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在北京召开
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0年第6期442-442,共1页
2010年10月21日,以"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关键词 气象学会 北京 年会 中国 可持续发展 天气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气预报业务现代化发展综述
2
作者 矫梅燕 张小玲 +2 位作者 吕梦瑶 关良 钱传海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1-769,共9页
天气预报是气象业务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系统化的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和业务能力建设。回顾了天气预报业务70余年的发展进程,综述了天气学经验预报、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现代化发展以及数值预报基础上专业分工精细预报3个阶... 天气预报是气象业务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系统化的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和业务能力建设。回顾了天气预报业务70余年的发展进程,综述了天气学经验预报、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现代化发展以及数值预报基础上专业分工精细预报3个阶段的业务特点,并进一步回顾了数值模式、气象要素、灾害天气预报等专项预报业务的技术进步历程。指出,天气预报的现代化发展得益于气象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多种观测手段的融合。通过总结天气预报业务发展历程,强调了学习借鉴先进技术、科研与业务结合、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气象业务 现代化 数值预报 精细化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编寄语
3
作者 谈哲敏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气象学报》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历史最悠久的学术期刊之一。其前身可追溯至1925年7月创刊的《中国气象学会会刊》,发刊缘起为“通声气、贡所知”“记载吾同会诸人气象学术之研究,气象事业之建议,与夫会务进行之经历”。为扩大气象学术... 《气象学报》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历史最悠久的学术期刊之一。其前身可追溯至1925年7月创刊的《中国气象学会会刊》,发刊缘起为“通声气、贡所知”“记载吾同会诸人气象学术之研究,气象事业之建议,与夫会务进行之经历”。为扩大气象学术影响力、践行科学救国使命,期刊于1935年更名为《气象杂志》,1941年定名为《气象学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 气象学报 学术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繁峙白水大杏花期冻害气象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子平 郝纹进 +3 位作者 郭璐 王金凤 郗秉韬 张翠玲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4期90-91,共2页
受强冷空气影响,2018年4月5—6日山西繁峙出现低温冻害,处在花期的白水大杏冻害严重。通过对繁峙县4月4—7日的降雪、最低气温、风速及前期气温等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18年3月份气温异常偏高,杏树物侯期提前,杏树花期提前了15天... 受强冷空气影响,2018年4月5—6日山西繁峙出现低温冻害,处在花期的白水大杏冻害严重。通过对繁峙县4月4—7日的降雪、最低气温、风速及前期气温等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18年3月份气温异常偏高,杏树物侯期提前,杏树花期提前了15天左右,提高了花期冻害的风险。当强冷空气的入侵时,最低气温降至花期受冻害临界温度及以下,最低气温≤-2℃的时间持续了16 h,导致杏花遭受重度冻害,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雪和大风天气也对杏花造成不同程度伤害。雪灾、风灾和低温冻害三方面叠加导致灾情严重,杏树坐果率不到10%。对此次冻害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寻找其成因及有效的防御措施,以期在现代化天气预报技术支撑下,做到预报、预警和预防为一体,防灾减灾,降低冻害带来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峙白水大杏 花期冻害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及适应性对策 被引量:114
5
作者 肖风劲 张海东 +3 位作者 王春乙 王邦中 刘海波 王长科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27-331,共5页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的气温不断增高,降水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根据气候变化情景,从区域布局、种植结构、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以及设施农业等方面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的气温不断增高,降水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根据气候变化情景,从区域布局、种植结构、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以及设施农业等方面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混合和扩散云室对大气冰核浓度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杨绍忠 王祥国 +1 位作者 游来光 皮家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9-43,共5页
