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 被引量:128
1
作者 杨军 董超华 +5 位作者 卢乃锰 杨忠东 施进明 张鹏 刘玉洁 蔡斌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1-509,共9页
风云三号(简称FY-3)是中国第2代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系列。它的第1颗星———风云三号A星(FY-3A)于2008年5月27日上午11时02分33秒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主要是实现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遥感,以... 风云三号(简称FY-3)是中国第2代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系列。它的第1颗星———风云三号A星(FY-3A)于2008年5月27日上午11时02分33秒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主要是实现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遥感,以满足现代气象业务,特别是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同时监测大范围气象及其衍生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变化,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规律,进行气候诊断和预测提供地球物理参数,为农、林、交通、海洋、水文等多领域提供服务。FY-3A携带11个对地观测仪器,其观测数据通过星地链路进入地面接收站,并在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大楼内)汇集。在强大的计算机和网络支撑下,利用科学算法对仪器遥感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各类产品,提供给用户使用。FY-3A发射后,经过半年的在轨测试和试运行,于2009年初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卫星和地面系统状态稳定,工作正常。文中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卫星轨道、数传、仪器、数据接收、处理和产品等,尤其分析了星载仪器的主要技术特征,并给出了部分产品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A 新一代 仪器 技术特点 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静止气象卫星红外通道遥感监测中国沙尘暴 被引量:41
2
作者 胡秀清 卢乃锰 张鹏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6-275,共10页
气象卫星的红外窗区通道(8~12μm)对于通常大气气溶胶几乎没有响应,但对于较大颗粒且浓度较强的沙尘气溶胶,尤其是沙尘暴有明显的信号反应。空气中的沙尘在红外分裂窗通道表现出两个特征:一是对地表发射到空间的红外信号产生衰减... 气象卫星的红外窗区通道(8~12μm)对于通常大气气溶胶几乎没有响应,但对于较大颗粒且浓度较强的沙尘气溶胶,尤其是沙尘暴有明显的信号反应。空气中的沙尘在红外分裂窗通道表现出两个特征:一是对地表发射到空间的红外信号产生衰减,造成卫星探测到的地气系统亮温降低,这就是所谓的红外差值沙尘指数IDDI;二是沙尘粒子在红外分裂窗两个通道的比辐射率不同,11/μm比12/μm的比辐射率低,从而造成这两个通道的亮温差是负值。基于这两个特征和沙尘多通道光谱聚类法,针对静止气象卫星观测数据进行了沙尘暴卫星遥感监测业务算法开发,输出沙尘暴监测产品和红外差值沙尘指数产品,这一算法不仅用于已经退役的GMS-5卫星,而且应用于正在运行的静止气象卫星FY-2C,它还为沙尘暴的定量或半定量遥感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气象卫星 沙尘暴遥感 红外差值沙尘指数 分裂窗亮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服务保障碳市场建设需求、现状与对策
3
作者 朱永昶 陈超 +6 位作者 黄磊 王斌 张佳莹 钱拴 李贵才 张小锋 秦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5-564,共10页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全球气候治理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核心政策工具。碳市场运行涉及的能源、建筑、林业、农业等不同行业碳交易活动需要气象服务支撑。我国碳市场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交易主体与交易产品单一、市场活...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全球气候治理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核心政策工具。碳市场运行涉及的能源、建筑、林业、农业等不同行业碳交易活动需要气象服务支撑。我国碳市场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交易主体与交易产品单一、市场活力不足、市场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碳市场建设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均迫切需要完善气象服务保障。文中在阐述国内外碳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碳市场建设对气象服务保障的需求以及气象服务保障碳市场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完善体制机制、拓展服务范围、推进碳金融服务、开展国际合作及强化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提出进一步提高我国碳市场建设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气象行业拓展“气象×金融”应用场景,高质量服务保障碳市场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双碳”目标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南海水面开展我国静止气象卫星红外通道在轨辐射定标 被引量:15
4
作者 戎志国 张玉香 +5 位作者 贾凤敏 谭世祥 刘京晶 张艳 刘诚 张鹏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101,共5页
