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旱减灾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2
1
作者 吕娟 苏志诚 屈艳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7-441,共5页
论文回顾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旱减灾研究团队从2005年成立至今的抗旱减灾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历程。团队始终坚持国家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在抗旱减灾相关的制度、标准、技术等方面产出了一批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初步建立了抗... 论文回顾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旱减灾研究团队从2005年成立至今的抗旱减灾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历程。团队始终坚持国家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在抗旱减灾相关的制度、标准、技术等方面产出了一批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初步建立了抗旱减灾学科体系,为国家抗旱减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未来,团队将继续围绕旱灾学、防旱学和应急抗旱技术等学科方向深入开展研究,为提高我国抗旱减灾管理科学化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减灾 抗旱预案 评估标准 旱情监测预警 旱灾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防洪抗旱减灾成效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吕娟 凌永玉 姚力玮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2-251,共10页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水利事业波澜壮阔的70年。作为基础产业,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防洪抗旱作...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水利事业波澜壮阔的70年。作为基础产业,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防洪抗旱作为水利的重要工作,70年来通过采取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建设,我国的大江大河干流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中小河流暴雨洪水防范能力也显著提升,旱区供水基本得到了有效保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梳理分析了1950—2018年洪涝、干旱、山洪、台风灾害基本情况,总结了防洪抗旱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体系及科学技术在防洪抗旱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了70年防洪抗旱减灾成效,用数据说明了水利建设特别是防洪抗旱减灾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保障作用,为今后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和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年 防洪抗旱 水旱灾害 发展趋势分析 成效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极端干旱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屈艳萍 吕娟 +2 位作者 张伟兵 苏志诚 李哲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292,共10页
中国现有抗旱相关法规、规划、标准和制度等均是按常态干旱考虑的,几乎没有考虑大范围、长历时极端干旱的问题。一旦发生类似崇祯大旱和光绪大旱等极端干旱,将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从历史旱涝序列重建、极端干旱事件复原和重演... 中国现有抗旱相关法规、规划、标准和制度等均是按常态干旱考虑的,几乎没有考虑大范围、长历时极端干旱的问题。一旦发生类似崇祯大旱和光绪大旱等极端干旱,将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从历史旱涝序列重建、极端干旱事件复原和重演3个方面论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发现重建方面缺乏重建方法对比研究、重建序列时空分辨率较低等,复原方面缺乏干旱灾害双重属性的考虑等,重演方面缺乏对抗旱减灾能力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考虑等。对未来研究重点和实践需求进行了展望,指出需在不同重建方法交叉检验、高时空分辨率旱涝序列重建、基于自然灾害双重属性的历史极端干旱事件复原、历史极端干旱事件定量化重演和干旱巨灾风险应对战略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干旱 重建 复原 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性均质土石坝漫顶溃决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大伟 黄金池 何晓燕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228,共7页
针对当前土石坝溃决机理试验研究中泥沙粒径取值偏小、各砂样粒径相差不大的现状,采用粒径对比明显的两组砂样进行了土石坝漫顶溃决试验。试验表明,在给定的较强的初始冲刷条件下,粗细两种颗粒坝体的溃决过程基本一致,均是以水流的下切... 针对当前土石坝溃决机理试验研究中泥沙粒径取值偏小、各砂样粒径相差不大的现状,采用粒径对比明显的两组砂样进行了土石坝漫顶溃决试验。试验表明,在给定的较强的初始冲刷条件下,粗细两种颗粒坝体的溃决过程基本一致,均是以水流的下切侵蚀为主,在坝顶下缘位置有溯源冲刷现象出现。整个溃决过程可明显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坝顶下缘处陡坎形成阶段;第2阶段为陡坎坍塌,冲刷加剧阶段;第3阶段为出现逆行沙垄的冲刷终止阶段。试验还发现,下游坝坡对溃决过程的影响比较显著,坝坡越陡,坝顶侵蚀速率越快,洪峰值越大。另外,由于粗颗粒抗冲刷性强,同等条件下粗颗粒坝体溃决洪水过程偏矮胖,洪峰值偏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较大的颗粒粒径差距而言,其洪峰值的差异并不是太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水槽试验 漫顶 溃决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堤基管涌小尺寸试验模拟与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姚秋玲 丁留谦 +1 位作者 Veravan Beek 孙东亚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81,共5页
