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9篇文章
< 1 2 1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矿产资源(含能源资源)类优秀研究生培养的现实性与途径——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华 吴巧生 《理论月刊》 2007年第4期94-96,共3页
本文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出发,基于国家发展与人类生存的需要探讨矿产资源(含能源资源)类研究生人才大量涌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从学校主体学科(含学位点)现状、特点及应用领域出发探讨了培养... 本文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出发,基于国家发展与人类生存的需要探讨矿产资源(含能源资源)类研究生人才大量涌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从学校主体学科(含学位点)现状、特点及应用领域出发探讨了培养优秀的矿产资源(含能源资源)类研究生的现实性;最后探讨了矿产资源(含能源资源)类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研究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储层地质力学研究进展、挑战及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尹帅 张子阳 +10 位作者 王濡岳 刘翰林 许自强 王敏捷 刘寅 刘敬寿 徐珂 鞠玮 冯少柯 何建华 王茂森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7,共15页
中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是未来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开展储层地质力学研究可以为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此,通过系统总结深层/超深层储层地质力学勘探进展与研究成果,探讨了该领域存在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中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是未来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开展储层地质力学研究可以为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此,通过系统总结深层/超深层储层地质力学勘探进展与研究成果,探讨了该领域存在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岩石力学层”是储层地质力学评价的核心,其包含岩石力学参数、地应力、地层压力、裂缝系统及脆性5个关键要素,共同控制了深层岩体变形、运动及破坏等复杂地质力学作用过程。②板块相互作用及地幔对流为构造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驱动力,构造体系为岩石力学层演变提供了特定构造条件和应力场背景。③深层/超深层油气运聚受控于地质力学作用过程,表现为“构造应力—流体势能—断缝系统联合控制流体运移路径;超压大幅度抵消上覆载荷及热应力,水平应力差较小;中性面原理适用于深层变形岩体裂缝预测,裂缝对深层油气聚集起正向作用;高热流值、深部流体注入、异常高压能增加流体势能,促进油气成藏”。结论认为,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中储层地质力学研究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发展应重点聚焦于4方面:①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不断发展;②多尺度全维度地应力—裂缝信息融合的地质力学模型的创新构建;③地质—工程一体化视角四维储层地质力学云平台的开发;④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下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 油气勘探 储层地质力学 岩石力学层 研究进展 面临挑战 技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玄武岩矿石和矿床类型、资源分布及工业开发利用现状
3
作者 廖世龙 王春连 +5 位作者 杨飞 陈振红 王文浩 尹传凯 游超 刘开源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0-726,共17页
玄武岩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喷出岩,储量较大。满足工业标准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玄武岩矿石具有独特的天然属性和优异性能被广泛用于各个工业领域。我国玄武岩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学界对该矿种的研究较少,总结我国玄武岩矿资源分布特... 玄武岩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喷出岩,储量较大。满足工业标准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玄武岩矿石具有独特的天然属性和优异性能被广泛用于各个工业领域。我国玄武岩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学界对该矿种的研究较少,总结我国玄武岩矿资源分布特征、工业开发利用现状对我国玄武岩矿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梳理了中国玄武岩矿的分布特征,总结了玄武岩矿石、矿床类型及工业开发利用现状。