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2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螺栓预紧力监测土工离心机不平衡力的方法研究
1
作者 陈红永 牛红攀 +3 位作者 黎启胜 杨玉明 宋琼 李心耀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监测地脚螺栓轴向预紧力变化的土工离心机动态不平衡力在线测量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推导了不同的不平衡力状态下,地脚螺栓的轴向预紧力变化模型,证明了间接测试离心机不平衡力的可行性。其次,在TLJ-500型离心机上开展试验... 研究了一种基于监测地脚螺栓轴向预紧力变化的土工离心机动态不平衡力在线测量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推导了不同的不平衡力状态下,地脚螺栓的轴向预紧力变化模型,证明了间接测试离心机不平衡力的可行性。其次,在TLJ-500型离心机上开展试验,获得了动态不平衡力矩随配重变化的规律,并对测点轴向力变化进行拟合,建立了测点轴向力与不平衡质量及离心机运行重力加速度g值的关系。最后,对一个地脚螺栓的预紧力变化进行测量,通过响应面拟合可建立地脚螺栓轴向预紧力的变化与离心机运行加速度和配重质量的关联。研究表明,通过监测地脚螺栓预紧力变化获得的离心机运行不平衡力的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试验中应保持不同配重的质心一致;根据拟合式计算使转臂平衡的配重质量时,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加速度以降低离心机未甩平带来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脚螺栓 轴向预紧力 土工离心机 不平衡力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助爆环锥的微型反拱爆破片快速加压失效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梁浩 余耀文 +1 位作者 陈长海 蒲炜强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8,共9页
为探究带助爆环锥反拱爆破片在快速加压工况下的失效机理及爆破压力影响因素,结合爆破试验,对爆破片的爆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爆破片结构参数对爆破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反拱带锥型爆破片的爆破可分为稳定压缩、根部塌... 为探究带助爆环锥反拱爆破片在快速加压工况下的失效机理及爆破压力影响因素,结合爆破试验,对爆破片的爆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爆破片结构参数对爆破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反拱带锥型爆破片的爆破可分为稳定压缩、根部塌陷、高速翻转-刺破和高速翻转-断裂4个阶段。其中,爆破片的根部塌陷主要由压缩膜力引起;在根部塌陷之后,爆破片丧失了稳定性,并开始高速翻转;爆破片与助爆环锥接触后,接触区域的膜力和剪力迅速增大,超过屈服极限,此时,爆破片的断裂失效模式为拉伸-剪切混合失效。爆破片的爆破压力受爆破片拱高、厚度及直径影响较大,受助爆锥结构参数的影响很小。爆破片的爆破压力随拱高和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随厚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反拱爆破片结构优化设计及其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拱爆破片 爆破压力 失效机理 助爆环锥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的热老化力学性能与本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昭男 陈军红 +1 位作者 黄西成 邱勇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4-269,共16页
橡胶由于其优良的弹性、强度、绝缘性和韧性,常被制作成隔振、密封和轮胎等多种关键性部件。热老化是影响橡胶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会造成橡胶部件提前失效,降低橡胶部件所在工程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建立精确的橡胶热老化本构模型是有效... 橡胶由于其优良的弹性、强度、绝缘性和韧性,常被制作成隔振、密封和轮胎等多种关键性部件。热老化是影响橡胶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会造成橡胶部件提前失效,降低橡胶部件所在工程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建立精确的橡胶热老化本构模型是有效预测橡胶使用寿命并优化设计其性能的关键。目前,研究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橡胶热老化力学性能试验,并提出了多种橡胶热老化本构模型,将这些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对全面认识、使用和进一步发展橡胶热老化本构模型十分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橡胶在热老化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随后对现有橡胶热老化本构模型进行了分类,分别为唯象经验本构模型、基于化学机制的本构模型、基于化学结构因子的本构模型和基于物理信息的神经网络本构模型,然后对各类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介绍了模型的应用,最后对橡胶热老化本构模型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热老化 力学性能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气填充对冷冻靶温度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4
