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筏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岚 许彩民 +1 位作者 袁建刚 潘华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9,共6页
脂筏是膜脂双层内含有特殊脂质及蛋白质的微区 .小窝是脂筏的一种类型 ,由胆固醇、鞘脂及蛋白质组成 ,以小窝蛋白为标记蛋白 .脂筏的组分和结构特点有利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和构象转化 ,可以参与信号转导和细胞蛋白质运转 .一些感染性... 脂筏是膜脂双层内含有特殊脂质及蛋白质的微区 .小窝是脂筏的一种类型 ,由胆固醇、鞘脂及蛋白质组成 ,以小窝蛋白为标记蛋白 .脂筏的组分和结构特点有利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和构象转化 ,可以参与信号转导和细胞蛋白质运转 .一些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肌营养不良症及朊病毒病等可能与脂筏功能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结构 脂筏结构 功能 小窝蛋白 信号转导 糖肌醇磷脂-锚固蛋白 膜脂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姚海兰 聂凯 +7 位作者 韩俊 肖新莉 陈岚 王小凡 周伟 姜慧英 蔡昌学 董小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一种新型原核表达载体 ,使之表达带有His和GST标签的融合蛋白。方法以质粒 pGEX为模板 ,将PCR扩增出的GST基因插入到载体 pQE 30中构建pQE 30 GST ,经IPTG诱导GST蛋白表达并用Westernblot鉴定。分别将huNSE1... 目的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一种新型原核表达载体 ,使之表达带有His和GST标签的融合蛋白。方法以质粒 pGEX为模板 ,将PCR扩增出的GST基因插入到载体 pQE 30中构建pQE 30 GST ,经IPTG诱导GST蛋白表达并用Westernblot鉴定。分别将huNSE188 35 4、huPrP2 3 91和huDoppel2 4 15 2基因插入 pQE 30 GST ,转化 E coliM15并诱导表达融合蛋白。采用NiSepharose 4B和 (或 )GlutathioneSepharose 4B纯化融合蛋白 ,并用羟胺裂解。 结果 重组表达载体 pQE 30 GST可有效地表达各种His GST融合蛋白 ,并可用两种方法纯化不同大小的融合蛋白 ;利用羟胺可将目的蛋白肽段与His GST蛋白有效裂解。结论 新型原核表达载体pQE 30 GST可进行多种蛋白质的表达 ,表达的蛋白质可经两种方法纯化以提高蛋白质的纯度 ,融合蛋白可经羟胺裂解获得目的蛋白质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 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载体 基因插入 纯化 NSE 蛋白表达 IPTG 诱导表达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ox蛋白家族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静 彭小忠 +1 位作者 袁建刚 强伯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3-505,共3页
F box蛋白是一类含有F box基序 (motif) ,在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过程中具有底物识别特性的蛋白质家族 .这类蛋白质在细胞时相转换、信号传导、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中都具有重要功能 .
关键词 F-box蛋白家族 功能 研究进展 底物识别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反向PCR技术克隆转移基因的旁侧序列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竹红 刘德培 梁植权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00-602,共3页
对传统的反向PCR 技术作了一些改进: 用巢式PCR 扩增含量极少的靶序列; PCR 反应体系中加入5 % 的甲酰胺以减少非特异性扩增. 结果表明, 改进的反向PCR 体系是克隆人基因组已知片段旁侧序列的高度灵敏、高度特异的方法.
