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C-MS和UPLC-Q-TOF-MS的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药效物质组成研究
1
作者 姚利娟 徐云辉 +3 位作者 周靖 石辰风 王日晴 华茉莉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3期498-510,共13页
目的:研究中药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药效物质组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健儿清解颗粒中挥发油组分和水提液组分的化学成分。GC-MS选用HP-5MS UI色谱柱(30... 目的:研究中药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药效物质组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健儿清解颗粒中挥发油组分和水提液组分的化学成分。GC-MS选用HP-5MS UI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采用程序升温法、电子轰击电离(EI)源、质量扫描范围为m/z 40~500;UPLC-Q-TOF-MS选用Waters 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采用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源(ESI)、质量扫描范围m/z 50~1 500。结果:健儿清解颗粒中挥发油组分中,共鉴定出66个化学成分,涉及单萜、单萜醇和倍半萜类等;水提液部分共鉴定出98个化学成分,包括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萜类、有机酸类、黄酮及其苷类等。结论:确认了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主要药效物质组成,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儿清解颗粒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黛茶中绿原酸水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臧晓韵 赵琪 胡海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1期47-50,53,共5页
目的:建立马黛茶中绿原酸水提取优化工艺。方法:以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 CEC)法测定马黛茶水提样品中绿原酸含量,通过浸提时间、浸提水温、茶水比3因素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马黛茶的最优水提取工艺:浸提温度75℃;料液比1... 目的:建立马黛茶中绿原酸水提取优化工艺。方法:以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 CEC)法测定马黛茶水提样品中绿原酸含量,通过浸提时间、浸提水温、茶水比3因素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马黛茶的最优水提取工艺:浸提温度75℃;料液比1∶35;浸提时间15 min。在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下,马黛茶中绿原酸平均质量分数为(4.99±1.36)mg·g-1。结论:水提马黛茶绿原酸的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马黛茶原料中绿原酸的含量检测,有利于马黛茶的科学泡茶并提高其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黛茶 水提工艺 绿原酸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脂红曲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程玉冰 胡海峰 闵涛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209,共7页
降脂红曲是我国宝贵的药食同源发酵产品,其制曲菌种-红曲菌在发酵过程中能够产生具有降脂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莫纳可林K(Monacolin K)。对近年来降脂红曲的发展历史、红曲发酵的主要成分、Monacolin K的生物合成及降脂红曲的发酵工艺进... 降脂红曲是我国宝贵的药食同源发酵产品,其制曲菌种-红曲菌在发酵过程中能够产生具有降脂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莫纳可林K(Monacolin K)。对近年来降脂红曲的发展历史、红曲发酵的主要成分、Monacolin K的生物合成及降脂红曲的发酵工艺进行详细探究,对降脂红曲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旨在为后续有效提高红曲发酵Monacolin K产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降脂 莫纳可林K 生物合成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尼醇X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甘侠 年四昀 王国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1-530,共10页
法尼醇X受体(FX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一员,在胆汁酸、三酰甘油、葡萄糖等的动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FXR拮抗剂可通过提高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的活性而促进总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同时调节相关靶基因降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以及... 法尼醇X受体(FX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一员,在胆汁酸、三酰甘油、葡萄糖等的动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FXR拮抗剂可通过提高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的活性而促进总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同时调节相关靶基因降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以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FXR拮抗剂有望成为治疗高脂血症的新型药物。近年来,FXR拮抗剂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已获得多种结构类型的FXR拮抗剂。本文就近年来报道的FXR拮抗剂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醇X受体 拮抗剂 CYP7A1 高脂血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仙米藻胆蛋白粗提物、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余佳 王生 +2 位作者 许文琦 张瑞华 王玉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04-108,共5页
