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我国热带水果产业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艳玲 韩学军 +1 位作者 黎舒怀 徐志 《中国热带农业》 2016年第5期5-8,共4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我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东盟热带水果大量涌入我国。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贸易区成立以来对我国热带水果产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旨在为保护和促进我国热带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我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东盟热带水果大量涌入我国。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贸易区成立以来对我国热带水果产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旨在为保护和促进我国热带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热带水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芒果中农药多残留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马晨 张群 +1 位作者 刘春华 段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2-560,共9页
为掌握海南省芒果中农药的多残留情况及其对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大小,采集海南省主产区芒果样品178份,分别采用气相色谱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了样品中农药的残留情况,并计算了芒果中所检出农药对我国不同人群慢性膳食... 为掌握海南省芒果中农药的多残留情况及其对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大小,采集海南省主产区芒果样品178份,分别采用气相色谱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了样品中农药的残留情况,并计算了芒果中所检出农药对我国不同人群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份额(R)。结果表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新烟碱类农药的残留检出率最高(>80.00%)。根据我国制定的相关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以下农药残留量均存在超标现象,其中吡唑醚菌酯共有39份样品超标,吡虫啉34份,噻虫胺5份,苯醚甲环唑2份,灭多威和多效唑各1份;71.91%的样品同时含有2种及2种以上单个农药残留,最多者同时检出了8种单个农药残留;同时检出2种及2种以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或新烟碱类农药的样品比例分别为23.03%和16.30%;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吡虫啉/吡唑醚菌酯、吡虫啉/嘧菌酯是最常见的农药多残留组合。本研究所检出农药的R值均远远低于1,说明通过芒果摄入的农药残留对整个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农药多残留 最大残留限量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 新烟碱类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红肉与白肉火龙果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邓爱妮 叶海辉 +3 位作者 何秀芬 王晓刚 苏冰霞 李琼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7-182,共6页
测定海南地区栽培的红肉火龙果和白肉火龙果中营养成分含量,比较两个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肉火龙果的糖酸比、碳水化合物、磷、钠、钙、锌、铜含量高于白肉火龙果,蛋白质、膳食纤维、灰分、脂肪、铁、镁、硒含量低于白肉火龙果;钙... 测定海南地区栽培的红肉火龙果和白肉火龙果中营养成分含量,比较两个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肉火龙果的糖酸比、碳水化合物、磷、钠、钙、锌、铜含量高于白肉火龙果,蛋白质、膳食纤维、灰分、脂肪、铁、镁、硒含量低于白肉火龙果;钙含量在两种火龙果中差异显著(P<0.05),脂肪、镁含量在两种火龙果中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肉火龙果 白肉火龙果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氟噻唑吡乙酮及其代谢产物在热带水果中的残留量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月 韩丙军 +1 位作者 李萍萍 黄海珠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1-434,共4页
采用QuEChERS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ESI-MS/MS),建立了热带水果中氟噻唑吡乙酮及其代谢产物(IN-E8S72)的测定方法。样品经含有1%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1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900 mg MgSO 4和15 mg C 18净化。目标... 采用QuEChERS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ESI-MS/MS),建立了热带水果中氟噻唑吡乙酮及其代谢产物(IN-E8S72)的测定方法。样品经含有1%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1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900 mg MgSO 4和15 mg C 18净化。目标化合物经C 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分离,采用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0.001~0.1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01 mg/kg和0.001 mg/kg,在0.001、0.01、0.1 mg/kg添加水平,氟噻唑吡乙酮及其代谢产物(IN-E8S72)的回收率在95.7%~113%和88.8%~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9%~7.0%和0.7%~6.8%(n=5)之间。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够很好地检测出氟噻唑吡乙酮及其代谢产物(IN-E8S72)的残留量,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残留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氟噻唑吡乙酮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水果上食源性致病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晨 李建国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83-91,97,共10页
