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海洋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1
作者 付先军 方子寒 +3 位作者 邓家刚 吴皓 王长云 郭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761-2771,共11页
海洋中药的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发展,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传承中医药文化、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数代人努力,我国海洋中药研发在传统应用经验积累、研发平台建设、专业人才储备、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搭建、政策支... 海洋中药的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发展,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传承中医药文化、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数代人努力,我国海洋中药研发在传统应用经验积累、研发平台建设、专业人才储备、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搭建、政策支持及产业环境优化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研究进展。然而,当前海洋中药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作为海洋中药应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动态状况不清且部分濒临枯竭,保护意识淡薄致研发与保护脱节,研发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可持续性利用局面,缺少国家层面研发平台且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等。为促进海洋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发展,需采取加强海洋中药资源的动态监测与保护、开展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增加研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创新研究思路和方法、开发高价值产品、推动海洋中药全产业链整合发展等战略举措。同时需加强多学科融合研究、强化国际合作交流、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实现海洋中药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带动作用明显、品牌效应集聚的海洋中药产业集群,推动其为人类健康和海洋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中药 可持续利用 资源保护 产业发展 战略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药物水黄皮茎叶的性状与显微鉴定研究
2
作者 刘晓芸 包华音 +2 位作者 郭庆梅 周凤琴 王长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102,共7页
本文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超微鉴定的方法研究了海洋药物水黄皮茎、叶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特征,为其鉴定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茎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枝痕,表面密被灰白色皮孔,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棕色,木部黄白色,中央髓部灰棕色。... 本文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超微鉴定的方法研究了海洋药物水黄皮茎、叶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特征,为其鉴定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茎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枝痕,表面密被灰白色皮孔,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棕色,木部黄白色,中央髓部灰棕色。叶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近革质,表面光滑无毛。水黄皮茎、叶均具有纤维和晶鞘纤维,草酸钙方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色素块随处可见。茎常见具缘纹孔导管、具圆形小纹孔的网纹厚壁细胞;叶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平轴式气孔。叶肉组织中栅栏组织2~3层细胞,而缺少具缘纹孔导管,环管纤维束连续排列成环,纤维束外方的薄壁细胞中常含有方晶,形成晶鞘纤维;中脉维管束由上下两个半弧状的维管束相对而成的环形结构,表面制片和叶表面扫描电镜观察也印证了叶显微鉴定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黄皮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海洋药物 扫描电镜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菌株的分级组合筛选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小贤 崔承彬 +4 位作者 刘红兵 朱天骄 顾谦群 李冬 温江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2,共5页