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以青海湖水面作为遥感卫星红外探测通道外场辐射定标的场地.我国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FY-2)系列是自旋稳定卫星,其红外通道无法进行在轨时的星上绝对定标,而青海湖对于位于东经105°赤道上空的FY-2卫星来说... 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以青海湖水面作为遥感卫星红外探测通道外场辐射定标的场地.我国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FY-2)系列是自旋稳定卫星,其红外通道无法进行在轨时的星上绝对定标,而青海湖对于位于东经105°赤道上空的FY-2卫星来说,卫星天顶角有36°,超过了外场辐射校正测量规范要求.本文介绍了利用我国南海海面水体辐射,进行与静止气象卫星的同步测量试验,开展卫星红外通道在轨外场辐射定标处理的可行性研究.在分别对FY-2B与FY-2C的测量数据处理后,初步确定我国南海海面可以作为我国静止气象卫星在轨辐射定标的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稳定 静止气象卫星 辐射定标 红外通道 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卫星遥感地表温度推算近地表气温方法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韩秀珍 李三妹 窦芳丽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07-1118,共12页
气温是各种植物生理、水文、气象、环境等模式或模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近地表气象参数。多年来气温数据以离散的常规气象站点观测为主,连续分布的格点气温数据则以站点资料插值而得到,分辨率低,无法反映地形等下垫面因素对局地气温的影... 气温是各种植物生理、水文、气象、环境等模式或模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近地表气象参数。多年来气温数据以离散的常规气象站点观测为主,连续分布的格点气温数据则以站点资料插值而得到,分辨率低,无法反映地形等下垫面因素对局地气温的影响,在农业气候区划等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卫星遥感地表温度算法的日趋成熟,为探讨卫星遥感地表温度数据在气温观测中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利用全中国2340个站点1998—2007年的逐旬平均最高气温数据,以及相应时段的NOAA/AVHRR旬最高地表温度数据,以线性回归及拟合模型为主,通过考虑植被指数、土地覆盖类型、季节、风速、气压、降水等各类影响因子,建立了旬最高地表温度与旬平均最高气温间的推算模型,并利用未参与建模的2002—2003年的常规气象站点气温数据,同时与推算气温和插值气温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卫星遥感地表温度数据推算的旬值气温数据可取得较高的精度,尤其在地形复杂地区以及站点稀疏地区精度明显高于插值气温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地表温度 气温 推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卫星条件植被指数监测土壤状况 被引量:36
6
作者 蔡斌 陆文杰 郑新江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5年第4期45-50,共6页
本文介绍用1985—1991年NOAA卫星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进行处理生成的条件植被指数(VCI),研究我国土壤的湿度状况,并阐述了应用VCI,结合常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监测由于干旱或大范围洪涝所造成的宏观... 本文介绍用1985—1991年NOAA卫星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进行处理生成的条件植被指数(VCI),研究我国土壤的湿度状况,并阐述了应用VCI,结合常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监测由于干旱或大范围洪涝所造成的宏观植被状况变化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对我国的干旱、洪涝状况进行宏观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条件植被指数 监测 干旱 洪涝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图像自动几何精校正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磊 冯小虎 +2 位作者 郭强 陆风 张晓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206,209,共6页
介绍了一种风云二号(FY-2)卫星图像自动几何精校正系统和方法。首先获得标称图坐标系下的二值化地标模板,然后通过Bayes后验概率,获得二值化FY-2待匹配图像;通过最大相关系数方法将地标模板与FY-2标称图进行匹配,获得地标偏移量;再通过... 介绍了一种风云二号(FY-2)卫星图像自动几何精校正系统和方法。首先获得标称图坐标系下的二值化地标模板,然后通过Bayes后验概率,获得二值化FY-2待匹配图像;通过最大相关系数方法将地标模板与FY-2标称图进行匹配,获得地标偏移量;再通过质量控制获得匹配成功的地标对,实现自动的地标匹配。最后,应用DLT变换对FY-2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大量的测试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改进FY-2可见光通道图像定位精度。几何精校正后,可见光通道图像在南北方向上的定位精度提高了31.06%,东西方向上的定位精度提高了45.21%。分析指出FY-2可见光通道图像几何精校正前后,定位精度在星下点地方时正午前后均达到最佳状态,且南北方向上的定位精度优于东西方向上的精度。同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成功率达到95.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二号 几何精校正 自动地标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资料对FY-1C/1D气象卫星进行交叉定标 被引量:14
8
作者 漆成莉 胡秀清 +1 位作者 张里阳 董超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2-901,共10页