采用小尺寸模型对层状非均质堤基管涌发展过程进行了试验模拟,对非均质堤基管涌发展过程、管涌破坏临界水头进行了分析,并采用Mseep程序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合模型试验和Mseep程序计算,验证了Sellmejier管涌预测模型对非均质堤基的适... 采用小尺寸模型对层状非均质堤基管涌发展过程进行了试验模拟,对非均质堤基管涌发展过程、管涌破坏临界水头进行了分析,并采用Mseep程序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合模型试验和Mseep程序计算,验证了Sellmejier管涌预测模型对非均质堤基的适用性,推导了非均质堤基管涌预测模型公式.通过两次施加水头的试验方法,初步分析了历史管涌对堤基整体抗渗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非均质堤基 预测模型 历史管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艳艳 刘树坤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8-606,共9页
洪水管理经济评价是践行洪水管理治水方略必不可少的环节。从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理论、洪灾损失评估以及洪水管理成本效益评估等方面综述了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现有的防洪经济理论与方法已难以... 洪水管理经济评价是践行洪水管理治水方略必不可少的环节。从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理论、洪灾损失评估以及洪水管理成本效益评估等方面综述了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现有的防洪经济理论与方法已难以满足洪水管理决策对经济评价的要求。强调建立完善的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理论体系,扩展评价内容和范围,深入开展非工程措施效益、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公平等评价方法的研究是中国今后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管理 经济评价 洪灾损失 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座水库同时溃决的通用性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大伟 李昌志 +1 位作者 黄金池 何晓燕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4-116,124,共4页
针对多座水库同时发生溃坝的情况,在已有可以模拟单座水库溃决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座水库之间,水库与各自溃口之间以及溃口与计算通道之间合理的拓扑关系,将原有数学模型改进为可以模拟多座水库同时发生溃决的情况,并且对于不... 针对多座水库同时发生溃坝的情况,在已有可以模拟单座水库溃决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座水库之间,水库与各自溃口之间以及溃口与计算通道之间合理的拓扑关系,将原有数学模型改进为可以模拟多座水库同时发生溃决的情况,并且对于不同的多库溃决算例,均不需要对程序体进行修改,使得溃坝水流数学模型具备了通用性。最后,以漳河水库为例证明了改进后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坝 数学模型 通用性 漳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洪水数字模型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郑敬伟 刘舒 胡昌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4-538,共5页
为了模型之间数据交互,制定了一套覆盖流域洪水数字模型各个物理过程的标准化接口,通过对各种代表水文学模型和常用GIS软件的对象进行分析,剖析其共性与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象的抽象化,提炼各抽象对象的数据交换标准化接口.在流... 为了模型之间数据交互,制定了一套覆盖流域洪水数字模型各个物理过程的标准化接口,通过对各种代表水文学模型和常用GIS软件的对象进行分析,剖析其共性与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象的抽象化,提炼各抽象对象的数据交换标准化接口.在流域洪水数字模型模拟应用中,对于流域水循环的各个物理过程,可以择优选用实现标准化接口模型,从而提高模型的通用性,减少重复开发,促进良性的竞争,为流域洪水数字模型的推广和使用降低门槛,促进流域洪水数字模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洪水数字模型 标准化接口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未来洪水风险动因响应关系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韩松 程晓陶 +1 位作者 梅青 向立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51-256,共6页
流域未来洪水风险的情景分析,涉及到众多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构建未来洪水风险情景、开展未来预见研究,借鉴英国已有的研究经验,提出了流域未来洪水风险动因响应关系的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有助于... 流域未来洪水风险的情景分析,涉及到众多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构建未来洪水风险情景、开展未来预见研究,借鉴英国已有的研究经验,提出了流域未来洪水风险动因响应关系的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清楚地分析洪水灾害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各因素影响洪水风险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影响未来洪水风险的趋势。文中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影响流域未来洪水风险的重要因素,建立起各因素之间的洪水风险动因响应关系,并判断了各因素影响未来洪水风险的重要性和不确定程度,从而为研究流域未来洪水风险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因 响应 未来洪水风险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C-HMS模型在缺资料地区山洪预报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邢子康 马苗苗 +3 位作者 文磊 刘昌军 吕娟 苏志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61,共8页
