均具有一定保水性和养分缓释效果,随保水缓释肥料用量增加,土壤最大持水率逐渐增加,土壤水分蒸发率逐渐减小;其中,以添加聚丙烯酸钠的保水缓释肥料保水性能和养分缓释效果最佳,首次淋溶后氮磷钾养分释放率较普通肥料分别减少了50.38%、55.74%、48.37%,当肥料添加量为2%时,土壤最大持水率较纯土壤提高了43.28%,培养至30 d土壤水分蒸发率较纯土壤降低了2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保水剂 缓释肥料 保水 养分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母质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春梅 王文斌 +4 位作者 张永发 薛欣欣 罗雪华 罗梁元 吴小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69-1876,共8页
【目的】研究海南橡胶林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探析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为海南天然橡胶林因地制宜提升土壤肥力与改善土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4种成土母质(花岗岩、玄武... 【目的】研究海南橡胶林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探析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为海南天然橡胶林因地制宜提升土壤肥力与改善土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4种成土母质(花岗岩、玄武岩、变质岩和浅海沉积物)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ITS(Internal TranscribedSpacer)序列的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4种成土母质发育条件下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与多样性。【结果】不同母质间土壤理化特性差异明显,养分含量不平衡。4种母质类型土壤共鉴定出16门47纲110目203科360属462种真菌种类,获得3987个OTUs;橡胶林土壤中存在大量未知真菌类群,已知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均为最优势类群,非优势菌群相对丰度分布有差异;橡胶林不同母质间土壤真菌物种丰富度覆盖指数和Chao1指数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NMDS和Heat map分析表明,海南橡胶林不同母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有差异,花岗岩属于第一大类,变质岩为第二大类,玄武岩与浅海沉积物属于第三大类。典型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密切相关。【结论】不同母质类型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含水量及有效养分等理化性状密切相关,其主要影响因子为有机碳、有效氮、全氮和碳氮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母质 真菌群落 土壤理化特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获取环境因子权重的土壤管理分区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澎涛 茶正早 罗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67,共8页
在基于加权环境变量进行土壤管理分区时,常利用作物产量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来获取环境变量的影响权重。然而,当作物产量难以获取或作物产量与环境变量之间不能建立关系模型时,这种基于作物产量获取环境变量影响权重的方法将不再适用... 在基于加权环境变量进行土壤管理分区时,常利用作物产量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来获取环境变量的影响权重。然而,当作物产量难以获取或作物产量与环境变量之间不能建立关系模型时,这种基于作物产量获取环境变量影响权重的方法将不再适用。针对此问题,该研究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可以反映土壤条件而土壤条件又受环境变量影响,提出一种利用NDVI获取环境变量影响权重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橡胶园土壤管理分区。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筛选出与NDVI关系紧密的15个关键环境变量,并且可以获取这些环境变量的权重,其中,前5个环境变量(坡向正弦和余弦,地形位置指数,地形湿度指数,剖面曲率)的权重几乎占到15个环境变量权重之和的一半。利用加权后的环境变量可将研究区橡胶园划分为6个分区。这些分区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丰缺水平。同时,不同分区间环境变量的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可见,该研究提出的利用NDVI获取环境变量影响权重的方法是可靠的。研究可为土壤管理分区提供可靠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土壤 环境 管理分区 影响权重 橡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醛缓释肥料棒对橡胶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海林 杨凯 +3 位作者 杨红竹 林清火 罗微 茶正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79-2684,共6页
【目的】研究脲醛缓释肥料棒对橡胶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为脲醛缓释肥料棒在橡胶树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脲醛氮占总氮的0%、25%、50%、75%的脲醛缓释肥料棒为试验肥料,采用橡胶苗盆栽试验,测定橡胶苗的株高、茎粗、生物量... 【目的】研究脲醛缓释肥料棒对橡胶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为脲醛缓释肥料棒在橡胶树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脲醛氮占总氮的0%、25%、50%、75%的脲醛缓释肥料棒为试验肥料,采用橡胶苗盆栽试验,测定橡胶苗的株高、茎粗、生物量及氮磷钾吸收量。【结果】脲醛氮占总氮50%的脲醛缓释肥料棒处理橡胶苗株高和茎粗均为最大,分别为149.32 cm和17.96 mm,但与常规肥料处理差异不显著。随着脲醛氮占肥料总氮比例的增加,橡胶苗全株生物量、氮磷钾吸收量以及肥料利用率均表现为先增后减,脲醛氮占总氮50%的脲醛缓释肥料棒处理全株生物量、氮磷钾吸收量以及肥料利用率均为最大。【结论】脲醛缓释肥料中脲醛氮占总氮50%时最有利于橡胶苗生长和橡胶苗养分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缓释肥料棒 橡胶苗 生长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压力对棒状复合肥料抗压性能及氮钾养分淋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海林 蔡隽 +3 位作者 杨红竹 林清火 茶正早 罗微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6-281,共6页
为了明确成型压力对棒状复合肥料的抗压性能及氮、钾养分淋溶特性的影响,制备并分别测定了成型压力为50、100、150 t的棒状复合肥料抗压强度,通过室内间歇式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棒状复合肥料的氮、钾养分淋出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成型压... 为了明确成型压力对棒状复合肥料的抗压性能及氮、钾养分淋溶特性的影响,制备并分别测定了成型压力为50、100、150 t的棒状复合肥料抗压强度,通过室内间歇式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棒状复合肥料的氮、钾养分淋出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成型压力增加,棒状复合肥料抗压强度(正压和侧压)先增加后减小,成型压力100 t时棒状复合肥料的正抗压强度和侧抗压强度分别达到了8202.80和2632.40 N。3种成型压力下制备的棒状复合肥料均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其氮、钾累积淋出率均小于普通肥料,但是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从成型质量、缓释效果以及生产能耗等方面综合考虑,棒状复合肥料的成型压力为50~100 t时最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复合肥料 成型压力 抗压强度 淋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不同母质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春梅 张永发 +5 位作者 罗雪华 薛欣欣 王文斌 吴小平 罗梁元 Didier Lesueur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3-289,共7页
