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太平洋鱿钓现状及作业渔船的专业升级改造对策研究——以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董恩和 石胜旗 +1 位作者 贺建文 唐峰华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0年第3期208-215,共8页
北太平洋鱿钓渔场是我国最早开发的传统远洋渔场之一,我国已在该渔场持续开展近30年的商业捕捞。近年来,该渔场面临萎缩和产量持续下滑的不利形势。通过调查与论述北太平洋鱿钓渔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北太平洋鱿鱼资源仍具有一定的开... 北太平洋鱿钓渔场是我国最早开发的传统远洋渔场之一,我国已在该渔场持续开展近30年的商业捕捞。近年来,该渔场面临萎缩和产量持续下滑的不利形势。通过调查与论述北太平洋鱿钓渔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北太平洋鱿鱼资源仍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生产渔船及捕捞设备老化、捕捞技术落后等是目前北太平洋鱿钓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北太平洋渔场鱿鱼资源分布和渔场海洋环境特征,以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有限公司作为案例,从鱿钓生产渔船的设计和布局、捕捞装备和机械配置、作业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对鱿钓渔船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的优化建议,以期为突破我国鱿钓企业在该渔场发展的瓶颈,促进北太平洋鱿钓渔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公海 鱿钓渔船 技术创新 智能专业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产养殖技术效率评估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岳冬冬 张明 +1 位作者 吴反修 俞鑫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153-164,共12页
【目的】技术效率是反映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估水产养殖技术效率对于促进不同省份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借助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对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水产养殖综合... 【目的】技术效率是反映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估水产养殖技术效率对于促进不同省份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借助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对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水产养殖综合技术效率进行评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结果对31个省份进行聚类分析,并测算技术效率有效时的投入要素冗余量。【结果】全国水产养殖综合技术效率总体偏低,均值为0.827,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93和0.89,均有提升空间;各省份水产养殖投入要素和技术应用的综合水平差异明显,其中综合技术效率有效的省份有11个、占比35.48%,而48.39%的省份综合技术效率值低于均值;各省份水产养殖规模报酬变化特征相异,其中规模报酬递增的省份数量最多(18个)、占比58.06%,说明增加投入要素规模是提高效率的可行路径;聚类分析划分的3个梯队中,包括了水产养殖主产省和非主产省,可见综合技术效率与产出规模并无直接关系。【结论】建议通过提高水产养殖规模化程度,加强水产养殖技术创新能力,合理安排水产养殖投入要素,预测预警养殖生产规模需求等措施,以促进水产养殖效率稳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技术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在水生生物中的生物累积、转化及在其他生物体内的代谢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冉茂霞 吴迪 +7 位作者 史永富 顾润润 黄冬梅 席寅峰 汤云瑜 叶洪丽 张璇 方长玲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9-1084,共16页
砷作为全球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污染物,普遍存在于淡水和海洋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生物累积性与生物毒性.水生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砷在全球生物化学循环的过程中通过迁移、累积、转化、富集在水生生物体内,产生毒性作用,而砷对... 砷作为全球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污染物,普遍存在于淡水和海洋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生物累积性与生物毒性.水生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砷在全球生物化学循环的过程中通过迁移、累积、转化、富集在水生生物体内,产生毒性作用,而砷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与其在水生生物中的赋存形态有关.目前关于砷在水生生物中的生物累积、生物转化及其代谢毒理的基础科学研究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而少有对该领域内的研究进展、研究热点、趋势方向的系统整合,本文针对这一领域文献进行梳理,系统阐述了砷在水生生物中的生物累积和生物转化情况;概述了砷在水生生物、小鼠/大鼠、人体、微生物等生物中的毒性作用及代谢机制;并提出了未来有关砷研究可关注的重点及方向.本文可为进一步阐明砷在水生生物中的生物累积转化规律及砷的代谢毒性作用,为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探索该领域内科学问题提供参考资料,同时对水产品安全、环境生态、医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生物累积 生物转化 毒理效应 代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拉利昂近海大眼裸颌鲈体长-体质量关系及相对体质量研究