以桃河阳泉小流域为例,探索了HEC-HMS模型在缺资料地区山洪预报的应用可行性。产流模块采用Green-Ampt模型、坡面汇流模块采用SCS单位线、河道汇流模块采用运动波,通过流域DEM、土壤、土地利用等下垫面信息获取了主要参数,构建了山洪预... 以桃河阳泉小流域为例,探索了HEC-HMS模型在缺资料地区山洪预报的应用可行性。产流模块采用Green-Ampt模型、坡面汇流模块采用SCS单位线、河道汇流模块采用运动波,通过流域DEM、土壤、土地利用等下垫面信息获取了主要参数,构建了山洪预报模型。在1970—2015年的流量系列中筛选出14场典型洪水场次,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验证期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均小于10%,平均纳什效率为0.88,对于起涨和退水速度快的单峰型洪水,模拟效果较好,通过下垫面信息获取的模型参数准确有效,达到了山洪预报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山洪预报 阳泉流域 参数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三省典型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晓静 孙洪泉 +1 位作者 吕娟 徐宗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30,共10页
基于改进后的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MMK)对东北三省1949—2015年各省主要作物种植时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利用1949—2015年该地区典型气象灾害(干旱、洪涝、低温、风雹、台风)的受灾、成灾及绝收面积构建对应灾害类型的灾害减产成数... 基于改进后的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MMK)对东北三省1949—2015年各省主要作物种植时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利用1949—2015年该地区典型气象灾害(干旱、洪涝、低温、风雹、台风)的受灾、成灾及绝收面积构建对应灾害类型的灾害减产成数,并利用趋势分析、脱钩关系评价模型评价识别各类灾害对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49—2015年东北三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例降低趋势显著,典型作物产量由高到低为:玉米、稻谷、小麦及大豆,且四种作物产量均呈增加趋势。东北三省受灾害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旱灾、洪涝、风雹、低温及台风。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与典型气象灾害间的脱钩关系相似,2000年以来东北三省旱灾和洪涝灾害与种植面积间以绝对脱钩关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结构 种植面积 产量 灾害减产成数 脱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丘区小流域沟道洪水演进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明 张新华 +2 位作者 张淼 刘昌军 孙东亚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7-76,共10页
近年来,山丘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频发,给当地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和影响。为了山洪灾害防治,对山丘区小流域沟道洪水的准确预报预警尤为重要。但因缺乏沟道断面和洪水等基础资料使得山洪演进分析变得非常困难。为此,首先针对山丘区小流... 近年来,山丘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频发,给当地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和影响。为了山洪灾害防治,对山丘区小流域沟道洪水的准确预报预警尤为重要。但因缺乏沟道断面和洪水等基础资料使得山洪演进分析变得非常困难。为此,首先针对山丘区小流域地形数据缺失的问题,基于研究区域的DEM数据概化河道或沟道走向,并依据河道(网)分级理论和稳定河宽概念,提出了两种河宽计算公式的适用性选择指标,以此确定沟道河宽与河槽深度;其次,为了解决沟道因规模小、不规整容易发生漫滩和提高山洪演进中的模拟效率等问题,基于扩散波理论构建并开发了1、2维耦合的山洪模拟模型(1–2D)。为了验证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和运行效率,以北京房山区漫水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该流域3场典型洪水进行数值模拟并将该1–2D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和2维浅水模型(2D)的模拟结果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流量、水位、洪水总量及峰现时间多角度分析,1–2D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模拟成果与2维浅水模型的结果也比较接近,且计算效率更高,适合山丘区小流域沟道洪水的数值模拟分析与预警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丘区 1、2维耦合 洪水演进 沟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的2022年长江流域极端干旱重现期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洁祥 吕娟 +2 位作者 张学君 屈艳萍 冯爱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39,共8页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了史上罕见的高温干旱事件,给农业、生态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利用1961~2022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分析了2022年长江流域夏季高温少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Copula函数的多变量风险评估方法,对此...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了史上罕见的高温干旱事件,给农业、生态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利用1961~2022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分析了2022年长江流域夏季高温少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Copula函数的多变量风险评估方法,对此次高温复合型干旱事件的重现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147.5%,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一位,且高温发展严重区域与降雨量偏少区域高度重合。基于Copula函数联合重现期的分析显示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干旱超过100a一遇,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极端的干旱;而只考虑降水或者高温的单变量重现期分析将此次干旱事件定义为30a或者60a一遇,难以合理描述此类复合型灾害的发生风险。从空间看,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干旱在上、中、下游的联合重现期分别为100,75,55a一遇。针对日益频发的复合型极端事件,未来风险评估需考虑两个或多个变量极端状况的同期叠加效应,这对于科学把握灾害的极端性及其风险影响、及时制定抗旱减灾措施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现期 极端干旱 COPULA函数 复合型事件 高温少雨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降雨的辽宁省气象干旱实时监测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学君 马苗苗 +2 位作者 苏志诚 吕娟 邢子康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47,共8页