关键词 反向PCR 旁侧序列 转移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ACE结合cDNA文库筛选的方法获取新的锌指蛋白基因 被引量:8
5
作者 杜占文 刘立仁 张俊武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9-331,共3页
大多数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都含相应的由保守氨基酸顺序组成的功能结构域。本文首先根据蛋白质功能结构域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 ,用PCR方法扩增出基因EST序列 ,再利用改进的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方法从cDNA文库中扩增出基因非同... 大多数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都含相应的由保守氨基酸顺序组成的功能结构域。本文首先根据蛋白质功能结构域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 ,用PCR方法扩增出基因EST序列 ,再利用改进的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方法从cDNA文库中扩增出基因非同源部位 ,然后以非同源序列为探针 ,筛选cDNA文库。利用此方法成功地从人骨髓cDNA文库中克隆到几个编码锌指蛋白并代表原有EST的新的全长cDNA。这一策略也应适用于筛选编码具有其他序列保守性功能结构域蛋白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E CDNA文库 筛选 锌指蛋白基因 非同源DNA序列 新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RM RNA结合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8
6
作者 杜光伟 周严 +1 位作者 袁建刚 强伯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5-307,共3页
R R M R N A 结合蛋白是一类含一个或数个 R R M 结构域及附属结构域的 R N A 结合蛋白, 参与 R N A 前体的剪接、 R N A 的细胞定位、 R N A 的稳定性等多种转录后调控过程. 在 R R M 基序中含有许多保守... R R M R N A 结合蛋白是一类含一个或数个 R R M 结构域及附属结构域的 R N A 结合蛋白, 参与 R N A 前体的剪接、 R N A 的细胞定位、 R N A 的稳定性等多种转录后调控过程. 在 R R M 基序中含有许多保守的氨基酸以保证对 R N A 的结合活性, 但是这一家族的不同蛋白质却能特异地结合各种不同的 R N A 分子. R R M R N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后调控 RNA结合蛋白 RRM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同源重组法修饰含人α类珠蛋白基因簇的细菌人工染色体 被引量:5
7
作者 冯东晓 刘德培 +1 位作者 黄粤 梁植权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91,共5页
采用RecA蛋白介导的同源重组的方法 ,对本实验室筛选出的包含完整人α 类珠蛋白基因簇的细菌人工染色体 (BAC)DNA进行删除修饰。首先采用PCR的方法 ,分别在预删除的HS - 40增强子区域的上游和下游克隆长度约为 5 0 0bp的两段同源序列 ,... 采用RecA蛋白介导的同源重组的方法 ,对本实验室筛选出的包含完整人α 类珠蛋白基因簇的细菌人工染色体 (BAC)DNA进行删除修饰。首先采用PCR的方法 ,分别在预删除的HS - 40增强子区域的上游和下游克隆长度约为 5 0 0bp的两段同源序列 ,并一起克隆到构建载体 pBV的XbaI和HindIII位点上 ,SalI酶切后回收 1kb左右的片段并克隆到温度敏感的穿梭质粒 pSV -RecA中 ,转化带有人α 类珠蛋白基因簇的BACDNA的感受态大肠杆菌DH10B ,经氯霉素正筛选和镰孢菌酸的负筛选 ,获得发生两次同源重组后只含BACDNA而穿梭载体已丢失的菌株 ,经Southern杂交鉴定 ,获得了HS - 40被定位删除的BAC突变体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人工染色体 同源重组 Α-珠蛋白 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及其分析和修饰方法简介 被引量:8
8
作者 黄粤 刘德培 梁植权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细菌人工染色体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DNA载体系统 ,它具有容量大、遗传特性稳定、易于操作等优点 .在基因文库构建和基因功能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BAC进行分析和修饰的一些方法 .
关键词 细菌人工染色体 定位修饰 同源重组 B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毒素溶血试验比色法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洋 许彩民 +3 位作者 王健 陈岚 潘华珍 张之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77-579,共3页
本研究建立嗜水气单胞菌 (HEC)毒素溶血试验比色法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NH)。方法为取正常人、贫血病人和PNH病人 (各 1 0例 )外周血标本 ,用HEC毒素处理外周血红细胞并于 630nm测定吸光度 ,以定量溶血程度。所测结果与流式... 本研究建立嗜水气单胞菌 (HEC)毒素溶血试验比色法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NH)。方法为取正常人、贫血病人和PNH病人 (各 1 0例 )外周血标本 ,用HEC毒素处理外周血红细胞并于 630nm测定吸光度 ,以定量溶血程度。所测结果与流式细胞术检测CD59- 细胞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PNH病人的红细胞对HEC毒素溶血试验有抗性 ,而正常人和非PNH病人的红细胞几乎全部溶解。结论 :HEC毒素溶血试验比色法对PNH是一种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毒素 溶血试验 比色法 诊断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家族蛋白参与调节CD3ε和5-氟尿嘧啶介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宏 刘彦信 +2 位作者 张锦春 刘士廉 郑德先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 :研究Bcl 2家族成员在 5 氟尿嘧啶 (5 FU)和CD3ε介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阐述T淋巴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为相关肿瘤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CD3ε特异的单克隆抗体 (2 0 0 μg/ml)和 5 FU(2 5 μg/ml)单独或联合刺激JK... 