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巴西华侨华人的社会融入特点与挑战 被引量:8
1
作者 密素敏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64-73,共10页
中国人移民巴西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当前巴西华侨华人的数量在20万-25万之间,巴西已成为南美华侨华人第二大聚居地(仅次于秘鲁)。经过几代人的耕耘,巴西华侨华人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强,尤其是近些年大量涌入的华商。近些年,巴西... 中国人移民巴西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当前巴西华侨华人的数量在20万-25万之间,巴西已成为南美华侨华人第二大聚居地(仅次于秘鲁)。经过几代人的耕耘,巴西华侨华人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强,尤其是近些年大量涌入的华商。近些年,巴西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之快,使巴西华侨华人社会面临着各种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主要分析巴西华侨华人在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和成效,以及他们在融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巴西华侨华人的社会融入呈现多元化趋势,华商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华人参政力量还很薄弱,社会治安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成为困扰巴西华侨华人的一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华侨华人 社会融入 挑战与困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地生根”的期待与超越——评《漂泊与根植——当代东南亚华人族群关系研究》
2
作者 程希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5年第3期91-95,共5页
关键词 《漂泊与根植——当代东南亚华人族群关系研究》 民族学 归属感 移民 民族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移民视野下的华侨华人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秀明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移民人数不断增长,并且在区域分布、来源地、性别构成、类别构成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国的海外移民作为国际移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内外局势变化的影响下,也体现出人数不断增长、分布越来越广泛、身份...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移民人数不断增长,并且在区域分布、来源地、性别构成、类别构成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国的海外移民作为国际移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内外局势变化的影响下,也体现出人数不断增长、分布越来越广泛、身份构成以华人为主、性别构成日益均衡、类别多元化、教育水平提升、与祖籍国联系增强、在居住国地位提高等特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已经成为当地民族的重要成员,从民族学视角加强华侨华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移民 华侨华人 国际移民组织 远距离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时期流动经历对成年后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黄乾 于丹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8,共10页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年和2016年的数据,本文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和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检验了儿童时期流动经历对成年后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并考察了流动距离和流动后户口迁移情况对不同出生户籍儿童的作用。结果显示,儿童时期...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年和2016年的数据,本文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和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检验了儿童时期流动经历对成年后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并考察了流动距离和流动后户口迁移情况对不同出生户籍儿童的作用。结果显示,儿童时期流动经历对成年后的受教育水平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细化流动距离后发现,区县内流动对农业和非农户籍儿童受教育水平有显著的负面作用,而省内跨区县流动提高了农业和非农户籍儿童的受教育水平;儿童时期流动后获得流入地户口显著提高了农业户籍青年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对非农户籍样本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流动经历 流动距离 户口 受教育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4年前后中国解决与印尼“双重国籍”问题的外交形势 被引量:5
5
作者 程希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4年第3期8-15,共8页
本论文回顾了中国与印尼“双重国籍”问题的由来,探讨了建国初期新中国对华侨“双重国籍”问题所持的保留态度,着重揭示了新中国解决与印尼“双重国籍”问题的外交背景,认为放弃“双重国籍”是新中国在权衡周边安全环境和国家利益得失... 本论文回顾了中国与印尼“双重国籍”问题的由来,探讨了建国初期新中国对华侨“双重国籍”问题所持的保留态度,着重揭示了新中国解决与印尼“双重国籍”问题的外交背景,认为放弃“双重国籍”是新中国在权衡周边安全环境和国家利益得失后进行外交战略和策略调整的重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国籍 中国外交 华侨华人 印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墓碑记载的南侨机工抗日往事
6
作者 孙慧羽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77,共3页
在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新桥三条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收藏了一座特殊的墓碑,碑文记载了一位“南侨机工”烈士薛杜的生平事迹。“南侨机工”全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是抗日战争时期从南洋各地回国参加抗战的三千余名华侨汽车司... 在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新桥三条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收藏了一座特殊的墓碑,碑文记载了一位“南侨机工”烈士薛杜的生平事迹。“南侨机工”全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是抗日战争时期从南洋各地回国参加抗战的三千余名华侨汽车司机及修理技术人员的通称。他们奋战在滇缅公路上,是运输国外援华军事物资的中坚力量,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南侨机工 华侨汽车司机 滇缅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华人社会的变迁
7
作者 乔印伟 黄小坚 《人民论坛》 2007年第4期50-51,共2页
春节即将来临,世界各地的华人又在积极准备欢度新春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让我们深切关注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外游子,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如何?政治和社会地位怎样?华人社会的历史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排华的寒流是否会随着冬日的逝去而消散?