4
作者 赵国庆 李帅 +4 位作者 杨嘉樑 饶欣 申丰源 黄洪亮 李灵智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3,共10页
大眼裸颌鲈(Brachydeuterus auritus)是西非塞拉利昂近海重要的经济物种,为深入了解其体长-体质量关系及健康状况,本文根据2019-2021年6个航次底拖网调查资料,采用体长对应平均体质量和相对体质量的方法,按性别分别拟合了大眼裸颌鲈的体... 大眼裸颌鲈(Brachydeuterus auritus)是西非塞拉利昂近海重要的经济物种,为深入了解其体长-体质量关系及健康状况,本文根据2019-2021年6个航次底拖网调查资料,采用体长对应平均体质量和相对体质量的方法,按性别分别拟合了大眼裸颌鲈的体长-体质量关系(WLR),并计算了其相对体质量(W_(r))指数,同时也分析了影响因子的作用。结果显示,月份和性别极显著影响体长和体质量分布(P<0.01);WLR中参数a和b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盐度显著影响b(P<0.05);lg a与b的比值受外界因素影响小,可能与自身体型及鱼体密度有关;雌雄群体间b差异极显著(P<0.01);9月、10月和12月呈负向异速生长,1月、4月和5月呈正向异速生长。W_(r)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性别和体长对其影响极显著(P<0.01),随体长增加,W_(r)表现出两种变化类型-连续增加和先增后降。盐度和b显著影响其变化类型(P<0.05),深度对其影响极显著(P<0.01)。塞拉利昂近海大眼裸颌鲈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生长特征,雌雄个体间生长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分析认为,盐度可能是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其繁殖旺期可能发生于旱季,始于12月,结束于翌年4月之前。本研究对西非塞拉利昂近海大眼裸颌鲈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提供了更新、更全面的见解,可为当前该海域大眼裸颌鲈的资源评估、开发利用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裸颌鲈 体长-体质量关系 相对体质量 环境因子 塞拉利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制后贝类中砷的形态转化及生物可及性研究
5
作者 冉茂霞 莫晓 +6 位作者 张晓莹 史永富 黄冬梅 方长玲 李思曼 田良良 吴双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6-485,共10页
砷的毒性效应与其化学形态密切相关,贝类热加工过程中砷形态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贝类膳食风险评价的结果。本研究通过蒸制处理贝类,并利用体外消化模型模拟胃肠道消化,分析了蒸制后贝类中砷的形态转化及生物可及性,同时评估了当地沿海居民... 砷的毒性效应与其化学形态密切相关,贝类热加工过程中砷形态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贝类膳食风险评价的结果。本研究通过蒸制处理贝类,并利用体外消化模型模拟胃肠道消化,分析了蒸制后贝类中砷的形态转化及生物可及性,同时评估了当地沿海居民长期食用贝类的砷暴露风险。结果表明,蒸制前花蛤、贻贝和扇贝中主要砷形态为砷甜菜碱(AsB),占比为14.77%~49.79%,砷胆碱(AsC)占比为0.68%~5.66%,二甲基砷酸(DMA)占比为0.86%~1.67%,而无机砷(亚砷酸盐AsⅢ和砷酸盐AsⅤ)仅占0.22%~1.59%,一甲基砷酸(MMA)仅在扇贝中检出;蒸制后贝类中的总砷和其他砷化合物含量与蒸制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蒸制未造成贝类中砷形态发生转化;经人工胃肠液消化后,扇贝中的AsC的生物可及性从5.71%降至2.40%,花蛤、贻贝、扇贝中AsB的生物可及性分别增加了12.14%、21.04%、13.17%,MMA、DMA、AsⅢ和AsⅤ的生物可及性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膳食途径摄入富砷贝类后低毒性有机砷没有转化为高毒性无机砷;当地沿海居民膳食摄入花蛤、贻贝和扇贝由As引起的健康风险都属于低关注级别。本研究可为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估膳食砷暴露的健康风险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生物可及性 蒸制 三门湾 体外消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栖息地研究
6
作者 陈俊霖 张胜茂 +4 位作者 崔雪森 唐峰华 李家胜 赵国庆 韩海斌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33,共13页
为分析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潜在栖息地分布与海洋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根据2016年印度洋灯光围网捕捞生产数据,使用1/4°×1/4°与1/12°×1/12°两种经纬度分辨率的同源卫星遥感数据... 为分析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潜在栖息地分布与海洋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根据2016年印度洋灯光围网捕捞生产数据,使用1/4°×1/4°与1/12°×1/12°两种经纬度分辨率的同源卫星遥感数据,包括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海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混合层厚度(mixed layer thickness,MLT)、纬向风速(zonal wind velocity,ZWV)、经向风速(meridional wind velocity,MWV)等环境参数,构造最大熵模型,并对比了结果。根据模型评估结果,择优分析了较高分辨率模型(1/12°×1/12°分辨率模型,higher resolution model,HRM)的结果,并分析了鸢乌贼潜在栖息地月间变化规律,选择每月贡献率排名前三的环境因子,筛选出关键影响因子及其最适范围。结果显示:1)两种分辨率的最大熵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均大于0.95;2)对比较低分辨率模型(1/4°×1/4°分辨率模型,lower resolution model,LRM)与HRM两种分辨率的模型,发现二者模拟鸢乌贼分布的范围差距较大,某些月份环境因子贡献率差值较大;3)5月鸢乌贼栖息地分布最广,为54°~68°E、8°~18°N;9月分布区域最为集中,仅为60°~61°E、15°~17°N;其他月份分布较为平均,都在56°~64°E、12°~18°N范围;4)SST为长期关键因子,MLT为周期性的显著关键因子,SSH与SSS为周期性关键因子。研究表明,最大熵模型适用于分析鸢乌贼栖息地的分布,能得出栖息地各月份环境因子的重要程度与最适范围,研究结果可为渔船作业范围与渔业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印度洋 鸢乌贼 栖息地模拟 最大熵模型 遥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可食用组织中镉的蓄积现状、赋存形态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7