卫星实时降雨产品的出现为开展大范围干旱监测提供了可能。然而,卫星遥感降雨通常存在误差大、数据序列短等问题,限制了卫星降雨自身在干旱监测诊断方面的应用。本文通过误差矫正,将TMPA-RT卫星降雨数据无缝"拼接"具有长期历... 卫星实时降雨产品的出现为开展大范围干旱监测提供了可能。然而,卫星遥感降雨通常存在误差大、数据序列短等问题,限制了卫星降雨自身在干旱监测诊断方面的应用。本文通过误差矫正,将TMPA-RT卫星降雨数据无缝"拼接"具有长期历史序列(1961—2016年)的地面观测产品(CN05.1),以弥补卫星遥感数据序列短的不足。借助上述"拼接"的实时降雨序列,通过估算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标准化降雨指数(SPI)来实现干旱的实时监测诊断。以干旱频发的辽宁省为研究区,对比评估了矫正前后TMPA-RT产品在干旱识别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在辽宁省近半数地区,TMPA-RT原始数据与CN05.1地面观测两者存在明显的降雨误差(>10 mm/月);经过误差矫正,TMPA-RT数据能够重现同期地面观测的降雨量及年际变化。基于3个典型干旱月的评估结果表明,基于TMPA-RT矫正数据与CN05.1"拼接"得到的序列能够重现观测的干/湿空间分布,准确监测辽西地区的干旱状况;而原始的TMPA-RT数据难以提供准确可靠的干旱信息。将上述框架实际应用于2011—2016年干旱监测,评估发现该框架不仅能合理地重现辽宁省干旱情况,还能提供不同等级干旱的面积分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卫星遥感 地面观测 误差矫正 气象干旱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战略框架构建 被引量:15
15
作者 屈艳萍 吕娟 苏志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2,36,共5页
将全国视为一个大的区域,对干旱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孕灾环境脆弱性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挖掘出我国干旱灾害风险的潜在根源,找出与国际社会所推行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差距。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干旱灾... 将全国视为一个大的区域,对干旱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孕灾环境脆弱性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挖掘出我国干旱灾害风险的潜在根源,找出与国际社会所推行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差距。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战略、干旱灾害风险控制战略、干旱灾害风险处置战略、干旱巨灾风险回避战略和干旱灾害风险适应战略的框架,以期减轻干旱灾害风险,推进中国干旱灾害风险管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 战略框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GRACE数据3种空间降尺度对比 被引量:3
16
作者 褚江东 粟晓玲 +4 位作者 张特 雷逸甦 姜田亮 吴海江 王芊予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962,共12页
陆地水储量是赋存在陆地上各种形式水的综合体现,研究其时空变化对认识区域水循环过程和水资源调控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陆地水储量变化数据实际分辨率较低,限制了其在中小流域或地区中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GRACE重力卫星... 陆地水储量是赋存在陆地上各种形式水的综合体现,研究其时空变化对认识区域水循环过程和水资源调控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陆地水储量变化数据实际分辨率较低,限制了其在中小流域或地区中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GRACE重力卫星和其后续卫星GRACE-FO反演的陆地水储量变化数据,首先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分别基于格点、区域(流域)和区域(全国)3种空间降尺度思路将GRACE数据降尺度至0.25°×0.25°,后结合GLDAS模型数据,基于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得到地下水储量变化数据,最后基于降尺度模型模拟效果和实测地下水位数据评估3种降尺度思路在全国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驱动数据(降水、气温、植被条件指数和土壤水储量)与GRACE数据的统计关系,验证期格点降尺度思路的平均相关系数总体在0.6左右,区域降尺度思路的平均纳什效率系数、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0.5、>0.75和<6.6 cm,3种空间降尺度思路的模拟精度均满足基本要求;2003—2021年间,GRACE数据、格点降尺度、区域降尺度(流域)和区域降尺度(全国)得到的我国陆地水储量亏缺量分别约为119.5×10^(8)、62.4×10^(8)、121.1×10^(8)和121.8×10^(8)m^(3)/a,地下水储量亏缺量分别约为230.0×10^(8)、171.8×10^(8)、235.6×10^(8)和236.4×10^(8)m^(3)/a,受制于样本数较少等原因,格点降尺度结果精度较差;两种区域降尺度思路得到的水储量变化速率均和原始GRACE数据基本一致,模拟结果均优于格点降尺度,且细化到流域的区域降尺度对地下水储量变化验证精度有一定的改善。区域降尺度具有适用性强、模拟精度高、计算效率高的优势,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水资源规划等提供精细化的水储量变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储量变化 GRACE 随机森林模型 统计降尺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总体框架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34
17
作者 屈艳萍 郦建强 +3 位作者 吕娟 苏志诚 邱冰 李爱花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7-304,共8页