芒果、木瓜、椰子、菠萝、香蕉和鳄梨等曾发生多起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诺瓦克病毒(Norovirus)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高发性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综述与热带水果相关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致病菌在热带水果上的行为以及致病菌侵染植物... 芒果、木瓜、椰子、菠萝、香蕉和鳄梨等曾发生多起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诺瓦克病毒(Norovirus)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高发性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综述与热带水果相关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致病菌在热带水果上的行为以及致病菌侵染植物的过程,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水果 食源性致病菌 存活/生长 侵染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水果中5种农药残留UPLC-MS/MS测定的基质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婧 何燕 +3 位作者 钱兵 张月 韩丙军 彭黎旭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50-1755,共6页
研究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噻唑磷、戊唑醇、螺虫乙酯、嘧菌酯和氯虫苯甲酰胺5种农药残留时,香蕉、芒果、菠萝和哈密瓜4种热带水果样品对其残留测定的基质效应。结果表明,5种农药在0.005~0.5μg/mL浓度范围内,线... 研究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噻唑磷、戊唑醇、螺虫乙酯、嘧菌酯和氯虫苯甲酰胺5种农药残留时,香蕉、芒果、菠萝和哈密瓜4种热带水果样品对其残留测定的基质效应。结果表明,5种农药在0.005~0.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优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76%~130%,相对标准偏差为0.2%~12.9%(n=5)。4种热带水果基质中,噻唑磷、螺虫乙酯、嘧菌酯和氯虫苯甲酰胺普遍呈基质增强效应,为97.0%~178.8%;戊唑醇在低浓度时呈基质抑制效应,为56.6%~65.7%,其余为基质增强效应。4种热带水果中,芒果的基质效应较为明显,为63.0%~178.8%;5种农药中,戊唑醇和螺虫乙酯的基质效应较为明显,戊唑醇为56.6%~129.9%,螺虫乙酯为107.1%~178.8%。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建议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热带水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提供依据,并为减小基质效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效应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热带水果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含腐植酸营养液对樱桃番茄产质量影响及其改土效果 被引量:8
7
作者 邓爱妮 罗金辉 +4 位作者 苏初连 酒元达 刘子记 杨衍 赵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82-1290,共9页
【目的】研究碱性含腐植酸营养液施用对海南樱桃番茄地酸化土壤理化环境及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碱性含腐植酸营养液在酸化土壤改良和优质樱桃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酸性土壤为试... 【目的】研究碱性含腐植酸营养液施用对海南樱桃番茄地酸化土壤理化环境及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碱性含腐植酸营养液在酸化土壤改良和优质樱桃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酸性土壤为试验土壤,设不追肥(CK)、追施0.30‰复合肥(0.30‰CF)、0.30‰腐植酸营养液(0.30‰FDG)、0.20‰腐植酸营养液(0.20‰FDG)和0.16‰腐植酸营养液(0.16‰FDG)共5个处理,于樱桃番茄生育期内定期测定盆栽土壤pH,收获期(植株移栽120 d)测定叶片SPAD值、植株株高和茎粗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测定盆栽土壤电导率、有效养分、阳离子交换性能及酶活性等指标,并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产量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樱桃番茄植株移栽120 d时,施用0.20‰~0.30‰腐植酸营养液的盆栽土壤pH>5.60,而施用复合肥的土壤pH<5.00;0.20‰~0.30‰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盆栽土壤有机质含量相比复合肥处理均提高6.8%;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盆栽土壤电导率均低于复合肥处理,而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复合肥处理。虽然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呈现不同程度降低,但根据耕层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分级指标,其仍处于高水平,可满足樱桃番茄生长对土壤养分的需求。施用0.20‰~0.30‰腐植酸营养液的樱桃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和生物量高于其他处理,果实产量和营养品质优于或等同于复合肥处理,其中0.30‰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果实产量较复合肥处理增产2.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品质大部分指标与土壤pH、交换性钙含量、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腐植酸营养液处理以0.20‰~0.30‰施用量效果最佳,既能改良酸化土壤,又可提高樱桃番茄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营养液 樱桃番茄 酸性土壤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基质土壤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方方 郑雪红 +1 位作者 吕岱竹 谢德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5-119,共5页