为探索如何快速获取活性菌株的筛选模式 ,组合使用海虾生物致死法和tsFT2 10细胞的流式细胞术筛选模型 ,对从青岛前海和胶州湾潮间带海泥、动植物样品中分离的 162株海洋微生物 ,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的分级组合筛选。经海虾生物致死法一级... 为探索如何快速获取活性菌株的筛选模式 ,组合使用海虾生物致死法和tsFT2 10细胞的流式细胞术筛选模型 ,对从青岛前海和胶州湾潮间带海泥、动植物样品中分离的 162株海洋微生物 ,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的分级组合筛选。经海虾生物致死法一级初筛 ,得到活性菌株 5 8株 (LC50 <5 0 0 μg/mL) ,阳性率为 3 5 .8%。对初筛有效的 5 8株菌利用流式细胞术筛选模型进行二级复筛 ,得到对tsFT2 10细胞有各种活性的活性菌株共 2 5株 ,阳性率为复筛菌株数的 43 .1%、初筛菌株总数的 15 .4% ,其中 ,诱发细胞坏死伴有凋亡诱导活性的菌株 7株 (占总菌株的 4.3 % ) ,具有细胞周期抑制活性的菌株 18株 (占总菌株的 11.1% )。该分级组合筛选模式与流式细胞术筛选模型的单独筛选模式相比 ,无漏筛 ,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宜于大规模筛选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分级组合筛选 筛选模型 抗肿瘤 tsF210 海虾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细胞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肝潜阳中药石决明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马爱翠 杨雪 +3 位作者 姜莹 李海花 管华诗 刘红兵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5-137,共3页
为研究海洋平肝潜阳中药石决明的降血压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体外测定石决明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作用。以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为反应底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为催化剂,反应所生成的马尿酸为测定指标,未加酶抑制剂的反应为... 为研究海洋平肝潜阳中药石决明的降血压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体外测定石决明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作用。以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为反应底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为催化剂,反应所生成的马尿酸为测定指标,未加酶抑制剂的反应为空白对照。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6mL·min-1,检测波长228nm,进样量10μL;马尿酸在0.005~1.000m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最低检测限为0.2μmol·L-1,对马尿酸的回收率范围为95.0%~102.8%。将方法应用于海洋中药石决明的ACE抑制活性测定,其IC50值为49.20mg·mL-1。本研究为石决明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机制和有效成分的深入探讨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决明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平肝潜阳 高效液相色谱 降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来源白浅灰链霉菌中环二肽类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10
5
作者 古静燕 刘红兵 +1 位作者 崔承彬 顾谦群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8-620,共3页
为了寻找新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采用硅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从白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albogriseolus(A2002)中分离得到3个环二肽;利用理化及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环(丙氨酸缬氨酸)[cyclo(AlaVal),1],环(丙氨... 为了寻找新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采用硅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从白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albogriseolus(A2002)中分离得到3个环二肽;利用理化及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环(丙氨酸缬氨酸)[cyclo(AlaVal),1],环(丙氨酸脯氨酸)[cyclo(ProAla),2]和环(脯氨酸酪氨酸)[cyclo(ProTyr),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结构鉴定 STREPTOMYCES 分离 SEPHADEX 肽类 海洋 高效液相色谱 活性化合物 谱学方法 丙氨酸 脯氨酸 抗肿瘤 柱色谱 环二肽 缬氨酸 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海洋中药牡蛎提取物HPLC化学轮廓谱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雪 马爱翠 +5 位作者 陈震 付志飞 戚欣 李静 管华诗 刘红兵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96,共7页
牡蛎等贝壳类中药的90%以上成分都是碳酸钙,现版药典对该类药材的质量控制均以碳酸钙含量为指标。由于贝类中药的功能主治不尽相同,除碳酸钙以外还可能存在其他功效成分。为在有效成分不明确的情况下表征牡蛎饮片的质量,本文在评价抗肿... 牡蛎等贝壳类中药的90%以上成分都是碳酸钙,现版药典对该类药材的质量控制均以碳酸钙含量为指标。由于贝类中药的功能主治不尽相同,除碳酸钙以外还可能存在其他功效成分。为在有效成分不明确的情况下表征牡蛎饮片的质量,本文在评价抗肿瘤活性的基础上研究牡蛎药材化学轮廓谱,为牡蛎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收集12批次牡蛎药材,体外测试牡蛎甲醇提取物对9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发现牡蛎甲醇提取物具有广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提示小分子有机质是牡蛎发挥"软坚散结"抗肿瘤作用的不可忽视的药效物质基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化学组成,进行相似度评价;舍去活性较差且化学成分相似度不高的样品,建立化学轮廓谱;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考察"谱-效"相关性,发现3个共有峰与活性有明显相关,可以作为质量控制的指标性成分,建立的牡蛎药材甲醇提取物化学轮廓谱能较好地体现其"软坚散结"抗肿瘤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牡蛎 海洋中药 化学轮廓谱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来源放线菌3275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文英 朱天骄 +2 位作者 古静燕 顾谦群 朱伟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05-407,417,共4页