关键词 海外华人社会 变迁 社会地位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比较的视角看海外移民的流动性对中国的影响
8
作者 程希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7年第1期64-73,共10页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日趋增强的今天,移民活动的状况或本质正越来越表现为流动性而非定居性。移民的流动性,是“人权高于主权”这一国际政治思潮的反映,是全球化发展所产生的一种“跨国逃避”趋势,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多元化、不平衡发展和各...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日趋增强的今天,移民活动的状况或本质正越来越表现为流动性而非定居性。移民的流动性,是“人权高于主权”这一国际政治思潮的反映,是全球化发展所产生的一种“跨国逃避”趋势,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多元化、不平衡发展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必然产物。本文试图通过对移民流动性的探讨,揭示中印两国海外移民的流动性对两国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所共同具有的有益影响,以及中印两国因其海外移民流动性在国际社会中所面临的不同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移民 流动性 国际关系 中国 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冷战初期美国对东南亚华人的宣传战(1949—1964)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焕萍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74-85,共12页
历史上,美国是擅长利用宣传的国家,但将一个少数族裔为对象、针对一种语言的受众而不是针对一个地域进行宣传还是个少有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为遏制共产主义、遏制新中国,诱导人们心向"自由世界",美国专门针对东南亚华人展... 历史上,美国是擅长利用宣传的国家,但将一个少数族裔为对象、针对一种语言的受众而不是针对一个地域进行宣传还是个少有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为遏制共产主义、遏制新中国,诱导人们心向"自由世界",美国专门针对东南亚华人展开了一场全方位的宣传攻势。这场"思想之战"是以政府宣传机构为主、私人机构为辅,借助台湾和香港两个宣传基地,通过多种媒体手段,不同的宣传类型进行跨国、跨区域宣传,它糅合了内政与外交,模糊了政府宣传与文化交流之间的区别。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场宣传战才日渐式微。本文试图通过近年来的美国解密文献、美国新闻署、中情局等的档案资料,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勾勒冷战初期(1949—1964年)美国对东南亚华人的宣传战的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宣传 美国 东南亚 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对少数族裔政治参与的影响——以微信对美国华人的政治参与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焕萍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7,共8页
尽管美国华人被视为“模范少数族裔”,其政治参与度却一直较低。基于政治参与理论,结合最新的美国华人人口数据、典型案例和访谈资料,探究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如何影响和促进美国华人在当地的政治参与。微信能够在美国华人中发挥政治作用,... 尽管美国华人被视为“模范少数族裔”,其政治参与度却一直较低。基于政治参与理论,结合最新的美国华人人口数据、典型案例和访谈资料,探究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如何影响和促进美国华人在当地的政治参与。微信能够在美国华人中发挥政治作用,与新移民数量增加以及美国华人群体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有直接关系。微信扩大了华人群体参与政治的资源条件,其内部认同感和群体效能信念得以增强,并改变了传统的组织动员方式。这得益于社交媒体的力量,历史上沉默且在主流媒体中代表性不足的少数族裔群体掀起了新形式的政治参与热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美国华人 政治参与 少数族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火”永续:柬埔寨华人社团百年变迁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杨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57-70,共14页
自法国殖民时代至今,社团一直是柬埔寨华社的基本组织单位。按照柬埔寨历史发展的分期,柬埔寨华人社会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即法属柬埔寨的分帮而治时期;柬埔寨民族国家建构初期新老社团融合时期;经历20世纪70-80年代20年战乱和断层后,华... 自法国殖民时代至今,社团一直是柬埔寨华社的基本组织单位。按照柬埔寨历史发展的分期,柬埔寨华人社会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即法属柬埔寨的分帮而治时期;柬埔寨民族国家建构初期新老社团融合时期;经历20世纪70-80年代20年战乱和断层后,华人社会的重建时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来柬的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的新移民增多,华人社团进行整合发展的新时期。柬埔寨华人社团的发展因柬埔寨历史的曲折而具有其独特性,因制度体系的数次巨变而屡屡重构,这是柬埔寨华人在当地生存发展呈现出的一个独特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柬埔寨 华侨华人 社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国岁计政要”的翻译出版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章鹏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4-109,共6页
近代中国先后翻译出版了4个年份的"列国岁计政要"1。"列国岁计政要"的翻译出版,是中国近现代统计史上一件重要事情,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人对"年鉴"的认知。在其影响下,部分国人进行了各种统计比较实... 近代中国先后翻译出版了4个年份的"列国岁计政要"1。"列国岁计政要"的翻译出版,是中国近现代统计史上一件重要事情,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人对"年鉴"的认知。在其影响下,部分国人进行了各种统计比较实践。同时,"列国岁计政要"在清末思想界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康有为的思想、梁启超的史观在清末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在此过程中,"列国岁计政要"也许提供了某种养分,发挥了某种特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国岁计政要 翻译出版 统计史 近代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移民形象“复位”:对媒体塑造移民形象的思考