采用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的方法,建立了苯醚甲环唑在芒果基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其在芒果基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进行了研究。在0.02~0.20 mg·kg^(-1)内,苯醚甲环唑在芒果... 采用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的方法,建立了苯醚甲环唑在芒果基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其在芒果基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进行了研究。在0.02~0.20 mg·kg^(-1)内,苯醚甲环唑在芒果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103%~106%,变异系数为0.9%~6.5%;方法检出限为0.02 mg·kg^(-1),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线性良好。苯醚甲环唑在云南和海南两地芒果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5.3 d和12.8 d。施药后21、28、35 d收获的芒果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为0.069~0.520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芒果 土壤 气相色谱 消解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和水果中的赤霉素及高效氯氰菊酯 被引量:2
9
作者 秦安丽 章程辉 +1 位作者 王明月 张群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3期128-132,共5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赤霉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在普通白菜、豇豆、香蕉、葡萄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待测试样经过乙腈振摇提取,经过盐析原理进行分层,吸取澄清乙腈层,用50%甲醇1∶1(V/V)稀释,用乙腈和5 mmol/L乙酸...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赤霉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在普通白菜、豇豆、香蕉、葡萄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待测试样经过乙腈振摇提取,经过盐析原理进行分层,吸取澄清乙腈层,用50%甲醇1∶1(V/V)稀释,用乙腈和5 mmol/L乙酸铵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利用正负离子源模式(ESI、ESI)多反应监测(MRM)数据采集,离子比定性,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对2种农药进行3个水平添加(0.040、0.100、0.400 mg/kg)时的平均回收率为80.0%~112.1%,相对标准偏差(RSD)<15%。LC-MS/MS法检测分别得到赤霉素和高效氯氰菊酯标准液的标准曲线,其在质量浓度0.010~0.4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LODs)均值为0.001 mg/kg,定量限(LQDs)均值为0.004 mg/kg,满足常规检测方法要求。该测定方法前处理操作便捷,适合大批量样品的筛查,具备良好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为提高蔬菜水果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了耗材低、高效、可信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 蔬菜和水果 赤霉素 高效氯氰菊酯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螨酯-炔螨特在热带地区柑橘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素茹 林靖凌 汤建彪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33-36,42,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热带地区海南田间条件下唑螨酯和炔螨特在柑橘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HPLC-UV检测。结果表明:2009至2010年唑螨酯在柑橘与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7.5、7.8 d与...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热带地区海南田间条件下唑螨酯和炔螨特在柑橘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HPLC-UV检测。结果表明:2009至2010年唑螨酯在柑橘与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7.5、7.8 d与14.4、14.7 d,炔螨特在柑橘与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7.6、8.4 d与13.1、15.1 d,这2种农药在柑橘与土壤中的消解规律相似。在收获期时,未在柑橘中检出唑螨酯和炔螨特的最终残留,但在土壤中距末次施药14、21 d时,有残留检出,范围为0.08-0.4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螨酯 炔螨特 柑橘 残留分析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肥处理+防虫网对青瓜-豇豆轮作土壤养分及豇豆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冰霞 于世幸 +3 位作者 郇志博 彭宝生 赵敏 吴小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36,共6页
