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水稻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12
1
作者 邓国卫 卿清涛 +1 位作者 徐金霞 孙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1-630,共10页
本文利用1981-2012年四川省82县的水稻单产资料,采用HP滤波法,进行水稻气象产量分离,分歉收年和成灾年两个年型,研究四川省水稻单产平均减产率、减产率变异系数和不同等级减产率风险概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成灾年风险区划指标,开展... 本文利用1981-2012年四川省82县的水稻单产资料,采用HP滤波法,进行水稻气象产量分离,分歉收年和成灾年两个年型,研究四川省水稻单产平均减产率、减产率变异系数和不同等级减产率风险概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成灾年风险区划指标,开展四川省水稻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HP滤波法可用于四川省水稻气象产量分离,四川省水稻气象产量具有显著的准4 a、7 a周期振荡特征。平均减产率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呈现"高–低–高"分布特征,80%以上县歉收年平均减产率介于2%~7%,成灾年平均减产率介于6%~15%。各县歉收年减产率变异系数介于0.6~2.2,成灾年减产率变异系数介于0~1.2;减产率变异系数相对高值区位于西南山地西部、盆地南部和盆地北部山地。各级减产率风险概率大值区主要集中于广元和巴中地区,还包括盐亭、古蔺、盐源、越西等县。四川省水稻综合气象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盆地北部、盆地南部和西南山地西部等山区,中等风险区主要分布于盆地丘陵区及盆周低山区,低风险区主要分布于盆地平原、浅丘区和凉山州中东部。风险区划结果与四川省气象灾害分布和水稻农业气象灾害分布的研究成果相吻合,可为四川省水稻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灾害 风险区划 四川 水稻 产量分离 减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泥石流灾害分区及其与诱发降水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邓国卫 孙俊 +1 位作者 郭海燕 马振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5-102,共8页
基于四川省1990-2009年泥石流灾害记录资料、常规气象站降水资料和地理信息资料,统计分析了四川泥石流灾害与地形、植被、地质等环境因子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泥石流灾害进行了分区,分析了各区泥石流灾害与诱发降水关系.结果表明,四川泥... 基于四川省1990-2009年泥石流灾害记录资料、常规气象站降水资料和地理信息资料,统计分析了四川泥石流灾害与地形、植被、地质等环境因子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泥石流灾害进行了分区,分析了各区泥石流灾害与诱发降水关系.结果表明,四川泥石流灾害可划分为川西高原河谷区、西南山地易发区、西南山地次易发区、盆周山地易发区、盆周山地次易发区、盆中区等6个环境背景相异区;各区泥石流灾害与诱发降水关系差异较大,川西高原河谷区较小短历时雨强就可诱发泥石流灾害,而盆周山地次易发区对前期降水作用依赖性相对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环境因子 易发度 分区 雨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暴雨洪涝灾情特征及主汛期环流背景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邓国卫 孙俊 +1 位作者 阮贵宾 马振锋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21-1532,共12页
利用1984-2010年四川地区暴雨致灾经济损失调查表以及1981-2010年6-9月四川地区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近30年的暴雨洪涝致灾特征,得出了洪涝年主汛期四川地区致灾暴雨的环流背景。结果表明,暴雨洪涝引起的四川受灾人口总... 利用1984-2010年四川地区暴雨致灾经济损失调查表以及1981-2010年6-9月四川地区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近30年的暴雨洪涝致灾特征,得出了洪涝年主汛期四川地区致灾暴雨的环流背景。结果表明,暴雨洪涝引起的四川受灾人口总体呈现增加趋势,特别是1999年以后,受灾人口上升趋势越来越明显;成都市的暴露度指数高但脆弱性指数低,甘孜/阿坝州的各项暴露度指标都排在全省最末。人口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存在明显的2年震荡周期。四川省暴雨中心的绵阳和巴中受暴雨洪涝灾害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的均是川东地区。洪涝年主汛期的环流背景特征是,南亚高压呈现"西部型",且较常年偏弱;洪涝年7月开始副热带高压有明显的准双周的震荡周期,对流层中高层东亚中高纬大气环流出现20~30天的低频振荡,高原低涡具有22天的震荡周期。低纬度西南气流多次向中高纬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灾情 暴露度 脆弱性 环流背景 震荡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站点的四川盆地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冉津江 齐玉磊 +1 位作者 龙治平 王腾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9-961,共13页