本研究运用Biolog-Eco微平板培养技术对海南橡胶人工林4种母质(花岗岩、玄武岩、变质岩和浅海沉积物)发育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进行研究,同时测定土壤理化特性,探究不同母质发育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功能特征及其与... 本研究运用Biolog-Eco微平板培养技术对海南橡胶人工林4种母质(花岗岩、玄武岩、变质岩和浅海沉积物)发育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进行研究,同时测定土壤理化特性,探究不同母质发育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母质之间橡胶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玄武岩土壤肥力水平最高,其次是浅海沉积物和变质岩,花岗岩最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微生物吸光值(AWCD)逐渐增加并在216 h达到最大值,土壤碳源利用能力也逐渐增强并趋于稳定;花岗岩和浅海沉积物发育土壤中微生物利用碳源功能强于变质岩和玄武岩;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对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较强,对胺类和多聚物类较弱;土壤微生物吸光值(AWCD)、均匀度(McIntosh指数)和优势度(Simpson指数)均与土壤孔隙度、有机碳、全氮、pH值、碳氮比等理化因子显著相关;孔隙度、pH值、全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人工林 成土母质 Biolog-Eco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研究前沿及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一萍 茶正早 +1 位作者 李玉萍 王大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3-806,共14页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1988—2017年WebofScience收录的天然橡胶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以可视化图谱方式呈现该领域的研究前沿、知识基础和演进历程,期望为政府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该领域形成了以胶乳过敏、乳胶?水果综...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1988—2017年WebofScience收录的天然橡胶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以可视化图谱方式呈现该领域的研究前沿、知识基础和演进历程,期望为政府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该领域形成了以胶乳过敏、乳胶?水果综合症、天然橡胶生物合成为主的早期研究前沿,以丁苯橡胶或天然高分子/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为主的中期研究前沿,以纳米颗粒/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应变诱导结晶、橡胶延伸因子为主的当前研究前沿;演进历程分为4个阶段:即研究对象的建立、研究仪器或工具的发展、新技术所支持的研究问题、知识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研究前沿 演进 知识图谱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基土壤调理剂对橡胶园土壤pH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清火 刘海林 +3 位作者 王莉 华元刚 茶正早 罗微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1-4,9,共5页
为探明生物质炭基土壤调理剂对橡胶园土壤改良效果。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添加0%、 10%、 20%、30%生物质炭的土壤调理剂对橡胶园土壤pH和CEC(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炭基调理剂后,土壤p H均显著高于CK处理,且随着生物质... 为探明生物质炭基土壤调理剂对橡胶园土壤改良效果。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添加0%、 10%、 20%、30%生物质炭的土壤调理剂对橡胶园土壤pH和CEC(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炭基调理剂后,土壤p H均显著高于CK处理,且随着生物质炭用量增加而增大。其中添加30%生物质炭处理橡胶园土壤的pH比试验前提高了1.96个单位。添加炭基调理剂能够显著增加橡胶园土壤CEC,且随生物质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添加30%生物质碳处理CEC比试验前提高了约90%。生物质炭基土壤调理剂具有同步提高酸性土壤pH和CEC的能力,且二者之间达到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基土壤调理剂 土壤PH CEC 橡胶园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天然橡胶林养分管理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春梅 王文斌 茶正早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10-17,共8页
养分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养分资源包括土壤、化肥、有机肥和环境所提供的所有养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是协调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投入与产出平衡,调节养分循环与利用强度,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促进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养分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养分资源包括土壤、化肥、有机肥和环境所提供的所有养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是协调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投入与产出平衡,调节养分循环与利用强度,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促进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保持农业可持续性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从养分的生理特性、生态特征、研究方法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综述了橡胶林养分资源管理及研究现状,并对新形势下橡胶林养分资源管理与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天然橡胶林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养分资源 研究进展 管理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施入的氮肥在橡胶园土壤中的迁移分布
20
作者 王文斌 张永发 +5 位作者 王大鹏 罗雪华 吴小平 薛欣欣 赵春梅 茶正早 《热带生物学报》 2022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时期施入的氮肥在橡胶园土壤中的迁移分布规律和淋溶损失情况,采用施入15N标记氮肥的方法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层次土壤中的全氮量、碱解氮含量和肥料氮素残留。结果表明:早、中期施入的氮肥淋溶作用较强,达到100 cm土... 为了研究不同时期施入的氮肥在橡胶园土壤中的迁移分布规律和淋溶损失情况,采用施入15N标记氮肥的方法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层次土壤中的全氮量、碱解氮含量和肥料氮素残留。结果表明:早、中期施入的氮肥淋溶作用较强,达到100 cm土层以下,后期施入的氮肥在土壤浅层的积累作用明显,在60 cm土层以下的淋溶较少。说明不同时期施入的氮肥在橡胶园土壤中的淋溶迁移特点明显,在生产中可以结合缓控释化肥施用以及调控不同时期施肥比例等措施合理避免肥料氮肥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园 土壤 氮肥 迁移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