为保障豇豆质量安全,提高豇豆种植产量,同时改良产地土壤,在搭建白色防虫网条件下于青瓜-豇豆轮作土壤分别施用复合肥和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比较分析2种不同追肥处理对网内土壤养分和网内外豇豆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共设网内试验区和对... 为保障豇豆质量安全,提高豇豆种植产量,同时改良产地土壤,在搭建白色防虫网条件下于青瓜-豇豆轮作土壤分别施用复合肥和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比较分析2种不同追肥处理对网内土壤养分和网内外豇豆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共设网内试验区和对照区、网外试验区和对照区4个小区。各小区面积统一为60 m^(2),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处理的试验区土壤和复合肥追肥的对照区土壤pH均下降,分别下降0.44和0.61。网内试验区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w,后同)分别比试验前增加了2.56 g·kg^(-1)、42.37 mg·kg^(-1)、48.87 mg·kg^(-1),相对增加12.37%、34.20%、20.34%,有效磷含量(w,后同)比试验前降低3.98 mg·kg^(-1),相对降低1.95%。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处理的网内外豇豆商品荚率、荚果长、荚横径、单荚质量均高于复合肥追肥处理。两种追肥处理的网内外豇豆产品品质检测结果表明,网内外试验区豇豆商品荚率差异显著,而可溶性总糖、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与对照区差异不显著,各处理豇豆脂肪含量均相同。综上,豇豆的综合性状以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处理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 施肥类型 防虫网 性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不同产地香牙蕉的营养品质 被引量:4
12
作者 戎瑜 王明月 +2 位作者 吕岱竹 宋佳 马晨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5-1054,共10页
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2种方法对采自5个产地的香牙蕉(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和广东)功能性营养成分与品质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首先对5个产地香牙蕉样品的各营养和感官指标进行相关系数矩阵分析,得到5个产地香牙蕉样品分别在F1风味... 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2种方法对采自5个产地的香牙蕉(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和广东)功能性营养成分与品质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首先对5个产地香牙蕉样品的各营养和感官指标进行相关系数矩阵分析,得到5个产地香牙蕉样品分别在F1风味和矿物质元素指标(甜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水分、钾、磷、镁、铜)、F2维生素类指标(维生素B6、烟酸、β-胡萝卜素和多糖)、F3外观指标(长度和围径)、F4感官指标(香味、可食率)、F5功能性指标(槲皮素、总抗性淀粉)五大主成分上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8.89%,因此这5个因子能够用作分析香牙蕉品质的主要指标。通过三维散点图和计算综合得分,云南、广东、海南省3地香牙蕉样品总体得分居高,结果表明香牙蕉营养品质较高,而福建省香牙蕉营养品质较低。进一步结合聚类分析的层次聚类和K-均值聚类2种分析方法,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一致,云南省香牙蕉品质最高,其余产地品质分属一类与二类。这可能与各指标差异性分析中的云南省香牙蕉样品在β-胡萝卜素、香蕉多糖和矿物质元素等指标上显著高于其他4个产区(P<0.05)相关。通过以上不同方法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来自五大产区的香牙蕉样品综合营养品质水平,研究结果为我国香牙蕉的品种培育、产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牙蕉 营养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啶氧菌酯在香蕉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13
作者 冯玉洁 田海 +4 位作者 罗激光 梁延坡 谢圣华 吉训聪 马晨 《中国果树》 2024年第2期96-100,共5页
为研究啶氧菌酯在香蕉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外标法定量,试验样品经乙腈提取,固相萃取净化后经气相色谱仪-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在0.02~0.10 mg/kg和0.01~0.1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香蕉和土壤中啶氧菌酯的回收率分别为101.4%~10... 为研究啶氧菌酯在香蕉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外标法定量,试验样品经乙腈提取,固相萃取净化后经气相色谱仪-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在0.02~0.10 mg/kg和0.01~0.1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香蕉和土壤中啶氧菌酯的回收率分别为101.4%~109.2%和93.7%~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5%~4.0%和2.8%~8.4%,最小检出量均为0.01 ng,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2 mg/kg和0.01 mg/kg。该分析方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均满足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可广泛用于啶氧菌酯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氧菌酯 香蕉 土壤 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咖啡鲜果中草铵膦及其代谢产物残留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月 吕岱竹 +1 位作者 韩丙军 林靖凌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4-739,共6页
建立了咖啡鲜果中草铵膦(glufosinate-ammonium)及其代谢产物N-乙酰草铵磷(N-acetylglufosinate)和3-(甲基膦基)丙酸(3-[hydroxy(methyl)phosphinoyl])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0.1 mol/L的... 建立了咖啡鲜果中草铵膦(glufosinate-ammonium)及其代谢产物N-乙酰草铵磷(N-acetylglufosinate)和3-(甲基膦基)丙酸(3-[hydroxy(methyl)phosphinoyl])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0.1 mol/L的氨水匀浆、超声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于40℃下减压浓缩,以V(甲醇)∶V(水)=1∶1的混合溶剂定容,经ACQUITY UPLC BEH HILIC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混合溶剂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1~2.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3种化合物的进样浓度与其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7、0.998和0.991;在0.05~0.5 mg/kg水平下进行添加回收试验,3种化合物的回收率在92%~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0%~4.9%之间,定量限(LOQ)均为0.05 mg/kg。该方法简化了样品前处理,提高了回收率,适用于草铵膦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咖啡鲜果 草铵膦 代谢产物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芒果中3种杀菌剂残留 被引量:9