从海洋来源的放线菌Streptomycessp.3275中分到7个化合物,经IR,ESIMS,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及与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为环(脯缬)(1),环(脯酪)(2),环(脯甘)(3),环(脯异亮)(4),环(脯亮)(5),胆甾醇(6)及1甲基1,2,3,4四氢咔啉3羧酸(7);并采用SR... 从海洋来源的放线菌Streptomycessp.3275中分到7个化合物,经IR,ESIMS,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及与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为环(脯缬)(1),环(脯酪)(2),环(脯甘)(3),环(脯异亮)(4),环(脯亮)(5),胆甾醇(6)及1甲基1,2,3,4四氢咔啉3羧酸(7);并采用SRB法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测试,其中化合物2,3,5对温敏型小鼠乳腺癌细胞tsFT210显示弱的增殖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来源放线菌 链霉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 被引量:8
8
作者 方玉春 刘培培 +1 位作者 朱伟明 顾谦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1期89-90,共2页
针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文章提出了通过精选药材、引入新技术提高提取效率、重视溶剂的回收利用、减少使用有毒试剂等解决办法,倡导时尚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节约、环保意识。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 实验教学 节约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海洋微生物发酵产角鲨烯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晓龙 谭延振 +3 位作者 候路宽 崔球 宋晓金 李文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95,共7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海洋微生物Pseudozymasp.SD301发酵产角鲨烯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葡萄糖浓度、接种量、培养温度、装液量进行4因素响应面实验设计,以角鲨烯产量为响应值,优化菌株Pseudozy... 采用响应面法对海洋微生物Pseudozymasp.SD301发酵产角鲨烯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葡萄糖浓度、接种量、培养温度、装液量进行4因素响应面实验设计,以角鲨烯产量为响应值,优化菌株Pseudozymasp.SD301的培养条件,并验证响应面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葡萄糖浓度为67.2g·L-1、接种量为1.5%、培养温度为26℃、装液量在41mL/250mL的最优培养条件下,角鲨烯产量为1.152g·L-1,比出发条件提高了3.62倍,实测值与响应面预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鲨烯 发酵优化 PLACKETT-BURMAN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兔血清中海洋硫酸多糖聚甘古酯的浓度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振宇 吕志华 +1 位作者 王远红 姜廷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79-82,共4页
建立了测定兔血清中硫酸多糖药物聚甘古酯的高效液相-柱后衍生荧光色谱方法。以盐酸胍为衍生试剂,采用离子排阻柱Aminex HPX-87H(300mm×7.8mm),0.005mol·L^-1H2SO4为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1,荧光检测,外标... 建立了测定兔血清中硫酸多糖药物聚甘古酯的高效液相-柱后衍生荧光色谱方法。以盐酸胍为衍生试剂,采用离子排阻柱Aminex HPX-87H(300mm×7.8mm),0.005mol·L^-1H2SO4为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1,荧光检测,外标峰高法定量。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11。高、中、低3种浓度的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4.28%,4.05%,5.97%。6.78%,5.32%,7.68%。高、中、低3种浓度的相对及绝对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92.32%,94.76%,94.44%,72.07%。73.42%,70.77%。本方法可准确、快速测定兔血清中聚甘古酯的浓度,为其药物动力学研究提供了1个灵敏、可靠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多糖聚甘古酯 高效液相柱后衍生荧光色谱法 兔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QD08-1抗肿瘤成分研究
11
作者 古静燕 李雪萍 +2 位作者 朱天骄 李德海 顾谦群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4,共3页
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经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从其活性组分中分离得到4个异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光谱特征和理化性质,结合文献,分别鉴定为genistein(1)、daidzein(2)、4’?methoxy-6,7-di-hydroxy-isoflavones... 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经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从其活性组分中分离得到4个异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光谱特征和理化性质,结合文献,分别鉴定为genistein(1)、daidzein(2)、4’?methoxy-6,7-di-hydroxy-isoflavones(3)和4-’hydroxyinflavone(4),其中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海洋放线菌中分离得到。抗肿瘤活性评价表明,4个化合物均显示弱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异黄酮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硫酸多糖916在2种酶作用下稳定性的研究