作者 莫晓 冉茂霞 +4 位作者 史永富 叶洪丽 黄冬梅 李思曼 方长玲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5-938,共14页
镉(Cd)是一种具有“三致”效应的生物非必需重金属,容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蟹类,由于其对镉有着显著的蓄积特异性,其可食组织中的镉蓄积... 镉(Cd)是一种具有“三致”效应的生物非必需重金属,容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蟹类,由于其对镉有着显著的蓄积特异性,其可食组织中的镉蓄积特征、安全性评价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围绕三疣梭子蟹不同可食组织中的镉蓄积浓度、地区差异等展开,由于不同形态镉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毒性,研究不同形态镉在三疣梭子蟹体内的蓄积机制对人类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也已有研究人员针对镉在三疣梭子蟹体内的蓄积机制以及赋存形态进行了探索研究.为此,本文对三疣梭子蟹可食组织中总镉的含量水平、分布特征以及污染现状进行综述,同时对目前三疣梭子蟹中镉的赋存形态及人类健康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为后续三疣梭子蟹中镉蓄积机制及赋存形态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镉形态 蓄积机制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渔业政策与渔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岳冬冬 吕永辉 +5 位作者 夏芸 于航盛 李旭君 纪炜炜 阮雯 赵娜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渔民持续增收是检验渔业发展政策适应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探讨渔业政策对于促进渔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借助1978—2017年渔民收入、水产品产量以及国家级渔业政策等指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国家级渔业政策... 渔民持续增收是检验渔业发展政策适应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探讨渔业政策对于促进渔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借助1978—2017年渔民收入、水产品产量以及国家级渔业政策等指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国家级渔业政策对渔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水产品产量对渔民收入增长呈现正向影响作用,其弹性为1. 385;1985年、1997年和2013年发布的国家级渔业政策对于渔民收入增长也呈现正向影响作用,其弹性依次为0. 491、0. 456和0. 902,可见2013年发布的国家级渔业政策对渔民收入影响力最大。在渔业倡导"减量增收"的背景下,国家级渔业政策的支持效应对于促进渔民增收显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民收入 渔业政策 水产品产量 减量增收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国际贸易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旭君 岳冬冬 刘子飞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8年第4期251-258,共8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和加深,国际商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水产品国际贸易量额也得到快速增长,围绕水产品国际贸易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产品国际贸易的研究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和加深,国际商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水产品国际贸易量额也得到快速增长,围绕水产品国际贸易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产品国际贸易的研究成果,从影响水产品贸易规模的因素、区域性水产品贸易问题、水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水产品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问题以及水产品国际贸易对资源环境的影响5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述评,并提出丰富有关具体水产品品种贸易研究、深化水产品贸易与环境效应研究、完善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进一步调整中国水产品贸易进出口结构等建议,以期为明晰中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研究方向提供资料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国际贸易 影响因素 竞争力 技术壁垒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LSTM模型的远洋渔船类型识别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胜龙 史慧敏 +6 位作者 张胜茂 张涵 费英杰 王斐 金卫国 王国来 樊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5,共11页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为渔业资源和渔船捕捞活动管理和研究提供了可能。明确船舶作业类型是开展AIS信息渔业研究应用前提,为渔业研究和管理提供渔船捕捞类型基础数据支撑,保障渔船作业安全和监督非...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为渔业资源和渔船捕捞活动管理和研究提供了可能。