目的 :研究Bcl 2家族成员在 5 氟尿嘧啶 (5 FU)和CD3ε介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阐述T淋巴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为相关肿瘤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CD3ε特异的单克隆抗体 (2 0 0 μg/ml)和 5 FU(2 5 μg/ml)单独或联合刺激JK、TJK和T3JK细胞 ,诱导细胞凋亡 ,用MTS比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 ,用Westernblot检测Bid的表达和活化。用脂质体的方法转染细胞。结果 :CD3ε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和 5 FU分别单独处理TJK细胞 ,都能诱导其凋亡并伴随Bid的活化 ,二者联合使用能显著增加TJK细胞凋亡和Bid的活化。Bcl 2过表达可明显降低TJK细胞对 5 FU的敏感性。结论 :Bcl 2家族成员参与CD3ε和 5 FU诱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 ,Bcl 2过表达能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对 5 FU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ε 5-FU BID Bcl-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构象丝氨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阳洪波 袁建刚 彭小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52-854,共3页
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 D 构象丝氨酸的区域性高浓度分布与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相一致 .它主要由丝氨酸消旋酶将 L 丝氨酸直接消旋而来 ,也可能通过肠道菌群产生后吸收至体内 ,最终被 D 构象氨基酸氧化酶氧化 .这种从胶质细... 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 D 构象丝氨酸的区域性高浓度分布与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相一致 .它主要由丝氨酸消旋酶将 L 丝氨酸直接消旋而来 ,也可能通过肠道菌群产生后吸收至体内 ,最终被 D 构象氨基酸氧化酶氧化 .这种从胶质细胞而非神经元来源的“异常”构象氨基酸作为一种新型神经递质 ,不仅更新了传统“神经递质”的定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构象丝氨酸 丝氨酸消旋酶 NMDA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β_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对在体大鼠心肌细胞的致凋亡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美霞 王晓樑 +4 位作者 刘晓军 刘迎旭 贺忠梅 赵荣瑞 刘慧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43-748,共6页
目的:观察抗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自身抗体对在体大鼠心肌细胞的致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以阐明该抗体参与心衰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方法:用β1-AR细胞外第二环合成肽段免疫抗β1-AR自身抗体阴性大鼠(9周),定期检测... 目的:观察抗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自身抗体对在体大鼠心肌细胞的致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以阐明该抗体参与心衰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方法:用β1-AR细胞外第二环合成肽段免疫抗β1-AR自身抗体阴性大鼠(9周),定期检测大鼠的血清抗β1-AR自身抗体滴度、心功能、心肌组织凋亡现象和caspase-3,8,9活性。结果:(1)免疫组大鼠的血清抗β1-AR自身抗体滴度逐渐升高并维持于高水平[1∶(1 280±0.07)];对照组始终在1∶10左右;(2)TUNEL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免疫组大鼠在免疫3、4、5周心肌组织发生明显凋亡,caspase-3,8活性增高,免疫7、9周心功能明显下降,对照组未见异常。结论:抗β1-AR自身抗体可能通过激活死亡受体途径促进在体大鼠的心肌细胞发生凋亡,最终引起心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肾上腺素受体 自身抗体 心肌细胞 凋亡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介导PCR及其在体内足迹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纪新军 刘德培 梁植权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4-227,共4页
连接介导聚合酶链反应是以连接反应为基础的单侧PCR技术 ,首先在DNA片段的一端连接上一个公共连接子 ,而后在这个连接子与另一个DNA序列特异的引物间扩增 .Vent聚合酶的使用 ,延伸产物捕获及连接子标记选择策略的采用 ,大大提高了连接... 连接介导聚合酶链反应是以连接反应为基础的单侧PCR技术 ,首先在DNA片段的一端连接上一个公共连接子 ,而后在这个连接子与另一个DNA序列特异的引物间扩增 .Vent聚合酶的使用 ,延伸产物捕获及连接子标记选择策略的采用 ,大大提高了连接介导聚合酶链反应的敏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介导PCR 连接子 体内足迹法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原位双膜法快速筛选人Flt3配体甲醇酵母高表达转化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艳丽 陈松森 +3 位作者 杨克恭 狄旭 熊安琪 张友鸿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7-310,共4页
