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的现状、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雪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6,共8页
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是贯彻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度实践,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探索,对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依照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地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实务中进... 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是贯彻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度实践,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探索,对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依照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地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实务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学术研究领域也有一定的理论成果,但在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的进程中仍面临数字技术与监督业务融合之困、数据共享与治理之难、制度规范缺失之虞等诸多挑战。有效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应以明确体系建设标准、规范数据资源整合利用方式和行业管理为抓手,建立健全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的相关制度规范,加强数字纪检监察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数据价值正义、程序完善、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纪检监察体系 数字中国 全面从严治党 纪检监察大数据 制度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回补充调查的法理定位与优化路径
2
作者 常保国 胡雨晴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7,共12页
退回补充调查作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创设的新制度,其法理定位不明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些争议。在性质定位上,退回补充调查的决定主体是检察机关、实施主体是监察机关,退回补充调查期间调取证据在需遵守监察规则的同时又受到刑事诉... 退回补充调查作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创设的新制度,其法理定位不明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些争议。在性质定位上,退回补充调查的决定主体是检察机关、实施主体是监察机关,退回补充调查期间调取证据在需遵守监察规则的同时又受到刑事诉讼规范的统摄,退回补充调查发挥着“监察-诉讼”程序衔接以及实现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之间“配合制约”目标的价值,因而兼具监察和诉讼的双重属性。在阶段定位上,退回补充调查的程序启动决定权和期间案件主导权等在检察机关,因而原则上应属于审查起诉阶段,只有监察机关重新对案件作出处理才退回到监察调查阶段。基于此,退回补充调查的优化应合理平衡其监察属性和诉讼属性,强化权力制约和程序控制,并完善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回补充调查 监察调查 审查起诉 程序倒流 退回补充侦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数据侦查:以信息自决权为主线 被引量:4
3
作者 施鹏鹏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5,共11页
大数据侦查,是指侦查机关通过信息技术对存储于网络与计算机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从而发现犯罪线索、证据信息或者犯罪嫌疑人的侦查行为。相较于传统的侦查行为,大数据侦查经常用于立案前的线索收集,通过“情报—侦查”一体... 大数据侦查,是指侦查机关通过信息技术对存储于网络与计算机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从而发现犯罪线索、证据信息或者犯罪嫌疑人的侦查行为。相较于传统的侦查行为,大数据侦查经常用于立案前的线索收集,通过“情报—侦查”一体化实现更有效的犯罪预防和打击,这也在相当程度上规避了刑事诉讼所构建的侦查行为合法性审查机制,导致传统的程序制裁模式失灵,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应引入实体制裁模式,在宪法上证立信息自决权这一新型基本权利,准确理解适用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以及核心领域保护等法律原则,实现对大数据侦查的有效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侦查 信息自决权 实体制裁 法律保留 比例原则 核心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羁押及类似措施的法教义学解读及反思——以人身自由权保护为视角 被引量:13
4
作者 施鹏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114,共13页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宪法明文规定的基本权利。在刑事诉讼中,人身自由权的保护尤其需要体现在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中。刑事拘留、指定居所、逮捕和羁押均对人身自由权构成了严重的干预,因此应符合宪法正当化事由,主要包括法律保留原...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宪法明文规定的基本权利。在刑事诉讼中,人身自由权的保护尤其需要体现在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中。刑事拘留、指定居所、逮捕和羁押均对人身自由权构成了严重的干预,因此应符合宪法正当化事由,主要包括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和特殊的程序保障机制。指定居所违反了法律保留原则,剥夺人身自由的措施不应交由办案机关自行创设。刑事拘留作为紧急情况下适用的临时性强制措施,剥夺人身自由最长可达37天,显然手段与目的不成比例。逮捕应充分考虑干预手段的严重性以及国家所追求干预目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羁押应是调查和起诉刑事犯罪的最后手段。如果采取干预强度较低的措施亦可避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妨碍司法公正等,则应尽量少捕慎押,这亦符合当下的刑事政策。羁押或类羁押作为“必要之恶”的最后手段,如何谨慎且谦抑地适用,还需要判例形成更细致化的判断标准,以限制个案运用的模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身自由权 羁押及类似措施 实体制裁 法律保留原则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违法犯罪治理的权力图谱:功能配置与行权逻辑
5
作者 宗婷婷 《齐鲁学刊》 2025年第4期87-99,共13页
权力配置及其互动是职务违法犯罪治理中的核心命题,互相配合与互相制约是相关权力互动的主要模式。如果法律规范侧重强调互相配合,对互相制约着墨较少,权力互动就难以达到制度的预设效果。在确保监察权权威、高效行使的同时,需要优化相... 权力配置及其互动是职务违法犯罪治理中的核心命题,互相配合与互相制约是相关权力互动的主要模式。如果法律规范侧重强调互相配合,对互相制约着墨较少,权力互动就难以达到制度的预设效果。在确保监察权权威、高效行使的同时,需要优化相关权力的行权规则,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借助功能适当原则的分析框架,职务违法犯罪治理中的权力关系应当体现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实现权力正确且有效行使,以及形塑配合与制约并行的制度样态。应以制度化实现相关权力的功能分层,塑造程序衔接机制以实现权力间的功能互补,以及建立嵌入式的立体权力制约动态平衡机制,最终实现反腐败效能与程序正义的价值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违法犯罪 权力配置 权力互动 功能适当 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