介绍了利用AQUA卫星高光谱AIRS资料对FY-1C、FY-1D气象卫星热红外通道进行交叉定标的方法及定标结果。首先利用卫星轨道预报软件预报出AQUA与FY-1C以及AQUA与FY-1D卫星交叉点,再对交叉区域卫星资料进行像元投影和像元匹配,像元匹配包括... 介绍了利用AQUA卫星高光谱AIRS资料对FY-1C、FY-1D气象卫星热红外通道进行交叉定标的方法及定标结果。首先利用卫星轨道预报软件预报出AQUA与FY-1C以及AQUA与FY-1D卫星交叉点,再对交叉区域卫星资料进行像元投影和像元匹配,像元匹配包括时间、观测角度、环境均匀性等检验。以AIRS探测结果作为辐射基准,利用其观测值和FY-1卫星热红外通道光谱响应函数进行光谱匹配,最终得到FY-1卫星热红外通道的准真值并与FY-1卫星的业务产品进行比较分析。对FY-1C、FY-1D两年多卫星资料进行多次交叉比对,结果表明FY-1C通道4比AIRS观测亮温低1.3K左右,通道5低3.6K左右;而FY-1D通道4比AIRS观测亮温低0.3K左右,通道5低3.6K左右。这个准真值与FY-1观测的计数值进行再定标得到新的定标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定标 光谱匹配 红外定标 FY-1C/1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气象卫星资料检索系统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素娟 施进明 +1 位作者 赵立成 范天锡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4-136,140,共4页
描述一个国家级的气象卫星资料Web检索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实现。该方案采用Web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体系结构,实现并发布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气象卫星资料编目检索业务系统。检索系统建立在HP UX操作系统上,以Netscape... 描述一个国家级的气象卫星资料Web检索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实现。该方案采用Web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体系结构,实现并发布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气象卫星资料编目检索业务系统。检索系统建立在HP UX操作系统上,以NetscapeEnterpriseServer为Web服务器,Netscape公司的LiveWire为中间件,Sybase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检索系统重点突破了可视化地图框定检索关键技术,实现了快视图浏览、编目检索、各类客户端可控制的图像动画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INTRANET 气象卫星 检索 中间件 数据库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在轨交叉定标精度监测系统 被引量:5
10
作者 漆成莉 徐寒列 +1 位作者 胡秀清 殷德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1-349,共9页
为了满足定量遥感对红外探测仪器定标精度监测的需求,采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IRAS)与国际基准红外高光谱探测仪器进行交叉比对的方法,建立了FY-3C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与高光谱仪器IASI的在轨交叉定标精度监测系统.通过对2... 为了满足定量遥感对红外探测仪器定标精度监测的需求,采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IRAS)与国际基准红外高光谱探测仪器进行交叉比对的方法,建立了FY-3C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与高光谱仪器IASI的在轨交叉定标精度监测系统.通过对2014年一年的IRAS观测数据的定标精度监测和分析,结果显示,IRAS与IASI的相关系数均在O.98以上,通道1和18的定标偏差最大,分别为-3.7K和2.1K,通道9和16也有超过1K的偏差,其他通道的平均偏差均在1K以内.地表观测通道8、9、18、19、20由于受卫星观测时空变化频繁的影响偏差标准差较大,在1.5~3K左右,其他通道观测误差稳定性较好,均在1.5K以内.通道2、3、4,1O~13的定标偏差随目标亮温变化趋势不明显,通道14~20定标偏差随目标亮温变化趋势最强,最低和最高目标亮温对应的定标偏差之间的差别最大可达到5K.定标偏差的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大部分通道的定标偏差在一年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变化幅度不超过O.3K;通道15、19、20的定标偏差变化幅度约为1K,通道1、14、16、17、18定标偏差一年的变化范围达到2~4K.总之,在轨交叉定标精度监测系统为实时监测定标精度的变化提供了有效工具,为诊断仪器性能和改进定标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红外分光计 定标精度监测 交叉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探测大气CO_2浓度的通道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戴铁 石广玉 +3 位作者 漆成莉 徐娜 张兴赢 杨溯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7-585,共9页
依据红外分光计(InfraRed At mospheric Sounder,IRAS)光谱通道特征,发展了基于IRAS的大气辐射传输计算模式。以大气分子吸收光谱数据集(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HITRAN)2004为初始谱线输入资料,利用该模式模拟计算IRAS在CO2吸收... 依据红外分光计(InfraRed At mospheric Sounder,IRAS)光谱通道特征,发展了基于IRAS的大气辐射传输计算模式。以大气分子吸收光谱数据集(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HITRAN)2004为初始谱线输入资料,利用该模式模拟计算IRAS在CO2吸收带的10个通道辐射率测值对CO2浓度变化的响应,并对比了其与大气温度和水汽、O3等气体浓度误差对辐射率测值的影响,探讨了利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探测大气CO2浓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IRAS的通道4最适于用来监测大气CO2浓度的变化,当CO2体积混合比浓度变化在10×10-6时,对应的辐射率变化同仪器等效噪声辐射率相当,所以IRAS在理想状态下,最高可分辨的大气CO2浓度变化约为1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探测 CO2浓度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与X波段气象卫星信道概率统计特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秀再 郭业才 +1 位作者 陈金立 杨昌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8-484,共7页
