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甲基壳聚糖基生物医用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蔡伟邦 方资元 +1 位作者 陈西广 伍飞飞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18-327,共10页
羧甲基壳聚糖(CMCs)是一类通过羧甲基化反应得到的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作为一种亲水性新型高分子多糖材料,具备亲水、保湿、抗菌、抗氧化、螯合、吸附等多功能性,以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综述了CMCs的制备技术、结构特征... 羧甲基壳聚糖(CMCs)是一类通过羧甲基化反应得到的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作为一种亲水性新型高分子多糖材料,具备亲水、保湿、抗菌、抗氧化、螯合、吸附等多功能性,以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综述了CMCs的制备技术、结构特征、理化及生物学特性,探讨其在组织工程、伤口愈合、药物递送、生物成像与传感、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指出CMCs生物医用材料面临的挑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CMCs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学特性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蚶抗癌活性蛋白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晨 付莹 +1 位作者 林华英 孙震晓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1-228,共8页
目的考察毛蚶抗癌蛋白(ASAP)活性组分体外对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ASAP由毛蚶软体经常规低温水提和硫酸铵沉淀法制备;Bradford法测定ASAP样品的蛋白质浓度,计算蛋白质含量;倒置相差显... 目的考察毛蚶抗癌蛋白(ASAP)活性组分体外对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ASAP由毛蚶软体经常规低温水提和硫酸铵沉淀法制备;Bradford法测定ASAP样品的蛋白质浓度,计算蛋白质含量;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ASAP作用后K562细胞形态变化,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和细胞核的变化;MTT法检测ASAP对K562细胞存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变化;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胱天蛋白酶原3(35 ku),胱天蛋白酶3(17 ku),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和P53的表达。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ASAP 50,100和200 mg·L^-1作用24-72 h对K562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4,48和72 h的浓度-效应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0.8977和0.8997(P〈0.01)。镜下观察发现,ASAP 200 mg·L^-1作用48 h,K562细胞出现变形或核碎裂等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结合姬姆萨染色显示,ASAP可浓度依赖性地引起K562细胞凋亡和G2/M期阻滞,其中ASAP 200 mg·L^-1处理48 h,K562细胞早期凋亡率为(32.8±0.1)%〔对照组(3.7±1.1)%〕(P〈0.01),晚期凋亡率为(31.2±2.2)%〔对照组(9.9±0.8)%〕(P〈0.01);G2/M期细胞为(55.2±1.7)%〔对照组(15.3±0.8)%〕(P〈0.01)。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实验结果显示,ASAP作用0-40 h,K562细胞中胱天蛋白酶原3(32 h时)明显下调(P〈0.01),胱天蛋白酶3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随着ASAP作用时间的延长,PDCD4和P53蛋白表达均下调(P〈0.01)。结论诱导K562细胞凋亡和G2/M期阻滞可能是ASAP细胞毒作用的主要机制;ASAP诱导的细胞凋亡是胱天蛋白酶3通路依赖的,诱导K562细胞凋亡和G2/M期阻滞可能与PDCD4和P53蛋白表达下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抗癌活性蛋白组分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胱天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养殖水体投喂CpG ODN和表面展示VP28的解脂耶罗维亚酵母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抗WSSV的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衣启麟 刘瑞 +4 位作者 孙瑞 王玲玲 刘聪辉 迟振明 宋林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6,共10页