研究表明中国玄武岩总量约为2万亿立方米,玄武岩矿石开采量截至2023年底已达到9150万吨,并还在逐年增加。玄武岩矿床依据地球化学成分的差异可分为拉斑、钙碱性、碱性玄武岩矿床。产出矿石类型主要有建筑用、铸石用、岩棉用、饰面用、水泥混合材用5种类型,其中以建筑用玄武岩矿石和碱性玄武岩矿床最为常见。在工业开发利用上,玄武岩多用于建筑及建材领域,除此之外也可作为核废物固化材料、固碳材料和农业肥料。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工业上对玄武岩矿石的开采与消耗量以年均7%的趋势升高,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市场前景向好。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国内玄武岩矿石在建筑及建材领域消费占比高达98.5%,而在其他领域占比仅为1.5%,预期未来玄武岩矿石及其深加工产品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矿 分布特征 矿床类型 开发利用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旅游的开展——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地质生态园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苏黎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5846-5848,共3页
高校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项目逐渐赢得了市场的关注。高校旅游资源丰富,其特有的优势资源深受游客青睐,但在高校旅游市场拓展的过程中,也浮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地质生态园为模型,针对高校旅游组织模... 高校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项目逐渐赢得了市场的关注。高校旅游资源丰富,其特有的优势资源深受游客青睐,但在高校旅游市场拓展的过程中,也浮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地质生态园为模型,针对高校旅游组织模式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旅游 旅游资源 旅游产品 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钨矿成矿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夏庆霖 汪新庆 +2 位作者 刘壮壮 李童斐 冯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58,共9页
钨矿是中国传统优势矿种,前人在钨矿成矿理论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随着近年来在江西、云南和新疆等地取得的多项钨矿重大找矿突破,对原有的钨成矿带地质认识提出了挑战,急需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资源... 钨矿是中国传统优势矿种,前人在钨矿成矿理论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随着近年来在江西、云南和新疆等地取得的多项钨矿重大找矿突破,对原有的钨成矿带地质认识提出了挑战,急需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文中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在各省区钨矿资源潜力预测成果的基础上,以MapGIS为平台,进行数据库汇总与综合分析研究。首先,基于全国1 538处钨矿产地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总结了中国钨矿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岩浆岩、构造和地层等控矿因素。其次,根据钨矿床及预测区的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了56个钨矿成矿区带。再次,将钨矿的预测类型划分为石英脉型、夕卡岩型、斑岩型、云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沉积变质型、层控夕卡岩型和砂矿型,并建立了主要钨矿类型的预测模型。最后,在全国范围累计圈定的1 357个最小预测区,累计预测资源量(WO_3)2 973×10~4 t。根据钨矿区域成矿特征,将最小预测区归并为461个二级预测区,并进一步合并为118个钨矿三级预测区,其中,找矿潜力大的河南卢氏—栾川、新疆白干湖、湖南香花岭—瑶岗仙、甘肃野马滩—干巴河脑、江西坪背山—八仙脑和大湖塘等6个三级预测区可优先部署钨矿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成矿地质特征 资源潜力评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复兴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页岩热演化史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包汉勇 张莉 +2 位作者 舒逸 杨锐 余慧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9,共12页