为研究大气空间物理层对气象卫星通信的影响,将影响气象卫星信道特性的天气状态分为晴空少云、多云和阴雨天气3种情况,根据不同的静态信道特性分别推导了地面接收气象卫星信号的包络变化规律服从Rayleigh分布(阴雨天气)、Rice分布(部分... 为研究大气空间物理层对气象卫星通信的影响,将影响气象卫星信道特性的天气状态分为晴空少云、多云和阴雨天气3种情况,根据不同的静态信道特性分别推导了地面接收气象卫星信号的包络变化规律服从Rayleigh分布(阴雨天气)、Rice分布(部分阴影遮挡)、Lognormal分布(全阴影遮挡)和Gauss分布(晴空少云),并建立了相应的概率分布(PDF)仿真模型。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不同传输特性下接收信号组成成分的不同造成其包络概率密度曲线的差异,仿真模型与理论模型的概率密度曲线符合程度很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分析地面接收的气象卫星的数据误码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信道 统计特性 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轨气象卫星自动地标导航方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磊 杨忠东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9-336,共8页
该文实现了一种极轨气象卫星的自动地标导航方法。地标导航能够纠正由于姿态而引起的定位误差。首先根据当前轨道遥感卫星图像中海洋、陆地、河流等地物特征能量的概率分布情况,利用全球模板,建立地标库,然后通过最大相关系数方法计算... 该文实现了一种极轨气象卫星的自动地标导航方法。地标导航能够纠正由于姿态而引起的定位误差。首先根据当前轨道遥感卫星图像中海洋、陆地、河流等地物特征能量的概率分布情况,利用全球模板,建立地标库,然后通过最大相关系数方法计算地标偏移量,从而获得姿态偏差,之后利用计算得到的姿态偏差对遥感卫星图像重新导航,获得地理定位结果。利用FY-1D扫描辐射计的遥感数据对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自动地标导航方法可以有效纠正由姿态而引起的定位误差,达到像素级的定位精度。该方法能够突破传统地标导航方法需要丰富的遥感卫星历史资料的限制,拓展传统地标导航方法的适应范围。该方法已在我国2008年5月发射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FY-3号上得到应用,并将在下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FY-4号上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地标导航 气象卫星 地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在气象卫星云图压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翔 王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3-432,共10页
该文分析了卫星云图和自然图像在小波系数分布上的特征差异,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气象卫星云图压缩方案。方案选择对卫星云图压缩效果较好的、具有双正交性的Odegard 9/7滤波器组对卫星云图进行五级小波分解和重构;根据卫星云图小波分... 该文分析了卫星云图和自然图像在小波系数分布上的特征差异,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气象卫星云图压缩方案。方案选择对卫星云图压缩效果较好的、具有双正交性的Odegard 9/7滤波器组对卫星云图进行五级小波分解和重构;根据卫星云图小波分解系数相似性强、低频分量能量更为集中、分量系数层次衰减性明显的特点,使用改进后的零树编码算法对小波系数进行编码运算;最后,采用高效的自适应算术编码对输出数据流进行了进一步的压缩。该方法对卫星云图的压缩效果要优于经典的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在失真允许情况下,对红外云图的最大压缩比可达40:1,水汽云图达60:1,可见光云图达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云图 图像压缩 小波 零树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及其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军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3期23-28,共6页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自1988年至今,我国已先后成功发射了4颗风云-1极轨气象卫星和4颗风云-2静止气象卫星,顺利完成了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从试验到业务卫星的跨越。由"风云"气象卫星获取的地球...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自1988年至今,我国已先后成功发射了4颗风云-1极轨气象卫星和4颗风云-2静止气象卫星,顺利完成了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从试验到业务卫星的跨越。由"风云"气象卫星获取的地球大气和地表信息已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与分析等多个领域。文章介绍了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地面应用系统组成、"风云"卫星产品及应用,最后展望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极轨气象卫星 静止气象卫星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A气象卫星大气垂直探测仪器数据几何位置匹配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漆成莉 刘辉 +3 位作者 张鹏 张凤英 王模昌 殷德奎 《遥感信息》 CSCD 2007年第6期52-57,I0005,共7页