短时强降水突发性强、容易致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威胁。本文利用2011-2020年高密度区域自动站和国家站(1688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短时强降水(≥20 mm·h^(-1))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结果表明:... 短时强降水突发性强、容易致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威胁。本文利用2011-2020年高密度区域自动站和国家站(1688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短时强降水(≥20 mm·h^(-1))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结果表明:(1)短时强降水频次和降水量大值区主要集中在西南部高山与盆地过渡区和西北部龙门山脉一带,整体为西多东少。(2)频次和降水量在增多,强度和雨强极值在减小,降水量的增加是由频次增加导致的。(3)短时强降水出现在3-10月,较21世纪初提前了1个月,发生频次在7月达到峰值,且集中在23:00至次日07:00(北京时),占全天的56.5%。盆地整体呈单峰夜雨型结构,但西北部、东北部和中部为双峰型,且峰值时间自南向北推迟。(4)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表明西北部地质灾害数量与短时强降水频次和降水量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和0.89。对四川盆地整体而言,滑坡和泥石流在短时强降水的偏多年和偏少年表现出明显差异。四川盆地地质灾害数量呈增加趋势,而经济损失却在减少,表明防灾减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天气气候前沿预报理论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常俊 任星露 袁月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4期70-72,共3页
为满足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和国民经济全方位保障的需求,提高一线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业务与科研深度融合,实现科研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探索开展青藏高原天气气候前沿预报理论培训班型的开发。根据气象部门的组织需求和一... 为满足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和国民经济全方位保障的需求,提高一线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业务与科研深度融合,实现科研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探索开展青藏高原天气气候前沿预报理论培训班型的开发。根据气象部门的组织需求和一线业务人员的业务需求,以及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具有创新思维的培训方式,将研究性学习与探讨性培训相结合,旨在提升业务人员业务水平,开拓业务人员科研思维,并探讨了培训的必要性、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和培训内容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预报理论培训 科研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州农业气象服务模式”案例教学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柴波 许晨 +1 位作者 吴波 刘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9期253-256,共4页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积极革新教学模式,在分析崇州市气象局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典型做法的基础上,开发了“崇州农业气象服务模式”案例教学课程,并应用于气象...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积极革新教学模式,在分析崇州市气象局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典型做法的基础上,开发了“崇州农业气象服务模式”案例教学课程,并应用于气象教育培训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梳理了该案例教学课程的开发思路和流程,分析了“崇州模式”的具体内容、创新性及其对其他气象部门的借鉴价值,设计了案例课程的分组、导入、研讨和总结各环节流程,提出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和团队列名法等结构化研讨方式可以大大提升案例研讨中学员思维火花的碰撞,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该案例教学课程的开发及应用思路与流程可为各行业相关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气象干部培训 农业气象服务 崇州模式 结构化研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油菜花期低温阴雨灾害预测
7
作者 赵艺 王鑫 +3 位作者 郭翔 常俊 陈东东 杨德胜 《农学学报》 2024年第9期62-68,共7页
花期低温阴雨是四川盆区油菜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预测四川盆区油菜花期低温阴雨灾害,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1961-2020年四川盆区101个站点油菜花期低温阴雨灾害损失评估结果,依据灾损率,将各站点60 a灾害序... 花期低温阴雨是四川盆区油菜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预测四川盆区油菜花期低温阴雨灾害,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1961-2020年四川盆区101个站点油菜花期低温阴雨灾害损失评估结果,依据灾损率,将各站点60 a灾害序列划分为5个状态;利用马氏性检验筛选站点序列,选取满足预测条件的序列;对通过马氏性检验的站点序列,建立叠加马尔可夫链、加权马尔可夫链、改进叠加马尔可夫链、改进加权马尔可夫链模型预测油菜花期低温阴雨灾害,并对结果进行回代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4种模型均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其中改进后的模型预测总正确率较改进前有明显提高,且各等级灾害的预测正确率分布较改进前更加均匀,表明改进后的马尔可夫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区 油菜 低温阴雨 灾害预测 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风流场切变分歧及其对东北冷涡形成的影响机制的初步分析