明确船舶作业类型是开展AIS信息渔业研究应用前提,为渔业研究和管理提供渔船捕捞类型基础数据支撑,保障渔船作业安全和监督非法捕捞渔业活动,作者通过搜集整理3000多艘已知类型船舶信息,从空间、时间和行为等多方面挖掘17种船舶特征参数,采用三层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longshort-termmemory,BiLSTM)方法,分别构建渔船/非渔船类别识别模型和不同渔船类型识别模型。模型结果表明,渔船/非渔船的BiLSTM模型的训练数据集分类平均准确率为99.6%,平均精确率为99.8%;验证数据集分类平均准确率为93.6%,平均精确率为95.6%。渔船多分类模型训练数据集分类平均准确率为99.0%,平均精确率为99.3%;验证数据集分类平均准确率是97.0%,平均精确率是97.6%。作者构建的渔船/非渔船类别识别模型和渔船类别识别模型训练和验证精度都较高,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可用于主要捕捞类型渔船识别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船类别识别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岳冬冬 吴仙方 +1 位作者 徐乐俊 王宇光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2年第2期79-87,共9页
淡水养殖业是中国渔业的组成部分和水产品供给的重要来源,其绿色发展水平影响着中国渔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水平。从资源节约、空间拓展、产品绿色和环境友好4个维度,构建了淡水养殖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9年31个省份的具体情况进... 淡水养殖业是中国渔业的组成部分和水产品供给的重要来源,其绿色发展水平影响着中国渔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水平。从资源节约、空间拓展、产品绿色和环境友好4个维度,构建了淡水养殖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9年31个省份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探索性评估。结果显示,淡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较低,31个省份得分均未超过0.6,平均得分0.1934,中位数为0.1519;其中,安徽省得分最高,分值为0.5937;甘肃省得分最低,分值为0.0564;环境友好指标对各省份淡水养殖业绿色发展评价结果的贡献度最高,平均贡献率46.14%;绿色水产品品牌建设重视度低,其中18个省份“产品绿色”指标得分为0,是制约淡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探索建立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形成产业良性循环发展机制,有助于提高淡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养殖 绿色发展 指标体系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产养殖业“走出去”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翀 岳冬冬 刘兴国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8年第4期235-239,共5页
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世界水产养殖业发展树立了榜样,中国水产养殖业如何"走出去"并与世界有关国家分享发展经验、完善水产养殖业的对外区域布局以及建立与合作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联络沟通机制,需要系统思考。从区域... 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世界水产养殖业发展树立了榜样,中国水产养殖业如何"走出去"并与世界有关国家分享发展经验、完善水产养殖业的对外区域布局以及建立与合作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联络沟通机制,需要系统思考。从区域布局、产业内容、科技和参与主体方面阐述了中国水产养殖业国际合作的现状,分析了中国水产养殖业对外合作存在的有关问题,并从产业、资源、市场、信息沟通与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以期对今后中国水产养殖业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走出去 对外合作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产苗种进口特征及其对养殖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2013—2018年的数据 被引量:5
13
作者 岳冬冬 刘子飞 曹坤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0年第2期83-90,共8页
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水产苗种引进是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水产苗种引进品种繁多,水产观赏动物成为新宠,通过分析2013—2018年水产苗种进口贸易数据,其主要特征为:进口额呈下降趋势,进... 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水产苗种引进是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水产苗种引进品种繁多,水产观赏动物成为新宠,通过分析2013—2018年水产苗种进口贸易数据,其主要特征为:进口额呈下降趋势,进口种类涉及24种,部分种类的进口频率达到100%,用于水产养殖的苗种和受精鱼卵进口额分别为14061.19×104美元和632.02×104美元。从进口额数据来看,小虾及对虾、鳗鱼、受精鱼卵及其他鱼种等主要进口苗种种类对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其中鳗鱼增养殖业对进口鳗苗的依赖程度较高,平均依赖度为50.86%。提出构建养殖鱼类苗种进口预警机制,谋划养殖鱼类品种的替代策略,提高对虾苗种控制能力,做好水产苗种进口质量安全防范等建议,以保障水产养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苗种 进口 小虾及对虾 鳗鱼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水养殖综合生产效率评估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岳冬冬 李旭君 +4 位作者 郭艳宇 张明 赵娜 吴反修 于航盛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9年第4期244-249,共6页
