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返力连杆作动器在某型民机颤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文 丁丹烨 窦忠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4-177,共4页
某型民机方向舵采用返力连杆作动器,这在国内飞机设计中属首次应用。在颤振设计中,研究了其刚度特性、及对垂尾固有特性和颤振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返力连杆作动器部件之间满足刚度串联关系,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作动器有足够的刚度... 某型民机方向舵采用返力连杆作动器,这在国内飞机设计中属首次应用。在颤振设计中,研究了其刚度特性、及对垂尾固有特性和颤振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返力连杆作动器部件之间满足刚度串联关系,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作动器有足够的刚度,则垂尾能够在结构减重的情况下,满足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气动弹性稳定性条款(CCAR25.629)和咨询通报AC25.629-1A规定的颤振包线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机 返力连杆作动器 颤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飞机翼面结冰颤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范石磊 章俊杰 李效法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1-174,共4页
翼面结冰是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气动弹性稳定性要求条款(CCAR25.629)规定的必须考虑的失效、故障与不利条件之一,必须通过风洞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表明飞机对该适航条款的符合性。针对某型民用飞机,进行了模拟翼面不同结冰状态... 翼面结冰是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气动弹性稳定性要求条款(CCAR25.629)规定的必须考虑的失效、故障与不利条件之一,必须通过风洞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表明飞机对该适航条款的符合性。针对某型民用飞机,进行了模拟翼面不同结冰状态的颤振模型风洞试验,采用希利普法外推得到颤振速度;同时对不同结冰状态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型飞机翼面结冰状态下颤振形式为机翼弯扭耦合;翼面结冰对该型飞机颤振速度无不利影响;该型飞机翼面结冰状态满足颤振包线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面结冰 颤振特性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机翼跨音速颤振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亚军 梁技 +1 位作者 杨飞 章俊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0-194,共5页
某先进民用支线飞机采用超临界机翼设计,跨音速颤振特性是超临界机翼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颤振模型风洞试验是民机研制阶段最有效的跨音速颤振特性适航验证试验。设计了某民机超临界机翼跨音速风洞颤振试验模型并进行颤振风洞试验,根据... 某先进民用支线飞机采用超临界机翼设计,跨音速颤振特性是超临界机翼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颤振模型风洞试验是民机研制阶段最有效的跨音速颤振特性适航验证试验。设计了某民机超临界机翼跨音速风洞颤振试验模型并进行颤振风洞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亚音速颤振分析和压缩性数值分析,得到了超临界机翼的跨音速颤振压缩性修正曲线。研究表明,超临界机翼跨音速颤振速度最大压缩性修正系数较小,风洞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试验结果可以用于飞机的适航取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翼 跨音速颤振模型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簇绒法缝纫的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冲击损伤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蔡艳 蔡玲 朱林刚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0-624,共5页
旨在对采用簇绒法缝纫的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抗冲击损伤性能进行研究,分别采用碳纤维缝纫线和玻璃纤维缝纫线,利用簇绒法缝纫技术对干纤维铺层进行缝纫后,利用真空注射固化技术加工复合材料层压板,最后通过试验对比两种缝纫线在碳纤维复合... 旨在对采用簇绒法缝纫的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抗冲击损伤性能进行研究,分别采用碳纤维缝纫线和玻璃纤维缝纫线,利用簇绒法缝纫技术对干纤维铺层进行缝纫后,利用真空注射固化技术加工复合材料层压板,最后通过试验对比两种缝纫线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基板中的抗损伤性能。所有试验均按照英国航空复合材料统一试验标准(BS ISO18353:2009)进行实施,并利用C扫描和截面显微照片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最终给出试验结论。此系列板材的损伤特性,如损伤面积、损伤分布、冲击后压缩强度等均被用来评估簇绒法缝纫方式(Tufting)如何且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抗损伤性能。结果显示,簇绒法缝纫是一种高效提高层压板抗损伤性能的方法,可以使冲击后压缩强度的提高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簇绒法缝纫 真空注模 冲击后压缩 抗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