用添加CpG寡聚核苷酸(CpG ODN)和表面展示VP28的解脂耶罗维亚酵母(VP28-yl)的饵料投喂凡纳滨对虾,进行田间中试实验。投喂30 d后进行WSSV感染实验,评估其对凡纳滨对虾的免疫保护作用。投喂实验结束后,CpG ODN投喂组对虾的相对增重率达到... 用添加CpG寡聚核苷酸(CpG ODN)和表面展示VP28的解脂耶罗维亚酵母(VP28-yl)的饵料投喂凡纳滨对虾,进行田间中试实验。投喂30 d后进行WSSV感染实验,评估其对凡纳滨对虾的免疫保护作用。投喂实验结束后,CpG ODN投喂组对虾的相对增重率达到(65.8±7.8)%(P<0.05),这暗示CpG ODN可能具有促生长作用。WSSV攻毒后,CpG ODN和VP28-yl投喂组对虾中WSSV拷贝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可达到26.7%和36.7%。在投喂结束和WSSV刺激后,CpG ODN组对虾中的呼吸爆发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在VP28-yl投喂组,WSSV引起的细胞凋亡则显著受到抑制(P<0.05)。此外,WSSV刺激后,STAT基因在CpG ODN组和VP28-yl组对虾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分别在第5天和第3天达到最大值,而对照组中则显著下调。研究结果表明,CpG ODN和VP28-yl增强了凡纳滨对虾抗病毒免疫力,对养殖对虾病毒性疫病的防控具有显著作用,可以作为免疫增强剂添加在饵料中,具有在养殖生产中推广使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ODN 解脂耶罗维亚酵母 外膜蛋白VP28 白斑综合征病毒 抗病毒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种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涛 陈省平 +1 位作者 汪小龙 崔竞进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2-84,共3页
建立了一个藻类种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了海藻种质数据间的关系,并根据用户权限和数据逻辑一致性、种质属性的完整性将数据分成4大部分,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分发和关系建立。针对实际应用设计检索查询功能和人机界面,实现了网络发布功能。
关键词 海藻 种质资源 管理信息系统 用户权限 数据逻辑 管理信息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过滤条件下黄色物质的吸收光谱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永森 吴绍渊 +1 位作者 魏然 张耀立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5-590,共6页
在实验室对青岛近岸现场水样进行处理、分析,获得了原始状态下水样和被过滤(0.22μm,0.45μm)黄色物质水样的吸收光谱数据,除进一步验证了黄色物质光谱分布模式外,还测得黄色物质光吸收随滤膜孔径的变化。30个现场样品在波长380nm处吸... 在实验室对青岛近岸现场水样进行处理、分析,获得了原始状态下水样和被过滤(0.22μm,0.45μm)黄色物质水样的吸收光谱数据,除进一步验证了黄色物质光谱分布模式外,还测得黄色物质光吸收随滤膜孔径的变化。30个现场样品在波长380nm处吸收系数统计平均值Ay(380)分析表明,当使用0.45μm过滤器对水样进行处理,所获得的Ay(380)值要比未经过处理的现场水样所测得的Ay(380)值高约2.1%;而用0.22μm过滤器对现场水样进行处理,所获得的Ay(380)值要比未经过处理的现场样品所测得的Ay(380)值高约12.6%,要比用0.45μm过滤器处理的现场样品所测得的Ay(380)值高约10.3%,这些数据的获得为现有已获黄色物质数据的"归一化"和统一评判以及未来黄色物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判断与比较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 黄色物质 吸光光谱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消毒剂抗性机理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可玟 胡泓 陈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7,共14页
在物体表面和传播介质中,消毒剂能有效抑制或杀死微生物,广泛用于食品、卫生、健康、防疫等领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全球消毒剂的使用量激增,对有效防控病毒传播和防止疫情扩散起到重要作用。但消毒剂的不正确使用... 在物体表面和传播介质中,消毒剂能有效抑制或杀死微生物,广泛用于食品、卫生、健康、防疫等领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全球消毒剂的使用量激增,对有效防控病毒传播和防止疫情扩散起到重要作用。但消毒剂的不正确使用会降低其有效性,甚至会诱导微生物产生抗性,从而增加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微生物的消毒剂抗性基因还会通过繁殖传代增殖或在不同种属间水平转移而加剧其污染和传播风险,严重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目前,抗生素抗性基因(ARG)的广泛出现引起了全球对公共卫生的关注,但对消毒剂的抗性认识非常有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生物对消毒剂抗性的研究,着重就微生物通过形成生物膜、降低细胞膜通透性、过量表达外排泵、产生消除或减弱消毒剂的特异性酶、改变作用靶点等方式产生抗性的机理进行综述。另外针对微生物消毒剂抗性的获得和传播,对染色体和质粒介导的抗性基因、环境中微生物消毒剂抗性与抗生素抗性的关联进行了论述。消毒剂抗性基因能通过质粒、噬菌体等可移动遗传元件,以转化、转导或接合的方式转移传播,对科学消毒提出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消毒剂抗性 生物膜 外排泵 获得抗性 基因水平转移 可移动遗传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浅滩筏架附生绿藻群落结构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郝雅 管晨 +2 位作者 侯承宗 唐学玺 王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1,共9页