海水养殖是中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海水养殖综合生产效率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构建海水养殖面积和养殖苗种综合性指标基础上,利用规模报酬可变(VRS)的DEA模型对2018年沿海10个省份海水养殖综合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 海水养殖是中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海水养殖综合生产效率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构建海水养殖面积和养殖苗种综合性指标基础上,利用规模报酬可变(VRS)的DEA模型对2018年沿海10个省份海水养殖综合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为:海水养殖综合生产效率整体水平较好,均值达到0.952;与规模效率相比,纯技术效率对于综合效率的贡献更大;海水养殖综合生产效率测算结果高于平均水平的省份数量达到50%;在保持产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河北、江苏、浙江和海南4个省份的投入要素规模具有一定的压缩空间。提出了优化海水养殖规模,提高海水养殖技术水平,建立资源绿色应用机制等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海水养殖综合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综合生产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法 综合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鱼类识别、计数、追踪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文杰 方辉 +7 位作者 杨胜龙 张胜茂 石永闯 吴祖立 俞圣池 熊鑫泉 杨浩东 戴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4-887,共14页
人工识别鱼类的方法需要直接接触鱼体,传统机器学习方法需要人工提取特征并设计图像向量化方法,而深度学习方法能够从输入数据中获得高级特征,进而挖掘数据的分布规律。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识别鱼类能够解放人力、规避主观识别的倾向性、... 人工识别鱼类的方法需要直接接触鱼体,传统机器学习方法需要人工提取特征并设计图像向量化方法,而深度学习方法能够从输入数据中获得高级特征,进而挖掘数据的分布规律。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识别鱼类能够解放人力、规避主观识别的倾向性、减少鱼类应激反应,对发展智慧渔业和精准养殖有积极推动作用。本研究综述了深度学习在鱼类识别任务上的应用研究,针对研究中遇到的识别问题,提出未来应推广统一的成果检测标准以明确研究方向,不断提高应用研究水平以扩展实用性更强和智能化更高的应用任务,解决设备和模型间的接口兼容问题以增强科研人员在设备和模型选择上的灵活性,以期为使用深度学习方法研究鱼类识别任务提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识别 深度学习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产养殖业生产效率评估及其对渔业统计的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岳冬冬 吴反修 +1 位作者 李欣童 张爽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1年第2期79-87,共9页
水产养殖业已经成为中国水产品产量的主要来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提升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优化选择投入产出指标,引入综合苗种指标,对2019年31个省份水产养殖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福建、江苏、湖北... 水产养殖业已经成为中国水产品产量的主要来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提升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优化选择投入产出指标,引入综合苗种指标,对2019年31个省份水产养殖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福建、江苏、湖北、广东、山东、江西和浙江7个省份的水产苗种生产实力较强,其中福建综合苗种指标的主成分得分最高,达到6.238。31个省份水产养殖综合效率均值为0.916,其中19个省份的水产养殖综合效率值大于全国平均值;技术效率均值为0.957,其中20个省份在水产养殖管理和技术投入方面有效;规模效率均值为0.956,11个省份水产养殖规模效率值小于全国平均值。最后,结合现行渔业统计指标特点,建议对水产养殖面积指标和水产苗种指标进行分类统计,以实现其与水产养殖产量指标之间的准确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综合效率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综合苗种指标 渔业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的新思路及建议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衡 张瑛瑛 叶锦玉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9年第1期30-35,共6页
远洋渔业是中国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渔业产业,发展远洋渔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增强中国综合实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升中国在全球渔业资源开发利用舞台中的话语权。针对现阶段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定位,剖析建立新型远洋渔业大国关... 远洋渔业是中国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渔业产业,发展远洋渔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增强中国综合实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升中国在全球渔业资源开发利用舞台中的话语权。针对现阶段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定位,剖析建立新型远洋渔业大国关系的重点、难点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研究认为中国应通过建立与其他渔业国家的合作共赢机制,将自身的捕捞技术和经验、发展模式优势转化为深化合作与共赢机制的内在优势,与世界各国发展建立友好型、合作型的新型渔业互信关系,构建全球海洋经济命运共同体,树立中国负责任渔业大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洋渔业 渔业转型 大国关系 合作共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河蟹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岳冬冬 朱珠 +1 位作者 曹炳忠 朱明娜 《渔业研究》 2022年第1期84-99,共16页
