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规直流(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改造升级中,将受端换流站改造成柔性换流站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技术方案。基于±800 kV特高压直流工程,将受端的双低端换流器置换为双柔性换流器(voltage ...在常规直流(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改造升级中,将受端换流站改造成柔性换流站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技术方案。基于±800 kV特高压直流工程,将受端的双低端换流器置换为双柔性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形成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拓扑。针对LCC和VSC换流器串联时的电压比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受端换流站无功配置的高低端换流器电压分配策略。该策略考虑VSC换流站和交流滤波器共同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的方案,通过建立VSC额定容量与LCC额定功率的函数关系式,优化得到LCC和VSC换流器的电压分配结果。基于电磁暂态模型,设计了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并与改造前常规特高压直流系统的暂态响应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柔性化改造方案能够提升特高压直流系统的换相失败抵御能力,并且电压分配策略下的系统具备良好的运行特性。展开更多
部分遮蔽(partial shading conditions,PSC)是导致光伏(photovoltaic,PV)–温差(thermoelectricgeneration,TEG)混合系统(PV-TEG)输出功率损耗和组件失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升PSC下PV-TEG混合系统的发电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海马优化器...部分遮蔽(partial shading conditions,PSC)是导致光伏(photovoltaic,PV)–温差(thermoelectricgeneration,TEG)混合系统(PV-TEG)输出功率损耗和组件失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升PSC下PV-TEG混合系统的发电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海马优化器(sea horse optimizer,SHO)的PV-TEG混合系统重构方法。该方法以PV-TEG混合系统的输出功率为目标函数,利用SHO调整电气开关动作来改变混合系统阵列中PV-TEG组件的位置,以提高系统整体功率输出。为验证SHO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在实际PSC条件和标准PSC条件下对4×4阵列、9×9阵列和15×9阵列进行仿真分析,并与粒子群优化算法、遗传算法、人工蜂群算法和蚁群算法进行全面对比(失配损耗、平均输出功率和开关动作数量),证明采用SHO算法可以缓解遮蔽带来的影响,提升系统功率。仿真结果表明,通过SHO重构后的PV-TEG混合系统功率在4×4阵列中提高38.36%,在9×9阵列中提高20.74%,在15×9阵列中提高21.14%。此外,基于RTLAB平台进行硬件在环实验(hardware in the loop,HIL),验证了PSC下SHO应用于PV-TEG混合系统的硬件可行性。展开更多
文摘在常规直流(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改造升级中,将受端换流站改造成柔性换流站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技术方案。基于±800 kV特高压直流工程,将受端的双低端换流器置换为双柔性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形成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拓扑。针对LCC和VSC换流器串联时的电压比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受端换流站无功配置的高低端换流器电压分配策略。该策略考虑VSC换流站和交流滤波器共同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的方案,通过建立VSC额定容量与LCC额定功率的函数关系式,优化得到LCC和VSC换流器的电压分配结果。基于电磁暂态模型,设计了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并与改造前常规特高压直流系统的暂态响应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柔性化改造方案能够提升特高压直流系统的换相失败抵御能力,并且电压分配策略下的系统具备良好的运行特性。
文摘部分遮蔽(partial shading conditions,PSC)是导致光伏(photovoltaic,PV)–温差(thermoelectricgeneration,TEG)混合系统(PV-TEG)输出功率损耗和组件失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升PSC下PV-TEG混合系统的发电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海马优化器(sea horse optimizer,SHO)的PV-TEG混合系统重构方法。该方法以PV-TEG混合系统的输出功率为目标函数,利用SHO调整电气开关动作来改变混合系统阵列中PV-TEG组件的位置,以提高系统整体功率输出。为验证SHO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在实际PSC条件和标准PSC条件下对4×4阵列、9×9阵列和15×9阵列进行仿真分析,并与粒子群优化算法、遗传算法、人工蜂群算法和蚁群算法进行全面对比(失配损耗、平均输出功率和开关动作数量),证明采用SHO算法可以缓解遮蔽带来的影响,提升系统功率。仿真结果表明,通过SHO重构后的PV-TEG混合系统功率在4×4阵列中提高38.36%,在9×9阵列中提高20.74%,在15×9阵列中提高21.14%。此外,基于RTLAB平台进行硬件在环实验(hardware in the loop,HIL),验证了PSC下SHO应用于PV-TEG混合系统的硬件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