在体外模型上,对人工养殖的葛仙米藻胆蛋白粗提物、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考察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对葛仙米中藻胆蛋白粗提物、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抗氧化... 在体外模型上,对人工养殖的葛仙米藻胆蛋白粗提物、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考察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对葛仙米中藻胆蛋白粗提物、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藻胆蛋白、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都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但作用方式和抗氧化程度也有不同,在羟基自由基清除试验中,抗氧化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藻胆蛋白>藻蓝蛋白>藻红蛋白;在超氧阴离子清除试验中藻红蛋白≧藻蓝蛋白>藻胆蛋白;在抑制脂质过氧化试验中藻红蛋白>藻胆蛋白>藻蓝蛋白。人工养殖的葛仙米中藻蓝蛋白、藻红蛋白及藻胆蛋白粗提物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但三者抗氧化方式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仙米 藻胆蛋白 藻蓝蛋白 藻红蛋白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枯草和紫苏叶提取物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及体内降尿酸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文雯 胡海峰 吴春珍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为了研究中药材夏枯草和紫苏叶提取物的降尿酸作用。方法:将中药材夏枯草和紫苏叶总提物及有效部位通过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实验和体内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考察实验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实验... 目的:为了研究中药材夏枯草和紫苏叶提取物的降尿酸作用。方法:将中药材夏枯草和紫苏叶总提物及有效部位通过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实验和体内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考察实验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实验结果显示,夏枯草水提物和紫苏叶醇提物及其乙酸乙酯部位体外抑制率均大于50%,其总提物IC\-50分别为36.96μg/mL和45.57μg/mL。体内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水平实验结果显示,夏枯草和紫苏叶总提物及其乙酸乙酯部位有显著的体内降尿酸活性。结论:夏枯草和紫苏叶总提物及其有效部位可以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进而发挥降尿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尿酸 夏枯草 紫苏叶 提取物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黛茶多酚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琪 臧晓韵 胡海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4-238,共5页
建立同时测定马黛茶多酚中4种有效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方法。以乙腈、甲醇和磷酸(p H 2.5,2 mmol/L)为流动相,流速0.07 m L/min,分离电压-10 k V,检测波长325 nm。测定和比较了3种马黛... 建立同时测定马黛茶多酚中4种有效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方法。以乙腈、甲醇和磷酸(p H 2.5,2 mmol/L)为流动相,流速0.07 m L/min,分离电压-10 k V,检测波长325 nm。测定和比较了3种马黛茶产品中4种成分的含量,4种成分分别在0.072~1.2、0.048~0.8、0.072~1.2、0.17~2.8 m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精密度分别为1.10%、2.12%、2.98%和2.32%,重复性RSD分别为1.10%、2.12%、2.98%、2.2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6%、99.03%、99.48%和99.21%。该方法灵敏、准确,可以用于马黛茶中绿原酸类活性物质分析。与HPLC比较,实验中所用有机试剂、样品用量均远低于普通HPLC检测用量,对于马黛茶多酚的质量控制及其大批量检测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黛茶 多酚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小鼠血浆中硒的含量
8
作者 朱慧 周艳 +3 位作者 钱志祥 谭俊 邵雷 陈代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1-664,共4页