15
作者 乐渊 刘春华 +2 位作者 黎舒怀 万瑶 李春丽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3-728,共6页
建立了QuEChERS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芒果中吡唑醚菌酯、腈苯唑和烯唑醇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改进的QuEChERS方法萃取净化:使用不含缓冲盐的乙腈萃取,N-丙基-乙二胺(PSA)和C_(18)吸附剂填料分散净化,离... 建立了QuEChERS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芒果中吡唑醚菌酯、腈苯唑和烯唑醇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改进的QuEChERS方法萃取净化:使用不含缓冲盐的乙腈萃取,N-丙基-乙二胺(PSA)和C_(18)吸附剂填料分散净化,离心后过滤膜,经UPLC-MS/MS检测。采用ACQUITY UPLC^(TM)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分离,经流动相为甲醇和乙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5~500 ng/mL范围内,吡唑醚菌酯、腈苯唑和烯唑醇的质量浓度与相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LOD)在0.2~0.6μg/kg之间;在0.50(腈苯唑为1.0)、2.5、5.0和50μg/kg4个添加水平下,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0%~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90%~4.6%(n=5)之间。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可用于同时检测芒果中吡唑醚菌酯、腈苯唑和烯唑醇的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净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芒果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中农药多残留分析及短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晨 张群 +1 位作者 刘春华 王明月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1-167,共7页
为掌握我国香蕉中农药残留情况及其短期膳食摄入风险,测定了采自香蕉主产省份生产基地及市场的196份香蕉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评估了所检出农药对我国成人和1~6岁儿童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结果表明:香蕉全果中咪鲜胺(42.86%)、吡唑醚菌酯(4... 为掌握我国香蕉中农药残留情况及其短期膳食摄入风险,测定了采自香蕉主产省份生产基地及市场的196份香蕉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评估了所检出农药对我国成人和1~6岁儿童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结果表明:香蕉全果中咪鲜胺(42.86%)、吡唑醚菌酯(40.82%)、吡虫啉(34.69%)及多菌灵(27.55%)的检出率较高;就农药类别而言则新烟碱类(45.92%)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45.41%)农药的检出率较高。根据我国香蕉上相关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样品中吡虫啉共超出限量21次,腈苯唑和噻虫嗪各超出限量2次。香蕉全果中同时检出2种及2种以上农药残留的样品占56.63%;二元和三元农药组合占比最高,常见的二元和三元农药组合有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吡虫啉和吡唑醚菌酯/吡虫啉/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多菌灵/咪鲜胺。香蕉果肉中吡虫啉(31.03%)的检出率最高,农药类别则新烟碱类(32.18%)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较高的农药组合是腈苯唑/吡虫啉(3.45%)和戊唑醇/吡虫啉(2.30%)。香蕉果肉中所检出农药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商(%ARfD)均远小于100%,说明通过香蕉摄入的农药残留对人体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短期膳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农药多残留 最大残留限量 短期膳食摄入风险 新烟碱类农药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中噻唑膦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海 冯玉洁 +4 位作者 张艳玲 谢德芳 王明月 李琼 罗金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5-949,共5页
建立香蕉中噻唑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残留测定方法。香蕉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和PSA+C18分散固相萃取,采用UPLC-MS/MS多反应模式(MRM)进行分析测定。噻唑膦在添加水平0.01~1.0 mg/kg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4.3%~107.5%,... 建立香蕉中噻唑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残留测定方法。香蕉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和PSA+C18分散固相萃取,采用UPLC-MS/MS多反应模式(MRM)进行分析测定。噻唑膦在添加水平0.01~1.0 mg/kg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4.3%~107.5%,相对标准偏差为7.9%~11.0%。采用外标法定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μg/m L,定量限为0.005 mg/kg。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较好且节省溶剂,适用于香蕉中噻唑膦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膦 香蕉 分散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果实中农药残留分布及慢性膳食摄入风险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晨 张群 +1 位作者 刘春华 段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1-239,共9页