原位双膜法是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快速筛选高表达甲醇酵母转化子的方法 ,即首先将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转印至醋酸纤维素薄膜上 ,再利用硝酸纤维素薄膜原位捕获穿过醋酸纤维素薄膜的菌落外泌蛋白 ,然后用免疫方法检测与硝酸纤维素薄膜结合... 原位双膜法是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快速筛选高表达甲醇酵母转化子的方法 ,即首先将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转印至醋酸纤维素薄膜上 ,再利用硝酸纤维素薄膜原位捕获穿过醋酸纤维素薄膜的菌落外泌蛋白 ,然后用免疫方法检测与硝酸纤维素薄膜结合的蛋白 .利用此法筛选到人Flt3配体 (hFL)的甲醇酵母高表达转化子 ,液体诱导表达量约 2 0mg L .ELISA结果证明 ,原位双膜法所得的菌落染色强度与该菌落液体诱导表达水平正相关 .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 ,培养上清在 2 5ku处有明显杂交条带 ,而对照组杂交呈阴性 ,且表达量随诱导天数增加 .原位双膜法是一种良好的筛选方法 ,可以快捷、准确地筛选高表达酵母转化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双膜法 人Flt3配体 甲醇酵母 高表达转化子 表达 巴斯德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用于显微注射的外源DNA片段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立仁 赵华路 张俊武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7-590,共4页
DNA显微注射是生产转基因动物最可靠和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外源DNA的纯度对显微注射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用氯化钠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制备用于显微注射的外源DNA片段。与传统的琼脂糖凝胶回收的方法相比较,用此方法制备... DNA显微注射是生产转基因动物最可靠和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外源DNA的纯度对显微注射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用氯化钠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制备用于显微注射的外源DNA片段。与传统的琼脂糖凝胶回收的方法相比较,用此方法制备的外源DNA片段对小鼠受精卵进行显微注射后,受卵体母鼠的胚胎存活率,以及子代小鼠的外源基因整合率均有明显的提高。这一方法可为进一步提高转基因动物的成功率,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注射 氯化钠密度梯度离心 胚胎存活率 外源基因整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鸭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cDNA和蛋白质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武威 张坚 +3 位作者 陈保生 吴钢 张可满 薛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获得不易感动脉粥样硬化动物北京鸭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的cDNA和蛋白质序列 ,分析其结构特点 .以从北京鸭肝脏mRNA反转录获得的cDNA一链为模板 ,应用SMART RACE技术 ,获得了北京鸭LCAT的cDNA序列 ,推导出其蛋白质氨基酸序... 为获得不易感动脉粥样硬化动物北京鸭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的cDNA和蛋白质序列 ,分析其结构特点 .以从北京鸭肝脏mRNA反转录获得的cDNA一链为模板 ,应用SMART RACE技术 ,获得了北京鸭LCAT的cDNA序列 ,推导出其蛋白质氨基酸序列 ,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该蛋白的一级、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 .北京鸭LCATcDNA (在GenBank中的注册号为AF32 4 887)全长 195 3bp ,其中开放阅读框架 135 6bp ,编码 4 5 1个氨基酸 ,包括一个由 2 3个氨基酸构成的疏水性信号肽和一个由 4 2 8个氨基酸组成的成熟蛋白 .该成熟蛋白比人LCAT在C端多 12个氨基酸 ,其与鸡、人、家兔的同源性依次为 98%、83%和 82 % .与其它种属LCAT蛋白序列的比较结果表明 ,北京鸭LCAT蛋白质序列虽然在长度上和结构上与其它种属有一定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鸭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CDNA 蛋白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瘙痒因子263K经灌胃感染仓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瑾 陈岚 +6 位作者 肖新莉 张宝云 韩俊 高建梅 姜慧英 刘勇 董小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 胃肠感染是大多数动物类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传播的最主要途径。建立羊瘙痒因子263K灌胃感染仓鼠动物模型,并研究其发病特征。方法 Scrapie 263K毒株低剂量和高剂量经灌胃途径接种金黄仓鼠,在终末期取脑组织,用HE染色观察病理... 目的 胃肠感染是大多数动物类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传播的最主要途径。建立羊瘙痒因子263K灌胃感染仓鼠动物模型,并研究其发病特征。方法 Scrapie 263K毒株低剂量和高剂量经灌胃途径接种金黄仓鼠,在终末期取脑组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PrPSc 的组织沉积特点, Western blot 检测PrPSc 分子特征。结果 低剂量灌胃组仅一只动物发病,高剂量组所有接种动物均发病,潜伏期较颅内注射组明显延长。在脑组织中观察到典型的病理改变;PrPSc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弥漫性沉积于脑组织,主要累及脑干、大脑皮层深层、小脑,基本与病理学改变累及的区域一致;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感染动物脑提取物出现可抵抗蛋白酶消化的PrPSc条带,与颅内注射组脑组织提取物中PrPSc电泳性状完全一致。结论 羊瘙痒因子263K灌胃可成功引起动物发病,与颅内注射比较,潜伏期、神经病理变化和PrPsc沉积均有不同,可能受到感染途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瘙痒病 263K 灌胃 PrP^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芽酚对活性氧损伤人神经瘤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健 杨洋 +1 位作者 许彩民 潘华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7-681,共5页