苏北浅滩是研究浒苔绿潮早期形成机制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紫菜养殖筏架上附生绿藻的群落结构变化对浒苔绿潮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环境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探明导致苏北浅滩绿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本文通过分子生物学... 苏北浅滩是研究浒苔绿潮早期形成机制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紫菜养殖筏架上附生绿藻的群落结构变化对浒苔绿潮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环境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探明导致苏北浅滩绿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本文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种群生态学方法对筏架附生绿藻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苏北浅滩筏架附生绿藻群落主要由浒苔(Ulva prolifera)、盘苔(Blidingia sp.)、缘管浒苔(Ulva linza)、曲浒苔(Ulva flexuosa)和其他绿藻5个类群构成;(2)绿藻群落具有明显的演替现象,环境温度是导致绿藻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环境因素,适低温性的绿藻逐渐被浒苔等适应较高温度的绿藻取代;(3)浒苔的生物量从3月的1.65 g/m增加到了5月的31.78 g/m,所占比例也从低于5%达到接近40%,生物量的大量积累为绿潮早期漂浮斑块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研究结果为黄海绿潮的早期预警和防控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绿潮 苏北浅滩 群落结构 生物量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潮迁移过程中环境要素与浒苔藻体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管晨 郝雅 +2 位作者 侯承宗 唐学玺 王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122,共9页
浒苔(Ulva prolifera)引起的大规模绿潮起源于黄海南部,在向北迁移过程中生物量迅速扩增,在海州湾附近(35°N左右)迅速增加达到峰值。在绿潮漂浮迁移过程中,海水表层温度、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和磷酸盐(PO... 浒苔(Ulva prolifera)引起的大规模绿潮起源于黄海南部,在向北迁移过程中生物量迅速扩增,在海州湾附近(35°N左右)迅速增加达到峰值。在绿潮漂浮迁移过程中,海水表层温度、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和磷酸盐(PO4^(3-)P-)变化显著。本文以迁移过程中的浒苔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环境要素变化与浒苔藻体的生物学特征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绿潮的漂浮迁移,浒苔藻体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从0.7逐渐降低至0.45左右,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从0.55逐渐降至0.25左右;硝酸还原酶活性(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NRA)从2.7μmol/L NO2^(-)/(mg·h)降至0.5μmol/L NO2-/(mg·h)左右;生殖分配率(RA)从15%逐渐上升至50%左右。相关性分析表明,DIN与浒苔藻体的生物学特征相关性呈极显著,表明在漂浮迁移中,DIN对浒苔的生物学特征至关重要。温度对浒苔藻体光合活性和NRA的影响极显著;光照强度对浒苔藻体光合活性的影响极显著,对NRA的影响显著;盐度和PO4^(3-)-P显著影响浒苔藻体的光合活性和NRA,而这四种环境要素与浒苔形成生殖细胞的相关性不显著。本文认为,绿潮漂浮迁移过程中,浒苔藻体光合活性、营养盐吸收等生物学特征对环境中DIN的变化响应最敏感,其他环境要素对浒苔藻体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温度、PO4^(3-)-P、盐度和光照强度。绿潮漂浮迁移过程中环境要素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浒苔的生长与生殖,尤其是海州湾附近(35°N左右)是浒苔藻体状态改变的分水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环境要素 光合活性 生殖分配率 硝酸还原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