页岩热演化史与油气生成过程、微观孔隙的形成演化以及油气的富集成藏密切相关,是准确评价页岩油气资源潜力、揭示成藏富集规律的关键参数。为了准确评价四川盆地东部复兴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页岩热演化史、含油气特征及其与海相页岩气... 页岩热演化史与油气生成过程、微观孔隙的形成演化以及油气的富集成藏密切相关,是准确评价页岩油气资源潜力、揭示成藏富集规律的关键参数。为了准确评价四川盆地东部复兴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页岩热演化史、含油气特征及其与海相页岩气的差异,结合研究区典型井地质、测井及地球化学资料,利用BasinMod软件模拟了东岳庙段页岩的埋藏史、热演化史和生烃史,探讨了页岩热演化与油气生成、孔隙演化、成藏富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东岳庙段页岩在侏罗纪中期进入生烃门限,侏罗纪中晚期达到主生油高峰,并存在两个生烃高峰,分别为侏罗纪末期和白垩纪中期;(2)第一个生烃高峰期以生油为主,持续时间长且生烃速率较快,第二个生烃高峰期以生成凝析油和湿气为主,持续时间较短且生烃强度较低;(3)东岳庙段页岩的平均累计生油强度为9.5×10^(8)t/km^(2),平均累计生气强度为2.5×10^(8)m^(3)/km^(2);(4)东岳庙段页岩孔隙演化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早期压实减孔阶段、液态烃滞留堵孔阶段、热裂解有机孔形成阶段和热裂解生湿气阶段;(5)压实作用和液态烃滞留堵孔是导致页岩原生孔隙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有机质(主要为固体沥青)与黏土混杂堆积形成的有机黏土复合体是东岳庙段页岩重要的储集空间。结论认为:(1)不同构造部位的埋藏史、热演化史和生烃史影响了页岩油气的生成、排放与滞留,决定了现今页岩油气的含量差异,抬升剥蚀厚度较小且保存条件较好的地区,具有较高的油气滞留量,值得高度关注;(2)成果认识坚定了川东地区陆相页岩油气勘探开发信心,为其他类似地质情况的探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复兴地区 东岳庙段 生烃能力 热演化史 页岩油气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岩气突破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邹才能 赵群 +15 位作者 刘翰林 孙粉锦 陈艳鹏 邓泽 于荣泽 李士祥 杨智 吴松涛 马锋 高金亮 沈振 周国晓 尹帅 宋昱 郭秋雷 李勇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共18页
近年来,中国煤岩气革命是非常规天然气的一匹“黑马”,中国石油建成了世界首个年产200×10^(4) t油气当量煤岩气田,实现煤岩气科技、管理与战略3个创新,对全球非常规油气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煤岩气突破体现出坚持以“源岩油气”为导... 近年来,中国煤岩气革命是非常规天然气的一匹“黑马”,中国石油建成了世界首个年产200×10^(4) t油气当量煤岩气田,实现煤岩气科技、管理与战略3个创新,对全球非常规油气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煤岩气突破体现出坚持以“源岩油气”为导向的勘探战略及“立足常规、突破非常规”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或可能是中国继页岩油气革命之后的一场“新革命”。为了进一步促进煤岩气规模化勘探开发进程,在阐述煤岩气概念、内涵、类型及发育特征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煤岩气革命的科学意义,总结了当前煤岩气核心勘探开发技术,指出了煤岩气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非常规油气发展历经油砂稠油、致密砂岩油气、页岩油气和煤岩油气4个阶段,煤岩气革命历经了“煤成气”理论、“煤层气”理论、“煤岩气”理论3个阶段与3次突破。②煤岩气指煤岩地层内形成的天然气,煤岩气富集具有“原生原储、原位原聚”特点。③煤岩气革命的科学内涵包括将资源视野从浅层煤岩气扩展到深层煤岩气的科技革命、注重降本增效的管理革命和新增中国天然气新气源的战略革命。④煤岩气两种类型包括地下原位先天地温形成的“煤岩气”、地下原位人工加热形成的“煤岩气”,前者富集的3个关键特征是进入中高成熟度、自封闭顶底板和较高占比游离气;随着原位加热改造技术的发展,地下原位人工加热形成的“煤岩气”资源,有望在天然气工业中发挥出更大的战略性潜力。⑤目前中国煤岩气5个核心勘探开发技术进展包括煤岩气甜点区/段分类标准的制定、高精度地震/地质一体化导向的实现、聚能经济压裂技术的探索、控压排采开发模式的创建、煤岩气数智化平台的开发。⑥煤岩气革命发展仍面临4个关键挑战包括“甜点区/段”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低成本少水—无水压裂工艺研发滞后、智能化井工厂建设不能满足需求、煤岩气产量峰值维持难度大。结论认为,中国煤岩气革命将对天然气工业产生重大影响,具体体现在将不断丰富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地下煤炭气化有望成为一场“真正革命”、人工智能驱动煤岩气创新发展、加速构建天然气经济效益评价完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气概念 煤岩气地质理论 煤岩气类型 煤岩气技术 煤岩气革命 非常规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岩储层地质力学影响机制及控制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大吉区块为例
8
作者 闫霞 熊先钺 +7 位作者 徐凤银 喻岳钰 李曙光 王峰 刘敬寿 冯延青 唐志潭 魏振吉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50-2566,共17页