8
作者 刘春 孙俊 于涵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8-487,共10页
本研究运用多尺度变换和摄动法简化正压准地转涡度方程,分析了西风流场切变对具有非线性Shrödinger孤子特征的包络Rossby孤立波的影响,并分析了具有这类波形的西风流场的拓扑结构。结果表明:(1)西风流场切变存在一临界值,当切变小... 本研究运用多尺度变换和摄动法简化正压准地转涡度方程,分析了西风流场切变对具有非线性Shrödinger孤子特征的包络Rossby孤立波的影响,并分析了具有这类波形的西风流场的拓扑结构。结果表明:(1)西风流场切变存在一临界值,当切变小于这个临界值时,流场的拓扑结构无奇异点,只有退化的中心结构,对应的西风流场为纬向流场;大于这个临界值时,流场的拓扑结构存在奇异点,西风流场则有涡旋产生。(2)流场奇异点出现位置不同,西风流场呈现不同的涡旋流型,当奇异点仅出现在系统的北部时,则西风流场呈Ω型阻塞流场;当奇异点仅出现系统的南部时,则西风流场呈倒Ω型切断流场;当奇异点在南北部均出现时,则西风流场呈偶极子型阻塞流场。(3)倒Ω型流场和偶极子型阻塞流场中,均有切断低压出现,如果切断低压在乌拉尔山附近形成,向下游运动到我国东北地区,则为东北冷涡。研究从东北冷涡的源头阻塞形势为切入点,结合阻塞的全局思想与局地特征,探讨东北冷涡的形成机制,深化了对东北冷涡形成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Shrӧdinger孤子 分歧 包络Rossby孤立波 西风流场切变 阻塞形势 东北冷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春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和气候信号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何慧根 唐红玉 +2 位作者 李永华 孙俊 王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0-1202,共13页
利用1961—2012年3—5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的海温、重庆34个站气象资料和74项环流特征指数,分析了重庆春季连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同期的大气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前期冬季的海温、OLR、大气环流以及西太... 利用1961—2012年3—5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的海温、重庆34个站气象资料和74项环流特征指数,分析了重庆春季连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同期的大气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前期冬季的海温、OLR、大气环流以及西太副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春季连阴雨有发生频率高的特征,3月最容易发生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连阴雨,其次是5月。连阴雨明显的时段重庆受影响的范围广,持续时间较长,气温偏低。东北部和西部地区出现频次较低,东南部较高。连阴雨分布主要为全市一致型和东西相反型。春季巴伦支海地区和青藏高原的500 hPa高度场偏低,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偏高,欧亚中高纬环流形势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和西太副高的减弱东退是重庆的连阴雨发生的主要因素。冬季拉尼娜事件的发生、赤道150°E地区的对流加强和鄂霍次克海地区中高层大气高压脊的建立都有利于来年春季重庆连阴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连阴雨 气候信号 拉尼娜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与副高共同影响下的华西秋雨个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冉津江 齐玉磊 龙治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9期162-166,174,共6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采用中尺度分析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对2014年9月持续13 d的连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中高纬度大气环流不断经向发展,脊前的西北气流为连阴雨提供了冷空气,副高和台风"海鸥"...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采用中尺度分析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对2014年9月持续13 d的连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中高纬度大气环流不断经向发展,脊前的西北气流为连阴雨提供了冷空气,副高和台风"海鸥"相继为四川盆地输送暖湿空气;中低层出现西南涡和切变线,有利于降水产生;前期由副高边缘提供水汽输送,动力热力条件较好,产生较强的不稳定性降水;后期由台风外围云系输送水汽,水汽条件相当,但动力热力条件较差,产生较弱的稳定性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秋雨 台风 副热带高压 中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