作者 周旭 胡宇鹏 +3 位作者 李明海 徐建国 王易君 毛勇建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4-761,共8页
惯性约束聚变冷冻靶制备中,为实现靶丸点火,需将柱腔内低压氦气填充至高压。为解决氦气填充过程中的热物理问题,本文基于CFD数值方法,研究了冷冻靶内流场与靶丸表面温度场随氦气填充速度、温度以及稳态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填充... 惯性约束聚变冷冻靶制备中,为实现靶丸点火,需将柱腔内低压氦气填充至高压。为解决氦气填充过程中的热物理问题,本文基于CFD数值方法,研究了冷冻靶内流场与靶丸表面温度场随氦气填充速度、温度以及稳态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填充过程,高温氦气烘烤靶丸南半球,导致其温度明显高于北半球,且改变氦气填充速度对靶丸表面温度的影响远小于对填充温度的。稳态阶段氦气填充压力为10 kPa时,靶丸南北极温度接近,但随着氦气填充压力的升高,自然对流效应加强,导致北极与南极温差不断升高,通过参数分析得到临界填充压力为100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靶 氦气填充 稳态压力 温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减振器高周疲劳失效研究
5
作者 彭云强 贾东 +2 位作者 陈志 钟卫洲 高洋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54,共8页
金属减振器作为新型减振器件已广泛用于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的结构减振,因此,其疲劳可靠性直接影响着被减振结构的安全性。为获取金属减振器高周疲劳性能,该文设计金属减振器专用非标疲劳试验夹具,通过开展减振器对称疲劳加载试验,并借... 金属减振器作为新型减振器件已广泛用于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的结构减振,因此,其疲劳可靠性直接影响着被减振结构的安全性。为获取金属减振器高周疲劳性能,该文设计金属减振器专用非标疲劳试验夹具,通过开展减振器对称疲劳加载试验,并借助扫描电镜和三维断层扫描设备对金属丝组件开展微观分析,成功获取金属减振器疲劳掉渣和疲劳松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加载频率低于80 Hz时,加载频率对减振器疲劳试验结果影响较小,金属减振器下端疲劳磨损掉渣现象比上端更加严重,当金属减振器疲劳位移振幅超过初始预紧量时,减振器容易出现疲劳松动现象,以此为判据确定金属减振器的疲劳失效寿命。由此,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具有普适性的金属减振器疲劳失效寿命测试方法,成功实现对TSJ型金属减振器疲劳失效寿命测试,并掌握其微观失效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减振器 结构可靠性 高周疲劳 失效规律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用涡扇发动机尾喷管战伤致推力损失特性研究
6
作者 李天宇 冯晓伟 +3 位作者 卢永刚 余春祥 王守乾 聂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2-359,共8页
针对亚音速巡航导弹威胁下防空反导的军事需求,通过对导弹各部件易损性与可研性分析,确定其搭载的低速弹用涡扇发动机尾喷管为研究对象.基于空气动力学与航空发动机原理,分析尾喷管各处截面参数变化过程,提出了典型涡扇发动机尾喷管因... 针对亚音速巡航导弹威胁下防空反导的军事需求,通过对导弹各部件易损性与可研性分析,确定其搭载的低速弹用涡扇发动机尾喷管为研究对象.基于空气动力学与航空发动机原理,分析尾喷管各处截面参数变化过程,提出了典型涡扇发动机尾喷管因破孔战伤气流泄漏而导致发动机推力损失的数学模型.以美国BGM-109C型“战斧”巡航导弹搭载的F107-WR-400系列弹用涡扇发动机为例,运用提出的模型计算了其尾喷管不同受击工况下该型发动机的推力损失情况.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不同位置的破孔将会对发动机造成不同程度的推力损失;破孔尺寸与发动机推力下降情况成非线性关系;相同战伤情况下发动机推力损失程度也与其工作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航导弹 涡扇发动机 尾喷管 破片战伤 推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合多孔结构的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7
作者 许爽 邓庆田 +3 位作者 李旺斐 李新波 宋学力 温金鹏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6,共9页
基于六边形和内凹形两种基本构型,采用实验测试和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三点弯曲作用下层合多孔结构裂纹扩展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胞元铺设方向的角度对层合多孔结构破坏形式、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模型的裂纹扩展路径会向... 基于六边形和内凹形两种基本构型,采用实验测试和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三点弯曲作用下层合多孔结构裂纹扩展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胞元铺设方向的角度对层合多孔结构破坏形式、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模型的裂纹扩展路径会向裂纹扩展抑制能力较弱层的裂纹扩展路径偏转;强度低的一侧会发生更大的变形,从而导致模型向强度高的一侧偏转;在一些角度组合下,双层模型承载力和韧性相较于对应的单层模型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多孔结构 三点弯曲实验 裂纹扩展 聚乳酸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oP算法的机动飞行动作识别方法研究
8
作者 罗鹏 胡荣华 舒杨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6,共8页