深部煤层岩石力学特性及微构造、顶底板岩性组合、煤层厚度、夹矸厚度对其应力影响机制不清,制约了差异化气藏工程设计、大规模压裂改造设计参数优化和单井产量的大幅提升。首先,采用三轴抗压试验、巴西劈裂试验、三轴抗剪试验及阵列声... 深部煤层岩石力学特性及微构造、顶底板岩性组合、煤层厚度、夹矸厚度对其应力影响机制不清,制约了差异化气藏工程设计、大规模压裂改造设计参数优化和单井产量的大幅提升。首先,采用三轴抗压试验、巴西劈裂试验、三轴抗剪试验及阵列声波测井曲线,探究静态岩石力学参数单井分布特征;然后,通过差应变试验方法明确研究区煤层、顶底板现今地应力大小;最后,基于力学试验结果,构建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并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应力模拟,以获得不同微构造形态、岩性组合、煤岩厚度和夹矸厚度等因素对深部煤储层的应力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基于岩石力学试验,研究区深部煤岩样品的煤岩平均弹性模量为7.19 GPa,平均泊松比为0.32,平均抗张强度为2.68 MPa,平均垂向应力为51.78 MPa,平均最大水平主应力为43.66 MPa,平均最小水平主应力为37.57 MPa。②数值模拟表明煤岩微构造、煤层厚度和顶底板岩性组合等对煤岩地应力均有较大影响,在相同顶底板条件下,煤层从正向微构造向负向微构造转变的过程中,煤层最小水平主应力逐渐增大,负向构造部位地应力大于正向和平缓微构造部位,随着煤层与围岩力学性质差异性的增大,煤层地应力呈减小趋势,且减小幅度依次为负向构造>正向构造>平缓区;③鄂尔多斯盆地深层8号煤的6种顶底板岩性组合中,顶板灰岩-底板砂岩组合下的煤岩最小水平主应力最小,顶板泥岩-底板泥岩组合下的煤岩最小水平主应力最大,顶底板与煤层力学性质相差越大,煤岩应力值越小;④其他条件相同时,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大,煤岩水平主应力、水平主应力差总体呈增加趋势,厚度变化对厚度小于4 m的薄煤层的应力影响更为敏感,当煤层厚度大于4~6 m后,水平主应力、水平主应力差增幅趋于平缓,故建议水平井开发的深部煤层厚度下限为4 m;煤层厚度从2 m增大至10 m,最小、最大水平主应力增幅分别为12.9%和23.3%,水平主应力差增幅达98.3%;⑤夹矸厚度从0.5 m增至7 m过程中,夹矸所受水平主应力及应力差下降幅度明显,降幅约为34.1%,当夹矸厚度大于3 m时,夹矸水平主应力、水平主应力差降幅趋于平缓。为深部煤层气开发方案优化设计、工程差异化设计及单井产量差异原因分析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试验和理论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岩石力学 地质力学 岩性组合 微构造 夹矸 地应力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锂资源安全综合评价及预测预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之逸 樊锦绮 +3 位作者 成金华 朱永光 徐德义 毛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1-588,共18页
当前,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地缘冲突和大国博弈加剧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新能源关键矿产面临较大供应风险.该文提出了包含需求预测、初级资源供给预测和回收资源供给预测在内的新的矿产资源保障程度预测模型.模型从情景分析出发,将微观... 当前,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地缘冲突和大国博弈加剧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新能源关键矿产面临较大供应风险.该文提出了包含需求预测、初级资源供给预测和回收资源供给预测在内的新的矿产资源保障程度预测模型.模型从情景分析出发,将微观矿山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结合,综合运用计量模型、机器学习、因子模拟等方法,考虑了储量、成本、贸易等影响要素,对我国锂资源保障程度进行多情景下的综合预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锂资源存在长期资源储备不足的风险,加大勘察投入可以有效增加未来可供储量,提升资源保障程度;未来中国初级锂的保障程度逐渐上升,将在2030年满足国内一半需求;当前锂资源回收率较低,提高回收率能够有效提升次级锂的供应,当回收率提升至40%以上,能基本实现锂资源的对内保障.政策建议:加大勘探投入,实施新一轮找矿行动;提升矿业生产效率,保障初级资源生产;政府鼓励企业加强锂资源回收,提高资源回收率;加快技术革新,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回收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保障程度 锂资源 储量预测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稀土矿资源成矿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30
10
作者 李童斐 夏庆霖 +3 位作者 汪新庆 刘岳 常力恒 冷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5-106,共12页
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15种镧系元素以及钪、钇等17种元素的总称。它们在材料、冶金等行业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因而有"工业维生素"之称。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势矿产资源之一,中国稀土资源由于近几十年的过度依赖极少数超大... 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15种镧系元素以及钪、钇等17种元素的总称。它们在材料、冶金等行业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因而有"工业维生素"之称。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势矿产资源之一,中国稀土资源由于近几十年的过度依赖极少数超大型矿床以及资源过度开采等问题,其占世界稀土资源储量的比重急剧下降。