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乌素沙地农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包含 侯立柱 +2 位作者 沈建根 郑涵 张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01-1309,共9页
毛乌素沙地农业种植以春玉米为主,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对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原位试验为主,通过对地下水、土壤含水率、土水势、灌溉降雨、蒸腾蒸发等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对... 毛乌素沙地农业种植以春玉米为主,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对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原位试验为主,通过对地下水、土壤含水率、土水势、灌溉降雨、蒸腾蒸发等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对毛乌素沙地春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与土壤水之间存在明显的水力联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深度土壤含水率与地下水埋深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其中40-60 cm深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大于0.8;地下水位的下降降低了土壤含水率稳定层的位置,削弱了上下层土壤之间的水力联系,不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玉米需水量增加和地下水位下降均会导致土壤含水率在垂向剖面上的不规律变化增强。通过对土壤含水率和土水势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在玉米从苗期至蜡熟期的生长过程中,土壤水分动态经历了弱—强—弱的变化过程,并且20 cm深土层是春玉米的主要吸水层,30-40 cm是相对干燥层,由于田间灌溉在春玉米发生水分胁迫时进行,因此可利用30 cm和40 cm深土层含水率判断玉米是否需要灌溉。受春玉米生理作用影响,当10 cm深处土水势值下降到低于-0.18 bar时会出现根系提水现象。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毛乌素沙地地区的农田水分利用及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春玉米 地下水埋深 土壤含水率 土壤水分动态 根系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柱排水真空阻滞效应的试验和动力学解释 被引量:1
2
作者 董佩 王旭升 +1 位作者 万力 陈添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61-1667,共7页
含低渗透盖层的强透水层在排水过程中可能产生包气带真空并阻滞排水。这种真空阻滞效应具有什么动力学特征,是岩土渗流领域有待解决的新课题。以细砂作为粗砂的盖层,进行了双层结构砂柱的排水试验,观测到了包气带真空度先快速增大,然后... 含低渗透盖层的强透水层在排水过程中可能产生包气带真空并阻滞排水。这种真空阻滞效应具有什么动力学特征,是岩土渗流领域有待解决的新课题。以细砂作为粗砂的盖层,进行了双层结构砂柱的排水试验,观测到了包气带真空度先快速增大,然后缓慢减小的过程,排水速率显著低于无细砂覆盖的情况。细砂盖层厚度越大,真空阻滞效应越强烈。基于水-气渗流理论提出了解释试验现象的水流方程和气流方程,并得到了排水早期和后期真空度变化的近似解析公式,说明真空度峰值随盖层厚度呈非线性增加趋势。对试验结果进行参数分析,发现盖层透气性在排水后期明显大于早期,反映了盖层含水率对透气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真空 细砂 渗透性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统计法和对井功率法的北京市地热供暖潜力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湲 周训 +1 位作者 沈晔 赵敬波 《资源与产业》 2017年第2期82-88,共7页
采用数学统计法和对井功率法两种地热供暖潜力的估算方法,分别计算北京市10个地热田的地热资源量,用来重新估算北京市地热能的供暖潜力。估算结果表明:在抽灌井间距为300 m的条件下,对井抽灌系统的热影响范围为36×10~4m^2,每平方... 采用数学统计法和对井功率法两种地热供暖潜力的估算方法,分别计算北京市10个地热田的地热资源量,用来重新估算北京市地热能的供暖潜力。估算结果表明:在抽灌井间距为300 m的条件下,对井抽灌系统的热影响范围为36×10~4m^2,每平方公里热田范围内可容纳的地热井抽灌系统约2.78个;在地热水100%回灌条件下,采用对井抽灌方式,抽灌井间距为300 m时,利用统计法计算的北京市10个地热田(面积为2 760 km^2)的可供暖潜力为2.75×10~8m^2,利用对井功率法计算的北京市地热供暖潜力为3.01×10~8m^2;采用地热梯级利用,结合其他辅助清洁能源调峰方式,全市热田面积内可供暖面积为8.60×10~8m^2。采用对井系统供暖可大大提高布井密度,有助于推进北京甚至全国范围内地热供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统计法 对井功率法 梯级利用 地热利用 供暖潜力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