飞行机动动作识别主要用于飞行员训练质量评估、飞行作战时的辅助决策等场景。为实现基于飞行参数的飞行机机动识别,研究了模式袋(bag of patterns,BoP)算法,针对算法在多维时间序列应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后的算法对飞行姿态... 飞行机动动作识别主要用于飞行员训练质量评估、飞行作战时的辅助决策等场景。为实现基于飞行参数的飞行机机动识别,研究了模式袋(bag of patterns,BoP)算法,针对算法在多维时间序列应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后的算法对飞行姿态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飞行机动识别分析。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oP算法能提高飞行机动识别的准确率和置信度,通过该算法提取的飞行参数特征能更好地表征具体的飞行机动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多维时间序列 机动飞行动作 特征降维 飞行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矩形反射镜周向支撑方法研究
9
作者 肖尧 汪宝旭 朱明智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0-295,311,共7页
针对大型固体激光装置中大口径传输反射镜的面型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周向开孔的大口径矩形反射镜支撑方法,以及3种支撑布局结构。通过仿真分析获得了不同支撑布局的支撑结构参数对镜面面形精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菱形支撑布... 针对大型固体激光装置中大口径传输反射镜的面型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周向开孔的大口径矩形反射镜支撑方法,以及3种支撑布局结构。通过仿真分析获得了不同支撑布局的支撑结构参数对镜面面形精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菱形支撑布局的镜面面型精度更优,且在45°姿态条件下,镜面重力变形的总体和残余面型畸变的PV值均接近λ/6,验证了支撑方法的可行性。该研究为传输反射镜支撑布局选择和镜片结构参数确定提供了依据,也为传输反射镜支撑方案和结构详细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装置 传输反射镜 面型精度 反射镜支撑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碳/碳复合材料高温动态压缩力学行为研究
10
作者 龚芹 黄西成 +1 位作者 陈军红 段裕熙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78,共11页
利用材料试验机和具有高温同步加载能力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研究了三维编织碳/碳复合材料在室温(25℃)准静态和25~900℃时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强度受纤维取向、应变率和温度三个因素的影响。在相同的应变... 利用材料试验机和具有高温同步加载能力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研究了三维编织碳/碳复合材料在室温(25℃)准静态和25~900℃时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强度受纤维取向、应变率和温度三个因素的影响。在相同的应变率和温度下,复合材料Z向强度均大于XY向强度。随着应变率增加,复合材料XY向和Z向强度均增加,表现出正的应变率效应。随着温度从室温增加到900℃,复合材料XY向和Z向强度均先增加,在600℃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强度开始下降。静动态加载下,XY向复合材料均发生剪切失效,但动态剪切断裂角小于准静态情况。随着应变率增加,Z向复合材料断裂模式从剪切失效转变为基体压碎和部分纤维折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动态压缩 高温 力学性能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截锥壳静气动弹性响应分岔研究
11
作者 石乔木 石先杰 +1 位作者 李鹏 张德春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9,I0001,共10页
为探究薄壳结构的气动弹性失稳问题,设计和完成了低速轴向气流中薄壁截锥壳结构的静气动弹性响应风洞实验。实验中观测到截锥壳出现了显著的非线性响应行为:随着风速的连续变化,结构呈现典型的5瓣式小幅变形向4瓣式大幅变形的突跳现象... 为探究薄壳结构的气动弹性失稳问题,设计和完成了低速轴向气流中薄壁截锥壳结构的静气动弹性响应风洞实验。实验中观测到截锥壳出现了显著的非线性响应行为:随着风速的连续变化,结构呈现典型的5瓣式小幅变形向4瓣式大幅变形的突跳现象。为揭示系统出现这种非线性响应的分岔机理,基于非线性壳体变形理论,提出了截锥壳稳态气动力的简化计算模型,计算和重现了系统响应分岔过程,准确捕捉到了分岔的临界风速。结果表明,考虑结构非线性时,系统响应分岔的临界风速(非线性失稳风速)低于线性系统的失稳临界风速;系统在升、降速阶段会呈现不同的响应路径,具有复杂的全局分岔行为,这本质上是轴向稳态气流“冲击”壳体所诱发的结构非线性屈曲问题。本文研究为薄壁结构的气动弹性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轴向气流 薄壁截锥壳 响应分岔 非线性屈曲 风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活性破片侵彻双层靶毁伤行为研究
12
作者 李德贵 聂源 +3 位作者 仝远 冯高鹏 钟世威 熊玮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88,155,共7页