因此,急需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以及资源潜力评价。中国是世界稀土资源大国,稀土矿矿床类型齐全,前人针对其成矿理论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本文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在全国各省份稀土矿成矿潜力预测结果的基础之上,以MapGIS软件为平台,进行数据库汇总与综合分析研究。根据中国稀土时空分布、岩浆岩、构造和地层等控矿因素以及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了17个稀土矿成矿区带。同时,筛选出不同成因的典型矿床,总结其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沉积变质型、岩浆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等稀土矿预测模型。在全国范围内总计圈定了930个稀土矿最小预测区,累积预测资源量约32 700×10~4 t。根据稀土矿区域成矿特征,将最小预测区归并为2级预测区,并进一步归并为133个3级预测区。此外,根据不同成矿带,按照不同预测深度、不同地质可靠程度以及不同利用程度对稀土资源量进行了汇总。最后根据稀土矿成矿地质条件,选取了广西云开大山、大寺—小董,内蒙古白云鄂博、巴尔哲,湖北庙娅—蒋家堰以及四川冕宁等6个重点的3级预测区进行资源潜力分析,为下一步勘查部署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 成矿地质特征 资源潜力评价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磷矿成因类型、成矿规律及重点找矿方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文浩 王春连 +5 位作者 王连训 刘开源 颜开 余小灿 游超 刘殿鹤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60,共18页
【研究目的】中国是世界磷矿资源大国,也是需求大国,2016年磷矿被纳入中国关键性矿产目录。随着对磷肥的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矿山的资源日趋枯竭,急需加大磷矿资源的地质找矿和勘查开发,而成矿规律研究是资源勘查开发的重要基础。【... 【研究目的】中国是世界磷矿资源大国,也是需求大国,2016年磷矿被纳入中国关键性矿产目录。随着对磷肥的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矿山的资源日趋枯竭,急需加大磷矿资源的地质找矿和勘查开发,而成矿规律研究是资源勘查开发的重要基础。【研究方法】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等进行分析与归纳,初步总结中国磷矿成矿规律及重点找矿方向。【研究结果】中国磷矿资源丰富,但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和湖北4省。依据成矿作用类型将中国磷矿划分为岩浆岩型、变质型、沉积型、次生型和鸟粪型磷矿床五大类;中国磷矿成矿时代广泛,但主要产磷时期为早寒武世梅树村期、晚震旦世陡山沱期、古元古代锦屏期。按照《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可将中国磷矿划分为27个Ⅲ级成矿区带,4个成矿亚带,其中滇东—川西南成矿带、大巴山—鄂西成矿带、湘黔成矿带为中国主要磷矿成矿带。重要找矿地区为云、贵、川、湘、鄂西以及北方部分地区,南方磷矿资源以沉积型磷矿床为主;北方磷矿以岩浆岩型为主,主要分布在河北和新疆等省份。【结论】磷关乎农业粮食安全、新能源及医疗等重要产业供应链安全稳定,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对于磷化学品的需求量较大,面对中国磷矿分布不均匀及磷矿开采过度等问题,应加强对磷矿资源的调查研究及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研究,保障国内磷化产品供给及环境安全,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类型 时空分布规律 磷矿成矿带 找矿方向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叠纪中晚期地质事件对川东北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空 陆扬博 +8 位作者 张柏林 刘占红 蒙冕模 杜学斌 陈斐然 李飞 陆永潮 苟启洋 王瀚明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81,共21页
川东北地区二叠系大隆组、吴家坪组和茅口组中3套黑色富有机质页岩获页岩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开辟了接替五峰组-龙一段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新领域。基于岩石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这3套黑色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特征及其沉积古... 川东北地区二叠系大隆组、吴家坪组和茅口组中3套黑色富有机质页岩获页岩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开辟了接替五峰组-龙一段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新领域。