12
作者 王妍婷 吕志华 王远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55-958,963,共5页
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 (HPGPC)和明胶比浊法研究了海洋硫酸多糖 916在溶菌酶和胰蛋白酶作用下的稳定性 ,分别考察了酶作用下 916的重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系数和游离硫酸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所选定的实验条件下 ,916的重均分... 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 (HPGPC)和明胶比浊法研究了海洋硫酸多糖 916在溶菌酶和胰蛋白酶作用下的稳定性 ,分别考察了酶作用下 916的重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系数和游离硫酸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所选定的实验条件下 ,916的重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系数和游离硫酸根含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 ,表明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 916对溶菌酶和胰蛋白酶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硫酸多糖916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复脉颗粒HPLC特征图谱建立及9种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迟欣如 陈正伟 +4 位作者 李捷 吴爱英 尹丽华 刘红兵 卢京光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建立益心复脉颗粒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丹参素钠、原儿茶醛、绿原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迷迭香酸、丹酚酸A、丹酚酸B、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Acutfex PA-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 目的建立益心复脉颗粒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丹参素钠、原儿茶醛、绿原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迷迭香酸、丹酚酸A、丹酚酸B、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Acutfex PA-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0、250、280、320 nm。再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5批样品特征图谱中有11个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80。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97.60%~107.02%,RSD 0.78%~1.87%。各批样品聚为4类,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9.454%。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评价和控制益心复脉颗粒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心复脉颗粒 HPLC特征图谱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糖中2-羟基亚乙基导向基脱除新方法
14
作者 刘利华 李东伟 +2 位作者 王鹏 宋妮 李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15,共5页
本文发展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高效脱除高碳糖中2-羟基亚乙基导向基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m-CPBA/TEMPO/TBAB反应体系将2-羟基亚乙基导向基转化为半缩醛甲酸酯,随后在Et 3 N/MeOH条件下选择性水解甲酸酯得到半缩醛中间体,经进一步转化最... 本文发展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高效脱除高碳糖中2-羟基亚乙基导向基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m-CPBA/TEMPO/TBAB反应体系将2-羟基亚乙基导向基转化为半缩醛甲酸酯,随后在Et 3 N/MeOH条件下选择性水解甲酸酯得到半缩醛中间体,经进一步转化最终实现目标基团的脱除。该方法在室温下进行,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能够以49%~63%的产率实现8个不同种类高碳糖中2-羟基亚乙基导向基的脱除,为高碳糖的合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亚乙基 半缩醛 高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树类海桑属植物DNA条形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稚颖 李强 +2 位作者 田晓萌 郭庆梅 邵长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36-2042,共7页
