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气象服务评价指标权重
被引量:
48
1
作者
闫敏慧
姚秀萍
+1 位作者
王蕾
张金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0-475,共6页
在气象服务评价体系中,以气象服务总体评价为目标层,分层次确立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利用2010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中评价指标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中的9分位标度法和0.618标度法来构建判断矩阵,分析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
在气象服务评价体系中,以气象服务总体评价为目标层,分层次确立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利用2010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中评价指标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中的9分位标度法和0.618标度法来构建判断矩阵,分析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方法。分析发现,当评价指标少于5个时,可采用9分位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而当评价指标达到5个时,需采用0.618标度法来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出相应的权向量即为权重系数。将上述方法应用于2011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数据中,前后两年主要评价指标对比显示,气象服务信息内容的权重在增加,而气象知识宣传普及的权重有所减小,即公众对于气象服务信息内容更为重视,同时气象部门对于公众的气象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也取得了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
9分位标度法
0
618标度法
判断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云模型的冬小麦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以安徽省宿州市为例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德
周文鳞
杨霏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4-956,共13页
为建立冬小麦气候适宜度量化评价方法,本文基于云模型理论,依据光、温和水界限指标,采用"3En"法则确定云参数,建立日照、气温和降水对小麦生长影响的云模型。运用积分回归法,确定权重系数,采用加权综合法和几何平均法,确定不...
为建立冬小麦气候适宜度量化评价方法,本文基于云模型理论,依据光、温和水界限指标,采用"3En"法则确定云参数,建立日照、气温和降水对小麦生长影响的云模型。运用积分回归法,确定权重系数,采用加权综合法和几何平均法,确定不同生育期和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利用1954—2013年安徽省宿州市各县(区)冬小麦单产和1995—2013年观测地段产量因素等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日照适宜度可用左半云,气温和降水适宜度可用梯形云来表达。计算的冬小麦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与宿州市各县(区)冬小麦气候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观测地段的冬小麦气候产量、千粒重、每穗籽粒数和乳熟期株高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8 0(P<0.01)、0.756 1(P<0.01)、0.670 7(P<0.01)和0.464 3(P<0.05)。返青—拔节期、抽穗—乳熟期2个时期的气候适宜度与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籽粒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8 9(P<0.05)、0.710 7(P<0.01)和0.736 1(P<0.01)、0.744 2(P<0.01),拔节—抽穗期气候适宜度与单位面积穗数的相关系数为0.649 8(P<0.01)。1954—2013年宿州市日照与降水适宜度以每10年0.005和0.008的速度降低,气温适宜度以每10年0.028的速率升高。研究结果可作为评价宿州冬小麦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及制定相应策略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云模型
“3En”法则
气候适宜度
气候产量
观测产量
气候因子
生育期
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58-2019年漠河市气温及降水突变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张硕
邓博文
+5 位作者
许瑶瑶
赵俊芳
侯美亭
郭跃东
靳少非
郑德祥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7-676,共10页
采用集合经验模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以及滑动t检验方法,基于漠河市1958~2019年逐日气温及降水数据,对其进行了趋势及突变分析。结果表明,漠河市日平均温度年平均整体呈增温趋势,EEMD非线性增温速率为0.43&...
采用集合经验模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以及滑动t检验方法,基于漠河市1958~2019年逐日气温及降水数据,对其进行了趋势及突变分析。结果表明,漠河市日平均温度年平均整体呈增温趋势,EEMD非线性增温速率为0.43°C(10 a)^-1,滑动t检验显示漠河市近60年来年均温突变时间点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漠河市日最高温度年平均呈增温趋势,EEMD非线性增温速率为0.61°C(10 a)^-1,滑动t检验显示漠河市近60年来日最高温年平均突变时间点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漠河市日最低温年平均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小,整体呈增温趋势,EEMD非线性增温速率为0.21°C(10 a)^-1,滑动t检验显示漠河市近60年来日最低温年平均突变时间点为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漠河市年降雨量、夜间年降雨量和白天年降雨量均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且增加幅度远高于减小幅度,整体呈增加趋势,EEMD非线性降雨量增加速率分别为14.05 mm(10 a)^-1、7.71 mm(10 a)^-1和5.12 mm(10 a)^-1,滑动t检验显示漠河市近60年来年降雨量、夜间年降雨量和白天年降雨量均不存在时间突变点;EEMD和线性趋势分析均表明漠河市近60年来气温和降水都均呈增加趋势,但前者增加速率远高于后者,说明传统的线性趋势分析可能会低估漠河市的气温及降水的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漠河市
集合经验模分解(EEMD)
滑动t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气象服务评价指标权重
被引量:
48
1
作者
闫敏慧
姚秀萍
王蕾
张金峰
机构
黑龙江省
气象
服务
中心
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中心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0-475,共6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106037)
文摘
