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刍动物埃立克体微滴数字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素华 王忠才 +6 位作者 黄凌哲 吕继洲 吴绍强 赵治国 付海滨 韩小虎 张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4,共5页
为建立反刍动物埃立克体(E.ruminantium)准确定量的微滴数字PCR方法(ddPCR),本研究以E.rum-inantium pCS20基因为靶基因,选取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E.ruminantium ddPCR方法。利用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检测E.ruminantium、牛... 为建立反刍动物埃立克体(E.ruminantium)准确定量的微滴数字PCR方法(ddPCR),本研究以E.rum-inantium pCS20基因为靶基因,选取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E.ruminantium ddPCR方法。利用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检测E.ruminantium、牛巴贝斯虫、牛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无形体、犬埃立克体、牛埃立克体、马埃立克体和立氏埃立克体等,结果显示仅E.ruminantium出现特异性扩增,而与其他寄生虫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将pUC57-pCS20重组质粒标准品10倍倍比稀释(1×10^(-1)拷贝/μL~1×10^(5)拷贝/μL)后,利用该dd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为1.8拷贝/μL,比相应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敏感性高10倍,本实验建立的ddPCR方法敏感性高;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变异系数(CV)均小于2%,重复性好。利用建立的ddPCR方法对50只钝眼蜱样品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反刍动物埃立克体核酸的最低拷贝数为26拷贝/μL,dd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检出率均为16.0%(8/50)。本研究首次建立的dd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E.ruminantium准确定量检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埃立克体 检测 pCS20基因 微滴数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埃立克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素华 王忠才 +5 位作者 黄凌哲 莫虹斐 吴绍强 吕继洲 赵治国 帅江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75-1982,共8页
为快速、准确地检测反刍动物埃立克体,本研究以反刍动物埃立克体pCS20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TaqMan和Eva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反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分析,并与OIE推荐的套式PCR方法一起对临床样品进... 为快速、准确地检测反刍动物埃立克体,本研究以反刍动物埃立克体pCS20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TaqMan和Eva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反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分析,并与OIE推荐的套式PCR方法一起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特异性强,与牛巴贝斯虫、牛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犬埃立克体、牛埃立克体、马埃立克体和立氏埃立克体无交叉反应;TaqMan和Eva Green荧光定量PCR对pCS20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7.4拷贝·μL^(-1)和1.74拷贝·μL^(-1),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组内和组间CV均小于1.5%。对420只钝眼蜱样本的检测显示,TaqMan和Eva Green荧光定量PCR的检出率分别为25.48%和29.29%,与套式PCR检测方法相比,敏感性更高。本研究为反刍动物埃立克体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埃立克体 pCS20基因 TaqMan荧光定量PCR Eva Green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革蜱和边缘革蜱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继洲 王振宝 +1 位作者 袁向芬 吴绍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5,共8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草原革蜱和边缘革蜱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并探讨其系统发生关系。在新疆从动物体表采集寄生蜱,形态学鉴定后,PCR扩增获得2种革蜱的16S rRNA及线粒体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分析。用Mega 5.0和M... 本研究旨在建立草原革蜱和边缘革蜱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并探讨其系统发生关系。在新疆从动物体表采集寄生蜱,形态学鉴定后,PCR扩增获得2种革蜱的16S rRNA及线粒体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分析。用Mega 5.0和Mrbayes 3.2软件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草原革蜱16S rR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草原革蜱16S rRNA序列聚类,而边缘革蜱COⅠ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边缘革蜱COⅠ序列聚类,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能简易、准确鉴定草原革蜱和边缘革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16S RRNA 草原革蜱 边缘革蜱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泰勒虫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素华 袁淑辉 +4 位作者 吴绍强 吕继洲 帅江冰 张晓峰 赵治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检测牛环形泰勒虫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牛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牛环形泰勒虫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检测牛环形泰勒虫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牛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牛环形泰勒虫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牛环形泰勒虫,而对牛巴贝斯虫、反刍动物艾立希体和弓形虫检测均为阴性;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到180拷贝/μL,比常规PCR敏感10倍;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15份临床血液样品和20只璃眼蜱进行检测,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和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86%和28.57%。本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可准确、高效检测牛环形泰勒虫,为牛环形泰勒虫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环形泰勒虫 Tams1基因 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 建立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疽杆菌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素华 帅江冰 +4 位作者 李舟 袁淑辉 吴绍强 吕继洲 赵治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58-1665,共8页
为快速和准确检测炭疽杆菌,本研究以炭疽杆菌染色体上的BA5345基因和pXO1质粒上的P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炭疽杆菌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其反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PCR方法一起对临床... 为快速和准确检测炭疽杆菌,本研究以炭疽杆菌染色体上的BA5345基因和pXO1质粒上的P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炭疽杆菌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其反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PCR方法一起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方法特异性强,与蜡样芽胞杆菌群中其他芽胞杆菌无交叉反应;对BA5345基因和PA基因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8.0和7.8拷贝·μL^-1,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组内和组间CV均小于1.5%。对35份污染皮毛样品检测显示BA5345基因和PA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80.0%和82.9%,与常规PCR检测方法相比,敏感性更高。本研究为炭疽杆菌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杆菌 BA5345基因 PA基因 双重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蜱传牛巴贝斯虫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素华 袁淑辉 +3 位作者 蔡军 帅江冰 吴绍强 张晓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1-714,共4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检测牛巴贝斯虫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牛巴贝斯虫rap-1基因保守区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经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牛巴贝斯虫套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牛巴贝斯虫,而对双芽巴贝斯虫...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检测牛巴贝斯虫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牛巴贝斯虫rap-1基因保守区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经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牛巴贝斯虫套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牛巴贝斯虫,而对双芽巴贝斯虫、牛环形泰勒虫和弓形虫的检测均为阴性;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1.3×10~1拷贝/μL,是牛巴贝斯虫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10倍,是常规PCR的1 000倍。对50只扇头蜱和微小牛蜱DNA进行检测,套式PCR、牛巴贝斯虫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和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72.0%和0。本实验建立的套式PCR检测方法适用于牛巴贝斯虫病的早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蜱传牛巴贝斯虫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巴贝斯虫 rap-1基因 套式PCR 蜱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非蜱虫套式PCR鉴定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王素华 闫宝龙 +3 位作者 吴绍强 帅江冰 张晓峰 吕继洲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探讨来自南非不同蜱种的系统进化关系,建立南非截获蜱虫的套式PCR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中蜱虫的18SrRNA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条件建立蜱虫套式PCR鉴定方法。从南非进口生牛皮上截获寄生蜱,经过形态学初步鉴定后,应用... 为探讨来自南非不同蜱种的系统进化关系,建立南非截获蜱虫的套式PCR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中蜱虫的18SrRNA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条件建立蜱虫套式PCR鉴定方法。从南非进口生牛皮上截获寄生蜱,经过形态学初步鉴定后,应用所建立的套式PCR扩增获得10种南非蜱虫(T1-T10)的18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后与NCBI中已公布的蜱虫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应用MEGA5.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T1、T2、T3、T4、T7、T8是花蜱属的亚种,T5和T6分别是牛蜱属的不同种或亚种;T9和T10是扇头蜱属的不同种或亚种。说明建立的套式PCR检测方法能够在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准确鉴定不同形态的蜱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SrRNA基因 套式PCR 鉴定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