目的对中国的6种红树类海桑属植物进行DNA条形码研究,为该属植物鉴定、资源保护、合理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核基因ITS2片段及叶绿体基因片段psbA-trnH作为DNA条形码,对分布在中国的海桑属植物进行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 目的对中国的6种红树类海桑属植物进行DNA条形码研究,为该属植物鉴定、资源保护、合理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核基因ITS2片段及叶绿体基因片段psbA-trnH作为DNA条形码,对分布在中国的海桑属植物进行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获得叶绿体psbA-trnH基因间区序列和核ITS2序列,用软件MEGA6.0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构建NJ(邻接)树。结果我国6种红树类海桑属植物的ITS2序列间存在明显差异,psbA-trnH序列间也存在一定的碱基差异,表明6种海桑属植物具有其各自独特的DNA条形码,可以相互区别,同时基于ITS2序列及psbA-trnH序列构建的邻接(NJ)树可以看出6种海桑属植物具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结论核ITS2和叶绿体psbA-trnH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有效地区分和鉴别我国6种红树类海桑属植物,为后续药用资源开发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树类 海桑属植物 ITS2 PSBA-TRNH DNA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鳔与驴皮的化学成分及对环磷酰胺所致贫血小鼠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皓岩 胡淑曼 +5 位作者 魏宝红 马晓青 杨文哲 刘佳 杨雪 邱培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8-345,共8页
目的:研究鱼鳔、驴皮化学成分及对环磷酰胺所致贫血小鼠的改善作用。方法:测定总蛋白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分子量范围;胃蛋白酶辅助提取获得胶原蛋白,并分析其含量、组成及结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建立小鼠贫血模型,灌胃给予受试... 目的:研究鱼鳔、驴皮化学成分及对环磷酰胺所致贫血小鼠的改善作用。方法:测定总蛋白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分子量范围;胃蛋白酶辅助提取获得胶原蛋白,并分析其含量、组成及结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建立小鼠贫血模型,灌胃给予受试物(鱼鳔胶1.52 g/(kg·d)、驴皮胶1.39 g/(kg·d)),观察对脏器系数和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结果:鱼鳔、驴皮总蛋白含量均大于97%,鱼鳔胶、驴皮胶分子量在50 Da~328 kDa之间;鱼鳔、驴皮胶原蛋白均为Ⅰ型胶原蛋白,鱼鳔胶原蛋白含量约为驴皮的6.51倍,但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不同,鱼鳔胶原蛋白以α-螺旋结构为主,驴皮胶原蛋白以反平行为主。功效评价结果表明,给药28 d,鱼鳔胶与驴皮胶均可促进环磷酰胺贫血小鼠造血机能的恢复,以鱼鳔胶效果更佳。与模型组相比,鱼鳔胶给药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网织红细胞、脾脏及胸腺系数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驴皮胶给药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胸腺系数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鱼鳔、驴皮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确定了化学成分间的差异;发现鱼鳔胶、驴皮胶均可促进环磷酰胺贫血小鼠造血机能的恢复,且鱼鳔胶效果更佳,推测二者补血活性可能与氨基酸、胶原蛋白等成分有关。本研究为鱼鳔资源精深加工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鳔 驴皮 化学成分 环磷酰胺 贫血 脏器系数 血液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发掘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岫琴 王文璟 +5 位作者 李华东 张晓婷 朱天骄 车茜 李德海 张国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426,共12页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非必需性代谢产物,其往往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随着对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研究者逐渐发现在实验室的常规培养条件下微生物的代谢潜能不能完全被激发,从中可获得...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非必需性代谢产物,其往往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随着对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研究者逐渐发现在实验室的常规培养条件下微生物的代谢潜能不能完全被激发,从中可获得的天然产物结构类型远远少于其代谢潜能所决定的数量。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特别是合成生物学相关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发了如OSMAC、表观遗传、异源表达等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多层次地发掘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这些方法有效激活潜在的生物合成基因簇、提高了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加之与高通量筛选方法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改善了微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效率。本文综述了微生物次级代谢潜能的激活以及代谢产物高效筛选的方法和技术,为提高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发掘,加快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沉默基因簇 代谢潜能 激活 结构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颈藤壶多糖提取、理化性质及N-糖链表达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茹 姜媛媛 +5 位作者 林川 潘琳 管守德 于广利 吕友晶 李国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3,共9页