在气象服务评价体系中,以气象服务总体评价为目标层,分层次确立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利用2010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中评价指标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中的9分位标度法和0.618标度法来构建判断矩阵,分析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方法。分析发现,当评价指标少于5个时,可采用9分位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而当评价指标达到5个时,需采用0.618标度法来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出相应的权向量即为权重系数。将上述方法应用于2011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数据中,前后两年主要评价指标对比显示,气象服务信息内容的权重在增加,而气象知识宣传普及的权重有所减小,即公众对于气象服务信息内容更为重视,同时气象部门对于公众的气象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也取得了成效。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
9分位标度法
0
618标度法
判断矩阵
Keyword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1-9 methods of scale
0. 618 methods of scale
judgmentmatrix
分类号
P4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云模型的冬小麦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以安徽省宿州市为例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德
周文鳞
杨霏云
机构
安徽省宿州市
气象
局
安徽省合肥市
气象
局
中国气象局
气象
干部
培训
中心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4-956,共13页
基金
安徽省气象新技术集成项目(AHXJ201207)
国家公益性(气象)行业专项项目(GYHY201006027)资助~~
文摘
为建立冬小麦气候适宜度量化评价方法,本文基于云模型理论,依据光、温和水界限指标,采用"3En"法则确定云参数,建立日照、气温和降水对小麦生长影响的云模型。运用积分回归法,确定权重系数,采用加权综合法和几何平均法,确定不同生育期和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利用1954—2013年安徽省宿州市各县(区)冬小麦单产和1995—2013年观测地段产量因素等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日照适宜度可用左半云,气温和降水适宜度可用梯形云来表达。计算的冬小麦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与宿州市各县(区)冬小麦气候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观测地段的冬小麦气候产量、千粒重、每穗籽粒数和乳熟期株高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8 0(P<0.01)、0.756 1(P<0.01)、0.670 7(P<0.01)和0.464 3(P<0.05)。返青—拔节期、抽穗—乳熟期2个时期的气候适宜度与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籽粒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8 9(P<0.05)、0.710 7(P<0.01)和0.736 1(P<0.01)、0.744 2(P<0.01),拔节—抽穗期气候适宜度与单位面积穗数的相关系数为0.649 8(P<0.01)。1954—2013年宿州市日照与降水适宜度以每10年0.005和0.008的速度降低,气温适宜度以每10年0.028的速率升高。研究结果可作为评价宿州冬小麦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及制定相应策略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冬小麦
云模型
“3En”法则
气候适宜度
气候产量
观测产量
气候因子
生育期
宿州
Keywords
Winter wheat
Cloud model
'3En' rule
Climate suitability
Climatic yield
Observed yield
Climate factor
Growth period
Suzhou city
分类号
S119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S162.53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58-2019年漠河市气温及降水突变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张硕
邓博文
许瑶瑶
赵俊芳
侯美亭
郭跃东
靳少非
郑德祥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中国
气象
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中心
中国
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闽江学院海洋学院地理科学系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7-67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1099、41571097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KFA17063A。
文摘
采用集合经验模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以及滑动t检验方法,基于漠河市1958~2019年逐日气温及降水数据,对其进行了趋势及突变分析。结果表明,漠河市日平均温度年平均整体呈增温趋势,EEMD非线性增温速率为0.43°C(10 a)^-1,滑动t检验显示漠河市近60年来年均温突变时间点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漠河市日最高温度年平均呈增温趋势,EEMD非线性增温速率为0.61°C(10 a)^-1,滑动t检验显示漠河市近60年来日最高温年平均突变时间点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漠河市日最低温年平均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小,整体呈增温趋势,EEMD非线性增温速率为0.21°C(10 a)^-1,滑动t检验显示漠河市近60年来日最低温年平均突变时间点为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漠河市年降雨量、夜间年降雨量和白天年降雨量均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且增加幅度远高于减小幅度,整体呈增加趋势,EEMD非线性降雨量增加速率分别为14.05 mm(10 a)^-1、7.71 mm(10 a)^-1和5.12 mm(10 a)^-1,滑动t检验显示漠河市近60年来年降雨量、夜间年降雨量和白天年降雨量均不存在时间突变点;EEMD和线性趋势分析均表明漠河市近60年来气温和降水都均呈增加趋势,但前者增加速率远高于后者,说明传统的线性趋势分析可能会低估漠河市的气温及降水的增加趋势。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漠河市
集合经验模分解(EEMD)
滑动t检验
Keywords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Moh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
Sliding average ttest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气象服务评价指标权重
闫敏慧
姚秀萍
王蕾
张金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云模型的冬小麦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以安徽省宿州市为例
李德
周文鳞
杨霏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958-2019年漠河市气温及降水突变分析
张硕
邓博文
许瑶瑶
赵俊芳
侯美亭
郭跃东
靳少非
郑德祥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