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毛立江 陈晓东 +3 位作者 胡元洁 张颖 孙瑞焕 朴东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以复合材料学方法所得高分子水凝胶的分类。方法根据多尺度设计的观点将现有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和分析,并依据复合方式及其结构层次对水凝胶复合材料进行了分类。结果和结论提出了复合水凝胶材料的一种分类体系,其中引入了分子... 目的探讨以复合材料学方法所得高分子水凝胶的分类。方法根据多尺度设计的观点将现有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和分析,并依据复合方式及其结构层次对水凝胶复合材料进行了分类。结果和结论提出了复合水凝胶材料的一种分类体系,其中引入了分子间复合及织构复合等新概念。运用这些概念和方法有助于生物复合材料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复合材料 分类学 分子间复台 织构复合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药理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许健鹏 董浩 +1 位作者 陈之罡 杨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在缺血性脑损伤时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5组。第 1组为伪手术组 ,其余 4组剥离颈动脉后结扎 ,并切断颈总动脉。第 2组为造模组。术后第 2 0h起 ,第 3、4、5组分别灌喂中药复方水煎液Ⅰ、Ⅱ...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在缺血性脑损伤时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5组。第 1组为伪手术组 ,其余 4组剥离颈动脉后结扎 ,并切断颈总动脉。第 2组为造模组。术后第 2 0h起 ,第 3、4、5组分别灌喂中药复方水煎液Ⅰ、Ⅱ、Ⅲ号方各 1次。给药 3h后 ,第 2— 5组分别置于低氧环境 1h ,以后连续给药 7天 ,每天 1次。术后第 7天从右心房取血 ,处死动物 ,取全部右脑 ,分别测定脑组织和血清中的MDA、NOS、SOD及脑组织钙的含量 ,并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排列情况。结果Ⅰ、Ⅱ、Ⅲ号方均可降低脑组织和血清MDA的含量 ,并能降低脑组织钙的含量 (P <0 .0 5— 0 .0 0 1)。Ⅰ号方还可增加脑组织SOD的活性 ,Ⅱ、Ⅲ号方可降低脑组织NOS的活性。第 3、4、5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较整齐 ,坏死数目较造模组减少 ,其中第 4、5组更为明显。结论中药Ⅰ、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方剂 缺血性脑损伤 丙二醛 一氧化氮合成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动物实验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左旋丙交酯骨折内固定物体外降解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颖 朴东旭 +1 位作者 陈晓东 孙瑞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1-325,共5页
通过左旋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制取分子量 42万的聚左旋丙交酯 (PLLA)用于制备可降解骨折内固定物。由PLLA原料经不同的成型工艺方法制备了三种棒状骨折内固定物试样。A试样 :将PLLA块状原料直接切削加工成棒状物 ;B试样 :将A试样由乙酸乙... 通过左旋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制取分子量 42万的聚左旋丙交酯 (PLLA)用于制备可降解骨折内固定物。由PLLA原料经不同的成型工艺方法制备了三种棒状骨折内固定物试样。A试样 :将PLLA块状原料直接切削加工成棒状物 ;B试样 :将A试样由乙酸乙酯进行抽提 ;C试样 :将PLLA块状原料粉碎抽提后进行熔融挤出和热拉伸。三种试样在 37℃生理盐水缓冲液中降解 2 80天。考察了试样的分子量、弯曲性能、重量及缓冲液中乳酸浓度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不同的成型工艺 ,PLLA骨折内固定物的降解有很大差异 ,C试样的加工成型方法最为理想。因此我们认为 :用PLLA材料选定合理的成型工艺方法可以制取满足临床应用要求的骨折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LA 体外降解 成形工艺 骨折内固定物 聚左旋丙交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剂的化学活性与生物学活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宪娣 孙素元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0-13,共4页
通过对钙剂理化特性的测试,阐明了化学活性,并提出用“有效钙”作为化学活性的标志。同时测定了供试品中的微量元素和其它营养成分。通过钙在大鼠肠内吸收特性的研究,证明了化学活性和生物活性的一致性,两者对钙剂价结果完全一致。... 通过对钙剂理化特性的测试,阐明了化学活性,并提出用“有效钙”作为化学活性的标志。同时测定了供试品中的微量元素和其它营养成分。通过钙在大鼠肠内吸收特性的研究,证明了化学活性和生物活性的一致性,两者对钙剂价结果完全一致。按其质量优劣均以下列次序排列:可溶性牡蛎钙>乳酸钙>生牡蛎钙>煅解牡蛎钙≈蛋壳钙。通过对血钙、血镁的监测表明,在灌肠前、后其浓度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说明生物体对血浆中钙、镁浓度的自身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剂 生物学活性 实验研究 血镁 正常范围 肠内吸收 供试品 血钙 血浆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可分解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Ⅲ丙交酯乙交酯共聚反应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颖 威文淑 朴东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1996年第1期12-17,共6页