以人神经瘤细胞株 (SH SY5Y)为材料 ,使用过氧化氢 (H2 O2 )产生过量活性氧诱导SH SY5Y细胞株进入氧化应激状态 .研究麦芽酚对过量活性氧造成的SH SY5Y细胞株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分析活性氧对细胞膜蛋白和DNA的损伤 ,细胞线粒体功能变... 以人神经瘤细胞株 (SH SY5Y)为材料 ,使用过氧化氢 (H2 O2 )产生过量活性氧诱导SH SY5Y细胞株进入氧化应激状态 .研究麦芽酚对过量活性氧造成的SH SY5Y细胞株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分析活性氧对细胞膜蛋白和DNA的损伤 ,细胞线粒体功能变化 ,白介素 6 (IL 6 )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核因子κB(NF κB)的激活 .结果显示 ,2mmol L麦芽酚保护细胞 2h后 ,对细胞膜蛋白和DNA的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减少了膜蛋白的氧化和细胞DNA片段化的形成 ,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减小 ,细胞表达的IL 6减少 ,被激活的NF κB水平同时降低 .结果证明 ,麦芽酚可以有效保护活性氧对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酚 活性氧损伤 人神经瘤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1:一个功能多样的药靶蛋白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婀莉 高友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97-705,共9页
蛋白质是生命功能的执行者.生命体中某些关键蛋白的功能异常往往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些疾病相关蛋白极有可能成为药物靶点,为新药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重要线索.PICK1蛋白(protein interacting with Cαkinase1)结合能力广泛、功... 蛋白质是生命功能的执行者.生命体中某些关键蛋白的功能异常往往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些疾病相关蛋白极有可能成为药物靶点,为新药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重要线索.PICK1蛋白(protein interacting with Cαkinase1)结合能力广泛、功能多样以及在多种重要疾病(如:癌症、精神分裂症、疼痛、帕金森综合症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潜在的作用,使其成为一个可能的药靶蛋白.PICK1与绝大多数配体蛋白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其PDZ结构域与配体C末端区域的结合介导的,使PICK1的PDZ结构域成为一个潜在的药物靶点.因此,可以利用生物小分子物质特异性地结合PICK1的PDZ结构域,干扰或阻断PICK1与配体蛋白的天然相互作用,最终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1(protein INTERACTING with Cαkinase 1) PDZ结构域 药物靶点 阻断性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温和的能量限制改善C57BL/6小鼠高脂喂养后的脂代谢紊乱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国平 唐蔚青 +3 位作者 李红霞 满永 黎健 陈保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温和的能量限制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给予3周龄C57BL/6小鼠高脂饮食12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不限制饮食,实验组小鼠喂食对照组小鼠摄食量的85%,喂养12周后,收集小鼠血浆并冻存肝脏。抽提肝脏脂质并用酶法检测脂质... 目的探讨温和的能量限制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给予3周龄C57BL/6小鼠高脂饮食12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不限制饮食,实验组小鼠喂食对照组小鼠摄食量的85%,喂养12周后,收集小鼠血浆并冻存肝脏。抽提肝脏脂质并用酶法检测脂质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的脂质沉积;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肝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测定LDL、TG分泌速率和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肪酸氧化速率。结果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在限食12周后:(1)体质量:(32.8±1.3)g比(38.9±3.5)g(P=0.007);(2)血浆TG水平:(0.26±0.01)mmol/L比(0.41±0.02)mmol/L(P=0.02),肝脏内TG含量:(435.7±26.3)μg/mg蛋白质比(812.4±38.2)μg/mg蛋白质(P=0.001);(3)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肝脏内长链脂肪酸和胆固醇合成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无变化,但脂肪酸氧化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3)。肝脏原代细胞内脂肪酸的氧化速度增加了53.1%±7.2%(P=0.01),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0.41±0.04)mmol/L比(0.62±0.02)mmol/L(P=0.04);(4)肝脏中胆固醇:(85.2±9.8)μg/mg蛋白质比(169.3±13.5)μg/mg蛋白质(P=0.001),但血浆TC水平无显著改变。结论长期温和的能量限制可以有效缓解高脂饮食引起的小鼠肝脏的脂肪变性,这与肝脏中游离脂肪酸的氧化速度升高及摄取量降低密切相关;同时降低了小鼠血浆TG的水平,但没有改变血浆T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限制 脂代谢 脂肪酸氧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