基于岩石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这3套黑色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特征及其沉积古环境的演化过程,综合分析了川东北地区二叠纪中晚期富有机质页岩沉积时期的古环境差异及有机质富集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茅口组、吴家坪组及大隆组富有机质页岩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其发育控制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茅口组三段沉积期受强上升流、弱火山和弱热液活动影响,气候温暖湿润,伴随有极高的初级生产力、低陆源输入及缺氧硫化的水体条件;吴家坪组二段所对应的沉积环境具备高生产力、低陆源输入、季节性上升流、弱热液活动及间隙硫化-硫化条件的特征;大隆组受强热液、上升流和岛弧火山的影响,其所对应的沉积环境具有高初级生产力、低陆源输入及间隙硫化-硫化条件的特征。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多重地质事件对富有机质页岩的复杂耦合作用,构建了多重地质事件联控的富有机质页岩成因模式,为海相页岩气勘探有利区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模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事件 成因模式 上扬子地区 大隆组 吴家坪组 茅口组 富有机质页岩 二叠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胶东半岛昆嵛山变质核杂岩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13
作者 罗博文 田忠华 +3 位作者 王伟 李俊 贾督 李晓东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共18页
变质核杂岩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作用提供了重要例证。本文对中国东部胶东半岛昆嵛山变质核杂岩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结论:其上盘由早白垩世胶莱盆地及部分古元古代荆山群沉积物组成;下盘则由太古宙深变质杂岩、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沉... 变质核杂岩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作用提供了重要例证。本文对中国东部胶东半岛昆嵛山变质核杂岩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结论:其上盘由早白垩世胶莱盆地及部分古元古代荆山群沉积物组成;下盘则由太古宙深变质杂岩、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沉积岩、新元古代的花岗片麻岩及侵入其中的中生代岩浆岩组成;拆离断层由韧性至脆性的低角度剪切带组成,具有典型的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构造的3层结构。东侧米山韧性剪切带大部分区域面理低角度倾向北东,矿物拉伸线理倾伏向东北,脆性断层擦痕、不对称旋转碎斑及S-C组构指示拆离带具有向东北方向拆离的特征。西南侧海阳所韧性拆离带具有向西南方向拆离的特征,拆离带上可见大量鞘褶皱,暗示大量前寒武纪基底以鞘褶皱的方式快速拆离至地表。西侧王格庄韧性剪切带整体走向为近南北向,糜棱岩面理低角度倾向西,面理上矿物拉伸线理倾伏向为近东西向,不对称旋转碎斑及S-C组构等指示该韧性剪切带具有向西拆离的特征。本研究认为昆嵛山变质核杂岩是古太平洋板块后撤的产物,其形成及剥露时代为145~113 Ma,受WNW-ESE区域应力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嵛山变质核杂岩 拆离断层 锆石U-PB定年 鞘褶皱 板片后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南石头咀矽卡岩型Cu-Fe矿床石榴子石原位成分、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14
作者 匡华 张铭 +2 位作者 赵岩岩 严子清 杨黎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555,共21页
石头咀Cu-Fe矿床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目前其成矿时代不明,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尚不清楚。本文根据野外调研和岩相学观察,识别出该矿床发育3个世代的石榴子石,并利用原位EMPA、LA-ICP-MS微量和U-Pb定年分析技术对石榴子石开展... 石头咀Cu-Fe矿床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目前其成矿时代不明,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尚不清楚。本文根据野外调研和岩相学观察,识别出该矿床发育3个世代的石榴子石,并利用原位EMPA、LA-ICP-MS微量和U-Pb定年分析技术对石榴子石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Grt1(Adr_(61~68)Grs_(28~36))成分变化小,不发育环带,由扩散交代作用形成;Grt2(Adr_(63~89)Grs_(7~33))成分变化较大,发育震荡环带结构,由渗透交代作用形成;Grt3成分均一,环带发育,为残余流体结晶的产物。Y/Ho值(19.24~32.13,均值26.46)表明石头咀矿床的石榴子石具有相同的岩浆流体来源,相对富集LREE和亏损HREE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反映了3个世代的石榴子石均形成于弱酸性的流体环境。δEu异常、Sn和REE含量等特征指示了在Grt1、Grt2到Grt3的形成过程中,成矿流体发生了从相对还原到氧化的转变,水岩反应强度具有先增加后降低的特点。石榴子石(Grt2)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138±1 Ma,准确限定了石头咀矿床的成矿时代,证实了石头咀矿床的形成与铜绿山岩体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石头咀矿床的成矿作用为燕山早期岩浆活动在鄂东南地区的矿化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南 石头咀 石榴子石 成矿时代 流体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外围斑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5