本文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十二烷醇为调节剂,进行丙交酯、乙交酯共聚。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分子量调节剂、单体配比等反应条件对聚合转化率、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含量0.075%、反应温... 本文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十二烷醇为调节剂,进行丙交酯、乙交酯共聚。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分子量调节剂、单体配比等反应条件对聚合转化率、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含量0.075%、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6hr为最佳反应条件,这时分子量、转化率都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高分子材料 丙交酯乙交酯 共聚物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不同转移能力小鼠前胃癌细胞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比较研究(简报)
6
作者 钱书森 王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76-476,共1页
关键词 小鼠 胃癌 癌细胞株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 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调肝对多发性硬化症康复治疗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董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1999年第4期185-187,共3页
多发性硬化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自体免疫是该病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但是目前为止尚缺乏有效的西药治疗。本文提出的“中医调肝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理论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免疫调节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4
8
作者 杨键 洪毅 +2 位作者 董浩 张宪娣 姜树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2期1054-1055,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培养人BMSC,采用含神经节苷脂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BMSC的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分化后细胞表面神经细胞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培养人BMSC,采用含神经节苷脂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BMSC的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分化后细胞表面神经细胞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丝蛋白(NF)的表达。结果神经节苷脂诱导培养6h后,细胞表现为典型神经细胞样形态,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NSE和NF呈阳性表达。结论神经节苷脂可在体外诱导人B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神经节苷脂 诱导分化 神经元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水煎液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健鹏 徐基民 +3 位作者 赵蕾 杨键 董浩 徐永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7期426-42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水煎液Ⅰ、Ⅱ、Ⅲ号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损伤有无保护作用。方法 1 6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 4组 ,第 1组每天分两次灌喂生理盐水 4ml,第 2— 4组分别每天分两次灌喂等量中药复方水煎液Ⅰ、Ⅱ、Ⅲ号 ,3天后取血 ,制...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水煎液Ⅰ、Ⅱ、Ⅲ号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损伤有无保护作用。方法 1 6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 4组 ,第 1组每天分两次灌喂生理盐水 4ml,第 2— 4组分别每天分两次灌喂等量中药复方水煎液Ⅰ、Ⅱ、Ⅲ号 ,3天后取血 ,制备血清。另取新生 48小时内的Wistar大鼠 ,在无菌条件下断头取脑 ,分离海马 ,制成细胞悬液体外培养。在培养第 7天将培养皿随机分为 5组 ,第 1组为正常对照组 ,第 2— 5组分别加入灌喂生理盐水及中药复方Ⅰ、Ⅱ、Ⅲ号的大鼠血清 ,2 4小时后 2— 5组培养皿置缺氧环境 1小时 ,之后再培养 2 4小时 ,检测各培养皿细胞存活率及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灌喂复方Ⅰ号组和Ⅱ号组大鼠血清的培养液中LDH的活性和MDA的含量明显低于缺氧对照组 ,细胞存活率高于缺氧对照组 ,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0 .0 0 1 )。结论中药复方Ⅰ号和Ⅱ号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水煎液 体外培养 大鼠 海马神经细胞 缺氧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折迭的不可逆热力学理论及蛋白质动态热力学结构(英文)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钦一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9-435,共7页