本文以南海海域鹅颈藤壶(Lepas anatifera)为原料,提取鹅颈藤壶背甲与肌肉质柄中的多糖,基于其基本理化性质的分析,比较不同生长时期鹅颈藤壶N-糖链表达谱的差异性。经过脱脂、碱水解/蛋白酶解、乙醇沉淀方法提取得到粗多糖;利用高效液... 本文以南海海域鹅颈藤壶(Lepas anatifera)为原料,提取鹅颈藤壶背甲与肌肉质柄中的多糖,基于其基本理化性质的分析,比较不同生长时期鹅颈藤壶N-糖链表达谱的差异性。经过脱脂、碱水解/蛋白酶解、乙醇沉淀方法提取得到粗多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苯酚-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对其单糖组成、分子量分布、总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采用液质分析(PGC-ESI-MS/MS)方法对鹅颈藤壶成体(A-GB)与幼体(L-GB)肌肉质柄中N-糖链进行分析并比较。表明肌肉质柄中多糖分子量为18.40 kDa;总糖含量为11.99%,蛋白质含量60.14%,富含甘露糖、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其中甘露糖的含量高达80%以上。在鹅颈藤壶成体与幼体中均鉴定得到26条N-糖链,成体中高甘露糖型N-糖链占总糖链的20.81%,且相对丰度较高的糖型组成为F_(1)H_(3)N_(2)(39.06%)、F_(1)H_(3)N_(3)(24.44%)、H_(3)N_(3)(9.35%);幼体中高甘露糖型N-糖链占总糖链的52.17%,相对丰度较高的糖型组成为F_(1)H_(3)N_(2)(21.65%)、H_(6)N_(2)(15.93%)、H_(5)N_(2)(14.75%)。鹅颈藤壶多糖是一类N-糖基化的蛋白复合物,推测N-糖链在鹅颈藤壶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能高甘露糖型N-糖链与其附着黏附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颈藤壶多糖 N-糖链 高甘露糖型 表达谱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海绵来源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clerotiorum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19
作者 李晓蕾 杨亚楠 +1 位作者 唐旭利 李国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02,共5页
本文对1株西沙群岛来源土黄孔海绵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clerotiorum进行了次级代谢产物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中压制备液相色谱(MP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手段对菌株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 本文对1株西沙群岛来源土黄孔海绵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clerotiorum进行了次级代谢产物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中压制备液相色谱(MP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手段对菌株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共分离出1个新的甾醇(1)、1个新的苯衍生物(4)和4个已知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文献数据比较并结合生物合成途径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平面结构和绝对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群岛 海绵共附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甾醇类化合物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H结构在人白介素-35体外重组表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凯跃 李宗艳 +4 位作者 曹瑞晴 孟琳琳 胡祥维 顾玉超 王建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7-866,共10页
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是非常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被证实在多种疾病的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本研究通过克隆人IL-35基因编码序列,构建单亚基表达载体pXC17.4-p35和pcDNA3.1(+)-EBI3,共转染CHO-K1细胞体外表达IL-35,... 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是非常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被证实在多种疾病的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本研究通过克隆人IL-35基因编码序列,构建单亚基表达载体pXC17.4-p35和pcDNA3.1(+)-EBI3,共转染CHO-K1细胞体外表达IL-35,经检测未发现p35亚基与EBI3亚基的结合。Knobs-into-Holes(KIH)可解决异源抗体重链错配的问题,因此,在原始序列的基础上融合KIH结构构建表达载体pXC17.4-p35-Fch和pcDNA3.1(+)-EBI3-Fck来表达KIH-IL-35重组融合蛋白质;同时交换2个亚基的表达载体来验证不同表达载体对KIH-IL-35表达量的影响。经过多种蛋白质检测方法的分析,显示KIH-IL-35结构的正确表达率明显提高。大量表达后对KIH-IL-35进行亲和纯化,采用ELISA法检测纯化后的KIH-IL-35与糖蛋白130(gp130)分子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KIH-IL-35与gp130的结合呈浓度依赖性。采用细胞活性检测方法检测KIH-IL-35与M1细胞的间接活性,结果表明,M1细胞的抑制率与KIH-IL-35的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增长。此外,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利用激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对IL-35进行活性检测的方法,结果显示,激活的PBMCs与KIH-IL-35的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增长。总之,本研究利用KIH-IL-35模型,提高了重组人IL-35的正确表达率,并验证其在体外的高活性,为IL-35的研究及类似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的重组表达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35 Knobs-into-Holes 融合蛋白质 多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