为研究典型速度下钨锆非晶合金破片对不同组合双层靶标的毁伤效应,采用弹道枪试验对破片速度、靶板材料强度、靶板厚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着靶速度、靶板材料强度、靶板厚度对锆基非晶合金破片的冲击释能特性有显著影响。... 为研究典型速度下钨锆非晶合金破片对不同组合双层靶标的毁伤效应,采用弹道枪试验对破片速度、靶板材料强度、靶板厚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着靶速度、靶板材料强度、靶板厚度对锆基非晶合金破片的冲击释能特性有显著影响。侵彻薄靶时,破片毁伤能力和效率随着速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薄靶强度增加有利于破片对靶后目标的毁伤效应;侵彻厚靶时,在650~1400 m/s速度区间内,破片毁伤能力和效率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大强度较低的前靶板厚度,有利于增加钨锆破片对后靶的毁伤效果;增大强度较高的前靶板厚度,破片在迎弹靶靶前破碎程度显著增强,使得破片对后靶的毁伤面积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破片 非晶合金 侵彻双层靶 弹道枪 高速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氧透氢高选择性吸氢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3
作者 卢苏阳 朱松 +5 位作者 刘颖彘 马家骏 曾文文 詹浩然 梅军 邢涛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57-160,166,共5页
1,4-双(苯基乙炔基)苯作为吸氢材料存在使用后难以收集以及在氢氧混合气环境中吸氢反应生成水的问题。通过制粒、压片和包衣工艺制备了阻氧透氢高选择性吸氢微胶囊,该方法制备的吸氢微胶囊兼具包衣层完整、吸氢速率快,饱和吸氢量高(202.... 1,4-双(苯基乙炔基)苯作为吸氢材料存在使用后难以收集以及在氢氧混合气环境中吸氢反应生成水的问题。通过制粒、压片和包衣工艺制备了阻氧透氢高选择性吸氢微胶囊,该方法制备的吸氢微胶囊兼具包衣层完整、吸氢速率快,饱和吸氢量高(202.6mL/g),氢气氧气消耗比高以及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等特点,这种吸氢微胶囊适用于复杂气体环境中的吸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氢剂 微胶囊 气体选择性 氧气阻隔性 透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rNi合金静动态物理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晓霞 余勇 +1 位作者 谭云 陈裕泽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7-412,共6页
以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的位错动力学为基础,将FeCrNi合金的流动应力分解为非热应力和热激活应力两部分.通过对该合金屈服应力随温度变化特性、屈服应力的应变速率特性、孪晶组织的温度特性及位错组态的应变速率特性进行分析,认为非热应力... 以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的位错动力学为基础,将FeCrNi合金的流动应力分解为非热应力和热激活应力两部分.通过对该合金屈服应力随温度变化特性、屈服应力的应变速率特性、孪晶组织的温度特性及位错组态的应变速率特性进行分析,认为非热应力不只是应变的函数,还与温度和应变速率相关,因此对Johnson-Cook模型方程形式进行修正以描述非热应力.同时认为影响热激活应力的微结构参数主要为位错阻碍间距△l,定义并推导出表征△l演化的g函数的表达式,将其引入Kocks的热激活方程,从而建立FeCrNi合金的物理型本构模型.该模型初步实现了对FeCrNi合金从室温到高温、从准静态到动态塑性变形行为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Ni合金 非热应力 热激活应力 位错动力学 位错阻碍间距 物理型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样机技术在复杂产品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云斌 王峰军 +1 位作者 韦力凡 何良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简要介绍了数字样机技术的特点和意义,给出了数字样机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复杂产品工程设计的特点,分析了复杂产品工程设计阶段的对数字样机平台的需求,确定了数字样机平台功能分析。基此分析了数字样机平台的总体框架和逻辑架构,重点... 简要介绍了数字样机技术的特点和意义,给出了数字样机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复杂产品工程设计的特点,分析了复杂产品工程设计阶段的对数字样机平台的需求,确定了数字样机平台功能分析。基此分析了数字样机平台的总体框架和逻辑架构,重点分析了设计验证与优化、设计协同、维护支持的实现方法,给出了数字样机技术的部分应用示例。结合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下一步急需开展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样机 虚拟现实 虚拟装配 虚拟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属性的虚拟对象行为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云斌 何良莉 +1 位作者 张怀宇 韦力凡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47-2752,共6页
目前虚拟装配/维修研究中提出的基于物理属性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由于求解复杂性和仿真实时性的要求,较难在实际仿真过程中得到应用。简要分析了虚拟仿真中基于物理属性的建模与仿真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产品层次信息模型及其实现方法,给出... 目前虚拟装配/维修研究中提出的基于物理属性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由于求解复杂性和仿真实时性的要求,较难在实际仿真过程中得到应用。简要分析了虚拟仿真中基于物理属性的建模与仿真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产品层次信息模型及其实现方法,给出了基于物理属性快速建模方法。建立了通过矩阵来描述虚拟对象行为特性的方法,基此给出抓取/放置、移动和意外跌落情况下虚拟对象的行为特性描述。分析了虚拟对象的行为仿真方法,包括力的输入方法与力反馈的方法,结合一个具体工程示例,给出了产品行为特性仿真及其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属性 行为仿真 虚拟对象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样机的虚拟维修系统总体框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云斌 何良莉 +1 位作者 陈刚 韦力凡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5-247,共3页