13
作者 张焕萍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3-164,共2页
联合国人口署发布的《2013年国际移民报告》显示,当今的国际移民数量约为2.32亿。有专家估计到2050年,国际移民的数量会达到4.05亿。国际移民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而又复杂的国际问题,它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渗入到全球各个地... 联合国人口署发布的《2013年国际移民报告》显示,当今的国际移民数量约为2.32亿。有专家估计到2050年,国际移民的数量会达到4.05亿。国际移民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而又复杂的国际问题,它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渗入到全球各个地区,直接影响着几乎所有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在接纳国,公众很容易将失业、安全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归咎到移民身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新闻 国际问题 纽约时报 议程设置 传播过程 特定事件 社会经济背景 新闻工作者 来源国 刻板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加坡国家创建对于人民行动党成立与发展的意义
14
作者 乔印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78,共4页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执政不是在执政党单独行动中实现的,而是在执政党与社会、国家三方有效互动中实现的。二战后到1959年这一时期,是新加坡建国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民行动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人民行动党的发展寓于新加坡建国的过程之中...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执政不是在执政党单独行动中实现的,而是在执政党与社会、国家三方有效互动中实现的。二战后到1959年这一时期,是新加坡建国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民行动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人民行动党的发展寓于新加坡建国的过程之中:林德宪制的制定与实施,促成了人民行动党的成立并影响了它的结构;战后新加坡选民人数的增加,为人民行动党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1957年市议会选举的胜利,使人民行动党部分地走上执政地位;新加坡自治宪法的实施,最终使人民行动党走上完全执政地位。新加坡国家创建对于人民行动党的成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 国家创建 李光耀 林德宪制 市议会选举 新加坡自治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加坡民族国家创建的基础
15
作者 乔印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0-86,共7页
新加坡民族国家的创建有着曲折的历程和独自的特色,这源于开埠后新加坡的社会发展特征。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加坡逐渐由移民社会向普通社会过渡,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已成为其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加坡社会由三大族群构成,各族群在职业、... 新加坡民族国家的创建有着曲折的历程和独自的特色,这源于开埠后新加坡的社会发展特征。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加坡逐渐由移民社会向普通社会过渡,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已成为其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加坡社会由三大族群构成,各族群在职业、文化、传统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族群关系复杂。因为商业与贸易的发展,到1900年时新加坡已经具备了现代化城市的多个特征,商业城市使新加坡社会具有较高的理性;英国的殖民统治给新加坡留下了法治精神、有限责任政府和文官制度等殖民遗产,使得新加坡具有"强国家"的潜质;地狭人多、经济模式单一、族群关系复杂,这些因素增加了新加坡民族国家创建的艰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民族国家创建 移民社会 商业城市 殖民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上与山下:从清水祖师巡境仪式看社会的构成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杨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60,共26页
本文基于在福建安溪清水岩的田野调查,围绕清水祖师迎春绕境仪式,考察清水岩所在的蓬莱山与山下平原社会的关系。居于半山的清水岩,一半和山下社会粘合,一半与山上非人世界相连。清水祖师巡境仪式使岩下社会组成特定的地域共同体,形成... 本文基于在福建安溪清水岩的田野调查,围绕清水祖师迎春绕境仪式,考察清水岩所在的蓬莱山与山下平原社会的关系。居于半山的清水岩,一半和山下社会粘合,一半与山上非人世界相连。清水祖师巡境仪式使岩下社会组成特定的地域共同体,形成社会化程度强弱有序的生活节律并实现周期性的更新重生。清水岩又与山顶象征的非人世界相通,通过在山上和山下之间流通的物,为山下社会引入超越性灵力,赋予各种人、物及其代表的共同体以神圣性。清水岩的中间性或双重性,是安溪人对其生活世界的划分和认知。活跃于山岩的士、僧、道被奉为真人,穿行于山上和山下,跨越人间社会和非人世界,融通自然和社会。清水岩呈现的不仅是安溪人的社会观,也是其人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岩 安溪 社会观 人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性的历史层累与结构重写:柬埔寨华文教育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杨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文章借用“重写本”概念解构柬埔寨华文教育的结构变迁历程,将其视作动态层累过程,划分为历史时序层次和社会阶层结构两个层面。文章论证柬埔寨华文教育的内部结构在面对柬埔寨政治体制激烈调整下的转折变迁、化危机为转机的历程,而新... 文章借用“重写本”概念解构柬埔寨华文教育的结构变迁历程,将其视作动态层累过程,划分为历史时序层次和社会阶层结构两个层面。文章论证柬埔寨华文教育的内部结构在面对柬埔寨政治体制激烈调整下的转折变迁、化危机为转机的历程,而新转化的华社结构透过华文教育内容的调整进一步回应社区内外对族群身份的新需求。这样的危机转折构成与改变历程也就是重写本的书写过程,书写的内容即为“华性”在不同体制与结构下的新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柬埔寨 华侨华人 教育 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