随着卫星搭载的有效载荷数目的增加,卫星数据种类也不断增加,利用有限的数据资源获得多种卫星或多种仪器遥感数据源的信息,可以增强对目标物的检测与识别能力,提高卫星遥感应用的精度、范围和效率。以风云三号气象卫星L1级模拟数据为基... 随着卫星搭载的有效载荷数目的增加,卫星数据种类也不断增加,利用有限的数据资源获得多种卫星或多种仪器遥感数据源的信息,可以增强对目标物的检测与识别能力,提高卫星遥感应用的精度、范围和效率。以风云三号气象卫星L1级模拟数据为基础,用建立匹配查找表的方法进行红外分光计、微波温度计、微波湿度计三个大气垂直探测仪器的数据几何位置匹配技术研究,把三个仪器的观测资料统一匹配到红外分光计的观测格点上,并对匹配前后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匹配结果表明,当微波湿度计观测资料匹配到与其分辨率相差不大的红外分光计格点上时,其探测资料的精度损失不大,基本上保持了原有分辨率上观测资料的数据分布信息。而当微波湿度计观测资料匹配到与其分辨率相差较大的微波温度计格点上时(从15km分辨率匹配到50km分辨率上),总的数据信息损失不大,只有一些较细致的数据纹理信息有所损失,匹配后的观测资料为卫星大气垂直探测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A 几何位置匹配 查找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气象卫星发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建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04-115,共12页
回顾了气象卫星的历史,叙述国内外气象卫星的现况和发展,评估我国可接收的气象卫星资料,并分析了气象卫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气象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林火监测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石艳军 单海滨 +1 位作者 张月维 胡民达 《森林防火》 2017年第4期32-35,共4页
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具有高频次、全覆盖优势,对林火有着非常好的监测能力。从林火遥感原理出发,首先分析了AHI/葵花8号和AGRI/风云四号仪器的特点,介绍了可用于林火探测的通道特性。然后,从火点判识算法、林火监测流程和林火反查系统3... 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具有高频次、全覆盖优势,对林火有着非常好的监测能力。从林火遥感原理出发,首先分析了AHI/葵花8号和AGRI/风云四号仪器的特点,介绍了可用于林火探测的通道特性。然后,从火点判识算法、林火监测流程和林火反查系统3个方面,研究了林火监测系统的构建,包括应用中要注意的细节和应用的尝试。其中林火反查系统是首次提出,对改进系统的算法和提高监测的准确率有重要作用。目前,AHI/葵花8号林火产品已投入本站业务使用,对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 林火监测 AHI/葵花8号 AGRI/风云四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察者模式的气象卫星数据接收与预处理调度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朝晖 朱杰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12期22-28,共7页
针对多颗气象卫星数据在国内外地面站兼容接收及统一自动批量预处理的业务需求,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构建了数据接收任务、质量文件传输、预处理与分发作业运行调度机制,实现了有效协同各种资源,对气象卫星多个有效载荷... 针对多颗气象卫星数据在国内外地面站兼容接收及统一自动批量预处理的业务需求,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构建了数据接收任务、质量文件传输、预处理与分发作业运行调度机制,实现了有效协同各种资源,对气象卫星多个有效载荷观测数据进行同步自动批量接收、传输、预处理与分发。经过实践检验,该机制简化了设计,降低了耦合度,增强了系统健壮性,满足业务调度的灵活性、可靠性、时效性要求,同时监视界面直观明了,可操作性强,为气象与气候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持续有效的海量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者模式 气象卫星 数据接收与预处理 调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敦煌戈壁场区光环境变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元 张勇 +2 位作者 胡丽琴 陆其峰 卢乃锰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31-1242,共12页
为有效评估集热塔散射辐射对敦煌场区光环境的影响程度,本文采用Monte Carlo三维辐射传输模型模拟与CE318多通道光度计等高线实测分析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以解决散射辐射交融于背景辐射中难以定量评估的问题。通过使用新型的ASC200云... 为有效评估集热塔散射辐射对敦煌场区光环境的影响程度,本文采用Monte Carlo三维辐射传输模型模拟与CE318多通道光度计等高线实测分析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以解决散射辐射交融于背景辐射中难以定量评估的问题。通过使用新型的ASC200云量自动观测仪,提高晴空辩识精度。通过开发CE318四象限定位修正算法,有效提高观测数据质量。2020年1~3月收集到的有效数据显示除了550 nm通道,集热塔未对天空漫射辐射产生明显影响。对于500 nm通道,在有效数据对应的观测几何下(距离0.87~3.07 km,观测天顶角为77.30°~51.32°),集热塔吸热器对天空漫射辐射的影响不超过0.93%。与模型模拟结果相结合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当距离电站2 km时大电站散射辐射带来的天空漫射辐射相对变化<1.62%;当与电站距离≥3 km时相对变化<0.93%。本项研究成果对利用敦煌场开展遥感定量化应用、准确评估发电站引进的不确定度因素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 敦煌 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 天空漫射辐射 三维辐射传输模拟 云量自动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