作者 任翔 余海军 +2 位作者 张传昱 江佳雯 苏肖宇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33,共23页
近年来,随着普朗超大型铜矿的投产,滇西北格咱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铜资源基地,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普朗外围的斑岩体研究及找矿成为该区下一步工作重点。本文对普朗北段和东段的石英二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年代学和岩... 近年来,随着普朗超大型铜矿的投产,滇西北格咱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铜资源基地,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普朗外围的斑岩体研究及找矿成为该区下一步工作重点。本文对普朗北段和东段的石英二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年代学和岩石化学研究。锆石U-Pb定年显示石英二长斑岩结晶年龄北段为(206.31±0.76) Ma、东段(211.00±0.64) Ma,与普朗主矿体含矿斑岩体年龄一致,属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化学组成上,石英闪长玢岩和石英二长斑岩二者总体富Al_(2)O_(3)、富碱(Na_(2)O+K_(2)O),显示出I型准铝-弱过铝质(A/CNK值为0.72~1.06)的高钾钙碱性系列特征;石英闪长玢岩相比石英二长斑岩具有更低的SiO_(2)、Mg O、Mg~#值、P_(2)O_(5)、Y、Yb_(N)和稀土元素总量,但二者具有一致的稀土配分模式,均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K、Ba、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Ti、P、Nb、Ta等高场强元素亏损,说明普朗外围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与板片俯冲有关的弧环境,且早阶段的石英闪长玢岩显示出经典岛弧岩石特征,可能主要以板片部分熔融为主,而晚阶段的石英二长斑岩更接近埃达克质岩石特征,可能有下地壳部分熔融物质的参与。结合前人普朗主矿体含矿斑岩体研究成果资料,本研究认为普朗北段和东段石英二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与普朗主矿体含矿斑岩体一致,与甘孜-理塘洋向西俯冲消减有关,具备岛弧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成矿条件,矿化蚀变强烈,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值得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岩石化学 岩相学 普朗外围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研究及应用
16
作者 王虹雅 龚斌 +5 位作者 孙雄伟 孙雪冬 赵凤坤 牟宣 杨京华 方军龄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6,共9页
非常规油气藏具有储层非均质性强、甜点薄等特征,水平井开发模式不仅扩大了泄油气面积,而且增加了单井储层动用程度。传统地质导向技术主要凭借专家经验对井下采集数据进行综合判断、指导钻进,整套流程表现出判定标准不统一、耗费时间... 非常规油气藏具有储层非均质性强、甜点薄等特征,水平井开发模式不仅扩大了泄油气面积,而且增加了单井储层动用程度。传统地质导向技术主要凭借专家经验对井下采集数据进行综合判断、指导钻进,整套流程表现出判定标准不统一、耗费时间长、主观性强的痛点,因此,文章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地质分层智能预测模型和水平井段轨迹状态预测模型,两种模型预测准确度分别达到98.7%和92.33%。通过采集地下工程参数和地质参数信息数据,训练得到钻井过程中垂直井段地质分层预测模型和水平井段井眼轨迹预测概率模型,从数据层面降低了现场对人工经验的依赖,实现了复杂地层的智能识别分类,量化了井眼轨迹与目的层位的位置关系,大幅提升钻井效率和储层钻遇率,显著提高复杂油气藏单井产量和采收率。该地质导向技术在鄂尔多斯东缘深部煤层气大宁-吉县区块进行了试点应用,结果显示,系统显著提升了气藏研究的效率与工程决策的有效性,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气藏资源潜力、全力推进智能化在科研生产中的深度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导向技术 智能算法 储层钻遇率 地质分层 井眼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典型地质遗迹资源及科学意义 被引量:18
17
作者 方世明 郭旭 +2 位作者 郑斌 阎世龙 孙占亮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5-610,共6页