移取小鼠血浆样品100μL于消解罐中,加入5mL硝酸与2mL 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微波密闭消解,冷却后,将样品溶液赶酸至少于0.5mL,用水定容至25mL,以73 Ge为内标,选用标准检测模式(STD)。硒的线性范围为0.2~20μg·L^(-1),检出... 移取小鼠血浆样品100μL于消解罐中,加入5mL硝酸与2mL 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微波密闭消解,冷却后,将样品溶液赶酸至少于0.5mL,用水定容至25mL,以73 Ge为内标,选用标准检测模式(STD)。硒的线性范围为0.2~20μg·L^(-1),检出限(3s)为6.75μg·L^(-1)。加标回收率在93.1%~10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5.0%。利用本方法测定补硒小鼠血浆中的硒含量,可观察到硒含量随给药时间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血浆 微波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直接分析离子源-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筛查安非他明类物质 被引量:10
9
作者 连茹 吴忠平 +3 位作者 吕小宝 汪蓉 倪春芳 张玉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实时直接分析(DART)离子源结合飞行时间质谱法(TOF-MS),提出了一种快速筛查毒品检材中安非他明类物质的方法。DART离子源温度400℃,栅极电压200V,进样速率0.4mm·s^(-1)。飞行时间质谱中选择正离子模式,孔1电压为30V和60V,分析... 采用实时直接分析(DART)离子源结合飞行时间质谱法(TOF-MS),提出了一种快速筛查毒品检材中安非他明类物质的方法。DART离子源温度400℃,栅极电压200V,进样速率0.4mm·s^(-1)。飞行时间质谱中选择正离子模式,孔1电压为30V和60V,分析8种安非他明类物质。通过得到的具有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的准分子离子峰和两个以上的碎片离子峰建立筛查数据库,对检材中的安非他明类物质进行快速定性分析。8种安非他明类物质的检出限在0.05~0.1mg·L^(-1)之间。并分析了8种安非他明类物质在DART离子源下的裂解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直接分析离子源 飞行时间质谱法 安非他明类物质 快速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双歧杆菌优势菌株的高通量筛选 被引量:8
10
作者 宗方方 谭俊 +4 位作者 邵雷 陈代杰 张骏梁 钱志祥 张素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50-153,共4页
本文通过96孔深孔板微型化培养和酶标仪快速检测,建立了简单、快速、准确且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双歧杆菌高通量筛选方法。经过高通量筛选获得长双歧杆菌优势菌株BL01,其摇瓶发酵活菌数由5.4×10~8CFU/m L提高到1.53×10~9CFU/m L,... 本文通过96孔深孔板微型化培养和酶标仪快速检测,建立了简单、快速、准确且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双歧杆菌高通量筛选方法。经过高通量筛选获得长双歧杆菌优势菌株BL01,其摇瓶发酵活菌数由5.4×10~8CFU/m L提高到1.53×10~9CFU/m L,与原始菌株相比约提高3倍;7 L罐发酵活菌数由3.9×10~9CFU/m L提高到1.67×10^(10)CFU/m L,约提高4.3倍,且多次传代均能维持在较高活菌水平。此法简单且大大降低筛选成本,对其他微生物菌株的大规模筛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双歧杆菌 96孔深孔板 高通量筛选 自然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转移酶编码基因snogE中断对诺加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煊雯 李梦茜 +3 位作者 李航 李继安 陈代杰 邵雷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0-464,共5页
为了考察基因snogE中断对诺加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比对多种糖基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并克隆与已知蒽环类抗生素糖基转移酶序列同源性最高的snogE编码基因片段,构建基因中断质粒pSXW-2-62。利用接合转移的方法将其转入产诺加霉素的胡桃链... 为了考察基因snogE中断对诺加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比对多种糖基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并克隆与已知蒽环类抗生素糖基转移酶序列同源性最高的snogE编码基因片段,构建基因中断质粒pSXW-2-62。利用接合转移的方法将其转入产诺加霉素的胡桃链霉菌中并发生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菌株mSXW-2-71,验证突变株基因型与发酵产物。结果表明,基因中断质粒以正确方式整合入基因组,中断了snogE基因;在突变株发酵产物中无法检测到诺加霉素产生。snogE基因编码的糖基转移酶在诺加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中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加霉素 糖基转移酶 基因中断 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GC-FID法测定盐酸氯胺酮中的苯和4-甲基-3-戊烯-2-酮的残留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晏海军 陈一波 +1 位作者 张福利 林丽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37-1341,1365,共6页
目的建立顶空GC-FID法测定盐酸氯胺酮中的基因毒性杂质苯和4-甲基-3-戊烯-2-酮的残留量。方法采用Agilent DB-624毛细管柱(30 m×0.53 mm,3μm)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150℃,载气为氮气,顶空进样,分流比为... 目的建立顶空GC-FID法测定盐酸氯胺酮中的基因毒性杂质苯和4-甲基-3-戊烯-2-酮的残留量。方法采用Agilent DB-624毛细管柱(30 m×0.53 mm,3μm)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150℃,载气为氮气,顶空进样,分流比为5:1,平衡温度为95℃,平衡时间为25 min。结果苯和4-甲基-3-戊烯-2-酮在各自的质量浓度内呈良好的线性(r>0.9997),定量限分别为0.021和0.163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6%和97.9%,RSD分别为3.2%和2.7%。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盐酸氯胺酮中苯和4-甲基-3-戊烯-2-酮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氯胺酮 基因毒性杂质 4-甲基-3-戊烯-2-酮 顶空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