虚拟维修系统是解决产品维修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虚拟维修研究侧重在关键技术研究,缺乏完整的虚拟维修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总体框架,限制虚拟维修系统应用。简要分析了虚拟维修系统研究的现状,分析了支撑虚拟维修的沉浸式虚拟维修... 虚拟维修系统是解决产品维修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虚拟维修研究侧重在关键技术研究,缺乏完整的虚拟维修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总体框架,限制虚拟维修系统应用。简要分析了虚拟维修系统研究的现状,分析了支撑虚拟维修的沉浸式虚拟维修环境的组成,针对应用需求给出了相应的沉浸式虚拟维修环境配置。针对复杂产品的维修性设计特点,提出了基于数字样机的虚拟维修系统总体框架。采用IDEF0分析方法,对虚拟维修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功能分析,阐述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及实现方法。给出了基于数字样机的虚拟维修系统应用示例。结合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下一步虚拟维修系统研究急需开展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数据管理 总体框架 虚拟维修 数字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甲/侵彻问题的若干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8
作者 陈小伟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6-351,共36页
作为爆炸力学的一个分支,穿甲/侵彻力学是研究高速/超高速弹体撞击靶体后,钻入或穿透靶体的力学,又称终点弹道学.综述作者及其合作者最近几年在穿甲及侵彻力学领域的若干工程研究工作,包括混凝土靶的侵彻和穿甲、控制刚性弹侵彻动力学... 作为爆炸力学的一个分支,穿甲/侵彻力学是研究高速/超高速弹体撞击靶体后,钻入或穿透靶体的力学,又称终点弹道学.综述作者及其合作者最近几年在穿甲及侵彻力学领域的若干工程研究工作,包括混凝土靶的侵彻和穿甲、控制刚性弹侵彻动力学的无量纲数、金属靶穿甲的理论模型、钻地弹的相关力学问题、穿甲弹体的破坏与失效等.同时也给出该领域的国外最新研究工作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甲 侵彻 刚性弹 混凝土 结构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时变演化特征的硅泡沫垫层非线性黏弹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志庚 万强 +1 位作者 牛红攀 靳凡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4,共8页
基于黏弹性基本理论,引入材料非线性特征,考虑了材料加载、保载应力松弛历史、老化效应以及黏弹性模型各运动单元退化的差异性,并从两种老化机制出发,获得了老化硅泡沫垫层力学模型以及长时应力松弛硅泡沫垫层接续加载力学模型.模型机... 基于黏弹性基本理论,引入材料非线性特征,考虑了材料加载、保载应力松弛历史、老化效应以及黏弹性模型各运动单元退化的差异性,并从两种老化机制出发,获得了老化硅泡沫垫层力学模型以及长时应力松弛硅泡沫垫层接续加载力学模型.模型机理清晰,能够反映材料服役历史信息及其对力学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泡沫垫层 非线性黏弹性 应力松弛 老化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1钛合金动态热塑互动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军红 尹标 +2 位作者 徐伟芳 张方举 谢若泽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98,共11页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TC11钛合金平板帽形试样进行动态加载,基于高频红外点阵测温技术捕捉了剪切区温升随加载时间变化的历程,结合热传导理论分析和动态剪切数值模拟,分析了动态剪切过程中剪切区温升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研究...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TC11钛合金平板帽形试样进行动态加载,基于高频红外点阵测温技术捕捉了剪切区温升随加载时间变化的历程,结合热传导理论分析和动态剪切数值模拟,分析了动态剪切过程中剪切区温升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动态剪切加载下,TC11钛合金表现出脆性的变形行为,剪切区最高温升为430℃,且在实验所覆盖的加载速率范围内,加载速率对动态剪切温升影响不明显;显著的温升主要集中在剪切区中心附近100μm量级区域内,温升区具有高度局部化的特征,且剪切区维持较高温度所持续的时间在10μs量级。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发现,动态加载下剪切区内最高温度可达751℃,剪切区温度时空分布规律与实验结果保持一致。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均显示,剪切区最高温升发生在材料断裂时刻,表明剪切区显著温升应来源于剪切变形造成的应变高度集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剪切 钛合金 温升 热传导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