继 1 96 3年用混合云室对春季冰核浓度观测之后 ,1 994~ 1 996年 ,在同季节、同地点用混合和静力扩散云室又做了同步观测。对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得出了凝华核浓度在不同天气背景下占总冰核浓度的百分比 ,两种云室测值的对应关系 ... 继 1 96 3年用混合云室对春季冰核浓度观测之后 ,1 994~ 1 996年 ,在同季节、同地点用混合和静力扩散云室又做了同步观测。对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得出了凝华核浓度在不同天气背景下占总冰核浓度的百分比 ,两种云室测值的对应关系 ;分析了扩散云室的容积效应及冰核浓度随气压、能见度等气象因子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核 观测分析 大气 能见度 气压 凝华 扩散 浓度 春季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眼台风的自动定位方法初探 被引量:6
7
作者 冯民学 于波 +1 位作者 陈必云 周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5-17,14,共4页
利用GMS红外云图对有眼台风云系的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其云系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台风云系形状分析的自动定位方法。
关键词 台风 云系 台风分析 自动定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林火动态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8
作者 赵凤君 王明玉 +1 位作者 舒立福 王春乙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1期50-55,共6页
气候变化对林火动态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从数据获取方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角度出发对此领域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当前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对林火动态产生重要影响,全球大部分地区林火发生频率增大... 气候变化对林火动态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从数据获取方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角度出发对此领域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当前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对林火动态产生重要影响,全球大部分地区林火发生频率增大、林火强度增强;在预期继续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林火情势会更加严峻;但由于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差异,有些地区的林火动态变化不明显或呈现下降趋势。对预期气候情景下研究结论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我国与国外在此领域的研究差距及其原因。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林火动态 林火天气 可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预警 被引量:50
9
作者 杨世刚 赵桂香 +6 位作者 潘森 赵彩萍 牛永波 胡建军 王春乙 高兴龙 张伟民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3-159,共7页
利用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编印的《全国雷电灾害汇编》(1997-2006年中)10年的资料,分析了我国雷电灾害的分布和主要特征。同时,根据山西省30年来的地面气象站资料,利用自动站、闪电定位仪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等新型探测资料,采用OS... 利用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编印的《全国雷电灾害汇编》(1997-2006年中)10年的资料,分析了我国雷电灾害的分布和主要特征。同时,根据山西省30年来的地面气象站资料,利用自动站、闪电定位仪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等新型探测资料,采用OSR方法、FORTRAN和VB6.0等语言,建立了地区性雷电预警业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灾害 特征 雷电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地转Q矢量诊断场与暴雨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杨小艳 曹希孝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7-21,共5页
应用准地转Q矢量理论,分析了一次连续暴雨过程,共计算了13个时次的Q矢量及其散度、涡度、地转锋生函数等诊断场,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果,发现造成秋末冬初连阴雨中暴雨的内在机制,是冷暖空气相向运动,作顺时针旋转,螺旋式抬升... 应用准地转Q矢量理论,分析了一次连续暴雨过程,共计算了13个时次的Q矢量及其散度、涡度、地转锋生函数等诊断场,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果,发现造成秋末冬初连阴雨中暴雨的内在机制,是冷暖空气相向运动,作顺时针旋转,螺旋式抬升的结果。提出了在实际预报业务中,应用Q矢量场作暴雨落区预报的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Q矢量诊断场 准地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海温增暖对热带气旋潜在破坏力的影响:高分辨模式个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伊兰 孙源 +1 位作者 钟时 胡轶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322,共10页