为掌握常用农药在芒果果实中的残留分布情况及其对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大小。采用气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样品中42个常用农药残留。采用点评估方法计算检出农药对儿童和成人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份额,采用相对... 为掌握常用农药在芒果果实中的残留分布情况及其对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大小。采用气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样品中42个常用农药残留。采用点评估方法计算检出农药对儿童和成人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份额,采用相对效能因子法计算农药的累积风险。44.1%的全果样品和35.5%的果肉样品中检出农药残留。吡虫啉在全果和果肉中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1.6%和19.6%。按照我国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吡唑醚菌酯、噻虫胺、吡虫啉和苯醚甲环唑在全果和果肉中均存在超标现象,在全果和果肉中的超标率分别是6.9%/1.0%、5.9%/1.0%、3.0%/2.0%、2.0%/2.0%。不套袋品种(台农和贵妃)农药检出率和超标率高于套袋品种(金煌)。所有检出农药的残留水平基本符合全果的残留量高于果肉的残留量。对于内吸性较强的农药(如新烟碱类农药和三唑类农药等),少部分芒果样品果肉中的残留量高于全果或者只在果肉中有检出。果肉中同时检出4种及以上农药的样品比例为7.9%,小于全果中的比例(20.6%)。所有检出农药对成人和儿童的%ADI均远远小于100%,且三唑类和新烟碱类农药的累积风险也极小。通过芒果摄入的农药残留对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全果 果肉 残留分布 慢性膳食摄入风险 累积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及土壤中吡唑醚菌酯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方方 谢德芳 吕岱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7-101,110,共6页
【目的】建立吡唑醚菌酯在香蕉和土壤中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用乙腈提取试样,分别采用Strata/NH2和Carbon/NH2固相萃取柱对香蕉中吡唑醚菌酯进行净化,对2种SPE柱进行对比,并优化其色谱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紫... 【目的】建立吡唑醚菌酯在香蕉和土壤中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用乙腈提取试样,分别采用Strata/NH2和Carbon/NH2固相萃取柱对香蕉中吡唑醚菌酯进行净化,对2种SPE柱进行对比,并优化其色谱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香蕉加标样品中,2种SPE柱均可与杂质较好分离;Carbon/NH2柱净化后杂质峰较少,但是目标物响应值明显降低,回收率仅为35.5%,而Strata/NH2柱净化后,回收率达到95%以上,因此选择Strata/NH2柱净化。在添加量为0.01~0.1 mg/kg时,吡唑醚菌酯在香蕉全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2%~96%,相对标准偏差为1.7%~2.7%;在蕉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2%~96%,相对标准偏差为1.3%~2.7%;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1%~96%,相对标准偏差为0.9%~2.2%。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1×10-10 g,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结论】该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检测限低,完全满足香蕉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土壤 吡唑醚菌酯 高效液相色谱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在鲜切蔬菜中生长行为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晨 李建国 程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3-127,共5页
为揭示沙门氏菌在鲜食蔬菜或调味蔬菜中的生长情况,以蒜苗、香菜、西红柿、黄瓜和小葱为实验对象,点植接种两株沙门氏菌混合菌液(Salmonella enteritidis ATCC 13076和S.newport ATCC 6962),研究不同接种剂量下沙门氏菌在鲜切蔬菜中... 为揭示沙门氏菌在鲜食蔬菜或调味蔬菜中的生长情况,以蒜苗、香菜、西红柿、黄瓜和小葱为实验对象,点植接种两株沙门氏菌混合菌液(Salmonella enteritidis ATCC 13076和S.newport ATCC 6962),研究不同接种剂量下沙门氏菌在鲜切蔬菜中生长情况,考察不同温度下沙门氏菌在鲜切黄瓜中的动态生长情况,并构建生长模型。结果表明:4℃下,沙门氏菌在所试鲜切蔬菜中均不生长。28℃,高接种剂量下(2.0 log CFU/g和3.0 log CFU/g),沙门氏菌在各种蔬菜中的生长势(δ)在4.25~5.84 log CFU/g之间,表明其在各种蔬菜中生长良好(菌落数量〉7.0 log CFU/g)。1.0 log CFU/g接种剂量下,除了黄瓜外,沙门氏菌在其他蔬菜中生长良好(菌落数量约5.0 log CFU/g)。微量接种剂量0.1 log CFU/g,小葱和番茄中沙门氏菌长势尚好(δ〉0.5 log CFU/g),其他蔬菜中沙门氏菌不生长(δ〈0.5 log CFU/g)。采用Baranyi模型对实测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7、15、20和25℃下沙门氏菌在鲜切黄瓜中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分别为0.026、0.11、0.14和0.29 h-1;7℃和15℃时,迟滞时间分别为24.33 h和9.44 h,20℃和25℃时不经历迟滞期,直接进入对数生长期。采用次级模型Ratkowsky方程描述最大生长速率和储藏温度的关系,模型可靠性较好。所以,蔬菜品种、接种剂量和储藏温度影响沙门氏菌在鲜切蔬菜中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鲜切蔬菜 调味蔬菜 黄瓜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