在机械力学及热力学基础上阐述蛋白质的各种物理性质是从物理学角度理解生物学的基础性工作 .详细讨论了蛋白质折迭的不可逆热力学理论 ,蛋白质动态热力学结构理论 .理论推断蛋白质动态热力学变化是一切生物学状态变化的基本热力学状态... 在机械力学及热力学基础上阐述蛋白质的各种物理性质是从物理学角度理解生物学的基础性工作 .详细讨论了蛋白质折迭的不可逆热力学理论 ,蛋白质动态热力学结构理论 .理论推断蛋白质动态热力学变化是一切生物学状态变化的基本热力学状态单位并作为分子生物学变化的分子开关 .利用此理论解释了蛋白质的物理学性质及麻醉药的生物物理学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动态热力学结构 折迭 蛋白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运动的理论分析与蛋白质结构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钦一 许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96-101,共6页
从基础物理现象出发,讨论了蛋白质的运动特点,提出了动态概念.据此分析了蛋白质折迭的物理学过程,并规范出蛋白质运动的3个原则:均一化原则、最大动态自由度原则和拓扑结构原则.结合生物学研究,提出蛋白质的生物化学三原则:选... 从基础物理现象出发,讨论了蛋白质的运动特点,提出了动态概念.据此分析了蛋白质折迭的物理学过程,并规范出蛋白质运动的3个原则:均一化原则、最大动态自由度原则和拓扑结构原则.结合生物学研究,提出蛋白质的生物化学三原则:选择原则、最低限度原则和协合性原则.相当部分生物学现象及蛋白质知识均可在此理论系统内得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动态自由度 结构 折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转移性小鼠前胃鳞癌细胞株的建立及其部分特性的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书森 刘青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8-103,共6页
为了比较研究转移性癌细胞的特性,通过克隆技术及体内移植,从具有自发血道转移能力的小鼠前胃鳞癌细胞系(MFC)中分离和建成了两株具有高转移和低转移能力的小鼠前胃鳞癌细胞株MFC-C34和MFC-C64。高转移的MFC-... 为了比较研究转移性癌细胞的特性,通过克隆技术及体内移植,从具有自发血道转移能力的小鼠前胃鳞癌细胞系(MFC)中分离和建成了两株具有高转移和低转移能力的小鼠前胃鳞癌细胞株MFC-C34和MFC-C64。高转移的MFC-C34细胞生长快,细胞倍增时间为25.2h,平均分裂指数达到72.25%,给动物皮下移植后肿瘤生长快,肺转移率达52.94%;低转移的MFC-C64细胞倍增时间为63.6h,平均分裂指数为41.33%,给动物皮下移植后肿瘤生长慢,肺转移率仅为15.62%。高低转移性鳞癌细胞株的建立,为比较研究转移性鳞癌的特性提供了两个细胞株有用的材料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癌 细胞株 转移性 胃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分子的物理运动形式及生物信号传导的物理学过程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钦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1996年第3期135-140,共6页
生物大分子的物理运动形式及生物信号传导的物理学过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研究所赵钦一编者按:康复医学在我国开展较晚,人们对之存在不同的看法是很自然的,本栏目专门给读者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争鸣园地,栏中所载文章,不代表... 生物大分子的物理运动形式及生物信号传导的物理学过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研究所赵钦一编者按:康复医学在我国开展较晚,人们对之存在不同的看法是很自然的,本栏目专门给读者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争鸣园地,栏中所载文章,不代表本刊也不代表任何组织而仅代表作者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 物理运动 生物信号传导 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物理信号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钦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1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物理因素 信号 理论 机制 康复 分子生物物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瘫患者脊神经根病变与临床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255-257,共3页
对20例脑瘫患者脊神经根光镜及透射电镜的病理形态学观察表明,患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周围神经普遍受累,以粗有髓神经纤维明显,主要为各种脱髓鞘病变,且呈髓鞘轴索分离现象。无髓神经纤维以其周围的雪旺氏细胞病变为主,束内微血... 对20例脑瘫患者脊神经根光镜及透射电镜的病理形态学观察表明,患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周围神经普遍受累,以粗有髓神经纤维明显,主要为各种脱髓鞘病变,且呈髓鞘轴索分离现象。无髓神经纤维以其周围的雪旺氏细胞病变为主,束内微血管亦发生病变。神经受损后无修复与再生。此周围神经的病变程度与病程长短及临床症状无明显关系,可能与患者患病时所处的发育阶段、中枢神经元的受损状况及后天有关反射弧的代偿性建立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脊神经根 病理与临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核苷及核苷酸对神经细胞的营养作用
16
作者 孙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1997年第1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核苷 核苷酸 神经细胞 营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