作为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旱灾风险评估逐渐成为旱灾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科学界定旱灾风险概念入手,辨析了干旱风险与旱灾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从机理上对旱灾风险形成机制进行了剖析和阐述;首次提出了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总... 作为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旱灾风险评估逐渐成为旱灾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科学界定旱灾风险概念入手,辨析了干旱风险与旱灾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从机理上对旱灾风险形成机制进行了剖析和阐述;首次提出了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总体框架,即通过建立干旱频率~潜在损失~抗旱能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对旱灾风险的定量评估,并探讨了该评估框架所涉及的干旱频率分析技术、灾损评估技术、抗旱能力评估技术和旱灾风险表征技术等关键技术及其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风险 定量评估 干旱频率分析 灾损评估 抗旱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的比较及分类体系 被引量:67
18
作者 孙灏 陈云浩 孙洪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47-154,共8页
面对多种多样的农业旱情遥感监测指数,如何进行选取是目前遥感指数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该文以MODIS产品为遥感数据源,比较分析了13种典型的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建立了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的分类体系,阐述了不同指数类型的适用范... 面对多种多样的农业旱情遥感监测指数,如何进行选取是目前遥感指数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该文以MODIS产品为遥感数据源,比较分析了13种典型的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建立了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的分类体系,阐述了不同指数类型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多种遥感干旱指数对农业干旱的描述并非完全一致。不同指数利用不同的地表特征变化来描述农业干旱程度,是造成这种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据此,研究将典型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分为4大类:土壤水分变化类、冠层温度变化类、植被水分变化类和作物形态及绿度变化类。其中第1类指数比较适宜于农业旱情预警及土壤干旱型农业旱情的监测,这类指数中修正的垂直干旱指数MPDI可以较好地反映表层土壤水分的变化,并适宜于时序变化监测。第2类指数不仅适宜于旱情预警,更适宜于旱情监测,这类指数中推荐选择基于LAI-LST特征空间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第3、4类指数,较适宜于农业旱灾的预警以及灾后评估,该文为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数的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干旱 分类 监测 干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dunov格式的溃坝水流数学模型 被引量:43
19
作者 张大伟 程晓陶 +1 位作者 黄金池 何晓燕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7-172,共6页
为了更好地把握溃坝洪水风险,减小因溃坝洪水而造成的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建立了基于Godunov格式的一维、二维溃坝水流耦合数学模型。一维溃坝水流模型采用HLL格式的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溃坝水流模型采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Roe格式离散求... 为了更好地把握溃坝洪水风险,减小因溃坝洪水而造成的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建立了基于Godunov格式的一维、二维溃坝水流耦合数学模型。一维溃坝水流模型采用HLL格式的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溃坝水流模型采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Roe格式离散求解,在一维、二维模型的链接处采用重叠计算区域的方法实现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之间的水力要素信息交换。经弯道溃坝算例和断面突变溃坝算例验证,该耦合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适用性,验证后的耦合模型为大尺度的溃坝水流数值模拟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坝水流 Godunov格式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学过程的蓄滞洪区洪水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果鹏 夏军强 +1 位作者 陈倩 李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8-867,共10页
为定量评估分蓄洪工程启用过程中蓄滞洪区的洪水风险等级,创建了基于力学过程的蓄滞洪区洪水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采用二维水动力学模块计算蓄滞洪区的洪水演进过程,利用洪水中人体跌倒失稳公式及洪水中房屋、农作物损失的计算关系式,... 为定量评估分蓄洪工程启用过程中蓄滞洪区的洪水风险等级,创建了基于力学过程的蓄滞洪区洪水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采用二维水动力学模块计算蓄滞洪区的洪水演进过程,利用洪水中人体跌倒失稳公式及洪水中房屋、农作物损失的计算关系式,评估各类受淹对象的洪水风险等级。然后将二维水动力学模块计算的洪水要素与两个物理模型试验值进行对比,表明二维水动力学模块的计算精度良好。最后计算了荆江分洪工程启用时分洪区内洪水的演进过程,并评估洪灾中群众的危险等级和财产损失。计算结果表明:洪水演进至140 h时,蓄滞洪区群众、房屋、水稻和棉花的平均损失率分别为85%、59%、63%和72%。模型中提出的采用基于受淹对象失稳机制的洪水风险分析方法,比以往经验水深法划分风险等级的适用性更好,不仅能为洪水风险管理及蓄滞洪区启用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也能推广应用于溃坝或堰塞湖溃决等极端洪水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评估 水动力学模型 人体稳定性 财产损失 荆江分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