所谓冰洞是指全年365天都存在冰的洞,是一种极神秘的洞穴旅游资源。目前国内发现的冰洞只有10多处,其中山西宁武冰洞冰量最大,形态最好,冰花种类最多,是一处十分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本文在对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进行总体介绍基础上,... 所谓冰洞是指全年365天都存在冰的洞,是一种极神秘的洞穴旅游资源。目前国内发现的冰洞只有10多处,其中山西宁武冰洞冰量最大,形态最好,冰花种类最多,是一处十分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本文在对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进行总体介绍基础上,对公园范围内发育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归纳总结并分类,然后对宁武冰洞这一典型而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资源从地质地貌特点、冰洞发育及成因进行归纳探讨,并对国内外目前所发现的10多个冰洞进行比较,指出宁武冰洞是现在世界上已知在中纬度中高山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冰体最多并可直接见到地质时期存有古冰的冰洞,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罕见的、脆弱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武冰洞 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香港大型酸性火山岩六方柱状节理构造景观及其地质成因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方世明 李江风 +1 位作者 伍世良 郭旭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94,共6页
在简单介绍中国香港地质概况的基础上,对发育在香港境内酸性火山岩中的大型六方柱状节理构造景观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形成的地质基础和过程进行了探讨。对世界上著名的十多个柱状节理构造景观进行对比后指出,香港酸性火山凝灰岩大型六方... 在简单介绍中国香港地质概况的基础上,对发育在香港境内酸性火山岩中的大型六方柱状节理构造景观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形成的地质基础和过程进行了探讨。对世界上著名的十多个柱状节理构造景观进行对比后指出,香港酸性火山凝灰岩大型六方柱状节理景观是世界上同类岩石中罕见的地质现象,分布面积大,露头完整,具有稀缺性、独特性和典型性,对西太平洋中生代火山岩发育历史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火山岩 六方柱状节理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浅层油气藏的特征及其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汪立君 郝芳 +1 位作者 陈红汉 胡根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79-1087,共9页
中国多年来对浅层地区未进行有效的勘探开发和给予应有的重视。对渤海湾盆地等主要大中型盆地浅层油气藏的类型、分布特征和地质特征等的分析表明,中国浅层油气在地质上总体具有埋藏浅、成因复杂、受构造-岩性等复合性影响显著、储量规... 中国多年来对浅层地区未进行有效的勘探开发和给予应有的重视。对渤海湾盆地等主要大中型盆地浅层油气藏的类型、分布特征和地质特征等的分析表明,中国浅层油气在地质上总体具有埋藏浅、成因复杂、受构造-岩性等复合性影响显著、储量规模与丰度大小不一、油藏类型多且分布广、资源量分布不均等特征,在勘探和开发上具有易勘探、成本低和易出砂出水、稳产难度大等优点和不足。指出中国浅层油气的潜力区域在东部,对浅层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认为浅层油气资源潜力很大,要重视浅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在浅层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油气资源 浅层 分布特征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锡矿资源潜力评价与找矿战略选区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庆霖 汪新庆 +2 位作者 肖文 刘壮壮 王绍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33-834,共2页
锡矿是中国的优势矿种之一,拥有世界著名的个旧、大厂等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田。中国锡矿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矿床类型多以及多期成矿等特点,已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当前中国锡矿找矿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以2... 锡矿是中国的优势矿种之一,拥有世界著名的个旧、大厂等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田。中国锡矿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矿床类型多以及多期成矿等特点,已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当前中国锡矿找矿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以2012年为例,全国锡矿勘查资金仅2.42亿元人民币、勘查项目仅71个、钻探总进尺仅15万米,远远低于其他矿种(陕亮等,2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 金属矿 资源潜力评价 资源评价 资源量 资源规模 预测区 找矿 战略选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