以三个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为例,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海表温度(SST)敏感性数值试验,揭示了西北太平洋SST增暖对TC的强度、尺度及潜在破坏力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距TC中心100 km以内区... 以三个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为例,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海表温度(SST)敏感性数值试验,揭示了西北太平洋SST增暖对TC的强度、尺度及潜在破坏力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距TC中心100 km以内区域的SST升高有利于TC强度增加,但会减小TC内核尺度;而在距TC中心100 km以外的SST升高并不会使TC强度明显增加甚至使TC强度减弱,但同时会增加TC内核尺度。伴随着低层向眼墙的入流,升高的外区SST会使TC区表层的大气温度和湿度升高,造成眼墙附近海气温差和湿度差及向内的气压梯度力减小,进而减少进入TC眼墙内的感热和潜热,不利于TC增强,但有利于眼墙向外移动,使TC内核尺度增加。内区SST升高与外区SST升高对TC强度及尺度变化的作用机理相反。因此,当TC移过冷或暖洋面时,TC的强度和尺度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局地洋面的冷或暖状况,还取决于TC内区和外区SST的差异。由于TC内区和外区SST对TC强度和内核尺度的不同作用,可能存在一个临界范围,当暖池范围在这个临界范围之内时TC潜在破坏力随暖池范围的扩大而增大,但当暖池范围超过这个临界范围时TC潜在破坏力便不会随着暖池范围的继续扩大而增大,甚至会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潜在破坏力 海表温度 敏感性分析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云和降水微物理特征个例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淑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9-63,共5页
为了提高人工催化的效果和成功率,准确地选择催化作业时机和最佳作业部位,利用装有粒子测量系统(PMS)的飞机对2001年5月28日中国西北地区春季层状云系进行了探测飞行。将所取得的微物理资料结合卫星云图、天气实况等资料进行了分析... 为了提高人工催化的效果和成功率,准确地选择催化作业时机和最佳作业部位,利用装有粒子测量系统(PMS)的飞机对2001年5月28日中国西北地区春季层状云系进行了探测飞行。将所取得的微物理资料结合卫星云图、天气实况等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1)该地区过冷水分布的温度区间较大,这为人工增雨提供了有利条件。(2)在该个例中:粒子平均直径主要在10~20μm之间;平均粒子浓度为18.3个·cm^-3;平均含水量为0.036g·m^-3,与新疆、河北、山东等省的含水量值相当。(3)二维图像分析表明,聚并和凝华过程是冰晶增长的主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微物理 PMS 液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PP-100地面雨滴谱仪外场实用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祥国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3-47,共5页
利用1993年4—6月共4次南京降雨过程中取到的GBPP-100资料与滤纸斑点法所取资料,通过对应资料的雨滴谱基本参量的计算分析,研究GBPP-100用于外场观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瞬时雨强度变化缓慢且雨强小于16... 利用1993年4—6月共4次南京降雨过程中取到的GBPP-100资料与滤纸斑点法所取资料,通过对应资料的雨滴谱基本参量的计算分析,研究GBPP-100用于外场观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瞬时雨强度变化缓慢且雨强小于160mm·h-1的阵性降水和非阵性降水过程中,GBPP-100完全可代替滤纸斑点法用于外场观测,对雨强变化迅速阵性降水GBPP-100与滤纸斑点法取样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谱仪 降水分析 外场实用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隰县玉露香梨花期冻害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子平 王金凤 +2 位作者 郗秉韬 孟丽霞 溪玉香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1期102-104,110,共4页
利用隰县国家气象自动观测站、香梨花期冻害区南唐户村和乔村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的常规观测资料和香梨发育期观测及冻害资料,对2018年4月6—7日山西隰县香梨花期冻害发生的气象条件、果树条件、冻害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次香梨花... 利用隰县国家气象自动观测站、香梨花期冻害区南唐户村和乔村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的常规观测资料和香梨发育期观测及冻害资料,对2018年4月6—7日山西隰县香梨花期冻害发生的气象条件、果树条件、冻害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次香梨花期冻害程度判断为重度冻害。造成冻害的原因:第1,前期气温异常偏高,导致花期提前10~15 d,致使花期冻害风险加大。第2,超强冷影响,Tmin≤-5.0℃且D≥5 h,超过了果树花期重度冻害阈值Tmin≤-5.0℃且D≥1 h。第3,果树品种不同,冻害程度不同,早熟品种重于晚熟品种;同一果树,树冠顶端受冻率明显低于树冠底部。第4,气象条件相同时,冻害程度随海拔升高减轻;不同地形冻害程度不同,盆地重于山地;迎风面重于背风面。研究此次冻害目的,旨在揭示果树花期冻害的成因,为果树花期冻害预报预警及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隰县玉露香梨 花期冻害调查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数值预报发展及应用研讨会在武汉顺利召开
15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2-292,共1页
关键词 数值预报 武汉市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应用 中国气象局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业委员会 气象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