专利信息是掌握特定技术领域技术布局与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人工标引方法对江苏河蟹产业相关的有权专利和审中专利进行分析,基本掌握了现阶段江苏河蟹产业专利技术布局与未来发展趋势。专利技术布局特点为:无锡、南京、常州、... 专利信息是掌握特定技术领域技术布局与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人工标引方法对江苏河蟹产业相关的有权专利和审中专利进行分析,基本掌握了现阶段江苏河蟹产业专利技术布局与未来发展趋势。专利技术布局特点为:无锡、南京、常州、宿迁和苏州5个地区是江苏河蟹产业有权专利技术的主要区域创新中心,科研院所是江苏河蟹产业专利权人的主要类型,扣蟹养殖过程在有权专利中受关注度最高。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为:南京、无锡、苏州、镇江、泰州、常州、盐城和淮安8个地区是江苏河蟹产业科技创新的潜在区域创新中心,企业成为审中专利的主要创新主体,创新领域更加注重全产业链。提出推动射阳港现代水产种业产业园建设、加强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投喂技术研发应用、大力推广河蟹养殖绿色发展模式等对策建议,以促进江苏河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科技创新 专利信息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拉利昂近海黄条[鱼予]基础生物学特征研究
19
作者 张港琛 赵国庆 +1 位作者 黄洪亮 李灵智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8,共10页
黄条[鱼予](Sphyraena guachancho)是塞拉利昂近海重要的经济鱼种,为全面了解其基础生物学特征,本研究根据2019-2021年共6个科学调查航次(9月、10月、12月、1月、4月和5月)采样的2 135尾黄条[鱼予]样品,对其体长和体质量组成及关系、性... 黄条[鱼予](Sphyraena guachancho)是塞拉利昂近海重要的经济鱼种,为全面了解其基础生物学特征,本研究根据2019-2021年共6个科学调查航次(9月、10月、12月、1月、4月和5月)采样的2 135尾黄条[鱼予]样品,对其体长和体质量组成及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初次性成熟体长、摄食等级和肥满度等基础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条[鱼予]体长范围为50~845 mm,优势组为175~345 mm(占比74.52%);体质量范围为0.9~4 000.8 g,优势组为25~225 g(占比71.33%)。体长-体质量关系式为W=3.339×10^(-5)L^(2.758),呈负向异速生长。雌雄比例为0.56:1,雄性明显多于雌性。性腺成熟度以Ⅱ期和Ⅲ期为主,Ⅴ期和Ⅵ期个体占比均较少。雌雄初次性成熟体长分别为(269.982±2.340) mm、(259.846±3.397) mm。摄食等级以0级为主,随体长增加,空胃比例基本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繁殖个体的摄食强度较低。肥满度范围为0.59~1.25,随体长增加,肥满度基本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旱雨季体长、体质量分布呈现明显差异,且在旱季有较多补充群体组成,不同月份黄条[鱼予]体长、体质量分布和体长-体质量关系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体长极显著影响性腺成熟度、摄食强度(P<0.01),不同月份性腺成熟度和摄食强度差异性不显著(P>0.05)。本研究丰富了西非塞拉利昂沿岸海域黄条[鱼予]生物学特征资料,可为该海域黄条[鱼予]资源评估、开发利用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条[鱼予] 塞拉利昂 生物学特征 初次性成熟体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穴青蟹对盐度变化的生态适应及渗透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傅愔 马凌波 成永旭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4年第2期112-120,共9页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软甲纲(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青蟹属(Scylla),其野生种群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和其他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是中国传统海水养殖蟹类之一。...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软甲纲(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青蟹属(Scylla),其野生种群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和其他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是中国传统海水养殖蟹类之一。该蟹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人们对青蟹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仅通过海捕天然蟹苗或增加养殖密度,难以达到预期的产量,且不具有可持续性。合理规划拟穴青蟹养殖区域,拓展养殖空间,是推动青蟹产业迅速发展、扩大生产规模的有力举措。目前,青蟹养殖还未充分利用河口和沿岸地区众多亟待开发的不同盐度水域。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报道,总结了青蟹对盐度变化的生态适应性,尤其是盐度对青蟹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其渗透调节的分子机制,为不同盐度水域养殖推广,以及青蟹耐盐等新品种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 盐度变化 生态适应 渗透调节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